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2016-09-07 14:03:2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共5篇)农村人口调查情况农村人口情况调查报告————覃琨今年暑假,我回老家了一趟,游玩的同时也就近对附近七户人家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调查,我觉得目前农村存在以下问题且比较严重:1 人口老龄化 2 劳动力1 人口老龄化现如今,农村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宁愿选择到城市发展,这...

农村人口调查情况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第一篇

农村人口情况调查报告

————覃琨

今年暑假,我回老家了一趟,游玩的同时也就近对附近七户人家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调查,我觉得目前农村存在以下问题且比较严重:1.人口老龄化 2.劳动力

1. 人口老龄化

现如今,农村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宁愿选择到城市发展,这部分人群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家乡农村的年轻男性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或者是两口子一起外出打工,留下一对老人或者老人和他们的子女过活,在七户人口中,只有一个24岁的男人在家乡跑车,而且由于只有他一个人跑这条线路,所以尽管他每天只跑两趟,但是他依然可以过的尚可,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一对老人孤苦伶仃,依靠自己尚有的力气种些生活必需品,如:玉米,魔芋,土豆,葱等等, 大片的耕地被闲置,老人在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般家里有个21寸或者29寸的电视,但是在农村基本上天黑就洗澡上床睡觉了,与城市存在天壤之别。 2、劳动力不足

农村人口的外向迁移,必然导致自身劳动力的缺乏,在我回老家的路上,很长时间下只有鸟鸣声和狗叫声,而大量的耕地由于缺乏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由此我也想到了最近的农产品涨价,很多农民不是不愿意种地,而是种地甚至连本钱都赚不回来,与其辛苦一年才能换回一点薄弱的收入,他们更愿意在工地上打短工,这样不仅来钱快,而且来钱多,但是也存在着受骗上当的风险,在我调查的过程中,就听一位老人讲起他外出打工的儿子忙碌了三个月但是一分钱没有拿到的故事。最近的猪肉价格上涨,在这里也有明显的体现,我舅妈原来只养两头猪,现在价格上涨,她养起了四头猪,而把相应的种田计划缩小了,可见,只要国家的市场调节作用发挥的好,那么猪肉价格是完全可以抑制的。也可以看出,只要政府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投入,适当打压房地产的规模,那么,目前的情况也许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医疗卫生跟不上

在农村里没有什么医院,最常见的是乡镇卫生院,但是由于农村人口都不是很密集,所以人们不愿意跑远路去卫生院,基本上有小病小灾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扛过去,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会想到医院,而到了医院由于基本医疗常识的缺乏,上当受骗者也不在少数。还有人得病之后心里恐慌,缺少正确应对的态度,我一位邻居晚上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发现自己的嘴巴,鼻子都歪了,甚至连眼睛都难以闭合,去医院检查诊断是面瘫,而从此之后他就不愿出门,情愿躲在家里哪都不去,怕别人笑话,缺乏正确的就诊态度也是患病者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此外,乡镇卫生院里人员稀缺,只有1~2个人,基本具备打针的能力,一般只有一个床位,所以在农村就医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4.教育现状的落后

在我的家乡只有一个小学,要上初中需要到镇上去寄宿,在农村里一般都是一对老人带着一对孩子,所以得不到父爱母爱,通常上完初中以后,学习不好的都出去打工,学习好的则要挺着来自家庭的压力继续学习,可以说,他们的压力比那些在城市上学的孩子要大的多,此外,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很缺乏的,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基本上是支教的才会来这里,而且时间也不是很长,在这里不仅师资缺乏,而且各种资源都很贫乏,像粉笔、纸张、桌凳,这些在我们看起来都觉得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这里却需要别人的捐助才行,总之,山区孩子的教育很成问题,没有国家的补助,这样的小学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连目前的现状都难以维持。

通过上述的调查,我觉得目前的农村情况比较麻烦,归根到底,我觉得是目前城市比农村发展的要快,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房地产行业的大量发展

挤压了农业的发展,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不平衡,总之,只有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植力度,才能使农村发展,真正使得得到共同富裕。 2011年 8月

