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2016-09-07 13:18: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共5篇)基础教育现状 调查报告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人:靳晓旭系别:历史系1103班学号:201103510056调查时间:2013年冬天摘要调查目的:调查范围:支教所在地马圈的基础教育现状。主要调查马圈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调查对象:调查支教所在地马圈小学的领导,师生,村民和相关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基础教育现状 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第一篇

基础教育现状

调查报告

调查人:靳晓旭

系别:历史系1103班

学号:201103510056

调查时间:2013年冬天

摘要

调查目的:

调查范围:支教所在地马圈的基础教育现状。主要调查马圈的学前教育,小学教

育,初中教

育等。

调查对象:调查支教所在地马圈小学的领导,师生,村民和相关的基层单位组织。 采用的主要形式:访谈,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一教学规模

我支教所在地位于忻州市原平县轩岗镇马圈小学,这所小学是一所公办的农村学校,

这所学校有将近百名学生,一年级十六名学生,二年级二十三个,三年级十八个,四年级十三个,五年级九个,六年级十六个。学生都来自马圈村,全部走读。 二办学硬件

学校共有十间校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可以说十分破旧。学校共有六间教室,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场所,应有的音乐教室,实验教室,操场等一概没有。上科学课的实验器材不全,学生上课用的课本也不全。

三师资条件

学校有三名年轻老师,教学年龄在三年左右,分别是王刚、贾艳刚、王钢老师。老师王刚大学专科毕业,专业音乐教育,年龄27岁,教龄3年,没有兼职。王刚老师讲课专业,能够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渗透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校家长心中的好老师。王刚老师的教学态度是用爱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为孩子献出自己的一切。接受继续教育状况,王刚老师每年暑期进行继续教育,接收了很多知识,能够把教学搞得更好。王刚老师对学校或当地教育的建议,多关心农村学校教育,多关心农村一线教师的生活状况,多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生活问题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改善或解决。老师贾艳刚大学本科毕业,专业音乐表演,年龄28岁,教龄3年,没有兼职。贾艳刚老师讲课专业,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去,曾被联校口头表扬为优秀教师。贾艳刚老师的教学

态度是用爱去行动,竭尽全力,做到更好。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献出自己的一切。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贾艳刚老师每年暑假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其它老师教龄在20年以上,有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担当小学各年级的课程,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是李涛老师的教学能力在学校各教师中尤为出色。李涛老师说:“如果说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那么教学就是施肥、拔草、灌溉、捉虫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李涛老师每年都参加国培,进行深刻的反思,而后不断的改进教学、教育的方式。李涛老师认为,教育应该根据本地的实地情况给学生提供不同于城市、都市的考核试题。另外,应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新鲜血液,如带学生外出,参观一流的教学等。学校其它老师都认为学校的校舍条件太差,办学硬件设施不全,当地教育应应在农村学校教育上多做投资,改善当地条件并输入新鲜的教师血液并且希望当地学校的领导严格管理以严治校,公平的对待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关心教师的健康与生活,吸引教师能安心在农村学校任教。

四教学的运作状况

马圈小学虽为农村小学却有比较完善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运行制度,学校课程开设受学校硬件设施的影响不是很齐全,比如计算机课、实践课等课程无法开设。学校老师配备较少,每个老师的任务过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五其它

1、当地的适龄儿童都在当地的幼儿园就读,青少年也都就读于当地小学,辍学的情况非常的少,由于当地没有初中,所以小学毕业的学生必须考镇里或者市里的中学。据调查,当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还是挺高的。【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2、我调查了当地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一般学生都是父母双方都在工作,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可是也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家中家人对其关心不够,以致其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成为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3、家长认为当地应该重视基础教育,只有发展好基础教育才能发展好当地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15中国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第二篇

2015中国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前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对于教育的长期规划,我们需要有更长远视野,这其中基本数据,基本依据,就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根据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近数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数据,进行了梳理,整理,发布了《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希望从较长时间维度上,反映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情况,为教育的长远发展与规划,以及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一些数据支撑。

《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按不同教育阶段,即学前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以及教育投入等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重大的留守儿童问题,报告做了专门的关联分析。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对等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也进行了梳理分析。

根据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但我国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虽然在2000年以后,我们迎来一个新的人口出生高峰,但是,近10余年,每年新生儿数量长期维持在1600万左右,比上一个高峰少了1000万,这也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本供给构成。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的各个阶段的招生人数与在校生数均呈下降趋势,近年基本探底,趋于稳定,虽有局部反弹,但并未形成根本性的逆转。这里面比较特殊的是学前教育,在国家的大力重视与支持下,学前教育经历了一个历史上最大快速的大发展时期,无论入园率与在校生数,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让人欣喜。

从1997年开始,小学招生人数从2500万减少至2014年1658万,小学教师数量在这一时期也同步减少。伴随小学招生数量下降,初中招生人数从

2001年也开始直线下滑。已经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2014年的1448万人。与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总量的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保持了平稳,甚至略有增长。

