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电实训报告

电实训报告

2016-01-18 11:18: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电实训报告篇一《模电实训报告》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电实训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电实训报告篇一
《模电实训报告》

皮:

实 训 报 告

实训名称:制作7812/7912正负12V稳压电源

班 级:

姓 名:

指 导 老 师:

实 训 时 间:

正文:

一、 实训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

2 学习并掌握电源的工作原理,把理论知识同实践联系起来。

3 熟悉电烙铁和万用表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 4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流程、调试与维修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5 学会读电路原理图,提高阅读电路图、电路板图的能力;

二。原理(图)

如图所示为双极性对称稳压电源电路,它采用两只三端稳压器,7812和7912构成的简单实用的对称型正负稳压电源。7812/7912的输入输出端都接有电容,而且是一大一小,大容量电容是低频滤波作用,小容量电容是高频滤波用。输出端一般一般接几十微法的就可以了。否则有些电路中会出现关闭电源后,输出端电容向前级稳压IC放电的过程,这容易损坏稳压IC.

三.实训器材

电烙铁、焊锡丝、彩色排线以及练习焊接的电路板和木头板(防止电骡铁烧坏实验桌)等。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 万用表 变压器

四。实训内容

1.认识电子器件(不同的电阻电容和二极管三极管等)

2 认识电阻和电容的规格并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止和电容

3 测量三极管。辨别三极管的极性

4 读懂电路图,根据电路图把器件在万用板上简单排线

5 焊接电子器件

6 对电路板调试

五.实训步骤

1元器件的识别:

电阻按色环来区分其阻值,二极管和电解电容要注意区分正负极,三极管的三个引 脚要区分清楚,电容的容值一般标在电容上,注意查看。

2 三极管的辨别

极管分为PNP,NPN型,它有基极,集电极,发射级组成。

(a)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b)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将手指放在将共P极和其中1个N极再测2个N极间电阻,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手指的作用是在N极和P极之间构成一个电阻,万用表则提供电源,使三极管能够工作,工作中的三极管的BE极间因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变小,这样就判断出三极管的极性了。)

3.学习基本的焊接技术:

使用电烙铁时,电烙铁的尖端要贴着焊盘和元件的连接处;要注意调节烙铁的温度, 温度太低则熔化不了焊锡,或者焊点未完全熔化而不好看、不可靠;还要注意焊接 时间,时间太短,容易造成虚焊,而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4.整理电路

根据电路图,把电子器件按照自己的排线思路在万用板上排好。并焊接。

5 电路调试

所有元器件都焊接完成后,测量电流,该电源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最大为l.5A。符合功放安全用电。并接在功放器件上,喇叭放出声音。调节音量播放正常,电源给功放提

供了稳定的电流。

六。实验结果及状况分析

1.该电源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最大为l.5A。可以安全给功放供电。

2.给功放供电不久电路板发热。由老师讲解,原因是对7812和7912的选择,力求性能参数尽量对称。正、负三端稳压器均要加装合适的散热器。

七。实训总结

在本次实训中,认识到了如何利用一些电子元器件,并且自己动手去组装和焊接成一个电源。在制作过程和测试中也碰到了许多问题。例如:由于有些元器件的引脚距离很近,焊的时候很容易把几个管教焊在一起,所以焊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而且进行测量的时候为了防止电源烧坏,在给功放供电的时候还必须防止没有用到的输出线和其它线路和器件相碰。最后一天,我们进行测量电源给功放供电,这是最考验同学们对仪器的使用熟练度并且考验同学们在平时上课是否用心。老师分小组叫同学去测量,而却每次测量都有些同学的电源不能供电或功放效果不好,甚至有同学连接电路都连接错。这告诉我们实训的时候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和记住老师的操作步骤并且要弄清楚电路的原理,并认真完成实训内容。

这次电源焊接和调试非常顺利,这为我以后进行类似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可谓从中受益匪浅。

电实训报告篇二
《数电实训报告模板》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实习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电信1017班

组 员:1111

学 号: 1112

指 导 老 师:陈榕福

实 习 时 间:10-11第2学期第 17周

原理分析:

30秒计时器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简称控制电路)等五个模块组成。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模块。计数器完成30秒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计数、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与灭灯以及定时时间等功能。

