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

2016-02-26 09:26: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一篇《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两份)》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研究课题报告两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一篇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两份)》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批准编号: CXLX12_0963 项目名称:胶结孔隙介质重复化学注浆浆

液扩散及充填规律模型试验

项目负责人: 钱自卫

学校名称: 中国矿业大学

填报日期: 2014年05月04日

江苏省学位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厅 制表

1

注:请附相关成果的复印件。

4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二篇
《开题报告的两个研究方法》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辑文编译

辑文编译小编认为开题报告的撰写涉及到对该论题研究的方法,那么怎样的研究方法才是论证论题的最合适方法?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1、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就是从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上述标准。

2、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实证研究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三篇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味精的性质探究

味精,作为厨房中常见的调料,许多家庭都在使用着;最近,我们小组在网上了解到,人们在食品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也对味精发起了“攻击”。以下就是我们小组收集来的各种看法。

看法一:味精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大多对人体有害。

看法二:味精在炒菜时会发生分解,经人体消化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针对以上两种对味精的看法,我们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来一一探究。 实验大体方案:1.了解味精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熔沸点等基本性质。2.根据其化学组成分别验证,确定其主要成分。3.了解味精在高温下的分解产物,并将味精高温处理,设法研究其分解情况。4.对味精的正确看待和使用。

一、味精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

1.实验原理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1.其化学式C5H8O4NNa;2.摩尔质量187.13g/mol;3.是一种无嗅无色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4.外观白色结晶粉末,颗粒状大小易溶于水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5.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6.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7.当味精溶于水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了解清楚其组分后,我们确定从主要成分入手验证其谷氨酸钠的成分存在。首先我们了解了谷氨酸钠的一些性质:谷氨酸钠(C5H8NO4Na);化学名α-氨基戊二酸一钠,是一种由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图一是它的结构式。其

中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钠是一种金属

元素。而鉴别谷氨酸钠的关键是鉴别谷氨

酸根的存在,想鉴别谷氨酸根的存在的关

键又是得到谷氨酸。所以实验的第一步是

设法得到谷氨酸。

那么谷氨酸又有什么性质呢?我们再

次查阅资料得知:谷氨酸是一种鳞片状或

粉末状晶体,呈微酸性,无毒。微溶于冷

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

及冷醋酸中,也不溶于乙醇和甲醇。在

200℃时升华,247℃-249℃分解,密度

1.538g/cm3,旋光度+37-+ 38.9(25℃)。谷氨酸的解离常数:pK'1(α -COOH)为2.19,pK'2(N+H3)为4.25(γ-COOH),pK'3为9.67(NH3+)

经过小组的讨论后我们认为合成谷氨酸在业余条件下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决定直接从味精中提取谷氨酸。通过查阅的资料及其结构可以看出,谷氨酸是一种结晶沉淀,常温下微溶于水。可溶于较强酸(硫酸,盐酸,磷酸等)生成相

应的铵盐。但不溶于冰醋酸。所以可用如下反应制得:

CH3COOH(浓)C5H8NO4Na(饱和)CH3COONaC5H9NO4 在制得谷氨酸后,就是对它的性质鉴别以确定其谷氨酸的存在。在谷氨酸的化学组成中(从图一可以看出)有一个氨基,两个羧基,其中一个羧基与氨基形成内盐。所以检验谷氨酸的关键是检验氨基和两个羧基。

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硫酸铜加入到含有氨基的溶液中,由于氨基酸形成内盐后羧基是完全电离的,氢离子被氨基结合形成类似NH3的基团,它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发生了如下反应:

2Cu2+ + SO42- + 2(NH3) + 2H2O = Cu2(OH)2SO4↓+2NH4+

Cu2(OH)2SO4 + 4(NH3)+ 4H2O = 2[Cu(NH3)4]2++2OH-+SO42-+4H2O

所以,溶液会呈现蔚蓝色。否则会有氢氧化铜沉淀。

用碳酸氢钠溶液加入到含有羧基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R—COOHNaHCO3R—COONaH2OCO2 所以会出现气泡。

