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2016-07-18 14:34: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共6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上世纪末,我区(县)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但由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且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各乡镇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城区与乡镇之间的差距依然...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上世纪末,我区(县)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但由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且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各乡镇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城区与乡镇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不同人群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还存在显著差异,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以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城区与乡镇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区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本报告以我区基础教育的整体状况和XXX小学、XXX小学为案例,考察和分析我区基础教育发展内部差异问题,并客观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确立的理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现状与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办学条件的差异。从我们调查的XXX市第五小学和XXX小学两所小学所获的数据看,处在不同区域的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收集的数据从02至06年共五年,就平均生均校舍面积而言:五小为1.352平方米,而板城小学为1.126平方米,还包括0.144平方米的生均危房面积,也就是说,在这所学校中,平均每个学生可以使用的正常的校舍不到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方面:五小平均每33个学生就拥有一台电脑,而板城小学是平均每134.2个学生才拥有一台电脑,对于大多数不到一百名学生的办学点来说,电脑几乎是看不到的。师资方面:五小五年来的平生师比为19:1,而xx小学五年来的平均生师比为48:1,这说明,像板城小学这样的农村学校教师严重缺少,基本上是一个班只有一个教师,在仅有的这些教师中,年龄超过50岁的教师就占了50.8%,超过一半,这样的年龄结构,在新课程已经推行了六七年的今天,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自然是不会很多,骨干教师也很难从这些教师中培养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这样的乡镇,一个骨干教师培养出来,不是往城里跑就是往中学跑。教师的工资收入情况:仅拿2006年来说,XXX小学教师的国家财政人均月收入为979.3元,外加224.65元的学校福利补贴,而XXX小学教师同

年的国家财政人均月收入仅为664元,没有学校福利补贴,这样,两个学校的人均月收入相差一半。差别还不仅仅在此,如果说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话,那么,在这样两个区域之间,是很难体现这一点的,因为农村的教师紧缺,他们的平均周课时都在二十五节以上,而在城区,有上课任务的教师平均周课时只有十节(甚至更少),还有很多没有上课任务的就更加轻松。

2、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我区有四所城区小学,2002年至2006年,城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051、1223、1139、1156、1325(单位:元),而在同期,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则分别为721、775、769、814、825(单位:元),从数据上看,差别是明显存在的;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816、940、1302、1331、1266(单位:元),比农村小学稍好些,但还是比不上城区的小学。另一项数据“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也基本上反映了这样的规律:2002年至2006,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490、560、594、650、775(单位:元);城区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则分别为753、810、818、794、858(单位:元);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518、634、707、886、1053(单位:元),除这两年比城区小学略高外,农村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也是比农村小学稍高,却比城区小学低。2002年至2006年,城区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37、277、191、225、294(单位:元),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86、90、117、113、147(单位:元),农村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却比城区小学略高,比农村小学更高一些,分别为166、171、194、321、312(单位:元)。总之,从2000年至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城市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1099.43,农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717.71。生均公用经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七年里,城市小学的平均生均公用经费为193.71元,而农村小学的平均生均公用经费仅为95.43元。

就校舍而言,由于学生人数激增,生均占校舍面积也在减少,2007年,农村生均占校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40%,初中生均占校舍面积也减少了4.5%,这说明,学生在校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学校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另一项数据又显示: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危房比例却在增加,其中小学的危房比例增加了0.03%。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最突出的是农村教师紧缺:国家规定生师比例应为21:1,然而,2000年以来,北区农村学校的平均生师比例为27.75:1,有个别学校甚至只有50:1,而城市平均生师比却达到了17:1,这说明,一方面,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而城市学校的教师出现富余,农村大部分骨干教师流向了城市,农村学校不得不自筹经费请临时代课教师,这些临时代课大多不具备合格的条件,这是导致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另一项统计又显示,即使是在编的教师,2000年以来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合格率仅为87.2%,初中在编教师的平均学历合格更低,为79.6%。城市小学的平均学历合格率为94.18%。

就办学条件而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电脑、图书的配置等,农村学校生均图书数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如2007年,城市小学生生均图书数为19册,而农村学校生均图书数仅为7册,几乎相差两倍,农村初中生均图书数也只有11册。至于电脑拥有量,我区一所中心校平均每129.5人才有一台电脑,校园网更无从谈起,这根本无法保障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而另一项调查结果又显示出了相反的情况,那就是城市的生均占地面积比农村的生均占地面积少,城市生均占地面积只有4.56平方米,而农村生均占地面积则还有7.1平方米左右,这说明,

