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07-26 11:43: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2016年城镇化效果(共6篇)2016年新型城镇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报告编号:1886189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

篇一: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年新型城镇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

研究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8618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6年城镇化效果】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 188618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92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ianJingFenXiYuCe.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即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在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坚持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对新型城镇化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行业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市场动态、新型城镇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以及新型城镇化产业链影响等。

《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新型城镇化公司和新型城镇化行业相关项目现状、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潜力,新型城镇化投资进入机会、新型城镇化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内涵阐述 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1.1.1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1.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1.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2.1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1.2.2 集约高效的城镇化 1.2.3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 1.2.4 城乡统筹的城镇化 1.2.5 低碳生态的城镇化 1.2.6 全面协调的城镇化 1.2.7 上下互动的城镇化

第二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2.1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1.1 全球经济形势 2.1.2 中国经济形势 2.1.3 经济发展趋势 2.2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特殊性 2.2.1 人口规模庞大 2.2.2 城镇化压力重 2.2.3 城乡差异特殊

2.2.4 城乡户籍制度 2.2.5 阶段性征复杂 2.3 中国城镇化转型的迫切性 2.3.1 外部挑战 2.3.2 内在要求 2.3.3 基础条件

2.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及障碍 2.4.1 政府主导 2.4.2 市场牵引 2.4.3 农民推动 2.4.4 约束性因素

第三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现状分析 3.1 近年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3.1.1 户籍制度改革方面 3.1.2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3.1.3 土地利用及管制方面 3.1.4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 3.1.5 城镇化领域国际合作方面 3.1.6 国家城镇化规划的编制 3.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3.2.1 城镇化率及发展增速 3.2.2 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举 3.2.3 城镇体系及空间布局 3.2.4 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

篇二: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深度

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882853【2016年城镇化效果】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 188285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38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即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在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坚持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一些城市面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轻环境等"城市病"问题。解决“城市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城市群。我国形成十大城市群。分别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的相关发展战略已经被列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现在我国共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此外还有7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

市群。国家的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此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以此为路径,可以达到城乡统筹的发展统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统一。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技术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潜在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投资价值、新型城镇化建设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投资决策者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空间预测 1.1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1.1.1 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1.1.2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1.1.3 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1.2 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1.2.1 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历程分析 (1)农村改革为起点的第一阶段 (2)城镇土地市场化的第二阶段 (3)政府土地经营的第三阶段 1.2.2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1)1995年以前的城镇化分析 (2)1995年以后的城镇化分析

1.2.3 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资金来源分析 1.3.1 地方债务规模与空间预测分析 1.3.2 新型城镇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分析 1.3.3 新型城镇化下的地方债改革发展趋势 1.4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1.4.1 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2)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3)新型城镇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4.2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1)新型城镇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分析 (2)新型城镇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1.5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1.5.1 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1.5.2 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1.5.3 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1.6 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1.6.1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2)我国城镇化潜力与空间测算 1.6.2 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1.6.3 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1.6.4 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篇三: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2016年城镇化效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经济区和**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讲话要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镇有关方面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12月,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镇走出了一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镇党委书记**、镇长**高度概括这一发展道路为:通过集体致富、工业带动、城镇引领,实现了“村变镇、镇变城”即由山沟穷村到经济富村,由工业兴镇到建设生态城镇的实践目标。正如**省委书记**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那样:“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做到了……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经验。”

目前,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环境呈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方式由依靠土地的农业生产转向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人的身份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农耕聚落转化为鲜明的现代城市文明。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我镇完成了由农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经济区和**都市区内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16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加快建设**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37亿元(2016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1994年,**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是高质量地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镇政府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建成了工业、生活、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进而带动商贸、餐饮、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已基本实现电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按照生产要素资源合理集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镇区工业经济园区和**开发区工业经济园区,结合行业特点组建了耐材、制药等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庆州集团的耐火材料从每吨几十元发展到几万元,太龙药业在**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全镇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型向产品深加工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产品经营型向资本运作型的转变。2016年完成社会产值3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

三是在“村并镇、民改居”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将本镇所有村民全部转为居民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居民镇。村改居后,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镇域全部纳入城镇化管理,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办公经费等仍然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需要住房的群众,修建公寓楼以最优惠的成本价格销售,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在城镇,采取“两高一带”战略措施,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区、居民小区、商业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工业,做到工、农、交、商、旅及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了全镇土地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布局,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水利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

我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外开放的建设理念,一方面根据我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统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镇域空间,合理配置使用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一方面对外引进短缺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为维持生计导致山体资源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林木资源砍伐的现象。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威力,**人开始了资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调整。从向自然索取为主开始向给予和保护为主,水源不足就投资上亿元实施“引黄入竹”工程,从30多公里以外引黄河水到**,供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复生态,广植竹子,延续**“竹文化”;勘察景观,设计线路,开发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利用紧邻嵩山,位于**、洛阳之间的有利区位,吸引外来客商发展商贸物流第三产业;利用省会人才、技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生物制药等等,都是建设新型城镇、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显著效果。

(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全体居民的基本利益、长远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让全体居民都能得到实惠,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镇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有:

──解决饮食问题。针对长期困扰全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问题,镇投资上亿元,架设32公里引水管道将黄河之水翻山越岭引到**,解决了我镇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由于我镇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耕地面积狭小,粮食短缺一直困扰着**人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撤村并镇后,居民进入城镇,基本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因而解决粮食问题将成为居民生活最为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采取粮油定量供应和福利商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居住问题。将所有村民转为居民,使居民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为解决居住问题,镇里投资1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振东新区,建设居民公寓1300多套,家属楼20多栋,新建住宅面积36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56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全镇近2万人的居住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全镇80多家企业,带动8200多人就业,吸纳了全镇绝大多数的适龄就业人口,基本解决了全镇居民家庭的就业问题。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比例达到27%。在**耐火材料企业中60%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也有一定比例。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在全省各乡镇中提前达到小康水平。【2016年城镇化效果】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我镇不仅把城市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好、解决好,而且始终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在**的企业群中现有高级工程师40多人,工程师150多人。同时,还曾选派大批人员到**大学、**理工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林镇兴建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居民水电入户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达到98%。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学校,免除所有在校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所有老年人免费办理养老保险,承担孤寡老人的赡养费用,年底为群众免费置办年货。

(五)打造城镇软实力,推动城镇文明建设

为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人制订和总结出“**精神”,即“爱**,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精神”朴实无华,起到极大的激励效果,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品牌。基础设施是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空间场所,镇里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设施,从精神层面培养居民的文化素质,如长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一年两次的“三评制度”(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和“十项八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评选制度、月评好人好事制度,评出了好风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省委书记**在视察**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时指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好”。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有镇委书记**、镇长**那样长期稳定、廉洁高效的班子核心,使这个团队的思想高度统一,决策精准科学,管理效率显著提高,这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二是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在“**精神”感召下开拓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凝聚而成的。三是摸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壮大工业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全镇“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四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建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了**的过去和现在,开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深化发展**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在我镇调研座谈中,镇党委书记**、镇长**等同志认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所取得的初步成就,是**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对**来讲仍然是个崭新课题,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建成生态宜居繁荣现代新**,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在于:

(一)抓住**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战略重点,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使命也是动力。我镇从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条件优越,对开创**深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发挥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和引领作用,依托城镇,经营城镇,发展城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秀美城镇。以此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的发展模式。

(二)贯彻“经营城镇”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本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项目运营问题

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在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与开发,将城镇作为最大的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和经营,采取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镇”理念,则可盘活城镇资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城镇建设和项目运营中的积极作用。政府从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角色转变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服务人、监督人,把大量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交给市场来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政府从繁琐的城镇管理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镇开发管理模式,也是**在新起点上创业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举措。

(三)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

我镇山多地少,植被覆盖较好,文化积淀深厚,又临近嵩山,地处**、洛阳两大城市之间,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条件得天独厚。2016年镇政府决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规划将北山、南山和长寿山全镇27平方公里打造成个性鲜明的**风景区。在适宜的地点开展相应项目,比如北山确立发展现代农业,长寿山确立发展家禽散养基地、观光林业等,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丰富完善了旅游项目。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长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际,将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打造**、洛阳的“后花园”及**经济区“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成为可供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秀美山城和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关于支持和推广**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

(一)应加大对**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镇作为联合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和**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农转居”的小城镇。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持续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和持久建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包括制度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管理权限,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城镇综合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便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

1.资金支持。建议在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国家投入比例,如增加税收提留、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市重点镇建设专项经费扶持等。

2.第三产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难以适应全面进入城镇化后居民城市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建议对我镇给以特别扶持,如对商户实行阶段性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手续、帮助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

3.生态与旅游设施建设的支持。我镇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确立建设秀美山川、营建生态山城的发展目标,已着力开发建设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形成**都市区西部“后花园”之一。这项系列工程已具有区域公共设施的性质,需要持久建设和大量投入,建议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4.技术与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农民转为居民之后,城镇面临着加快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城市专业管理水平等紧迫问题,我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城镇,更感其紧迫性和现实性。政府应当给以相应的扶持手段和政策,比如:高科技项目的先期试点,城镇管理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鼓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5.交通环境的支持。尽快实施镇内310国道改道工程,为城镇发展创造空间,将现有国道改造成城镇内景观大道和主要商贸街区;尽快打通****西路、陇海西路至**快速通道,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促进我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的推广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从我镇发展经济、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做法和成果中,看到我镇立足本地实际谋发展,正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之路。**“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经验,必将在**经济区建设和**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广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应把握几个原则:

1.分层级推广的原则

我镇合村并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城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县城及县域内重点镇,工矿商贸城镇等基础设施较好、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可考虑先行先试,分层级逐步推广实施。

2.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把握好**经验的精神实质,立足当地实际,由点到面,示范带动,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确保科学、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经济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引擎,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政府主导,发挥组织动员,督导推动作用,又要尊重群众愿望,各界共同参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合力推进,水到渠成。

4.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区建设中的长久战略任务,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应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着力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生态环境,切实建成品质优良,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社区。

(编辑:杰作)

篇四: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现结合我县近三年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管理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把城乡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做靓城西区,提升城北区,完善老城区,保护市,联动镇”的城市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至2016年,县城区建城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城区绿地率达39%,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平方米,自2016年以来,城区人口年递增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1、立足长远,把握中心城区发展定位。按照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16年),确定到近期2016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至中期202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至远期203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近三年来,按照集约开发,专业集聚,功能提升,协同联动四大原则对县域产业进行空间布局,优化结构,第一产业依托粮食、水产、禽畜、蔬菜等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科技示范园、综合养殖场、食用菌、乌鱼养殖基地、养鸽业、丰收辣椒等生产基地;第二产业以“项目大集中、产业大集聚”为总体思路,推动工业项目往和工业园区集中、构建县域工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布局以物流、商贸、职主培训、旅游业为主,在电力特色基地建设打造物流基地,以相关产业的生产资料仓储、配送、转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域建设生活物流基地,以发展绿色农产品及生活物流,在城西公路边建设一流的红都国际建材商贸城;在区域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在城区中心建设劳动力技能职业培训中心,形成职教园区。近三年来,全县年均新增劳动就业岗位1万余个,转移人口均10万余人(其中第二产业3万余人)