一般的氨基酸形成内盐,羧基是完全电离的,氢离子被氨基结合,不再与碳酸氢钠反应。但谷氨酸有两个羧基,还剩一个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这是谷氨酸与其它氨基酸的区别。

2.实验设计

用上述的各项反应可以确定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所以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提取检验味精中存在谷氨酸:

1.配制味精饱和溶液20mL,取样3mL加入等体积的冰醋酸,振荡,使之反应完全,洗涤并干燥。

2.取1g谷氨酸加到20mL热水中,振荡,使之尽量溶解得到谷氨酸溶液,分成两份;

3.在2中得到的两份溶液。第一份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硫酸铜,观察其现象;第二份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观察现象。

4.取谷氨酸成品1g溶于20mL热水中,振荡,使之尽量溶解得到谷氨酸溶液,也分成两份。

5.用4中的溶液重复步骤3,记录现象。

6.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重复步骤3。

3.实验及实验分析

实验时,我们可以看到加入冰醋酸后起初没有发现明显变化,随着振荡,反应进一步进行出现大量沉淀物。(如附图一)仔细仔细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因为谷氨酸钠和醋酸都是不完全电离。所以反应初期,速率较慢;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了CH3COONa,改变了反应物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加快了反应速率。为了验证这一解释,我们使用混有CH3COONa的冰醋酸进行试验,但反应速率并未提高,所以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待探究。

向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入少量硫酸铜,振荡,溶液成为蔚蓝色(如附图二),说明溶液中存在氨基。向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

氢钠溶液,溶液中即出现气泡(如附图三),说明溶液中含有羧基。所以可以肯定该物质为氨基酸,且为谷氨酸。再用标准的谷氨酸溶液进行比对,发现与上述现象相符。所以可以确证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二、味精的热稳定性 1.实验原理分析

味精(即谷氨酸钠)在受热的情况下,谷氨酸钠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的成分。焦谷氨酸钠的分子式:C5H6NNaO3;分子量:151.1熔点125°;密度1.45。形状:白色晶状粉末,极易溶于水,使用时基本无毒,有弱的刺激性,无鲜味。结构式如图二。焦谷

氨酸钠没有谷氨酸钠的羧基,所以按谷氨酸

钠的检验方法应该不出现有羧基反应。但是,

它仍有亚氨基,所以仍可出现蓝色反应。据

此我们就可以检验受热分解后是否还有谷氨

酸钠存在,从而推断其分解情况。

2.实验设计

1.取少许味精于试管中,插入200℃温度计,固定在支架上。

2.分别以100℃、120℃、150℃、200℃加热,待冷却后,加入10mL水;并将所得的溶液分成两份。

3.在2中得到的两份溶液。第一份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硫酸铜,观察其现象;第二份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观察现象。

3.实验及实验分析

实验时,我们发现120℃之前,味精分解不明显;当达到200℃时,味精融化成液态,并放出一种羽毛烧焦的气味,由此可以推断,味精发生了分解。

所以,我们选择了200℃的分解产物进行检验,向其水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不出现气泡(如附图四);向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出现蔚蓝色(如附图五)。由此可以确证,味精已经发生了分解。

关于味精的分解,有文献报道,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基本无害。但谷氨酸钠在高温下会发生其他化学变化,有轻微的毒性。

三、对味精的正确认识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我们很容易看出,开头的对味精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有文献报道,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正因如此,可用以防止肝昏迷;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调味品,其摄人体内后可分解成谷氨酸、酪氨酸,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味精是完全无害的。

首先,味精是钠盐;钠盐的摄入过量会导致高血压。所以,患有高血压或是有肾炎的人应对味精持谨慎态度。

其次,味精的使用温度应当十分注意,高温分解后的味精会失去鲜味。所以,

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否则,未经将失去其本身的价值。

最后,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鉴别我们所买来的味精是否是真的味精。味精掺假主要是掺入淀粉或食用盐。

