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

2016-03-16 11:10: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共7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供大家学习参考。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一)
《关于社区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建茄派出所实习一个月和老民警深入社区,关注留守儿童,和青年志愿者结对联系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助成长,关爱暖童心”志愿服务行动,积极调查走访,联系群众,深入、校园,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

建茄派出所辖区属于城乡结合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抛妻离子走出家门,加入了外出打工行列。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都认为外出打工挣钱是“能人”,窝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是“庸人”,出于这样认识,“打工大军”日渐壮大,留守儿童问题于是成为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调查显示,本地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多万人。一些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子女大多留在,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5周岁,从人员数量上看,留守儿童中,90%左右的家庭都是青壮年出门务工,孩子在家看管或上学;从托管方式上看,85%都是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10%由亲戚朋友代管,5%由学校管教或自我管理;从年龄结构上看,主要以12岁前的学龄前幼儿,小学生为主,以15岁左右的初、高中生为辅。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甚至成为社会治安的安全隐患。

从个人、社会分下,主要存在一下留守儿童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据中学初二(2)班罗老师介绍,他班有几位“留守女生”,经常在周记、作文日记里表露出自己的柔弱无助的心理,作为班主任的他每次找这些学生谈心,都会出现学生掉眼泪、谈话无法继续的事。建胜镇中心小学两年前对全校782名学生进行过一次心理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校有679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总人数的96.7%,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268人,占37.89%,有自杀轻生、离家出走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43人,占总人数的

4.84%。这一调查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二、学习、生活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三、价值观畸形

父母外出经商、打工,使家庭的经济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为弥补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

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他们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四、埋下了治安隐患

人员结构的变化,带来治安形势的变化,导致“小”的去偷,“老”的被骗,治安隐患重重。由于留守儿童管教不力,爱慕虚荣,盲目攀比,很多孩子整天沉溺于网吧、游戏室,钱不够用了,就想到了去偷。受社会不良风气和虚拟世界的影响,很多孩子玩起了早恋,与在外青年搅和在一起,勒索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费。据市政法部门统计,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案件2002年为284件,2003年达300多件,日益增长的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无疑给社会治安状况增加了新的变数。

初步分析“留守儿童”问题产生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

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老人不仅年迈而且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礼貌,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刻苦精神;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学校、家庭又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生就更加难管了。

二、学校、教师的教育方式缺陷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使得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

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更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教师甚至采取挖苦讽刺的方式,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

三、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场所的危害

农闲时节,“闲人”太多,致使赌博风盛行。无事干的人成天就在牌桌上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整天在牌桌上生活,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这种“潜移默化”对孩子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另外,目前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徕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经常偷钱、编造谎话逃学上网。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妥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一、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表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家乡有适合自己务工的岗位,都不愿漂泊他乡忍受分离之苦,外出务工实属无奈。作为政府部门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

二、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的引导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责任,它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各相关部门如妇联、共青团、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可以共同建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用不容忽视,要促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转变错误的观念,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推动组织建设留守儿童服务站,建立留守档案,制定留守制度,开展留守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努力,如建胜镇兴建了留守儿童服务站,建筑面890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214平方米,改建面积676平方米,投入资金37.8万元,上级拔款28万元,政府拨款7.8万元,社会资助2万元。服务站规划入住人数110人。目前已改造留守儿童活动室三间,微机室两间,教师心理咨询室一间,学生寝室7间,学生洗浴室5间,添加微机、电视机、游乐器材、文体器具200多台套,配备有四名专职管理人员。服务站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关爱工作,通过家校双方配合管理,确保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照料、学习有人辅导、身体有人保护、心灵有人抚慰、困难有人帮助,从而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为留守儿童放飞梦想。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二)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社区服务活动报告

摘要:“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2013年7月15日至8月10日期间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实践期间,在村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村道、健康知识宣传、走访低保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期间繁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也使我收获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工作中的乐趣。通过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吸收了新的思想和认识。从这一段社区社会实践经历所领悟到的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关键词:社区;居民;服务

1、社区服务活动详情

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时间地点为从化市鳌头镇上西村,实践期间,在村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村道、健康环保知识宣传、走访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

1.1、打扫村道活动

2013年7月15日至18日期间,经过一天的大力宣传后打扫村道的活动得到了大量居民的响应。在上西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打扫活动。

