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2016-09-07 13:15: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共5篇)关于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6月10日到3013年6月22日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多种倾向,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期引起调查双方对择业问题的反思,提前作好心理准...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6月10日到3013年6月22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多种倾向,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期引起调查双方对择业问题的反思,提前作好心理准备以应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校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任务:准确、系统地收集大学生的各种就业倾向,包括就业倾向的地区、企业性质、工作类型、工资要求等等。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源于大学毕业生内心深处的资料的分析,能为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以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调查结果阐述

一、 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8.6%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社会的情况看,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二、 对工作环境和月薪的期望

大学生在求职中将工作的稳定性作为就职单位的首选,有超过78%的被调查者把毕业后出去工作作为自己的首选,因为他们期望自己能有在自己的工作中立足;有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而并非非常重要,当中有五分之三的被调查者将“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排在首位;还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发展的空间,他们都会选择转行;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而对专业优势的发挥和今后的发展空间等问题考虑不多。另外,有约70%的被调查者选择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30%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月薪为1000-2000元之间或者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对工资的期望值较为客观。

三、 就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方面,声望地位稳定行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71%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在城市工作,而则有25%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在自己的家乡工作,说明大城市吸引着大部分工作者的目光。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61%

的被调查者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工作,说明就业者在意自己从业的工作的发展潜力。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因素的选择情况,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调查者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被调查者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四、就业指导

总体来看,有4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没有打算,这说明,学校就业部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展现出了低水平服务,所以,就业指导部门和相关老师的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以及就一人中心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尚待进一步提高,需增强服务意识。

在调查大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时,58%的被调查者是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是持不确定态度,这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非常不到位,无法令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怎么让学生作出就业决策。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项目还比较少,时效不大。在校大学生们已经普遍认为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她们也非常需要就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而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还停留在生源信息录入核对、就业政策咨询、毕业生遣派等常规工作上,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咨询、有效就业信息的提供等方面的服务有待全方位的展开。

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

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从上面四方面的分析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

(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

(二)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

(三)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

(四)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建议对策

一、致广大大学生朋友的建议:

(一)大学生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大厦的基础,大学三年是大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所以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品人格,树立远大理想,为因自己的存在而使他人活得更好而努力。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通俗的说就是你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一般意义上的品德、品格。你是否热爱生活?热爱他人?你是否诚信、敬业?你是否尊重和关心你的同事和客户?你是否拥有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企业以及社会会根据你的价值观来判断你这个人可用不可用、可大用还是不可大用。

(一)大学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做一个具体的规划。 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第二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一、调查背景分析: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再加上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冲击,无疑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不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此,我们九人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杉达学院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真实的掌握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就业观,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就业期待,影响他们就业的各个因素,以及他们为此做出的准备。

帮助大学在校生了解同阶段人群的就业趋势,为高校提供有关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高校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调查与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和问卷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时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

四、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杉达大学学生(大一、大二)为主体,包括了各学科专业男女生。在其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五、调查实施过程

a.为了此次调查的顺利及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们调查小组的成员都一起进行讨论,充分的明白了问卷每一道题的意义和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b.调查采用的是自填问卷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即调查小组将问卷印制好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然后收取问卷(大部分为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

c 回收问卷493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有效回收率85.4%。

六、调查分析

在所有的调查人数中,由于学校晚自习自习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所以大三、大四抽样为少部分(大一:189人 大二:147人 大三:85人)。其中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也和学校男女比例相适应。

1、你是否打算从事与你专业相符的工作?

有29.39%人选择了从事与其专业相符的工作,49.50%的人选择了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11.11%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了有一半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从业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仅限于自己的专业。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学的学习给大学生拓宽了眼界,而不是限定在某一个领域。

2、您希望在哪种单位就业?