1.外观上进行初步判断,因味精有固定的结晶形态,掺入粉末或其他形态的盐类即可看出;

2.对于白色粉末状的味精可取等量味精和食盐用等量等温热水同时溶解来判断,二者完全溶解速度不同,味精要快些,而淀粉遇热水会发生糊化现象,从中可判断出加入大量食盐或淀粉的掺假品。

3.可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如是味精,则放置一会后应出现白色沉淀。

4.送往实验室进行定性检查。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对味精性质的探究学习,由于条件有限,所以没有对味精的所有性质一一探究和定量研究。对味精的说法也只进行了较少的研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报告于上。如有不足之处,望指出。

《厨房里的化学》探究小组

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2013年7月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四篇
《小课题研究模块二作业全五分》

模块二

《两个和尚挑水》故事启示: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每天完成教学工作就觉得心安理得,安于现状的生活并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师的发展。和尚在五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放弃挖井,坚持每天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也应该敢于创新,去思考未来,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收获更多的惊喜。不少人在工作领域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那只是挑水;而却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为了将来能一直有水喝,而且喝的很悠闲,是否也应该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呢?

启示:一、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像东山和尚那样,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之余,即使再忙,都应该利用时间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打造自己心中的井,切莫等到年纪老时才后悔不已。二、作为教师有反思的精神,树立创新的意识,并持之以恒,才能有一番作为。

问题2: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1)追求与众不同。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当中,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实际上,教师所面临的许多课题是共性的,由于学校的情境不同、传统各异、办学思想有所区别等,他学校的研究常常并不能解决你学校的问题。对同样课题作深入的研究,有时是必要的。

(2)贪图面面俱到。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比较多,动辄就是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选择这样的课题以后,即使从事研究,各方面的问题的探讨也多为浅尝辄止,有欠深入。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题小做”,而多为“小题大做”。对局部的关键性问题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互动、连带作用,有时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3)喜欢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教师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不少教师马上以创新为题申报这样或那样的课题,好像课题名称上没有创新,就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多元智能教学刚一引入,有的教师马上将其作为教育科研的参照体系,进行多元智能教学的验证或推广研究。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地说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还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应对自身独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和规定。

问题3: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

第一,特别关注青年教师发展。

第二,学校校本教研有效“载体”。

第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三,促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

必须强调的是:“教师小课题研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切合教师个人实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己的课题。

1.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求新求异。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当中,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历年的课题名录常常成为教师选择课题的重要参考,并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说明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

惑。

(二)贪大求全。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题小做”,而多为“小题大做”;教师的智慧也并非“一鹤冲天”,而多为“积小智而成大智”。对局部的关键性问题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辐射、互动、连带作用,有时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三)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教师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更应注重小课题研究,其主因以下几点:

(一)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小课题研究与学校的主课题研究两者互动互补,和谐交融。

(三)小课题研究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

(四)小课题的兴起为教师同伴互导提供了新的载体,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供了新的“抓手”。

从东山和尚挑水挖井的经历,我想到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原意去挤,总还是会有的”。对于课题研究总不能像西山和尚那样墨守成规,挑死一辈子水碌碌而终。想要做好某个课题,就得平时多积累素材,多发现一些问题,这样才能研究出好的结果。可惜,文章的最后没有给出当西山和尚看到东山和尚挖的水井有何触动,他还会继续挑水么?

教师这个角度来看,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主要出现以下三种不良表现:

1、误把科研当成政治任务。不少中小学教师把教育科研当作一种政治任务,“搞科研”并非出于研究教育教学的目的,而是为了评职称、评模评先、获得行政奖励的需要,使教师陷入了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误区。这样的教师,他们参与教科研,目的虽然明确,却不正确;

2、总以为课题研究是要发现未知领域的现象和规律而忽视身边日常教学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导致教科研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研究的问题并不是学校和教师自身所需要的。

3、研究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由于缺乏研究的计划性,教科研工作不注重平时的观察积累,常常搞临时突击多,上网随意摘抄,研究资料也不全面,一旦要结题,就只有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

