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2016-07-13 14:11: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共6篇)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有市直相关部门及十一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一行20余人赴浙江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浙江几个市...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一篇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有市直相关部门及十一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一行20余人赴浙江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浙江几个市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实际领会了他们在发展中政策的开放与灵活,人的聪慧与自强,干部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我们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依托溪洛渡电站建设,加快永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了浙江杭州、绍兴、诸暨、义乌、温州。我从接到参加考察的通知后,自己就把重点定位在温州。在一些资料上曾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形成了影响中国发展的“三个模式”,即“温州模式”、“深圳模式”、“苏南模式”。因此,有幸参加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的考察组,到了三大模式之一的“温州模式”的发源地,理应花更多的精力作一些深层次的学习与了解。从杭州到温州沿途听取了所到地方党委或政府的情况介绍,同时参观了杭州的娃哈哈集团,绍兴的袍江工业区,环城河整治,喜临门集团,诸暨的服装业、五金业、大唐袜业,中国珍珠之乡,义乌的大市场,温州的正泰集团及柳市电器、永中阀门、市区服装、打火机、鞋革等生产基地和市场。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启迪最深的还是温州。据介绍,20多年前温州“三少一差”突出:一是国家投资少;二是人均耕地少(0.4亩);三是资源少,交通条件差,在沿海地区发展也是较为滞后的。20多年后的今天,温州发展了,崛起了,创造了温州模式,成为全国发展的领路典型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温州的发展如此之快呢?靠的就是温州人崇尚的精神,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强不息”;靠的就是温州精神,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放手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学习考察把聚焦点集中在温州,主要带着三个问题去寻求解答:一是温州经济的特点;二是通过学习考察主要有什么启示;三是应该学习“温州模式”的什么基本精神。 (一)温州区域经济的主要特点 通过学习与了解,我自己对温州经济是这样认识的:在经济发展的主体上,如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生产主体和承担风险的主体是千家万户,而不是依靠少数人;在产品的销售方式上,市场建在国外、国内,在全国设立了成千上万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店和温州专柜进行销售;在发展经济的活动方式上,不是单守在家门口办企业和做生意,而是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生产力的分布方式上,不是把生产力分散在一个个山沟里,而是集中在建制镇,把经济建设与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等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温州的区域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为了养家糊口,具有传统流动和经商意识的温州人开始三五成群走出去。70年代中后期已有十万供销大军大踏步走向全国;82年当地民营企业“八大王”入狱,民营企业发展受到挫折;84年“八大王”平反,温州迎来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春天,干部群众放开手脚,投入了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开始走上了以“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机器、大动力,小能人,大气魄”为主要特征的治穷致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温州的民营企业就是以起初的“人无我有”(即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家庭工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人有我转”(即发展股份合作制),发展到现在的“人转我好”阶段,标志着温州民营经济迈上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被称为“民营经济”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90%以上,基本形成了“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的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民营经济在温州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温州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部分,拓展市场的开路先锋,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二是温州区域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运行基础的经济。多年来,温州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市场体系完整性,市场竞争特色性,市场发展动态性,市场规模效益群体性,市

场机制作用渗透性等自身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商品市场“在发展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新发展”。由过去企业依赖专业市场推销产品为主转向专业市场和企业直接推销并举;由过去有形市场为主转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由过去内销为主转向内销外销并举。走遍全国的200万温州人,一边挣钱,一边传播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他们在依靠勤劳苦干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当地人走向勤劳致富之路,除了带动平原城镇人员务工发展二、三产业,也间接地带动了温州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梯次转移。实现了平原种田的外出做工,山上苦熬的下平原种田。 三是温州区域经济是典型的区域性规模经济。温州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把分散的中小规模为主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块状经济。服装、打火机、鞋革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规模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了区域性规模效应,使温州民营企业不仅有“小”的活力,同时形成“大”的实力,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 四是温州区域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温州的成功,第一是靠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第二是温州人穷则思变;第三是温州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兴起于北宋,形成于南宋的永嘉学派,它的代表人杨叶适,他们提出了一个事功学说,主张惠工通商,这种文化底蕴就影响了一代一代的温州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化在温州人的身上,表现为人人都想当老板,形成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精神,来自千家万户的温州人,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用了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了千金万银。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温州人“不找市长找市场”,全力发展商品经济。就连下岗职工也是个个奋勇,人人争先,“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言转岗”,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温州的企业是我要干,而不是人家要我干,所以是主动的。它有一种内在的冲动,也就是温州企业建立了内在的动力机制。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启示 启示之一:“温州模式”的可贵之点在于: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人们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贫苦的生活。为了追求财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十分勤劳,善于学习,甘于吃苦,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无论到哪里都能扎根,生存发展。而我们这些地方,在历史上就没受到过或很少受到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农业文化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秩序又成为不可逾越的陈规,人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与温州人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温州人不远千里到那里开发廊、办服装店,甚至摆修鞋摊,在那里发现赚钱的机会,而当地人却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或者虽然看到了,却不屑于干、不愿意干,或者不会干而又不去学。学习温州,首先要学习和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启示之二:从温州经验看,要发展民营经济,最重要的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宽松环境,让人们自己去闯、去创业、去克服困难、去承担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市场经济的文化。要知道,在温州发展民营经济之初来自各方压力很大,也做过一些不利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例如,把最早创业的“八大王“投入了监狱,也多批次派干部到温州“灭火”等等。那时,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政府不可能给民营经济以优惠政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民营经济的火越烧越旺。而在我们这些地方,决策层尽管千呼万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但在相当一个层面的部门或干部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是步步设卡,处处干预;或者是把民营经济当作“唐僧肉”,各个部门都要去“吃”一口,这是其一;其二是面对招商引资,高喊开放开发,欢迎你来投资,但是不主动出击,而是坐等上门。后来又觉得人家是来赚钱的,心理不平衡。所以,可以对你热情,也可以不热情,吃、拿、卡要随之产生。学习温州,就是一定不要怕“肥水流进外人田”,特别是不要怕别人赚钱。 启示之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温州在干某件事情,不是看有没有文件,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有文件的照执行,没有文件的创造文件,实践与文件有抵触的,绕道走,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三个

