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2016-07-30 12:41: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共5篇)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编者寄语“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高中是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里程,它既是初中学习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活的预备,因此如何度过高中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我想和即将踏入高中门槛的学生浅谈一下高中物理的有关学习。想学好高中物理,特别是高一物理,首先要...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一)
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

编者寄语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高中是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里程,它既是初中学习

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活的预备,因此如何度过高中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

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我想和即将踏入高中门槛的学生浅谈一下高中物理的有关学习。

想学好高中物理,特别是高一物理,首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初中物理是知识

型的学习,只要多做题,取得好成绩是比较容易的;高一物理是能力型的学习,特别强调注

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类型反差,准高中生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其次,想学好高中物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课本的阅读,学会看书。高中物

理较为抽象,注重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比初中物理高,不能死记公式。

物理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学生预习上,作为学好物理的第一步,仔细反复阅

读课本,领会要领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

要能读懂所表达的物理情景,明白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状态。要学会分析解题的难

点,要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简单对答案。

有鉴于此,我们英联特开办了暑期高一预科班(衔接班),教研组精心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衔接教材,教材除了汇集有关高考重点、难点知识点外,还由英联教师精选的习题以及高

考真题。从而达到对学生一下五种能力的重点培养:

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

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二、推理能力——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

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

出来。

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

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

系式,并能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

理结论。

五、实验能力——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

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更多精彩内容,比如对于高中阶段的不同及衔接研究成果将会在暑期预科班上由教师展

开讲解,由于篇幅所限,编者只分析到这里,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及排版等各种原因书中出现

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英联教育教研组

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 2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4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 6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9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13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 17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 .................................................. 22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23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28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3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37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 42

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47

第三章 相互作用(知识框架) ............................................................................. 48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49

第2节 弹力 ................................................................................................................................................... 56

第3节 摩擦力 ............................................................................................................................................... 62

第4节 力的合成 ........................................................................................................................................... 69

第5节 力的分解 ........................................................................................................................................... 75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基本概念 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2) 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物体的质点

a. 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即: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视为

质点而小的都可以)

例:①地球公转: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距太阳间的距离 ,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太阳运动时可当作质点

②探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很小,但不可视为质点

b. 同一物体在某一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问题中不一定可视为质点

例:①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运行时间:火车长度远小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故此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此时不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c. 平动的物体、转动的物体都有时可视为质点,有时不可以

例:①火车通过桥和火车跑长途路线都属平动;前者火车不可视为质点,后者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时有很多转动动作,在“探究她在冰面上所走路径”时可视为质点,探

究她“动作要领”时不可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2、 性质:(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的

(3)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即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例1、 ①“看山恰是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以地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转人运动的距离是地球的周长

例2、 ①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同向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汽车速度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0

②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相反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汽车速度分别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30m/s

三、坐标系

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1、 一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 二维坐标系 3、三维坐标系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经典习题

1、 关于质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视为质点

2、2007年5月25日大阪田径赛上,“飞人”刘翔以13秒14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3、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神州”七号绕地球飞行时,飞船可看做质点

B.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子弹不可看做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它说车是运动的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7、 如图1-1-3所示,一根长0.8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

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0.2m)

8、 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前走120米后,再向东走40米就到了他所在的

教师,请你画出他的教室所在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电子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

课时分配建议

第1单元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学时)

2 时间和位移(2学时)

第2单元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学时)

4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学时)

5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学时)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教材分析

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地、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本节知识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2)质点的教学

质点模型是高中物理提出的第一个理想模型。我们对质点概念的形成,以及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其教学要求是初步的。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也只能是有所认识,要求不能太高。教科书对质点模型建立的思维过程有以下考虑:

① 物理概念、规律是对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说的,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 ② 质点概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质点模型的过程;为此,教材通过实例说明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是十分困难的,分析困难的原因,并逐步指出建立质点概念的必要性,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思维过程,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科学思维的方法。

教学中要进一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如放映录像:鸟的飞行,流水、瀑布,羽毛下落„„ ²详细描述物体运动有什么困难?