秒脉冲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是电路的时钟脉冲和定时标准,但本设计对此信号要求并不太高,故电路可采用555集成电路或由TTL与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

译码显示电路由74LS48和共阴极七段LED显示器组成。报警电路在实验中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

设计方案

分析设计任务,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部分。计数器完成30s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具有直接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和灭灯功能。为了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正确处理各个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在操作直接清零开关时,要求计数器清零,数码显示器灭灯。

当启动开关闭合时,控制电路应封锁时钟信号CP,同时计数器完成置数功能,译码显示电路显示“30”字样;当启动开关断开时,此次电子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要求制作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自主查找数据和其他资料,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才明白自己要做一个电子产品是多么的不容易。里面的过程要求我们要非常细心。要想设计并制作一个完美实用的数字电路,确实是一件不轻松的工作,不仅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灵活应用芯片理论的功底,为此需要阅读大量关于这方面的书籍。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查阅了不少芯片手册,也阅读了不少有关数字电路设计的资料,其中也不乏有关篮球三十秒计时器的实例,这些都是制作电路必须的理论准备,可以为你的设计添砖铺瓦,并减少很多盲目的查找。在实际动手过程中,焊接是最为重要的,它能直接决定电路的成败:元器件的替换,开关的选择,焊接点的精细牢靠,以及最后的调试与分析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产品的工艺性很重要,而焊接在电路制作中则是工艺的关键。焊接也是需要技术的,焊点漂亮能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官。

电实训报告篇三
《会电综合实训报告》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账套检查评分:

这个学期于2011年9月4日开始会计电算化实操课程,由郭小平老师指导,围绕系统管理、总账系统、UFO报表管理的内容,使用用友ERP-U8软件,对抚顺环宇机械厂进行有关财务处理,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手工账的资料为前提,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录入手工账的期初余额、填写原始凭证、编制UFO报表、利润表,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与手工账的数据一致,方为正确。

一、 系统管理

1. 注册系统管理

打开“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在弹出的“系统管理”窗口中,单击“系统”菜单,选择“注册”功能,系统弹出“登录”窗口后,操作员栏输入admin,账套栏出现“default”再点确定操作员及其权限的管理,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进入系统管理,在权限菜单下选择“角色”,点击后进入“角色管理”对话框,点击“增加”,分别录入编号为001, 002, 003,角色名称分别是“账套主管”“出纳”“会计”。 在权限菜单下选择“权限”菜单,进入“用户管理”窗口,在“用户管理”窗口中,单击“增加”,分别增加“钟嘉敏”、“王晶”、“马方”,单击“增加”后退出。在“系统管理”窗口中,选择“权限”菜单,单击权限,在“操作员权限”窗口左侧选择操作员“001钟嘉敏”,右侧窗口选择“(050)抚顺环宇机械厂”,选中期间“2008”,在“账套主管”前打钩,随后在“设置用户(050)账套主管权限吗?”窗口中,选择“是”,同样在“操作员权限”窗口,选中“马方”,单击左上方菜单“修改”,赋予马方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即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赋予王晶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用户权限设置的操作,必须在建账完成后进行。

2. 建立账套

在“系统管理”窗口中,以系统管理员admin身份注册,然后单击“账套”菜单下的“建立”选项,系统弹出“创建账套”窗口,帐套号:050;账套名称:抚顺环宇机械厂;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8年12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单位名称:抚顺环宇机械厂;单位简称:抚顺环宇;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企业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陈明;按行业性质预置会计科目。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科目编码级次:42222;其他:默认;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单击“完成”,建立新的账套。

二、 总账系统

1.启动企业门户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企业门户”命令,打开“注册〖企业门户〗”对话框。输入:操作员“001”;密码为空,选择账套“050抚顺环宇机械厂”;会计年度“2008”;日期“2008-12-01”。单击“确认”按钮。

2.基础档案设置

设置基础档案,包括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地区分类、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开户银行、外币及汇率、结算方式。