2、全速推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1)中心城区建设快速推。近三年,全县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达106亿元,2016年已实施60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72.14万元,其中市政工程项目12个,总投资6.89亿元,功能提升项目25个,总投资11.67亿元,民生保障工程项目7个,总投资5.69亿元,房地产项目16个,总投资47.896亿元,一年来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5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0.23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建设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0.5平方公里。城区扩改的道路有外环东路、公路拓宽改造、至快速通路,大道,城北路网横二路,城北路网横三路,城北路网横四路,城西北延伸,城西横二路,干越大道改造环城东路改造等。道路建设总投资达5.73万元,同时,中心城区的水、电、气、公交、客运等设施不断完善和加强。

(2)城乡规划调控日益增强。近三年来,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规划,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北片区详细规划、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推进了中心城区供水,雨污排放、交通、电力、中小学布局、医疗卫生、城市燃气、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了2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镇等11个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城乡建设有规可循。

(3)全力开发建设新城区,实现新城区的有效对接。近三年,我县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形成与城北连为一体;适度开发公路以北和城东、城南片区,拓展城北区,使初具规模的城北为城市主要拓展方向,形成北拓南优,东西延展的城市发展格局。新区的建成使城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走经营城市之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为解决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府通过融资和经营土地进行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全县建设资金投入达35亿余元,2016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16.8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约4.5亿元,社会各类资金投入约12.3亿元,尤其三年来,通过城市融资平台,成功融资约3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4)全力以赴推进小城镇建。三年来,我县以加快省、市示范镇为抓手,继续大力助推省级示范镇市级示范镇镇和镇的城镇建设,创建了产镇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桥社庚三塘乡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立足从建设规划、供排水、道路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危房改造、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上引导制定小城镇建设发展新机制,并在用地安排、土地收储、资金调度和项目布局上实施倾斜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强的措施,推进了小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镇建成区的街道全部实现了亮化、绿化,实现了垃圾的及时有效清除,保持了镇区环境的整洁卫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液化气代柴工程、沼气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引水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力发展了村级经济,形成了500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150亩的生态体验休闲园、1000亩食品产业园区,镇以示范镇建设为核心,打造一座与县城联动发展的人文名镇和新兴城镇;黄金埠镇正在按照“一轴三区,三纵五横”空间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城区建设,近三年来,已投入4亿余元用于城市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已基本形式。镇依托公路和德昌高速带来的客流,正在加快改造扩张步伐,以力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为核心,以发展特色美食和特种水产品为支撑,打造成休闲度假、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导的滨湖商贸重镇。同时,我们按照“大发展大支持,小发展小支持,不发展不支持”的原则,激发各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把、等11个镇作为建设重镇,在集镇土地审批、计划立项、规划审批、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成边贸特色集镇或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中心集镇,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格局。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年来,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发展不平行。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由于领导力量集中不够,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差异大,造成有的城镇建设发展滞后。

二是城镇发展品位不高。有的地方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脱离本地实际情况,一味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特别是缺乏具有时代气息、格调高雅宜居宜业的文化品味,使城镇对居民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城镇化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融资问题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规范、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故认为城镇建设难投入、难筹资,缺乏长远意识和全局观念,不能运用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是城镇的法制管理相对乏力。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管理与发展不相应,城镇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制化管理还在实践中探索,工作凸显乏力,主要表现在城镇法规制度不完善、城镇法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五是体制滞后,城镇发展政策缺乏推动力。当前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当前的三大方面政策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一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有不少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务工经商多年,户籍仍在农村,农民身份仍未改变。其二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制约了人口聚集,农村就业人员没有完全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险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不配套。其三现行农村政策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于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等,使农民进城动力不足,即使进城了也是“人在城中户在乡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1)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努力完成从把城市资产作为公共财产到可经营资产的转变;从把城乡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市场经营的转变;从把政府部门作为出资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对于基础设施敢于投入,不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要通过前期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价值。

(2)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机制。制定科学的土地出让计划,按规划严格控制年度建设用地出让量及出让各类用地比例;重点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等公共开发主导的建设用地供应,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征收土地闲置费,依法回收土地使用权、土地置换权等,积极消化闲置土地资源。

(3)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政策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向社会及外资开放,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土地拍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部或部分产权、股权出让、经营权的有偿有期限转让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参与投资经营的机会。

(4)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其一针对土地出让、征地、城中村改造等不同情况,在完善拆迁安置、评估补偿等政策的基础上,改进和规范拆迁安置房的安置标准和操作规范,让被拆迁户一方面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理性对待和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其二搞城乡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确保并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保证医疗、教育、就业等相关福利的落实,妥善解决农民变居民的后顾之忧,尤其在对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篇五: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城镇化建设培训班心得体会

责任挂帅,以德为先

有幸参加##市##年春季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紧扣工作实际、针对性强,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每堂课都认真地听讲、认真地作笔记,并对老师们的讲课做了录音,下课后及时将老师们的授课ppT拷回,以便于日后复习、检索相关内容。几天的培训下来,正如黄世勇书记在开班典礼上讲的那样:“知识又增加了一分,本领又提高了一分。”反观这么多堂课,还是对##的讲话印象最深、感触最深。