城市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校舍紧张,有些学校70多个学生挤在一个教室上课,连老师开会用的会议兼多媒体教室也被迫腾出来做教室。

3、义务教育发展的群体差异。除上面提到的残疾儿童外,我区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也是我区学生的主要来源。我区小学共有留守儿童42940人,占在校小学生人数的41.76%,初中学生中的留守儿童为9575人,占在校初中生人数的41.84%,这说明,我区的留守儿童数量是比较大的,有的学校超过了50%,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占的比例比较大,超过50%;对于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我区城区小学接受了772人,其中239人享受免借读费待遇,免借读费总人数占接收总人数的30.9%。这一特殊群体与父母都在身边、与父母都有工作、与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是有区别的,后者较易形成的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由于他们有人督促、辅导其学习情况,有利于与学校互相配合,因此这些孩子在习表现上更好一些。

4、义务教育发展的生源差异。如前所述,在我区的广大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了学生生源近一半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龄从20到70岁(以50岁到70岁的居多),他们都是留守孩子的父辈、祖辈、亲戚朋友,但祖辈居多,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学历居多,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而在城区的四所小学中,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XXX小学的接收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人数达到452人,占全体在校学生人数的47%。经调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均来自市周边的大寺、贵台、板城等乡镇,其家长中大多数是摊贩、临时工、钟点工,搞运输、送水、营销等,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不高,造就了他们生存就业的艰难。绝大多数人生活寄居在棚户区或者条件较差的出租屋,没有卫生设备,吃、住、学的条件都比较差。农民子女由于受到这样的条件限制,成为了一群既敏感又自卑的弱势群体。

5、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差异。尽管我区各校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但由于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教学的实施是有区别的,从走进课堂听课的情况看,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比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好,有些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知识无法普及、学科实验无法进行,音乐课只能听老师唱出来的声音的老师,只是“唱歌课”,声乐知识、乐理知识没人教,也没人会教,有些课程表面上是开设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只是让学生看看教科书而已;有些教师尤其是教学点里的临时代课老师,文化素质偏低,有个别甚至才读过小学五年级,他们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外出学习的机会无乎没有,即使有人上门指导,也不能很好地领会精神,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发挥。有的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相当低,有的老师在黑板上抄写几道课本上的例题,抄完就下课,学生看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有的老师甚至出现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性的错误,让他们渗透数学思想、揭示数学规律也是勉为其难。我们再通过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比数据来看,经济落后的乡镇学校与经济发达的乡镇学校在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 如下表1、表2:【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表1:XX区2007年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成绩统计表

6、其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辍学现象还存在,2000年至2007年,全区小学平均辍学率为0.21%,初中平均辍学率为2.79%,这些流失的初中生大多数外出打工,有少部分回家务农或成为闲散人员。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很复杂,并相互交织缠绕,很难梳理。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乡镇,如财税收入较大的XX镇、XX镇,学校办学条件就比较优越,学校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图书室、实验室样样齐备,反之,则相对较差,如xx镇、xx镇。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XX区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情况及与全国的增长情况比较:(单位:元)

XX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及与全国对比情况:(单位:元)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XX区中小学校生均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全国的水平,学校拥有的经费仅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难以谈到发展,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本没有资金用来调配,以确保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4、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取得明显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区政府财政总量的不足,导致义务教育投入的困难;面对层次不一的乡镇,无法精确的认定投入份额,某些乡镇也会以“以县为主”为借口,不愿承担本乡镇的教育投入。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双重缺位,造成教育管理的部分“真空”,有一些乡镇政府降低了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弱化了乡镇一级对乡、村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甚至不愿完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造成部分农村地区新的义务教育发展滞后和不均衡。

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在率先实现“两基”、巩固“两基”的过程中,xx区把基础教育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政府教育职责,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XX区早在 1996 年就全面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任务,近年来采取切实措施,使中小学校的校舍、场地和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用品等教学设备逐步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合格学校建设。 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逐步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

篇二: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于2010获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市义务教育离高位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距离。为此,市教体局专门组织人员于2月中下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初中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所合格学校,在合格学校共11所正在建设中。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8.04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6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6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6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90%;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8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8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88%,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7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87%;小学和初中微机拥有量达2268台,图书藏量达202万册。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二)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市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心灵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革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为提高,全市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7%、97.3%。省、市、县、乡、校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27人、县级365人。完成继续教育新一轮培训,培训率100%,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日益优化,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责任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教学两项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业水平监测成绩逐年提高。

