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5.,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2016-12-05 11:30:4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5 ,研究工作报告(共9篇)5工作报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与实践》工作报告课题主持人:王洪芬课题组成员:刘学京 张庆明一、本课题的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本课题将着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5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一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与实践》工作报告

课题主持人:王洪芬

课题组成员:刘学京 张庆明

一、本课题的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本课题将着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既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在应用价值方面,将为小学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就创新方面看,课题的实施将探索出一系列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人格发展关系的新观点,以及小学生养成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新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其理论精髓是“认知——发展”,他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积极发展,而道德发展同理智发展一样有着一个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接过程。道德发展及道德认知的循序发展。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2、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认为传统学校德育压抑人性,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本性的完善。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主体作用,注重现实生活和儿童品德发展实际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3、社会学习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要关心人格的整体性;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人格形象和师生互动的道德因素;注重隐蔽课程对道德情操的重大影响。同时强调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观察学习和自我强化。强调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可习得他人行为。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三、课题研究具体措施

(一)营造养成教育氛围

1、明确养成教育要求。 要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此,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月,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鲍集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天细则》、《鲍集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要求》、《鲍集中心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十种好的学习习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等,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让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自评、互评,制订出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并利用周会课、班会课根据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进行对照检查,近期目标达到就定出下一个努力目标,没有达到就查找原因继续努力。通过学习和制定近期目标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了具体化,增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抓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在校园里张贴醒目的标语,班级张贴行动口号,让人人感受到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营造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

(二)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1、建设班级文化,创造温馨的“家”。 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最长的地方,建设文明的班级文化,会使学生高兴来学校,还能呵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

们从班级这个“家”中感受到温馨。让他们参与到办板报、布置教室的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文明的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成长的气息,勃发了生命的活力。

2、以学生的意愿为前提,民主选举班干部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通过采取个人报名、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学生满意的班干部。同学间相互比较了解,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会考虑得很周到,而且对自己选举出来的班级干部他们也都比较信服,这样就搭建了自主管理的基本框架。

3、增设管理岗位实行岗位轮换 管理岗位可以给学生很多的锻炼机会,这也是班干部集体意识强,组织能力等各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增设管理岗位如“值日班长”、“卫生管理员”等,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做班级的主人。定期实行岗位轮换,使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其能力也得以有效地提高和发挥。

(三)加强家校社区联合教育研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应此,要加强家校联合教育研究。一是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家访。通过电访、信访、面访等多种形式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 “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二是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方面所做的努力,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三是通过家校联合调查研究,了解知行脱节的原因以及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成功经验,找准家教起点。四是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交流培养孩子文明行为习惯的典型经验,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家教水平,引起家长对孩子文明习惯养成的重视,为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家校教育同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春游、秋游、扫墓、校运会、文艺汇演、“献爱心”赈灾捐款活动、外出劳动等等。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四是利用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教学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和,定时定量开展广播、演播,拓宽学生视野,浓厚学校文化。校园环境布置有教育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后墙有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

(五)探索保持有效的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方法

1、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文明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文明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文明的议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孩子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2、知行合一,内化行为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文明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在强化训练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行为意识,通过行为训练、情境训练、行为辩析训练等,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化外来的强制性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3、重点突出,常抓不懈

从班级抓起,《小学生行为规范》挂上墙,张贴“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等标语、宣传画。统筹安排,设立班级习惯教育栏目,每半月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文明习惯的养成率。各班主任要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来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当前,尤其要重视文明学习习惯的培养。

4、小结反思,提升境界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六)个别教育,突出针对性

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印发检查评比表,由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先每天自查自评,再同学互评,做到的打“★”,没有做到的打“○”。每2周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汇总,计算好达成率,填写在班级自主教育栏目中。每2周班级中评选出一位达成率最高的“习惯标兵”和一位进步最大的“进步之星”上报德育处,“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发奖章,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并利用宣传橱窗展示“文明标兵”“进步之星”的照片、介绍他们的事迹。通过考核评比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局面,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二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研究工作报告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来自合山市农村及周边农村。由于大量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近几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均在30%以上,而且目前比例仍在呈上升趋势。由于外出务工父母长期与子女隔离,交往、交流较少,这些“留守儿童”因而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教育,导致其在思想情绪,人际交往,个性人格和心理表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偏离常态的变化。为此我们在2011年春,针对这一特殊问题,申报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这一课题。 并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批准立项为“十二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CTF120338。

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市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潜心研究下,通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对象、方法与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 “习惯决定命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成为恶习,必将贻误终身。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改革体制高速发

展,随着经济建设活动的风起云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经济效益好的工矿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留守时间甚至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的学习时段。而在合山这一边远落后贫困山区,本身文化程度、文明素质并不赢人的农民工,迫于生计和眼前利益,纷纷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剧增。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 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教导无方,无力管护。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为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

1.育人目标:通过对学生心理个案资料的收集、分类,对问题的诊断及根源的分析,探究行之有效的矫正途径与辅导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防范能力和自我矫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研究目标: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通过认真观察与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辅导策略与方法,并通过对个案的全程跟踪,全程监管,全程干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问题学生个体咨询、辅导、教育的方法和操作模式。 (三)研究内容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不同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2.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的不同心理辅导策略。

3.寻求符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个案辅导及管理评价的操作模式。 (四)研究设计

1.研究者。个案研究以第一线教师为主,要求他们有爱心、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责任心和事业心。 2.样本选择。本研究的样本主要在合山市岭南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中进行。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类留守儿童,一是随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二是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三是托管在其他亲戚朋友家庭的“留守儿童”。个案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重点跟踪1-2名学生,约15至20名学生做详细的个案跟踪记载。要求所

选取的样本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方面有代表性。 (五)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234名“留守儿童”中出现心理偏常倾向较为严重的28名学生。

(六)研究的方法

1.问卷法: 2.观察法;3.行动研究法: 4.文献研究法:5.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主要以个体诊断与干预研究策略统领课题的研究全局。即根据“留守儿童”出现的个体心理问题,分别采取个体干预辅导的策略,开展心理矫正活动、总结反思活动和宣判推广活动。并通过研究、总结,再研究,再总结,再反思,完善个体心理障碍干预与矫正策略,直至推广应用。

为让课题研究有序进行,我们将课题研究设置为四个阶段,即: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3月);2. 课题研究启动阶段:(2011年3月—4月);3. 课题研究深入阶段(2011年5月—2012年12月);4.课题研究总结思考、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

(七)研究的原则

原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纲领。紧紧依靠这些原则,将有利于我们进行科学、有序的心理教育研究。同时,也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发展教育注入活力。具体有:1.发展性原则。2.理解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 5.保密性原则。6.持续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3月)

1.成立课题研究专班,提出研究问题,,草拟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在课题立项之初,成立了以副校长黄世荣为组长,教务主任谭业兴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专班。并在全校80名一线教师中,精选了14名有爱心、有一定教育科研水平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黄世荣副校长草拟调查问卷与实验方案。研究小组讨论通过。

附:课题研究成员: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工,依据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日程和相关计划与规章制度,

对课题运行提供组织保障、经济支持和人员保障。 (二)课题研究启动阶段:(2011年3月— 4月)

1.制定实施计划。①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难度、研究范围;②修订研究措施、方案,调整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培训教师。

为了提高全体研究人员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际科研能力,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市教研室李玉珍、凌春华主任来学校作讲座,对教育理论、课题、论文撰写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做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很注重对教师的培训。2011年11月选派黄世荣副校长参加西部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选派农丽昕科研主任到广西师范大学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学习、探究和反思把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加以归纳总结和提炼,对全校教师做好二次培训,包括课题研究的选题、申请报告的编写、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过程的材料统计和检验,研究报告的编写等,并提供案例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当时对81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了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表一) 表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

通过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我们得知:在全校819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234名,占全校总人数的28.57%。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其中女生为163人,占“留守儿童”的69.66%。在234名留守儿童中,竟有145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留守儿童的61.96%。此外,还有一部分非“留守儿童”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问题共分四大类11个方面:一是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主要表现为孤僻、冷淡、独处,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但主要集中在中七年级);二是

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三篇

“综合实践活活动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前 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解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要注重问题性,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一年来,我们以构建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验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相应的人格特征,使学生养成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学会了自己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并完成了对学生智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学业的完成,养成良好的个人人格品质,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语)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是创新经济,同时知识经济又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个性化、主体化、多样化的经济,

人才培养总是为社会建设服务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是,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却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说不上创新能力了。有数据表明,如果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交往行为划分为“回答”、“提问”、“异议”和“其他”四种,那么各类行为的频率是93.8%、2.7%、1.7%、1.8%。这表明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实质性”、“主动性”参与率很低,创新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另外,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

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学生提问能力弱呢?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是在做“学答”。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有个人发挥的空间。孩子们习惯了听老师教授,老师们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讲解。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把一个个问题帮助孩子解决消化,孩子们

也就没有了问题,也就不再想还有什么问题,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形成不愿思考,甚至不会思考,他们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也就在“没有问题”之中逐渐倒退甚至于走向泯灭。教师总认为把学生教的都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恰恰是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的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知觉到学习内容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实验的设想

(一)实验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

1、学生目标

(1)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2)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2、教师目标

(1)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2)善于启疑,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背景,背景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3)教师要有热忱而悦纳的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

(二)实验的对象

实验小学一(6)班、二(7)班、三(7)班、四(7)班、五(4)班,各同年级的其他班为对照班。为确保实验的真实性,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教学时间相当,教师教学水平相当,实验班的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实验的方法

1、理论文献法。

教育实验的框架必须高屋建瓴,这就要求实验者要广泛的查阅文献,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等领域寻求理论指导。活动初期翻阅文献,查找有关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资料,找出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以操作的研究策略;活动中借鉴理论的指导,更好的进行富有效力的教育研究工作。

2、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拟订在确定各级目标体系及问题意识培养的训练方法上设计问卷,在全校教师及家长中开展调查。收集比较客观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资料处理,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形成新理论,还可以对实验研究进行量的分析处理。

3、观察法。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四篇

《农村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洋县小江初级中学 白勇洪 王善枝 韩文革 周新涛

《农村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13年9月提出并申报的县级一般课题。一年来,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还有一些不足,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开题会议----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时间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课题组要求:要按立项书提出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不能走过场;由负责人尽快落实具体分工;要高度重视研究工作,按分工按期完成工作;确保课题鉴定顺利过关。

二、研究过程----夯实过程,精华步骤 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

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

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语文自主学习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注:带★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1.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2.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3.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创特色; 4.坚持在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5.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四、研究成员的专业成长----成果引领,提高质量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教师养成勤阅读、勤写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研究成员要搞好自己的研究任务,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学理论,写出心得体会,认真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勤于思考,最后撰写论文。

2.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3.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4.教师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科研的引领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又一个丰收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在得到快速的提升。课题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优质论文评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件制作、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获得明光市级以上奖励达到多人次。

5.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普遍高涨。通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亲身感受,获得了新知,促使他们基础牢固、思维活跃、知识面宽阔、个性发展充分、学习后劲充足。

五、成果推广-----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六、近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活动一览表

●课题研究工作活动一览表 2013.9—2014.6

自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五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澄城冯原中学

我们于2014年5月申报了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在数学教

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2014年5

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从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5次县级以上公开展示课。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准备到位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文件中指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

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把他们培养成为富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拓人才。

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缺乏活力。长此以往,养成了学生极强的依赖心理,思维僵化,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旧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大胆改革,彻底抛弃。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

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为此,根据本校当前具体情况,我们数学组确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课题研究。

2014年5月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并开展工作。既有科研促教,

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又希望通过研究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增强数学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在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探讨了课程标准在学校实施和管理中将会产生的变化,以及“课标”实施对教师角色转换和教学评价将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论证。

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

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利用2014级4个班的学生做数学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现状调

查,其中九年级1、3班为实验班,2、4班为对照班,初步探索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2、师生互助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进行合理的分组;

(3)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4)教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

(1)课题的研究方法

【5.,研究工作报告】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总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是对课堂教

学活动的“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确定教学方案”的具体过程。

1、问卷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

2、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3、观察法:对实验对象定期观察并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4、实验分析法:在常态教学的情况下,选取一定数量的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适度扩大范围进行推广研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理论、设计、评价等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验操作提供实践操作依据。

5、个案分析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

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准备阶段

申请课题。学习理论书籍,上网收集资料。研究自主学习能力的

内涵,思考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初步实施阶段

观察、记录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侧

重研究课题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侧重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撰写期中和期末论文。

第三阶段(2015年1月):

阶段总结

利用寒假时间,反思前段时间研究的得失,适当调节研究方式、

方向,阅读理论书籍,充充电,确定下学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第四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

再实施阶段,

侧重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反思前段时间的研究成果

第五阶段(2014年6月)

阶段总结

统计数据,总结研究的过程和实效。

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5.,研究工作报告】

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三、以研促教,以点带面,带动数学学科工作的开展

(一)、学生学习成绩测试情况

为了通过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来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变

化,通过2014级4个班中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前期末考试

成绩 成绩 实验前期末考试

(表一)

从平均分直方图可以看出实验前,对照组比实验组平均分高,但

实验后,实验组平均分比对照组明显要高。

(表二)

