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2016-09-24 13:54:2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共7篇)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论文摘要]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想的学习目的。 “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笔者从...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一)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论文摘要]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想的学习目的。 

  “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笔者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欲就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一、营造“快乐课堂”的资源准备 
  
 
  1.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2.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二、建构“快乐课堂”的若干方式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册(上)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以下是这堂课教学的简要片段实录:课前,我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则:(1)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2)欢迎其它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3)由同学推选出的5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经八百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初中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3.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 
  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4.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三、“快乐课堂”建构的教师素质要求 
   
  1.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2.教师课前应进行充分备课 
  充分预测、充分研究、加强知识贮备。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 
  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的思想品德教师更能在“快乐教学”中游刃有余。“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二)
论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审美观教育

 

论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审美观教育

                                                            陈江森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日后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及风气的好坏。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青少年的好奇心与爱美之心与生俱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纵观初一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虽然没有提及审美观教育方面的概念,但我们只要认真细心的去挖掘,其中的审美观方面的教育内容还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是以语文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的。以文学语言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确实是新课程的一大创举。

    那么下面让我们来谈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的教育的。

    一、和谐之美的教育。

   《走进公共生活》这一个单元,我们认为教材在设计上隐含了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的教育。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页,让学生想象一下我们的“地球村”的形象。在这里,我们除了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之外,还应该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教育的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社会同样离不开和谐法则。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和谐之美的法则。如果自然界的秩序混乱或颠倒,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让学生想象我们的地球村,不要忘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同样,如果家庭秩序混乱、社会人际关系混乱,那么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失去平衡。人类井然有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自然,而需要人类自己正确选择、把握和控制。教育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的重要基础。怎样做到和谐共处呢?教材第七页告诉学生:遵守规则,和谐相处。如排队上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阅览室里保持安静等等,都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气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和谐之美。为此教材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则问题:如:(1)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2)写出你所了解的公共生活的规则。这样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和谐之美来自于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则。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深入挖掘的。

    二、尊严之美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5页有一篇文章《乞丐》。我们认为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尊严之美。故事讲的是拉哈布﹒萨卡天生一副傲骨,追求一辈子生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可是他忘了别人也是有骨气有尊严的人。他对黄包车夫的偏见到了极点。对他人不屑一顾的施舍并不等于尊重和同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然后进行分析——人人都有尊严,尊严使我们感觉自我的存在,使我们感觉尊严给人的心灵所带来的美感。做一个有尊严的人,需要自尊,更需要尊重他人。不要以为穷人就没有尊严。无私地帮助别人,即使别无他求,也切莫忘记尊重他人。否则反而有损自己的尊严。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节更是详细阐述了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尊严之美。教材利用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的故事,把个人的尊严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尊严。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童第周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心。个人的尊严与国家民族的尊严紧密相关,是建立在国家与民族尊严的基础之上的。为了阐述这个观点,教材又选用了一个案例,以我国青年提琴制作大师郑荃的事迹来加以说明。郑荃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为了把个人尊严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国家民族尊严的这一层次,我们还选用了狼牙山五壮士、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事迹,亚洲飞人刘翔在奥运会夺冠的图片资料,还有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没有尊严的人,他的人格是不健全的,没有民族自尊心,他的灵魂也是不健全的。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因为他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他去日本留学学医,后来弃医从文,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这样的事例我们应该一代代传授下去,让学生的尊严之美融入到爱国主义的情感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三、自信之美

    第二单元的一节《自信让我如此美丽》,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具有创新意义。自信能够创造美,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观点,就是在我们现行的教材里。教材在第21页直接提出“我不美丽,但是我拥有自信”。看到这句话,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另外两句话:“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不美丽,但是我很可爱”。我把这两句话让学生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根源在于内在的美与自信。内在的美可以弥补外表的不足,外表不美但心灵美,同样可以使我们充满自信。自信像心中流动的清泉,清晨的阳光,即使有雪飘落,也会融化,不会结冰。教材用《可怕的心灵冰点》来告诫学生:灰心会产生死亡的悲剧。尼克之所以被“冻死了”,是因为他灰心恐惧到了极点,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怎样使自己充满自信产生美感呢?教材强调“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与他人比较中,不要老师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一点也无疑告诉我们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材在第30页采用了周杰伦原唱的《蜗牛》歌词,我从网上找来原歌曲让学生听听,并对该诗的意境美进行了分析:“蜗牛寻找蓝天”意旨是理想追求,“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说明不怕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对前程要充满自信与希望,不怕千辛万苦,坚定地往前走。教材还在第三十九页的单元活动设计中设计了比较精彩的案例:有一位同学给心理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得自己一无是处,长得不好,成绩又差,脑子又笨,真不知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请代心理老师给她回一封信,鼓励她自信自强。我先让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从一下四个方面加以引导:(1)正确认识自己。(2)保持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3)针对信中所说的外貌长得不好,强调“正确处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回应教材前面讲的“我不美丽,但我拥有自信”,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4)树立易于实现的目标,形成自信与成功的良性循环。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回信写得比较精彩,令人满意。