(四)教育管理空前强化。办学体制实现了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市公用经费1122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2009年公用经费1351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2010年公用经费1417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71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坚持依法治教,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8.8%。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94所,其中普通初中34所,小学160所。全市小学和初中共有 个教学班, 名学生,教职工总数达 人,其中专任教师 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4%。

二、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从总体上看,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面上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城区学校太挤”。城区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城区的市一小、市二小、金庄小学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 个班,容纳学生 人,实际开班131个,容纳学生7365人,超负荷接纳学生4962人。平均班额65人,超省规定20人,最大班额已达82人,超省规定班额37人。但是,乡镇在校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却多达150余所。二是“农村学校太弱”。我市27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仅有12所达到了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还有15所学校由于配套设施设备不全,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等,而其他乡镇的联校及村小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普及合格学校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近年来,我市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又逐渐拉开了距离

【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目前,我市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达41岁,乡镇面上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5岁,部分小学51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上其它科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学校缺乏音、体、美、英语教师,90%以上的村小还存在包班的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2000年至2007年,我市一直未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期间,随着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不得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进初中任教。2008年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期的到来,我市以每年不少于5000名学生的速度递增,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又不得不从初中选调部分教师到小学任教。这些“层层拔高”、“时宜调整”的做法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专业素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一些村级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本乡教师,而部分教师大多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是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据调查统计,我市4所城区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人数占72.3%,而10所农村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27.7%;7所城区小学骨干教师人数占63.9%,而农村小学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仅为36.1%。农村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五是管理队伍和水平存在差异。虽然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走进新课程已经多年,但我市农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村级学校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大,重应试、轻能力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达不到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育政策过于向城区倾斜。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一直实行城乡非均衡发展模式,使教育政策重点向城市倾斜,以农村支持城市,优先发展城市重点校、示范校,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近几年,虽然我国进入“城市支持农村” 的发展新阶段,但对教育而言,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城乡教育差距在

短短三两年时间内不可能缩小到接近平衡的程度。

(二)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在“人民办教育”政策时期,由于各地对教育事业发展理解不同、甚至个别有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导致全局意识体现不明显、步调不一致,甚至各自为政,加上当地乡镇、村委多方插手管理学校,不利于学校管理,学校班子不团结、缺乏战斗力现象时或存在,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眼光,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我市实行政府办教育以来,政府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落实了“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的”战略方针,理顺了管理体制,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班额也小。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都优先留在城区,全市教师流动只是“单行线”,即只从农村向城区,而城区教师基本没有到农村任教。教师管理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科学长远的教师流动机制,农村教育缺乏政策吸引,导致教师只出难进。

(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三、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教师资源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推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核心问题是教师和校长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均衡。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狠抓薄弱,使弱者变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大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深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的要求确定下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于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要在继续宣传、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大张旗鼓地、持之以恒地宣传、贯彻《纲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上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自我加压,协同努力,大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作出贡献。

(二)遵循就近入学原则,循序渐近地调整学校布局,继续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近年来,我市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原先分级办学时的村办小学生源减少,对分散在农村的初中、小学进行相应的调整非常必要。要充分考虑我市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有利于减少教育资产流失,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级投入的原则和精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宜保留的尽可能保留,确需撤销的也应逐步过渡,避免出现农村小学覆盖半径太大、学生就学不便、班额过大和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等问题。要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可在城乡借鉴试行“一校制”、“学区制”、“联校制”等办学模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以优带弱,以中心校带边远校,促进相对均衡发展。

(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衡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建立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新格局。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市农村初中学校及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使城乡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投入是一项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资基础。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一是要继续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2012年达到4%;二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城乡居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是足额征收教育附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四是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六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核定农村中小学基本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教育,尽力为学校减轻经费开支负担。要按照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尽快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要多层次、多渠道,以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重点,按要求组织参加省、市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县内集中培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做到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要重视离岗集中培训,强化在职在岗教学交流、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大力做好特岗教师的资教工作,以缓解紧缺学科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四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青年教师,边远学校教师的引进、补充,可以实行定向招聘,合同约订最低服务期限,不足服务期限的不得调动。五是对不适合、不适应继续从教的人员,要研究办法,适当调整;对年龄偏大的教师,可允许提前退休或离岗休息。对调出来的岗位、编制要及时引进优秀人才予以补充。六是要建立健全校长轮岗、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城镇、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艰苦、边远、薄弱学校,鼓励县城、乡镇集镇教师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学校任教。

(六)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要成立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置相应工作机构,统一部署、统筹指导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