成绩分布曲线看,对照班有几位同学未达到60分,绝大多数成

绩在68-82分之间,85分以上同学占比例较少;实验班除个别成绩

在60分以下,大多数学生成绩在75-90分之间,60-75分的学生不

占多数,不少同学在95分以上,成绩优秀者明显多些。

(二)学生合作学习调查问卷情况

2015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六篇

第1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立项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为四年(2015年5月---2015年1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贺建伟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李丙秀、严保忠、詹丽丽、王道兵、张勇等24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验收材料。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结合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课题的研究主导理念,也就是研究的目的,我们把它分解为三个方面:

一是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对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在各种教学环境下的运用,进行有效的实验和总结,摸索出一种适合农村小学(包括教学点)的教学方法。

二是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正确把握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意义,探讨如何应对农村学校面临的教学资源匮乏的新挑战,实现农村小学最大限度的共享农远教育资源。

三是课题研究的路径,是基于对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们选取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方法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为农村小学提供一种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以减少或缩短城乡教育资源差距,逐步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

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划,我校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2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关工作:

1、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学校一直把信息技术的推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2、组建了精干研究队伍,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课题的实施,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队伍,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部分高级教师以及年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课题组还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课题研究小组还邀请安徽省电教馆、滁州市电教馆、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明光市电教馆、少儿艺术学校、铜陵师范附属小学的专家为我们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他们对我校申报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指导,对于课题的界定和课题研究的目标等提出了具体而宝贵的指导意见。我校课题组结合这些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在课题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好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和内容。,

3、学校大力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为做好课题的基础工作,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除了购置了装备计算机教室的20台电脑外,又购置了16台电脑,配备在各个办公室里,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学校又购买了多媒体投影仪和移动多媒体投影仪。这样我校就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功能室,10MB光纤已接入互联网,加上后期投入的电脑和投影仪,为我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

4、拟定了预期的课题研究成果。

(1)《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资料汇编。

(3)、成功的课例展示、经验推广。(含活动安排计划、活动通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稿、评课记录、活动总结)。

(4)、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信息资源、教师博客信息资源。

(5)、建立教育教学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如课件、学件、录像带等)。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

2015年4月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的开题仪式,标志着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本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引领,培养教研型的教师。

作为一项专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个教师包括课题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不仅需要真实的研究实践,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课题研究实践。我们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校本培训、加强校际交流,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此,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相继邀请了各类专家来校进行理论培训,并定期组织了专题课例研究。其中安徽省电教馆教研室主任黄学敏、明光市教育局电教馆牛江馆长、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张玉玲校长、刘大平副校长、万敏主任、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陈彪校长、铜陵师范附小张骋主任等专家多次亲临我校进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他们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方向、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实施教学、如何规范课题研究等方面给全校教师、课题组教师做了报告,并对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专家的培训指导,使得全校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形成了各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课题组还多次选派教师先后到南京、铜陵、马鞍山、合肥、黄山、舒城、霍山、天长、全椒、来安、滁州等学校参观学习、听课培训,回来后及时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近三年,“请进来”献课,使学校老师的受益面达到了200多人次,“走出去”学习考察人数达100多人次。

2、营造氛围,调动教师研究激情。

课题领导小组从研究的开始,就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工作。学校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阐明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指出作为处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教师,能够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的学习方式之一,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校同时借助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模式二的空中课堂的录像课,引导教师的教研兴趣。首先让教师观看,然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对于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观摩、反思,引起教师的思想震动,以达到教师想去教研的目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激情。

3、开展研讨,让校本教研成为主阵地。

课题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直接施教者,自身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为了优化教师的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素养,我们以课题研讨课为依托,借助学校校本教研作为研讨的平台,积极进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我校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课题组发布通知→授课教师提前备课→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发布到个人博客→网络评议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中评议研讨→平行班二次授课→网络评课→反思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例研讨课的正常开展,一方面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教师主动结合学科课程的特点,主动挖掘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形成了常规教学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有机整合。从2015年9月全面启动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相继举行了多次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培训、研讨会议,教会教师走向自我规范、自我管理。从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共举办了近100次课例研讨课,同时19人次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公开教学评比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做好课题中期评估工作。

学校课题组根据研究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资料完成了中期评估阶段性工作报告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了省电教馆委托滁州市电教馆于2015年4月在天长市实验学校对我校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的中期评估。课题专家组对我校课题实验、教育博客、网络评课、收集资料和阶段研究成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通过我校课题中期评估验收。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月)。

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的实践中,我校课题组收集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课题小组及时汇总,以纸质、电子两种形式进行了整理,相继形成了课题研究资料汇编、课题论文资料汇编、软件资料汇编等。教师实验课例的文字资料和论文文字资料,除了形成了很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资料的背后,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我校还一方面将阶段研究成果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进行检验,目的在于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比如我们积极参加历届“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的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以此验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及实效性,为我校农课题研究后期总结的形成以及研究目标的落实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1)、光盘示范引导法:

以教学光盘中的教师和学生为榜样,引导我们的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5.,研究工作报告】

(2)、媒体资源创境法:

媒体资源创境法的核心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图文并茂释义法:

利用网络技术,图文结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句进行释义。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时空距离,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驾驭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探索出农村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性的成果。

(1)、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让我们的教师在熟练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造性的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熟练使用多媒体设施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教师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在得到快速的提升。课题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件制作、教师博客、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获得明光市级以上奖励达到226人次。

(2)、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近四年的课题研究,改变了我校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面貌,提高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资源软、硬件的建设和应用,形成了学校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新局面。我校的课题研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因为我校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效果好,教师在远程教育应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快,带动面广,明光市教育局史无前例地对我校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给予通报表彰。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向村校和周边兄弟学校辐射,我们将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软件、课程资源光盘,教学录像与案例分析以及我校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具、下载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编写的教研论文集等无偿提供或者借阅给薄弱学校使用,或者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大家下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近年来,特别是滁州市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明光市中小学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后,我校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30多所学校500多人次的参观交流、访问调研。通过这些活动,学校之间互相学习,互找差距,实现了课题研究方面信息的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3)、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在利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们亲身感受,获得了新知,促使他们基础牢固、思维活跃、知识面宽阔、个性发展充分、学习后劲充足。

我校学生在课题实施以来,在“电脑制作”、“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各类征文”、“知识大赛”、“书法绘画”、“校园集体舞”、“演讲比赛”等方面的比赛中,获得明光市级以上奖励达到216人次。

三、课题研究的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由于人员的调动、变更,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课题研究的广度,达到有效辐射的目的,我们上报省电教馆批准,充实了我们中心校、分部的部分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的成员。补充名单如下:

徐方虎、李松、李杰、司贵芳、从国艳、张永风、江青尧、王永平、严保卫

四、课题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一)我校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收获殊荣(详见成果附件)。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安徽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滁州市示范小学

滁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滁州市绿色学校

明光市先进学校

明光市文明单位

(二)我校课题研究以来,教师硕果累累(详见成果附件)。

(三)我校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素养提升(详见成果附件)。

(四)其他相关成果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软件材料、网站课题实验材料等

五、提交验收的课题资料。

“二表六汇编”

“二表”

1、《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结题信息报表》

2、《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验课题成果鉴定书》)

“六汇编”

1、《课题研究主要文件汇编》。

2、《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汇编》。

3、《优秀教学论文与教育叙事汇编》。

4、《课题实验软件资料汇编》。

5、《学校、教师、学生获奖汇编》。

6、《课题研究大事记汇编》)。

六、对课题研究的思考和打算。

总的来说,我校课题组是认真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开展的,按计划完成了既定目标。应该说,经过四年的努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学中全面实践我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她。

第2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托管学校,是荆门市示范学校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应采取的教育策略也应革新和改进。因此,2015年我校“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组针对我校学生情况进行了立项研究。历时四年,课题组经过准备阶段、研究阶段积累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有效地进行了校本培训,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组希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题组经过认真准备,进行了立项申请,并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方案,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探索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途径。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而言,各地教科部门开展的研究,还缺乏系统而深层次的探索,这正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由此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作业书写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3、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4、读书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阅读古诗文、中外经典名著、一般优秀作品等课外书籍。体验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长知识。

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了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有经验借鉴。

2、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平行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3、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4、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习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主要进程

这项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探讨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用来科学指导该项目的实施,才能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为此,我们按照以下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

(一)第一阶段(2015年4月——2015年9月)准备阶段:完成课题设计、资料积累、文献研究,明确分工,制定措施。

通过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进行了仔细观察,对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课题组成员分工查阅和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对兄弟学校的相关情况及做法进行了解,并制订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措施。

(二)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5年9月):按照方案实施研究,确定目标内容,确立实施方案,对照实施方案实施研究。

1、建立学生档案,掌握第一手材料。

为了掌握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我校为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家庭学习、交往、爱好等)和问卷调查。通过认真分析综合,在掌握学生在校表现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另外各班还建立了“知心信箱”、“悄悄话”等心理教育信箱,以便及时把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心理。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实验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2、围绕课题,狠抓实验工作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在途径和方法上,侧重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优化个案者家庭教育的辅导研究,并辅之一次定期教育、适时矫治和过程评价等多种方法。

3、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实验班开设每两周一次的心理活动课。课的内容有的选用指导书上的范例,有的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及近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兴而定,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辩论心理陈述等,使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受传统学科教学的干扰,以收到更好效果。

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中。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渠道。因此,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科教学这个关键,适时地进行学习习惯培养,不仅在备课中列出学习习惯培养目标,而且在授课中得到体现。学校在评课中将是否合理渗透学习习惯培养教育,是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有的放矢的教学管理也为我们在课堂中全方位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4、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根据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在对我校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要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习惯,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开办《家长报》。根据我校家长的特点,在2015年初开办了《新堤小学家长报》。使家长掌握了大量教育孩子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要改变以往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习惯培养工作,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

启动“走进家庭、同育新人”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全校上下进行集体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学困生、家庭生活贫困、有残疾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对于那些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行为训练,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辅导关系,在和谐的辅导关系中,引导学生自我探讨,发现并了解自我,纠正不良习惯,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为了将问题生尽快转化,我们还进行问题生跟踪教育,进行个案分析,让孩子们与快乐共存,与幸福有约。

5、将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各学科设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百题口算大赛、学习习惯童谣创编大赛等等。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总结,并动员学生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入生活情景拍成小品、相声、短剧等,在主题班会、中队活动、校本课程、心理培育课上进行表演,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4月)

2015年底,我们的研究工作接近尾声,我们开始对资料进行整理、分门归类、汇编、结集成册。同时对五年来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管理制度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管理中更加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发扬教师个性特色,利用其个性激发教师教育教研热情,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探索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1、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

(1)、率先垂范,严于律己

实验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地视教师为楷模。老师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例如在课间顺手排好桌椅,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午餐管理时和孩子一块看书、上网等。另外,实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2)、“童化”教育,规范行为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浓缩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形象。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能够感受生活,从而得到教育。作为低段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行为偏差,适时引用一些儿童故事,引导小朋友结合实际谈谈感受,孩子们在与故事人物行为的对比中,树立了自己学习的榜样,确立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如:某班有一小朋友个性比较胆怯,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发言声音很轻。老师请小朋友回家看《小黄茑唱歌》的故事,第二天请小朋友来讲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小黄茑开始由于胆小,上台表演时声音太轻,影响了演出效果。后来,经过不断地锻炼,逢人就唱歌给他们听,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在演出中在受好评。故事讲完后,老师让学生们讨论:小黄茑一开始为什么大伙都不喜欢它?后来为什么被公认为“大歌星”?他是怎样成为“大歌星”的?小朋友们在讨论后,一致认为:在大众面前声音响亮地说话、唱歌,别人听得清楚,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胆子小,是缺乏锻炼,只要在大家面前多说说、多唱唱、跳跳,胆子就能变大。紧接着,老师马上让学生们联系实际,评出班级中的“小黄茑”,鼓励胆小的学生向“小黄茑”学习,当学生响亮地回答问题后,老师说“你真像那只小黄茑”,一个阶段后课上积极发言,发言声音响亮的学生明显增多。

低年级学生的情趣是善变的,不稳定的。他们接受事物又往往很情绪化,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活动中,由于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回答时,许多学生常常由于兴奋,争先恐后地大声作答,由此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这时教师如果马上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大声作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后,其他学生会马上受到启发闭上嘴巴,举手发言。长期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则会稳定形成。

(3)、儿歌指导,助其养成

低年级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声响)。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都有明确要求。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

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完成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刷牙,快快吃饭上学去。”“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们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的内容是:“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书包里。”其次,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小红花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地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

书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们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实验教师就应该了解并配合实施。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们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常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评价规范,促其进步

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公平的行为规范评定制度,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来评价低年级的学生,使评价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滋长?实践中发现:把评价方式儿童化,用形象的记号、游戏似的奖励处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运用五角星。五角星代表先进,谁得到的五角星多,就证明谁进步最大。平时,谁学习习惯好就能得到五角星。反之,则要扣除一颗星。一般来说,表扬的任何形式都是可行的,学生都会接受,都会取得较强的正迁移。但“惩罚”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次好的“惩罚”能使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幡然醒悟,而一次错误的“惩罚”却能造成师生感情的严重对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要慎之又慎。

(5)、家校结合,和谐发展

教师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老师一定要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到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自己收拾书包、摆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用具,爱护书籍与文具;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定能有效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2、重视预习,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

