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2016新课标全国1卷

2016新课标全国1卷

2016-09-24 11:41: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共6篇)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含解析)2016年高考即将在6月7日拉开帷幕,相信各位考生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都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为了更好帮助考生们进行高考估分,的小编特地在这里为考生们准备了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的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考生们前来下载交流估分哦。>>>>20...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2016新课标全国1卷》,希望能帮助到你。

2016新课标全国1卷(一)
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含解析)

2016年高考即将在6月7日拉开帷幕,相信各位考生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都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为了更好帮助考生们进行高考估分,的小编特地在这里为考生们准备了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的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考生们前来下载交流估分哦。
>>>>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含解析)

以下是的小编为了2016年高考特别准备的重大专题,希望可以对考生们有用:>>>2016年全国高考真题答案专题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2016年全国高考成绩查询入口专题
>>>2016年全国高考分数线汇总专题
>>>2016年全国高考录取查询专题
>>>2016年全国高考状元汇总专题

2016新课标全国1卷(二)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化学科答案解析(清晰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7.

【答案】7.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

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

【答案】8.A

14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团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解析】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CH2,

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B、若1mol的N2与4mol的H2完全反应则生成2molNH3,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所以NH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Fe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Fe3,因此1molFe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3NA电子,故C错误。

2.24LCCl4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得出其物质的量为0.1mol,D、CCl4呈液态,标准状况下,

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也不为0.4NA,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A。

9.

【答案】9.B

CH3CHCH2CH3

|【解析】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戊烷,CH3

故A错误。

催化剂

CH3CH2OH,符合加成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

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H3CHCH2CH3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l、、ClCH3|CH3CHCH2Cl

|、CH3C—Cl,故C错误。

|CH3

CH3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0.

【答案】10.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

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

B、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

D、将Cl2与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是得到的Cl2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1.

【答案】11.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

为电解水。

2

A、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SO24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SO4

↑4H,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4eO2

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下降。故A项错误。

B、↑2OH,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剩余OH,中间区域的Na

↑4H,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余下H,

H2SO4,故B项正确。 中间区域的SO24迁移到正极区,得到

C、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H2O2eH2↑2OH,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升高,故C错误。

D、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转移1mol

电子时会有0.25mol氧气生成,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2.

【答案】12.D

【解析】A、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为NH4Cl,其溶液显酸性,应

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项错误。 B、盐酸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H4Cl,NH4H2O液pH小于7,而M点处pH=7,故B项错误。

C、因为溶液pH=7,所以c(H)=c(OH)=107molL1,又由于电荷守恒

1c(H)c(NH4)=c(OH)c(Cl),可得c(NH4)=c(Cl),二者浓度约为0.05molL,远

NH3H2OH导致其溶

大于107molL1,故C错误。

D、若开始时pH为12,则c(OH)102molL1,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应小于12,故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13.

【答案】13.C

【解析】Z的单质n为黄绿色气体,n为Cl2,因此Z为氯元素。0.01molL1r的水溶液pH值为

2,说明r为一元强酸。Cl2与p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以及难溶于水的混合物s,因此p为烷烃(如CH4),r为HCl,s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Cl2与m反应可W、X、Y、Z分别为H、得HCl以及具有漂白性的q,可知m为H2O,q为HClO。综上,C、O、Cl。

A、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O<C,即W<Y<X(C与O同周期,原子序数大者半径小,

,故A错误。 H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B、元素非金属性中O>C,即Y>X,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H2O或H2O2,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正确。 D、X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26. (14分)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子K1、K2夹好)。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H2O;②d→c→f→e→i 【答案】(1)①A;Ca(OH)22NH4Cl===CaCl22NH3↑

(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②8NH36NO27N212H2O;③NaOH溶液倒吸入Y管;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是Ca(OH)2与NH4Cl混合加热,或者CaO中滴入浓

氨水。②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干燥管应“大进小出”,即d进c出;

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f进e出;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并要防止倒吸,应接i。

(2)①②:NH3和NO2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生成N2,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产物均无色,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红棕色会