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第二篇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论 文 题 目: 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专 业 班 级 财务管理4班

姓名(学号) 孙晓丹 20081435 实 践 时 间 7月18到8月18号

2011年 8 月 18 日

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聊城市,莘县,魏庄镇,邹巷村。

一.简介

莘县坐落于聊城西北隅。是一个典型农业主导型城市。全县有21个乡镇。其中,邹巷由8个组组成,全村共265户人家916人。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二组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组共72户人家263人。这里的居民沿袭祖祖辈辈的种植业,并以此为生。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我首先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

年龄教育程度 0岁~20岁 21岁~40岁 41岁~60岁 60岁以上

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上总理书》。他在上书的开头写道:“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真切的触摸到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但看到《上总理书》我又不禁浑身一触。在这次调查中我开始重新省视: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现将其列于下表:

项目 谷物 玉米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 1500斤 1100斤 一吃,一卖(600元) 200元 2500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农税

支出 250元 100元 250元 20元 200元 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谷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600+200+2500=3300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户3.5人算,则人均达不到700元。这与国家统计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13.6元提高到了2001年的2366元”大相径庭。这2366元是怎么来的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为2366元,那末这个比例本来应该是3:1,当这个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头支票,农民的实际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调查的农户与这个6860元相比,那末这个比例就是将近10:1了。

二.农民穷,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1. 家扶贫基金协会会长王郁昭2003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 500元(1.37元/天)以下的人口有1459万人;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人均收入在1000元(2.74元/天)以下的人口为3亿1075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2.74~5.48元/天)的人口为3亿1079

万人。在此次调查的72户263人中,这样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城乡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记录。而这个2.8:1又是那样的叫人不可信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此之慢,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叫人痛心啊!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日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仅为800亿元。两者相减,可以看出农民白白地为政府贡献了1300亿元。这种剪刀叉在网上有人戏称之为“劫贫济富”。

国家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应该为其纯输收入的5%。而实际上,各种农税(包括地方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有税,契税),提留统筹费等以及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等加之五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加码,乱罚款)等其它负担的影响。其比例远远超过了5%。在此,我们姑且不看三乱五乱等杂派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且看一下这个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统(三提指: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卫生事业教育费,村干部组织费,集资办学费)为例。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我心里就有些为农民喊冤。为什么城镇居民不需要交的东西在农村就是合理的了呢?虽然现在政府实行改费并税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

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2000年仅仅为2.1%,“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烟厂却倒闭了。这样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如今到处矗立着的烤烟棚成了牛圈。

(二).农村基层组织太盘大,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290余人。

(三).乡镇企业倒闭破产增多,我所调查的铜古乡仅有的一个乡镇企业便是一个水泥厂,然而它为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漫天的烟雾和恼人的噪音,是满身的尘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挟巨款逃跑的厂长和经理。企业濒临破厂,于是厂里扣发工资,集资扩厂,扩厂亏损,于是厂里又扣发工资。

(四).政府不办义务教育,农民只能自己集资办学。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没有自己的村小,孩子们只能跑到四五里远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读。国家一直宣传普九,然则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高昂的学费使得普六也成为问题。正好,反正没有钱读书,儿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支生力军——在家务农,出门打工。然后长大结婚生子,又让他们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在叫人痛心啊!

(五).农产品的贬价,首先算一笔帐,在过去的五年中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谷物为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谷物产量达4亿吨,平均每斤降价2毛钱,那末:4亿*2000*0.2=1600亿元,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年就损失300多亿元。在我的调查中,责任制似乎真的如《上总理书》所说成为一种枷锁。由于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村劳动力纷纷外流,以至于大量肥土良田荒芜。然而,上百元的农税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许多国家,政府不是去赚农民的钱,而是要向农业做补贴。所以免除农税成为中国之必要。

