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2016-09-27 12:11: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共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材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

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在五年级下册里,实验教材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安排在同一单元里穿插教学。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密切的联系,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因此,本套实验教材仍采用分单元教学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编排方式。在具体编排上,两个单元都先结合实际问题教学每种计算的算法和算理,然后将解决一些含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安排在 “解决问题”小节里单独教学。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这样的编排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算理、算法以及实际应用。

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的编排相同,在分数除法单元仍安排“比”的小节,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把“比”提前到分数中教学,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等于0)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也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等打好基础。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百分数为什么还可以叫做百分比。在这里有关比的应用,只教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比例尺则放在“比例的应用”中教学。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以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教学内容,本套实验教材的编排,根据《标准》的要求,一方面降低了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也就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另一方面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百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由于百分数的分母化一,便于比较,因此,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工作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有关百分数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它的意义与写法、它与小数、分数的互化、它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所以实验教材仍单独设一个单元对百分数进行教学。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在这些方面不作为新知识用较多的例题来教学,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

同样,百分数这部分教材的编排注意体现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首先,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不断繁荣,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也日益广泛。所以,这一单元的编排,教材选取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例如,百分数意义的教学,教材用主题图的形式列举了大量当前实际生活中百分数应用的实例;“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的编排,教材采用解决实际问题方式引入互化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互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节中,增加了当前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商品的“折扣”的教学,等等。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数学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了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教材注意利用合适的机会设置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体会、理解百分数的知识。例如,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在列举了生活中百分数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中体会和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又如,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时,在第(2)题探索了发芽率的含义和求法的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册教材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教学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为初中学习“图形与坐标”打好基础。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例如,提供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练习确定棋子的位置;呈现地图或

路线图,让学生了解在地图上如何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以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等确定位置方法的实际应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练习中,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练习一的第6题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在本册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在这一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使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前面五年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安排的是关于统计知识的教学,即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教学中学生同样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并要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例如,注重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材在素材选取方面,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例如,教材所选素材涉及体育、营养、环保、人口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二)
2014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

1、3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4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2、( )∶( )=( ) =80%=( )÷40 13、( )吨是30吨的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13

9、小红 小时行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

58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11、7米的 与8米的 一样长。 „„„„„„„„„„„„„„„„( )

87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1

3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100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5533

A. a × 8 B. a÷ 8 C. a ÷ 2 D. 2 ÷a 33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相比( )。

77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3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

5列式是( )

3333

A. 1200× B. 1200+1200× C. 1200-1200× D. 1200÷

5555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

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633÷3= ×15= 2-757= 1+2%= 772478 8÷10= 5÷3= 3×75% = 8×4×7= 15111 6 +6 ×5 = 2 ×99+99×2 = 2、解方程9分

211217X-7 X=14 X÷8 =15×3 40%X-4 =1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75385253 × - ÷ 1- ÷ -282582810 24520431

(3 +15 ×6 )÷21 5 ÷[(5 +2 )×2]

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6分

53

1、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 是多少? 2、一个数的比20少4,这个数是多少?

58

五、作图(4分)

在右图中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接起来: A(1,0)、B(3,1)、C(1,4)、 D(4,2)、E(7,4). 六、应用题(共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①王庄煤矿去年产煤250万吨,今年比去年增产25万吨。增产百分之几?

②一本故事书原价20元,现在每本按原价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③修补一批图书,已经修补了30本,是未修补本数的25%。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④小华爸爸在银行里存入5000元,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0%,到期时可以

实际得到利息多少元?(免收利息税)

2、完整解答下面的题目(共23分,其中第⑤题3分,其它每题4分):

2

①红光肥皂厂12月份已经生产肥皂45000箱,还有5没有生产。12月份计划生产肥皂多少箱?

②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第二周修了全

1

长的3 。第一周比第二周少修多少米?

③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三种球各有多少只?

④鸡兔同笼,有25个头,8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

⑤六年级学生报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参加的同学是六年级总人数的 ,后来

3有20人参加,这时参加的同学与未参加的人数的比是3∶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 ⑥六(1)班共有40人,下面是他们一些最喜欢的饮料的统计图,请问每种饮 料各有多少人喜欢?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 3 500 7/6 2、 4 5 50 50 3、 10 25 4、 96%

5、 4 4:1 6、 20 24 7、 6:5 8、 20

9、 15/8 8/15 10、 4米 12.56平方米 11、 10 12、正方形 等边三角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 2、 √ 3、 × 4、 × 5、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B 2、 A 3、 D 4、 A 5、 C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2/7 9 1又4/7 1.02 5/4 15/2 1 4 1/3 99 2、解方程9分

(1) X=1/10 (2) X=5/4 (3) X=25/1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1) 5/4 (2) 1 ( 3 ) 14/15 (4) 4/11 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6分 1、 12 2、128/5 五、作图(4分)略 六、应用题(共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 25÷250 2 、 20×90% 3、30÷25%+30 4 、5000×2×2.7%

2、完整解答下面的题目(共23分,其中第⑤题3分,其它每题4分):

1、 75000箱 2、220米 3、篮球75只 足球60只 排球30只

4、 鸡 10只 兔15只 5、 210人

6、 橙汁12人 可乐 8人 矿泉水4人 牛奶16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原题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原题集

一、填空 1、

2、

11( )24( )33( )× × = × = 22( )35( )44( )

312

3、一枝粉笔长。(1)2枝长( )dm;(2) 枝长( )dm;(3) 枝长( )dm。

423

4、在○里填上“>”、“<”、“=”。 221133123123 ×2 ○ ×2 ○×4 ×2 ○ (× )× ○×(× ) 73421313435435111111111111115(+ )× ○ × + × × ○ × ×○ ×2352535233244108