3.总账系统初始化设置

打开“控制台”页签,执行“基础信息”|“基础档案”命令,在“基础档案”窗口中,双击要设置档案项目,即进入相应项目的设置界面,按所给实验资料依次输入基础档案数据。

4.会计科目的增加及修改

1)增加明细会计科目,执行“设置”|“会计科目”命令,进入“会计科目”窗口,显示所有“按新会计制度” 预置的科目,单击“增加”按钮,进入“会计科目——新增”窗口,输入实验资料中所给的明细科目,输入明细科目相关内容,继续单击“增加”按钮,输入实验资料中其他明细科目的相关内容,全部输完后,单击“关闭”按钮。

2)修改会计科目,在“会计科目”窗口中,单击要修改的会计科目“1001”,单击“修改”按钮或双击该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单击“修改”按钮,选中“日记账”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按实验资料内容修改其他科目的辅助核算属性,修改完成后,单击“返回”按钮。

5.输入期初余额

执行“设置”|“期初余额”命令,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直接输入末级科目(底色为白色)的期初余额,上级科目的期初余额自动填列,设置了辅助核算的科目底色显示为黄色,期初余额的录入要到相应的辅助账中进行。方法是:双击设置了辅助核算属性的科目的期初余额栏,进入相应的辅助账窗口,按明细输入每笔业务的金

额,完成后单击“退出”按钮,辅助账余额自动带到总账,输完所有科目余额后,单击“试算”按钮,打开“期初余额试算平衡表”对话框,若期初余额不平衡,则修改期初余额;若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单击“退出”按钮。

6. 数据权限分配

执行“设置”|“数据权限分配”命令,进入“权限浏览”窗口,选择用户“王晶”,单击“授权”按钮,弹出“记录权限设置”对话框,选中“查账”复选框,分别选中“1001 库存现金”、“1002 银行存款”科目,单击“>”按钮,再单击“保存”按钮。这样,用户“王晶”便具有查询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权限。

7. 凭证管理

1)填制凭证,执行“凭证”|“填制凭证”命令,进入“填制凭证”窗口,单击“增加”按钮,增加一张空白凭证,选择凭证类型;输入制单日期;输入附单据数,输入摘要;输入科目名称,借方金额,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名称,贷方金额,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确定”按钮。凭证的填制,是根据手工账的原始凭证录入的。

2)查询凭证,执行“凭证”|“查询凭证”命令,打开“凭证查询”对话框,选择输入查询条件,单击“辅助条件”按扭,可输入更多查询条件,单击“确认”按钮,进入“查询凭证”窗口,双击某一凭证行,则屏幕可显示出此张凭证。

3)修改凭证,执行“凭证”|“填制凭证”命令,进入“填制凭证”窗口,单击“查询”按钮,输入查询条件,找到要修改的凭证,对于凭证的一般信息,将光标放在要修改的地方,直接修改;如果要修改凭证的辅助项信息,首先选中辅助核算科目行,然后将光标置于备注栏辅助项,待鼠标变形时双击,弹出“辅助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修改相关信息,单击“保存”按钮,保存相关信息。

4)整理凭证,在“填制凭证”窗口中,执行“制单”|“凭证删除/整理”命令,打开“选择凭证期间”对话框,选择要整理的“月份”,单击“确定”按钮,打开“作废凭证表”对话框,选择真正要删除的作废凭证,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将这些凭证从数据库中删除并对剩下凭证重新排号。

8.出纳签字

更换操作员,在“总账系统”的初始窗口,执行“系统”|“重新注册”命令,进入“注册总账”窗口, 以“王晶”的身份重新注册总账系统,单击“确定”按钮。执行“凭证”|“出纳签字”命令,打开“出纳签字”查询条件对话框,输入查询条件:单击“全部”单选按钮,输入月份“2008.12”,单击“确认”按钮,进入“出纳签字”的凭证列表窗口,双击某一要签字的凭证或者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出纳签字”的签字窗口。,单击“签字”按钮,凭证底部的“出纳”处自动签上出纳人姓名,单击“下张”按钮,对其他凭证签字,最后单击“退出”按钮。

9.审核凭证

以“陈明”的身份重新注册总账系统,执行“凭证”|“审核凭证”命令,打开“凭证审核”查询条件对话框,输入查询条件,单击“确认”按钮,进入“凭证审核”的凭证列表窗口,双击要审核的凭证或单击“确定”按按钮,进入“凭证审核”的审核凭证窗口,检查要审核的凭证,无误后,单击“审核”按钮,凭证底部的“审核”处自动签上审核人姓名,单击“下张”按钮,对其他凭证签字,最后单击“退出”按钮。