代表”和认真落实发展是硬道理。如农民手里有钱却没有城镇户口,进不了城,他们就集资建农民城,从异地回温州没航班就包机,自己开辟航线,异地商场不上温州货,自己就租柜台卖自己的货;分散的家庭经济规模被列为私有制的样板,他们就创造了股份制,既解决规模小的问题,又戴上了公有制的帽子。这个思维的特点是:不是从教条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你旁人怎么讲,我都要试试看。试不成拉倒,试成了就要千方百计地坚持下去。而我们这些地方由于受落后的官本位的影响,不少人的思维的特点是唯实的少,唯书、唯上的多,做官讲保险,责任找落脚点,讲话发言讲安全感,导致敢闯的难闯、想试的难试„„ (四)应该学习的基本精神 1、温州人淡漠于意识形态之争和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生生不息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繁荣,也是整个现代文明的进步。温州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追求物质的动机,这比他们已经取得的那些物质成果更加重要。只要尊重、鼓励、保护广大群众的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群众自己会找到致富之路。 2、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为了致富、为了创业,要不断追求、不断开拓、不断前进,永不满足。由于传统的影响,我们这些地方的人们往往安于现状,很容易满足,日子过得好一点,就“小富即安”,不想再干了,沉溺于搓麻将,上饭馆。 3、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为了致富,人们异常勤劳,敢于冒风险,工作不挑捡,努力学习本领,善于适应环境,即使极端偏远、极端艰苦的地方,都有温州人在奋斗,在创业。但我们这些地方却不一样,人们也想生活过得好,但又图舒服,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干那些“苦累”之活,甘愿在当地受穷也不愿到外面去闯荡,寻找发展的机会。 4、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讲双赢重诚信,温州人做生意,既彼此竞争,又较为团结互助,不是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也好,共生且共荣。所以温州的所有制结构是多元的,经营主体是多元的,它的市场也是多元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因此,温州的灵魂是创新,商业文明的核心是诚信,经济格局的特点是灵活,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是多元。 三、围绕大电站,推进产业布局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 溪洛渡电站建设的机遇已来临,如何实现服务与发展共赢,在支援溪洛渡电站建设的前提下,如何使移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合情合理的解决。为此,重点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要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做好移民工作;二是要加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民增收,把产业做强做大;三是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做大城市容量,做美城市环境。当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做好移民工作 征地移民工作是当前的焦点、难点。自今年四月孟连协议签定后,在施工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多批次的移民群众上访,游行、张贴小字报、辱骂干部、围攻深入移民区做工作的工作组。针对这些问题,县委政府先后召开干部大会、移民亲属机关干部座谈会、老干部会等各类会议,多次从乡镇及机关抽调200多名干部坚持长达四个多月的工作;还组织了老干部代表、移民代表到孟连考察。经过多方面的思想发动,贴近群众,交心谈心,移民群众由抵触到理解、到配合进行实物指标复查。9月18日开始历时两个半月,全面完成了施工区移民的实物指标现场调查工作,现正进行归类,分析、利用。当前,重点是争取政策、组织内外迁。在移民政策的争取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移民搬迁的宗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二是土地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移民没有能养家糊口的基本土地,将产生长期的不稳定;三是移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历史性、长期性、社会性、群众性、国际性,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把握;四是面对电站建设,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在业主与移民利益分配上找到最佳结合点。既要积极而为,大力支持,又要维护移民的应得利益。五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应学习温州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现有标准是十几年前制定的,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移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政策的合情、合理、科学,老百姓最讲实惠,施工区移民已为电站建设作出了牺牲,应得利益兑不了现,既搬不出,也稳不住。县委、政府有决心和信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恳请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二) 立