四.那末,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一).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都难以逃出黄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经济学家用公式来表示这一定律为:B=A+NX,其中B为经改革后的税收,A为改革前的税收,N为改革次数,X为每次嘎嘎感中杂派。很显然要使A小于B,关键就在于要使X小于0。所以推进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费税为税,由于费要远远高与税,所以在不另增加其它杂派的前提下,并费税为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当然国家是提出了这一政策,但具体的落实在某些地方便成了一种提法。

2. 该减则减,能免则免。在国家规定的农村合理税费中,有些东西(与城镇相比较)我们可以说是额外的,而有些东西可以说是过多的。如果政府能够考虑“少从农民那里赚点”做到该减则减,能免则免,那末也能减轻农民负担。

(二).精兵简政,基层领导机构过于膨胀,形成官多民少的局面。干活的人少,而吃饭的人多。自然是加重了干活的人的负担。所以,对基层领导机构进行精简,对政府部门进行 重新规划,具体落实其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能动性成为急需。

(三).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其负担所占的比重就自然减小了。况且,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四).规范农业税收环境,严厉制止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加码等违法的活动。明确农村税收条目,并向农民讲解税收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具体落实“十五大”提出的“村务公开”政策。让农民自己来监督税费流向。

漫长而短暂的暑假结束了,带着一种莫名沉重的心情我回到了学校。一个月的暑假农村调查令我这个来自城市的学生感触颇多。农村穷,农民苦,但是,相信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定不少。看来农村的老百姓拼了老命在把我们往大城市送了。他们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为了我们将来的生存吗?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子女在读大学的那份虚荣吗?仅仅为的是自己将来有人养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这些,他们有一种希望,一种期待。他们期待着我们的回归,期待着我们去改变农村穷,农民苦的现状。现在,国家正在搞西部大开发,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正是西部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响应祖国的号召,去到西部,去到农村。去报效我们的祖国,报答我们的父母。

农村人口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第三篇

家乡村民的生活状态的调查

姓名:xxx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 专业:xxxxxxxx)

调查时间:2014年

调查地点:xx市xx县xx乡xx村

参与人员:xxx,xxx ,xxx 等村民

摘要:农村的进城务工热至今尚未消退,由此导致的农村人口的的年龄结构变化无疑是现今农村生活习俗、面貌改变的重大原因,本文主要从这一方面入手,通过自身十几年来的亲身感受与此次寒假的调查走访,研究家乡农村的风俗变化尤其是春节风俗及村名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村习俗,精神状态,春节

我的家坐落于xx市xx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内,可以说是出于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全年光照热量也较为充足,因为位于南北交界地带,小麦玉米均可种植。道路系统有一定规模,交通也算方便。因此,家乡的农业生产条件虽然说不上是得天独厚,也算不错的了。说到这里,我产生了疑问,是什么力量让农村的青年人放下故乡情怀,甚至抛下父母,不惜离开自己的子女而到外地打拼?

带着这个疑问,今年的寒假期间,我变得积极起来,开始跟奶奶一块去村民家串门,一改原先的沉默,我时不时会跟村民说上几句。几天之后,我对全村村民的家庭状况有了整体了解———大多是这样的:村民家中的青壮年人都在外地且都在江苏、浙江一带以及北京。除去少数随父母到外出并在外地入学外,其余的均由老人抚养,这些老人和孩子就是所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小年那天,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当天晚上,我来到了周莉莉的家中。莉莉今年十三岁,刚上初一。我询问了她的爷爷,莉莉的父母在江苏南京打工,至今已经有整整五个年头没有回家过了,莉莉的弟弟年龄尚小,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暂时与父母生活在外地。今年同往常一样,父母没有回来,小年家中三口人,没能达到热闹的程度,因而过节气氛不浓。莉莉跟我所,她每年暑假会和其他父

母同样在外地的孩子一块去父母那边去。南京离信阳固始其实不远,上午坐车,下午就能到。虽然晕车,可是莉莉依然乐于去南京那边。究其原因,除了想念父母,与父母团聚外,还有城市的新鲜感在吸引着她。每年暑假去父母那边,是这个孩子日夜盼望的事。我在想,既然只有短短半天的车程,为什么她的父母依旧不愿意回家过年,又是什么让这一代的人故乡情结淡薄得如此之快?