10. 记账

执行“凭证”|“记账”命令,进入“记账”窗口,第一步,单击“全选”按钮,选择所有要记账的凭证。单击“下一步”按钮, 第二步显示记账报告,如果需要打印记账报告,可单击“打印”按钮,如果不打印记账报告,单击“下一步”按钮,第三步记账,单击“记账”按钮,打开“试算平衡表”对话框,单

击“确认”按钮,系统开始登录有关的总账和明细账、辅助账。登记完后,弹出“记账完毕”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确定”,记账完毕。

11.银行对账

以“王晶”的身份启动和注册总账系统,输入银行对账期初数据,执行“出纳”|“银行对账”|“银行对账期初录入”命令, 打开“银行科目选择”对话框,选择科目“100201工行存款”,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银行对账期初”窗口,确定启用日期“2008.12.1”,输入单位日记账的调整前余额;输入银行对账单的调整前余额,单击“对账单期初未达项”按钮,进入“银行方期初”窗口,单击“增加”按钮,输入日期,结算方式,借方金额,单击“保存”按钮,单击“退出”按钮。

12.月末处理业务

1)以“马方”的身份进行自动转账操作,第一步期间损益结转,执行“期末”|“转账定义”|“期间损益”命令,进入“期间损益结转设置”窗口,选择凭证类别“转账凭证”,选择本年利润科目“3131”, 单击“确定”按钮;第二步自定义转账生成,执行“期末”|“转账生成”命令,进入“转账生成”窗口,单击“自定义转账”单选按钮,单击“全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生成转账凭证,单击“保存”按钮,系统自动将当前凭证追加到未记账凭证中。

2)以“陈明”身份将生成的自动转账凭证审核、记账,执行“期末”|“对账”命令,进入“对账”窗口,将光标定位在要进行对账的月份“2008.12”,单击“选择”按钮,单击“对账”按钮,开始自动对账,并显示对账结果,单击“试算”按钮,可以对各科目类别余额进行试算平衡,单击“确认”按钮。

3)结账,执行“期末”“结账”|命令,进入“结账”窗口,单击要结账月份“2008.12”,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对账”按钮,系统对要结账的月份进行账账核对,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显示“12月工作报告”,查看工作报告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结账”按钮,若符合结账要求,系统将进行结账,否则不予结账。

13.账套,引入与输出

在“系统管理”窗口中,以系统管理员admin身份注册,然后单击“账套”,引入或输出。

三、 UFO报表管理

1.调用资产负债表模板

执行“格式”|“报表模板”命令,打开“报表模板”对话框,选择您所在的行业“新会计制度科目”,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单击“确认”按钮,弹出“模板格式将覆盖本表格式!是否继续?”提示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打开“资产负债表”模板。

2.调整报表模板

单击“数据/格式”按钮,将“资产负债表”处于格式状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报表格式,修改报表公式,保存调整后报表模板。

3.生成资产负债表数据

在数据状态下,执行“数据”|“关键字”|“录入”命令,打开“录入关键字”对话框,输入关键字:年“2008”,月“12”,日“31”,单击“确认”按钮,弹出“是否重算第1页?”提示框,单击“是”按钮,系统会自动根据单元公式计算12月份数据;单击“否”按钮,系统不计算12月份数据,以后可利用“表页重算”功能生成12月数据。

注意事项:

1.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管理员登录”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或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首先将“改密码”复选框选中,单击【确定】按钮,打开“设置操作员口令”对话框,在“新口令”和“确认新口令”后面的输入区中均输入新密码,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系统管理,一定要牢记设置的系统管理员密码,否则无法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进入系统管理,也就不能执行账套数据的输出和引入,考虑实际教学环境,建议不要设置系统管理员密码,用友ERP-U8系统运行期间禁止修改计算机操作系统日期。 2. 只有系统管理员用户才有权限设置操作员,操作员编号在系统中必须唯一,即使是不同的账套,操作员编号也不能重复,设置操作员口令时,为保密起见,输入的口令字以“*”号在屏幕上显示,所设置的操作员用户一旦被引用,便不能被修改和删除,指定“陈明”为“账套主管”角色,“账套主管”角色拥有了该账套的全部功能权限。其他两位用户不通过指定角色的方式来分配功能权限,直接在权限分配时指明其相应的权限。