伴随学生数量的增长,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近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2014年教师数量达到166万人。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相比,是唯一明显增长的一个群体。到2014年高中阶段师生比下降至14.4,但仍然明显高于初中的12.6。

数据显示,近年中职教育下滑明显,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量,远远低于普通高中,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比例连续5年下滑,已经由51.1%下滑至43.8%。在校生达到1802.9万人,这距离2015年预定目标值差距达20%。

因为生源的绝对减少,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快速迈向普及化,近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明显加速增长,近3年增长了10.6个百分点,达到37.5%,远远高于前10年的增长速度。

资源均衡问题实际不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与地方经济直接相关。2013年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平均28668万元,而河南仅为5458元、贵州为6872元,差距达到5倍左右。与此相关,2015年北京高招本科录取率约为71.8%,位居全国第一,远远超过河南44.4%,广东37.1%,贵州39%,而全国的本科平均的录取率则为38.9%。上海也同样,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国家的教育投入多数都投入在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一个初中生国家投入是9258元,但是一个大学生仅有15592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城镇化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进入城镇务工。随之而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到2014年,全国义务【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94.73万人,占全国儿童数量比例9%。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占全国儿童数量比例14.5%。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中的瞩目问题,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随迁子女在当地学校就读政策。北上广是典型的人口流入地,也最具代表性。报告显示,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43%,达到47.3万人,而高中阶段减少至11.4%。广州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比例达51.2%,高中阶段比例为27%;三地相比,显然广州或者说广东的政策明显更有利于孩子随父母就读,而不是留守。

第一章 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情况

1.1 学生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1.1.1 新生婴儿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49年以来,我国共经历四次人口增长高峰。分别是:第一次,1949~1957年;第二次,1962~1970年;第三次,1981~1990年。 受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经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

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来看,新生儿数量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万左右,未来将进一步补充各阶段生源,但已不太可能超越以往历史高峰。

1.1.2 学前阶段入园人数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教育部

受第四次人口高峰期的影响,同时伴随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学龄前儿童入园数量从2004年开始以平均每年4%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4年在园儿童数量已经达到4051万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2010年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为28.18岁。这表明第三次人口高峰带来的生育高峰预计将延续至2018年左右,之后将开始下滑。

未来几年学龄前儿童入园人数将继续增长,学龄前儿童入园以及适龄儿童入学将面临更大压力。

数据来源:教育部

学龄前儿童在园人数从2003年开始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03年仅为2004万人,到2014年增长至4051万人,十一年间增幅超过102%。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第三篇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广信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广信中学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现状,为以后自己从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二、调查对象

广信中学初一年级01、02、03班;初二年级04、05、06班;初三年级07、08、09班。

三、调查方式

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

四、调查时间

2012年8月20日到2013年1月20日

五、调查内容

2012年8月起, 我在广州市白云区广信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学习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教学育人的经验。在这期间我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利用实习期间进行了一次针对于思想品德这门课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虽然在一些环节上做得不够完善,但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的使调查情况真实的反应出广信中学的实际情况。我相信这次的调查将会为我日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广信中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现,状我主要采用了问卷式调查为主,观察法与访谈法为辅的调查方式。本次调查在广信中学的七、八、九三个年级共500名学生中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400多份。此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9个选择题和2个问答题,问题主要涉及到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建议等方面。现将从中随机抽取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一)数据统计

1、学生学习现状与学习兴趣调查

①目前在本学科的学习成绩,有6%受调查者认为很好,24%好,39%一般,11%差。②对自己在本学科的学习是否有信心,62%有信心,26%信心一般,12%信心不足。③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原因,9%认为基础差,26%未认真听讲,65%花的时间少。④对事实是否感兴趣,6%对事实很感兴趣,8%很反感事实,9%有一点兴趣,77%从不关心。

2、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调查

⑤你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与状况,29%的学生能够有计划安排时间学习,32%没有学习计划随意性强,28%没有作业从不看书,还有11%的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⑥对本学科的预习与复习情况,9%的学生经常预习,70%偶尔预习,21%的从不预习。⑦目前在学习方面存在最大的困难,52%认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40%答题思路不清或没有掌握答题技巧,8%内容不熟悉。

3、对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建议

⑧你喜欢的教学方式,有20%的学生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15%喜欢课堂讨论,52%喜欢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3%的其他方式。⑨你认为有效的教学方式,1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讲学生听,23%课堂讨论,53%认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7%的其他方式。

(二)情况分析

上述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广信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一些现状。首先,关于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状况,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调查中来看,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在思想品德这一学科上过多的花费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

其次,对思想品德学科所持态度及方法,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态度是有作业就做,没有作业从不看书;没有计划,很随意;有时间就看,除了上课在思想品德学科上所花费的时间每天10分钟左右;除了做作业从不在思想品德学科上花费时间象。在预习和复习上反馈表示只有少数人能够有计划的按时预习和复习。正因此,在对于自己能在这门学科取得好成绩是否有信心的问卷中,只有62%的人选有信心,而38%的人信心一般甚至没有信心。在学以致用方面,学生很少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很好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

