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2016-01-12 10:17: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统计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 册《统 计》 评 课 稿

本节课中,项老师创设了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同学们展开讨论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教学一开始,以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1项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项老师让学生通过整理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发现统计的数据太大,一格再表示一个单位就太不方便了,从而引出矛盾。

3、项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的能力。整节课,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总之,项老师执教本节课简直是太精彩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

稿

教师:孙颂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二: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评课稿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二年级的教材,周老

师在上这一节课时,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中呈现出许多的亮点,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一、这节课的亮点:

1、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

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例如:在“简单的排列”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的,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2、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做到

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同时又能不乏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从课堂的开始,老师就以最受儿童欢迎的角色喜羊羊思考穿衣服的搭配方法,到三个人两两握手的问题,再到三个人打球,每两个人打一场,共要打几场的问题,以及买练习本有几种付钱方式等问题。这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印象更加深刻,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3、努力创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了上好这一堂课,周意

平老师认真钻研,反复推敲在研究简单的排列即用数字卡片摆出不同

的两位数时,为了让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充分让学生归纳出三种不同的方法,教学设计从两次试教到今天的教学,每次都有创新,有突破,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二、值得探讨的问题

优点还许多值得我们老师们学习和借鉴。既然是研讨,现在我就提出一个值得我们一起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这个“数学广角”是让低年级儿童对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知识的入门,是最基础的排列和组合。课堂上老师谈到了“排列,组合”两个数学术语。老师也蜻蜓点水般谈到了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这样学生有些难以接受,理解也会很模糊。本堂课有没有必要考虑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在数字排列时提示学生这些数与数字摆放的顺序有无关系,然后到两个人握手,两个人打球与顺序有无关系,学生应该能有所领悟,从而得到结论,这样,学生对知识结构把握会更严谨,课堂结构也会显得更完整。

三、一个小小的建议。

学生用0、2、3摆出不同的两位数时,学生摆出院03 02两个数时,老师就是让学生说说理由并简单地划去,我觉得此时老师应结合生活谈谈。因为,在副彩号码中出现过这类数字,电视中经常可见到这样的号码,学生也许误以为电视媒体也出现错误。老师可以提示学

生作为号码可以这样出现,但数学中作为一个数,0不可以放在最高位。

总而言之,我们要肯定地说,这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这一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周意平老师今天不仅是最漂亮的老师,更是一位激情四射的导演。她极其从容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演下去,学下去,学生自始自终饶有兴趣地参与着,思考着,气氛浓烈,效果颇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三: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一》评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一》评课稿

数学组今天学校举行五(四)班数学研究课,执教者是马雪老师。马教学目标确定较准确:会用连除解决问题。

一.马老师开门见山复习引入。

上课时,老师出示练习题,为学习新棵做铺垫。

(1)张燕家3头奶牛上周生产牛奶220.5千克,平均每头一周产奶多少千克?

(2)张燕家3头奶牛上周生产牛奶220.5千克,平均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二.通过解题情境的创设,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老师把例题抛出后,接着引导学生自己解答的形式展开。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了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后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渗透学习目的性教学。

三教学新内容

1、出示例题,学生自学 。

2学生说算法。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可见该老师在平时的上课,是长期教给学生们良好的解题习惯。

这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体现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组织教学,注重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设计完整,层层推进,讲解清晰,时间分配合理。

三、突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参与其中,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重点以启发引导为主,借助互相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四、教态大方,师生互动。

五、有学法指导。

六、时间分配合理。

值得改进的方面:

1. 关注大多数学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 口语应更加规范。

3.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说明解题过程教师应适当提醒并补充。

4. 当堂训练题目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冲淡了教学重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四:二年级数学评课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学期统整指南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刘秀花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得较轻松。他们在红花图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解题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陈老师关键在于把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满好奇心,陈老师就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课一开始,先创设情境以拍手到比较谁多谁少,导入新课。在探究新知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三位同学得红花的多少来学习新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看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交流后,又让学生动手操作红花学具,摆出图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答。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 等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学生得出的结论:求小亮比小明多几与求小明比小亮少几,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都用相同的方法减法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在解决了当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之后,巩固拓展就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根据本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提问题并解答,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不足:在教学中,没顾及到一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太会涉及到如何去概括自己的数学问题,今后,在练习时给学生养成及时作出口头总结的习惯。