这个疑问本身就存在我的脑子里,经过这次走访,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深重了。回到家,我给父母打了电话,就这个问题向他们“发难”。他们给我的解释是,留在外地还可以赚些钱,而回来走亲戚串门,送礼啥的却要花钱,里外里很多钱就没了。这个答案虽然没能使我满意,也是差强人意,我暂时接受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农村的消息流通很快。又有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腊月二十五,有件事在小小的庄子里传的沸沸扬扬。据说是小华(化名)又在外面跟人打架了,对方人多,把小华的骨头都打折了,家里人不得不把他送到乡里的卫生院住院。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家乡,绝不少见,而且大多是中学生,初中生为主。初中的年龄确是叛逆与热血的年龄,发生这样的事似乎是不足为奇。可这种事在我们这发生的也太过频繁。中学里的学生拉帮结派,欺负弱小,小则拳打脚踢,重则砍刀钢管乱挥,校长都敢打。这些事情本人在中学时期也是深有体会,看到了人身上的劣根性。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很深,这点毋庸置疑,而家庭环境又是最重要的一环。于是我来到了这个叛逆的少年的家中,小华的父母今年倒是从外地坐车回来过年了。小华的爷爷早逝,父母也很早就离乡外出打工。小华几乎就是他的奶奶一手拉扯大的。据小华父母说,小华的奶奶溺爱小华,对小华没有严格的管教过。按他们话里的意思,似乎奶奶应对小华负主要责任。

究竟责任在谁身上,这其实是不言而喻的,父母本就应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负全部责任。然而父母们为了孩子未来所需要的钱,去外地打工,把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给了年迈的老人。这样自然是为了孩子着想,然而留守的儿童缺少必要的陪伴和教育,这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坎坷。对于农村父母来说,这是一个矛盾,而且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小华有个弟弟小明(化名),同样是十三岁,同莉莉一

样,也是在读初中。同叛逆好动的哥哥相反,他是个内向老实的孩子。我同他聊了许多, 发现这个刚踏入少年的孩子似乎装着无尽的忧伤与无奈。当问到他每年暑假会去外地去时,这个少年有些沉默,他说他去了几次,不想在去。这些想法让我惊奇,却是情理之中。或许我能理解他,理解这个带着少许自卑而又敏感的内心对繁华城市的抵触与恐惧。【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周克华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和鳏寡老人。老伴早早离世,孩子也常年在外,这个老人的心是孤独的。他是我家的邻居,小时候的我经常到他家听他讲故事,这也算双方面的慰藉吧。如今老人更加年迈了, 生活越来越困难。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老人还是在找乐子,每天去这个邻居家,总是几个老头聚在一块,在玩我怎么也看不懂的骨牌。晚上等人散去,我和他谈心,问他怪不怪自己的儿女不能照顾自己时,老爷爷却是没有一丝怨言,他说现在就是这样,窝在家里根本赚不了钱,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孩子们,不想拖累孩子们。再孝道已经越来越淡的农村,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不会改变的,这该让人欣慰还是心酸呢?

大年三十,艳阳高照,没有瑞雪。老人常说,没大雪,过年的气氛就不浓了。一家人围着火炉,赏外面的大雪,这才一过年的氛围,我的奶奶也这样说 。可在我看来,即使雪下得再大,过年的感觉还是没有的,因为家中只有我和奶奶俩人。人虽不多,不过我和奶奶还是要弄一桌子菜、把家里弄得像点样的,为此让我和奶奶忙一整天 ,上午贴春联,下午拔菜洗菜做菜。现今的过年,重头戏全在那顿年夜饭上,虽说就俩人,桌子上还是摆了八双碗筷,四只杯子。年夜饭会特意留些碗底给猫狗鸡,让他们也过个年。吃过饭,奶奶准备了许多糖和瓜子点心装在盘子中放在客厅。由于奶奶在庄子中的辈分中较高,这是等着那些小辈晚上来辞岁时招呼他们的,可是等了半天居然是一人没来,引得奶奶一阵叹息,怕是在想“人心不古”吧。现在的过年除了烟花多点,实在是没有什么特点和娱乐了。要实在找出件娱乐的事,那只能是村民这晚可以打一宿的麻将了。