教育科研对教师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1、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的需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必然会遇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认真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对策、新途径,那么我们终究无法如此大潮而被淘汰。

2、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放自己,体现自己价值的需要。教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不断进取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3、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评奖。教师把自己探索、研究的结果写成论文,或发表,或评奖,一共同行借鉴,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和价值是前面所说的两点,只要前面的两个目的达到了,研究成果的发表、评奖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的作业

一、《两个和尚挑水》故事的启示:

1、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像东山和尚那样,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之余,即使再忙,都应该利用时间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打造自己心中的井,切莫

等到年纪老时才后悔不已。

2、作为教师有反思的精神,树立创新的意识,并持之以恒,才能有一番作为。

3、一些教师就像另外一个和尚那样,几年、十几年都重复着同样的教书工作,抄着别人的教案,念着同一道经,缺少反思,缺乏个人的见解,缺乏创新的意识。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误区:

1、求新求异。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当中,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历年的课题名录常常成为教师选择课题的重要参考,并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说明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

2、贪大求全。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题小做”,而多为“小题大做”;教师的智慧也并非“一鹤冲天”,而多为“积小智而成大智”。对局部的关键性问题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辐射、互动、连带作用,有时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3、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教师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

问题:

1、研究的意识不强。当面对改革,需要作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时,总想跟着别人的步走,总想着上级部门或专家能不能有一种固定的,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呢?要没有,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心里没底。

2、闭门造车,许多老师在搞教育教学科研时,经常自己一个人干,不与别人合作交流。

3、研究的能力不足。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的方法、方式等。虎头蛇尾,众多老师在搞教育科研时,开始轰轰烈烈,结果死气沉沉,效果不尽人意。成绩不太理想。

4、不切实际,许多教师在搞科研时,研究的对象与自己的教学对象不合,与自己的教学实际不适,结果浪费很多人力财力,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三、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研究能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2、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研究后能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3、能结合时代的要求,对整个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农民总结了一年四季的耕作过程: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他们非常重视这个过程,提出了春夏要精耕细作,秋冬要颗粒归仓。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可分为四个阶段:开题——研究——结题——应用。必须“贯穿一线、注重三点”,也就是要贯穿科学研究这条主线;注重课题研究的特点、突出研究的重点、破解研究中的难点。其三点:一、看重特点,坚定研究信心。二、突出重点,理顺研究思路。三、突破难点,提高研究实效。

一故事的启示:

《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中,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像那个天天挑水的和尚,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改作业等过程,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这样我们就像是一个机器,重复再重复,没有创新,没有动力,生活都觉得变得更平淡了。看了别人的启示后我才发现自己真的就是这样过来的,惊醒过来后我觉得不能再这样

过了,即使再忙,也要挤出一些时间,做一点好的改变,培养各种技能,打好一口心中的井,让自己永不后悔到这个世界走一遭。

二、误区和问题:

1、研究的意识不强。当面对改革,需要作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时,总想跟着别人的步走,总想着上级部门或专家能不能有一种固定的,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呢?要没有,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心里没底。

2、闭门造车,许多老师在搞教育教学科研时,经常自己一个人干,不与别人合作交流。

3、研究的能力不足。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的方法、方式等。虎头蛇尾,众多老师在搞教育科研时,开始轰轰烈烈,结果死气沉沉,效果不尽人意。成绩不太理想。

4、不切实际,许多教师在搞科研时,研究的对象与自己的教学对象不合,与自己的教学实际不适,结果浪费很多人力财力,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三、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研究能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2、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研究后能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3、能结合时代的要求,对整个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农民总结了一年四季的耕作过程: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他们非常重视这个过程,提出了春夏要精耕细作,秋冬要颗粒归仓。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可分为四个阶段:开题——研究——结题——应用。必须“贯穿一线、注重三点”,也就是要贯穿科学研究这条主线;注重课题研究的特点、突出研究的重点、破解研究中的难点。这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要注重小课题的研究。