²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²演示羽毛下落。

²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质点概念。

要明确质点概念的确切内容和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做质点。同时,要明确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3)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教学

①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参照物,教师可让学生举例说明同一物体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对学生列举的典型例子教师应充分肯定,同时结合教科书中的图1.1-4加以分析。然后教师说明“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参考系”即可。

② 坐标系的建立是教学重点,我们可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

图1-1

如图1-1所示,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我们怎样描述汽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图1-1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如何选坐标原点?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

教师最后总结: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教学

图1-2

图1-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越来越广,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并举例说明它的许多用途。教材没有介绍定位原理,教学中也没有这个要求,而是让学生了解图1.1-6显示屏上提供的信息。

教科书图1.1-6显示屏上的北纬39°55.451†、东经116°23.504†是北京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第1行的“西”和第2行的航向267°其含义如图1-2所示。

2 时间和位移

(1)教材分析

介绍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节和上节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学习奠定基础。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的含义学生容易混淆,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2)教学的整体设计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教师逐个解释名词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如:

利用教科书中图1.2-2北京到重庆的一条路线,标明使用的交通工具,从列车时刻表上查出由北京出发的时间(时刻),经过中间各大站的时间(时刻)和到达重庆的时间(时刻)。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可以让学生各自画示意图,表示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路线、经过各处的时间等。

让学生针对实例分析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最后教师总结。

(3)位移的教学

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量是位移,根据位移就能确定质点的新位置。

另外,位移是矢量。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语言感到不习惯是自然的,我们可考虑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如本节的“思考与讨论”的内容同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是要求矢量的教学一步到位。不要将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从一个实例出发思考矢量相加的法则。学生可能说不出完整的什么法则,但对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的这种关系一定能够有所领悟,这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因为矢量合成的法则要在以后接触更多的矢量之后才正式学习,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4)“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学

图1-3

图1-3用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作为矢量与标量的重要区别在于位移的加法与标量的加法不同,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初步领悟矢量加法不同于标量加法,教材特别设置“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通过一个实例的思考与讨论,感悟到向北的40m位移加上向东的30m位移等于北偏东37°的50m位移。在学生画出相应的矢量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扩展到其他情况,启发学生归纳出矢量的加法是一种几何加法。注意这不是矢量教学的全部,只是一个铺垫。关于矢量的加法问题要在第三章相互作用中完成。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教材分析

教材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教材的重点是速度,从平均速度引入,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过渡到瞬时速度,说明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教材最后说明速度的应用,特别以“STS”栏目形式从一个侧面说明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用位移与时间的比来定义,直线运动中质点的位移用坐标的变化量Δx来表示的方法是重要的。教材以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为例,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理解用Δx表示位移大小和方向的方法。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如先选定质点运动的直线为一维直线坐标系,确定坐标轴的原点和坐标轴的正方向,并确定坐标轴的标度。

图1-4

质点①在t1时刻位于A点,坐标x1=10 m

质点①在t2时刻位于B点,坐标x2=30 m

质点的位移是有向线段AB,线段的长度20 m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Δx=x2-x1=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AB的大小,Δx为正值表示位移AB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根据学生思考、讨论的情况,我们还可考虑设置下列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质点②t1时刻在C点,x3=80 m

质点②t2时刻在D点,x4=60 m

Δx=x4-x3=-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CD的大小,Δx为负值表示位移CD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质点③t1时刻在E点,x2=-30 m

质点③t2时刻在F点,x6=-10 m

Δx=x6-x5=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EF的大小,Δx为正值表示位移EF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质点④t1时刻在G点,x7=-40 m

质点④t2时刻在H点,x8=-70 m

Δx=x8-x7=-3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GH的大小,Δx为负值表示位移GH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教学

① 学生认为平均速度好懂,有的学生误认为平均速度与初中学过的速度没有区别,我们可通过实例让学生注意到,初中学的速度定义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它没有方向。现在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一辆汽车10 s内向东行驶120 m,另一辆汽车10 s内向北行驶120 m,这两辆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它们的平均速度不同。

