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2016-01-22 11:21: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一《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一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2004.01.16)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也是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市第一批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

学院现有高职生3079人,分布在13个专业: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有线电视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商务英语、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

目前学院教职工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人,副教授以上57人。

学院以“教育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为办学基本方针,主要面向北京市的信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院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首要和突出的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院在5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学院的发展目标:

依托IT行业,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一套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树立学院的特色品牌。

根据北京市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部署,确定学院专业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特色,调整和扩展学院的专业设置,狠抓特色专业建设。

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确保教学、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达到充足和先进的水平,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转变观念,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产学研结合、岗位培训与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一种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办学模式。

根据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市教委关于学校调整的指示精神,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新校园的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完成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0000平方米的新主体校园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及优质人力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并具充分发展与提升潜力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积极推进与国外的合作办学,促进与国际教育接轨。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建设适合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加强管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通过校园文化、行为方式和管理与教育理念的统一建立,使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层次。

二、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1、重视常规教学管理

学院教务处组织学生每月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评分,听取学生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第一学期共发出调查测评表3500余份,本学期发出万余份,调查表由教务处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统计,得出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的定量评价。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还要组织所有班级的学生代表召开期中学生座谈会,针对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教师素质及存在问题,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按教学系分别召开全体任课教师座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将教师及学生意见及时分类汇总,并结合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全院教师大会,进行意见反馈和讲评。每学期的期末由教学工作检查小组,随机抽取部分教师的教学文件(授课计划、教案、学生作业、试卷等),进行全面检查,最后将检查及处理结果整理汇总后于校园网上公布。

学院的教学督导室和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意见反映较集中的教师进行听课,或随机确定部分教师进行听课,最后全体听课人员对被听课的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出测评结果,报学院考核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的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提供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本年

度由学院教务处和督导室,联合组织了“教学授课竞赛”活动,由评审小组对全体报名教师进行听课打分,最后确定出参加决赛的人选,对他们进行再次听课打分,最终确定出本年度学院的教学授课优秀教师。

2、完善的信息反馈渠道

学院主管副院长每周主持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研讨教育教学工作,并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商讨制定改进措施。每学期召开两次全体教师大会,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馈并提出明确要求。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会,对学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反馈。

3、提高教师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学院具有较完善的“传、帮、带”体系。每个年度由各系确定出年轻教师的名单,然后给每人指定一名老教师,负责他们的“传、帮、带”任务。各系制定好指导计划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每月按时填写指导书。学院领导、教务处对此项工作随时进行检查,各系于学年末对每位指导教师的工作要给出综合评定,然后报教务处,最后由主管院长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评审,对每位指导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给出最终评定结果。

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将每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作为学院专业建设、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4、加强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

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高低代表了学院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首先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课题与专业要紧密结合;二是技术要先进;三是要结合生产实际,或直接承接企业课题。其次,学院要求各系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以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第三,要求实验实训中心积极配合毕业设计工作。通过以上工作,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1、专业建设

通过新时期首都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分析,学院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 ⑴ 面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技术操作型人才

重点开设:计算机商务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管理等专业。

⑵ 面向现代传媒技术的技术操作型人才

重点开设: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广告制作技术、游戏软件制作、影视节目制作等专业。

⑶ 面向现代电子产品服务的技术操作型人才

重点开设:现代办公产品应用技术、通信产品应用技术、电子仪器产品技术、有线电视应用技术、智能楼宇管理等专业。

⑷ 面向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操作型人才

重点开设:数控技术应用、制造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 ⑸ 配合我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新形势,加大经营管理、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力度,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财经、外事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把学生就业渠道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瞄准当今社会需求,培养市场紧缺人才”是我院进行专业调整的标准。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考虑课程设置时必须紧贴市场、适应岗位需求。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市场中急需的软件技术人才中少量是具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精英型人才;而大量需要的是面向程序编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我院增设了软件技术专业,并对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践。

软件专业的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化与面向对象(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及ACCP软件工程师)的方法构造。把软件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分解为三个模块,即素质与基础理论教育模块、专业技术基础与技能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块。其中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块是高职软件专业的重点核心模块。根据软件技术人员面对的不同工作环节,将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块又划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即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和ACCP软件工程师。在理论教学体系的三条主线基础之上,根据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和ACCP软件工程师三个不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配套实践课程。分阶段进行实践性教学,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实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最终我院的“软件技术” 专业在200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试点专业。

2、教学改革

突出四个面向——面向生源基础薄弱的现状,适当降低理论起点;面向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学科体系,创建能力本位的综合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概念;面向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⑴ 教育模式改革

构建了符合职业素质培养特点的人文素质、科学思维、团队与合作精神、沟通技能、身心健康、创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与信息获取能力、基本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等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