    四、选择与审美

    第三单元标题是《生活与选择》,实际上也包含了审美观的内容。我们认为审美与选择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的核心与灵魂。教材安排丰富精彩阅读材料。首先从理论方面提出了与审美有关的内容:

    1、明辨善恶,慎重选择,明确提出首先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选择时权衡轻重,择善弃恶。

    2、提出了一些有关审美标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你判断一本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否内容丰富,有趣。这样回答完全正确,我便追问:“内容丰富,有趣的书一定是好书吗?”经过大家讨论,认为还要加上:“健康向上”。你判断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你判断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大家都认为品行好的人是好人。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我认为还应该懂得生活,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其次在活动实践方面,教材要求学生讨论一下,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方法有哪些。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小结,大家认为有下列方法:

    1、努力学好思想品德课,懂得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2、向优秀人物学习,了解他们是如何审美选择的;

    3、在生活中,碰到难以选择决断的问题时,向长辈、老师、同学等请教。

    最后还在选择的心理方面,教材使用恰当的材料(如布丹毛驴选择的故事),告诉学生:选择的困惑和悲剧也常常折磨着人类。而选择的困惑往往是由于审美选择的标准不恰当造成的。还有一个更为生动的例子:苏格拉底叫他的弟子拾稻穗的故事。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领悟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吗?我用一个俗语来引导学生:园里挑花,越挑越差。掌握适当的审美标准,及时果断选择。多么生动形象而又简洁啊!

    如果进一步探究挖掘,我们还可以发现诚信之美和法律与公正之美。诚信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谐,使心与心靠得更近,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法律保障生活在健康和谐有序的社会中,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这两个方面在这里就不加详细讨论了。

    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充满自信,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合理恰当选择的能力。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诚信,离不开法制。美育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和谐、自信、尊严、美的选择、诚信、法律与公正的基础之上,不能离开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个宗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2、鲁迅《藤野先生》

    3、湘教版《思想品德》

    4、浙江省自学考试用书《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2005419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三)
论文给弱势学生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在“快捷通道”中选择“北京报刊基本情况查询”输入刊名即可进行

CN11-****刊号报纸、期刊基本情况的查询。 给弱势学生一片张扬的天空

评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实践中又存在着很多问题。因而也就有了人们口中所谓的“后进生”一说。无形中,他们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他们的学习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另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有的学会了抽烟等等。由于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之先生的一句座右铭,他曾经告诫对学生滥施刑罚的人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在后进生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超出常人的某些方面,如果仅仅是因为暂时的成绩不理想和行为习惯差,而遭到不正确的对待,非积极的引导,那么有可能他们身上的长处也会渐渐变得平庸了。哪怕他曾有爱迪生、爱因斯坦的潜质,也不可能发挥出来了。这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事情!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帮助学生走上正轨,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也有助于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和转化后进生,努力迎

接教育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一、以博大的爱心善待后进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来说,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后进生,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理脆弱,在各方面暂时处于落后地位,但他们对知识有追求、有渴望,希望得到教师和学校更多的关心以及同学的友爱。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就更需要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爱心。我们要用火一样的真情去温暖那一颗颗稚嫩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教师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差表现不好,就冷淡、疏远他们,更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而要用慈母般的爱心善待后进生,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要像医生对待重病人那样,给予特别精心的治疗,以深情厚爱取得他们的爱戴和崇敬,这才能结成心灵上的联系,使他们自觉、愉快地接受教育。坚持