点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村教师“安身”的问题,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公寓建设规划,并尽早组织实施,解决现有部分教师和新引进教师无房住的问题,让教师“安居乐教”;二是建立并实行农村边远教师津贴,鼓励和引导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三是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鼓励。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制定相应措施,依法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应职责,在制定规划、项目争取、核定编制、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建设用地、教师录用与交流、教师职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多提供便利,少一些障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以党风带行风、带校风、带学风,促进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入新历史阶段。

篇三: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2015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2015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教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设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政府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发展良好。

**市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均衡状态良好。1996年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近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平,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电、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区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平在地区、校际间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平。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近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现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造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许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政府统筹的体制后,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政府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至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无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不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间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平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平。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平,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篇四: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2015教育系统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教育系统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建教育强区”的战略要求,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业务教干和市级以上业务骨干于8月12日赴江苏省**市考察学习,在区教研室许晓玲和崔景浩两位主任的带领下,冒着酷暑在**学习考察了5天,于8月16日顺利满载返回。

在**期间,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和**育才小学,聆听了三位校长和一位局长的精彩报告,观摩了**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问题发现与解决问题” 的微格教学展示,并与附中部分教师分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交流。本次**学习考察,开拓了眼界,启迪了智慧,更坚定了抓好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信心。尤其是**市广陵区陈士文局长的报告让人耳目一新,他的精彩可以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除弊革新”,有着教育改革的大家风范,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给我们带来诸多震撼;一是常态管理的大胆创新,二是课改的深入实效。很多管理和课改的招数确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理性借鉴。反思我们的管理与教学,我们是应付的多,主动发展的少,改革创新的更少。现就学习情况作以汇报:

一、深入课改,以课改为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不管是教院附中,还是育才小学,还是后六中学,还是梅岭中学,无不是以课改发迹,无不是以课改推动学校发展,无不是以课改促进师生成长。

1、 鲜亮的附中精致管理

附属中学应爱民校长的精致管理很鲜亮:一是管理--精致的管理是为了教育的精致。丰富管理的内容,优化管理的方式,挖掘教育的价值,丰富常规的意义;二是课改--“观念引领与模式推进”。“不是我太无耻,只是我太无聊”,一针见血道出当前相当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的根因。三个再造(流程再造、知识再造、方法再造)和三个成效(让教师更轻松、让学生更快乐、让教师更科学)引发我们更多思考,我们的当前的教育到底怎么办,又将走向何方,无论如何应该怎么样让学生不再避师厌学,真正把学校视为乐园。

附中的“青年教师课堂改革小组展示”准备充分,虽然我听得不大懂,但是就其组织形式和个别教师的自我展示可见一斑,在听得过程中我挥笔写下这么一句话“**温高近四十,不及附中待客情”,无论是“花生再奔跑”合作氛围的营造与贯彻,无论是“数中自有黄金屋”的理性与睿智,还是“三个苹果”的激情与向往,还是“披星戴月十公主”的灵利与大气,还是“混搭组”的谦逊与文静-----我们从小组的展示中可以窥见附中人已经走进课改的深水区,教师得以历练与发展。

2、令人震撼的育才教学改革

来到**育才小学的校门口,让人眼睛一亮,学校门口没有挂白底黑字牌或红字牌“**育才小学”,只是置放一巨石,巨石被雕琢成一本打开的书,在书的左右页上阳刻着两个字“育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简约厚重”,带着第一印象走进她的报告厅,陈士文先生的报告给了我完美印象的诠释:教学课改--简约,文化积淀--厚重!我为自己的第一感觉叫好!

管理上,设立一办三部,整合传统学校行政架构,突出教学主旋律;我理解为精简机构,让更多的人管教学抓教学从教学,大家都站在教学的大舞台上,尽享课改的歌舞升平之乐事。

教学上,实施“资源化×个性化备课策略”。“每课必须学(资源化)每课必须思(个性化)都不能为0,有一个0都失败”,讲得好。对备课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大改革,力除形式主义,铲除高耗低效之弊端,实施四大备课比例策略来解放备课:A--剪贴复制25%,B--增删修补30%,C--同创共享30%,D--改革创新15%,AB两者不用劳动,就是拿来主义,C者为共同劳动,D者为个体劳动。并且文本形式不限,可为文本式,可为表格式,亦可为提纲式、文稿随感等。评价上,独树一帆,严谨而科学。他们实施的课堂评价、教师求真仁爱之师的评选等无不给我留下鲜明的震撼。