催化剂

催化剂

逐渐变浅。③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NaOH溶液会倒吸。

27. (15分)

2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Cr2O7(橙红色)、CrO24(绿色)4(黄

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CrO24和Cr2O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2CrO4溶液中2c(Cr2O7)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24的平衡转化率

。 A点数该反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③温度升高,溶液中CrO24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

应的H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

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生成转红色沉淀,指示剂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

1c(Ag)为___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2(已知4)等于__________molL。

CrO24

Cl恰

液中

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2

(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生成灰蓝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最终溶

液变绿色



(2)①2CrO242H

2

Cr2O7H2O②增大;1.01014;③小于

(3)2.0105;5.0

103

2

(4)Cr2O73HSO35H===2Cr33SO244H2O 222或:Cr2O78HSO3===2Cr33SO45SO34H2O

Cr3+为蓝紫色,【解析】(1)类比Al3+与NaOH反应的性质,但需注意反应过程中伴有颜色变化。

滴加NaOH后蓝紫色变浅同时产生灰蓝色沉淀Cr(OH)3,继续滴加,沉淀溶解,Cr(OH)3变为Cr(OH)4,溶液最终变为绿色。

(2)①选修四26页的方程式,Na2CrO4在酸性条件会转化为Na2Cr2O7。②从图上可以

2看出,H+浓度升高,Cr2O7浓度上升,说明反应向右进行的更多,CrO24的平衡转化率

增大;根据A点数据,列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

2CrO24

2H

2

Cr2O7

H2O

起1mol/L变0.5mol/L平0.5mol/L0

0.25mol/L0.25mol/L

2-c(Cr2O7)0.25

K1014 2-22272

c(CrO4)c(H)0.5(10)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2说明反应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平衡转化率减小,

H0。

(3)已知c(Cl)1.010-5mol/L,Ksp(Ag2CrO4)2.010当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可得:

c(Ag)

2

4

12

,Ksp(AgCl)2.010

10

Ksp(AgCl)c(Cl)2.010102.0105mol·L1, 5

1.010

2.010125.0103mol·L1。 52(2.010)

c(CrO)

Ksp(Ag2CrO4)c(Ag)2

(4)NaHSO3盐溶液为酸性,因此配平时应在方程式左边添加H或HSO3。

28.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

2016新课标全国1卷(三)
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

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2016新课标全国1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 ___ ,____ 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 ,_______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2016新课标全国1卷】

请从11、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2016新课标全国1卷】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分)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2016新课标全国1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四)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清晰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一、选择题: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 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

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24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

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2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2. 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

C. 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 N点处的溶液中pH<12

13.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7.

【答案】7.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

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

【答案】8.A

14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团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解析】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CH2,

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B、若1mol的N2与4mol的H2完全反应则生成2molNH3,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所以NH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Fe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Fe3,因此1molFe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3NA电子,故C错误。

2.24LCCl4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得出其物质的量为0.1mol,D、CCl4呈液态,标准状况下,

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也不为0.4NA,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A。

9.

【答案】9.B

CH3CHCH2CH3

|【解析】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戊烷,CH3

故A错误。

催化剂

CH3CH2OH,符合加成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

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l、CH3|CH3CHCH2Cl

|、CH3C—Cl,故C错误。

|CH3

CH3

CH3CHCH2CH3

|、Cl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0.

【答案】10.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

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

B、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

D、将Cl2与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是得到的Cl2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1.

【答案】11.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

为电解水。

2

A、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SO24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SO4

↑4H,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4eO2

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下降。故A项错误。

B、↑2OH,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剩余OH,中间区域的Na

↑4H,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余下H,

H2SO4,故B项正确。 中间区域的SO24迁移到正极区,得到

C、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H2O2eH2↑2OH,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升高,故C错误。

D、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转移1mol

电子时会有0.25mol氧气生成,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2.