② 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用极限思想介绍瞬时速度是可行的。教材在定义了平均速度后进一步指出“为了使运动的描述精确些,可以把Δt取得小一些,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Δt越小,描述越精确;想像Δt非常小,可以认为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样处理较清晰地体现了极限思想,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感悟,但又回避了严格的极限概念和计算,也没有引入“极限”这个术语。为加深学生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我们可做下面的演示实验。

图1-5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三)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四)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及高中所有物理教材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 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 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 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1、分子及其热运动

2、物体的内能

3、固体和液体

4、气体

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1、能量守恒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机的工作原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5、有序、无序和熵

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

第三章 核能

1、放射性的发现

2、原子核的结构

3、放射性的衰变

4、裂变和聚变

5、核能的利用

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3、新能源的开发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

第一章 电场 直流电路

1、 电场

2、 电源

3、 多用电表

4、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 电容器

第二章 磁场

1、 磁场磁性材料

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3、 洛伦兹力和显像管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现象

2、 感应电动势

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

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2、 变压器

3、 三相交变电流

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

1、 电磁场电磁波

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3、 电视移动电话

4、 电磁波谱

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

1、 晶体管

2、 集成电路

3、 电子计算机

4、 传感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

第一章 物体的平衡

1、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 平动和传动

3、 力矩和力偶

4、 力矩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5、 刚体平衡的条件

6、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第二章 材料与结构

1、 物体的形变

2、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3、 常见承重结构

第三章 机械与传动装置

1、 常见的传动装置

2、 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3、 液压传动

4、 常用机构

5、 机械

第四章 热机

1、 热机原理 热机效率

2、 活塞式内燃机

3、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4、 喷气发动机

第五章 制冷机

1、 制冷机的原理【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2、 电冰箱

3、 空调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

第一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 折射率

2、 全反射 光导纤维

3、 棱镜和透镜

4、 透镜成像规律

5、 透镜成像公式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1、 眼睛

2、 显微镜和望远镜

3、 照相机

第三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 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

2、 光的干涉

3、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第四章 光源与激光

1、 光源

2、 常用照明光源

3、 激光

4、 激光的应用

第五章 放射性与原子核

1、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2、 原子核衰变

3、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4、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第六章 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1、 核反应和核能

2、 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

3、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五)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免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A=-0.44 m,x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0.35 m/s

t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A=0.63 m/s2,aB=0.083 m/s2,aC=-0.25 m/s2 aA、aB与速度方向相同,aC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cm/s10cm/s

0.29

8

15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光年=365×24×3600×3.0×10 m=9.5×10 m。 (2)需要时间为4.010154.2年

9.510

16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3

)0

第4

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cm/s27cm/s

0.11

2

滑块加速度acm/s

t3.57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 - 1 - -

(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

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 4.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2

时间t=30 s根据xv0tat得

2

(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

2.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时速度为0。

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v、.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

0.1

2

2

2

x=10×30 m+×0.2×30 m=390 m

2

2

根据v=v0+at得

v=10 m/s+0.2×30 m/s=16 m/s

2.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

图2-9

4.略。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末速度v=54 km/h

根据v=v0+at得

2.初速度v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2,时间t=2 min=120 s

根据v=v0+at得

v=20 m/s-0.1×120 m/s=8 m/s

3.(1)4 s末速度为2 m/s,最大,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

(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

(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m/s2、最大。

- - 2 - -

a

2

根据xv0tat得

2

2(xv0t)

t

2

2(36183)

3

2

22

m/s4m/s

3.位移之比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54km/h

2、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

根据v2-v20=2ax得

a

vv0

2x

2

2

22

010m/s4.2m/s 21.2

2

3.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2,位移x=100 m,末速度vx

由vx=2ax

vx

50m/s,所以不

2

行。

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 m/s

根据v2-v20=2ax得 v0=v-2ax

2

2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 2.根据x=gt2得

2

x=×10×3.02 m=45 m 2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

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

x=gt2=×10×2.52 m=31 m 22

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

t<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

(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 2.略。

3.是位于同一点。 第2节:弹力 1.(略)

