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灾情情况报告

灾情情况报告

2016-02-03 11:09: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灾情情况报告篇一《关于近期强降雨XXX县灾情情况汇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灾情情况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灾情情况报告篇一
《关于近期强降雨XXX县灾情情况汇报》

关于近期强降雨XX县灾情情况汇报

市防总成员单位督查组:

我县严格按照省、市防总有关指示精神,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战大灾,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积极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现将我县近期强降雨灾情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情、雨情、工情

从6月8日20时至6月11日20时,我县连降暴雨,据气象局、马口水文站观测统计,县城降雨量达123.7mm,各乡镇平均降雨量112.8mm,其中mm为最大雨量,从11日7时至20时各乡镇平均降雨72.6mm,县城97.7m为最大雨量,6月11日14时县城水位52.09m,低于警戒水位1.91m。XX水位78.37mm,低于警戒水位0.63m。

3截止6月11日14时,全县3座中型水库总蓄水万m,

3占有效库容%;27座小(一)型水库总蓄水万m,占有效库

3容%;113座小(二)型水库总蓄水万m,占有效库容%;目

前,我县超汛限水位的水库座,其中,中型座,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泄洪水库座,其中,中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已采取措施降低水库水位,确保水

3库安全。全县山塘水库总蓄水2060万m,截止目前,主要

水利工程运行平稳,未出现重大险情。

二、灾情

目前,我县15个乡镇均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千公顷,受灾人口万人,倒塌房间万间,未出现死亡失踪人员,直接经济损失亿万元,其中水利设施经济损失亿万元(、等乡镇灾情较严重)。

三、当前防汛落实措施

1、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等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6月8日开始至12日县四套班子挂点领导及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全部深入各乡镇检查、督促防汛工作。同时县防总组织水利技术人员由水利局领导带队分四片对15个乡镇水利工程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各类水库度汛计划执行情况。6月8日至11日县政府县长程新飞坐阵防汛指挥部调度。要求要坚决把超汛限水位水库蓄水降到汛限水位以下,通过调度,现我县对于接近汛限或超汛限水位的水库已全部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水库水位。

3、小型水库安全巡查到位情况。经县乡两级聘任了167名工作责任心强的水库安全管理员,在汛期当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时,每天至少进行1次巡查,当高于或达到汛限水位时每天至少进行2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县防汛指挥机构,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水雨情,掌握工程存在的问题,对水库建筑物情况、水雨情况和工程险情都已做好巡查记录。

4、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及提前转移制度落实情况。我县切实加强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防灾责任制,对全县7个重要危害点、146个一般危害点,乡、村、组都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制定群众转移方案。

5、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全县座小(二)型以上水库、

3条千亩圩堤、条万亩圩堤目前已储备砂卵石、块(片)石m、

3编织袋万条、麻袋条、桩木m、准备冲锋舟艘、橡皮船只、

救生衣件。各乡镇防汛物料储备还在进一步补充。

6、防汛值班情况。县、乡防办从4月份开始,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及时监控掌握雨情、水情、工情,上传下达,及时汇报,为领导提供防汛决策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前期我县降雨量多、降雨频繁,土壤含水量大,水库水位普遍偏高。加上当前强降雨的来临,我县部分水库超汛,水库蓄水量偏高,各水工程水量饱和,在建工程还未经洪水考验。将对一些小型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山塘造成威胁,也极易引起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这次强降雨给我县农业、水利业等带来损失,要恢复生产还要一个过程。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调度。水利、水文、气象、国土等部门加强了协调配合,坚决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始终把人民的

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指挥部组织人员对15个乡镇的防汛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重点检查了水库、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报警设施,在建涉水工程项目,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和处理。落实了24小时巡查制度,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马上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三是及时上报灾情。县防指在强降雨期间实行每天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了水情、雨情、汛情、地质灾害等相关情况,为领导及时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灾情情况报告篇二
《灾情情况报告》

征府发〔2010〕51号

灾情情况报告

6月19-20日强降雨造成武、奉两条水系河水不断上涨,铜鼓大段电站和茶子岗、车联堰电站相继开闸泄洪,山源四叉山洪暴发,山体滑坡,造成我乡严重洪涝灾害,致使全乡农作物、耕地、房屋、河堤、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失极为严重。现将我乡灾情情况报告如下:

全乡10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都不同程度的受灾,受灾人口12580人,成灾人口793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542人,被困人口4500人,死亡人口1人,因灾冲倒房屋182间,114户。农作物受灾面积7439亩,绝收面积2538亩,毁坏耕地450亩,冲走已上簇蚕茧149张种,冲毁耕牛

7头、牲畜405头、排灌站4座、渠道29050米、河堤20150米、道路17480米、大小桥梁27座、渡改桥围堰及设备4处、大小船7艘、塘、堰74座,木材70立方米。据初步调查统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585670元。

灾情发生后,乡政府立即组织10个工作组赶赴灾区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灾民生活,及时发放大米12000斤,方便面200件,矿泉水200件,解决被困灾民吃、穿、住的燃眉之急。但由于受灾面积较大,损失严重,乡政府财力紧张,根本无法解决灾民困难,群众对灾害损失也难以承受。鉴于上述情况,特呈报告,请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援助为盼!