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分成三个层次:首先,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为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并提出有关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预习。第二,不提出预习问题了,以前面的预习方法为基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预习,第二天讲授新课之前要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了解到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哪些内容。第三个层次,请一名同学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根据自己自学的知识来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这样,从抓住线索去预习到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提炼主要内容,再到根据自己的自学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我们用到以下方法:第一,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第二,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第三,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上课时只要有同学发表不同意见,我们都请他发言,即使说得不是很好,也会对其进行鼓励,对他的勤动脑提出表扬。此外,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并且要树立作业榜样,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

4、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但是很多孩子都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孩子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意提,也不敢提,更多的孩子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所以,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甚至提出的问题让人不可思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给以积极引导,同时还应给其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亲身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激发质疑兴趣。

在课下我们尽量找个别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理所想,用特殊的方式告诉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质疑习惯是提高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终身受用的。作为教师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要格外注意这些学生,随时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课上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发言的机会,抓住时机适度表扬,课下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面讲,鼓励他们多动脑多问问题。当然,习惯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直至其习惯成自然,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孩子们,让他们终身受益。

5、启动“蓓蕾读书工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

①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班级图书库。

②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做出统计。要求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本书带到学校,贴上标签及读书交流卡,放于班级的“图书长廊”中。在此基础上,家中藏书较多的同学还可以多带几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贴上标签放于班级的“图书长廊”中,建立班级小书库,丰富班级的藏书量。发动学生之间“好书换换看”行动,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好书共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

。不过要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

③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读书计划:

①教师带头制定个人读书计划【5.,研究工作报告】

②学生在已背诵古诗的基础上每月背诵课外唐诗宋词4首。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③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必读篇目:《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

选读篇目: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每学期至少选择其中三本其它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3)、学生根据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进行阅读。

①每隔一周,教师利用一节课校本课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赏析,每个月,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内容进行抽背检验,通过验收者发给下个月背诵篇目,未通过者继续进行本月复习。

②针对名著阅读,每月开展一次好书阅读经验交流会。一学期进行一次书面检测。

③教师以身作则,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背诗、读书。

(4)、开展“四个一”活动

①设计一张书签。在书签上写上一句读书名言,将优秀书签进行展出。

②写8-10次读书笔记。读了那么多书,把体会想法记录下来。

③参加一次读书心得的交流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让自己受益匪浅。

前两项可以利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完成,后一项可以利用语文的口语交际课完成.

④将读书活动延展伸到家庭。开展“我的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大家,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开发了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优秀课例

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精心预设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精心选择并安排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师语言,精心准备教具、学具,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教师对教案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利用反思总结自己上课得失。五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开发了许多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课例。

课堂上,应该让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同学们学得都比较认真,课文结束时,教师让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谈谈我们该怎样让生命活得有价值?当时要求每个学生说一点,平常胆小的也必须参与。在全班交流时,教师给每个同学都给予了肯定,当同学们听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赞赏时,都很高兴,积极性更高了,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都争着举手说。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们也积极争取每一次发言的机会,教师也非常重视他们的每一次变化,有成绩就表扬,不足时提出意见。慢慢地整个班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而增。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个人所得,争先恐后发表自己所感、所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又如:在教学低年级语文时,学生读书习惯不好。当时学生认的字不多,读起来确实有困难。我们先让学生初读,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读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自觉的朗读习惯。接下来就是精读,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更好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有些老师担心,一年级学生小,不会提出什么问题。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小,还没有被扼杀想象力就比较丰富。只有从小培养,才能提出更多更精彩的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至少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黑格尔曾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该习惯的培养,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当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学生自觉自动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1、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在听、说、读、写以及审题、作业书写、检查、倾听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独立、有策略地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从“愿学”、“乐学”到“会学”、“独立学”的境界。如:低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常规学习习惯,即严格遵照学习时间的习惯,上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仔细地倾听,清楚地表达,响亮地朗读,认真地书写的好习惯。低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听讲注意力也明显增强。中年段实验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了认真审题、思考、检查等习惯的培养。在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我们主要通过启动“蓓蕾读书工程”,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们努力在浩瀚的书海里尽情邀游,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通过书看到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大世界,真正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从而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好习惯。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关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估细则”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全校2102名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32.7%,一般的40%,较好的27.3%,在后测中,学习习惯良好的70.5%,一般的占18.5%,较差的占11%。

3、学生素质方面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每学年学生在全省、市、镇各级比赛中获奖达一百余人次。

(二)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能力不断提高。

1、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提高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教师开动脑筋、创造办法,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上形成经验。

2、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提高。如教师为了范读,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自己大量泛读,为学生归类;在收集成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不少的内容是我们也不曾了解、见过的,这就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学习。

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实验教师在国家、省、地、市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多篇,100多篇论文获奖。多名教师在市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一名教师在省综合实践课中获一等奖,5名实验教师在荆门市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困惑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因为家长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不能和学校同步,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单亲家庭比例上升,再有学校的升学压力,学生厌学情绪增多,如何确保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必须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能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或学业成绩上看出,而且一旦哪个环节松懈,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体现,而学习习惯评价方案制定难度大,实施起来工作量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以提高研究效益。

3、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我们应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的优秀人才。

N-US>

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能力不断提高。

1、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提高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教师开动脑筋、创造办法,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上形成经验。

2、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提高。如教师为了范读,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自己大量泛读,为学生归类;在收集成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不少的内容是我们也不曾了解、见过的,这就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学习。

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实验教师在国家、省、地、市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多篇,100多篇论文获奖。多名教师在市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一名教师在省综合实践课中获一等奖,5名实验教师在荆门市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困惑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因为家长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不能和学校同步,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单亲家庭比例上升,再有学校的升学压力,学生厌学情绪增多,如何确保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必须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能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或学业成绩上看出,而且一旦哪个环节松懈,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体现,而学习习惯评价方案制定难度大,实施起来工作量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以提高研究效益。

3、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我们应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的优秀人才。

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能力不断提高。

1、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提高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教师开动脑筋、创造办法,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上形成经验。

2、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提高。如教师为了范读,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自己大量泛读,为学生归类;在收集成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不少的内容是我们也不曾了解、见过的,这就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学习。

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实验教师在国家、省、地、市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多篇,100多篇论文获奖。多名教师在市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一名教师在省综合实践课中获一等奖,5名实验教师在荆门市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困惑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因为家长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不能和学校同步,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单亲家庭比例上升,再有学校的升学压力,学生厌学情绪增多,如何确保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必须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能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或学业成绩上看出,而且一旦哪个环节松懈,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体现,而学习习惯评价方案制定难度大,实施起来工作量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以提高研究效益。

3、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我们应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的优秀人才。

第3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是一所建校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育教学始终居于全市前列。已结题的课题有滁州市课题《“早阅读·多积累·会运用”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和国家级课题《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的子课题《韵语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的研究》、滁州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自2015年我们承担《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的省级课题实验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助与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人员的潜心研究、共同努力下,从方案的拟定、课题的实施,到过程的积累,都经过了严密的计划与组织管理,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两年来,通过本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对学困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各班的学困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学困生转化效果明显。

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能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各类培训。

1.订阅杂志,学习教学理论

在课题研究初期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并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今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学习各种语文教学法,不断丰富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组着重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杂志。

2.阅读书籍,了解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对如何进行课题操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探讨。通过理论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是加深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认识,了解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三是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3.参加培训,加快自身发展

课题开展以来,李艳、徐慧、金红丽、许雪莲等老师先后参加了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课题管理工作年会、“国培计划(2015)——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苏教版第三届阅读教学大赛观摩活动、赴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学习观摩“12岁以前的语文”展示活动。通过各类培训,课题组成员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加快了教师自身发展,对课题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课题组成立后,首先我们经过研究,制定了《<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实施规范管理。此外,教导处制定了具体的听评课制度、奖惩制度,使该项实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定期活动,查缺补漏

每月至少开一次课题组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课题管理工作。

3.注重过程,积累资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注重具体的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不断总结(

三、深入研究,有效转化。

两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停地努力着,也在不停地收获着。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对学困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各班的学困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学困生转化效果明显。

1.分层备课,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分层教学设计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对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研究,分析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困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举办沙龙,加强实践引导

定期举办课题研究沙龙,探讨学困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本阶段共进行五次课题研究主题沙龙。分别是:

①学困生转化大家谈。

②语文学困生教学观念的转变策略

③语文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围绕语文学困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④语文学困生心理健康的策略专题研究

⑤语文学困生学法指导策略

3.培养习惯,促进有效转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以学校开展的“十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一生”主题活动的教育为契机,对学困生进行了学习习惯的强化养成教育,促使学困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开展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在这两年里我们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的评比活动;经典诵读暨美文诵读比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历史的选择”讲故事和征文比赛;书信征文比赛;“在党的阳光下”——建党90周年集邮知识演讲比赛;“七彩杯”读写大赛;“迎国庆”书画大赛;学生电子报刊、电脑绘画比赛;阳光体育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兵乓球比赛、纳凉晚会节目表演等等。在这些舞台中他们展示了自我,变得更自信、自立、自强。使学困生不但捕捉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

4.家校合作,保障成功转化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才能有效保障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向家长传递最新的家教理念。利用学校网站“家长网校”,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2)利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通过家长访谈,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4)利用“校讯通”服务,实现家校间信息的即时交流,真正意义上实现家校互动的双向性,努力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与配合。

四、促进成长,展望未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两年来,本课题组10人次在省级评比中获奖,16人次在滁州市评比中获奖、8人次在明光市评比中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校安工程的完成,随着校容校貌的改观,随着我们教科研力度的加大,随着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成长,我们工小的教科研工作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五、关于课题研究的思考

两年的课题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如何使课题研究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如何使课题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师资的专题培训与专家引领如何实现等。这些问题与现象均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以上是我校《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第4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及策略研究》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15年1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一年来,在市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1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2015年2月——2015年12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3.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科研的引领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又一个丰收年。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在全国、盛市、县级各类评比中有72篇分获一、二、三等奖;有29篇文章在各级教学刊物中发表。

三、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2015课题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七篇

第1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实施与学生信息素养相配套的实践研究”是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课题规划立项课题,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周期为两年(2015年1月—2015年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课题负责人张国栋校长,魏宏丽、屈建伟、孙文娇、贾新颖、陈笑竹、尹钰老师共同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阶段、现在进入课题结题部分,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概述

将信息技术考试与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整合,找到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编著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信息素养的含义已很明确的演变成此时代的所需的一种品质与素养。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新的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科课程教学为"主食"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食",学生在学科课的学习中增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储备,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主题性研究"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课程整合为"配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

3、各种传媒为"佐料"

电脑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电视频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这些资源,学生将受益非浅。

例如,如果学校给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规定了读报时间,让学生定期学习相关读物。若学生在学习《电脑小神童》,IT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以及对制造病毒程序人员的惩罚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建好学习环境"生力军"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5、学校教育是"主力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必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大多数学校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成了摆设,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口号,学科教学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三件"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军"

现今,电脑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地方军",我们通过"校-家"联合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7、社会教育是"游击队"

社会培训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或少年宫的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鼓励他们参加少儿计算机水平考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参加水平考试,拿到了证明自己学习水平的证书时,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大了。这样,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学习形式"表演场"

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只有以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铺路搭桥。

9、建设生活应用"主舞台"

提高信息素养最终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时,应尽量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信息技术。

10、组织个性发展"分会场"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偏爱信息技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是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结合课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判断、组织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动态幻灯片>是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三节<播放效果>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点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是使演示作品由静态的变为动态,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这一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能过这个典型课例让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并学会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比较,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同学们之间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适时的提出愿望,将课堂

内容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线肤浅,不求甚解,老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3)落实《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如何将建构主义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在提高信息技术会考过关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信息素养?对学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要求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学习必须以充分的信息资源作为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本习题集是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纲要》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的地位,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课考查的操作方式(无纸化),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模式,大致经历了从Dos(笔试)到Windos(上机操作)的一个过程,形式上立足于计算机网络,采用工作站/服务器的网络化模式,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发展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改的一个发展方向,也预示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肯定该课题在本校或本地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研究该课题的背景.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建一个长期稳定不变的研究团队.确定总课题的研究目标,达成度及总体方案.以课题负责人具体分工落实各项研究任务.

2.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的研究目标下确定自己的了课题,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具体负责人,由总课题负责人进行协调.子课题的研究提倡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同样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重点.