3. 只有系统管理员(admin)才能进行账套备份。备份的账套数据名以“Uferpact”为前缀,正在使用的账套是不允许删除的,若要删除选中账套数据,则在输出账套时,选中“删除当前输出账套”即可。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 进入系统管理注册不成功。在进入系统管理前,先进行应用服务器配置配置,对本机的应用服务器配置进行修改或者增加。

电实训报告篇四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

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

“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 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 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 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 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 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

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

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a.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

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b. 校准“校正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c. 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2。

表1-2

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 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① 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正弦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路信号ui和u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输入端。

为便于稳定波形,比较两波形相位差,应使内触发信号取自被设定作为测量基准的一路信号。

图 1-2 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

② 把显示方式开关置“交替”挡位,将Y1和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挡位,调节Y1、Y2的()移位旋钮,使两条扫描基线重合。

③将Y1、Y2 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AC”挡位,调节触发电平、扫速开关及 Y1、Y2 灵敏度开关位置,使在荧屏上显示出易于观察的两个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形ui及uR,如图1-3所示。根据两波形在水平方向差距X,及信号周期XT,则可求得两波形相位差。

电实训报告篇五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完整版》

目录

2.1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3

一、实验目的 .............................................................................................................. 3

二、实验原理 .............................................................................................................. 3

三、实验步骤 .............................................................................................................. 5

四、实验结果 .............................................................................................................. 8

2.5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 10

一、实验目的 ............................................................................................................ 10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 10

三、实验内容 ............................................................................................................ 12

四、实验结果 ............................................................................................................ 15

2.6功率放大电路 .......................................................................................................... 18

一、实验目的 ............................................................................................................ 18

二、实验原理 ............................................................................................................ 18

三、实验内容 ............................................................................................................ 19

四、实验结果 ............................................................................................................ 20

2.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 22

一、实验目的 ............................................................................................................ 22

二、实验原理 ............................................................................................................ 22

三、实验内容 ............................................................................................................ 24

四、实验结果 ............................................................................................................ 26

2.8 RC文氏电桥振荡器 ............................................................................................... 28

一、实验目的 ............................................................................................................ 28

二、实验原理 ............................................................................................................ 28

三、实验内容 ............................................................................................................ 29

四、实验结果 ............................................................................................................ 30

2.9 有源滤波器 ............................................................................................................. 33

一、实验目的 ............................................................................................................ 33

二、实验原理 ............................................................................................................ 33

三、实验内容 ............................................................................................................ 34

四、实验结果 ............................................................................................................ 35

3.3 电压/频率转化电路 ................................................................................................ 39

一、实验目的 ............................................................................................................ 39

二、实验原理 ............................................................................................................ 39

三、实验内容 ............................................................................................................ 41

四、实验结果 ............................................................................................................ 42

2.1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2.1-1所示,采用基极固定分压式偏置电路。电路在接通直流电源Vcc而未加入信号(Vi=0)时,三极管三个极电压和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点,即

VBQ=R2VCC/(R2+R3+R7) (2.1-1)

ICQ=IEQ=(VBQ-VBEQ)/R4 (2.1-2)

IBQ=IEQ/β (2.1-3)

VCEQ=VCC-ICQ(R5+R4) (2.1-4)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小信号。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工作点选的太高,则容易引起饱和失真;而选的太低,又易引起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时,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VCEQ。其中VCEQ可直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C-E极间的电压既得,而ICQ的测量则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 直接法:将万用表电流档串入集电极电路直接测量。此法精度高,但要断开集电极回路,比较麻烦。

(2) 间接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先测出R5上的压降,然后根据已知R5算出ICQ,此法简单,在实验中常用,但其测量精度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静态工作点具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真都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就是最佳的静态工作点。去掉输入信号,测量此时的VCQ,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i输出电压Uo之比