听后深感痛快--原来课改可以这样进行,只要想到了并符合教育的原理,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尽兴改革,不必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我们不仅要学会适应这个世界,更要有胆量有魄力改变这个世界。

二、“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

**几所学校的深入课改均由学校一把手把持牵头,我从诸位校长的报告中深刻领会到三句话,“校长的办学思想就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在**的五天,我的脑际时刻回荡着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倡导教育家来办学”。在去**学习之前,我对“倡导教育家来办学”不够理解,或者说理解的非常片面,我一直在想,温总理的话官腔十足,不是纯属,至少水分很大的,中国的学校这么多,哪来那么多的教育家?!(

一所学校走向何方办到什么高度达到什么水平,与学校一把手有着直接的正关系,应爱民的“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陈士文的“教学管理的本义与创意”,胡建军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王力耕的“精致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无不折射着这个真命题。可想而知,只有一把手全身心投入,有困难也不是困难,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迎头赶上,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反过来,没有一把手的强力推进,很多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棘手,甚至瘫痪于仅有的一腔热血,更甚至夭折于片刻的昙花一现。

不虚此行--酷暑八月下**,改变十小在今朝!

--写于2015年8月18日

篇五: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2015学习考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汇报材料

学习考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汇报材料

**省**市温县辖10个乡镇,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在校生6万多人,共有初中17所,小学86所。温县于2015年代表**省顺利通过国家“两基”督导验收,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试点县,并于2015年3月接受省政府督导团评估验收,得分91.5分。

为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学习借鉴省定创建工作试点县的成功经验,避免我县创建迎检工作走弯路,做无用功,我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股、督导室、办公室、发规股、计财股、装备中心、电教中心等有关人员,在副局长李振堂、党组成员赵玉明的带领下,于3月26日赴温县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验收流程

省政府督导团于3月13日至15日对温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评估验收,验收组共14人分成“综合巡视组(4人)、经费检查组(2人)、入校检查一组(4人)和入校检查二组(4人),具体验收流程如下:

3月13日上午,召开评估验收汇报会,主要工作内容七项,一是县长致辞,二是省验收组长讲话,三是观看汇报片,四是分管教育副县长汇报,五是现场抽签产生检查学校名单,抽签时,县教体局提供全部学校名单和学校分布图,省验收组随机抽取20所中小学校,六是召开由相关局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参加的座谈会,七是查阅县级档案材料。

3月13日下午,综合巡视组入校查看,教师进修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必看,其他学校由县教体局提供,但不能与抽签学校重复,经费检查组到财政局、教体局、税务局等单位查看教育经费资料,两个入校检查组按照抽签产生的学校入校实地检查,主要查看了学校师资力量,质量与管理、办学条件、公众满意度四方面的内容。

3月14日上午:省验收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与13日下午相同。

3月14日下午:省验收组在驻地汇总检查数据,形成反馈材料。

3月15日上午:召开评估验收反馈会。

温县教体局和学校有关人员一致认为,本次检查,省评估验收组轻车简从,认真负责,低调务实。工作期间,验收组成员一律吃工作餐,不要求过多人员陪同,严格按抽签所定学校检查,所到之处,认真查阅资料,详细登记数据,实地查看校情,诚恳访问群众,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没有协调商量的余地。温县教体局一负责人深有感触的说:本次检查,千万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心理,否则,一定会碰壁。

二、主要措施

我县考察团抵达温县后,首先听取了温县教体局白局长的情况介绍,然后查看了县级档案材料,接着实地考察了林召中学、林召小学等6所中小学校,考察团成员实地参观了校园,操场、功能室等,查阅了学校档案材料,并与校长、教师等有关人员进行交流。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温县整个迎检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具体做法和特色是:

(一)推行校园四化工程,改善学校面貌。近年来,温县教体局实施了校园绿化、净化、美化和文化四项工程,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搞好规划,量力而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绿化上品位,净化全覆盖,美化变新颜,文化有创新”,教体局将校园四化工程建设纳入“五星”级学校评选(五星:绿化、净化、美化、文化和质量),每年一评比,每年一表彰,并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倾斜补贴。考察团所到学校,校园干净卫生,没有死角,绿化面积达标,设计精致美观,文化氛围浓厚,可谓是一乡一特色,一校一景观。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林召乡,该乡在中心校的统一指挥下,全乡所有学校,统一设计规划,统一建筑色调,统一采用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式文化框架。