⑵ 积极推进优秀课程建设

组织教师编写精品教材,引进优秀外文原版教材,开发精品课程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试点专业的建设带动所有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学院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有关精神,确立了优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到教学内容及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学院现已确立了7门课程为优秀建设课程,此工作现正在进行中。

⑶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式的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a)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将实践教学的内容溶汇到理论教学之中,以实验室为主课堂,以系统为主线,从单元电路到整机再到系统,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用,突出了实用性和应用性。

(b) 计算机专业通过仿真软件,将课堂讲授与虚拟实验结合进行,打破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把课堂与实验室融为一体,边讲授边演示验证,边做边学,在同样的学时里,完成讲授和实验双重任务,努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另外,还引入了APTECH的“四个一教学法”(1+1+1+1),即第一课由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要求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学;第二课是动手实践,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实验课,通过实验理解概念、理论;第三课是在线实习,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课程,进行自学、自问、自解、自判等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课是总结提高,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和解答,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为学生增加实践经验及确定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c) 会计专业采取双轨制,对五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大幅度调整,其内容与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接轨,而与此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则与岗位能力要求接轨。在会计基础课中,融入了会计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思想,并渗透、贯穿在后续专业课教学的始终。采取了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课上技能训练的比重,在期末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实物演示、专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二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1 年度 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

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一、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1、2011年教学基本情况

2011年度上半年学校两个校区(呈贡校区、普吉校区)在校行政班级191个,在校生8249名,开设课程411门(其中理论课程299门、实践类课程59门、任选课53门),任课教师364名(不含外聘教师),毕业生2687名;2011年度下半年学校两个校区在校行政班级223个,在校生9675余名,开设课程566门(其中理论课程422门、实践类课程94门、任选课50门),任课教师413名(不含外聘教师)。

2、师资情况

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校内专任教师437人,校外兼职教师240人。校内专任教师中,正高职14人,副高职169人,中职176人,博士1人、硕士13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1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教育部、交通部高职高专领域专家库专家各2人、交通部吴福--振华基金(奖教金)获得者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云南省突出贡献奖1人,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库专家35人、云南省教育厅专家库专家1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双师”素质教师超过40%,校级首席专业带头人31人,专业带头人20人,课程带头人遴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3、专业建设

2011年学校所开设专业50个(不含专业方向),涉及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工商财经、电子信息、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等八大专业领域,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4、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各级精品课程共59门。其中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38门。

5、教研教改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立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6个。其中,国家级教改项目2个,省级教改项目32个,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项目2个,校级教改项目90个。省级优秀教材7本,省级规划教材7本。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室(场所)总建筑面积49715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891万余元, 校内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室9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5个。其中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校内4个,校外1个。

7、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2011年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证通过率为:58.36%;毕业生参加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为79.65%;毕业生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比例为:84.93%。

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学分制改革,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了课程名称和课程管理部门,统一了公共必修课程课时及学分,各专业总学时统一控制在2500——2700学时范围,总学分统一控制在110——120学分。

依托示范校建设已验收的五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改变过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定位或过于宽泛的做法,结合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及云南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群),对全校各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仔细分析,准确确定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制定了其余41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及200多门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学结合,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合理增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学时。通过修订使全校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优化,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工科类、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 %。实践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国防教育、入学教育(含三生教育)、专业教育、毕业教育、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还包括能力或职业证书要求具体的实习、实训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方面,学校通过多渠道融资,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对原有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和优化,特别是对新专业增加了投资力度,新增校内实习实训室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如:艺术设计学院新增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化妆与整体造型、发型设计制作、服饰与造型、现代美容与护理实训室等);交通运输学院拟建轨道交通认知实训室、客户服务中心监控及票务实训室、城轨中央控制模拟实训室等。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校制定了新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试行)》,对计划单列课程实训教学工作量、 顶岗、参观(认识)实习指导工作量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量给以重新界定,提高了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量,引导和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实训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我校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有计划有步骤的派遣重点专业建设的负责人、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挂职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符合专业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各学院各专业积极寻找校企合作,不断维护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使机制长期有效达到校企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积极巩固和推广示范校建设成果,继续实现工学结合的深度

融合。

其中,公路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建立了支撑“基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的工学单元”课程体系的四级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单项仿真实训+校内综合仿真实训+生产性项目全真实训+顶岗真实环境实训),该体系整合、累积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校内外配备齐全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并配有专兼职教师指导,过程考核及评价,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越条件,设备、设施利用率高。经济管理学院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与昆明世博国际展览公司、苏宁电器云南分公司、七彩云南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工程机械学院在继续加强与广西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办好“柳工班”,“现代班”的基础上,与柳工、景格合作共同开发工程机械系列仿真软件,今年又与昆明衡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云南南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以学习型组织理念,推动学习型团队的建立,以学习型共同体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团队,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渠道,为专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培训提供了资源和基地,也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各专业教学团队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办法》,评选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三个专业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2011年学校开始实行专业带头人及课程带头人制度。各专业教学团队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及课程带头人遴选办法》,进一步选