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溪洛渡电站筹建工作进展加快,给永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永善的“支持与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要根据溪洛渡电站建设需要和目前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健康需求和消费趋势,结合资源优势,从资源、市场、时空综合考虑,重点抓好有市场、有特色、效益好的产业群体,提升产业品位,使产业结构调出规模,调出“亮点”,调出“卖点”,迅速把产业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在机制上要坚持政策带动、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带动、项目带动、科技示范带动及专业村、专业户带动战略,培植一批种植、养殖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销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江边、高二半山、高寒山区分类指导,分层发展的原则。 在高寒冷凉地区,突出以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发展养殖业为主,努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力发展羊、肉牛,依托“云南半细毛羊”品种资源优势,在马楠、茂林、伍寨、码口等乡(镇)建设半细毛羊扩繁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和“借母还儿、产子分成”的成功经验;减少高寒冷凉片区生猪饲养比例,减轻人畜争粮、争地压力;种植业中,以优质脱毒洋芋为主,其它作物为辅。在二半山区,以发展粮食作物、生猪为主,解决群众致富的问题。在江边河谷地区,以发展规模化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为主,解决群众率先奔小康的问题。 围绕建设“沿江百里绿色产业经济带”,抓好“三群两基”建设。 ——发展壮大以生猪、家禽、牛、羊为主的畜牧产业群。二半山以生猪、家禽为主,适当发展厩养山羊、肉牛,充分利用二半山粮产丰富,桔杆数量大的优势,大力普及生化、氨化饲料,科学饲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与高寒山区羊、肉牛合力形成畜牧产业群。同时,扶持发展肉制品加工企业,带动产业群的发展。 ——发展壮大以魔芋、砂仁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群。把魔芋、砂仁发展成为经济作物中的龙头产业,用以带动油菜籽等作物的发展。充分发挥“金江魔芋”、“金江砂仁”的优质品牌效应,扩大魔芋种植面积、巩固砂仁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强化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财源,达到富民、壮乡、强县的目标。 ——发展壮大以花椒、脐橙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群。以江边干热河谷地区为主,充分利用沿江自然资源,以金江花椒、红桔、脐橙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优质金江花椒和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产业,在规模和加工上大做文章,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1—2户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带动核桃、板粟、白蜡虫等产业以及二半山区的速生丰产林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培植蔬菜基地。随着溪洛渡电站筹建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施工队伍和外地商人陆续进入县城,蔬菜、肉食等食物供应问题已成为迫切而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分两期规划建设4万亩蔬菜基地,年提供商品蔬菜8万吨。 ——优质粮基地建设。以二半山区为主,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以优质大米和优质玉米为主,其它杂粮为辅,狠抓农技措施推广,努力提高单产,增加复种指数,使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转变观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树立“竞争农业”新理念。进一步深化对县情、乡情镇情的认识,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结合起来,与农业基本建设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推广农业科技结合起来,抓好优势农产品的布局,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二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农民自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势产业向自然优势区域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突破原则、择优发展原则、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原则、科技先导原则、龙头企业和能人带动原则。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解决好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问题。四是扶龙头、建协会、亲能人,解决好生产与市场的联接。解决好龙头连市场、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问题。建立农业专业协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自我服务。大力扶持营销大户,培育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五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六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服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使每一个支柱产业,

从规划布局、基地建设、品种引试、技术培训、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人才、有措施,环环抓紧抓实,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七是抓好小城镇建设和劳务输出。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和非公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与开发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八是讲文明,树新风,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解决好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特别是农村、集镇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讲排场、铺张浪费等方面的问题,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三)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做大城市容量,做美城市景观 为适应支持服务溪洛渡电站建设的需要,围绕构建“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城市”的形象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加大县城扩容改造力度,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在规划管理上,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按规划确定的城市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已聘请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县城15平方公里总规和8平方公里建设性详规。根据规划,我县将在县城老城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北片城区,积极配合三峡公司建设好电站施工生活区,着手开发南片新区,通过溪洛渡大道、振兴大街、民通路相连接,力争在五至十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布局和体系。 二是在开发模式上,坚持按照“组团、连线、成片”的思路,实行组团式开发与连片式发展相结合。 三是在资金来源上,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辟融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商和本地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上,坚持把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招商的路子。对公益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鼓励性产业投资项目,实行协议出让,规划勘察成本、一级土地市场费、公共设施建设费完全由开发商承担;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拍卖;享受和兑现优惠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采取先征后扶持的办法进行。

赴浙江考察报告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二篇

隆阳区招商局赴浙江考察学习报告‘ 考察组

(2011年10月25日) 为全面深入开展“桥头堡建设,隆阳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开阔思路,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10月15日至11