(二)规范教学管理,修炼发展内功。我们参观的6所学校均把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学工作作为工作重心,他们着力做好了体育、音乐、写字、手工制作、实验教学等薄弱课程的开设和学生活动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学生作品和活动图片,他们把这些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剪纸、拼贴图片、钢笔毛笔字作品等搬进了展室、器材室、活动室,布置的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令参观者叹为观止。他们的教师风趣的对我们说:“省检查验收组看到我们学生用黄豆粘贴的图案,用大葱、青菜制作的美人图,看到我们学生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和一卷卷漂亮的硬笔书法,纷纷称赞,应接不暇,哪有心思再去查数我们美术器材够不够数呢?”我们认为:(

(三)建立督查台帐,实行督查通报,狠抓工作落实。自去年10月份以来,温县教体局进行了五次密集式、地毯式督查,教体局有关股室全员参与,校校到,项项查,每次督查查出的问题,都记录在台帐上,提出整改时间和整改办法,并汇总通报全县,下次督查只督查上次台帐上的问题解决没有,没解决的问题和新生问题,再记录在台帐上,再进行全县通报,每次督查,不放过一所学校,不漏掉一项内容,每次通报,点名到姓,不留情面,这样通过反复督查、整改、狠抓工作落实,让学校在督查中完善,在督查中发展。

(四)实行档案材料分包责任制,创建精炼高效档案。迎检档案材料,温县是由教育科牵头负责,将县级档案七类40条,分解到机关科室。教育科负责整理目录、培训人员、材料审核把关,相关科室根据分工,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平时,档案材料分块整理,分块保管,验收时相关科室负责提供自己负责的档案内容,并解答专家提出的有关问题。他们对档案材料的总体要求是:材料不在多,而在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实行责任追究制,哪个科室负责的档案材料失了分就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三、几点体会

温县和我县一样,是个农业县,财政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其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与我县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没有太大区别。温县之所以率先在全省通过评估验收,我们认为,一是得益于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温县历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市共有5位院士,全部出自温县。群众谈论的是教育,关心的是教育,政府呵护的是教育,支持的是教育。温县教育人洋溢在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之中,心无杂念,没有干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之中,教育怎能不稳步发展?二是得益于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温县教育不追风,不赶潮,脚踏实地,一步一印,事一件一件的去做,工作一项项的去完成,做事是真做,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绩效,检查是真检查,校校到,项项查,不放过一个问题,不漏掉一项内容,通报是真通报,不隐瞒,不暧昧,不回避,不推诿,表扬的准确,批评的具体。温县迎检前的五次督查,均是白天督查,晚上汇总,天明通报,督查面之广,工作量之大,工作效率之高着实令人敬佩。三是得益于上下联动,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全县一盘棋,教育局全员参与,中心校、学校全体行动,教体局督查中心校,中心校督查学校,学校督查各科室,一级管一级,一级查一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上下联动,层层落实;四是得益于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音美体教学常抓不懈,学生活动、兴趣小组亮点纷呈,校校有展室,生生有作品,板面有图展,电脑有视频,充分展示了教学成果,彰显了学校内涵。五是得益于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管理文化、功能室文化、班级文化、厕所文化、室标文化等等,或框装上墙,或木雕镌刻,或长廊粘贴,或悬挂展示,无一处不精心设计,无一点不独具匠心,真正达到了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六是得益于新教育实验的推广。朱永新博士的新教育实验在**已推广三年,其核心理念是亲子共读、共写,学生、家长、教师同读、同写、同成长,追求的是“毛毛虫”向“蝴蝶”蜕变时痛并快乐的升华。学生通过阅读,丰富了知识,端正了态度,积淀了素养。教师通过阅读,洗涤了心灵,提升了境界,鼓舞了干劲。家长通过阅读,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提高了育子技能,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聚拢了人心,提升了文化品位,增强了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新教育实验在温县已初见成效。

总之,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收获很多,感触很大,既学到了温县迎检工作的典型经验,又找到了我县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我们坚信:在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顺利通过省和国家的评估验收。