至于正月的活动,无非就是走亲戚,送礼吃饭打麻将,没啥可啰嗦的。至于舞狮什么的活动,我是从来没见过。要说唯一的活动还是小时候正月十五,小孩打灯笼,十几个小孩一块打灯笼挑衅外村的孩子。不过说了也是我小时候,现在

已近变味了,孩子手里提得,不是自己点的纸糊灯笼,而是高科技的可以发出声音的灯笼,它发出的恼人的音乐实在让我失望。

现今的农村的处境是极其尴尬的,它被卡在了时代前进的齿轮之中。而生活在农村之中的老人、孩子,也在承受着一份沉重的悲哀,年味丧失,孝道淡薄,乡愁消散,这些都不是村民们的错,是城乡不平衡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第四篇

家庭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感谢您参与问卷调查和对我们学生工作的支持,问卷中所有的问题的作答形式将会被标出,请选择您认为合适的选项或打“√”或者填上文字。您填写的信息将受到我们的严格保密,感谢您的配合!

基本情况:

您的性别: 您的年龄:________________ 家庭基本情况:

1、您的家庭成员共 人

A、3人 B、4人 C、5人 D、5人以上

2、家里有 个子女,分别是 、 (性别),年龄是 、 岁,子女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3、是否为单亲家庭_________

A、是 B、否

4、家庭收入来源_________

A、农产品收入 B、养殖收入 C、外出打工 D、其他

5、年总收入大概__________元

A、1000元以下 B、2000-3000 C、3000-5000 D、5000以上

6、目前您家的主要支出___________(多选)

A、教育费用 B、家庭基本生活支出 C、赡养老人

D、医疗费用 E、其他支出

7、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贫困__________

A、经济来源较少 B、家庭子女过多 C、教育费用高昂

8、是否希望外界的一些帮助________

A、是 B、否

9、您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________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0、政府和国家对你们有_________政策

A、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补助 B、农村低保补助 C、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 D、粮食最价收购低政策

11、您对子女的教育事业是否支持_________

A、很支持 B、一般 C、不支持

12、您对大学生的支教活动是否支持_______________

A、是 B否

您希望能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帮助?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希望国家和政府给予你们一些什么方面的扶持和补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调查问卷的支持,谢谢您的合作!

某农村人口结构调查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第五篇

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题)地方改革新变化 社会实践报告

院 系 经济管理系 专业 班级 旅游管理本科一班 学号、姓名 20111401002申瑞静

20111401007杨飞飞 20111401008陈筱慧 20111401012李畅 20111401013崔瑶 实践教学方式(集中或分散)_分散__________ 指导教师 赵志强老师

2013年 2 月 26 日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之地方改革新变化 后赵固村养老状况调查

一、后赵固村基本情况简介

后赵固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最南边,隶属安寨镇,

也是本人的家乡!可能与其地理位臵有关,它长期处于天高皇帝远的状态下。村干部们异常腐败,天天想着怎么能从村民手中多挤点钱而不是怎样充分发展村文化、特产和村民思想。因此本村

1大学生寥寥无几,高中生有限各方面都发展落后,具体表现为○

2农业仍是每一家重的很,初中毕业的也不多。此为教育方面。○

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平均每家在外打工挣钱率约为15%,但农忙

3面对村干部时这些人多半会回家,先顾农业。这是经济方面。○

的欺压,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逆来顺受。这就归结为思想方面吧!4重男轻女几乎是每家的共性,女儿总是隐忍甚至牺牲的一方。○