3.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课题组全体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持之以恒.团结协作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要避免开题轰轰烈烈,过程冷冷清清,结题拼拼凑凑的现象发生.课题研究的过程重点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了课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课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研讨的问题,最终形成教学案例。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经过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骤。

(⒈)前期准备。课题组成员认真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针对课题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还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

(⒉)收集材料。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⑴课堂观察。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借助摄像机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在课堂观察中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这样对教学情景的洞察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对观察的资料,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这样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详实的原始材料。

⑵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度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造成各种课堂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⒊)分析研究。围绕案例材料作技术分析,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了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⒋)形成案例。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经过以下步骤: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撰写案例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力求生动。

2、寻求信息技术考试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中力求将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并重,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以阶段性目的而言,信息技术会考是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学生掌握考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需要教师在宏观上先于学生完成对课程脉络的提炼,而这种精练的直接指向就是课程的考核内容,并把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微观上,分清该课程知识的核心性知识和外延性知识的界限,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理清形成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各自的外延。

(2)在丰富考核点以提高知识含金量、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下,在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又需要教师以点带面,将课堂内外打通,深入细致的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状况,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3)由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引出课题,然后讲授核心知识,并且明确诸如哪些是考试重点内容等,再介绍相关的外延性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对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点进行应用形的回顾,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时学生的兴趣也应该随之达到新的峰值,随后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就会加强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吸收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所在,对教师备课以及备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师生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教师这个塔基的宽厚程度,就决定了学生这个塔尖的高度。

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周开展活动,涉及信息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分析传递、信息的报告和总结等各个方面,其中结合学习、生活制作电子报刊、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自主发展。并且在保定市、涿州市教育局等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有几十名学生获奖。

4、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河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和信息技术会考大纲,自行编制符合教学客观实际需要的习题集。将《大纲》中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分解到各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会考和信息素养养成的结合。

5、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多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信息技术课上的提问设计》;《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二、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1.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

开题的方式一般是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确定任务,明确分工。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评选工作。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本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学校学生举办如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期间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学生课外学习,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意义的信息活动.。教师校本培训;软件、硬件设备的建设、维护。

2.查找资料

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怎么搜集资料

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实验观察、实验测试、学生作业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传统手段、现代手段,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声像等各种资料;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设计调查问卷

一是题目,要与调查目的相符,不要给被调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二是指导语或说明信,包括称谓、调查目的、调查意义及与被调查者的利益关系、回答问题的要求、两方的责任,最后注明联系人、联系地址及电话等;

三是问卷的具体内容有事实问题、态度问题(意见、情感、动机、观点等);【5.,研究工作报告】

开放式问卷,就是不事先给出问题选择答案有由问答者自己作答的一类问卷。这种问卷任由调查对象发表己见,更有利于反映真情,了解调查对象的独特观点、思想;但数据不标准化,处理就困难。对于不能用几种简单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详加讨论的复杂问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比较恰当。

2.课题研究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的相套的课题研究,使学习能够进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状态。寻找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强调考核、考试形式多样化。以作品、论文,会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能够使用各种会考内容所要求的应用软件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应考能力水平进一步步为营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活动课外小组的实践活动使学习能够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提高利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

教师通过编写适用于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的习题集,强化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

4.进行资料整理并着手写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5.结稿

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

1、学生会考及格率达到80%以上,

2、学生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3、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

最终成果转化:

1、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熟练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3、学生能掌握网络的有关操作

4、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提高,动手能力增加

5、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

6、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发表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丛书;论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贾新颖的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获市级三等奖。

2、优质课、教学设计:魏宏丽的教学设计《网页动画》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教案《函数运算》获市级三等奖;孙文娇的教案《EXCEL入门》获市级教案评比三等奖;魏宏丽指导的作品《透视环境》获市级一等奖并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标兵”称号。

3、型课例、主题性学习网站:

典型课件《动态幻灯片》获保定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性学习网站《信息检索》获三等奖;

4、课件:《计算机硬件组成》在保定CAI课件评比中获高中组三等奖;《FLASH动画制作—符号绘制》、《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Internet基础知识》均获奖。

5、在2015会考中取得参考1194人、获A等为539人占参考人数45%,获B等为499人占参考人数42%,获C等为137人占参考人数11%,获D奖19人占参考人数2%,其中优秀率为98%,不合格率为2%。

6、竞赛获奖情况:在2015年保定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中,教师魏宏丽、孙文娇、屈建伟、尹钰、陈笑竹、贾新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王凯军获高中组一等奖、殷跃、罗淼、于颢柏、侯颖、白玉宝获高中组二等奖、邢辰轩、赵晶晶、康举、朱祺龙、董昊铭、李栋、赵乾宇、马龙、景岩柳获高中组三等奖。

四、经验

体会、问题与不足

更新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曾经作过一次书面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劳技课。在高考指挥棒下团团转的人们很难理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甚至社会的学子们有多重要。人的主观意识落后于客观现实,这是不争的事实,观念的更新十分困难,但要认识这件事很重要并不容易。在传授知识这方面,学校教育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在中学中,计算机课程受到忽略的情况并不鲜见。

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是人们从事各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具,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通过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化,突出了学习的交互性,改变了世界了界限。从课程的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只是中学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学校更应看清形势,超前思维,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先进教育设施、设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运用的力度。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相关学习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主题探索、研究性学习、分组协作、创设的情境、任务、激励机制来进行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等。

第2篇:课题工作报告

本课题研究周期三年(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分前期准备、课题立项、实施研究、中期评估、深化总结五个阶段进行。目前课题研究完成了前期准备、课题立项和部分子课题实施研究工作,正进入课题中期评估阶段,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1.宏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时代要求中学生不仅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品德,还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虽然已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但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且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严重滞后因素。

2.中观

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但学生仍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课程改革进入再出发时期,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再思考,重拾“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并研究如何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3.微观

我校是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的母校,我们确定“明德尚才、与时俱进,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把吴健雄的“爱国奉献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学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伟人文化和科学氛围。然而,根据课题组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我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与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缺少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品质,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我们试图通过该课题研究,包括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机器人教育活动、德育主题教育和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和构建一个整合的模式,着力培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善于观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动手实践、大胆创新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具体目标为:

1)通过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创设浓重的精神文化氛围,使全校学生对吴健雄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以精神塑造学生,让吴健雄精神走进每一个班级,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2)通过对德育主题教育的研究,使全校学生养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品质。

3)通过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使更多学生形成科学创新的意识,掌握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他们的持续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4)通过对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机器人搭建和编程等动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创造力。

2.研究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标,课题组努力探索和构建一个以精神文化为引领、整合“德育、教学、机器人课外活动”于一体的模式,有效促进学生从“科学情感态度----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科学创新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使全校学生在吴健雄精神的启迪下,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我管理和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实践、创新的动手能力,促进我校更多学生健康、稳步、良好发展。所以,我们设立如下5个子课题:

1)《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

2)《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

3)《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

4)《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

5)《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程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XX年3月—11月)

1.对学校已有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通过查阅、梳理材料,对学校“九五、十五”期间的所有课题进行摸底调查,把握学校总体课题研究走向;理性分析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方向,找准突破口。经校行政会议商讨,邀请教科研资深教师论证,确定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方向。课题组着手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初稿。

2.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寻找适合教师教科研工作实际、迎合教师不同发展需求、构建学校教科研网络的切入口,初步确定各子课题研究内容。

3.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XX、XX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吴健雄精神的熟悉程度”和“科学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情况,分析、研究调查结果,完成“我校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研究报告,确定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申报和开题工作(20XX年11月—20XX年3月)

1.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申报工作

课题组通过研究创新教育文献、学习理论、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寻找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明确目前的宏观形势和中观教育背景,修改课题研究方案。邀请市教科研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初步论证,课题组再次修改,准备申报。

自20XX年9月被立项为苏州市滚动课题起,课题组正式成立,由5个一级子课题和11个二级子课题组成,分别对《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和《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进行研究,学校由此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绿荫场式的教科研局面,教科研工作呈郁郁葱葱之势。

2.开题论证会

20XX年11月6日,学校邀请太仓市教育局尤培亚副jú长、教培研中心苗长广主任、顾永丰副主任、严乃超老师以及兄弟学校教科室主任等领导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后课题组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方案再调整、修改,并申报省教科院,20XX年3月,课题被立项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20XX年课题。紧接着,各子课题确定组长和成员,完成子课题研究方案,落实具体研究任务,启动课题研究。

(三)实施研究工作(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主要研究内容、策略方法)

1.开展子课题1《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运用调查问卷法,从学生对“吴健雄精神的熟悉程度”和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两个方面,针对学校XX、XX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现状,完成研究报告。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20XX年10月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中期问卷调查,分析XX级学生在研究前、后的科学素养变化情况,同时了解XX级新高一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探索、调整部分研究内容,逐渐转移研究重点,着手研究适合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机器人教育实践。

2.开展子课题2《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开展研究。首先课题组老师搜索文献、查找资料,充分挖掘、归类整理吴健雄人文资源。再组织、指导高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内涵实质,督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吴博士,把“吴健雄精神”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将内隐的精神以“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外显出来。

3.开展子课题3《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坚持用行动研究,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

1)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经验,组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包括①理论知识笔试;②教育案例评比;③演讲比赛;④主题班会方案设计,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增强了班主任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促进主题教育的有效开展。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凸现吴健雄精神。课题组充分利用吴健雄形象、精神和品德这一人文资源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在以吴健雄人文资源为背景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下,学生获得了主动和谐的发展。

3)以吴健雄精神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组在吴健雄精神引领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吴健雄的人文和科学创新精神,感受伟人的文化熏陶和精神的力量,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情感态度。

4.开展子课题4《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主要采取理论学习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结合总课题具体安排,扩大研究群体,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感悟—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的研究方式,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科学方法、在动手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具体研究工作:

1)专家引领,理念决定方向

课题组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分别邀请原山西省教科所所长杨进发先生,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和江苏省丹阳六中朱万喜校长、荆志强主任来校做报告。课题组老师既享受了前沿的教育理论又得到了一线的实践培训,引起了对课题的深入思考,找到了研究的抓手----“生本教育”,更加明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的方向。

2)自我研习,意识决定行动

20XX年秋季以来,学校每月一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的文章、著作以及国家最新政策法规,并撰写学习心得。先后派13位教师赴广州学习考察,多次组织全校性的教师心得交流,共21位教师做了主题发言。课题组老师更是时刻把握教育动向,紧跟素质教育步伐,使不断更新的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意识。

3)同伴互助,沙龙催生感悟

学校分别于20XX年7月12日、11月27日、20XX年1月31日举行了三次主题沙龙活动。老师们围绕“我帮你学”的主题,从“前置性学习任务设计、小组建设、生本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交流了对生本理念的深刻体会和课堂实践的成功做法。课题组老师一致认为,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生本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抓手,是真正解放学生学习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教育。通过沙龙,老师对生本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对课题进行了全面、到位、深刻的思考,同伴互助使老师更会学习、会理解、会思考。

4)课堂磨练,实践促进提高

自课题实施研究以来,课题组始终扎根课堂,开展了三次课题研讨课、四次生本课堂教学展示和多次生本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反复的课堂磨练,课题组老师坚持尝试“先学后教”模式,不断摸索如何有效、因材设计“前置性作业”;深入思考,有序、因才管理小组学习;科学合理组织学生讨论,努力改进学生课堂展示效果;研究有机、因势评价激励学生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前置性作业--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课堂教学流程已初步构建。学生学习状态良好,积极投入,敢于发言,善于思辩。生本教育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有力后盾。

5)课后总结,反思形成思想

课题组每开展一次研讨课,在集体听课后进行研究总结,以小组集体的智慧,对研讨课进行深度剖析,梳理出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益尝试,分析出潜在的有待改进拓展亮点,挖掘出下阶段的重点突破之处。通过常态开展反思性教学研讨,课题组在总结中突出反思,在碰撞中形成思想,以思想指导行动,以行动验证思想。

4.开展子课题5《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对典型个案进行系统观察与剖析,了解学生学习机器人后的感受,研究分析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还进行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研究,认真上好机器人课,组织机器人第二课堂活动。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探索机器人活动的实施途径,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研究如何通过机器人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个案。

三、课题研究初步成效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通过“学习—感悟—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的研究方式,教师经历了思想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阅,从对课题方案的感性认识到对研究过程的理性思考,老师们都能侃侃而谈----个个“拉得出”,从有意识地将理念落实在行动,到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常态化,很多老师驾轻就熟----人人“打得响”。生本课堂的实战演练,使学生的观念逐步转变,思想趋于成熟,分析思考渐显深刻,自我学习逐渐自觉、自悟。生本,把教师、学生与学校紧紧连在一起;课题研究,生本实验,使学校目睹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师生的隐性成长,充实着自己的生命,丰富着学校的内涵。

学生层面

(一)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课题组通过观察、座谈、调查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表现在:

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明显改善,学习指向更加明确;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对待平时的家庭作业时,能坚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在遇到不会解答的难题时,基本不放弃,而是多角度思考。

学生基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一些陈述性知识时,他们能遵循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考虑用恰当的、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一些程序性知识或带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学生会借助课本和参考书提出假设并解答,在解答后会重新检查,并试着总结解题办法。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维,自主学习,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机器人小组屡获佳绩

课题组通过开展机器人教育,加强对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活动和机器人比赛等的研究,学校机器人小组屡屡获奖。

XX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知识产权局、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常青藤”杯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获得团体亚军,我校学生获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踢足球比赛和常规比赛四个项目一等奖。XX年7月,我校参加了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XX苏州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赛,在RoboCup青少组搜救比赛中,我校获得了中学组搜救比赛独立队亚军和联队亚军。XX年12月,我校在江苏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第一届科普机器人大赛中,获灭火接力团体冠军。

XX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知识产权局、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狮山”杯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获得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踢足球比赛项目一等奖。09年12月,我校在江苏省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第二届科普机器人大赛中,获灭火接力团体冠军、个人冠军。09年12月,我校参加了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RoboCup中国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XX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第一分区赛”,获得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中学组狭窄足印和交叉足印两个项目的冠军。