四、今后建议

根据我县迎检工作实际状况,考察团认为,我县今后的创建迎检工作要“正思想、集三力、抓落实、上前线”。

“正思想”就是要抓紧召开迎检工作促进会,重新武装思想,扭转态度,聚拢人心,再掀高潮,一是要摒弃侥幸思想。不要老想着自己学校条件差,位置偏、学生少等,不一定能查到自己,这次省里的评估验收,是真抽实查,没有协调商量的余地,每一所学校都有可能代表睢县参加评估验收,每一个乡镇都不能例外,所有学校都要从头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能心存侥幸,因为我们输不起,任何学校和个人都承担不起不过关的责任;二是要摒弃观望思想。看看别人干不干,看看别人怎么干,别人先干我后干,别人不干我不干,这是典型的消极应付,这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目前,我县距省里的评估验收已不足三个月,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待,再观望,所有学校必须立刻行动,大干快干,才能完成全县的迎检任务;三是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上级催催就动动,上级给点就干点,一开始工作,就找借口搞条件,害怕自己赔了本,担心自己吃了亏,这种思想坚决要不得,教体局在器材发放、经费奖补方面要建立先干先奖,多干多奖,后干少奖,不干不奖的机制,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先干者后悔,激发广大校长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集三力”就是要聚集人力、财力和精力。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是国字号工程,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集人力:学校要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退休老师,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家长群众,特别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美工、木工、园丁、艺术生等专业人才,只要工作需要,迎检用得上,都要把他们动员聘请到迎检工作队伍中来,让他们为学校迎检干事出力。集财力:本学期,学校要打紧其他开支预算,把本期经费主要用到迎检方面,把以往结余资金全部用到迎检上来,在不产生巨额债务和无力偿还债务的前提下,也可以采取垫支,借支等方式进行改善办学条件。集精力:学校校长要把其他工作搁一搁,放一放,要把主要精力用到迎检方面来,要多思考迎检,多布置迎检,亲自做迎检工作,广大教师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牺牲课余时间、休息日,为迎检出力,为迎检做事。

“抓落实”就是抓工作推进,就是抓督查整改。目前,我县整个创建迎检急需推进落实的主要工作有:一是要抓紧推进校园“四化”建设。尽早实现“绿化上品位,净化全覆盖,美化出效果,文化有创新”。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功能室的配置与管理。要完善功能室文化,落实管理员职责,健全仪器设备台帐,整理借阅使用记录,充实器材设备,切实解决好“有没有”、“够不够”、“用不用”的问题,三是要加快校级档案建设步伐。学校要选取“明白人、精明人”专职负责整理档案材料,中心校要组建档案建设专项指导组,天天查,校校过,一遍清,教育股要及时处理建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搞好业务技能培训和督查,四是要搞好各级各类涉检迎验人员培训。学科教师由学校校长培训,重点解决如何处理日常工作与迎检工作的关系,如何在迎检中发挥自身效能等问题;功能室管理员由县装备中心培训,重点解决图书分类、贴签;仪器器材上架摆放,柜头卡填写张贴,管理台帐制作等问题;档案管理员由教育股培训,重点解决数据前后照应,材料准确真实,档案装订分类等问题;迎验解说员由县督导室培训,重点解决路线规划设计,解说词撰写把关,礼仪礼貌等问题;学校校长由局办公室培训,重点解决汇报材料撰写把关,迎验接待等问题。如何抓落实?抓落实就要抓督查。要全覆盖督查,密集式督查,全方位督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要校校到,项项查。决不漏掉一所学校,决不放过一个问题,要查清问题,要督出成效。抓落实就是要抓整改。要建立问题整改台帐,督查出的问题要记录在案,逐个解决,逐项落实。对那些“小问题”要“短平快”,现场办公,立刻行动,马上解决;对那些“老大难”,要吃透内情,找准症结,理清思路,制定方案,逐步解决;对那些“马拉松”,要排出时间表、路线图,指派专人,明确职责,限期解决;对那些“力不及”,要逐级上报,争取外援,借力打力,想法解决。抓落实就要抓责任追究。要实行工作通报制,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措施、典型经验,要开现场会,组织参观,通报表扬,目标加分,对那些工作进展慢,磨洋工,扯闲淡的单位和个人,要对树揭皮,点名到姓,实名通报。

“上前线”就是落实一线工作法,大员下基层,领导上前线,步子向下迈,重心向下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目前,全县迎检创建工作已经到了临界点、关键期,可以说已经吹响了冲锋号,打响了攻坚战。想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光靠开开会,发发文件,喊几句口号,做做样子,显然是行不通的。要真抓实干,要冲在前,干在先,要把办公桌搬到学校,要把指挥所设到乡镇。教体局班子成员包干到乡,每周在乡工作至少三天,实地查看乡情民意,现场指挥创建迎检,要在当地掀起迎检创建的小高潮,营造干事创业的大气场;局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包干到校,和教师同作息,同劳动,要当好迎检创建的“扁鹊公”,找问题,开方子,要做好迎检创建的“活鲁班”,亲捉刀,实动手。中心校和学校校长更要全天候蹲守学校,发现遗漏就替补,发现缺口就堵上,既要当好指挥者,又要做好实干家,既要做好教师,又要做好工匠,能自己动手的就不请人,能当天干完的决不延迟,这样,县乡校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大干实干,就一定能如期完成我县的创建迎检工作任务。同时,县教体局要出台“一线工作实施方案”,固定一线工作时间,明确工作内容,严格作风纪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考核奖励办法,确保一线工作法顺利实施。