爱心第—,使他们树立—种自信、乐观、向上,而非自卑、消极的人生观,使他们相信我能行。

李某曾是我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她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她性格孤僻,自以为是。在寝室里与同学闹矛盾,甚至打架。对于这样一个后进生,靠简单压服的态度,靠硬碰硬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为此,我首先找她谈话,问她有何特长。她说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于是我在查舍时及时地表扬了她,并让她担任舍长,希望她处理好与寝室同学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她与同学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关系越走越近。到后来,她能推心置腹地跟我说她家的状况,我也趁机会对症下药,要求她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要自我封闭。渐渐地我发现她开朗起来,并经常看见她灿烂的笑容。

二、对后进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

所谓的后进生只是缺少鼓励和关爱,没有自信,没有掌声、鲜花和荣誉,一旦有了这些,他们的表现会同优等生一样的出色。教师不要戴有色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要拿放大镜去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林肯曾说过:“一滴蜂蜜能比一加仑的毒药捕更多的苍蝇。”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要珍惜,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倘是潜在的,要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寻找、挖掘;倘是微弱的,便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

班上的邢某曾经是上课时看小说,自习时讲话,课余时与同学闹矛盾。任课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怨言甚多,搅得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不知所措。然而他的一次不经意的举动彻底打动了我。那是放假后开学的第一天,由于要开家长会,所以我早早地到教室做一些准备工作。可当我踏进教室的大门时,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已经打开,讲台桌和学生课桌上没有一点灰尘,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用拖把来回地拖地板。那时是冬天,可我看到了他额头上的汗水。我怔在那里,邢某看到了我疑惑的眼神,很平淡地说了一句:“老师,我来得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将教室打扫一下。”于是我抓住机会在家长会和全体同学集会上表扬了他,我发现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也发现他会心地笑了。在以后的相处中,我经常抓住契机表扬他、鼓励他,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渐渐地,他像变了个人似的,班里的事他抢着干,上课能专心听讲了,自习时静静地做作业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

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后进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师必须打消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新接班后我在开学第一次班会上简短地说:“老师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不想去了解它。你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老师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只相信你们现在的表现。”那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第一周放假后一名学生的家长打电话说她的孩子基础差,成绩一向不好,逆反心理严重,越来越不爱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孩子回家后特别高兴,说换老师了,老师说不去了解过去,只相信她看到的。并说从今以后要好好学习了。从家长的

一番话里可以看到,这是学生萌生了进步的愿望,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缺点或错误,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一成不变的漠视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与消极。“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的讲话就是一个契机。一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孩子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缺点,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好学生。

有位诗人曾说:一个艺术的成功,主要是看其爱有多深。教育是一门艺术,爱是这艺术的导师,所以我们要用爱来感化他们,多给一点关注,多给一些鼓励,多给一点积极的期待。每个人都在成长,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个人!给其一缕阳光,其会还您一轮太阳!当然,对弱势学生的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只有用爱心去滋润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爱心的涌动,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才有可能驶向成功的港湾。一、在平时多关注他们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学困生面前,虽然他们常常让我们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是放弃他们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加倍的用心和爱心才能帮到她们,所以在平时对他们的关注是必须的。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经常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眼神,发现有开小差的学生,我就要让他重复老师的问题,或重复老师刚刚说的一句话。指名读课文时,我也会随时停下来,随时抽学生接下去读,那些因开小差接不下去的学生往往也会被留下来练读书。另外,我还逼着差生积极思考,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常常点名让差生回答,即使他们不举手,我也会随时点他们的名字,只要能回答,不管回答得准确不准确,我都给予肯定,表扬他在认真听讲,在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转。我总认为,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充分利用起来,老师讲课是这样,学生听讲也是这样,课堂上听得不专心,听得一知半解,课后再去补,也是事倍功半。关注不止是在学习上爱“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受。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向学生献出点爱心,多沟通与学生的感情,学生心灵的距离才会与我们拉近。“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比如我们班的马良同学,他是因为在其他学校成绩不好才转到这里的,基础知识也相当差,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就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不写家庭作业,我也没有多少的批评他,每天一两句的和他单独对话,无非是问他昨天回家都做了什么,晚上几点休息等,有一次看他不舒服还把他叫去办公室休息,也许是感受到这种关心,他也不想让老师失望,开始努力学习,可后来小组长告诉我说马良抄写词语时不带拼音,我有点生气,当着全班的面质问他,结果他很委屈的小声说他不会,听完就后悔自己的草率了,其实他的进步显著,又怎么能这样逼迫他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坚持对他的关注,他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86分的好成绩,也拿到了进步奖,这对从来没考及格过、从来没拿过奖状的他来说欢喜极了,对于学习,他也越来越积极了。