1

5、烤一炉点心需盆面粉。烤5炉点心需( )盆面粉。

4

1

6、工人装糖果。每袋装 kg,正好装了4箱。这些糖果一共有( )千克。

2

7、倒数:(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倒数。 8、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 )就可以了。 9、 1的倒数是( ),0( )倒数。

10、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

13

11、根据“ × 3= ”写两个除法算式( )、( )

1010

31532

6

×5= →

×

→ 447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535

2488482

12、根据乘法算式“ × ”÷ ( ) ÷ =( )

3721217213

13、填空: 9( )( )( )3( )( )( ) ÷ 3= × = ÷ 2= ○ = 10( )( )( )8( )( )( )

8( )( )74( )( )24÷ = 24 ○ = ÷ ○ =( )

9( )( )165( )( )14、先看清左右两题之间的关系,再写出得数。

4

15、芳芳将 m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丝带有( )米长。

5

16、在○里填上>、<或=。 66151535

÷3 ○ ÷2 ○ ÷○ 9 6÷○ 6 778844121474555444 ÷○ ÷ ○ ÷○ ÷ ○ 2329309727555

总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商与被除数比较大小,只看除数。除数大于1,商反而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反而大于被除数。

17、按下面的步骤计算,再把最后的得数与开始的数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18、根据前面几个数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21113927(1)、 、、( )、、( )、( ) (2) 、、、 、( )、( )

555202481619、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0、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

21、比的( )除以(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 )

例:15:10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15比10”

( )

23、比的后项不能等于( )。

24、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25、 3:( )= 24 ( ):8 = 0.5

26、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 )。 2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8、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9、航海模型小组有男生14人,女生8人;航空模型小组共有26人,其中男生有16人。汽车模型小组共有12人,共做了18个汽车模型。 (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比是( ):( ),比值是( )。 (2)航空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比是( ):( ),比值是( );

女生人数与小组总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3)汽车模型小组做的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3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 )

33

31、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得到:( ):( )=

44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是:

( )÷( )=( ) ( )÷( )=( ) 32、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整数可以看成一个分母是1的特殊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33、 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商。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

34、 8:10 = ÷( )=( )(填小数)

5

35、学校电脑小组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倍,女生人数与男生

( )

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

( )

36、 20千克:0.2吨的比值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37、把圆从不同方向对折,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8、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11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即:d = 2r r = d

22

39、画圆:(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作为圆心。(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40、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角有(1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扇形有(1条)对称轴。 42、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43、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 = πd 或 C = 2πr

44、约2000年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 45、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国外至少要早1000年。 46、看图填空(单位:cm)

正方形的周长是( )cm 圆的周长是( )cm

圆的周长是(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

cm

47、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拼起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下图)。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 长是( ),宽是(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

所以圆的面积=( )×( )=( )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48、完成下表

49、在每个正方形中分别做一个最大的圆,并完成下表。

我的发现是:

50、为什么草原上的蒙古包是圆形的?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的根和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

答: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所以蒙古包做成圆形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同样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吸收水份! 51、右图中,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52、一条弧和结果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53、两条半径之间的∠1,顶点在圆心。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用字母“n°”。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n

扇形的面积= ×πr2

360

54、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55、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答: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做分率,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带上单位表示具体的数。 56、读出服装成分中的百分数。

56、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1)世界总人口中几乎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年龄低于25岁。

(2)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老师。 (3

)感冒百分之九十左右是由病毒引起的,百分之十左右由细菌引起。

57、找出报栏中的百分数,并读出或写出来。

①我国人口约占世界 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②截至2002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五八,女童入学率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五三。

③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年货运量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的70%,干支流蕴藏的水力资源约占全国的40%。

58、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右图中 59、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 的涂色部分。

60、分别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直线上的各点。 61、完成下表。

10

62、填空。 (1) ( ):16 = ( )%

( )1

(2)大西洋面积是太平洋面积的 ,太平洋面积比大西洋面积多( )%。

2

发芽种子数

63完成下表: 发芽率 = ×100%

种子总数实到人数

出勤率 = ×100%

应到总人数

面粉重量

出粉率 = ×100%

小麦重量合格产品数

合格率 = ×100% 产品总数

64、填空:

某校6年级有学生200人。 (1)其中女生有95人,占全年级总数的( )%,男生有( )人,占全年级总数的( )%。 (2)昨天出勤198人,出勤率是( )%;今天出勤197人,出勤率是( )%。 65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位置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解决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解决问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和比的应用

3.1 比的意义

3.2 比的基本性质

3.3 比的应用

第四单元 圆

1.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 百分数

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1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2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3.1 折扣

3.2 纳税

3.3 利率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第八单元 总复习

1、 分数乘、除法

2、 百分数

3、 空间与图形

4、 统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五)
2014人教版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  666101010

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101010

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9

一个人吃了22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999

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22222226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9999339

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22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99

个2相加的和。 9

2(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2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9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2222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99999

2222362。提示:分子中3个29993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99

观察结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2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9

22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99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子,分母不变。

根据2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9

23按简便方法计算。 9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第2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272×4 ×4 ×2 14× 75821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1桶水共多少升? 2

1指名列出算式:12×。 2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11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22

1是多少。 2

(3)问题三:1桶水共多少升? 4

1指名列出算式:12×。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11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44

11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42

1111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4422启发学生思考:求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3是多少千克。 1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相关热词搜索: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课本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6583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