月21日,我局组织考察团,在副局长段克丽的带领下,赴浙江金华、义乌、海宁三地,就工

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海宁经编工业园、义

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皮革城、浙江茂华投资集团。这次考察时间虽然是走马观花,

但收获很大,既有感性的体会更有理性的认识,考察组全体同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强烈

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空前增强。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华市是浙江省工业强市。金华充分发挥现有加工制造业的特色优势,实行量的扩张与

质的提升并举,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强化

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民营经济与外资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推动

大中型优势专业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市场国际化促进经济国际化,以市场优势强化产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业优势,以市场影响力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带

动作用。考察组在 金华市重点考察了浙江茂华投资集团,就针对在我区投资建设的保山国际商贸城项目的

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及相关招商引资政策开展了讨论及对接。董事长陈小华承诺派人在11

月28日前完成在保山的公司注册,争取12月18日进行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义乌市积极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 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培育出服装、饰品、拉链、毛纺、针织、

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

济。考察团主要考察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运行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查。 海宁经济发达,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 境内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经济文化强市、观潮旅游名市、

现代中等城市。现辖8个镇、4个街道,拥有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海宁中国皮革城目前已

成为全国著名的皮革专业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通过考察,浙江地方经济迅猛崛起,除得益于自身的区 位优势外,根本的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

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些地方有很多前瞻性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 过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所到浙江各地 经济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核心的是他们的思想实现了真解放、观念实现了真更新。从

他们介绍情况看,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还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

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可以说他们已经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二)发挥优势,准确定位,确定长远发展思路。浙江各地都把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发挥

优势、发展工业上,并从一开始就着眼长远发展,注重高标准规划。

(三)市场运作,滚动开发,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是他们又

一成功经验。

(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推动经济跨越 发展。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善于认识机遇、抢抓机遇,必须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的精神。金华、海宁工业项目开发初期,都经历过土地征用难、拆迁难、群众上访等问题,

但他们视困难为机遇,认定目标,永不言弃。开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最终取得了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三、几点启示 参加考察的同志一致

认识到,我区经济发展与浙江各地 等地相比,从表层上看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政策环

境和实干精神上的差距。浙江各地善于运用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发展经济,其思维境界、知识

结构、工作思路、办事效率、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开放、 超前、文明、精干的综合品位。通过考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曾多次到先进

地区学习,实际早已看到并不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几年过来与先进地区差距却越

来越大,根本的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真正解放,没有完全体现在行动上,影响了发展的速度,

必须再次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层层找问题、见行动。浙江之行告诉我们,前几年我区

只是低水平、低总量上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谈不上“超常规、跨越式”。当前,保山正

在建设走向南亚第一市,正处在一个大追赶和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我区工业经济跨越式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发展提供了可能。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超常规”

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现实说明,我

们的思想解放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思想解放落实得不够,很多时候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

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科学明晰的工作思路,才有跨越式的大发展。面对新一轮的

经济发展期和新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审视大势、分析优势,充实完善发展思路和方向

目标,实现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我们

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所以,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牢牢抓住经济,把

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充 实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统一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开展大

招商,实现大发展。【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和市场化的路子,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

工业经济。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对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是工业项目和房地产

项目,工业项目是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区的经济要保持强劲势头,取得重

大突破,必须突出抓了工业园区和城市载体建设,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工业园区是开放的

窗口、工业的载体、招商的战场、经济的增长点,是非抓不可的。当前,我们要站在投资者

的角度,对照先进,重新审视、谋划、优化我区的软、硬环境。要重点抓好工业项目的开发

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增强财政造血功能。 第四,政策和环境是发展的生命所在,政策和环境越优越的地方发展越有活力。加快我

区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创造优越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一个地方政策环境好,服务效率高,招

商引资的吸引力就大。首先要立足于服务城市发展,争取省市里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工业

园区的发展环境,提高竞争力。其次要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园区内政策再放宽,环境再优

化,服务措施再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在权限范围内,政策能放宽的一定要放宽,审批事项能

取消的要取消,能合并的要合并,审批时限能缩短的要缩短,要坚决杜绝部门利益、眼前利

益,切实为大局、为经济发展尽职尽责。要充分发挥隆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

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者办理手续能够来篇二:关于赴江

苏浙江部分市县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江苏浙江部分市县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县党政考察团

(2008年3月22日) 2008年2月23日至3月1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闻宇同志带领县六大班

子部分领导成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等共54人,先后到江苏省张家

港市、苏州工业园、昆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萧山区,宁波市鄞州区、湖州市德清县

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后在湖州市召开了座谈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重点考察的是工业经济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建设、【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旅游开发等,时间紧、内容多,安排的非常紧凑。八天的时间,参观考察了张家港市的城市

建设、暨阳湖和梁丰生态园、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张家港市锦丰镇民营科技创业园、向

阳社区和协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沙钢集团、华尔润集团、海龙实业等项目,苏州工业园