一、我先谈谈我对这个故事的看法:首先,应该向东山和尚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我们应该利用时间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先进的知识改变一切的现状。 然后,要有反思的精神 ,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树立创新的意识,并持之以恒。 其次,活到老,学到老,要花时间阅读或专研,或向资深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经,不断提高自己。 最后,搞科研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还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撰写成章,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教育科研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1)求新求异。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当中,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历年的课题名录常常成为学校选择课题的重要参照,却并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澄清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

(2)贪大求全。有些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动辄就是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选择这样的课题以后,即使从事研究,各方面问题的探讨也多为浅尝辄止,有欠深入。 (3)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学校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创新教育刚一出现,不少学校马上以“创新”为题申报这样或那样的课题,好像课题名称中没有“创新”,就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

三、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从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觉得它给我的启示非常深刻。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看似每个人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做着相似的事情,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有一天,会发现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与众不同了。其实,我们的日常工作、

学习都是在挑水,有小部分人知道问题所在,把握闲暇时间,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像东山和尚一样,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不但现在有水喝,而且以后还有很多水喝。

《两个和尚挑水》的启示:今天重读两个和尚的故事,感触颇多,从故事中我似乎看到了大多数教师们的影子,想想如今自己也刚步入教师行列,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那个和尚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反思。从故事中我意识到我们更应该趁年轻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不断的学习积累,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要学会反思,敢于改进,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现在谈谈如今教育教研中出现的误区和问题:(1)教研形式化。许多学校的教研只是形式,按部就班,许多教师没有教研意识,不会真正去谈论一些教育问题,每到学校规定的教研时间大家都会去做一些无关的事,没有讨论氛围,久而久之,就形同摆设。(2)研讨过于理论化。很多教研都是不联系实际的一些话题,内容很空泛,让很多教师没有兴趣,且不知从何着手,就是发言也是长篇理论,费力难懂,而且让人觉得枯燥无聊,久之就失去了持续的力量。(3)教研不能坚持。要知道教育教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去探讨研究,去反思创新,才会不断有新的收获,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坚持。

接着说说为什么要注重小课题研究:从上我们提出了现在教育教研的一些问题,那么小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小课题研究从小处着手,以教师为主体,研究的问题是常规教学的小难题,这就充分的提高了广大教师们的参与度及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让他们更有话说。最后通过小课题研究会更助于教师的成长,从而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故事的启示:

1、时代在改变,学生也在改变,教育也要随之改变。现实生活中,部份教师不也像文中右边山和尚那样,日日、周周、期期做着同样的工作,不去思考要改变现状,也没有想到现状有问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边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一边在教学实践中,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自己成功的经验,不断总结总结失败的教训。

2、作为教师有反思的精神,树立创新的意识,并持之以恒,才能有一番作为。

3、一些教师就像另外一个和尚那样,几年、十几年都重复着同样的教书工作,抄着别人的教案,念着同一道经,缺少反思,缺乏个人的见解,缺乏创新的意识。

4、一些教师认为太忙了,没有时间搞科研,虽然学校订有相关学科的杂志,却极少花时间阅读。

5、一些教师开始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口号,但往往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最终半途而废,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如何看待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1.研究的意识不强。当面对改革,需要作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时,总想跟着别人的步走,总想着上级部门或专家能不能有一种固定的,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呢?要没有,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心里没底。

2.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比较多,动辄就是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

3.研究的题目大,与教育实际不符或不能解决实际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三、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五篇
《“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汇报》

小学“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汇报

我校与2012年3月开始开展课题研究的,至今已有一年多了,现在我将我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与各位领导、老师们交流,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是这样去落实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

一、落实好本校教师间的业务培训

每星期一的业务培训中,要求培训教师尽量找关于的课题研究的内容来给大家学习,也顺便收集为继教资料,一举两得,并要求老师们做好学习笔记。

二、抓好周二周三的教研交流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我校所有语文教师的集中教研交流时间,周三下午