二、 让学困生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我一直很重视班里学生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但是不难发现,无论是课间活动还是体育课上,优等生和优等生结伴玩,而那几个成绩差的学生很不合群的样子,要么远远地看着,要么一两个人做着简单的游戏,在一个班级里,学困生无疑是弱势群体,不止常被老师批评,连同学都看不起他。而他们对班级活动或者每周评比都是一副跟自己没任何关系的

样子,我想这就是他们缺乏友情、缺乏班集体温暖的缘故。于是平时嘱咐其他同学游戏时叫上他们,队会活动上安排他们唱歌讲故事让大家欣赏他们,并且让这些学困生与自己选择的优等生成为同桌,结成帮扶对子,兵教兵、一帮一,让其中胆子大点个头高点的担任体育委员、卫生小组长等,鼓励他们做好班级工作,一有成效就让全班一起表扬他们,随时给与提醒和肯定,在我所营造的这样的氛围里,其他学生也纷纷响应自觉地与他们做朋友,支持他们的班干部工作,特别时结成对子的优等生监督他们完成作业,检查背诵等让我省心不少。前段时间我提醒他们买夏服,班里自发组织给在福利院的学困生马全龙捐钱穿上夏服,我听了也很感动,无论他们的成绩能进步多少,他们的转化需要多久,但在有温暖的班级体里,他们不得不跟上大家的步伐一起前进。四、 家校结合帮助学困生

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片土壤上,阳光普照,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种子便生根发芽。”孩子们不止需要老师的关注同学的热心,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认可,所以一定要注意多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孩子稍有进步,不仅要表扬孩子,还要告知家长,让家长与老师同步配合帮助这些学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让学困生的进步既轻松又积极。【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作为班主任,除了在语文教学和平时多关注他们,还要时刻监督他们在其他学科中的表现和综合能力的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都有长处,有闪光点。教师把每个学生教好,不仅是尽自己的天职,而且是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这些学困生,只要我们付诸爱心,有诚心和耐心,学困生都是有希望转化的,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理念叙述

现代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且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成为精英式的教育,基础教育必须是每个儿童享有学习的机会,必须为每个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全面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应给予所有的学生公平的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享受人类所创造的优秀的艺术文化遗产,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使他们从小喜欢艺术。

面向每个学生意味着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审美标准。【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回顾现实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焕发着生命活力”的好课,但更多的课“形似神离”、“活而欠实”,往往是这样一种课堂现状: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表现得很出众,但更多的孩子,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或没有机会而沦为听众和观众。好学生把问题解决了,造成“表面积极”、“一切顺利”、“全班都会”的假象;而真实的状态是,优势学生学会了,得意洋洋,弱势学生或一知半解,或困惑无助、焦急不安,或自得其乐,或虚度时光、浪费生命。

这是我们要的吗?不,当然不是。我们要的是每个学生独特地发展。为此,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弱势学生的发展。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历程!”。说的不就是新课标里所阐述的“不同的人在音乐上有不同的发展”吗?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当今,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在“张扬学生个性,促进自主发展”的旗帜下自由地成长着,而那些小部分的弱势学生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关注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着,如何以切实有效的方法引领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在音乐王国里沉潜往复,为他们创造一片张扬的天空,让他们的生命之河也能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 剖析原因

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他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究其原因,弱势学生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种: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四)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内容提要: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旨在提醒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达到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师;学生;评价;激励;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至关重要。讽刺性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伤失信心,一蹶不振;而激励性评价则会让学生意气奋发,斗志昂扬,精神倍增。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呢?下面就我从事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浅见。

一、深入调查了解,客观公正评价

事实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对教师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坚决反对对学生评价的随意性。因此,要做到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多调查,多观察,多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如果闭目塞听、人云亦云、捕风捉影、主观臆断,不加调查、分析、研究,就对学生随意肯定或否定,就会造成评价的严重失误,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学生形成对立,从而丧失评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很难预测和把握。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出格”甚至“反常”行为产生的根源,产生问题的来龙去脉,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细致入微地分析,避免主观臆断。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住事情的是与非,正确区分“动机”与“效果”,“偶然”和“一贯”,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客观公正。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标,采用正确、有效的评价方式,达到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二、正确和可接受的评价