二年级数学上青岛版教材的原结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1-5的口诀);角的初步认识;(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表内乘法二(6-9)的乘法口诀;除法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表内除法;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学期末,我们教研组的教师就找到二上的数学教材,进行了初步的统研,发现本册书的重点就是乘、除的认识与应用,难点就是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计算。而根据以往对孩子的了解,不少学生乘法口诀在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已会背,但仅作为儿歌背诵而已,并不明确其含义,为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做了调查,发现6个班中每个班都有10几个孩子会背,也有个别孩子会背部分。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期课程的研制、家庭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假期我们对孩子提出希望:谁会背乘法口诀老师开学要送他一份礼物,背的多背的熟的优先挑选。并在开家长会时,也把这一意思和家长们沟通好:鼓励背,但不要强求,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不用讲解,就和语文上的经典诵读一样,他们可能不了解意思,没关系,这些口诀都朗朗上口,全当儿歌,有了背诵这个基础,开学学习乘法时,孩子

的兴趣就会非常高涨,他们会有“原来这样的恍悟’,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孩子对乘法的理解及应用。假期中我们又通研了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觉得我们现在用的青岛版本的二上编排较为合理,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对原教学结构改变不大,只是结合学生实际对原教学结构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单元内容之间的重组。

一单元仍为乘法初步认识,和原结构保持一致不变。二单元是1—5的乘法口诀,适调后,第二单元内容保持不变,增加第四单元中的6、7的口诀、结合人教版增调简单的乘加、乘减两部计算(渗透9单元的混合运算)。把四单元中6、7的口诀拿前面来,是为了分散难点,因为本单元中1-5的口诀较简单,而后面6—9口诀放在一个单元中学,孩子们记忆起来难度大一些。乘加、乘减的增添为的是更好的理解乘法含义,同时为后面的混合运算分解难度。第三单元为角的认识,和原结构保持不变。教材把这一单元编排在这的目的是因为角的初步认识需要记忆的东西少,可在学生思维转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内化乘法的认识及口诀的应用。有了上学期对计算教学统整的认识,我们非常认可编者的这一编排意图,因此本单元不变。然后是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巩固长度单位的应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在我们上学期学习厘米和米时就已经使用并实践了,因此调整为估一估,量一量,除了复习我们身上的这些小秘密外,拓展为估测并测量验证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长度。第四单元把6、7的乘法口诀调到前面,因此只剩8和9了,考虑到第7单元中的倍的认识乘除两个例题放在一起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易混淆,因此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提到第四单元中教学,这一结构编排参考了人教版课本,先乘后除,是一种顺向思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把第五单元除法初步认识调到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后面,把第六单元前调的原因是让学生利用这一时间,进一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而六单元内容,上学期进行方向这部分教学时,进行的调整比较大,已经把给定一个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及简单的认识地图、绘制简单的平面图进行了拓展教学,因此本单元调整为用”排“和”列“表示位置,(素材为苏教版例题)在实践探究课中进一步认识地图并能描述相对位置及简单路线。然后教学5单元除法初步认识,该单元内容结构不变。实践活动“我喜欢的地方”已在方向位置单元中渗透,因此不再教学,七单元中其他内容不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在学习乘法单元中教学,可不再侧重教学,只当复习用。增添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分解9单元中的混合运算。8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不变,9单元是混合运算,内容均已在前面渗透,孩子对运算顺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学可侧重于用两部计算解决问题。

三、课程资源的适调与学时划分。

根据统整适调后的教学结构,再将各种课程资源进行适调,建立以“双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系统,并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探究性内容进行统整。在恰当的知识点上向外拓展,形成根植于基础知识的课程拓展。例如:如孩子们学习了乘法和掌握了部分