1.1.1、打扫活动前期准备

7月15日,我们所有志愿者人员两两一组拿着关于打扫村道活动的宣传单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宣传工作挺顺利的,报名参加的居民也挺多。虽然也会有些居民不大理解我们要大家一起亲自参与此次活动的举动,但是经过我们的讲解后,他们也会认同我们的想法想参与其中。看着报名单上写满了报名人员的名字,一天下来的倦意也随之没了。宣传结束后,我们都集中在一起统计报名名单,安

排第二天的打扫活动。第一天的准备工作就这样完满地结束了,所有工作人员看起来虽疲倦但也洋溢着笑意。

1.1.2、打扫活动的进行

7月16日早上8:30所有人员都集中一起了,交代好细节及注意事项等,便进行了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带上工具便到了每队要打扫的路段。大家都很主动地进行了分工,各尽其责,累并快乐。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很有干劲,我们都在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在努力着,看着路面经过大家的打扫后变得很干净,感觉都很有成就感。工作完后大家扛着工具唱着歌回到了集中点,脸上挂着笑容地听着领导对工作的总结和第二天工作的安排。

第二天的工作也很顺利地如期进行了,经过两天的打扫,效果明显可见。

1.1.3、打扫活动后的感想

两天工作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更让我们意识到保洁的重要性。“走在路上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有自豪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懂得打扫工人的辛苦了”这是其中一个参与居民有感而发的。事实确实如此,真的只有我们亲身经历到了,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真正的意义所在。

1.2、健康环保知识宣传

8月23日至25日,在村委会领导的指导下,在村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定点健康环保知识宣传,此次活动主要是给居民传达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期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大力的支持,活动期间有很多都居民前来咨询,同时对于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环节最为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居民轻松地懂得了生活中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了。

1.2.1、健康环保知识活动的进行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宣传地点为宣传进行了准备,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9:00我们准时地进行了活动。前来咨询的居民陆续地变多了,居民都很积极。我们给居民列出了生活中的健康环保菜单: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选用

节能冰箱、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调低电视屏幕亮度、沐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使用节水的龙头、几时拔下家用插头、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又在进行着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活动,参与的居民可多了,大家都很踊跃,现场可谓一片沸腾呢!几天下来大家的热情都未减,不管是参与的,还是工作的,大家都合作得很好。

1.2.2、健康环保知识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正是响应了社会的活动,环保正是时代的话题,全民都应该投生于其中。这活动感觉真的收获很多,和居民的交流中感觉挺有亲和力。这次活动大家都学到很多,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有所增强了。当我请一位阿姨说说感想时,她便说道:“原来生活中的一小小步也是涉及到环保,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每个都应该为之努力啊!”是的,环保是大家的事情,我们都不该推脱。

1.3、走访活动

8月5日至10日,我们进行了走访活动,此次的活动主要是去帮助低保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我们带着慰问品带上祝福,挨家挨户地进行了探访,当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到来都极为兴奋。同时我们也会帮他们干干家务、聊聊家常„„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1.3.1、走访活动的进行

8月5日早上9:00,我们带上了提前购买的慰问品开始了今天的访问,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对独居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一脸笑容地招呼着我们。我们都留意到了他们的生活确实很艰辛,住的只是简单的平凡,家里的摆设也极为简单。看到这些我觉得极为心酸,他们应该备受关注,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在聊天中还是能感受出他们对简单朴素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们给人的感觉很亲近、和蔼可亲。当我们说要帮他们干干家务时,他们便客气地拒绝了我们,应该是我们太热情了,后来我们便开心地帮助老爷爷、老奶奶干起了家务。最后,老人家很不舍地送别了我们。接下来的走访活动都进行得挺好的,一切都很顺利。

1.3.2、走访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让我们更近一步地接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让我深切的懂得了人民生活虽然变得更好了,但是依旧很多人的生活很艰辛,需要我们帮助。

2、活动心得总结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社会,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这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

一方面,我确实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强了口头表达的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教室,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确实会很累,但是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得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所以这次的实践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很明显,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一些应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只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

虽然这次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接触、了解社会,增加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活动更让我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的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要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早能适应它。

“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将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三)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13法 尹东升 “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2013年7月15日至8月10日期间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实践期间,在村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村道、健康知识宣传、走访低保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期间繁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也使我收获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工作中的乐趣。通过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吸收了新的思想和认识。从这一段社区社会实践经历所领悟到的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社区服务活动详情

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时间地点为从化市鳌头镇上西村,实践期间,在村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村道、健康环保知识宣传、走访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