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通篇贯穿着一个词:责任。##开门见山地指出:“领导就是责任,而且责任重于泰山。”“有责任感的人往往既能成事又受人尊重、让人放心,而没有责任感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并且为人不耻、受人唾弃。”深刻指出了责任感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具体到我市来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齐心奋力建设幸福新##”,展开来讲,也就是按照“八新”要求,即力树政治新气、开创经济新型、建设城乡新貌、推行民生新政、促进文化新潮、引领社会新风、打造生态新秀、凝聚发展新力,来履行八个方面的责任。 在讲话中多次提到:“领导没有责任感是缺德的表现。”这句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说一个人“缺德”,难道不是很严重的评价吗?仅仅因为领导没有尽到责任,就说他缺德,这样不武断吗?是不是武断,需要我们对干部的“德”有全面的认识。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德行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政治品德和服务意识,也包括个人品行、诚信意识、职业道德、生活作风等多个方面。正因为对于干部来说,“德”的范畴比普通群众要广,所以干部比群众更容易“缺德”,或者说,稍不留意便会“缺德”。既然责任心是领导“德”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领导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这个东西缺了,说他缺德,缺了官德,便一点也不为过了。##在讲话中提到的“自我约束”,同样也可以纳入“德”的范畴。“法律、纪律、他律和自律”,只有做好了“自律”,才不至于有朝一日触碰纪律乃至法律的边界;今天不愿自律,放松自我约束,明天、后天、总有一天会受到纪律乃至法律的约束和制裁。

有句话叫,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正因为“德”如此重要,2016年,中央组织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组发〔2016〕26号),从“进一步明确考核干部德的基本要求”,“改进和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干部德的考核结果”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从2016年开始,中央机关和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时明确加强了对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这正是从人才选拔的源头上提升对“德”的关注。

此外,##在讲话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数据的精确掌握也让人印象深刻、钦佩不已。我认为,这其实也是责任心的一种体现。GDp、产业增加值、行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与GDp的比例关系、城镇化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比重、长寿人口比重等等,不仅对##的数据信手拈来,对广西乃至全国的数据也非常熟悉。作为一个发改人,我想,我们发改系统的同志如果对这些数据却不能做到熟稔于胸,那也是一种失职,也属于没有尽到责任。我们应该好好梳理一下,经济工作中哪些数据是重要的,要求系统内的同志都能牢记于心、脱口而出。

责任挂帅,以德为先。##最后提到《论服务》、《论奉献》、《论责任》三篇文章,并号召“想干事、负责任”的同志们都来学习。我及时向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市发展改革委及时行动起来,于##讲话的第二天,即5月29日就将三篇文章作为一期《内部通报》编发,要求全委及各县(市、区)发改系统同志们共同学习。现将##引用的《论责任》中的两段话录在这里,以反复学习,深刻体会

“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以责任相联结,都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才能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美。”

(编辑:琛哥)

篇六:2016年城镇化效果
2016年十三五思路规划方案5篇

第1篇

为科学编制市财政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财政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市发改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结合我市财政发展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决策部署,注重管理改革创新,注重依法依规理财,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准确把握规划编制主要内容,促进规划更符合财税体制改革大方向;严格执行规划编制程序,促进规划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明确落实规划编制工作责任,促进规划更具指导性、落实力。

二、编制规划主要内容与程序

(一)规划主要内容

市财政“十三五”规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财政改革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总结我市“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深入分析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努力把握财税改革与发展前进总方向。

第二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趋势,对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重点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谋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导向。

第三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完成财政“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税收制度改革、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未来五年财政改革发展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

第四部分,组织实施保障。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确保财政“十三五”规划落实到位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编制程序

1.前期动员准备(2016年1月—3月)。成立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制定全市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启动和部署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总体规划编写提纲和专项课题研究目录。

2.专项课题研究(2016年4月—6月)。围绕总体规划编制中涉及到的一些事关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局内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能开展专题课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编制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编制规划文本(2016年7月—8月)。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政策措施,对全市财政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准确把握国家、省级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总体部署和改革要求,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有关科研院所深入研究,形成规划初稿。

4.组织修改完善(2016年9月—10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规划初稿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完善;做好规划初稿与财政厅“十三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形成规划审议稿。

5.论证上报规划(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议,对规划审议稿形成论证意见。根据专家咨询论证意见,对规划审议稿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市政府。经市政府批准后,将财政“十三五”规划文本报送市财政局。

三、建立健全规划工作机制

(一)组织机构。成立局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局领导班子任副组长,有关股室、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财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工作分工。局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全市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局规划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市财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各项工作,加强内外沟通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股室负责开展专题课题研究,按时将专题研究报告报送局规划办。

(三)报送要求。1、局内各单位确定的规划工作联络员,于3月30日前报送局规划办。2、局内各有关股室、单位专题研究报告于2016年6月15日前报送局规划办。

第2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体制转型的攻坚时期,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XX实现全面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加速XX崛起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现提出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编制“十三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速XX崛起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以进一步优化城区功能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着力将XX打造成立足武汉辐射华中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生活性服务中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生活便利、生态秀美的新XX。