区和沪徕光电集团,昆山市城市建设、小康成果展,杭州市余杭区园区建设和奥坦斯布衣集

团、老板电器集团,萧山区开发区、汉帛中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鄞州区

投资创业中心,德清县旅游开发等。 近年来,这些市县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大 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的力度,经济发展以惊

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发展的质量越来越好,发展的环境越来越优,综

合经济实力日益强盛。张家港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6

年增长19.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98亿元,同比增长37.5%。仅锦丰镇一个镇完成生

产总值77.47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9.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8亿元。昆山市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01.8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86.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余杭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77亿元,同

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65.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

和34%。萧山区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842.86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财政总收入111.5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4.9%;已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百强

县(市、区)第7位,浙江省第1位。鄞州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

达到520亿元和1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9元。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总结这些市县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核心动力。参观的这些市县区,大力倡

导“前无先例我当先”、“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发展理念,努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

和思 维模式,营造了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于争先、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改革开放的

历史进程中,张家港人培育、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

港精神。进入新的世纪,张家港人又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促

进了张家港的大进步、大提高。10多年来,这种力量让张家港人走出了贫穷,走向了富裕,

张家港精神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成为激励江苏乃至全国人民创新发展

的动力。张家港成为江苏省首批gdp超千亿的县市,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数排

名中名列第三。昆山市始终把富民强市、“两个率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总目

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

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同时,他们发展意识强,善于抢抓机遇、强抓机遇、巧抓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大的发展机遇都被他们抓住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正是由于他们

思想解放、抢抓机遇,激起了发展的活力、激活了发展潜力,成为他们实现经济率先崛起的

核心动力。张家港市、昆山市的巨变只是我们这次学习考察所有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

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忿和思维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不管东西南北风,

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举措,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实现

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清、氛围浓、精力集中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昆

(三)工业立市、品牌强市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主要支撑。常言道:“无工不富、无商不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活”。参观的这些市县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迅速,关键是始终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立足优势,打造特色,努力培植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着力培树品牌、名牌,加

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工业经 济发展速度、比重迅速提升,特色优势明显。张家港市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培植了一批

具有强大支撑带动作用、辐射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市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12家,其中销售过

100亿元的企业7家,拥有上市企业8家,近50家跨国大公司落户(世界500强企业l9家)。

其中,沙钢集团现拥有总资产625亿元,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实现利税150亿元。

华尔润集团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69亿元,实现利税7.9亿元。该企业年产玻璃占全国玻璃

总产量的23.6%。目前第二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达64%。昆山市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

业强市,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全市累计批

准外资项目5300个,注册外资超200亿美元,到帐外资超l 30亿美元。昆山在不到全国万

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的情况下,集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七的到帐外资,实现了占

全国千分之二十四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余杭区、萧山区、鄞州区、

德清县依托民营经济的活力,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高位发展,萧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200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9%左右;余杭区、鄞州区的民营经济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的贡

献额均在50%以上;德清县的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四大支柱产业有75%

的是民营企业。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迅速提升,产业升级、产品创牌。昆山市重点

提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两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市笔记本电脑突破3400万台,占全球总

量的近1/3。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自创品牌。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篇三:

赴浙江考察报告

赴浙江华东铝业考察报告 2010年8月25~28日,受公司、分厂领导委派,曾健、黄金清、卢琳一行3人赴浙江

华东铝业为期4天的技术考察与交流,本次出差主要任务为:效验我公司电解质样品成份,

考察华东铝业200ka异型槽生产情况,同时了解该公司240ka电解生产情况,考察期间与其

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有关技术详细交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公司近期电解质样品分析情况 在电解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好电解质成份,特别是控制好电解质分子比对电解生产有

着重要的作用和直接指导意义,但我公司从6月10日起至今,中试室分析一系列电解质分子

比与氧化铝浓度偏高,分析二系列氧化铝浓度又偏低,下表列出了电解一、三工段6月10

日前后几次电解质分析情况, 在6月10前后,电解工段工艺控制几乎无变化,槽温控制也较稳定无波动,另从历史曲

线也可看出,一系列电解氧化铝浓度控制应不高,但从化验结果中可看出,6月10日至今中

试室化验一系列电解质分子比与氧化铝浓度较高,二系列化验氧化铝浓度又偏低,二系 列多数槽氧化铝浓度化验为零,按常理电解氧化铝浓度低于1.5%会发生阳极效应,但中

试室分析结果是多次分析氧化铝浓度低于1.5%,如此低的氧化铝浓度效应频繁发生,单从氧

化铝浓度分析上可以判断中试室电解质样品分析有问题。在2003年一期电解投产时,投产初

期怀疑公司中试室电解质分析有误差,后来把电解质样品送华东铝业效验,效验结果我公司

分子比化验出现较大的偏差,预计近期中试室化验分子比与氧化铝浓度与实际控制出现较大

的偏差,所以这次也决定取我公司电解质样品到华东铝业进行效验。

二、华东铝业电解质分析情况 华东铝业质量技术部禹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电解质分析情况,华东铝业电解质分子