第三节课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集中教研交流时间,教师们可对当天的公开课进行评课议课,或进行相关的业务学习:看教学光碟、交流教学心得等。让教师们在交流中分享教学成果,提升业务能力。

三、集众人之智慧,抓好集体备课

我校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教研工作,语文组的的课题是《在阅读教学中感悟文本内涵》,数学组的课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验》。每学期开学初,语数教研组便分别讨论本学期的研究子课题是什么,一般预设研讨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几种课型。集体备课安排五节以上,课前几天由执教教师提交教学预案,本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件的制作、学法教法的指导等提出可行性建议,执教教师修改教学方案后方可上台执教。

四、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评课

以往的随意听课后,评课的教师们发现的问题、亮点如出一辙,前者说了,后者便无话可说,教学的氛围不够浓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听课前先做了分工。例如数学组让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即教学设计、教师的语言引导、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多媒体资源运用各个方面有侧重点的去

听课。评课议课时,由一位教师进行主要点评之后,其他教师再根据侧重点的分工情况,分析点评该节课各方面的落实成效,评析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体现。

五、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

每次上公开课,执教教师都要写教案、说课、反思、课题研究记录表、评课议课记录表五份材料,集体备课的则有教学预案与教学方案两份教案。执教、教研交流完成后,尽快地完成材料并上交于教研组长之处,教研组长也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公开课也尽可能地渗透法制教育,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收集资料做好准备,做到一物多用,以便减轻教师多次上公开课的负担。

六、重视教师教学随笔的撰写。

要求每月每位教师写教学随感3篇以上,并上交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随笔到教务处,培养教师们认真观察课堂,惯于教学反思,为教学积累经验,为撰写经验论文积累素材。

七、期末的课题研究小结(每期每人一次)。

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或者教研工作中,将自己做过的,看到的,想到的方法及思考,以课题研究小结的形式撰写出来,交到教研组长处,教研组长再结合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写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学校教务再写出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以上是我校课题研究中已经落实的工作内容,但愿能够给各位兄弟学校带来帮助,得以借鉴,希望领导老师们多提建议,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效。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六篇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

一、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

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二、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是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

3.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例:“小学生生活作文研究”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是一所先进学校,1996年3月,我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小学生生活作文研究方案》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科研“九五”立项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有多广,生活作文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写作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佐证。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3)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二)研究的理论假设。

生活作文的概念假设。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生活作文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三)研究的目标。

生活作文研究的双向协调目标假设。生活作文研究树立了做人与作文的协调统一的目标,所谓“双向”,即指向于做人的目标与指向于作文的目标,做人目标与写作目标统一,对各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了生活目标和写作目标,以期达到生活与写作的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最终为达到生活教育理论求真人的目标服务。要在研究中,总结出生活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师作文教学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校成为作文教学特色学校。

(四)研究的主要策略与原则。

1、致力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与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们的首选策略是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真学陶,得真经,开展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生活作文研究实践,通过生活作文的研究实践丰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深入的实践,没有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的生活作文实践是难以得真效的,肤浅的。

2、着眼于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人的发展,我们要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开展生活作文研究。作文能力本身是生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形态的内容之一。我们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处好育德与育文的关系,特别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德育促智育,以育人来育文,以作文来育人,来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

3、追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全体教师协同研究,为完成生活作文研究工作而努力,又要根据自身条件,保持研究个性,寻找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又能体现学校作文教学共性的模式。课题组教师开展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活的研究》、《加强作前指导“点”“面”结合之研究》、《融情感教育于作文批改之中的研究与实践》、《鼓励性、针对性、主体性原则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运用综合讲评方式,提高写作修改水平》、《运用迁移原理,提高修改能力》、《自评自改欣赏性作文讲评方法的研究》、《小学生生活作文的个性化指导》、《班队活动与生活作文结合的研究》、《生活作文情境的创设研究》等子课题研究。从学生的层面上说,既要加强学生的作文基础,又要实现在写作中的个性发展,做到“保底不封顶”。