2、打扫村道活动

2013年7月15日至18日期间,经过一天的大力宣传后打扫村道的活动得到了大量居民的响应。在上西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打扫活动。

3、打扫活动前期准备

7月15日,我们所有志愿者人员两两一组拿着关于打扫村道活动的宣传单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宣传工作挺顺利的,报名参加的居民也挺多。虽然也会有些居民不大理解我们要大家一起亲自参与此次活动的举动,但是经过我们的讲解后,他们也会认同我们的想法想参与其中。看着报名单上写满了报名人员的名字,一天下来的倦意也随之没了。宣传结束后,我们都集中在一起统计报名名单,安排第二天的打扫活动。第一天的准备工作就这样完满地结束了,所有工作人员看起来虽疲倦但也洋溢着笑意。

4、打扫活动的进行

7月16日早上8:30所有人员都集中一起了,交代好细节及注意事项等,便进行了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带上工具便到了每队要打扫的路段。大家都很主动地进行了分工,各尽其责,累并快乐。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很有干劲,我们都在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在努力着,看着路面经过大家

的打扫后变得很干净,感觉都很有成就感。工作完后大家扛着工具唱着歌回到了集中点,脸上挂着笑容地听着领导对工作的总结和第二天工作的安排。

第二天的工作也很顺利地如期进行了,经过两天的打扫,效果明显可见。

5、打扫活动后的感想

两天工作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更让我们意识到保洁的重要性。“走在路上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有自豪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懂得打扫工人的辛苦了”这是其中一个参与居民有感而发的。事实确实如此,真的只有我们亲身经历到了,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真正的意义所在。

6、健康环保知识宣传

8月23日至25日,在村委会领导的指导下,在村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定点健康环保知识宣传,此次活动主要是给居民传达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期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大力的支持,活动期间有很多都居民前来咨询,同时对于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环节最为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居民轻松地懂得了生活中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了。

7、健康环保知识活动的进行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宣传地点为宣传进行了准备,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9:00我们准时地进行了活动。前来咨询的居民陆续地变多了,居民都很积极。我们给居民列出了生活中的健康环保菜单: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选用节能冰箱、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调低电视屏幕亮度、沐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使用节水的龙头、几时拔下家用插头、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又在进行着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活动,参与的居民可多了,大家都很踊跃,现场可谓一片沸腾呢!几天下来大家的热情都未减,不管是参与的,还是工作的,大家都合作得很好。

8、健康环保知识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正是响应了社会的活动,环保正是时代的话题,全民都应该投生于其中。这活动感觉真的收获很多,和居民的交流中感觉挺有亲和力。这次活动大家都学到很多,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有所增强了。当我请一位阿姨说说感想时,她便说道:“原来生活中的一小小步也是涉及到环保,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每个都应该为之努力啊!”是的,环保是大家的事情,我们都不该推脱。

9、走访活动

8月5日至10日,我们进行了走访活动,此次的活动主要是去帮助低保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我们带着慰问品带上祝福,挨家挨户地进行了探访,当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到来都极为兴奋。同时我们也会帮他们干干家务、聊聊家常„„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10、走访活动的进行

8月5日早上9:00,我们带上了提前购买的慰问品开始了今天的访问,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对独居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一脸笑容地招呼着我们。我们都留意到了他们的生活确实很艰辛,住的只是简单的平凡,家里的摆设也极为简单。看到这些我觉得极为心酸,他们应该备受关注,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在聊天中还是能感受出他们对简单朴素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们给人的感觉很亲近、和蔼可亲。当我们说要帮他们干干家务时,他们便客气地拒绝了我们,应该是我们太热情了,后来我们便开心地帮助老爷爷、老奶奶干起了家务。最后,老人家很不舍地送别了我们。接下来的走访活动都进行得挺好的,一切都很顺利。

11、走访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让我们更近一步地接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感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四)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

“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这自然会活跃地方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而我们作为21实际的大学生,应利用社会实践,为社会承担责任,主动去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我们在实践的八天时间里,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结合的方式,去了解、呼吁、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是刺骨寒风,还是阴霾的雨天,我们都克服了,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二字。

【关键词】

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 社会调查 志愿服务 责任

【引言】

在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与同学们一起,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两大主题,开展了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此次实践也让我经历了很多东西,对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的体会。

【正文】

一、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在行动

志愿服务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此次志愿服务围绕留守儿童的主题展开,留守儿童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然而一些孩子虽然不在农村但是父母长期在外工作