比分析采用电导法,氧化铝浓度分析采用重量法,电阻法不需要标样,且分析较准确,该公

司电解厂也常怀疑出现电解质分子比分析出现误差,当怀疑分析有误差时,该公司质量室把

电解质样品送郑州轻金属院效正分析,效正结果几乎无误差,我公司电解质样品全分析采用

荧光法测定含量,但荧光法分析需要有合适的并经过准确定制的标准样品,如果标样不准确

会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为了对比效验准确性,在出发前从我公司随机取了十个对比电解

质样品送至我公司中试化验,下表列出了我公司中试室十个对比样化验结果。 下表也列出了华东铝业对比样化验的结果,从化验结果上可以看出,同一个槽的同一个

样品,两个公司化验偏差较多,分子比平均相差约0.3,氧化铝浓度平均相差约0.35%,从分

析结果上分析,华东铝业分析结果更接近我公司实际控制结果,也更接近6月10日前公司化

验结果。 为了更一步效验准确性,我们同样从华东铝业取了5个对比样,下表也分别列出了我公

司对这5个对比样的化验结果,与华东铝业对这5个样分析结果。 表中温度为取样时测量的温度,其中测温仪由我公司带去,热电 偶为华铝公司。

三、华东铝业200ka异型槽生产情况 2009年开始,华东铝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平均运行了2500多天的200ka电解槽进行

系列停槽大修,其中94台电解槽大修时采用“异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进行改造。该技

术采用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专利技术,并根据华东铝业200ka系列

电解槽的特点进行改进优化,主要优化点为电解槽底部四周增加了沟槽,有利于铝液局部循

环,从而带动电解质循环使氧化铝的浓度更加均匀,电解槽侧部加陶瓷纤维板加强保温,减

少热量损失,增加凸台底部梁宽,以提高梁的寿命,在所有槽壳角部围保温砖,以提高角部

温度,至2009年9月份该公司异型阴槽槽全部改造完毕。在2009年9月份我初步介绍过华

东铝业异型槽生产情况,现就这一年里华东铝业异型槽生产情况做简单介绍,到今年8月份

该公司异型阴极槽已 运行约一年多,在这一年多里,异型槽运行较稳定,无一台破损槽,但在生产中也出现

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从今年6月份起浙江省用电较紧张,在兰溪街道晚上九点前路灯不开,由于用电较紧张,

所以华铝200ka电解槽也降电流生产,电流从210ka降至206ka生产,由于压负荷生产,异

型槽设定电压又低,所以造成异型槽生产出现一些问题:异型槽电解质收缩严重,部份槽电

解质不足15cm,两水平总高的下降,造成换极难度加大,由卡缸堵料引起的效应较多,为维

持电解槽的热量平衡,人为上台设定电压40mv左右,现异型槽设定电压在3.77v左右,如图。 随着电解槽的运行时间的延长,再加上电解质严重收缩,过热度较低,部分槽炉底沉淀

较多,造成炉底压降也逐渐增加。据测量分析,炉底压降比投产初期升高约20mv左右,现炉

底压降为310mv左右;同样因为异型槽热稳定性较差,收入不足,造成炉帮偏厚,随着电解

质水平下降,电解槽炉帮上口及伸腿也增厚增长,角部易长伸腿,在篇四:赴江苏浙江五市

开发区考察报告第二稿(070611) 赴江苏浙江六市开发区考察报告 日照经济开发区党政考察团

(2007年6月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八届十五次全委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开发

区的发展经验,开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5月31—6

月5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克军、管委会主任吴军带领党政考察团45人,到江苏

2015旅游局党支部工作计划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三篇

旅游局党支部工作计划

**县旅游局党支部

2015年,我局机关党支部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切实加强机关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推动支部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继续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向广度拓展、向浓度推进。通过教育培训、政治理论学习、交流讨论会、和"互帮互学"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加强实践。

二是协助旅游局党委完善和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保证全体集中学习的时间和质量,在内容安排上,把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强上级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大力提倡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政风,进一步推动一般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三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推进源头治理工作。

二、学习教育方面

一是每月要坚持定期的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把经常性的学习教育作为培养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二是联系实际,推进党建工作。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要认真做到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中改进,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围绕旅游局中心工作和旅游整体发展要求,把加强党建工作与旅游开发、管理、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旅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是要组织交流学习体会;组织上好党课;组织观看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干部先进事迹、反腐败警示片等内容的电教片;邀请有关领导作政治理论学习和旅游业务知识培训;积极参与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的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各项主题活动。重点开展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和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四评"活动,做好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积极兑现各项承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二是要继续深入贯彻两个《条例》和《实施意见》,配合局机关党组织班子,不断巩固规范化党支部创建活动成果。三是提高党支部的自主活动能力,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内容。"七一"期间进行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精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不定期地与党员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做好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在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的前提下,争取优秀干部向党组织靠拢,做好入党培养对象教育培训引导工作,建立党员和非党人员的结对帮扶关系,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四是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并及时上交。