(二)基本原则

编制“十三五”规划,既要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的基本特征,又要立足武汉和XX的实际,抢抓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三镇三城”建设的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体制各项改革,着力推进城区功能转型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XX全面崛起战略构想;既要针对“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发展要求,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形成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又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区人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以创新的思维全面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经济发达、生态宜居、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新XX。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福祉。以解决民生为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立足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谋划和加快发展民计民生事业,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以要素集聚促进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和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占比,加快服务业重点功能区和重点领域建设,加快实现“服务型经济”,以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4、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完善城区功能。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城区功能转型,从居民生产生活的多角度全方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区功能。

5、坚持人才战略,提升发展层次。结合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体制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发挥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建设智慧城市。

6、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抓住领馆区建设机遇,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强教育、文化、科技等对外交流,全面建设国际化城市。

二、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人民政府区长X为组长,常务副区长XX为副组长,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加强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指导、协调,提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目标和落实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发改委主任叶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规划编制主要任务

进一步深化规划编制的改革,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协调各有关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在规划编制理念上,要立足于顶层设计、立足实现争先进位,力求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等时代特征,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体系上,探索形成系统全面、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内容上,结合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立项审批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评估制度,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和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面向社会选聘专业规划编制机构,从区情实际出发,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务实的编制规划。

第3篇

为统筹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编制科学有序进行,结合XX市“十三五”规划工作总体安排和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十三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总体上,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五年,是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要时期;从全市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XX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新要求,全市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科学认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准确把握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于编制好我区“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

(一)“十三五”时期是形成合力,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XX城市副中心的关键时期

2016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将XX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XX视察时,提出要“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市委郭金龙书记在XX调研时进一步明确了XX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地位。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进一步研究明确XX在首都“四个服务”职能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XX“四个中心”定位中的重要作用,高标准、大尺度、深层次地谋划推动XX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机制,推动副中心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

(二)“十三五”时期是适应新常态,力争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将处于一个不可逆的新常态阶段,意味着经济发展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需要走出一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路子。XX作为XX的城市副中心,肩负着重大的发展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大势谋发展、转变方式抓发展、突出生态促发展,把坚持发展作为积极适应新常态第一要务,争做发展的实践者、引领者,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三五时期是主动作为,切实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的关键时期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实现XX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XX作为XX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责任更重,要求更高。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从世界城市体系、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大首都城市群体系三个不同层面认清XX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做好选择题,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为加快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十三五”时期是攻坚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时间跨度覆盖整个“十三五”时期。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向改革要红利,向改革要动力,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按照国家、市级要求,扎实推进,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上争当“排头兵”,为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XX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2016年城镇化效果】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郭金龙书记调研XX时提出的“发展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生态好起来”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目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市发展转型的更高站位出发,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牢固的大局意识、开放的战略思维、清醒的实情把握、统筹的基本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导向,理清发展思路,探索有效路径,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高质量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为进一步推动副中心发展建设提供引领和支撑。

(二)编制原则

1.坚持更高站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推动首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思考副中心的建设发展,在谋全局中谋一域,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实现自身发展新提升和区域发展新跨越。

2.坚持准确定位。从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强核心产业,做优公共服务,全面优化和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

3.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谋划推进副中心建设,冲破保守落后的陈旧观念,针对副中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大手笔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集成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率先垂范。

4.坚持市场导向。十八大以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找准规划功能定位,更加注重用市场手段实现规划目标,在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不编或少编规划,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5.坚持相互衔接。把推进“三规合一”贯穿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全过程,结合XX市总体规划修改,把握好服从发展与调控发展的关系,强化发展规划的空间管控;结合副中心行动计划的编制,做好两者的有序衔接,以“十三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引领行动计划的阶段目标、任务安排和具体措施,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6.坚持广泛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扩大参与面,广泛听取公众、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编制真正成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过程。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分工

“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以规划纲要为龙头、专项规划为支撑、乡镇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总体上采取“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综合衔接、分级发布”的工作方式开展。主要任务和工作分工是:

(一)扎实开展前期重大课题研究

前期研究是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将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认真吸收社会各界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重点对关系副中心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总结规律、提炼特征,提出可操作、可实现、可评估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路径,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课题选题原则与构成。结合副中心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课题选题既要为规划纲要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成果转化,又要避免与副中心行动计划、总体规划修改的研究等课题交叉重复,经广泛征集梳理和征求意见,区级“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共10项,主要研究宏观性、综合性问题,体现研究广度。未纳入区级重大课题的专业研究课题,有关部门可根据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需要自行确定并组织开展,乡镇等区域性课题由乡镇组织开展研究。

(二)研究提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重点专题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起草形成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指导原则、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基本思路要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市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充分结合副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与市级规划的衔接,提出需要纳入XX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三)突出抓好规划纲要编制

XX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在规划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规划纲要的编制要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项目布局和主要政策措施等。XX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由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提交区政协协商,报请区委、区政府研究,经区人代会审议批准后发布实施。

(四)做深做实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系统科学的规划体系是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实现的重要保障。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系统互补、有机衔接;突出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突出时代要求,兼顾历史沿革;打破部门分割,减少交叉重复的原则,共确定全区专项规划40项,其中重点专项规划16项,一般专项规划24项。在专项规划的安排上突出副中心建设重点和时代要求,涵盖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五个领域,对加快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人口调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做了重点安排。其他未列入区规划体系的部门规划,可自行组织编制。

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由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协调,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各参与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其中,重点专项规划由牵头编制部门联合区发展改革委上报区政府审定后,以区政府名义发布实施;一般专项规划由牵头编制部门联合区发展改革委上报区政府批准后,会同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

(五)组织做好乡镇规划编制

各乡镇“十三五”规划纲要由各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乡镇“十三五”规划要符合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各乡镇“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进度,要尽可能与区级规划编制同步,并在编制完成后,经区发展改革委备案,报区政府审议。