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有12.12%,选择国有企业的有23.23%,选择外资企业的有24.24%,选择政府机构11.11%的有,选择无所谓的有29.30%。这组的数据较为平均,这说明了我国各个事业企业或者是公务员等岗位都是比较吸引大学生的,并没有出现争抢铁饭碗或是挤破头皮去外企的现象。

3、您认为您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选择很好的有34.34%,选择一般的有59.60%,选择不清楚的有6.06%。这说明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十分明了,九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潜力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不论对错,至少他们在自己的心中对本专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根据自我经验评估就业前景。这说明了大学生将来都能较为明智地选择就业。

4、您对未来月薪的期望是?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选择两千元以下的人数是0,选择2000~3000的有34.34%,选择3000~5000的有39.40%,选择5000以上的有26.26%。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将来的收入的底线是两千元,也充分的说明了大学生都梦想将来能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不过有梦想才能有成功。

5、在校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

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最受大学生青睐,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的22.35%和21.01%其次

的选择是京津唐和回家乡的比例分为14.79%和13.28%,还有11.93%的大学生选择了华中地区,而选择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共只占到6.89%。另外选择出国的占5.71%。

调查显示,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选择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非常小,另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回家乡”发展,这显示,在就业形势并不良好的大环境下,华中科技大学大部分在校生对就业地区要求仍然较高,这直接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6、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更加关注与自身发展提升相关的因素,对就业的方向问题较为谨慎,多数会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来选择。这表现在影响大学生就业期待的因素较大比例集中在“个人兴趣”(38.00%)和“与自己的专业或专长有关”(25.50%)两个选项上,还有两个选项也同样不容忽视,即“行业热门程度”(21.00%)和“家人期望”(9.17%),这显示,大学生的就业观中仍存在部分非理性因素和功利色彩,部分人热衷于涌向所谓的热门行业,而忽略自己的长处及这些行业到底是否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有人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或受部分传统观念的影响,尽力使自己符合家人的期望。绝大多数大

学生的就业期望从自我角度出发,很少受到家庭和自我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例如“导师的影响”(2.83%),“男(女)朋友的影响”(1.50%)。

7、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上比较冷静成熟,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欠缺,31.03%的人认为自己“实际能力不足”,22.40%的人认为自己“对社会缺乏了解”。

也有部分人的想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部分内容相吻合,即认为“专业构成与社会需求不协调”(13.93%),这种吻合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现实,某些专业的设置单纯的求新求奇,不考虑实际需要,专业课内容设置不合理,与真实需要相脱节。

一些人认为是就业培训和求职方法限制了自身顺利就业,如“缺乏就业指导”(8.45%),“求职方法技巧欠缺”(9.32%)。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亟待加强,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有人认为是信息的不对称和缺乏相关必要准备,如“对招聘单位岗位信息缺乏了解”(6.15%)和“对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5.86%)。这反映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沟通。

8、在校大学生认为的解决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办法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第三篇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话题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如何正确分析原因,拿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当前的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面对劳动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应如何面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问题。在此,我小班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经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等,我班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校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错位。首先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错位,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现在大学生没有及时就业和高校的设置专业时没有进行科学的辩证有极大的关系,有可能几年前是热门的专业,几年后就变成冷门的专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带来的职位、岗位的变化,有的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相对应专业人数的好几倍,这样就形成了人才需求市场配制的时间差,其原因是高校专业的设置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不对口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在。

2、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时,对大学生要求过高。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就找什么样的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用人单位选人时多数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越是小企业越不愿用大学生,不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人才。因此,这种小企业用人的观念,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2010年度河北省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上,我问过参加应聘的同学,他们都对此颇有感触,说本来是满怀信心去参加面试,可当用人单位打出只要有工作经验者,可当自己递上去简历的时候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打回来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3、大学生择业观念也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成功率。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于市面上有几点误区:第一就是考研热 。有的家长和学生本人认为学历高一点就业机会就大一些,况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也富裕了。于是就一味得考研。第二就是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毕竟是国家的干部由国家开支。近些

年来国家对公务员招收也加大了比例。此外,公务员这个职位也不累、待遇还好、社会福利也好等等。这些就看出来就业的单一性

4、大学生就业流向不同。我国东部经济很发达,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倾向与东部,致使东部就业人数过多,因此就产生许多问题。而我国中部和西部经济欠发达。毕业生认为就业机会小就不去了,所以就造成东西部人才比例进一步加大。