AV=UO/Ui (2.1-5)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UO和Ui,便可按式(2.1-5)求得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与负载R6有关。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输入电阻Ri用电流电压法测得,电路如图2.1-3所示。在输入回路中串接电阻R=1kΩ,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电压Vi和Vs,则可求得输入电阻Ri为

Ri=Vi/Ri=Vi×R/(Vs-Vi) (2.1-6)

图2.1-3

电阻R不宜过大,否则引入干扰;也不宜过小,否则误差太大。通常取与Ri同一数量级。

(2)输出电阻Ro可通过测量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o’,带上负载R6后的输出电压Vo。

Ro=(Vo’/Vo-1)×R6 (2.1-7)

三、实验步骤

(一) 计算机仿真部分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1)如图所示,介入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示波器A通道接放大器输入信号,B通道接放大器输出信号。按Run键开始仿真。

电实训报告篇六
《模电实训报告》

目录

一、单级放大电路............................................................................................................ 2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 2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 2

2.1.原器件清单如下表1所示: ................................................................................. 2

2.2 关于三级管的介绍 .............................................................................................. 3

(三)、设计原理分析及简单设计过程 .............................................................................. 3

3.1 设计思路........................................................................................................... 3

3.2 基本原理........................................................................................................... 3

3.3 仿真电路 ............................................................................................................ 3

3.4实际电路 ............................................................................................................. 3

二、LM324电路 .............................................................................................................. 4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 4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 4

2.1原器件清单; ...................................................................................................... 4

2.2关于LM324的介绍.............................................................................................. 5

(三)、设计原理分析及简单设计过程 .............................................................................. 6

3.1 设计思路........................................................................................................... 6

3.2 基本原理........................................................................................................... 6

3.3仿真电路 ............................................................................................................. 6

3.4实际电路连接 ...................................................................................................... 7

三、LM386音频放大器.................................................................................................... 7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 7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8

2.1 LM386的介绍 ..................................................................................................... 8

(三)、设计原理分析及简单设计过程 ................................................................................. 9

3.1 基本原理图 ......................................................................................................... 9

3.2 焊接效果图 ......................................................................................................... 9

四、W7805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 9

(一)、设计任务与原理 ................................................................................................. 10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 10

(三)、设计原理分析及简单设计 ..................................................................................... 10

(四)、设计的电路及仿真结果: .......................................................................................11

(五)、实验小结 .............................................................................................................. 12

五、参考文献................................................................................................................. 12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具体设计任务与要求如下:

(1) 设计电路,使其能够放大信号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2.1.原器件清单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验所需元器件清单

2.2 关于三级管的介绍

试验中采用PNP型三极管,位于中间的P区是基区,两边的N区分

别是发射区和集电区,使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即可使其达到放大作用。

(三)、设计原理分析及简单设计过程

3.1 设计思路

先画出所需电路的直流通路,调节电位器,使其满足其静态工作点,之

后在直流通路的基础上补充完全图。

3.2 基本原理

使三级管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即可使其达到放大作用。

3.3 仿真电路

3.3.2 实际电路

3.3.2 实验数据

直流通路数据:

交流参数: 在最大不失真时:Uo=9.2V,Ui=60mV,放大倍数A=153.3.

二、LM324电路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具体设计任务与要求如下:

(1) 采用LM324元件设计电路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2.1原器件清单;

电实训报告篇七
《电加工实训报告》

苏 州 市 职 业 大 学

电加工实训报告

名称 2011年 11 月 7 日至 2011 年 11 月 27 日共 3 周

院 系

班 级

姓 名

系 主 任

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

目 录

一、实训目的·······························3

二、实训地点及公司简介·····················3

三、实训的主要内容 ························4 1. WEDM定义、原理的认识与理解·············4

2.三菱慢走丝线割机结构及操作流程············4

(1)结构··································4

(2)操作流程······························5

四、实训总结·······························7

一. 实训目的

了解线切割加工原理及加工操作流程,并深入工厂实地参观与学习,了解并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内容,达到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效果;提高自身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通过生产实习,还了解现代化生产方式和先进制造技术,又可以从侧面了解目前国内机械生产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二. 实训地点及公司简介

我在苏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公司完成了3周的电加工实训,该公司是大型台商独资企业,隶属巨腾国际控股公司(2005年10月在香港上市),于2003年8月成立了苏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公司—吴江。