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

灾情情况报告篇三
《灾情情况报告》

关于龙湖镇洪灾情况的报告

县民政局:

5月14日-16日连续强降雨造成我镇小竺、北源、竺由、风洲四村范围内发生较大洪涝灾害,特别是因强降雨把山上树木、枯枝冲入河中,致使小竺河、竺由河水位暴涨,造成沿河农作物、耕地、河堤、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失极为严重,且居民点已出现多处小型滑坡现象,现将我镇当前灾情情况报告如下:

我镇小竺、竺由等4个行政村受灾最为严重,其中竺由南山组、小竺街发生内涝。全镇受灾总人口430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60人,因灾严重损坏房屋4间,一般损坏房屋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40亩,成灾面积1200亩,绝收面积825亩,毁坏耕地375亩,冲毁秧苗60亩,毁坏河堤8800米、水渠14000米、桥梁2座。据初步调查统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3.5万元。

灾情发生之际,镇党委政府组织群众按照预案指挥,迅速疏散低洼处的群众,确保了无一人伤亡,并做好安置,妥善解决灾民吃、穿、住的燃眉之急,同时立即组织14个工作组赶赴各村立即加强排查和抢险力度,防止大灾发生。目前受灾群众较为平稳,但由于此次受灾范围广,损失严重,

镇政府财力紧张,无法根本解决灾民困难,群众对灾害损失也难以承受。

鉴于上述情况,特呈报告,请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援助为盼!

二○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灾情情况报告篇四
《赵川镇人民政府关于暴雨灾情的报告》

赵政报[2010]77号

赵川镇人民政府

关于“7.8”、“7.18”、“7.24”暴雨灾情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2010年7月8日至7月24日,赵川境内持续中到大雨,特别是7月8日、7月18日、7月24日遭遇大到暴雨,河水猛涨,洪水泛滥,降雨时间长,雨水过于饱和,造成多处房屋损毁倒塌、堤坝溃塌、山体塌方、农田被毁、农作物倒伏,公路、桥梁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赵川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查灾、救灾,现将灾害损失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一、灾害基本情况

此次洪灾涉及赵川镇9个村61个村民小组,2915户10874人。受灾面积18960亩(其中成灾面积10010亩、绝收5120亩、冲毁无形地1647亩),毁坏电力、通讯线路9070米,冲毁经济林木3900余棵、毁坏公路210处108.9公里、桥涵46座、河堤72.8公里、灌渠11.9公里、自来水管道

60.5公里,倒塌房屋31户92间,损毁房屋149户382间,山体滑坡360处3.76万方,直接威胁农户324户1041人,其中新增滑坡体7处28户116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41人、受伤群众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31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3912余万元。

二、应对措施

洪灾发生后,我镇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井然有序、不等不靠,制定工作方案,镇、村两级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及时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抢修好水电设施,抢修乡村公路,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目前,乡村道路恢复65%、滑坡体清除35%、农田恢复42%、河堤修复15%、低压电网恢复98%、自来水管道恢复89%、灾民安置100%,已投入资金95万元。

一是大雨到来之前,镇政府已将汛情、雨情及时通知到各家各户,党委政府迅速启动了防汛抗灾应急预案,确保无人伤亡。

二是灾情发生后,党委、政府迅速组织镇村干部赶赴灾情现场,并抽调抢险突击队人员,做好查灾抗灾工作。

三是有序做好灾民生活安置和救助。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41人,把解决灾民吃饭问题摆在第一位,采取群众自发捐助、亲戚朋友相帮、社会解囊支持,基本解决短期粮食困难,共筹措应急粮5500公斤、棉被376床、衣物637件,确保灾民有水喝、有饭吃、有被盖、有衣穿、有房住。面对全镇因灾倒塌损毁房屋的180户的安置,逐户建立台帐,实行分类管理。对需重建或搬迁的户,明确责任人进行帮助和指导,确保科学选址、建房;鼓励维修户进行自救,同时发动亲邻互助,使房屋受灾户尽快恢复家园和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及时抢修乡村组公路水毁工程。明确科级领导包抓通乡通村组公路的交通恢复、塌方清理和滑坡体清理;东岳坡、石埝河、双龙、马蹄沟、淤泥湾、老府湾、前川、后川8个村在7月26日前已基本恢复交通并初步完成塌方清理;寨子河村由于地势险要、公路受损严重,里程远,目前正在进一步抢通之中。