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这是正确的评价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接受教师评价的前提条件。如果评价方式不正确,对学生的评价就失去了权威性,这种评价就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反而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只有单纯的评价正确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可接受性,真正使教师的评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让学生真正在心里引起共鸣,使学生充满自信,并且化信心为动力,这样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注意:1、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评价只有适应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2.不管是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贬抑性的评价,教师都要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抱着热情、诚恳的态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特别是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时,更要注意真诚、平易近人,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会到温暖和亲切,感受到滋润心田,从而真诚改正缺点和错误。这样,教师的评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既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这样就会使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状态,教师的评价就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

传统教育有一个错误的导向: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受这种误导的影响,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又被错误地理解为用考试的方法得出的考分用来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尺度。这种错误的评价标准使教师的人才标准不得不定位于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从而产生一种爱乌及屋的情感和评价的偏差,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则兼顾不到。这种错误的评价方式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条件下要求的评价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管齐下,要从多方面着手。思想品德评价、学力评价、体质评价、性格评价、团结协作评价、勤奋刻苦程度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素质教育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看他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其次,要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尽可能防止“第一印象”、“表面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扰,避免个人的偏见,才能实事求是地依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

四、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做”与“学”往往会出现与客观现实有一些差距甚至差距甚远的情况。在经过顽强努力后,还不能有明显进步,这时学生极易丧失自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既而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鼓励性评价,因势利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不断进取。如果学生和以前相比有所进步,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种评价要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这种鼓励性评价又要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容易接受,获得成功的信心,达到预期效果。

(1)赏识性激励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处于兴奋状态。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赏识。教学中能否使用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进行实践。开始,我先试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一试让我欣喜若狂:原来我所教的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样出色。在我的眼中,学生变得可爱了。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越来越多。在课上,在课间,我总能利用时机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回报我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进步。由此我想到赏识是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我深深体会到赏识学生对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赏识,我尽可能的创设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每天故事、周一的演讲、读书交流会、习作欣赏等。在活动中,学生一次又一次体验被赏识的快乐。同时,我教育学生赏识别人和得到别人的赏识都是快乐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学习,我们师生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这也应验了亲其师而信其道。

赏识学生就是爱学生,就是相信他能行。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赏识就是一种激励。

(2)批评式激励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学生有了问题时该指出的一定要指出,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该制止的一定要制止,绝不是

姑息养奸。他的缺点和错误,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改正。这时,批评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虽然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实际生活中还是不愿意听到批评,特别是好学生。例如王英同学,她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能歌善舞。无论是学校的活动,还是班级的活动,她总是主角。可是她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邋遢。课桌上,桌洞里总乱糟糟的。她的桌子只要一动,就会有废纸掉出。为了帮助她,我找她谈心。她表示一定改。可是,第二天的课上她连学习都不主动了。再如张小强同学,他上课时发言的欲望特别强。有时让学生思考,他等不及了,在小声说话。维持课堂秩序时,我无意中一句“闭上你的臭嘴”让他难过了好几天。直到后来,我发现他的变化,与他谈话才解开这个“结”。这两个例子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也让我思考怎样的批评,学生才会易于接受。

五、发展性评价

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如此,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要抛弃传统教育的那种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武断地断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认识到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不可能尽善尽美。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坚信学生有发展潜力,注意发现他们的每点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运用评价的导向性,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前进目标,坚定“我也行”的信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自信,树立信心,锐意拼搏,不断开拓进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综上所述,评价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五)
用欣赏眼光去看待学生论文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和家长却忽视了小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因而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一条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可能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也是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通行证。但是在我国目前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并未取得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而且当前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更是颇令人担忧。

小学生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和成熟的人。在以独身子女居多的家庭结构条件下,中国的家长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但更多的家长却不懂得如何爱孩子。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注重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当孩子犯错时,“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扎根在脑中的传统思想又会影响家长们去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当今升学就业的压力,更是使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感觉的学生们,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所取代,那些亮晶晶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了。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在生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六)
语文教师,用欣赏眼光去看待学生论文

语文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好教师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好教师是智慧者的缩影,语言丰富。胸襟博大,犹如一片蔚蓝的大海;好教师是学生的偶像,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而今的学生早离父母的身边,多受爷爷奶奶的偏爱,说话做事能力幼稚,撒谎能力逐渐增强,写作能力差,作文时就是记流水帐,写口水话,甚至三言两句就结束了。面对现状,作为语文教师该怎么办呢?笔者结合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语文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加强学生说写能力的训练,正确进行作文育人训练。