5、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

二、调查状况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7.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76%认为信息量少;21.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30%认为能力不足;8.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6.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

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72.2%。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1、调整结构矛盾。为了缓和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必须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落实好“大学生志愿西部的计划”的政策,落实好有关生活补贴、权益保障等等有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政策。

2、规范就业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媒介的作用,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汇编就业指南,发布就业信息等等就业服务活动。以此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使之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学校应加大就业指导活动。学校应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邀请企业来学校招生,避免毕业就业时的高峰。学校还应该邀请创业人士回校举办讲座,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4、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社会需求等因素,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用工单位用人针对的专业调整学科、专业机构、专业设置。以此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5、加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职能,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和服务。鼓励、支持、扶持大学生创业,搭建大学生科学和研究创新的平台。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等等。

6、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一方面对大学离校时为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应为其面为保留档案 ,待学生找到工作是把户口迁到用人单位。二是鼓励学生去西部贫困地区,这样既能缓解东西部人才的差距,又能锻炼大学生意志。

7、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用人需求大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却比往年攀升。到目前为止,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带来的学生就业困难更加突出,一所工科大学的生物科学76人中只有1人找到工作。毕业生的工资普遍下降10-30%。

8、就业市场混乱,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侵害学生利益。一些企业先以优厚的条件去吸引学生,签约时和上岗后又以各种借口降低待遇。

9、实习难成为就业难的前奏;一些学校超前谋划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效果。目前,“有一年以上的相关岗位实践经验”成了许多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成了大学生就业必须迈过的门槛。用人单位希望新员工一上岗就能干活,但是一些学校没有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10、毕业生面临种种矛盾冲突。一是理想与现实冲突。一般毕业生工资期望值在800元以上,但实际上大都在600元左右。企业说,现在的大学生给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却天天想干大事,挣大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专业的一位学生说,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焦虑,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很难受,感到自己是廉价劳动力,处

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上大学家里花了五万元。二是长远发展与现实冲突。

11、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例小;自主创业同学的特点是价值理念进步,实践能力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不到10%,真正开始创业的同学在各高校都是个别典型,面向农村需要创业的毕业生更少。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大都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其显著特点是价值理念进步,实践能力强。石家庄学院应用计算机专业的徐兵兵两年前开始自主创业,毕业前夕用自己挣下的六万元创立了一个基于第三代通讯系统的智能办公服务公司。他认为“有知识”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应该再是“小本买卖”模式,抓住了互联网暴利的最后一块蛋糕,以一种先发制人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事业

12、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待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标准低,信息公开不到位。一是就业政策实施的影响力小。毕业生对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文件知之甚少并心存疑虑。二是就业指导与服务标准低,信息公开不到位,大学生的政策知晓率低。就业信息网的相关政策文件内容不够完善;政策文件解读宣讲没有进入高校就业指导课。毕业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就业政策,但是,我们对网络上的就业政策信息进行检索,百度等商业搜索引擎能够提供的政策文件极少,且分散不易查找,点击后大多只是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文件名或是文件号。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高校的就业网站提供的信息不完全或者是链接无法打开。

13、对于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我校部分学生,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总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共同努力,按照“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指导就业”的正确思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摸索出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第四篇

调查报告

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 沧州师范学院

院系 数学系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

姓名 高园园

学号 1201301105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 前言

1. 【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2.【调查目的与意义】: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的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3. 【调查时间】2013年5月28日——2013年6月7日

4.【调查地点】:沧州市

5. 【调查对象】:沧州市各大高校学生

6.【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7. 【调查过程】:首先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到各高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完毕后,做数据分析,归纳与整理。