学校层面

(一)学校科研在传承中发展

独有的吴健雄人文资源及其深远的辐射作用,逐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传统。课题组坚持继承传统,依托资源,创新发展,正在形成以主打课题为线,以生本教育实验为抓手,以德育、教学和科技特色为整合的学校科研网络,营造了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二)课堂教学改革在发展中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研修、实践、感悟齐步走,课题、课堂、课程相融合,实现科研、教学、管理共发展。课题组在生本教育理念引领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式为途径,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提升。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转变为学生陈述知识要点、讲解解题过程、总结做题思路。教师努力做到“不见自我”,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学环节上,学生经历了领受、领悟和提升三阶段。教师准备的前置性作业(学案)----有质,能抓住学科最本质最根本的内容,巧妙设计跟踪训练和变式练习,举一反三,方便学生领受;适量,在不影响其他功课的前提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又无需很刻意地完成,有利常态化实施生本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看书阅读时认真仔细,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交流展示时落落大方,整个课堂,学生显得自觉、自然、自在。

(三)教师队伍在提升中优化

课题组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观察等,深入了解大部分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教师主动成长、课题推动发展、科研孕育人才的教师发展策略,成长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推出了一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都有所成绩的典型教师和群体。特别是实施生本教育实验以来,教师基本把“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总结反思、研修提升”成为一种生命自觉,科学理论素养迅速提高。因为有了生本教育实验这一抓手,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比以前有明显提高。教师会观察思考、会分析研究,在20XXX年“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微型课题申报中,我校共立项10个课题,列太仓前位。近三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和获奖比率显著提高,由20XX年教师人均发表、获奖论文篇数0.43篇提高到20XX年的0.98篇,两年增长了1.3倍。

课题组继续借助学校生本教育实验的推进,围绕“生本管理、生本课堂、生本服务”三个层面,更好营造教师成长的立体环境,有力促进所有教师“教学、管理、研究能力”不同程度提高,学习型、研究型团队逐步形成,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稳步持续发展。

(四)科技教育特色在优化中凸显

学校的科技教育,尤其是机器人教育已经闻名省内外,走出国门,形成特色。通过课题研究,以科普宣传周活动、机器人活动、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天文观测活动等常规活动,进一步弘扬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把吴健雄人文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到科技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由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到20XX年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五星级”先进集体,学校品牌得到巩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进一步凸现。

四、课题研究差距

反复思考研究思路,认真分析课题运作环节,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课题组发现有来自课题方案的、研究者自身的以及来自学生等方面的不足与差距,现主要剖析自我,得到点滴感悟,以待今后改进。

1.弄明白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前提

课题组老师一定要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潜心思考研究现状,认真寻找解决对策,科学合理提出研究目标,克服急于冒进和研究表面化、形式化。

2.理清楚操作思路是保障

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理清研究内容的逻辑顺序,有主次重点地形成操作思路和研究蓝本,保障各项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

3.深挖掘课题活动是策略

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紧密围绕研究内容,精心组织策划课题活动,充分体现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价值和意义,有机将研修、教学、管理整合起来,发挥系统结构的功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实效。

4.提炼研究成果是关键

厚积薄发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课题组要重视每一个研究活动的实施、每一个微小成果的积累、每一位教师成功的积淀,以丰厚课题研究的成果。但是,有概括才有迁移,高度提炼研究成果是延伸课题意义的关键,课题组要提高自身的提炼概括能力,从堆砌的成果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出成果背后的规律性的内容,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3篇:课题“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是2015年批准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课题立项以来,在省市教科院(室)和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工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语文课逐步由心理负担变为精神享受。与此同时,课题研究产生较为广泛的科研辐射作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

1、课题开题

2015年12月26日,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课题组的开题活动,大家对课题的意义、内涵和研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拟定了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节,并进行了初步的人员分工。

2、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组拟定了年度阅读书目,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深入研究语文审美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并学习有关教育学、美学与心理学理论,搜集相关论文与资料,形成课题思想,研讨具体的操作策略,为教学实践做好理论准备。重点研读的文献有:①于漪著的《语文教学谈艺录》、②钱梦龙著的《导读的艺术(修订本)》、③王纪人主编的《文艺学与语文教育》、④陶小平著的《审美态度心理学》、⑤阎承利著的《教学最优化艺术》等。这些著作在描述与探讨语文学习心理和语文教学策略的同时,对语文的审美教育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透视,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课题培训

课题研究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培训内容有:

(1)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2)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3)2015年4月全国中学语文“文本的适度解读”研讨会

(4)2015年9月省苏教版作文教学研讨会

(5)2015年12月全国第二届“两岸四地同课异教”中学语文课堂

教学研讨会

(6)2015年8月江苏省新课程培训

(7)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4、研究过程

课题组首先在专家指导、合作探讨的基础上拟订出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则,围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条主线,按计划实施,定期进行课题研究的跟踪,反馈与评估。

2015年5月中期评估,在认真听取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5年1月、4月两次发出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函,整理材料,讨论研究成果结集等事宜。5月撰写、修订主课题报告并准备申请专家结审议题。

2015年4月,召开课题结题评估报告会,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韩建光副主任率相关专家进行了课题结题现场评估。

5、课题推广

课题组成员多篇相关经验总结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位教师运用以“营造氛围——开展欣赏——点拨升华——启发创造”为基本程序的审美教学策略在省市级教学案例或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结合课题研究,自编多本校本教材,在学校进行推广。另外,课题组的研究引起了同行的关注,组内成员多次在省内外上观摩课,做专题讲座,介绍教学经验,为提高区域语文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成果

1、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具体体现在:①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尽快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勇于发表具有独创性的意见,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②学生感性审美能力提高,注重迁移,注重习得,有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类报刊发表,多位同学在全国、省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朱常溪同学在2015年省高中生作文现场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校园文学社刊物《晴川》定期出版,2015年公开出版《青春诗页——〈晴川〉十年精选本》。③语文成绩稳定提高,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大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前茅。

2、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职业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走向成熟。具体体现在:①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教育教学,从而使得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真正摆正了学生学习和审美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②教师自身教研能力大幅度提高。彭尚炯老师的审美教学思想研究被收入名师成长研究丛书之《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文章收入《学作文和教作文》、《春华秋实——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选》等书中;钱建江老师的文章收录于《名师成长丛书》,《校园文学概论》等书中,并出版了个人专著《语文:另一种表达》。另外,彭尚炯老师,钱建江老师,朱新华老师,王振荣老师,陈丹老师的多篇文章先后发表于《成才导报》、《苏州教育》、《语文报》、《文汇报》、《语文世界》等刊物上。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比赛中获奖。③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制作了网络教学网页《诗经》,构建了《红楼梦》视听文化课程,开设多种语文自选选修课,并据此编写了《古典诗词欣赏》、《古今佳联欣赏》、《感受吴文化》多本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具有审美特色的语文课程。

三、问题反思

就全国语文界而言,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还未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研究美学的专家往往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因而缺乏鲜活的实证和理论创新,指导意义不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摸索大多缺少科学的理论观照,审美教学仍处于自发状态。尤其是没有与国内外现代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因此,对它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能揭示其基本原理和规律。本课题的研究,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一些问题作了探究和回答,但总感到理论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还不能辩正地阐述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如何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我们对本课题还会作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当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将审美教学的理论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借鉴专家和同行的成功经验,力争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5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五年工作报告
5.,研究工作报告 第八篇

文章标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五年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我受**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主要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人大的悉心指导下,在全镇人民和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主席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决执行镇十三届第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人代会的决议,进一步确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的工作意识,切实履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五年来,主席团召开了五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核了人民代表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的办理情况,听取了政府年度工作汇报,开展了执法检查,驻镇部门、镇人大代表评议,组织代表视察等工作。努力推进依法治镇的进程,为促进我镇的社会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镇的有效实施。五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始终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上,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对《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情况,中小学生收费情况,有力地监督了教育部门认真执行收费标准,杜绝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报告,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方式,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加强跟踪检查,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镇的有效实施。——加大对政府好事实事办理情况的督促力度。镇人大主席团对政府拟办的好事实事进行监督,先后听取和审议了镇人民政府五年来拟办的建设有特色的露天文化广场、按50—100年一遇的标准加高加固堤围、加快富溪工业园建设、完善新圩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等十件好事实事办理情况的汇报,要求镇人民政府以发展为主题,推进十件好事实事的全面实施。督促镇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人大主席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监督力度。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镇部份人大代表,对露天文化广场、堤围加高加固等工程进行了视察,并提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的意见,促进了镇人民政府十件好事实事的顺利实施。——改进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镇人大主席团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履行好人大职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继续开展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增强人民代表的“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对代表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民代表的参政意识和议政能力。不但对代表进行专门培训,还组织肇庆市、四会市、镇三级人大代表,对我镇民心工程开展视察,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组织人大代表到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等地参观考察工业,开阔视野。四是加大对人民代表建议、意见落实办理情况的监督。对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132件的议案、建议、意见,镇人大主席团跟踪监督到位,在本镇能办理的议案,都已经得到办理,本镇力所不及的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逐步得到落实,做到件件有答复。——积极支持和参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工作中实施监督。2015年我镇富溪工业园法国服装工贸区的征地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镇人大深入征地一线抓工作,协助政府做好群众说服教育,保证征地工作的有序推进。在被征地群众出现纷争、矛盾的情况下,镇人大及时参与妥善疏导矛盾,确保了征地工作按时按量完成。五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较好地履行了人大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的工作职能。——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拓展基层人大工作的新领域。为促进镇各部门、驻镇各部门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营造合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镇人大主席团在党委的领导下,在镇纪委的参与支持下,认真组织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在评议活动中,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扩大了参评人员,既有人民代表,又有镇、村(居委)干部,还有企业主代表,使参评人员更具广泛性,也提高了参评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评议,评出了团结、评出了干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镇人大主席团五年来共召开例会12次,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党政办、计生办、市政办等10个办公室的工作进行了评议,同时对**地税分局、**工商所、市广播电视局**办事处等15个驻镇部门的工作进行了评议,推动机关、驻镇部门的工作,强化政府职能,切实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对

2016乡镇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5篇
5.,研究工作报告 第九篇

第1篇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融入和探索实践下,作为乡党委书记,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求真求实,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为本乡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有序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6年度,乡党委被县委表彰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将一年来履职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情况及工作成效

(一)主动揽责,突出“一把手”的导向作用。一是履行好了书记职责,做好了方向上的带路人。为适应好新常态,我努力纠正过去“重经济、轻党建”、“重部署、轻实践”的惯性误区,实功实做。年初即与分管党务书记一道,按照上级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要求,研究细化年度工作计划、目标要求的方案性文件,待相对成熟后,才提交党委会研究决定。二是履行好当家职责,做好服务上的带头人。一年来,我积极探索和履行好全乡“当家人”的职责,努力为全乡党员排忧解难。大力寨村支部相对软弱涣散,被列为基层党组织帮扶对象,一段时期内,党员干部灰心丧气,斗志全无,原支书出走。我亲自三次带队深入该村,背靠背的与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座谈,找症结、析原因、鼓信心。画清整改思路和发展方向,选好配齐村级班子。今年,全村在新的村级班子领导下,贯通了户户通达的村社水泥路15公里,扭转了落后的面貌,重新赢回了民心。三是做好纪律上的带领人。年度内对党委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两批次,并对风险岗位负责人进行了专项约谈,常敲警钟,常吹警哨。先后多次通过会议通报、个别约谈、班子训诫等方式对个别村干部财务不明、生活作风不严谨等苗头性问题及时施治,避免了错误的进一步蔓延。

(二)精准着力,突出“党建关”的聚合作用。一是着力队伍建设。我狠抓党委班子建设,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不渝地抓住政治理论学习这个“先手”。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8次,与党委成员轮流上党课,撰写心得体会及调研文章38篇目,有效地提升了班子成员理想信念、主旨观念、廉洁从政、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修定和实行了党委运行机制,制发了《党委班子规则》,坚持落实好“三重一大”制度,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细化了党委成员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签订了责任书,确保了党务政务的良好运行,有效地禁绝了过去“一言堂”、“家长作风”、“脑内决策”等不良政治生态的滋生和蔓延。建立了班子成员包联和帮扶机制。每个党委成员除了分管工作外,还另外包联2-3个村,结对帮扶至少3名困难党员或群众,将包联工作和帮扶村责任纳入年度目标体系。特别注重对班子成员廉政意识的教育。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只服务、不谋私》承诺,集中收看廉政警示教育主题影片,集体廉政谈话、领导约谈、纪委专项约谈相结合,增强了班子成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三)狠抓基层支部建设,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我着力对支部书记的“能人型”培养。1村支书高思寿领导承办好了场镇农贸市场,解决了我乡场镇长期以街代市、拥挤不堪的无序局面。2村支书何大武因工作出色,在全县1000多个支书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5名被县委表彰的“五有爱民干部”支部书记。3村支书赵太勋、11村支书高超牵头成立合作社,分别流转土地300亩、200亩。并购入商品苗木及林业种养场。着力对党支部“向心力”培养:就在11个农村党支部刚刚换届的时机,乡党委通过目标细化的方式,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分解到村,各村竞相发展,全面修通了全乡长达90公里的串村入户水泥路,群众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没有发生一起因修路引发的上访事件。百姓心悦诚服,满意度显著上升,向心作用更加凸显。