考察人:李振堂 赵玉明 吴亚萍 高天星 李俊龙 丁雷鸣 申冬 汤胜立 周伟 裴培 宋慧霞

篇六: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2016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作出了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要牢牢抓住“原原本本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指导工作实践”这一基本环节和重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上来。

一、在思想定位上体现学习全会精神成效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首要任务是把思想凝聚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凝聚到推动发展上来。我个人通过学习思考,认为要牢固确立三种思想。

一是确立大局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导思想,贯穿全党上下和一切工作。作为县一级党委和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与全会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省市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既做到紧扣中省市委的方向不偏不倚,又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维护好目前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确立责任思想。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富民强县”是自身的职责所在,必须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让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化、化,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努力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是确立创优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是“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中央改革的大旗,立足基层工作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既做到中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有声音,又做到的具体创新有痕迹,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二、在加强党的建设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必须要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的作用,不断提升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继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做到上级精神立即学、业务知识随时学、外出考察适时学、全面知识广泛学和理论成果实践化。着力抓好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对外宣传、文化传播和创作,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的事,切实凝聚干部群众思想和力量,激发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二)抓干部管理。抓住干部的选用与管理两大重点:“选”坚持集中与民主统一,科学研判干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注重听取单位民主推荐和常委会讨论意见,扩大初始推荐权、民主测评面和意见征求面,重点培养,大胆使用。“管”采取教育、考核、奖罚相结合,突出对干部个性考核,采纳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满意度,做到“能上能下”。

 (三)抓基层建设。树立经营乡镇理念,打破职务高低界线,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县级领导任联系乡镇的组长,对所联系乡镇负全面责任。发挥党代表工作室和“第一书记”典型效应,全面推广尧生镇“五个覆盖”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激发干部创新创优热情。把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作为对乡镇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制度约束和考核评价增强乡镇履职能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移民社区、中心村和重点村建设,促进基层工作提档升级。

 (四)抓作风转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大力整治“慵懒散”,切实改进“四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建与治”相结合(打造制度牢笼、解决突出问题)、“点与面”相结合(加强领导干部这个“点”和群众这个“面”的廉政教育)、“质与量”相结合(提高办案质量、减少违纪案件数量),提升防腐的正能量。

三、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第一,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玉米、核桃、苹果、畜牧产业园区,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民走出土地和农村,引进项目和企业实现集约经营,解决土地零碎经营问题。第二,强化涉农服务功能。发挥农业、林业、水务、气象、供销等涉农部门作用,强化乡镇区域综合服务站职能,做好农业技术、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保姆式”服务。第三,加强农业经营组织建设。每个乡镇建立1—2个规模性专业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形式集约经营土地和产品销售。发展和引进涉农加工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互惠互利,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四、在做强现代工业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实行“一企一策”,煤炭要加快与陕煤化合作,引进新技术,延长产业链,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升值;石油、油页岩等加快推进,强化环境保障,促进投产达效;方舟制药、玉华酒业、棋智乳业、春光蜂业等企业突出信息开发利用与产品推介,依靠“引”、“借”、“联”等形式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县科级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各项配套设施体系,通过硬环境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强化园区管理和责任,对入园项目的数量、质量和产能定目标、定责任,确保园内企业产值在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中占主导地位。

五、在做靓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生态是的优势所在,更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一是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理念,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环保作为引进项目的首要门槛,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生态并进,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二是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狠抓造林绿化,大力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推进全县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三是打造好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倡导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规划并实施好农村移民社区;加快秀美山城建设步伐,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抓手,美化、绿化、净化县城环境。四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围绕玉米、核桃、苹果等农业主导产业,做靓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围绕重点工业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业的现代化和生态化。

六、在改善民生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抓基础,加快推进就业与再就业,着力抓好群众就地发展特色产业和走出土地经商创业两大重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每年实施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需的民生工程。强保障,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抓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文化引领社会、教化人群的作用,加快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全县营造人人促发展、人人享受发展成果的良好氛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察 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4954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