四、日常党务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二是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将按照党员标准,计划发展1名新党员,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使那些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三是积极做好基层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坚持思想汇报、思想情况分析、检查讲评"三项"基本制度,积极开展谈心活动、互助活动、评比竞赛、讲学传统、共教共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是对党员进行日常性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要增强党的知识学习,根据学习要求,局机关支部要组织几次请专业党校老师进行对党的知识的讲授,提高党员对党的知识的理解,开展从业道德教育,形成"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

**县旅游局党支部

2015年3月6日

2016新时期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四篇

一、高点定位,形成共识,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搭建平台

近年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从退休干部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应对,及早谋划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举措。

1、吃透精神,明确目标。中组部(2016)10号文件下发后,我局反复组织学习研究,深刻领会其中“加强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的新表述,充分认识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不仅是形势发展的新需要,也是中央、省、市对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是老干部部门的职责所在。作为老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要顺势而为,未雨绸缪,善于把握工作主动权,为领导决策提供前瞻性意见。为此,我们把全市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形成书面材料,向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书记曹斌的高度重视,要求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集体学习中组部10号文件,并由市委办进行专题研究。同年十月,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把“积极探索做好市管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作为专门章节写进文件,提出了“逐步把市管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纳入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管理范围”的要求,为我市老干部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调查摸底,拟定方案。2016年,我局组织了对全市市管退休干部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内容包括退休干部的基本概况、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服务要求和特殊需求等20多项信息,为退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我们还先后到上海、浙江等地,学习他们开展退管工作的具体做法,借鉴经验,开阔思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检查督促、协调指导、工作调研、制定政策、组织活动”等退管工作的基本职能,向市编委递交了《关于增设退休干部管理科的请示》。

3、积极争取,形成共识。我们主动与市编办、人社局、财政局联系沟通,就退管科的编制、人员、经费、管理权限等多次进行协商,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还利用市领导来局进行慰问调研的机会,把各地开展退管工作的先进做法向领导汇报,使这项工作得到主要领导的关注支持。经多方努力,今年7月,我局“退休干部管理科”正式批准成立,相关人员编制一并得到落实,工作经费按人均200元标准纳入市财政预算,从而使退休干部的管理有依据,服务有标准,经费有保障,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开展理顺了关系,搭建了平台。

二、统筹规划,构建网络,夯实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基础

一是制定《办法》。为了使退管工作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我局分别组织召开了党务书记座谈会、老干部支部书记座谈会和市管退休干部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全面了解广大退休干部的所思、所盼、所需,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市管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暂行办法》。同时建立健全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例会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结对联系制度、走访慰问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便于基层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网络。以市局退管科为龙头,建立覆盖全市的管理网络。在乡镇、部门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组织委员(人事科长)、老干部组长、退休干部代表为成员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在村(居)、社区建立了退休干部服务联系点,确定村(居)、社区支部书记担任联系点负责人,形成了市、镇(部门)、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发挥老干部支部作用,根据就近、就地、便于活动的原则,将所有退休老干部编入相应的老干部支部,使老同志离岗不离组织,退休不褪本色。

三是强化考核。将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纳入各单位党建工作的考核范围,提高分值,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对经济工作考核结果行使否决权,从而使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各级党组织的份内之事、应尽之责,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努力为退休干部办实事

一是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主线。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根据“退休干部的日常服务管理由供养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的规定,制定了全市市管退休干部政治学习、通报情况、参观考察、走访慰问等工作计划,下发至各乡镇部门统一执行。具体操作上,我们实行离休干部与市管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六个一样”:即一样传阅文件、一样订阅资料、一样列席重要会议、一样组织参观考察、一样通报情况、一样走访慰问。加强老干部支部建设,结合支部改选,选配年纪相对较轻、工作能力较强、有较高威望的市管退休干部担任老干部支部书记,把其他市管退休干部尽量选进支部班子,调动退休干部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使他们紧紧团结在支部周围。

二是抓好基层工作的督促指导。市局退管科对各乡镇、部门执行年度工作计划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整改。我们还通过举办老干部支部书记培训班、在乡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动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在面上开展。设立了老干部服务热线电话和投诉电子信箱,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随时倾听老同志的意见建议。

三是抓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帮困。实施了老少结对工程,由机关在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与离退休干部一一结对,建立联系卡,定期上门开展走访和提供志愿服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通过与民政、卫生、司法、工青妇等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基层卫生院、民政办、司法所等为患病、高龄、空巢和独居单身老干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帮助和上门服务。与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困难退休干部补助办法,使困难老干部的救助工作制度化,受到老同志的一致欢迎。