二、 正文

1.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遍地都是大学生。每到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得去招聘会挤,到头来可能有些人花了钱进入会场,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都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去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很多应届毕业生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慨叹。2005年,据估算全国至少有80万名毕业生要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很明显,我们人才缺口大和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一个矛盾,当高教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失调时,便会出现一个“扩招怪圈”: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层层扩招——就业矛盾“后推上移”——高一层次毕业生挤压低一层次的毕业生,层层挤压,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更趋严峻——继续加速扩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引发教育通胀,由此带来的毕业生就业矛盾被“后推上移”,隐患将日益凸显。而且会加剧人才“高消费”现象,大马拉小车,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就这四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

(1)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2)自身原因

①、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

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②、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3)社会原因

①、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 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②、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 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 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 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 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③、企业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两税合一等政策,也会提高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目前来看,受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4)学校原因

①、调查发现一半以上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不满意。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数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时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观调动,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共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 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和建议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①、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②、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③、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④、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①、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①、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③、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④、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

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三、 结束语

关于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复杂多样,调查具有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只适用于部分人群,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大学生就业趋势与特点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第五篇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趋势与特点调查报告

正文:

调查目的:

掌握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趋势与特点。了解大学生所关心的就业方向,以及他们自身对未来就业的一系列看法。通过一系列调查能够很好地了解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且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调查对象:

浙江嘉兴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

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特点,其中包括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态度;未来择业的方向;在大学期间考虑培养的技能;对以后工作薪酬、地点的要求;以及对于未来工作的期许等等。

调查方式(问卷式、资料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嘉兴学院各个学院及年级随机发放。共发放电子问卷1000份,纸质问卷200份。回收电子问卷752份,纸质问卷189份。电子问卷回收率75.2%,纸质问卷回收率94.5%。

通过网络收集了往年浙江嘉兴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调查时间:

2013年6月——2013年8月

调查结果:

从总体上显示,男女生择业观、城乡学生所持有的观点都大致相当。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得主要原因,50%选择的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所占的比例最高:32%的人选择就业期望过高;而仅有18%的人选择供求不匹配。反映出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建议高校应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技能训练,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应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就业需要有适合的期望,选择好自己的职业。

针对于当前的现状,大学生的态度中,75%认为大学应先就业,从基层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10%认为应继续深造或者参加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再找工作;8%认为应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仅有7%的认为应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择业心态,选择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

大学生在择业时,会把专业考虑的有多少重要。重要程度依次是:即使不与专业对口,也要与专业相关(50%)、不想找与自己专业对口(20%)、目前仍没有考虑过(20%)一定要与自己专业相对口(10%)。反映出大部分人愿意把工作与专业相联系,对口意向比较明确,建议高校建立毕业生供求分析机制。

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有50%的认为应该直接求职找工作;30%的认为自己应该考研、15%的人想考公务员、仅有5%的人想要自主创业。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比较急迫。

毕业后,大学生择业时首选的地区:几乎所有人都首选东南沿海城市,很少的人会选择西部地区及基层、国外等。反映了大学生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量和薪酬吸引了大量的学生。

大学生对于求职的月收入期望底线:30%认为月收入期望底线3500元以上,35%认为

2500-3500元即可,1500-2500元占了35%。反映出由于大学生城乡户口的差异,对月收入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尽管大学生愿意从基层做起,但在缺乏实践的压力下,就业形势更显严峻。

对于大学生希望今后就职的企业:10%认为自己能在机关工作,当国家公务员;45%的人希望能在国企工作;25%的人选择外企;10%的人选择在民营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工作。还有10%的人希望能够自主创业。反映了如今大学生职业选取的多样化,但是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国企和外企这种工作较稳定且收入较丰厚的地方磨练自己。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到的因素:各个因素依次是专业对口,学以致用(25%0;考虑薪酬与福利(5%);个人发展空间(25%);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的专业(35%);积累经验有助于今后的创业(10%)。

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迫切想要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单位信息依次是资金和规模的介绍(10%);薪酬和福利(20%);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50%);主要业务和发展前途(13%);人才培训情况(1%);职位信息(3%);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3%)。通过调查反映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对大学生择业影响较大。