或者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这也属于留守儿童的一种。在恩村,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而这些孩子都聚在一起,在这里有老师辅导孩子学习、照顾孩子们的起居。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后,我想我们有义务为他们做点事,于是我们队伍便在这里展开了志愿服务活动。 去恩村的第一天,我们先与柴老师了解了情况,粗略的了解了这里每个孩子的特点。刚与这十几个孩子见面,我却不知道怎么着手融入到这群孩子中,没来之前的想法是陪小孩玩应该很容易,不用刻意的去准备。然而,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下手了。去的第一天,孩子们恰好在上手工课,我便与孩子们一起学起了手工艺品的制作,很快的我融入到他们当中,在随后的几天中逐渐的我们打成一片。每天的上午我们辅导孩子的学习,下午柴老师会给他们上绘画课、手工课等,到了傍晚我们会陪孩子们到楼下做游戏。

经过了解,他们的父母大多外出工作,除了周六周日很少与孩子接触。房许峰小朋友告诉我说,没来这之前,他通过玩游戏来消磨时光,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无聊,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在这些孩子中我就发现有个别的孩子有暴力倾向,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同时,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虽然在这有人玩,但是他们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希望自己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上学父母接送,周末与父母一起出去玩。

近年来,城市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有所增高,凸现了外出打工和子女教育的矛盾。有关人士称,解决矛盾的根本是政府要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收入稳定,并改革城市的教育体制,要让在城市里打工者的子女能够轻松地接受教育,大力发展经济,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不为生计困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而这对城市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小嘘。首先,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造成孩子们的恐惧感,以致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习惯;其次,城市中的诱惑多,从这个层面讲,城市留守儿童比农村

留守儿童危险的多,稍不留心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呢?第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孩子进城打工,但因为户籍问题在政策上却受很多限制,所以政府应该解除他们在就业、医疗、受教育等方面的限制。第二,社会应该多成立一些“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之类的组织,积极的去关怀留守儿童。再者,应大力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带给孩子先进的思想,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社会调查-给空巢老人多一些关注

以“空巢老人”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是此次社会实践的又一大模块。“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现在空巢老人的数量很多,针对此情况我们展开了关于社会各阶层对空巢老人现象认知情况的社会调查。 此次社会调查主要以一对一问卷聊天的形式展开,主要通过聊天辅以问卷,详细了解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此次社会调查一共持续了6天,我们主要前往空巢老人集中的地点展开调查。虽然调查时间选在了下午,但是天气依然很冷。调查过程中遭到拒绝也是常有的事,一直遭到拒绝心里不免打起退堂鼓,但是我们彼此鼓励,一起解决困难。调查显示,不同地点的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空巢老人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青年人方面,他们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使子女们不得不离开父母去追寻更好的生活,作为子女应该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而作为政府社会应该建立相关体制,给空巢老人多一些关怀。个人认为,城市中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第二,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丁克家庭,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观念越来越流行。第三,现在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经常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出国深造、工作等。怎么去应对这一问题呢?我认为社区服务方面,社会各界人士,小区居委会应该根据

老年人的特点为空巢老人设置相关的设施,建立相关的老年人服务机构,同时小区内多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家庭赡养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子女意识到应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让空巢老人尽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赡养;心里调节方面,小区居委会要及时掌握了解老人情况,多于心里出现问题的老人谈心,开展文艺活动,老人自身也要调整自己的心里状态。

三、感悟

实践的八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对于经验缺乏的我们,每天早晨,我都要六点起床,准备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的相关事宜。出去便是一天,午饭也会在路边小摊草草解决。志愿服务方面,虽然和孩子们在一起充满欢乐,但是与十几个孩子待在一起一整天也不是容易的事。到了傍晚6点多,所有人员才能返回,晚上大家还要不顾疲惫的去写活动日志,准备第二天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收获也是不少的。首先锻炼了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也会根据当天的情况对人员、地点进行相关调整,这些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其次,是组织能力。再者,是交际能力,调研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让被调查者配合自己的问卷调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还有就是自己的耐心,实践的八天虽然不长,但是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做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总的来说这次实践是受益匪浅的,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努力,苦也变成了甜,我们用青春,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向外展示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五)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社区服务活动报告