我局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得到老同志的认可,也激发了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热情。目前,我市的慈善会、关工委、脚部按摩协会、银龄医疗者协会、矛盾纠纷调委会等组织中,90%以上成员由退休干部组成,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市领导施亚民退休后被任命为新通海沙综合整治工程总指挥,他带领一班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江堤,餐风宿露,披星戴月,八个月完成了一年半的工作量,为港开发赢得宝贵时间和近万亩工业用地,被市委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有功之臣。

2015基层领导干部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五篇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全市人口630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飚升,发展速度飞快。现有外企超过万家,世界五百强中有118家到苏州投资,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5个县级市都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部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

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

四是扬长避短善于发展。苏州与上海各方面条件相比,明显优势不足,但是苏州人能找准定位,没有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力争发展项目,而是充分依托上海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的人文、旅游资源等优势互补,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被誉为了“上海的后花园”。 今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苏州厨房”走进世博会、世博动漫宣传片由苏州打造、世博论坛登陆苏州、世博会游客中心落户太仓、世博会“水世界”签约周庄等等,都可以看出苏州发展的勃勃生机,可以说,善于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也造就了苏州的辉煌。

三、苏州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纵观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三要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用先进、适应的技术提升我市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苏州人的认识是:所有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一流的国家,必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一个一流的城市,必定要有一流的大学,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

四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推动产业升级。在晋城,以煤炭、电力、冶铸、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这是优势所在,不能丢了优势找优势,必须把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在展方式上,我们必须要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和产业拓展,指导各类产业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依托资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黑变绿、由

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要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协调推动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转型。

2015关于赴外地等开发区考察报告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第六篇

文章标题:关于赴外地等开发区考察报告

为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经验,推动我区各项工作的快速进行,经区委书记会议定,由区委副书记成龙同志带队,党政办同志参加组成赴外地开发区学习考察组。学习考察组经9月21日至28日历时7天,分别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周边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座谈、个别了解、查看资料、实地参观等形式,学习考察组基本达到学习考察目的,完成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建成区32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商务中心、日本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已有欧美、日韩、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1100余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卫生用品等三大主导产业。2002年全区GDP达182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27亿元,进出口达66亿美元,合同外资达96亿美元,开发区领导设党工委书记1人,管委会主任1人,专职副书记1人,管委会副主任若干人。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劳动人事局、城乡社会事业管理局等7个部门定行政编制103个,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30余人。

浙江省嘉善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内设五金机构工业园、生化工业园、家具工业园、化纤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及精密机械工业园六个专业园区。1999年被中国开发区协会和中国贸易促进会评为“优秀开发区”。是国务院特区办确定的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开发区领导层设管委会主任1人(县长助理),副主任若干人。下设办公室、工程部、项目部、财务部、企业管理办公室待机构。机关设置相当于我们开发区的初期架构,但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成效卓著,2002年开发区GDP达20亿人民币,财政收入2亿元人民币,共有入户企业280余家,其中台资企业占40达100余家。机关除开发区领导为公务员身份外,其余均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近80人。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对大连开发区的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开发区GDP达242亿元,财政收入近30多亿元,进出口额突破60亿美元,合同外资额达86亿美元,,入户企业1581家。开发区领导层设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下设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国土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招商中心、公安局等机构,在编在岗人员227人,机关现有工作人员300余人。

二、对外地开发区体制运作的看法

1、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是基本要求。从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开发区看,行政体制都是精简、高效,与我区的机构设置大同小异。在处理开发区党群工作问题,相同之处就是设立党群工作部,党政办公室作为开发区的中枢运转社经独立。同时其他经济管理所涉及的国家、省直单位均为派出机构。

2、专业的劳动人事部门,保证了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均存在编制外人员的问题,采取“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既有行政编制人员,也有事业编制人员,更有聘任、聘用人员。多制式的人力资源机制适应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劳动人事部门的设立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保证。

3、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从上述几个开发区看,“一站式”服务已真正得到体现均设立的统一的办证大厅,客商只要进了办证大厅的门,投资办企业所需要的一切手续均能办理。再配备商务代理服务,从办暂住证、企业执照、火车票、飞机票,复印、打字、传真均可办理。办证大厅设计为对等开放式,客商可以进入工作间和办证人员对等就座办理手续。更具人性化的是大连开发区还从欧美客商多的特点出发在办证大厅设立了咖啡小厅,以适应客商的生活习性。

4、基础设施先行或超前建设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所到开发区均可见规划区条条宽畅的水泥大道,高档次的绿化和亮化设施。但周边也还是农田、荒山和农舍。尤为突出的是浙江嘉善经济,深深地体会到基础设施滞后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影响。近几年他们提出了“基础设施是关键,招商引资是中心,经济发展是基础的思路”下大力搞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范围的道路已基本建成,且绿化、亮化、交通设施同步到位。《关于赴外地等开发区考察报告》来源于文秘


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相关热词搜索: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浙江嘉兴市委书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市委书记,赴浙江考察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4828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