四、进度安排

全区“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准备动员和前期研究阶段(2016年8月—2016年4月)

主要工作是拟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发布实施;开展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起草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一是组织有关部门、科研机构、民间智库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2016年4月底前形成课题中期成果)。二是各部门、各乡镇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报送区发展改革委(2016年2月底前)。三是成立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研究提出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二)规划起草阶段(2016年1月—6月)

主要工作是起草形成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具体包括:一是各部门、各乡镇研究提出需纳入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措施等,各部门起草完成专项规划初稿,报送区发展改革委(2016年4月中旬前)。二是起草形成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2016年6月中旬前)。三是启动公众参与,在全区开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征文,集中各方面智慧。

(三)修改衔接阶段(2016年7月—10月)

主要工作包括:一是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开展区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听取各部门、各乡镇、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纲要草案,提请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二是做好与区规划纲要与市级规划纲要、市各专项规划的衔接。三是组织各部门、各乡镇修改完善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做好纲要草案、专项规划、乡镇规划的衔接协调。四是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后,按照建议精神修改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四)审批发布阶段(2016年11月—12月)

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后,报送区人大审议批准。进一步做好专项规划、乡镇规划与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完成专项规划的修改、报审和发布。做好规划宣传,开展优秀规划编制单位评选。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全区各部门、各乡镇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力量上着重加强,工作上切实抓紧,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副中心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工作保障

成立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各部门、各乡镇要尽早组建本单位规划编制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部门、各乡镇要从副中心建设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副中心建设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部门、各乡镇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各乡镇要始终坚持“全区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副中心建设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地区、各领域的发展。

(五)规范编制程序,强化规划衔接

要切实加强前期研究、文本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查发布等环节的管理,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有序推进规划编制。要以规划纲要为统领,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规划纲要、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目标同向、措施一体。

(六)充分发扬民主,扩大社会参与

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凝聚各界智慧和共识,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指导作用和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社会参与度,使规划更加体现民智、反映民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使规划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做好重大问题咨询和规划草案论证,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规划研究编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七)做好经费保障,确保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在研究编制工作的经费上应予以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考虑综合性课题研究和总体规划纲要需要聘请专家、委托科研机构,规划纲要草案论证需要各方力量参与,区财政将给予必要的经费安排。各委办局、各乡镇政府、各园区也要加强经费保障。

第4篇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推进“三区”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规划将是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省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规划。着力把握好未来五年国内外、省内外发展趋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建成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部城市群重要支撑和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以及奋力在兰西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研究和编制“十三五”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第一次党代会、市委一届二次全会以及全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乘势而上、创新发展”的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认识、准确研判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积极作为,守住“十三五”时期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的“底线”;坚持稳中有进,紧紧围绕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三区”战略,充分运用好国家和省上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东部城市群建设,以及撤地设市等新机遇,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全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依托,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生态环境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把改革创新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以改革促发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重大机遇,全面提升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争我市经济发展实现由注重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改革开放由较低层次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转变,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区域、城乡由发展不平衡向共同繁荣进步转变。同时把握以下要求:

(一)厘清发展思路。全面分析国内外、省内外环境,准确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注重发展环境和系统分析、更加注重目标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创新与机制建设,深入研究奋力在兰西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西宁-一体化发展趋势,充分调研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全局的视野谋划区域竞争新优势,研究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合理设定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区”建设的总要求,全面理解、科学设定发展指标体系。深入研究与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密切相关的指标,从促进转型发展需要出发,强化质量效益、结构平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目标设置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差别化的发展目标,综合评估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协调、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改善、吸纳人口规模等指标。根据规划的性质和作用,既研究提出预期性的指标,也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三)提升规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十三五”时期,面临十分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各级各类规划,都按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突出改革创新,使规划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等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战略性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好重大工程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重大工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划编制范围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主要针对关系发展全局且市场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编制规划,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少编或不编规划;规划编制找准定位,着眼于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以市场为基础,使市场机制、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共同发挥作用;规划实施明确责任主体,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责任范围,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出台重大政策举措。

(五)提高全社会参与度。各级、各类规划都要提高编制过程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参与度。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规划编制单位采取多种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总体规划在草案初步形成后,公开征询意见。专项规划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广泛吸收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中介等各方人士意见建议,开展跨领域研究,共同把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对市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程序

按照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前期研究、起草、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各环节的工作。

(一)前期研究

开展“十三五”重大问题前期研究,前期研究工作包括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内容。在规划纲要框架形成之前,应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发展趋势预测、重点工程论证以及形成规划、重大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等前期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全市“十三五”规划重点前期课题研究工作,采取有关部门组织力量研究、直接委托有关单位或著名专家研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研究等三种方式进行,同时将委托课题和招标研究课题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以增强专家、学者们的责任感,提高前期研究水平。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规划编制实际需要,确定一批关系未来发展的重点课题,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深入研究,为编制相关规划提供支撑。课题成果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定。

按照注重超前研究、注重分析形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着眼于编制全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并与重点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相衔接,更加突出基础性、全局性、结构性问题和重点区域、行业和产业发展研究;全市“十三五”重点前期研究,按照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发展、城乡区域、改革开放、社会事业、资源环境等7类计30个专题开展。

(二)起草工作

1、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第一次党代会、市委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着力把握“三个坚持”: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规划编制全过程,以“三区”建设为统领,注重远近结合,统筹谋划好事关我市全局与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问题;