大学生在求职之初最希望得到学校什么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25%的人希望有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15%认为应该有职业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指导;10%希望得到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解读;15%认为应该提供社会有关人才需要的信息;10%认为应该有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20%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向社会发布一些有关人才需求的情况和信息;10%的人希望学校将往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及就业市场的分析公布。【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帮助大的环节:其中,教学实践、就业指导、专业实习对大学生帮助最大(40%);而专业课程、担任学生干部帮助较大(30%);社会活动及实践占了20%的比例;而毕业设计和论文仅占10%的比例。反映出大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知道,建议高线应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择业时大学生最看重的三种福利待遇:大多数人都把薪酬、保险、住房排在前三,占了80%的比例,而仅仅只有20%的同学认为车贴、房贴、其他较为重要。这一问题反映大学生把自身的基本生活及安全考虑的较为周到。

大学生的择业标准:35%的同学认为稳定性和单位前景很重要;薪水和工作机会(25%);轻松和工作乐趣(15%);为社会做贡献(15%)。调查中明显表示出大学生希望能有一份稳定、有前景且报酬高的工作。

调查体会:

体会感悟1

对于本次体会,我有如下的一些体会。、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其实从根本上说其实是改革开放高校扩招造成的。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普遍化了、普及化了,也不再走精英路线了。那么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整个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但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他们就面临几十倍、上百倍的就业压力,因为从人才市场角度来说,人力资源因此供过于求,自然大学生需要在几百万竞争者中去“抢饭碗”。这个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其次,我们觉得大学生的心态并没有调整好,我们这代人,也就是90后,我们的成长,伴随着社会剧变的阵痛。在我们小时候,高校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扩招,在我们心目中,大学

依然是象牙塔般的存在,觉得上了大学就是英雄,以后的生活若不是繁花似锦吧,那也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了。 但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房价贵”,“看病贵”,“菜价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于是对薪金的要求变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从问卷中我们看到有35%的同学将薪资底线定在了3500元以上,但不一定代表着企业愿意用3500以上的薪金来雇佣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因为他们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熟练的专业技能,也没有硕士生精深的理论基础。但我们大学生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并不肯去选月薪1000-2000的低端职业,于是便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接着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面试经验,以至于与一些好的工作失之交臂,就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进入国际四大事务所工作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这面试上,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最后一天便是面试,面试分为两个部分,先是考官会问一些时政性的问题,后来便是让考生与考官和公司高管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大家用英语来谈谈天南地北的东西。这就需要考生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与广博的知识面,这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苛刻的。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大学生当中的一部分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走出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困惑与迷惘,懂得了灿烂人生全由自己一手导演的道理。例如从调查问卷第二题的结果显示,有7%的人愿意去继续深造,这些人就相当于高校扩招之前上大学的人。那么他们就能跳出“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体会感悟2

经过这次调查我的体悟有很多。在最近几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因为国际经济形势近3年来连遭打击,另一方面又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以及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此外大学毕业生在能力上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求进行构建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醉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在调查报告中我发现了这样几个现象。首先,通过调查资料发现前些年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是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再看如今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一些企业认为积极危机夜市转机,在这个转机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企业进行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使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加规范。而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收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我认为最重要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有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中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虽然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次对大学生就业特点的调查,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待遇定位。专家称:“我们不是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其实在这一点上学生也在逐渐适应,降低自己的就业底线,这是很好的现象。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毕业后我们没有工作,生存都出问题的情况下,还如何谈发展、谈未来?在当下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很多建筑行业、公务员等职位都有相对的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都会有所下降,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的形势,给自己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

其次是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北京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人数也很多。高学历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没有必要非留在一线大城市,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一点——职业定位。相信大家肯定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因此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当增加了我们就业的成功率,但结果往往是无效的。我们应该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一类的工作,哪个岗位。有目的、有选择的去应聘,这样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的方向,去应聘的是自己最希望得到的,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大学期间我们最好早作准备增加一些专业技能与实际经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就业期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难调查报告
  • 1、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2016-08-28)
  • 2、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2016-09-0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调查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6228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