其占地面积约500亩。公司为国内塑胶、铝合金压铸领导厂商,专精笔记型计算机,数字摄影照相机,通讯磁盘驱动器等3C产品的机构件的生产,为客户提供计算机配件组装、精密塑料射出成型、精密冲压产品设计制造的生产服务,客户群囊括国内外大厂(DELL、APPLE、SONY、IBM、Compaq、Motorola、宏基、英业达、仁宝、广达、华硕等)。公司产品制程整合完备:从材料熔炼,模具制作,压铸成型,CNC加工,化学皮膜,自动涂装,一贯作业,专业技术涵盖材料、机械、模具、铸造、化工等领域,CAD/CAM/CAE 普遍用于各制程,技术密度及自动化程度达世界一流水准,不论量产规模及制程完整性均是亚洲首屈一指,五年来秉持技术自主开发的原则,厂内所有的关键制程均是自行研发。

三. 实训的主要内容

我学习的是电火花线切割加工(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中的慢走丝。

1. WEDM定义、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线切割是一种电加工机床,靠铜丝等导电金属通过电腐蚀切割金属(特别是硬材料、行状复杂零件)。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有时又称线切割。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例如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等,成形刀具、样板、电火花成型加工用的金属电极,各种微细孔槽、窄缝、任意曲线等,具有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已占电加工机床总数的60%以上。

线切割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人发明的,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当时由复旦大学和苏州长风机械厂合作生产的这是最早的机型叫复旦型,我们国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快走丝系统(HS).欧美和日本发展了慢走系统(LS).

2. 三菱慢走丝线割机结构及操作流程

(1)结构

3-1 全视图

3-2 操作面板 3-3 手动操作盒

(2)操作流程

机头校垂直→装夹工件→校工件平面→测AR角(工件斜度)→调出程序并修改加工参数→起割点穿线加工→加工中取废料→加工完工件下机→防锈。

电实训报告篇八
《2013数电实训报告》

ssss

(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

题 目

系 别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1120331 学 号 112033117 姓 名 张志庆 指导教师 于桂珍 完成时间 评定成绩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设计的目的 .................................................... 3 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 3 设计方案 ...................................................... 3 元件、硬件设计 ................................................ 4 设计总结 ...................................................... 6 参考文献 ...................................................... 6

一、 设计的目的

1. 了解计时器主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熟悉集成电路及有关电子元件器件的使用;

3. 学习数字电路中的基本RS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二、 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设计内容:数字秒表的计时范围是0s到9.9s,显示的最长时间为9秒9。

2.设计要求:①数字秒表的计时精度是100ms。 ②复位开关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 ③具有启∕停开关。

三、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将各单元逐个进行接线合调试,即分别测试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1、基本RS触发器的测试

⑴按下按钮K2,测试Q非是否为1、Q是否为0;松开K2,测试Q与Q非是否保存不变; ⑵按下按钮K1,测试Q非是否为0、Q是否为1.

2、单稳态触发器的测试

输入端接收1KHz连续脉冲冲源,用示波器观察,如单稳输出脉冲持续时间太短,难以观察,可适

当加大微分电容C。待测试完毕,在恢复。

3、时钟发生器的测试

用示波器观察555定时器输出电压大小并测量其频率,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矩形波频率为50Hz。 4、计数器的测试

⑴ 计数器(1)接成五进制形式,RO(1)、RO(2)、S9(2)接逻辑开关输出插口,CP2接单次脉冲源,CP1接高电平“1”,Qd„Qa接译码显示输入端口D、C、B、A,测试其逻辑功能。

⑵计数器(2)及计数器(3)接成8421吗十进制形式,同内容(1),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⑶将计数器(1)、(2)、(3)级连,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5、 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

各单元电路测试正常后,按图把几个单元电路连接起来,进行电子秒表的总体测试。 先按下按钮开关K2,此时电子秒表不工作;在按下按钮开关K1,则计数器清零后便开始计时,观察数码管显示计数情况是否正常;如不需要计时或暂停计时,按下开关K2,计时立即停止,但数码管保留所计时之值。 6、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