(四)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抓住群众活动的契机,充分运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适时开展党小组活动,切实加强了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涌现出一批让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先进典型。正觉寺村企业家、党员王新,不仅捐资二十余万元为家乡修路,还主动回村承包土地200余亩,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花园式休闲旅游农场。大力寨村党员陈天明,自费捐资十余万元,拓宽了大力寨农民乐园进山公路,架设了300条上山水泥路阶梯。

(五)着力作风建设,保证群教活动取得实效。按照活动总体要求,我较真碰硬,严格规定动作,精抓自选动作,确保活动的效果。活动期间,共调阅学习笔记200人次,收集学习心得500余篇,调研文章14篇,办学习园地14个、出版8期次,展板展示30多批次;对全乡1100户在家群众和70名离退休老同志、“两代表一委员”实现100%登门走访,对未在家的860户群众实现了电话走访,收集整理群众意见700余条,查摆问题11类100余件,收到督导组反馈意见20条,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优秀传统的本质回归。县委组织部长杨方军同志还亲自出席了我乡专题民主生活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严明监督责任,落实正风肃纪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的目标要求,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并建立起责任体系,全力支持纪委监督责任,激活反腐利器,始终把党风廉政责任制与反腐败工作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重点放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健全惩防体系队伍,配备了村纪检员和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并聘请了政风行风监督员和民情联络员,避免了职责缺失和监管缺位。发布了各级纪检监察举报热线,建立了村务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全天候全领域接受社会监督。抓住了案件查处这个手段,今年分别对一个村、一个中层部门负责人的违纪线索进行了立案查处,并对上级反馈和群众反映的相关线索进行了研调核实,及时纠正和预防了一些苗头性问题的蔓延,形成了高压的震慑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建工作认识不足。一是缺乏政治自觉。思想深处尚没有形成党建总揽全局的理念,对时下中央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方针心存质疑,甚至认为当下作风建设的某些细微举措有些矫往过正、小题大做。比如在治理“庸懒散浮拖”方面贯彻落实不够彻底,自认为只要有人坐班、有人接待就行了,因而对乡干部放松了值班纪律要求,导致我乡个别干部职工在便民服务中心值班期间玩手机,被县委督察通报。二是履职尚有缺失,党政不分。把党建等同于一般性务虚工作,主要精力着眼于让上级领导赏眼和让人民群众立竿见影取得实惠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等经济层面上,党建这一手着力偏软。比如在“走基层、两维护”活动中,对干部下村入户要求不实不严,如5村走访率低于50%,还有村干部走访代替乡干部走访、电话走访代替入户走访等现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数量在全县乡镇中相对偏少。

(二)党建责任不明。一是“第一责任人”履职不到位。作为党委书记,我还存在职责缺位,亲力亲为做得不够,总负责和负总责发挥不充分,在具体工作上,副书记代办、党务人员代办现象时有存在。比如在群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县委督导组来检查督导时,自己在汇报时对一些具体环节问题不清不明,只能大而化之。二是“一岗双责”权责不明。党委虽然分配了班子成员的分管领域,但在分管部门、分管村的责任落实上往往各行其是。抓党建的分管职责、监督职责的如何落实,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的考核方式。

(三)基层服务不接“地气”。一是服务体系建设“走形式”。党委服务基层党支部,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肤浅地停留在制度上墙、方案发文,实质形同虚设。比如在村便民服务站的运行上,虽然安装了座机服务电话并实行干部轮流座班制,但乡上并没有严格考核制度执行情况,对便民服务站是否运行、运行好坏都不清楚;机关下村便民服务也是虎头蛇尾。二是服务能力弱,大批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服务设备操作技能,依赖乡操作员,比如对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操作,还有4个村操作员至今都还不能独立操作,离了乡操作员就不行。

(四)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一是不注重干部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政治理论学习上,重数量不重素质,重形式不重实质;在能力培养上,没有跟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习惯用“老三篇”指导新问题,“旧办法”对付新局面。二是农村“两委”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上求稳怕乱,结构配备上没有形成梯次结构,个别村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比如1村、7村两个村“两委”干部年龄超过60岁,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三是忽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对乡干部队伍中的年轻人吹毛求疵,不放心压担子、给位子,致使其不安心工作甚至养成惰习。

(五)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一是乡村干部日常工作制度执行不严。虽然按县上要求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却以“人性化”管理为幌子放松对干部的要求,导致随意缺席、溜岗溜号、迟到早退、态度生硬等问题一度十分盛行,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风让人民群众微词不断。制度执行不力、赏罚不明让乡村干部养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积弊陈习。二是“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没落实。个别支部长期不开组织生活会,不开展党小组活动,党员不屑找组织,组织不愿找党员,外出党员的流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支部连党费都懒得去收,一年一度的党费总是由村干部代缴,在今年党员申报时还出现了个别村支部书记连本村党员人数都不清楚的笑话。三是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我还存在一些“家长制”、“一言堂”作风,“拍脑门”决策时有发生。比如今年筹备市县现场会时,就以时间紧为由,不召开党委会集体研究,临时与分管领导碰头就拍板定下了投资十万余元的乡道路绿化方案。

(六)作风建设整改不足。根据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过程中县督导组的反馈意见,作风整改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整改方案上“虚”,上报的整改方案未经集体研究讨论,由工作人员闭门造车,个别方案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空间,甚至是有的责任人自己都不知道,整改方案流于形式,群众知晓率不高,就无从监督。二是在整改时限上“拖”,需立即整改的捎头不见尾,限时整改的搁案头,长期整改的束高阁。比如一村群众反映的排灌渠不畅淹没农田问题,以资源紧为由至今未落实,导致群众不断上访反映。三是在整改落实上“浮”,没有深入问题实际动真格。比如11村群众向巡视组反映村干部违规违纪案例,方案调查走访材料形式后,长时间未有具体处理结果,致使群众反复追访。

(七)基层阵地建设缺乏保障。一是经费保障投入不够,各农村党组织除了财政预算的社会公益事业资金外,基本无其他渠道经费,最基本的组织活动经费,趋同于零,捉襟见肘是当前农村党组织的真实写照,有几个村连一年一度的“七一”庆祝活动资金都是村干部垫付。二是待遇保障投入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物价水平持续攀升,村干部基本工资水平虽然有了提升,但根本就激发不起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无人当、不愿当的现实实际已严重威胁到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行,村干部流失现象普遍存在。三是阵地保障投入还需加强,近年来,虽然通过灾后重建、特殊党费援建等项目让绝大部分村都建立了活动阵地,但其使用效益还没有充分激活,没有真正把医疗、文化、便民公共服务等整合起来。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总结了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抓党建就是抓政绩”的理念,认为抓党建费力不讨好,务虚不务实,领导看不到,群众摸不着。对政治新常态认识不到位,做主要领导时间久了,思维僵化,把当下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要求混同于一般性口号,对党面临的执政风险估价不足,打不好基层党建的“组合拳”。二是党建工作责任制没有彻底贯彻落实。我的责任担当意识弱化,忽略了岗位上的职责对等,在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具体职责上大而化之、不落实处,这实质上是“为官不为”的心态体现。三是基层服务理念不到位。这几年来,我在党建工作上习惯于“权力型”、“管理型”的工作理念,在如何把党建工作向“服务型”转型问题上缺乏思考。四是忽视了干部培养。与班子成员乃至干部队伍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不够,对乡上的年轻同志缺乏了解,认为自己是乡镇“一把手”,很少主动去沟通,没有拿出一套激励干部干劲、发挥干部才能的办法;下村入户不够深入,过于依赖村上的老干部、老同志,没有大力发掘或培养有本领、爱家乡、年纪轻的农村党员。五是作风建设、建章立制不到位。我和党委班子在制度执行上思考和研究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存在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的心态,面对到诸如流动党员管理、农村支部过组织生活等具体问题时要么以文件代替落实,要么放松要求,没有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六是基层保障不到位。农村组织发展、阵地建设又缺人、又缺钱,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空壳化,而乡党委还没有找到一个健全的多渠道投入的体系;其次是没有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多头管理各自行事,缺乏统筹规划,造成资源浪费,没有形成聚合效应。

以上问题,反映了我在思想上还存在消极懈怠、弦律松弛的懈怠情结,在学习上还存在浅尝则止、消化不足的自满情绪,在监管上还存在要求不高、把关不严的过关情怀,在执行上还存在谨严不足、要求放松的踏空危险。只有以严肃谨慎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把党建工作做出实绩、做出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我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提升认识,做好党建工作宣传教育。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乡党委要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考试等形式,积极在乡村干部中开展党建知识的学习宣讲和教育培训工作。要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将村支书轮训一遍,重点学习农村党员培养和党员管理,学习后要安排主要领导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设立组织生活考核记录簿,每月对各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乡村干部会议笔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深入开展党员知识进农村活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设施和平台作用,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党员文化活动。加强农村党员文化阵地建设。

(二)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一是贯彻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当好领导者、执行者、推进者的角色,严格落实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责任分解到基层、落实到人。把党建和产业发展等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坚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每季度亲自主持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对工作计划、目标要求、责任体系建设等全局性问题和关键环节等都亲自把关。二是贯彻落实“一岗双责”责任。我将亲自主持并把关制定分线、分片、分块的“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和党委成员一道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确保到岗位、到人头、到具体任目标。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要按照“一岗双责”的相关原则,保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认真完成牵头工作和分工任务。

(三)全面提升服务理念和水平。一是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强化对村党员干部和基层站所负责人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务必保证他们掌握对各种现代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解决不适应新方法、不符合新要求的问题。二是推行“便捷化、亲情化、特色化、规范化、常态化”的“五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亲民爱民活动,在2016年内建设至少3个有影响、有特色的农村服务型党组织,保证“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达到90%以上。三是乡干部服务基层要“沉下去”。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各基层站所、窗口服务部门每周应当有一次下村便民服务活动,分管领导直接带队并做好工作记录;在各支部都建立起党员义工队伍,规定党组织每月集中义务服务不少于1天,党员每月义工服务时间不少于4小时,全面参与农村道路的日常维护、小型水利的日常维修、自然灾害的应急抢险等工作。

(四)维护团结,保障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点对点开展帮扶教育。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同其负责村的“两委”班子成员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了解新政策、掌握新方法,提升做好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能力。二是大力培养后备干部。每年新发展30岁以下年轻党员2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采取集中培训、干部帮带、供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工作能力和致富技能培训。对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按程序可作为村“两委”候选人。

(五)加强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整改力度。一是建立健全体现群众路线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党委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党委会集体决策制度,保证党内的政治纪律严格落实。二是建立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干部监督、问责制度,党建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建设,对领导干部违反纪律、法律的各项问题绝不姑息,严肃查处领导干部收受贿赂、以各种名义经商入股、在企业兼职等行为。三是重视制度执行力度,要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增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探索加强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保障。一是多渠道筹集活动保障资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村干部和支部党员积极组织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扩大现有合作社规模,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外出党员中的成功人士筹集党建援助资金,为村一级的党组织运转和公共服务提供稳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二是乡村一体整合资源。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发挥现有场所和信息化资源功能,构建上下联动、层次清晰的便民服务体系,推动基层站所下村服务。

我将团结党委班子成员,与党委班子成员一道,改进方法,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和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切实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把的党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带上一个新台阶!

第2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一年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抓党建工作报告如下,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履职的情况及成效

一年来,我切实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立足乡情,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各项措施,不断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使党的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得到提高,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是明确了党建目标责任。亲自组织召开乡党委会,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财务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服务管理制度》、《惠农资金发放管理制度》、《干部管作风建设管理制度》等党建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党员发展、外出党员管理、党员学习、党费的缴纳、干部培训、阵地建设、民主理财、项目管理、惠农资金发放等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每个党委委员包干2~3个支部抓党建工作,明确了各村支部抓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与职责等具体措施,并就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在全乡广播上做出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监督。二是完善了两个党建例会制度。我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议,听取每个党委委员《党建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并安排下一个月的党建工作,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各支部书记参加的党建工作汇报会,听取和汇总党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三是强化预防措施,及时约谈提醒。我组织了在实施金土地项目、现代农业水稻项目等的14个标段的老板、5个村的村干部及国土局、农业局、财政局项目监管人员、项目分管领导召开了专题廉政谈心谈话会,并分别签定了廉政承诺书。在乡卫生院院长儿子举办婚宴前和九村支部书记准备为其儿子举办升学宴前对他们进行了谈心谈话,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廉政责任,并表示只在亲朋好友间请客,也都自愿地签定了承诺书,为全乡党员干部带了一个好头。

(二)促进党员干部自身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一是从自身开始,带头作出承诺,让全体党员干部监督,发挥模范作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向自己看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共收集到到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18个,个人“四风”方面的问题11个,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亲自组织召开党委会落实问题的整改,18个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经全剖解决,针对11个个人“四风”方面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剖析,并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在全乡的广播上进行承诺,坚持整改落实。带头签到驻勤,带头周末值班,全年除开会和办事外,其余时间一律住在乡镇,没有一次事假和缺勤。二是强化乡党委班子建设,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党委班子每周一进行一次集中学习,研究部署本周工作。在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工作时,我坚持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月与党委委员进行一次一对一沟通协调,确保班子团结,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3名,确定党员发展对象10名,新发展党员8名,壮大了我乡的党员队伍,为党的建设增加了后备力量。我乡现有2名大学生村干部,为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不断提升为民办事的能力,我经常找2名大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在处理村上的问题时也带上他们,让他们学习如何面对、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多得到锻炼。四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全体党员发送有关党的知识、上级党委决策及会议精神、典型案例通报来强化对党员的教育。我每个季度给机关支部全体党员上一堂党课,所有的包片党委领导,每个季度到所联系的片上一次党课,每个支部每个季度必须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听取支部工作汇报,研究落实本村的重大事项,支部委员每个月要召开一次会议,对党员的培养、近期的工作进行意见交流,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对外出104名流动党员建立基本信息台帐,随时保持联系与沟通。