五是全力恢复自来水管道和电力、通讯设施,确保群众安全用水、用电和通讯通畅。采取镇、村、群众三级筹资筹劳等措施,迅速对饮水管道及电力通讯设施进行自救式恢复,目前辖区内9个村已基本通水、通电、通讯。

六是极力倡导和组织群众积极对水毁耕地、河堤进行抢修,目前已修复河堤6.4公里,对倒伏作物、经济林木进行自救,尽量减少三次洪水带来的损失。

七是重点滑坡体、电站水库监测人员迅速到位,严密监测水情;对新增7处滑坡体,威胁的28户116人已经全部安全转移。

八是领导干部带头,群众自发组织,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目前,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已经投入劳动力6600余人次、机动车辆250余辆、铲车27辆、挖掘机18辆。

九是从镇、村干部中抽出专人把在洪灾中受伤的4名群众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目前,两名群众已经康复出院,另外两名群众因伤势严重,正在治疗之中。

特此报告

赵川镇人民政府

2010年7月26日

主题词:7.8 7.18 7.24 灾情 报告

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县发展改革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

国土资源局,县扶贫开发局,县农业局,

县电力局,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县电信局,

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

赵川镇党政办公室 2010年7月26日 共印18份

灾情情况报告篇五
《灾情调查报告》

关于姜畲镇源湘村部分居民受灾及救灾防病情况的

调查报告

接县卫生局通知,就姜畲镇泉塘子管区源湘村村民6月底洪水受灾情况及救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了解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姜畲镇泉塘子管区的源湘村,位于湘潭县的北面,老107国道从此经过,涟水河的北侧,与杨家桥新湘村隔河相望,东面、北面分别与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的黎头村、高坪村交界,西面与姜畲镇泉塘子管区的新坪村交界,以湘潭涟水大桥北桥头为点,东西直径1.3公里,向北约2公里,是平原。村民饮用水为自备井水。

源湘村共有村民1778人,436户,分为14个组。村民大部分居住在涟水大堤坝内,只有小部分村民居住于堤坝外。堤坝外无农田。堤外共有七个村组39户居民(共125人):分别为樟树组15户(46人)、上源组7户(20人)、天心组6户(21人)、沿河组5户(18人)、源湘组3户(10人)、广边组2户(5人)、集中组1户(5人)。当地村民以种田和生产农副产品、经营小商店为主要经济来源。另源湘村涟水堤外部分企业:五个沙场(共30人)、一个航运公司(约100人)、一批涟水大桥城建人员(约15人)、商店两家(6人)。

二、受灾情况

由于6月连降暴雨,涟水河水位猛增,于6月24日洪水波及了堤外的村民,导致堤外居住的七个村组的居民和企业受灾。直至6月26日洪水退去。经调查:此次洪灾共波及源湘村堤外所有的39户居

民,共125人,企业人员约151人。源湘村天心组倒塌一间杂物房。无牲口死亡和村民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进行的相关工作

针对洪灾发生的情况,根据县防指的安排,县卫生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分别下发了《湘潭县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湘潭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紧急通知》。

2、6月25日,县卫生局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抗洪防病专题会议,对全县的抗洪防病工作进行全排和部署。全县卫生系统26日、27日(周六、周日)照常上班,取消休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全县各医疗机构要迅速组成灾后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干,下到各乡镇指导灾区开展灾后抗洪防病工作。姜畲镇安排县卫生监督所肖彩霞副所长专门负责防病救灾工作。

3、县疾控中心迅速启动了救灾防病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艾伟宏任组长,党支部书记郭惠阳、副主任周红辉、曾正标、陈天柱任副组长,同时成立了五支防汛救灾卫生应急小分队,召开专题会议对抗洪防病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一是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单位疫情信息人员每天巡查网络疫情报告4次以上,尤其是重点关注灾区的重点疫情,对疫情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上报领导和上级部门,为抗洪防病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的准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购入了充足的消毒物资、药品和器械,配备足够的应急机动包,为做好抗洪防病