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稳中有进,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好“十三五”我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计;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起草评审、汇报衔接、报批发布等各项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统筹各级各类规划编制进度,加强衔接,确保规划之间相互协调;统筹规划实施各项措施,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制度和考评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

2、立项:编制规划必须进行立项。总体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专项规划除同级政府统一安排外,其它规划由规划编制单位提出,报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立项。立项报告说明立项的理由、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提纲、组织形式、工作进度安排等内容。

3、内容:总体规划包括的内容有: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保护的重点任务;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总体部署、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专项规划包括内容有:发展方针和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及其布局;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三)衔接工作

高度重视规划的衔接协调,创新规划衔接方法,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发展理念、目标方向、重大战略、重大布局和大政方针等方面的整体协调和一致。规划衔接注意避免上下同一个口号、发展同一个产业等“上下一般粗”等问题。规划衔接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进行,未经衔接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和公布实施。

总体规划的衔接:市级总体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与省内各市、州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报省发展改革委与全省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县(区)级规划按上述原则进行衔接。

专项规划的衔接: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单位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与上一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四)论证工作

市级总体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市规划咨询委员会进行论证。县(区)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由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可委托市规划咨询委员会或其他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论证。

(五)批准和公布

总体规划草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专项规划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通过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建立健全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两级、两类规划体系,即按行政层级分为市级规划、县(区)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

(一)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指市、县(区)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市及各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更多的阐述与本地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有约束力、可操作的规划,规划期为五年。

积极推进市县(区)规划体制改革,探索推进市县(区)规划的“多规合一”或“三规合一”,逐步将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编制一个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一个地区“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统筹协调力度。按照全省“城乡一体、全域掌控、部门协作”的要求,系统解决好规划过多,相互矛盾,覆盖深度不够带来的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用地粗放等问题。积极开展互助县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试点。

(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紧密结合“三区”战略的实施,重点组织编制农业、工业、水利等12个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各部门结合各自行业“十三五”发展需求,组织编制相关领域专项规划。

四、总体进度安排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在总结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2016年初规划纲要提请市人大审议批准的时间要求,结合实际,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16年8月上旬,重点是组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

主要工作:成立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同时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规划编制协调工作;印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安排部署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等。

第二阶段,2016年8月上旬到11月底,重点是组织开展前期课题研究以及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研究和专项规划起草工作,提出市级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主要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以及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研究和专项规划起草工作,提出市级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围绕起草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广泛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召开社会各界座谈会和咨询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基本思路》初步形成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好与省上思路的汇报衔接,提出请求纳入省上思路的建议;《基本思路》修改完善并报送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基本思路》。

第三阶段,2016年11月底到2016年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前,重点是完成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起草工作,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

主要工作:针对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起草完成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开展《纲要框架》的起草工作,组织各县(区)、各部门研究提出需要纳入《纲要框架》的重要指标、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举措等;加强与全省《纲要》的汇报衔接,力争尽可能多的将事关我市中长期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方面纳入全省《纲要》,同时强化与市委《建议》的汇报衔接。

第四阶段,市委《建议》出台后到2016年人代会前,重点是起草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做好报送市人大审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按照市委《建议》精神,做好《纲要》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完善工作;做好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和提交市人大审议的各项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认真听取各县(区)、各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意见建议,组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对《纲要》草案进行论证,并做好县(区)规划、专项规划与《纲要》草案的衔接工作。

各县(区)、各部门开展规划编制相关工作,按照以上四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同步推进,并定期向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建议成立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审定“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纲要框架和纲要草案;研究和解决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市级规划与县(区)级规划、市级规划与省级规划、市级规划与省内其他市州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省级专项规划等方面的衔接协调工作。

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并报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成立规划咨询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升规划编制工作水平,广纳各方力量为我市“十三五”规划献计献策,提高规划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广泛吸收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政府、企业、中介等各方人士,成立市规划咨询委员会,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主要任务是对市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课题成果进行咨询论证。各县(区)、各部门根据各自规划编制需要,建立完善专家库,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

(三)规划编制经费

编制“十三五”规划,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需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借助权威咨询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广泛、深入的前期研究,进行规划思路、纲要起草,大量数据测算、论证、衔接、评审、宣传等工作,需要有足够资金保障,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给予足额保证。

第5篇

“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全面提高我区的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发改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融入主城区、迈向现代化”目标,聚焦“改革创新、智慧发展”关键,深入实施综合改革,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民生保障,努力打造创新型、学习型、生态型、乐居型、智慧型城市,围绕把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江南现代生态休闲科技新城、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发展目标,更新理念,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明确“十三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我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区“十三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开展规划工作调研及学习培训

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省市发改委有关“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探索规划编制创新,研究我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业务培训、专题研究等形式开展。

2、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消化吸收近年来省市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对关系我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战略目标、产业布局、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

3、编制形成全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调查研究、资料意见征集、课题研究及形成基本思路等基础上,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邀请有关专家的参与,共同编制完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报送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4、八镇两区一园编制各自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应领域行业的主管部门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发展专项规划。

三、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年底以前,开展前期课题研究,对镇和相关部门进行走访调研,初步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第二阶段,从2016年初到6月末,组织开展规划纲要起草,明确“十三五”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形成规划纲要框架稿。

第三阶段,从2016年7月到2016年初,加强与省市规划编制的衔接,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对规划纲要进行修改,向区四套班子进行汇报批准后提交区人大审议。在此阶段,同时开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四阶段,从2016年初到6月末,完成并通过“十三五”各专项规划,对规划进行汇编,印发到各镇和部门实施。