作文如做人。作文育人,文道结合,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文育人的训练可从如下几项训练着手: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教育学生关心国事,用自己的笔反映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进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在选择作文训练的内容时渗透这种政治思想教育。

如:在学习了《少年中国说》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到,“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繁盛时期,比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的确还有差距。但作为新中国的青年,不应抱怨,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开拓创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位学生还用了比喻、抒发情感:“暴风雨过后,在辽阔的海面上,中国这艘巨轮又开始前进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说一声‘来’!给我们时代的轮盘吧!中国的巨轮我们来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七)
对学生评价的研究 (1)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成果选申请表

对学生评价的研究

作者 王永华

单位:青岛市莱西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 毕宪顺

对学生评价的研究

作者:王永华 指导教师:毕宪顺

摘 要: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结果,评价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应该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求,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教师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在这篇论文中认为对学生评价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空间,并对此做了理论上的分析。

关键词: 评价 不断发展 积极影响 公正

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师评价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评价不同于工厂的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检验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并不完全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发展的过程,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所以评价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应该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等,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评价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如何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接触,评价要客观公正,有针对性。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上课时间,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时间与学生交流。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很难预测和把握。对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出格”和“反常”,我们教师应因时因地因人地全面了解,细致入微地分析,避免主观武断,这样才能严格准确地把握住事情的是与非,正确区分“动机”与“效果”,“偶然”和“一贯”。教师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常有这样的案例,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在某一方面由于得到老师充分的价值肯定,激动不已,以致影响到他今后人生职业的走向。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鼓励,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很多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只是表现在行动上有所差别而已。特别对于一些后进生,他们本身在学习上缺乏信心,学习情绪不稳定,不求上进,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用极大的耐心积极引导他们,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肯定学生,激励,唤醒,鼓舞他们。教师评价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虽然不一定可以完全被记录下来作为期末评定的依据,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是对教师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坚决地抛弃那种对学生评价的随意性。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或等级,还要考虑学生在自信心,情感,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对不同的学生作出差异性的评价,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师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有所感悟,在评价后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教师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态度以及接受能力

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学生,这是评价的正确性的基本要求,评价 学生不仅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

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可接受性,学生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是教育评价关注的焦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评价内容,语言,方法是不同的。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并努力达到预期的标准。教师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理念是新课程评价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以评语为主,给出恰当评价,特别是对于知识出现差错的同学,要重视他们的思维过程,对其进行引导转化,使他们能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生最期待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确定个体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三、教师评价要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忽视了其它方面的能力。使教师的人才标准定位于考试得高分的那些学生,从而产生一种评价的偏差。 即然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则评价应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即不能是花架子,也不能又回归到老路上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相信学生发展的潜力,评价应该积极,要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适当地采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的上进的评价方式,合理地运用鼓励性评价,如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或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有正确的方面),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种评价要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应坚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注意发现学生的每点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运用评价的导向性,使学生明自自己的前进目标,萌生“经自己的努力也能行的”信念。

四、教师评价形式要多样,要帮助学生学会评价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方式很多,如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等,每种评价均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这些评价中学生最关注的还是教师的评价,是教师对他们学习过程的评价,其他评价可作为对它的补充与延续。这时就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丰富的情感、艺术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教会他们在正确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客观自我评价。总的来说,评价自己的方法,就是评价他人。而评价他人的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每次考试下来,我都让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即便是粗心大意也要找出当时出错的想法。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发展。学生评价不仅包括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采取各种途径和方法,使之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他评和自评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加评价结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自我调控能力。学生们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也逐步学会评价他人,学会倾听,学会赞赏,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回答,同时也更增强他们对自我评价的信心。这样,才能体验并享

受到成功的幸福,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比发现缺点更困难,因为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当学生能从各方面挖掘自己的优点,那么他们就希望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他们就会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

五、教师评价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

课改前,教师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进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潮流。 《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课改理念,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主精神与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充分发展。新时代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方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伴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它针对每一个处于教学中的孩子,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样的评价比以往通过单纯的测试进行评价难得多,任重道远,却是我们必须去实践的。 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评价氛围,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学生们在融洽的课堂气氛感召下,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多彩的学生评价[J].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光霞.中小学学生评价技巧集萃[C].浙江教育出版社

[3]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J].上海教育出版社


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相关热词搜索:关注弱势学生论文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政治论文:弱势学生与老师的评价眼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6526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