前言: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2014年8月5日至8月20日期间是我第四次参加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实践期间,在社区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村道、健康知识宣传、走访低保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期间繁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也使我收获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工作中的乐趣。通过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吸收了新的思想和认识。从这一段社区社会实践经历所领悟到的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社区服务活动详情

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是参加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活动。时间地点为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祥和社区,实践期间,在村委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共同地为居民服务。其中包括打扫街道、健康环保知识宣传、走访等多项的有益的活动。

1.1、打扫街道活动

2014年8月5日至6日期间,经过一天的大力宣传后打扫街道的活动得到了大量居民的响应。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打扫活动。

1.1.1、打扫活动前期准备

8月5日,我们所有志愿者人员两两一组拿着关于打扫街道活动的宣传单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宣传工作挺顺利的,报名参加的居民也挺多。虽然也会有些居民不大理解我们要大家一起亲自参与此次活动的举动,但是经过我们的讲解后,他们也会认同我们的想法想参与其中。看着报名单上写满了报名人员的名字,

一天下来的倦意也随之没了。宣传结束后,我们都集中在一起统计报名名单,安排第二天的打扫活动。第一天的准备工作就这样完满地结束了,所有工作人员看起来虽疲倦但也洋溢着笑意。

1.1.2、打扫活动的进行

8月6日早上8:30所有人员都集中一起了,交代好细节及注意事项等,便进行了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带上工具便到了每队要打扫的路段。大家都很主动地进行了分工,各尽其责,累并快乐。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很有干劲,我们都在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在努力着,看着路面经过大家的打扫后变得很干净,感觉都很有成就感。工作完后大家扛着工具唱着歌回到了集中点,脸上挂着笑容地听着领导对工作的总结和第二天工作的安排。

第二天的工作也很顺利地如期进行了,经过两天的打扫,效果明显可见。

1.1.3、打扫活动后的感想

两天工作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更让我们意识到保洁的重要性。“走在路上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有自豪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懂得打扫工人的辛苦了”这是其中一个参与居民有感而发的。事实确实如此,真的只有我们亲身经历到了,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真正的意义所在。

1.2、健康环保知识宣传

8月10日至12日,在社区领导的指导下,在社区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定点健康环保知识宣传,此次活动主要是给居民传达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期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大力的支持,活动期间有很多都居民前来咨询,同时对于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环节最为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居民轻松地懂得了生活中更多的健康环保知识了。

1.2.1、健康环保知识活动的进行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宣传地点为宣传进行了准备,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9:00我们准时地进行了活动。前来咨询的居民陆续地变多了,居民都很积极。我们给居民列出了生活中的健康环保菜单: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选用节能冰箱、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调低电视屏幕亮度、沐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使用节水的龙头、几时拔下家用插头、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又在进行着健康环保知识的答辩活动,参与的居民可多了,大家都很踊跃,现场可谓一片沸腾呢!几天下来大家的热情都未减,不管是参与的,还是工作的,大家都合作得很好。

1.2.2、健康环保知识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正是响应了社会的活动,环保正是时代的话题,全民都应该投生于其中。这活动感觉真的收获很多,和居民的交流中感觉挺有亲和力。这次活动大家都学到很多,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有所增强了。当我请一位阿姨说说感想时,她便说道:“原来生活中的一小小步也是涉及到环保,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每个都应该为之努力啊!”是的,环保是大家的事情,我们都不该推脱。

1.3、走访活动

8月13日至15日,我们进行了走访活动,此次的活动主要是去帮助低保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我们带着慰问品带上祝福,挨家挨户地进行了探访,当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到来都极为兴奋。同时我们也会帮他们干干家务、聊聊家常„„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1.3.1、走访活动的进行

8月13日早上9:00,我们带上了提前购买的慰问品开始了今天的访问,我

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对独居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一脸笑容地招呼着我们。我们都留意到了他们的生活确实很艰辛,住的只是简单的平凡,家里的摆设也极为简单。看到这些我觉得极为心酸,他们应该备受关注,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在聊天中还是能感受出他们对简单朴素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们给人的感觉很亲近、和蔼可亲。当我们说要帮他们干干家务时,他们便客气地拒绝了我们,应该是我们太热情了,后来我们便开心地帮助老爷爷、老奶奶干起了家务。最后,老人家很不舍地送别了我们。接下来的走访活动都进行得挺好的,一切都很顺利。

1.3.2、走访活动后的感想

此次活动让我们更近一步地接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让我深切的懂得了人民生活虽然变得更好了,但是依旧很多人的生活很艰辛,需要我们帮助。