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及课程带头人。选派培养对象出国(境)培训及考察,学习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让培养对象到国内优秀高职院校进修深造,交流学习;到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和挂职锻炼,参加生产实践;让培养对象参加行业或企业技术研发,在专业建设和技术服务中担任负责人,主持科研或教研项目,主持核心课程建设,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项目研究和实践建设等。通过多种途径,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成为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和名副其实的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建设方向、引领专业改革,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学校认定了31名首席专业带头人,20名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评选工作正在推进中。

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与课程带头人制度,对专业及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师资团队建设,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保证,使理实一体教学的实施得以顺畅进行。但专业带头人与课程带头人制度的后续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

5、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我校在办学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全面的质量观,明确了从主管教学副校长到教务处、院(部)负责人、专业、课程团队负责人和教师的职责。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通过对专业、课程建设、教材、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考试、毕业论文(设计)、 教学改革与研究十大环节的监控,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其管理制度的教学质量标准,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价)、教师综合考评制度等。

从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听课人次372人次,在普吉校区被听课教师的覆盖率达到70%左右,其中专业课教师被听课面达到90%。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全院学生对全院的教师进行了网上教学测评,应参评人数5701人,实际参评人数5630人,参评率达到98.75%;对全院必修课516门课次,院级任选课50门课进行测评,必修课平均得分95.11分,院级任选课平均得分95.43分。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研究开题报告(郭萍)》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G2012C007 课 题 名 称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研究 课题负责人 郭 萍 所 在 单 位 仙桃职业学院 填 表 日 期 2012年9月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2年9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开题活动建议由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四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中专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城市转型技术人才,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近日,我和我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到部分区、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共有市属职业学院3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0万人。全市有技工学校9所,乡镇(街)职成教中心59所,各类培训机构300余家,年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0万多人次。

(一)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我市职业教育共开设66个专业,特别是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设置的数控机床、煤化工、机械加工、旅游等专业,为转方式、调结构培养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每年职业学校培养输出的毕业生达3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近95%,有99%以上的人员实现了城镇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每年转移城乡劳动力近4万人。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合肥市还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

(二)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就业。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冠名培训”等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提高了育人质量和就业率。近三年来,在我市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大约200名分别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五年来,全市累计有7000多名中职毕业生被录取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在市内外推荐就业近15万人,毕业生推介就业率达98%以上,有些重点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达100%。

(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特色化取得新突破。通过“挂靠、联合、撤销、转型”等方式进行整合、调整,先后调减中等职业学校30多所,校均规模由以前的500人扩大到现在的4500人。合肥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设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达到15000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四)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累计投入9亿多元,新征土地1600多亩,新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安徽新华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三联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市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明显加快。市、区职业技术学校先后通过国家拨款、财政帮扶、地方配套、世行“农民工培训与旅游业”贷款等方式,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共建成实训厂房8万平方米、实训中心60多个。三是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共组织选派近200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进修和培训,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从企业单位选聘兼职教师等方式,切实壮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法》和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的经费投入和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落实不完全到位,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地方还没达到。因资金不足,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受到制约,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训需要。二是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困难。由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比较严重,再加上我市初中毕业生每年不同程度的自然减少,以及学校间的激烈竞争等因素,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出现困难。三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按规定“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70%左右”,目前,我市

专业技术老师仅占41 %,因受学历、身份等报考条件的限制,一些专业技术老师进不了职业学校。专业技术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结构性缺乏,使实训操作和开发课程受到很大影响。

(二)校企合作渠道不畅,办学方式单一。《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目前,因缺乏引导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再加上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战略,不愿做人才战略储备等因素,职业技术教育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高。目前,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实习,缺少进入企业实训的渠道和机会,有些单位虽然勉强接收了,但也收取了较高的实习费用。

(三)办学体制不完善,统筹发展力度不够。我市职业教育有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也有技工学校和短期技能培训学校,分别由教育、人保等部门管理,同一区域、同一层次,既有省属学校,也有市属学校,还有区(市)属学校;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学校培养目标、投入、招生、收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毕业生待遇等不能协调统一,以致造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省里安排的技能扶贫招生工作因渠道单一,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