乘法口诀后,我们及时拓展为乘加、乘减的两步混合运算,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们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相同加数才用乘,不同的加数只能加或减,也让孩子结合实际体会到了先乘后加、先乘后减的运算顺序。再如本学期学习的方向与位置有一个内容是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这个内容我们上学期已统整进去了,因此本课我们拓展为描述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这样基于基础知识的拓展使学生的学习系统性更强、避免割裂,也为我们的基础知识教学联系学生实际打开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究性内容统整进来。如学生拓展了在图上表示方向后,基于很多学生家里有地图并对中国地图比较熟悉这一实际情况,我们上学期是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了解“我们的国家”,这学期再探究潍坊地图,并试着描述一些县市区路线及相对位置。这是值得学生探究也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在资源的利用上,以我们现行的青岛版教材为主,补充进一些其他版本内容:如人教课标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同时拓展性、探究性内容以一些教辅资料和生活资源为主。现在的青岛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它在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以“情景串”引出“问题串”,让学生去搜集信息解决问题。但不足是基础知识尤其是计算部分有所薄弱,知识的系统性较人教版有所欠缺,针对这一点,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加大了计算练习的力度,同时给每个年级各配发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等版本教材。这些,对我们进行资源的统整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我们还充分重视家庭实践这一有利条件,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合理统整。不可否认,现在的家庭对孩子教育都非常重视,但在和家长们沟通时发现,很多家长有心无力,因为不了解教材,不知该怎么配合,很多家长经常对我说,老师,我们在家里应该怎么做?为了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一资源,我们经常通过开家长会或书信的形式和家长们沟通,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用知识的平台等。给予家长以有效指导,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根据上述几方面作系统思考后,将统整后的内容根据课时按周次排序,具体分配到每周的课时中,排出一个教学进度表。以后课堂教学的实施就按此进度表进行。

四、综合实践活动。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新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模块提出来,有其必然的意义。而我们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知识实践的机会。这部分内容的统整应该涵盖本学期所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如我们再统整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时,把“筹划元旦联欢会”作为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

筹划元旦联欢会让孩子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房间的布置、游戏的设置奖品的购买等等。

附: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课程统整指南

(一)标准适调

(二)、教学结构适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五: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张洁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 ,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 „„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不一样,老师进行了“换位置”游戏,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甚至到最后,老师让学生动手用照相机拍摄他们所看到的威尼小熊。当展示到电脑上,孩子们不得不承认四个方向的小朋友看到的小熊确实是不一样。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终于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这节课中老师有一题是四个小朋友从四个方向观察一个水壶,然后把壶的照片和四个小朋友连一连。张老师让学生观察以后说一说就过去了。我觉得壶的前后面很容易,但要弄清壶的左右面却是比较难的。所以这里我觉得换一种形式更好。可以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来演示给自己组的其他小朋友看,然后再用电脑显示旋转的茶壶,校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加入了游戏,还有孩子们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学生通过肢体的表现,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问题,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六: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用乘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用乘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页《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理解题意学会用已学习得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倾听

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的意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引入,就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

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1-6的乘法口诀,并开展不同的方式进行复习(读一读、 填一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对学生前段时间的 学习情况有所了解。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问题:有三排桌子,没排有五张,一共有五张。一 共有多少张?

通过提出这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问题进入新课,让学生找 一找题中的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利用学生手头的水彩笔,来完成实践活动摆一摆,看一看, 说一说,并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探索发现

利用教材例题来解决:

求几个相同数相加怎么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

求几和几相加用什么方法?

还要通过反复的问答式理清思路。

(五)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1、5个6的和是多少? 5与6的和是多少?

2、汉字“森”有几画?“品”“晶”的笔画来巩 固所学内容。

3、桃花花瓣有多少瓣?

4、课本练习64页练习十四第五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上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感觉到这真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课。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导入时刘老师利用剪刀上的角导入,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了角,然后让学生在一幅生动的校园图中找角,欣赏生活中的角,并在这些角中提炼出角的概念: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使抽象的角的认识简约化,简单化。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注重知识的建构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李老师设计了找角,画角等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对知识的巩固扎实

刘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练习题,判断角,选择题,数角以及填空题,类型多种多样,对整节课学习的知识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学生的参与面也非常广,几乎是全员参与,积极热情。整节课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不拖拉,刘老师的教态可以说是英姿飒爽,值得我学习。

最后我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讨论一下: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认真机械的听课,缺少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角的初步认识实践性比较强,而刘老师整节课没有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八:2016-2017年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数学问题》说课稿(精品)

《解决数学问题》说课稿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题7及相关内容。

教材编排特点:

例7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于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以文字出现了回顾检验的内容和顺序——先检查图再检查算式,教给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玩对口觉的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决,复习1~6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

生2:第(1)小题中有4排桌子,而第(2)小题中只有两排桌子。

生3:第(1)小题中的4排桌子都一样多,没排都有5张桌子;第(2)小题中的两排桌子不一样多,一排是4张,一排是5张。

师:同学们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那么该怎样回答呢?