结束语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社会,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这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

一方面,我确实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强了口头表达的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教室,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确实会很累,但是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得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所以这次的实践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很明显,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一些应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只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

虽然这次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

我接触、了解社会,增加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活动更让我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的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要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早能适应它。

“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将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六)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姓名 朱锦

学号 1021043113

摘要:第一部分,分析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第二部分,报告调研观察到的留守儿童问题的若干表现;第三部分,论证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第四部分,提出课题组对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组建议。此报告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详细地阐述了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告诉我们应该

关心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

的关爱 。

关键词:农民工 留守儿童 生存困境 经济现状

第一部分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首先应该了解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或者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为什么让子女留守?为什么当留守儿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别无良策?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面临种种生存的压力。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先关注农民工问题。

(一)农民工的概念

我国政府是这样定义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二)农民工的出现

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过剩性是一个前提性的因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存18亿多亩,按农村现有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进行推算,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在农村约有劳动力4.98亿,剩余农村劳动力近3.5亿。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1.2亿,其中进入城镇在二、三产业企业打工的农民工约为8000万人。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2002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9460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就意味着在近期内还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

(三)农民工的生存困境

分析农民工的经济、社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可以认为:农民工是不得不与其子女分离,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1、农民工经济现状

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对流入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外国资本是朝着“廉价劳动力”而来投资的,外资追求利润,尽可能地压低工资水平,加之中国劳动力过剩量大,就业竞争起到了压低工资水平的作用。而私营的中资企业、乡镇企业,则采用“低工资”模式操作。这样,各类企业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改革开放之初的“打工妹”的工资水平,20余年后其女儿到同地同类企业打工,工资还是差不多。

农民工的低收入状况,决定了一部分农民工无经济能力把未成年子女带到身边,而是留置在家乡,以降低养育子女的成本。因为带到城镇,必定会增加租房费用、生活费用与教育费用,至少这三项费用是超过半数的农民工经济上难以负担的。

2、农民工社会现状

农民工的职业行为的基本特点是非农化,但主流职业行为多与城镇主流职业相分离,基本上是城镇原有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补充,甚至是流入地当地劳动力所不愿意干的粗活、重活、脏活。具体职业类型主要是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庭雇佣等。农民工的职业具有低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处于城市社会下层,或谓“边缘化”状态。这类职业有的是雇佣方提供的临时的、简陋的住处,如农民工较大的一个群体是建筑工,一般在工棚或在建建筑物内息宿,带小孩就不能不自己租房他住。

这种城市二元的户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体现了它的合理性,一是缓解了农民工流入地城市的市政建设的压力;二是避免了曾经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过的“贫民窟”这一社会问题;三是有效地降低了民政救助规模与社会保障压力。但是,这是以牺牲农民工的权益,牺牲社会公平而实现的。

3、农民工的生存问题

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居住、工作条件恶劣,闲暇时间少,精神生活匮乏

他们平时劳动时间长。并且很少享受法定休息时间。山西省总工会的一个调查,说明约有84%的农民工不能享受法定休息时间,约45%的人没有休息日,连续超负荷劳动。

劳动作业环境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在一些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地、宿舍昏暗拥挤,卫生条件差,生产生活设施普遍比较简陋,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个体老板和不法矿主只顾赚钱,不进行安全投入,不配备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2) 处于城市边缘状态,没有融入城市居民之中

来自于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离乡背井的孤独,给许多农民工的心理蒙上了阴影。昌邑市检察院曾会同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对200名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农民工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感到寂寞孤独”的占92%,“提心吊胆,担心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占47%,“为感情问题整天感到困惑”的占36%。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有的将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则借酒消愁甚至寻衅滋事。

(3) 处于非福利状态

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上把他们排除在外。

参加社会保险难度大

(4) 处于收入高风险状态

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山西省总工会调查的农民工中,有2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不规范的超过三分之一。

按月领工资难。

农民工自身在上述生存条件下,从经济开销、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度等角度考虑,比较留在家乡与带在身边两者的差异,选择把子女留置在家乡,托孩子的祖父母、伯叔父母或其他亲友代养代管,是在理性的考虑下做出的合理的决定。

可以预测,在一定的时期,农民工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城乡二元制户籍壁垒 (实质是社会保障资格如住房、低保、失业保险等的藩篱)只能逐步拆除,一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需要居住、生活、管带、上学等条件难以一一满足;因此,留守儿童的存在是一个带有必然性的社会现实。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三大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三大机制的缺失所致。