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最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认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课堂讨论是有效方式。但由于内容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往的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这也影响了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三)原因分析

针对这次的调查结果,我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和及其原因归纳如下: 首先,在学习态度与兴趣方面: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的枯燥,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也缺乏学习的明确目的。学生的主副科观念比较强,他们认为只有语、数、外三科是主科,其他的都是副科。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开卷考试认识的不正确,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考试就是“抄书”,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上态度的不端正。另外,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是为应付老师的检查,家长的督促和强迫而进行的,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其次,在学习方法方面:由于学生刚接触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多不足之处。明显表现在对于具体问题大多数同学是似乎知道几点,却又不知如何说起、难以说的全面;学生除了应付作业,很少看书,且很少预习和复习,这些方法上的不足都影响了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成绩。

再次,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书上的一些内容有不认同感,也影响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态度和信念。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特点更是提倡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更注重其内心世界的改造,教学生如何做人。但是由于初中生在认识上的不全面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等等原因,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与书本内容不能完全吻合,甚至有时会认为书上都是骗人的大道理,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厌倦感和抵触情绪,这对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四)启发与反思

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思想品德课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生活的一门课程。初中思品应立足于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系统了解自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社会等方面的基本常识,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深入生活实践及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的深入剖析等方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做人处事,放手让学生感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认真对待每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决定人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应该把思想品德课当成普通文化课处理,传统的划书、背诵,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方法的教学模式,只会阻碍学生学科思想的形成,甚至于导致不少学生心生厌烦,疲于应付,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浸染与落实。老师们应该真正树立育人为本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老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实践,并从中领会、思考最后自己总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的修养,使学生有感而发;让学生多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信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方面的加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的培养。

最后,由于我所做的调查仅局限于广信中学,范围比较小,代表性也不够多样,有些情况可能会有遗漏,甚至也可能有某些方面是存在片面之处。但不管怎样,我任希望这次的调查报告能为自己从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总之,社会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学生的情况也仍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只有抓紧时代脉搏,把握中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课其应有的功效。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第四篇

《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学 院: 政法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2012级

姓 名: 魏春妮

论文题目: 徐大庄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成 绩:

2015年12月30日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手段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3、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五、徐大庄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信阳市息县东岳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徐大庄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4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

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

基础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第五篇

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段月华 我于 2011年 2月 22 日,被分到忻府区六石学校进行为期半学期的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着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现状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现状如何呢?我利用业余时间了解了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字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善,图书馆的书记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在农村小学中,年

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育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使用“一支粉笔 + 一张嘴 + 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且也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办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 农村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体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个多的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体美等课程虽然开设,但是都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的上学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而已经寄宿的孩子们,都经历了一段适应期。

刚到学校时,11岁女生张某很想妈妈,天天掉眼泪。她没心思学习,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妈妈看她一次,俩人就哭一回。

孩子们还必须学会适应学校的生活规律。生活老师刘老师说,她必须引导监督孩子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自由自在惯了的山里孩子很难被约束。一下课,只要看学校门开着,就往外面跑,有的甚至不跟老师打招呼,就跑去附近的村庄找亲属。老师们很头疼。无奈,他们只好嘱咐学校门房和保安在校门口严加看管。

除了这些,孩子们还必须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张某和同村4个女孩被分到了同一个宿舍。“之所以这么安排,是想减少她们的孤独感,她们本来就认识嘛”,刘老师说,学校还将年龄大的学生和年龄小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希望大的能照顾小的。

6岁的焦雅鑫是我一年级班上的学生,平时就总能得到大一点学生的照顾,但她这半学期以来还是发烧生病很多次。“这些六七岁的娃娃,住学校能成吗?我家娃娃6岁了,有时冬天还得我给穿衣服。”一位跑校生的母亲说。还有村民担心,不能坚持每周接送孩子;孩子们在学校是否安全等。孩子们的集体生活,当然不像老师们想象得那样完美。一个大男生宿舍,大一点的男孩拿了小男孩的东西是常有的事情,老师们只好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大的要让着小的”。

类似问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关注。专家认为:寄宿制学校虽然增进了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但寄宿生仍然普遍有想家的情绪,他们只能忍在心里,个别学生会采取极端的方法,比如翻墙逃跑等。也有人认为,过早地寄宿,违反了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 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江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

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大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中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央及省级政府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的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衡性,可靠性。同时要注意农村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须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才会使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

习和培训,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的 思想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它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的动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性,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时间,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体美课程的同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

四、寄宿制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偏小,每天来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学生路上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如果农村小学实行寄宿之,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尤其是留守儿童,可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但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研究,小孩10岁以前还是要跟父母在一起。我建议孩子10岁以前不要住校,还是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等10岁、小学三年级之后再住校,不要(不分年龄)都统一集中。这样,对他社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6228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