4、语文素养的整体和谐发展。作文教学改革不能离开了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来进行,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我们在进行生活作文研究中,与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相结合,特别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5、开展作文教学规律的探索。重视规律的探索,从实践中得到经验,从经验中研究规律,规律即科学,寻找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规律与方法。在开展作文教学规律探索中,注意继承传统、借鉴他人与创新,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的精髓,认真总结生活作文教学经验,在探索中学会反思,学会从生活教育理论高度反思教学现象,创造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经验。特别加强了对生活作文基本规律的研究,对作文教学相关问题和基本问题的探讨,对作文教学基本过程的研究。

(五)主要措施和体会。

我们进行生活作文研究,首先理清的一个思路就是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即: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与作文是统一的,生活作文是富于生活教育之中的。

生活作文的基本做法是:让学生在认识生活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生活作文主张:生活有情文有情——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从文中品生活——指导学生认识生活;能以妙笔绘春秋——指导学生表达感受。

1、把生活作文置于整个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观照。 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我们在生活作文研究中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更新整个教育观念基础上进行生活作文研究。在观念改造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分层的逐步深入的工作,课题立项后,我们即成立了课题组,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组成成员。我们又成立了校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每月进行一次学习,编印一期《师陶活页文选》,每学期编印一期会刊《求真》,参加第二、三届全国中青年学陶骨干培训。每学期有计划地对全体语文教师、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讲座。编印摘编因特网网络教育信息的《他山石》周报,成立教科中心组,定期学习,拓展教师的眼界,用科研的力量团结教师,领导观念。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开展学邓师陶活动。特别是开展学习陶行知原著的活动,真正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谛,把学邓师陶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切实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认识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扼杀,从解放人的高度来提高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逐步学会站到教育思想的制高点来分析问题,不做不会反思教育的“教呆子”,学会吸收,学会与大师对话,学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如果没有这些宏观的教育思想更新作为依托的话,是不能取得实效的,是流于形式的。因此我们首先把生活作文研究置于整个教育观念的更新中来观照。

2、把生活作文放到育人的高度来实践。 从育人的高度观照语文教学,不把培养人这样的高标准降低到一般性知识传授的水平。我们坚持生活与作文的统一,作文与做人的统一,通过作文来进行生活教育。开展生活作文研究同时,我们开展了“实践生活教育理论,建筑坚强人格长城”的德育实践,提出了培养三种品质(自立助人、自律律人、自爱爱人)、二种品质(奉献精神、开拓精神)的四有新人的目标,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重视行为规范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榜样教育、国史地方史教育,提出了面对现代生活的建筑坚强人格长格的理想,在夯实品德基础的过程中夯实作文基础:(1)丰富多彩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懂得弘扬真善美,为作文教学奠定了认识论基础。(2)“生活有情文有情”,德育工作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也就丰富了学生写作题材。(3)在开展大量德育活动的同时,作文能力本身得到了提高,老师们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写作过程结合起来,写作能力在运用中得到提高。

3、把生活作文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实践。特别加强了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生活的研究。阅读与写作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相反而又相辅相成的过程,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彻底的,我们从生活作文观点出发,认为课外阅读重在通过读文学会“品生活之味”,学习他人对生活的领会、表达。而阅读教学课内强调打基础,并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更重要的,为学生打开兴趣之窗。课堂教学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窗户,更美更多的景观要学生自己去欣赏,去领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读写结合的研究,语言积累的研究。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生活的研究”,优化整个的语文教学改革,生活作文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孤零零地独立于语文大厦的其他方面而存在的。

4、加强作文教学过程的研究。

(1)生活作文规律与原则。

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认为,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即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会因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生活作文可以优化这个循环,从而造就生活与作文的双向目标的达到,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在作文训练层面上讲,我们采用的基本方法是生活作文——训练作文——生活作文的交替方式,训练作文由教师提供一些作文材料,进行表达层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写作方法,然后迁移到真实生活的表达中,终极目标是生活的真,为了达到这个“真”,采取训练中的“假”,最终达到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真”,更高的真,真——假——真,也是一个循环过程,促进生活作文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生活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第七篇
《关于课题结题鉴定结题报告撰写的说明》