(四)企业用工不规范,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市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劳动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量招收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员工,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能在本市内实现顺利就业,有60%的学生毕业后流向了外地。另外,一些企业在实际用工中,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一样待遇,体现不出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有的不按规定要求兑现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上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培训”。近几年来,国务院、省、市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市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城市转型成果已经显现,一大批转型项目相继建设运行,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强劲态势。据测算,今后五年,我市每年需要产业技术工人约8000人,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劳动力约10万人。下一步,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发展。将全市现有的职业学校、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校多牌,集中办学,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师资、实训基地等职教资源的共享。在专业设置上,应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品牌,重点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专业技术品牌,同时,应统筹规划好实训基地建设,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加强对社会办学的指导和监管,对现有的培训机构,进行合理整合,突出质量,减少数量。理顺高中、中职、技校招生管理体制,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实行中考一体化管理,促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平衡发展。新闻媒体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观念和舆论环境。

(二)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一是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财政可制定出台相应的专项补贴政策,也可利用减税政策,鼓励其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二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轮训,到骨干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定期选拔和组织

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出国深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建立社会联动支持机制。切实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检查督导,把督导情况与考核挂钩,制定切实的职业教育评估办法,对办学成绩突出的应予以大力表彰、扶持。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在开发新产品、对外承接实习加工产品、出据对外加工票据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并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表明,职业教育是同级普通教育成本的2.53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大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相关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学生人数拨款给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列入计划,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设施。企业单位要严格按《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标准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自身没有能力或不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由政府统筹该项经费,职业中专统一组织培训。二是争取项目和资金。抢抓目前我市被列入资源枯竭试点城市和国家重视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实训场地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三是建立完善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应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切实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财政性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四)加强指导,严格准入,畅通职业教育“出口”渠道。一是加强技术人才供需平台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内外技术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供需信息平台,引导职业教育合理设置专业,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实现人才需求与职业培养的科学对接。二是严格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应严格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要求,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可拿出适宜岗位和一定比例,用于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三是加强劳动用工执法督察。人保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和劳动就业市场的监督检查,规范职业介绍和劳动用工行为,督促落实技能人才技术补贴政策,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审批和发放。

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篇五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大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伴随着质量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带来了质量的下降。这种质量的下降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质量不高、质量标准学术化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然而,在现实中,包括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进程中,却存在着用一个标准,即学术标准去衡量所有类型高等教育的倾向,教育评估体系中也几乎只有偏重学术性的标准,而对职业性教育的标准既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内涵,也没有对两者从理论上进行区分和划界。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尚停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质量观的转变上,停留在高等教育内部纵向的质量差异上,对横向质量差异则关注不够。而从本质上来说,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另一层次的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存在着诸多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体现在两种教育类型的质量标准上。出于上述考虑,本文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在比较与分析国外高职教育及其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中两种教育类型进行了区分,并明确了两种教育质量标准的划界。然后,以技术知识论、人才结构理论、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运用功能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了一个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逻辑体系的

基本框架,并对该质量标准的应用进行了个案分析。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高等职业教育及其质量标准诠释”。本章从培养目标及课程内容角度来认识、把握和研究高职教育,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士各层次教育中,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章通过对不同学科对“质量与标准”研究的比较与分析,认为高职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概念,是指高职教育的固有特性满足其顾客要求的程度。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的产品(毕业生及其课程)满足用人单位的程度上,其核心是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则是指用来描述和测量学术与职业要求以及单个或全体学生的成就的最低要求。第二章是“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及其质量发展探微”。本章通过对主要国家高职教育发展基本历程的追溯,概括了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分析了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三种模式:二元制模式、一体化模式和多样化模式,认为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但多数国家选择了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主要国家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并选取德国职业学院的一个教学计划为案例进行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分析,选取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应专业教学计划为案例进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差别的分析。第三章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本章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技术知识论。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两种既密切联系而又不尽相同的知识体系,它们各有自己的性质、任务、内

容、方法、研究过程和评价标准,因而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认为现有的国家专业学位的某些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参照和依据。专业学位是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一种学位,它们共同以某种特定的社会职业为背景,围绕该职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教学,以培养某一职业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而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导致人才知能结构的差异,知能结构的差异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质量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能力体系,高职教育职业能力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术(认知)能力体系的不同决定了质量标准中各类能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的序列。第四章是“两类教育及其质量标准的划界”.本章认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不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存在着诸多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体现在两种教育类型的质量标准上。两类教育质量标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性质和目标不同、功能和任务不同、衡量的指标不同、标准制定的主体不同、实现质量标准的过程与方法不同.第五章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之构建”。本章认为,从方法上看,功能分析法和以“结果”为基础的能力开发模式比传统的任务分析法和以“输入”为基础的能力开发模式更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逻辑体系包括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普适性能力及其相关知识、学术能力及其相关知识。其中,

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及其相关知识和学术能力及其相关知识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第六章是“?【关键词】: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职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1626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