此就是知识方面吧!……

本村是方圆一带的人口大村,原本叫赵固村,后来为了便于

管理,以一条贯穿东西的路将其一分为二,北边成后,南边是前。不过一种特产使前后赵固在文化方面有了界限。后赵固村有我至今所知道的异于各地的糖类产品—麦芽糖,我们称之为大糖。它以麦芽糖为原料,纯人工制造。所谓麦芽糖即取用芽长约0.5厘米的小麦种子。一咬便碎,入口即化。最优质的大糖是从0.5米处落下后碎成粒末状,故将其做成板状或螺旋状并在外裹一层芝麻以

加强稳固性,同时口感更好!目前只能在冬季生产和保存。但这种特产并没受到村人深刻重视,各糖房为了增加产量和产期添加了将近一半普通糖的成分。但还是被周边人群广泛争抢,也成为我村人送礼的很好选择。

以后赵固村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东西南北四大干道

村委会 小学

二、人口情况及养老观念调查

由于村委会设备有限、条件落后,我并没从村长那得到村民在计数量、人口比例等。故而我采取了抽样调查法,数出村东、村北各一排的房子数,再询问了各家人口数及男女、老少比例,

最终算得村民总数约2600,60岁(含)以上老人男女比例约1:1.5,30~60岁男女比例约1.1:1,而30岁以下男女比则约为2:1!我妈近几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女儿什么时候也不缺婆家!今年春节在家听到的都是某家儿子难娶,某生产老队二十左右的没有对象小伙子多达十几个,女儿却都有了外村的婆家!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们那里家庭都花钱生二胎,多数情况下留男舍女,家有俩男孩小有遗憾,俩女孩愁翻天!而现在却反过来了。我在走访过程中看到六七个四五岁小男孩和两三个小女孩一起玩耍时总不免长叹一声!可悲的是现在只有家有大龄男孩的家庭意识到女孩的重要,新婚夫妇和准爷爷准奶奶们还做着大胖小子比千金丫头好的“美梦”。

在走访过程中,我选取了以下4类模型来调查本村人们的养老观念,每一模型包括3个家庭。

1三代同堂:父母50岁左右,儿子和儿媳30岁左右,孙辈几岁○

而已。他们通常住在儿子结婚时盖的房子里,儿子一家住正堂,父母则在东西某个配房里。家庭日常开支由父母负责,如果外债多的话和儿子共同承担,此外也需照顾孙辈。一家人小摩擦不断,偶尔也会有大的争吵。当然也有的家庭比较和睦!

2爷爷奶奶60岁上下,且单独住在老房子里。父母四十左右,儿○

女约二十岁,住在二十多年的或为儿子结婚准备的房子里。这类家庭内心负担和经济压力较大,老人尚不需赡养,但儿子婚娶需要一笔巨款和合适的对象。

370多岁的奶奶(爷爷)独处在破旧简陋的古董屋中,剩下的人○

1雷同。老人的生活方式为:儿子一年给一定三代同堂,情况与○

的粮食,逢年过节再给点日用品如肉、油等,也有直接给些钱的。我家属于这类模型之一。我爸是长子,每年给我奶奶250多斤小麦、50多斤玉米。端午、中秋、春节通常是30到50元不等,此外春节再给二斤肉、五斤油和其他小食品等。另外国家每年给老人的补助金(600元)由她自己保存支配。我叔叔通常只给粮食和春节用品,不过家里的亲戚们由我们两家分年招待!我家生活属于村里中上,但我奶奶的待遇却是老人中最高的,我们村干部的妈一年也只有四百斤粮食和300元零用,平常财务透支时由女儿补给。

4家里有两个应婚、新婚或结婚几年的儿子,父母通常与小儿子○

一起生活,与大儿子暂时脱离财产关系,家里往往有一大笔外债使他们不堪重负。有的还有老人需赡养,负担异常沉重。如果家中父母劳累致病得花一大笔钱,那便注定他们家多少年恢复不了元气。我们村中有的家庭欠债达二十多万!但另一种家庭是俩女儿,情况便大有不同!

独处老人的住处 三代同堂的房子


农村人口状况调查相关热词搜索:人口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人口调查结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农村人口状况调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农村人口状况调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6234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