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强抗洪防病知识健康教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印刷和下发了抗洪防病宣传资料4万份,救灾防病实用技术手册40本,单位网站多方面开展抗洪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在县电视台播出抗洪防病公益广告,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灾区现场向灾民讲授抗洪防病知识,有力的增强了灾民的卫生健康意识,提高了灾民的抗洪防病水平;四是进一步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取消周六、周日休息,五支应急机动队保持24小时待命,同时抽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驻点督查指导各乡镇开展抗洪防病工作,确保灾区无传染疫情的暴发流行,有力的保障了灾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卫生系统共派出医疗防疫队117批次,累计982人次,救治伤病人数160余人,消毒约24万余平方米。紧急下发84消毒1500余件,漂白精片400余件、漂白粉黄连素及氟哌酸5万余份等救灾防病药品,发放救灾防病宣传材料6万余份,共计15万余元。

4、姜畲中心卫生院在包干负责人、院长的指导和安排下,洪水退后,亲自或安排医务人员到所有受灾区进行了现场巡视及防病工作,摸清了解受灾情况。

其中姜畲下发84消毒液40余件、漂白精片10件,姜畲中心卫生院自备84消毒液20余件、漂白精片5件和络合碘60瓶等防疫药品,根据各村受灾情况下发到受灾居民家中。其中源湘村相关药品是分两次下发,共下发84消毒液约3件、漂白精片1件和络合碘21瓶。其中一次是由姜畲中心卫生院院长成铁军亲自带队于6月28日送到源湘村。源湘村卫生室刘建农医生和村里胡立光村会计等人立即将药

品下发给受灾的居民和企业人员,84消毒液1—2瓶/每户,漂白精片50—100片/每户,并指导进行饮用水等的消毒和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

源湘村卫生室在卫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巡诊、巡查工作。发放并张贴防洪救灾相关知识的宣传资料200份左右,对受灾居民将消毒液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相关指导和解说,对灾区予以经常性的搜查疫情。至目前,受灾的人群中,仅出现感冒病例2例,肠炎病例1例,均在村卫生室诊治,已痊愈,其余未发现肠道传染病、感染性皮炎及其他相关传染病病例。

村支委于洪水来临时帮助村民及时进行了人员和牲口的转移,临时安排受灾村民住在堤内村民家中,及时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命安全。

四、建议

1、加强胃肠道传染病、皮肤病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

2、继续加强防洪救灾的宣传教育工作;

3、加强灾区的消毒工作,尤其注意饮用水的消毒;

4、加强疫情的搜索,并做好统计和报告工作。

湘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一0年七月七日

说明:要求调查了解的姜畲镇泉塘子村沅江组,经了解落实是姜畲镇泉塘子管区源湘村。

灾情情况报告篇六
《关于三石镇“3.18冰雹灾害”的情况报告》

关于三石镇“3.18冰雹灾害”的情况汇报

县委办、县府办:

2013年3月18日零晨零时许,我镇纳合村、巴造村突降冰雹,造成纳合村19个自然屯56个村民小组和巴造村纳亮片从左、从右、江纳等8个村民小组受灾。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人员核查灾情,组织群众抗灾自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情况

据统计,此次冰雹灾害,全镇共造成1392人受灾,最严重的有121户主房受灾。其中:纳往屯51户130间,弄规屯30户35间主房,弄凡屯10户16间,纳同9户18间,板切屯7户18间,牙马4户8间,弄作3户6间,弄锐2户6间,丘拉3户6间,丘王1户2间,弄莫1户2间。这些受灾户主要是屋顶瓦片大部分被损坏,有几户甚至片瓦不剩。损毁厨房320间,猪、牛栏330间。农作物受灾情况:油菜500亩,无收400亩,玉米3500亩,无收1500亩,蔬菜400亩,番茄57亩无收,桑苗860亩,影响第一批蚕虫饲养,西瓜40亩,甘蔗受灾面积1600亩,核桃育苗基地68亩。

二、救灾情况

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向各村下达了调查灾情的指令,各村也在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报告了灾情,镇党委

政府及时启动抗灾紧急预案,并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一)深入调查,核实灾情。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组成13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准确落实受灾情况,做到不漏村、不漏户、不漏地块,分门别类落实灾情。

(二)正确引导,稳定情绪。在深入调查核实的同时,镇、村干部与群众进行交流,了解群众困难、需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增强群众自救信心,特别是对于生活条件较差和缺乏劳动力的群众,鼓励他们树立自救信心,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