关于课题结题鉴定结题报告撰写的说明

一、结题提交材料

在结题时,课题负责人或所在单位应该提交的结题材料分为四类:

1、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一式三份;

2、课题研究过程概述一式一份;

3、课题研究总报告一式两份;课题组成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一式一份;

4、研究过程相关的原始材料(图片、音像、调查问卷、实验研究工作手册等);

5、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或专著以及各种相关证件(或复印件)—式一份,每类最多放三件。

上述材料必须提交文本材料,用A4纸打印,注意排版和行文格式。

二、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结题鉴定一般需要提交研究成果的主件和附件。附件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性材料,包括原始数据、论文、论著、音像资料以及相关证件等,按照顺序列表于研究报告之后,并附相关材料或复印件,也可以单独装订。主件是结题报告,这是课题完成后撰写的总结性分析报告,是课题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各课题组必须重视并完成好结题报告的撰写。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也各异,可以分为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导言(或前言)

导言是教育科研报告的第一部分,它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该课题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该项目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可以直接以“目的和意义”或者“前言”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也可以不使用标题。导言应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字数不宜过多。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

(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交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教育理论以及具体实践过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据此决定能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这部分中要对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进行解释,尤其是那些一般人不熟悉的术语和容易引起岐义的概念更应该解释清楚。

一是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研究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所采用的特殊设备、工具等,如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图纸、量表、测验题等,可以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简单明了,一般在对研究方法介绍时,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 二是具体实施过程的详细阐述,包括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可从理论的阐释、实践或现状的调查以及专家的评述等入手)、分为几个步骤或者方面去进行落实的,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那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切忌使用“可以”、“大致”、“也许”、“可能”等商榷性、模糊性的词语。这部分是整个报告的主题,一定要进行详细的阐释,文字数量一般应占用整个篇幅文字数的70%或以上。 在这一部分的撰写过程中,最好根据报告的格式确定标题,可以使用—、二„„,下面再用1.2„„.等标题确定层次,但层次不宜太多,一般以三级标题为宜。各级标题应简

明扼要,能够概括出本段落的中心意思。

(三)研究结果及反思

主要是介绍课题研究的效果,可以使用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证件作为分析和佐证的材料,在说明研究结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数据或例子,切忌使用模糊性语言笼统地说明,如教师的理念得以转变、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来自于真实的调查和分析,不能编造数据或者使用未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所选用的证件 (含实验学生的证件、文章)等,必须能够说明与该课题研究密切相关,能够较好地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效果,切忌把所有的证件罗列起来进行说明。该部分的文字量一般不超过全文字数的10%。 通常在说明了课题研究的效果后,还需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影响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影响课题效果的因素,并探讨下一步改进的意见、措施或者下一阶段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此外,在这部分还常常对该项研究的方法设计进行必要的反思,分析和讨论如果变换研究方法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哪些变化等。这一部分根据实际内容的多少可长可短,一般不要超过全文字数的5%。

(四)研究结论

教育科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实质部分。结论必须指出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研究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研究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文分散到整个文章的各个部分。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的5%。

(五)其他

1.附录。

①引文注释。引文注释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表明数码或用符号标注,然后依次加以注释。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引文标注格式,一定要规范。

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参考、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的目录。通常以“主要参考文献”或“主要参考资料”为小标题列出并标明出处,一般放在报告的结尾。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切忌笼统。

③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指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重要原始资料,如某些测量的结果和有关研究的定性观察材料等,也要在附录中简明、准确、清楚地加以介绍。

2. 摘要。摘要是为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教育科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在题目下面写一段简明扼要的介绍性文字。有的研究报告字数多,篇幅大,为了使读者在看全文之前对整个研究情况有个概括的了解,常常在文章的题目和正文之间力口写一段“摘要”。篇幅较小的研究报告不必要写摘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研究课题报告两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研究课题报告两份"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2651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