(三)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基层阵地建设,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一是选好、用好、管好基层组织带头人。在村委换届前,我逐村进行摸排,了解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精心进行组织,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能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三委班子,共举办了两期干部培训班,对全乡的村干部进行了一次轮训,加强对村三委班子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强了对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整顿与帮扶。在2016年6月完成了许家桥村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整改,撤销了群众意见大的原村支部书记,下派了年富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加强了对后进基层党组织的帮扶,对许家桥村进行了产业扶持,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硬化道路2.4公里,整治拦河坝1处,维修农渠遂洞500米,改造廉租房200平方米,修建了村级卫生室,重新评定低保,纠正了以粮食直补金抵扣群众水费粮的错误行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党组织的威信重新建立。三是全面推进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村规民约建设。针对过去一年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我到问题比较集中的村进行核实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对全乡的五保、低保、独生子女奖励等惠民资金、人员进行公示,对反映强烈的全部重新评定,纠正了人情保、产业保等不合规的低保15户,全面纠正粮食直补抵扣水费粮的行为。全面实行会计代理制度,所有村帐都实行乡管,乡统一建立信息平台,将各村的惠农资金、政策、财务收支状况等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到全体村民手机上进行公示。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各村关于计划生育、产业发展、公路建设管理、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孝敬老人等村规民约,对纯洁乡风民风起了很好作用,也促进了党风改善。四是加大对村活动室的建设力度。在过去的一年中,乡党委共落实党建经费28万元,全乡十四个村都对村活动室进行了维修翻盖,加强了村活动室的硬件和软件制度建设。干柴垭村修通了到村委会水泥公路,硬化了村委活动室院坝;铁炉沟村扩建了村委会活动院坝,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桌、群众健身器材。规范了各村党建制度,为各村安装了值班电话,保障了支部活动有阵地、阵地建设全达标的要求。目前我乡铁炉沟村、贾石桥村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新村。

(四)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开展“回头看”活动。

我常常反思自己“四风”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反弹,有没有增加新的“四风”问题,群众问题的解决有没有落实,并及时解决新增的群众问题。针对收受红包礼金、“庸懒散浮拖”、干部下基层少、村委活动室成摆设、党务政务不公开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每项工作的整改都落实到了具体的责任人,限定了整改时限,每个专项整治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按照“走基层、两维护”活动的要求,组织全体乡干部,自己带头,用一个月时间对全乡群众进行了回访,在走访过程中把上年走访收集到的78件群众诉求处理结果全部反馈给群众,并新收集到群众意见和建议28条,处理完成25件。通过这次活动,所有干部真正下到了村上,了解了群众的生活,知道了群众的想法,群众对干部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干部的形象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村班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村干部的管理上还缺少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今年我在抓村级班子建设时,发现村班子普遍存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等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足,群众全方位满意的干部很少,同时有些村班子还不能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对困难的认识和处理上,正如张书记所讲“报怨者多,管理者少,庸者多,智者少”。没有树立起遵纪守法的标杆,没有树立起公平正义的标杆,没有树立起勇于担当的标杆。如原许家桥村支部书记认为“山高皇帝远”,不服从乡党委、政府安排,做事我行我素,自行其是。

(二)对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先进性的机制不力。

在抓党建工作中,我发现部分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部分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各自为政,没有整体意识,遇事自己一个人决定,没有集体参与和解决,导致村内事务处理不及时,使党组组在群众中的威信有所下降。一些基层党员党性淡薄,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

(三)对抓村级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不力,致使学用脱节。

村级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较少,特别是一些政治理论性学习的活动,几乎很少开展过,并且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没能将理论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不强,村级党组织基本就不开展理论性教育活动。同时,虽然给村级党组织配备了党员远程教育设备,但这些设备几乎没用过,在村活动室成了一种摆设。即使开展活动,参加的党员也很少,外出务工的来不了,在家的不愿来,有的还认为参与活动没有意义,不如在家多干点农活,有的来参加也只图应付走过场,并没有认真学习,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

(四)对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落实情况督查不力。

在抓党建的过程中,我围绕党建活动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各党支部坚持的不多、落实的不够。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落实到位的很少。比如:在村务、党务、惠民政策、项目施工等信息公开上,虽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可是有些村就是不按照制度执行,不及时公开各项信息,有的为了应付检查,只将无足轻重的账务公布几项,将无关痛痒的“内情”透露几句,老百姓真正关心的公开得很少。

(五)对理论学习与民主制度的坚持和落实不到位。

一是学习的时间不够。机关支部和各村支部在学习时间上严重不够,更多的时间去抓其他工作去了。二是学习的内容不丰富。很多时候都是读下文件、读下领导的讲话,安排当前的工作就完了。三是民主生活会召开的很少。各支部一年基本就一次,开会也就是走走过场,没有充分发挥出民主生活会的作用。

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针对各村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提高村党组织凝聚力和增强党员党性的方法与措施。尽管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素质稍高的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使得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个别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报酬低、事情多,使得干部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一些村干部宁愿得罪上级,也不去落实上级交待的任务,使得村干部越来越难以管理现象存在。但也是由于三委换届时,我刚到不久,对各村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在换届选举的时候把关不严,造成选拔出来的部分干部素质较低,办事效率不高,不服从上级组织的决定。在换届结束后没有根据各支部、党员的具体情况,强化党员干部的培训与教育才导致的结果。二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党性的机制不活。在转作风、反四风、强党建的关键时期,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形势认识不充分。所有的村都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只有等国家项目办事,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面不广、力度不够,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群众求干部甚至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农村的党员大多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村班子成员中缺乏为集体牺牲奉献的精神,没有能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主要是我平时把大多的时间用在了抓经济工作上了,忽视了对村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和加强党性教育,规范措施较少,有时候只注重村里书记的能力培养,缺乏对其他党员干部的培养与教育,方法老套,缺乏活力,没有创新机制,成效不显著,致使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党性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三是开展组织活动和方式不灵活,内容不丰富。由于村级党组织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一些高科技的东西在学习中难以得到运用,如投影机、VCD机的放映,网络党建资料的下载、传播等。组织者的能力水平限制,活动方式老化,形式内容都没有新意。即使开展活动,有的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组织活动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有的支部没有根据农村党员的文化层次,盲目照搬外地先进经验,操作性差。在村党组织开展活动时,我没有针对上面这些情况,及时组织党委领导参与进去,进行监督指导,也没有详细制定各支部开展活动的具体方案,对各村的电教设备没有每个村派专人去培训,对派下去指导的人员没有严格考核,也就造成很多活动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学用脱节。四是对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落情况没有严格考核。我对村级组织目前以自治为主,宗族势力普遍比较严重,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低、村无集体经济组织和资金积累不足、自身约束机制不健全的认识不足、不充分。乡党委虽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监督力度还不够,机制还不够完善,有时也只是上级要来检查的时候要求较严格,检查完了又比较放松,这些都导致村党组织制度落实起来往往还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这也主要是我在监督和考核各支部党建时没有严格按考核标准落实,有时候考虑到干部的承受力和情绪,没有考虑制度的严肃性。五是思想认识出了偏差,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全面完善。首先是我认为理论学习就是一个务虚的东西,从心里就没有引起重视,对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召开的不重视。其次是对学习考核制度建还不够完善,对学习后检查督促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进行笔记抽查、没有组织对所学的理论进行考试,对学习和民主生活会质量的考核不严,所以大家学了就算了,学跟不学一个样。再次是对民主生活会的制度没的坚持落实,活动开展的少,会上大家也不说真话,怕得罪人,所以导致民主生活会成了走过场。对干部的学习和支部的民主生活会考核没有纳入到同经济工作同等考核,总认为抓好经济工作,才容易出政绩,才能够得到上级的认可,领导的认可,没有树立抓党建就最大的政绩,抓好了党建才是人才的观念。

三、下一步思路及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三严三实”要求精神为抓手,全面转变我乡党员干部作风;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及问题整改为导向,全力改善民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正风肃纪专项整治为契机,全面治理“庸、懒、散、浮、拖”问题;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要做遵纪守法的标杆、领导干部要做公平正义的标杆、领导干部要做务实担当的标杆”展开讨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党性;坚持以制度为保障,全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抓好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开展法治教育专项活动。结合党的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精神,在全县法纪教育月活动开展之际,强化对全乡党员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围绕干部要做遵纪守法、公平正义、务实担当三个标杆开展深入讨论,提高所有党员的法纪意识,坚定所有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宗旨意识,形成在思想上统一、在行动上一致的局面。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的学习。充分利用自学和集中学习时间,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学习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学时,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章”,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定力。对素质不高的村干部集中起来加强学习,重点学习当前的政策理论、农村工作中的先进方式方法以及成功的经验做法,把村干部素质提升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三是带头向先进学习。我坚持向焦裕禄、杨善洲、雷锋等优秀党员同志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工作中严于律己、敢于奉献。

(二)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实处。对于村班子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制度建设,让制度来管人管事,自律固然重要,但他律却是当前最主要的,加强制度建设也是落实依法治国的举措。必须花心思、下力气,根据各个村支部的现实情况分门别类地对现行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坚持完善并落实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根据形势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二是加大监督的力度,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制度落实到位。乡党委将党建工作同等纳入到经济发展考核目标内容中,为了使村党建制度落实到位,乡党委建立党建工作短信公示平台,将村规民约、党员发展计划、党员活动等情况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全体党员干部公开,接受全体党员监督。并且乡党委将加大对村党支部的监督力度和广度,制定全面且深刻的监督管理体系,使监督不再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形成常态化、长效化。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大力培育一批能起先锋和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把年轻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充实进党员队伍,改变党员老龄化问题,培养好村级后备干部,乡党委将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将农村“田秀才”、“土专家”,养蚕、养猪、种果等致富型农民建档登记,并培育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各村配备一名党员乡干部兼任村党建工作指导员,利用村现有的电脑、投影、VCD、远程教育等先进的宣传设施,强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对农村党员的培训主要以影像培训为主,以先进事例、先进经验、反面警示片为主,少学高深理论,让农村党员能够看得懂,记得住先进典型人物、反面警示事件。并要培训好现有干部学会这些设备的使用,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学用结合不脱节。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活动的开展要因时因地制宜,要与农村时节相统一,要与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委换届、修路、水利建设、惠民资金分配等活动结合起来,让党员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而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关心老党员、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加强外出党员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多向外出党员通报家乡的党建工作,让外出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存在与温暖。完善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和出党处置,健全党员淘汰机制。

(四)壮大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党建活力。

我将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的思路。一是围绕发展选准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要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人才;面向“田秀才”、“土专人”,选技能型人才;面向大学毕业生和乡镇机关、站能所分流的年轻干部,选知识型人才;面向在外务工经商回村人员和复退军人等门路广、信息灵人员,选开拓型人才。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坚持和健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切实加强支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热心农村工作、善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队伍,达到“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发展一方经济”的效果,形成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团结有为的村班子。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乡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走基层、两维护”、“群众路线教育”回头看活动,从党支部的工作与本地经济工作不相适应的状况,来进行支部职能的转变;从本地实际出发,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从支部成员的职务分工,明确各自应肩负的职责,统一农村支部成员的思想认识。强化措施,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的本领。以村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参观,请优秀支部书记现身说法,不断提升村干部的致富技能和带富能力。三是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措施。要搞好集体原有山塘、水库、山林、企业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本地特色农村产品为依托,组建中介协会组织,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主要任务,在种苗、技术、信息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有偿服务。2016年将以拦田沟村支部建立农业机械和合作社,引导刘房嘴村、邓家嘴村群众入股,流转外出务工人员农田,实行机械化耕作,提高种粮收益,扩大集体资产积累。将在铁炉沟村建立脆香甜种植合作社,流转600亩脆香甜柚,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联合起来,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从而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让村党组织通过建立合作社、技术指导、集体入股的形式参与经济活动,实现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村集体收入。

(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我将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插手任何工程项目,不违规提拔和使用干部,做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清白。二是严格按照党纪政纪要求规范所有党员干部言行,以自身为模范,带头遵守各项规定,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带领全乡党员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规定,增强战胜自我的胆识,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三是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改进作风、严肃纪律为重点,集中开展“慵懒散浮拖”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同时认真落实县委“9+2”专项治理任务,开展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专项督查,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等行为。要求党员干部提高自身党性修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