生;我们可以先根据题意画出图,这样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检查思路对不对。 师:对,画图更直观形象,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代表桌子,现在就试一试吧,然后再解答。

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板书。

二、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64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20(张) (2)5+4=9(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九: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评课稿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新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样看来,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那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下面结合潘老师执教《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应当以乘除法一步应用题的教学为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对它感兴趣呢?周老师于是将分析数量关系放到学生熟悉的事情中去,去游玩的情境中去,这点做的很好,学生在情境中能很快地提出问题。法国著名文学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点拨学生,用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设置的情景中启发他们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对整堂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形成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可见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而应用题教学模型的建立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低年级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求出正确的结果,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其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也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周老师在解答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让学生明确:求什么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各条件间的数量关系如何。让学生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点,问题也就解决了。全班学生在投身于教学活动之后,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的活动中得以理解和发展。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着某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其一、整个教学过程受教学课件的牵制,一步步展开,如碰到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呢?其二:因时低段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还要适当充满童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的活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十:人教版数学三上《搭配问题》评课稿

《搭配问题》评课稿

各位老师:

早上好,接下来由我来对我的搭档庄老师的这堂课进行点评,与其说是来参加比赛的,不如说是我们几个井底之蛙来学习、来取长补短的,若评价不到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庄老师执教的《搭配问题》主要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穿衣、吃饭、上学路线、石头剪刀布作为学习素材串联起来认识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接下来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一、评教学理念

从这节课中,我看到了庄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正如课标中所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充分使用了教材中的穿衣、吃饭、上学路线这些情境,除此之外,在拓展提高环节庄老师巧妙地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石头剪刀布这一游戏,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游戏中,将游戏和搭配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渗透了等可能性这一知识。这一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2、学习方式上,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反馈交流等方式。在探究新知环节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怎样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将所有的方案表示出来,比一比谁最快,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真正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3、在反馈交流时,庄老师都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去说,用“你怎么想的”、“谁听懂了”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看得出庄老师有对学生的发言只做评价,不做知识解释的意识。避免了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孩子。

二、评教材解读

组合和排列知识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课的内容比二年级更系统、更全面。庄老师执教这节课的增长点(重点)在于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有序搭配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庄老师通过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等方式,很好的落实了这一重点。另外教材里仅仅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每件上装跟不同的下装搭配起来,这样就有两个连线图,另一种是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并没有出现2×3这样的乘法算式,而今天的课堂中出现了,我认为这是合理的,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意识到有序搭配,在这个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几轮磨课下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这个乘法算式还是能能够理解的,优生更倾向于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探究新知环节提出也可以通过算一算来解决这个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我们提出了乘法算式,但计算组合数并不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从始至终都是让学生学生体验和感悟有序搭配的过程,这一点庄老师把握得比较好。比如在搭配衣服时可以先看上衣,也可以先看下衣。在搭配早餐时可是先选饮料,也可以先选点心等,其用意都是使学生感受“有序”两字。

三、课堂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很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如“穿好衣服后吃早餐啦”“吃完早餐该上学啦”等。

本节课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庄老师较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这样借班上课中尤为重要,庄老师通过课前的握手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紧接着的脑筋急转弯,还有拓展部分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评教学质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有序的搭配,部分优生能用算式直接计算组合数,学生在学到一些数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课堂当中,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更何况是教龄仅四年的庄老师了,在课堂中教师虽有对学生的发言只做评价,不做知识解释的意识,但是庄老师对学生还是扶得太多,不敢放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纵观整堂课,庄老师注重把数学与生活沟通,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得扎实、有效。

相关热词搜索:二年级解决问题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1292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