2.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图3-11)。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第3节:摩擦力

1.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时,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移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2.(1)不受。因为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上。

(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

3.答:Fmax=40N F=30N μ=0.3 20 N 第4节:力的合成

1.两个力的夹角为0°时,它们的合力最大,为12 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最小,为8 N;当两个力的夹角由0°逐渐增加到180°时,它们的合力逐渐减小,即合力的大小在12 N和8 N之间;由此可见,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于10 N,不能等于5 N和15 N。

图3-11

3.略。 4.如图所示。

图3-14

2.当两个力的合力为0时,由于一个力向东,大小为6 N,则另一个力的方向必向西,大小也为6 N。将方向向东的、大小为6 N的力改为向南时,二力

- - 3 - -

相互垂直,如图3-14所示,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为6

N,方向为西偏南45°。

图3-18

图3-15

3.如图3-15所示,选1 cm长的线段表示30 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6.8 cm,则合力的大小F=30×6.8/1 N=204 N,量得F与F1的夹角为17°。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50°时,解答略。

4.(1)正确(2)错 (3)错 第5节:力的分解

θ=arctan 0.8=38.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OC与OB的夹角为θ。

3.如图3-18

所示。

图3-16

1.如图3-16所示。

与F的夹角为θ

图4-10

1.(1)不能炸中目标。如图4-10所示,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

,得θ=53°

2.(1)如图3-17甲 (2)如图3-17乙 (3)如图3-17丙

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标的前方。 (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

2.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

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

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4.如果选择了相对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

图3-17

(1)(2)两种情况的解是惟一的,(3)的解不是惟一的。

车为参考系,人在车上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

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

- - 4 - -

1.答:没有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的很重的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共有三个:手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2。如果F1<G,只是支持力F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0,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变。<G,只是支持力F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0,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动。< p> 2.解:由

F2F1

m甲m乙

加速度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 第4节:力学单位制

1.解:由v2t-v20=2ax可求出自行车的加速度

a

vv0

2x

2

2

22

m/s0.2m/s

2x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自行车受的阻力F=ma=100×(-0.2)N=-20 N

F1。

a2a1

可得:F2

a2a1

负号表示阻力方向与v0方向相反。 2.解:货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

22am/s6m/s

m2000

4

3.解:由

a乙a甲

得:

从刹车开始到停下来驶过的路程为:

xm19m 2a26

2

2

m甲

a乙

m乙=m乙=

3m乙

a甲1.5

3.因为:W=Fl所以1 J=1 N×1 m=1 kg×1 m/s2×1 m=1 kg·m2·s-2

1kg1m/s2

4.证明:1N/kg1m/s

1kg

2

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1.答:涉及木箱和地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两对,一对是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木箱吸引地球的力;

图4-11

4.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图4-11)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2×14×cos 45°=19.8 N

一对是木箱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木箱受到的是重力和支持力。地球受到的是木箱对它的引力和压力。

2.物体静止地放在台式弹簧秤上,物体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N的作用,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G-FN=0G=FN。台式弹簧秤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力

加速度的大小为:

F,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弹簧秤受到的压力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N和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的大小与G相等。 3.答:当你轻轻地推巨石时,你和巨石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你和巨石均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二者分离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二者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图4-12

5.解:如图4-1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根据

牛顿运动定律:设小车运动方向为正 F-F阻=ma,F阻=F-ma=60 N-30×1.5 N=15 N-F阻=ma′

- - 5 - -

加速度的方向为:与合力方向相同,与两个分力成45°夹角。

如果巨石放在地面上,结果会不同,如果巨石与地面的摩擦力足够大,你将推不动巨石,只有当你给巨石的力大于巨石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巨石才能运动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物理课本电子版 物理必修二课本电子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中物理必修一电子版课本"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5250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