【答案】12.D

【解析】A、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为NH4Cl,其溶液显酸性,应

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项错误。

B、盐酸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H4Cl,NHNH3H2OH导致其溶4H2O液pH小于7,而M点处pH=7,故B项错误。

C、因为溶液pH=7,所以c(H)=c(OH)=107molL1,又由于电荷守恒

1c(H)c(NH4)=c(OH)c(Cl),可得c(NH4)=c(Cl),二者浓度约为0.05molL,远

大于107molL1,故C错误。

D、若开始时pH为12,则c(OH)102molL1,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应小于12,故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13.

【答案】13.C

【解析】Z的单质n为黄绿色气体,n为Cl2,因此Z为氯元素。0.01molL1r的水溶液pH值为

2,说明r为一元强酸。Cl2与p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以及难溶于水的混合物s,因此p为烷烃(如CH4),r为HCl,s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Cl2与m反应可W、X、Y、Z分别为H、得HCl以及具有漂白性的q,可知m为H2O,q为HClO。综上,C、O、Cl。

A、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O<C,即W<Y<X(C与O同周期,原子序数大者半径小,

,故A错误。 H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B、元素非金属性中O>C,即Y>X,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H2O或H2O2,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正确。 D、X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26. (14分)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子K1、K2夹好)。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H2O;②d→c→f→e→i 【答案】(1)①A;Ca(OH)22NH4Cl===CaCl22NH3↑

(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②8NH36NO27N212H2O;③NaOH溶液倒吸入Y管;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是Ca(OH)2与NH4Cl混合加热,或者CaO中滴入浓

氨水。②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干燥管应“大进小出”,即d进c出;

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f进e出;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并要防止倒吸,应接i。

(2)①②:NH3和NO2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生成N2,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产物均无色,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红棕色会

催化剂

催化剂

逐渐变浅。③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NaOH溶液会倒吸。

27. (15分)

2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Cr2O7(橙红色)、CrO24(绿色)4(黄

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CrO24和Cr2O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2CrO4溶液中2c(Cr2O7)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24的平衡转化率

。 A点数该反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③温度升高,溶液中CrO24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

应的H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16新课标全国1卷(五)
2016年新课标全国1卷文数高考试题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 第Ⅱ卷3至5页.

2.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1,3,5,7}, B{x|2x5}, 则AB

(A){1,3} (B){3,5} (C){5,7} (D){1,7}

(2)设(12i)(ai)的实部与虚部相等, 其中a为实数, 则a=

(A)-3 (B)-2 (C)2 (D)3

(3)为美化环境, 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 学. 科. 网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 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 (A)1115 (B) (C) (D) 3236

2, 则b=

3(4)△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ac2, cosA

(C)2 (D)3

1(5)直线l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 若椭圆中心到l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4

1123(A) (B) (C) 3234

π1(6)若将函数y=2sin (2x+)的图像向右平移, 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 64

ππππ(A)y=2sin(2x+) (B)y=2sin(2x+) (C)y=2sin(2x–) (D)y=2sin(2x4343

(7)如图, 学. 科网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 若该几何体的体

28π积是, 则它的表面积是 3

(A)17π (B)18π (C)20π (D)28π

(8)若a>b>0, 0<c<1, 则

(A)logac<logbc (B)logca<logcb (C)ac<bc (D)ca>cb

(9)函数y=2x2–e|x|在[–2,2]的图像大致为

(A)(B)

(C)(D)

(10)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 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y2x (B)y3x

(C)y4x (D)y5x

(11)平面过正文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平面CB1D1,平面ABCDm, 平面ABB1A1n, 则m, 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1(B)(C)(D) 3

2

2

3

(12)若函数f(x)x-sin2xasinx在,单调递增,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1(B)1, 3131 (C),33111(D)1, 3 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5分

(13)设向量a=(x, x+1), b=(1, 2), 且a b, 则x=________.

(14)已知θ是第四象限角, 且sin(θ+π3π)=, 则tan(θ–)=________. 454

(15)设直线y=x+2a与圆C:x2+y2-2ay-2=0相交于A, B两点, 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2016新课标全国1卷》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1 2016全国新课标1理综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新课标全国1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新课标全国1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6513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