四、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区政府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负责规划编制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镇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领导挂帅,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设备等保障。

2、认真总结。各镇、各部门要对本镇、本部门“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预测评估,总结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3、突出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重点项目规划要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规划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4、加强衔接。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和协调,探索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多规融合”,编制集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发展规划,为一张蓝图“干到底”打基础。

5、创新方法。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测算经济指标,科学确定发展目标,革除原则性过强、操作性较差的规划内容,突出空间性、可操作性,避免上下雷同、交叉重叠的内容,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约束力,体现特色。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6、统筹协同。规划编制责任单位要统筹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与区发改局沟通并向分管区领导汇报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相关规划并及时报送。要加强与省市各类规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作用,确保“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五、区“十三五”专项规划选题及分工

为编制好全区的“十三五”规划,需要对“十三五”期间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为规划纲要的编制提供基础性资料。各专项规划编制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因素,认真分析把握我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抓住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思路和举措。要将“十三五”课题研究和“五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及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和打造江南现代生态休闲科技新城、南京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目标结合起来,不断吸收和深化研究领域,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省市对我区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十三五”规划编制中需要重点关注六个方面问题:

1、如何协调推进我区八镇、经开区、宁高园、紫金科创社区根据自身特色和承担的任务,编制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2、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来引领发展方向。

3、如何打造适合我区发展实际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4、如何更好的推进副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城镇化建设。

5、如何紧抓撤县设区机遇,实现同城化发展。

6、如何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提升软实力。

对应以上问题,确定七大类共36个规划选题,具体内容及分工如下:

(1)综合发展类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各镇发展规划由各镇负责编制;经开区、宁高园、紫金科技特别社区发展规划分别由经开区管委会、宁高园管委会及紫金科技特别社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其中,红太阳等重点骨干企业要就自身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的转型升级发展进行研究,行业主管部门予以配合,并将结论整合反映到经开区发展规划中。区“十三五”期间作为南京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推进城镇化、同城化及产业化发展规划由发改局牵头编制,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2)改革创新类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人才发展规划由组织部负责牵头编制,人社局等部门配合,主要就“十三五”期间我区需要引进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引进或培育、能够达到的效果等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规划由住建局牵头编制,规划局、农工委及各镇配合,主要就如何做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内容及推进措施及新市镇建设等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由发改局牵头编制,有关部门予以配合,主要就“十三五”期间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由科技局牵头编制,主要就“十三五”期间区加强科技创新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

(3)产业化发展类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发改局根据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研究结论,牵头对我区“十三五”期间实现产业现代化的思路、目标及措施等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工信局牵头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其中要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研究,同时就传统工业产业提档升级和信息软件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并结合开发区未来发展目标确定全区工业产业布局安排,以上课题形成结论后由工信局整合反映在规划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由发改局牵头编制,其中商务局要就辐射皖南的现代商贸体系建设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进行研究,民政局要就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卫生局要就建立支撑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卫生体系建设做出研究,形成结论后由发改局整合反映到规划中。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规划,包含对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固城湖旅游度假区及老街四大片区未来的整合发展的统一规划、休闲观光农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扩展至全域的旅游业规划,由旅游局负责编制,国际慢城()党工委(管委会)、农业局等部门配合编制。建筑业规划由建工局牵头编制。现代高效农业建设规划由农业局牵头编制,其中农业局要就绿色建设、生物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农工委要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由投促局牵头编制,商务局配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区宣传部牵头编制,文广局等部门配合。

(4)副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城镇化建设类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十三五”期间,将以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为依托,着重研究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新市镇建设有机结合的新举措,研究怎样高效利用土地、如何有效吸引周边地区人口的集聚等课题,这其中包括了城建体制机制创新、空间布局调整、生活垃圾处理、交通水利建设等诸多问题。“十三五”期间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市镇建设规划由规划局牵头编制。土地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由国土局牵头编制。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由智慧办牵头编制。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由交通运输局牵头编制。人口优化发展规划由人口计生局牵头编制,发改局配合。水利建设规划由水务局牵头编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由城管局牵头编制,内容应包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无害处理的发展目标及建设规划。污水处理规划由住建局牵头编制。

(5)撤县设区后推动实现同城化发展类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撤县设区之后,在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上,与南京主城区尚有较大的差距,区委、区政府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同城化进程,实现与主城接轨的目标。“十三五”期间,要研究好应对撤县设区新机遇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主城接轨的具体措施。教育局、卫生局、人社局、民政局、社建工委、住房中心等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现同城化的要求,就建立能够支撑全区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卫生体系,在各自领域展开研究,并形成有用的结论。

(6)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应该研究新形势下如何从以前的追求速度为重点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今后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式,改变唯GDp的发展观念,更注重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在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保持合理的经济社会增长区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由环保局牵头编制,规划内容应包括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发展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内容。节能规划由工信局牵头编制。

(7)其它重点规划:

规划编制安排:妇联、政法委、气象局、安监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安排,加强妇女儿童事业、平安建设、气象事业、安全生产及防灾减震等课题的研究,并形成相关专项规划。

没有承担上述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也要根据区统一布置和市主管部门要求,做好本单位、本部门“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发展思路的研究工作,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好准备,并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资料,确保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2016年城镇化效果相关热词搜索:2016年新型城镇化 2016年成都市城镇化

1、2016年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问题(共6篇)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15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6059A5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2016年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问题(2016-07-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年城镇化效果”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年城镇化效果"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51153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