(三)全体动员,生产自救。一是对有自救能力的群众进行动员,及时补苗,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对自救能力较弱的群众,组织挂村镇干和村干进行帮扶,尽早补栽补种;三是对房屋损毁的农户,迅速组织人员帮助进行翻盖和维修。

三、存在的困难

此次灾情来的突然,受灾范围较广,灾情严重,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因政府财政资金缺乏,财力不足,对抗灾救灾投入难以满足。二是纳合村、巴造村在这次灾害中损失较重,受灾正当春种期间,严重影响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将对镇党委、政府今后再在全镇推广特色种植业有一定的影响。

三石镇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8日

灾情情况报告篇七
《关于6.12地震受灾情况的报告》

盐津县人民政府关于

“6·12”地震受灾情况的报告

昭通市人民政府:

2012年6月12日21时40分39秒,盐津县发生ML4.2级地震,微观震中位于北纬28°08′,东经104°17′(牛寨乡敦厚村)。该次地震属于浅表地震,全县震感非常强烈,彝良、大关、威信,四川宜宾、泸州均有震感。全县10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受灾,特别是以牛寨、盐井、兴隆、落雁等四个乡镇受灾较为严重,盐电公路多处发生岩石崩塌,县城周边出现了多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点。现将受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受灾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9 个村(社区)民委员会 175 个村(居)民小组5850户21085人不同程度受灾。

(一)民房受损情况。全县共有4个乡(镇)19村(社区)175个村(居)民小组1299户4546人受灾,倒塌房屋28户57 间,损坏房屋1271户1894间,其中:严重受损75 户187间,一般受损1196户1707 间,紧急转移安置24户79人。直接经济损失613.9万元。

(二)人员伤亡情况。因灾受伤人口6人。

(三)交通受损情况。盐电公路多处发生岩石崩塌,致使路面受损。部分乡道、村道交通基础设施受损。

(四)教育、农业、水利、卫生、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受不同程度受损。

二、主要工作措施

地震发生后,省政府李纪恒省长打电话作出重要指示,市长刘建华、市委副书记李勇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在省委党校学习的县委书记李疆同志也作了指示。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启动了《盐津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同志立即作了安排部署。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安排部署。灾害发生后,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立即召集在家的县委、县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做出五点安排部署:一

是县地震局要做好地震的检测、分析、预测工作;二是县委办、政府办要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通报工作;三是宣传部要抓好正面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杜绝负面报道引起社会混乱;四是县公安局要着力维护好社会治安,保障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五是立即分成四个救灾小组迅速深入灾区,调查核实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做好紧急转移安置和救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群众因灾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灾情核查,稳控灾区群众。地震发生后,一是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派出来由民政、建设、地震、国土等部门组成的抗震救灾工作组,赶赴震源中心的牛寨乡敦厚村调查核实灾情,稳定灾区群众情绪,紧急转移受灾群众。二是及时成立了四个抗震救灾工作组,由在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深入受灾较严重的牛寨、盐井、落雁、兴隆四个乡镇进一步核实调查灾情,看望慰问灾区群众,鼓励受灾群众搞好生产自救,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是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收集、上报灾情,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报。

(三)强化次生灾害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县委、县政府及时安排对全县交通、电力、供水、通讯、水库塘坝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地质灾害点开展排查,及时了解掌握损毁情况,消除因灾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公路、电力、通信和集

镇供水等生命线工程安全,对地震造成的危房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排查、排危,紧急转移存在安全隐患的受灾群众及其贵重物品,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强化新闻报道,做好舆论引导。宣传、广电等部

门及时发布灾害信息,针对民众恐慌心理,做好宣传、解释、开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电子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地震灾害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加强宣传引导,严防别有用心者利用灾情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推进。

(五)强化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加强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处置抗震救灾相关事宜,收集地震灾害信息,及时并规范上报。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任何时候都能联系得上。

目前,灾区社会秩序良好,灾民情绪稳定,灾后恢复重建正有序开展。

三、请求帮助解决的事项

这次地震给我县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我县将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将灾

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特恳请昭通市人民政府帮助我县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受灾群众自救能力差,请求市人民政府帮助解决恢复重建资金 万元。

2、由于我县救灾储备物资品种单一,数量少,请求市人民政府调拨一批帐篷等救灾储备物资给我县,以备救灾之用。

3、由于盐津县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一旦发生大地震,无法迅速展开救援,甚至可能造成县城两边两山靠拢,从而堵断水流湍急的关河形成堰塞湖,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请求市人民政府积极帮助协调县政府驻地迁移事宜。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灾情情况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灾情报告 灾情报告范文 2015年旱灾灾情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灾情情况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灾情情况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2045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