(一) 家庭教育的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留守在农村原籍地,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严格说来主要是留守的未成年人(包括学龄阶段的失学、辍学少年儿童)。他们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 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更难找到称职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

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如上所述,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

一是只看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二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校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铁窗,学生抱怨感觉是在蹲监狱。所以有些学生冒着极大的危险,跳窗跳楼去上网,反而导致了安全隐患。

2、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责任

我们在几次座谈会上听到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相对立的意见。学校认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至于学生放学以后在社会上犯的错事,学校难以管理到位;农村基层村镇则认为,学生就应该归学校管。这种教育责任互相推诿,正好助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放纵了他们行为的越轨。

3、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的“马太效应”。有部分留守中小学生向我们调查人员倾诉,“老师就连排座位时都把我们排在最后面的边上,似乎我们这些人可有可无”,说起这些,他们满脸的惆怅和无奈。

4、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

从与各个学校的老师座谈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老师说起留守儿童时,能够罗列他(她)们的毛病、缺点和错误数十种,并且,显得十分的慷慨激昂,

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篇七)
《苏家桥社区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苏家桥社区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工

作总结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按照“关心、互助、关爱、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社区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情况,更好辅导。

我们被定期召开会议,会上除了向队长传达上级对留守儿童工作方面的相关精神,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教育问题,我们更加积极负责,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营造氛围,加强交流,开展活动

我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社区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013年我们在社区的支持帮助下多次开展留守儿童活动,回

首这四个多月有收获也有感触,收获的是一种无形的付出,感触的是全委同事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在我心中,助人是一种梦想;志愿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付出是一种收获。我一直本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和理念,在我的志愿工作上勤奋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的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将志愿者“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领会到更高的境界。在到社区志愿的这四个多月,在和志愿者队友工作的这四个多月,所收获的是我这一生最宝贵的,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我不追求做到最好,但我追求做到更好。现将我这四个多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汇报如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面,始终如一的以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能谦虚求教,在生活中艰苦朴素严谨,积极维护集体利益,能以大局为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注重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作风,认真践行“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不断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我很荣幸成为了一名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在半年的服务中,我体会很多、收获很多、成长很多。

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去播洒爱的光茫,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对我们来说,作为一名现当代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他人,是我们的义务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责任,是为社会献爱心,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胡体现,我们歌颂志愿者精神,呼吁更多的人能加入志愿者团队,帮助更多的人,其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们我们也提升了自己,在这半年的志愿者生活中,

我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从我和所帮助学生的交流中:从志愿者服务队的活动中;从和志愿者伙伴们胡同行中,我收获颇多,志愿者,是人们播洒爱的一面旗帜,爱在大学中传递,爱在社会中成长。

回想着,作为一名关爱留守学生的志愿者,我的义务就是用我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在学习上能有所进步,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其次,我们要用我们大学生青春胡蓬勃和活力、热情小学生交流,让我们同在活力激情中欢笑、畅谈,让我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交流,每周六早晨8点我们就集合向社区出发,开始我们志愿的旅程了,当我们到达社区时,只见小朋友和他们的爷爷奶奶已早早的等在那了,他们还表扬我们说:你们真好,抽时间帮我孙子补课,当时不知道我们的心里有多高兴,一直热衷于志愿者工作,把为别人、为社会服务看作是一种享受,每次志愿归途中都会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荣誉感

在这学期即将结束时,我们队就组织了一个社区活动,我们每个志愿者都积极参加,我们都出了节目,尽管时间紧迫,还须学习,但我们还是会抽出时间来排练,记得,第二天就要开始表演了,我们还没练好,于是,我们就都集合在学校操场排练、彩排,尽管从晚上7点到10点,我们听着音乐,跳着,很开心,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去了社区布置场地,吹气球、挂作品、借音响,我们还有志愿者维持秩序,邀请了很多家长、老人,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有幸请来了社区主任来给我们做指导。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意见和建议,教会了我们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也在此表示感谢。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我

们唱歌、跳舞、和小朋友们做游戏、朗诵,我们都很开心,就这样为我们这半学期志愿者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唱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做手工作品,我们一起谈心。与他们一起很开心,懂得很多,收获很多,希望爱的火把能够继续传递,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相关热词搜索:社区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社区服务项目 社区如何服务留守儿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社区服务报告关于留守儿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3037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