利用电子钟或手表的秒针时对电子秒表进行校准。

三、 元件、硬件设计(根据设计内容适当处理,硬件设计应包括及原理图)

元件与设备

1元件清单:

1 逻辑电平开关 2个 2 可调电阻: 最大阻值 100K 1个 3 固定电阻: 470 1K 1.5K 3K 100K 各一个 4 电容: 510p 4700p 0.01u 0.1u 各一个 5 与非门; 74LSOO 2个 6 555定时器 1个 7 计数器: 74LS90 3个 8 七段译码∕驱动器: 7448 2个 9 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器: 2个

2 设备清单

1 +5V直流电源

2 双踪示波器

3 数字万用表

PCB

电子秒表的电路原理图

电实训报告篇九
《电算化实训报告》

选课序号:

实 验 报 告

(管理学院适用)

课 程 名 称: 电算化会计实训 课 程 代 码: 1200409 学院(直属系): 管理学院(会计双学位) 学 生 姓 名: XXX 学 号: 312011620203888 课程总成绩: 任 课 教 师: 李 君 开 课 学 院: 管理学院

实训成绩评定表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

这是交实训结果的要求,按这样做就行,不是报告正式内容哈,打印时删除此部

分!!,切记切记!!!!

一、实训目的

会计电算化实训是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实训是在手工会计实训基础上,让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会计软件知识完成手工会计数据的电算化处理,一来检验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二来让同学们进一步体验手工会计与计算机会计的异同,以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使学生在就业之前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达到毕业即可胜任岗位实际工作的要求,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二、实训方法

在实训中学生将体验各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在实训中每个学生将分别扮演会计主管人员、出纳人员、制单会计和记账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所给会计资料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背景,运用账务处理子系统分别分别进行建账、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制单会计取回已审核的记账凭证、记账、期末对账、期末结账工作。通过综合训练,可以使学

生了解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人员岗位分工及生产过程,掌握内部会计制度要求,掌握怎样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企业的初期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等方法。

三、实训设备、材料

计算机、用友U872、实训教材 四、实训时间、地点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管理学院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 五、实训过程记录(下面是样例,同学们自己写哈) (一)账套建立及财务分工

首先是启动系统管理,从开始进入程序然后进入用友ERP-U872的系统服务,选择系统管理,点击注册出现登录框以后以admin身份登录。

1.增加操作员

为了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系统提供操作员设置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利设置操作员。因此,定义系统操作员时,必须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然后单击“权限”下的“操作员”,进入操作员管理界面,在该界面中,可以完成增加操作员、修改操作员和删除操作员的操作。

从权限进入用户再进入“用户管理”,点击增加,出现增加用户对话框,然后就按照实训资料上的信息依次输入即可。

(上图必须有) 2.建立账套

建立账套,即采用财务软件为本企业建立一套账簿文件。首次使用总账系统时,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账套参数设置。主要包括:核算单位名称、所属行业、启用时间、编码规则等基础参数。账套参数决定了系统的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内容和形式。

(1)设置账套信息

设置账套信息包括录入账套号、账套名称、账套路径及启用会计期。 (2)输入单位信息

输入单位信息包括输入单位名称、单位简称、单位地址及法人代表等相关信息。 (3)确定核算类型

确定核算类型包括本币代码、本币名称、本币类型、行业性质及账套主管。 (4)确定分类信息

如果用户的存货、客户、供应商相对较多,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核算。 (5)确定编码方案

确定编码方案是指设置编码的级次和各级的长度。 (6)确定数据精度

数据精度是指定义数据的小数位数。由于各单位对数量、单价的核算精度要求不一致,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系统提供了自定义数据精度的功能。

在系统管理部分需要设置的数据精度主要有:“存货数量小数位”、“存货单价小数位”、“开票单价小数位”、“件数小数位”和“换算率小数位”。

3.设置及修改操作员权限

财务分工在财务软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功能上:系统管理中的操作员权限设置和总账模块中的明细权限设置。操作员权限设置功能是用于对已设置的操作员进行赋权。只有系统管理员和该账套的主管有权进行权限设置。明细权限设置功能是用于对总账模块中各操作员的凭证审核、科目制单及明细账查询打印权限进行设定。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电实训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电实训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电实训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1494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