第3篇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走基层、两维护”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的“三个标杆”和五化目标任务,努力调动各方力量,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使我乡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务实担当抓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实现农业兴乡。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根基,抓好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组织重中之重的工作,实现“农业兴乡”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坚持抓产业,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五城”建设和“五化”目标任务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年来主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推广良种”播种面积100%,实现粮食产量稳步增收。二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蚕桑、速生林和水果。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旱地产业目标,我们狠抓了三条产业环线建设,育种4公斤,新栽桑1500亩,养蚕1600张,产茧4.8万公斤。育速生林60亩,集中成片在高速路两边100m内栽植速生林1000亩,完成低效林改造600亩,全乡栽植速生林1500亩,全面完成县委、政府提出的产业环线建设和森林公路目标任务。三是积极发展畜牧业,今年出栏生猪15000头左右,其中年出栏100头的大户有2户,出栏50头左右的大户有8户,小家禽20万只左右。四是坚持不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一年来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动员群众捐资,修建了3村、4村、5村、8村、10村、11村的12公里的联网村道社道水泥路,全面实现了村村社社通水泥路的目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的11口塘库堰和农渠彻底整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投资1000万元的财政现代农业整治项目在1村、12村、13村整村推进。金土地扫尾工程在8村、14村即将完工。五是认真加快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通过努力搬迁了30户C级、D级危房,统一标准,统一样式,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2村、6村、11村居民小康房的建设,入住户为120户,完成风貌整治180户,全乡所有房屋的修建,严格统一执行了县小康房的修建标准。六是抓好集镇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我们重点抓了场镇街道的维修,排水沟的整治,让场镇更加美化亮化。二是积极抓好了场镇经常性整洁,三是在场镇和学校周围安装了路灯,确保了场镇的亮化和学生上下学的方便及安全。

2、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两维护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执政为民要求,通过认真开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真实准确深刻地写出了自己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剖析了存在“四风”问题及根源,在同志们的帮助下,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修养。

通过积极开展治理慵懒散浮拖和走基层两维护活动,更进一步密切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彻底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全乡在走基层活动中,党员干部走访群众一万余人,走访农户四千余户,解决群众诉求500余件,全乡干部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3、认真抓好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为了确保全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我们一是要把安全稳定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日常工作,坚持会会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周周检查安全,认真督促安委会的工作,配备强而有力的领导班子从事安全工作,配齐安全所需的设备,强力整治不安全隐患,从重处罚不讲安全的人和事,实现了全乡无一例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我们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一是每月召开14个村矛盾纠纷排查例会。二是签订责任状,做到矛盾纠纷不出组、不出村。三是对历史遗留的老上访案件,由主要领导包案到人。四是实行当场天书记乡长接待制。化解了多起上访人员的矛盾,特别是认真开展两维护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还坚持变群众上访为乡上干部下访,确保了全乡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坚持公平正义,认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每个人的心中。

一是认真坚持“五公开、七不准”原则,兑现粮食直补15余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50余万元,兑现水稻、玉米、油菜等良种补贴25万元。二是认真落实民政优抚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种救灾资金和物质,干部深入第一线,召开群众会,重新进行低保核定评定工作,确保了五保、低保、农保、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的准确无误,确保了救灾物质和救济资金发放的准确与及时,提高了全乡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三是认真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坚持计生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奖励扶助政策及时准确落实,确保了全乡人口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积极宣传政策,实现农合的参合率达到100%,农保参保率达到了100%,参保金完成100%。

三、坚持遵纪守法,依法从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从政,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从政,一年来我认真坚持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依法从政的法律水平,在工作中处处坚持以法律作为决策的依据,遵守法律敬畏法纪,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争做遵纪守法的标杆。

2、坚持严以律己,不搞以权谋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五项规定、四条禁令》,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招待来宾方面,始终坚持能省即省得原则,不搞大吃大喝和相互请吃。不搞形式主义,不铺张浪费,尽量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上。不插手工程承包,更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行贿上级,也没有利用接待之便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和娱乐健身活动。

3、坚持民主集中制,慎重决策求效。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正确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十分注意发扬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行大事商量、小事通气。对职责重大问题的决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原则公开办事。坚持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言路,不强制拍板做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尽力避免决策失误。

一年来,我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廉洁自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这些都是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得益于全乡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廉政勤政的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强乡富民为己任,为把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4篇

我叫,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现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根据党委政府安排,我分管农技、蚕桑、林业、农保、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各站办所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特别是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活动中,本人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活动来落实。重点剖析存在的“四风”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办法实。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的原因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已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改正缺点和不足、增强党性的目的。坚持严格要求自己,谦逊为人,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思想上不断完善,政治上不断求强,工作上不断求精,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二、勤政为民,认真做好各项分管工作。

1、作为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长,首先要大力发展我乡经济,结合我乡实际,年初本人全面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针对乡区域特点,坚持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真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面子工程,努力拼搏谋发展,艰苦奋斗搞建设,扎扎实实做好蚕桑产业工作,一年来我乡在继续管护好以前所栽桑树的同时,育桑种4公斤,实养蚕1600张,产茧48000公斤;实现产茧收入140万元。新增桑园1000亩,补植补栽500亩,50万株。全力打造三大产业环线,实现18公里蚕桑产业环线无缝连接,全乡蚕桑产业总面积达3500亩。两大果桑试验园在省、市指导组的技术帮扶下,果桑白果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攻坚性成功。举办了我乡第一届桑果采果节,前来参加采果的人员达5000余人,进一步增加了我乡果农的收入和我乡的知名度。全县产果150吨,收入近百万元。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培训嫁接人员100名,大兴养蚕设施建设,一年来新建标准化大蚕房20个,其中每季5张以上的16个。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于帮助,大力发展大户养殖或轮养的方法来克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为了提升养蚕技术每年在春季举办一次培训班,提升养蚕技能的培训,每季养蚕基本做到每家每户我要到场指挥,一有普遍性问题时,必须在乡广播上做技术指导。每季在养蚕之前或养蚕中严格消毒,特别是蚕前消毒要严把质量关,要求各村必须统一组织劳力、统一药物、统一时间进行消毒防病。做到了统防统消。全乡在冬春两季,认真抓好桑树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几个统一,统一修枝、统一除草、统一施肥。2016年乡买回50余吨复合肥对全乡果桑叶桑进行普遍施肥。经过一年的奋斗广大农户得到了可喜的成绩。为把我乡蚕桑产业做大做强,2016年冬季全乡各村统一组织劳力、对全乡桑树进行统一管理。为我乡来年蚕桑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林业工作。2016年速生林育苗60亩,预计出苗18万株。全乡预计成片栽植600亩。全力打造速森林工程,全乡126公里国、省、县、乡、村、社道路全面栽植杨树,真正做到无缝连接。严格按照林业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控制在我乡有乱砍乱伐的现象发生,一有发生必须依照法律法规严序处理。加强对速生林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人为和牲畜损坏。按时除草和施肥。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杨树长势相当良好。

3、其它短效产业:为了保护桑树资源,农民在桑树地里不种高杆作物,普遍种植花生、药材等,最大增强土地的效益化,对新村产业脆香甜进行整体推进,对缺我断桥全面补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一名,按照技术对脆香甜进行管理。

4、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

全乡在全面落实农保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大力宣传农保工作的政策,做到了农保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全乡已有3200人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新农合产合人数达13200人,产保率达100%。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5、做好驻村挂点工作,全面完成驻村任务。

根据党委分工,我驻铁炉沟村,省第一个开发式服务区就建在本村,该村情况比较复杂,人员较多,幅员面积较大,工作难度比较大,本人多次到村开村社干部会、到各社开社会、开广播会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发展脆香甜1000亩,一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中,我深入农户,向他们仔细宣讲国家惠农政策,该村率先在全乡完成任务,参保率达100%,真正做到惠农政策不掉一个人。

6、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新村建设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一年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新起点、高标准修建新农村。按照“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带动,逐步推进;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新村建设原则,我乡四处新农村居聚局点配套设施齐备,对聚局点的水电气路绿化进行了配套。

三、廉洁自律,当好人民公仆。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在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克已奉公,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维护领导干部形象。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时时用党的宗旨、廉洁自律的有关要求检点自己的行为。增强人民公仆观念,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年来,我虽然在廉洁自律和日常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深度还不够,缺乏全面的、系统的钻研精神。二是在工作创新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忙于具体事务性工作多,缺乏对工作深层次的思考。在工作中虽然对一些具体工作敢抓敢管、敢于监督、勇于负责,但是在深入调查研究上没有下太多的功夫,工作中沉下去不够深入。对上级交待的工作,只满足于做的好,没有要求做得最好。所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克服。今后,我将不断增强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领导、同事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本人始终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勤勉敬业、廉政为民。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份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怀公仆本色。从严要求自已,虚心向各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乡的工作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5篇

一、坚持学习,摆正位置

作为镇人民政府的镇长,深感责任重、压力大。我始终恪守“敬业者成事、乐群者多助”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两句铭言,始终坚持虚心学,踏实干,深刻思考镇情,了解民意,找准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一是找准位置,处理好三个关系。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理性执政、为民服务的政府。作为镇人民政府的班长,我深知镇人民政府与镇党委、人大的关系,能找准位置,扮好角色,正确处理好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镇与村、政府与各部门间的关系,竭力营造一个协调和谐的内外工作环境。

二是加强思想学习。认真学习、自觉贯彻执行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捷机,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更加严格地树立起了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增强了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深深地懂得了党员干部肩负的历史责任,明确了为什么要坚持党要管党的方略和从严治党的原则,通过学习,我自觉地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并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工作之中。

二、以身作则,树好形象

有道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作为乡镇的行政主要领导,肩负全镇经济建设、社会公共事务和财务管理的重大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全镇的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所以今年我始终坚持: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集体决策,如象今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火儿岭村一组杨树下面养鸡、鸭,火儿岭村、赵家嘴村养山羊等都是多次研究,然后定方案;二是实行民主理财,严格执行县“六不准”政策,坚持党委会规定的300元以上开支由党委集体审批,300元以下开支必须有经办人和分管领导签字,大事经先审后议;三是坚持政务、村务公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今年,对涉农收费部门水、电、气、居住、农保等的收费标准采取用文件形式下发各村并进行公示,一律以物价局的收费物价为准。在中小学校收费上,严格按县委要求,由纪委同志督促执行;四是在内部管理上,做到统一由办公室安排,招待费实现了“零支出”;五是正人先正己,从自身做起,尽量把大事难事留给自己,把好处让给别人,在接待群众上,不分贫富贵贱,笑脸相迎,来访者能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即时答复的研究后即时答复,批手续者,只要是不超原则的,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到了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六是转变作风,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吸取教训,加大了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法律教育,坚持以民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突出重点,责任落实

(一)农业是基础。农业是全镇的经济基础,农村是全镇工作的重点,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职以来我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积极深入到全镇各个村委会,调查了解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为工作奠定了基础。一是认真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每年年初都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落督促实好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各种农资到位,为粮食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抓好产业工作。蚕桑和杨树是我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的发展对全镇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促进种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抓好杨树育苗和桑树稼接施肥,其次是抓好杨树栽植和发展养蚕大户。三是抓好杨树栽植和养蚕技术培训。为增强农业的科技意识,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每年年初和农闲季节都安排人员到全镇各村进行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培训,努力使在家的劳动力都掌握1—2门生产技术。

(二)水利是命脉。一是抓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二是抓好山坪塘水库工程建设工作。先后对界牌垭、王合垭两处山坪塘,西山坝的小型水库进行整治。全年国家拆迁1000万元。

三是做好现有中低产田改造后沟渠的修缮、清圩和维护工作。

(三)争取项目求发展。2016年顺利实施3、6、10、11产业路、土地套活工程、5村扶贫开发、1、6、9村立项工程立项工程、小学幼儿园修理开工、卫生院门诊大楼落成。

(四)安全稳定是保障。一是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村组公路建设步伐,全镇共硬化18.8米通村组公路,先后开通了七宝庙村、东秋林村、重阳湾等通组公路,新田坝、赵家嘴、回龙宫、河边上、东秋林、重阳湾等村道公路顺利通过验收,全镇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此外,加强了对已建成公路和通村、通乡的防护栏建设,全镇共建防护栏1.8千米,保证了我镇境内基本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二是在群众来信来访方面,坚持领导接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分片负责、包办到人,全镇共调处36案例,终结上访15起群访、缠访案件,保障了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五)环卫是重点。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发展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意识,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监督、防微杜渐

官僚的实质就是权力异化,综观腐败分子的蜕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权力监督制约乏力,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如果自己不主动接受别人监督,别人很难监督到位。一是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将落实责任目标置于领导班子和上级领导的监督之下,主动向上级和班子成员报告自己贯彻落实责任目标的情况。在党委成员民主生活会上,敝开思想,带头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身体力行执行好领导干部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好廉政档案;二是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由于工作时间会议多、事务多,我利用下乡机会,主动找干部群众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为我镇发展服好务的同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又将面临许多的新问题,新困难,我将坚持以富民兴镇为己任,坚持以民为本,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尽心尽力树好形象,身体力行,并带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五、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深入基层时间太少了,了解基层不够。

(二)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虽然自己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但由于工作较为繁杂,导致学习无规律,时松时紧。

(四)机关制度建设抓得不紧,还存在少数干部职工工作拖踏散漫现象。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今后,我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自己政治判别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进一步提升自己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

(二)深入基层,了解民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深入基层第一线,调查了解基层的各种基本情况,知道群众的想法和需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塑造领导干部形象

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绝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绝不干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人民的事情,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办事,当老百姓的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对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敢于反对,敢于抵制,加强个人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政府一班人,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5.,研究工作报告相关热词搜索:研究报告5年级 法院5年工作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5.,研究工作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5.,研究工作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7648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