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2016-12-22 10:58: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共9篇)关于哈尔滨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关于哈尔滨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文 任玉琴 吕爱珠 段金龙 黄平一、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基本情况哈尔滨市自2002年着手建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思路,市政府强势整合市属国有企业、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等领域存量国有资产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哈尔滨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

关于哈尔滨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文/任玉琴 吕爱珠 段金龙 黄平

一、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自2002年着手建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思路,市政府强势整合市属国有企业、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等领域存量国有资产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等,先后筹备组建了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大市级投融资平台。其中,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投集团)是2003年10月成立的哈尔滨市唯一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主要从事能源热电、金融、土地开发等的投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和为哈尔滨市综合融资服务;哈尔滨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集团)是2004年成立的城建筹融资综合平台,主要为市重点工程项目筹集建设资金,围绕城建项目实施土地一、二级开发,同时开展城市户外空间广告等城市资源的经营工作;哈尔滨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务公司)是2008年末成立的运营水利项目的投融资平台,主要是对水利建设项目、涉水产业、沿江开发与建设的投资、运营管理及土地的一级开发;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创投公司)是在2002年设立的主要负责管理哈尔滨市科技风险基金,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股权投入、风险借款和贷款担保;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投集团)是2010年在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基础上,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重新组建起来的产业投融资平台。几年来,哈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不断探索实践,相继发展子公司、分支机构等,平台实力逐步壮大,哈尔滨市市级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

(一)平台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10年6月末,哈投集团、城投集团、水投公司、创投公司等4家平台公司注册资本共230.03亿元,总资产920.35亿元,净资产总额520.86亿元,总负债399.49亿元,资产负债率43.4%,负债占上半年GDP的25.6%,是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28.26%。

(二)平台筹资、融资情况。截至2010年6月末,哈投集团、城投集团、水投公司等3大平台公司累计为哈尔滨市融资565.2亿元,其中,哈投集团融资250.3亿元,城投集团平台融资309.9亿元,水投公司融资5亿元。目前,各项融资合同余额总计492.52亿元,其中,开行贷款余额373.1亿元,兴业银行贷款余额56.12亿元,工商银行贷款余额30亿元,招商银行贷款余额8.3亿元,建设银行贷款余额5亿元,企业债券余额20亿元。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哈尔滨市供热、供水、污水治理、城区路网、棚户区改造、通乡通村公路、新区开发等6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010年三大融资平台全年计划融资额387.3亿元,目前已经落实合同金额338.88亿元,占计划融资额的87.5%。其中哈投集团计划融资71.72亿元,到位资金45.58亿元;城投集

团计划融资225.58亿元,落实合同金额203.3亿元,到位资金51.65亿元;水投公司计划融资90亿元,到位资金5亿元,另争取农发行85亿元贷款已经正式获得批复。

(三)平台负债项目运行、还款保障情况。截至2010年6月末,哈投集团、城投集团、水投公司等3大融资平台融资共涉及项目67项,目前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完工,且运行正常;未完工的建设项目,正在顺利推进。经初步测算,2011年—2017年为哈尔滨市还本付息高峰期,年还款额大都在40亿元以上。根据67个项目担保性质,将其还款渠道归纳划分为市财政、区县财政、土地出让收入返还和项目收益还款等4类。其中,市财政还款共28项、金额263.69亿元;区县财政还款共17项、金额92.02亿元;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还款共8项、金额85.71亿元;项目收益还款共14项、金额51.11亿元。去年哈尔滨市负债共需还本付息约27.3亿元,其中还本18.1亿元,付息9.2亿元,无偿债风险。

二、投融资平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平台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融资能力较弱。现有融资平台资产总量小、经营性资产少,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在间接融资中银行与政府合作通过授信获得的贷款又占了很大比重,近71.4%,而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占全部融资比重不足5%,造成资金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单一的融资渠道,使哈尔滨市融资平台受信贷政策及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很大,仅2010年上半年国家信贷政策收紧就使哈尔滨市融资额度比年初计划减少近百亿元。此外,哈尔滨市哈投、城投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较高,分别为71%、79.8%,融资又大部分投向了短期内没有收益或收益很低的基础设施项目,企业的现金流平衡十分脆弱,目前,一些主要融资工具如发行债券和中期票据等,融资时都对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有严格的要求,以各平台目前的状况,后续融资受到很大限制。

(二)偿债压力逐渐显现,隐性风险不容忽视。哈尔滨市投融资平台贷款基本都有明确的偿债渠道,债务偿还总体看有保障,整体债务偿还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但由于部分贷款项目是周期长、规模大而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本身不具备偿还能力,而是靠市、区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共占全部偿还资金的89.6%。而相应支撑偿债的土地因土地指标、收储资金不落实等问题,土地收储工作尚未全面启动,这些项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偿债风险。经营性项目如道里集中供热、磨盘山水库、沿江污水截流项目等,从进入还款期开始便显现出还贷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市财政已经垫付了1.33亿元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未来10年是哈尔滨市的偿债高峰期,一旦支撑偿债的土地不能及时出让,部分不具备自偿能力的建设项目还款来源难以保证。部分经营性项目如果项目法人因经营困难无法还款,融资平台靠目前实力也难以保证还款。届时这些“隐性债务”必然显性化,就会形成信贷资金的系统性风险,这将给未来一定时期的地方财政造成较大的偿债压力。

(三)平台资产运营能力不强,投融资“借、用、管、还”脱节。哈尔滨市各主要平台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主体,其经营的政府意向色彩浓厚,投融资“借、用、管、还”的责任主体不够清晰,致使融资和投资脱节,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效率不高。平台公司仅作为借款主体,筹集的资金投向难以支配,资金一旦投放出去对资金就失去了管理权限,但最终的还款人却是平台公司。这样的管理体制很难有高效的资产运营能力,只会造成平台风险敞口越来越大,最终将使平台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三、影响融资平台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分析。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3000余家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总负债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左右。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巨额负债风险,继银监会要求银行系统自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并上报之后,国务院日前又下发了19号文,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国家此次政策调整,对哈尔滨市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方面,哈尔滨市筹备组建的5大融资平台,均符合国家此次清理整顿的保留要求,19号文既为哈尔滨市融资平台做实、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空间,也为哈尔滨市向上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创造了有利条件。挑战方面,国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贷款、平台分类规范、地方政府担保承诺行为无效等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哈尔滨市平台后续融资的难度。

(二)债务因素分析。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尽管是平台融资风险的集中体现,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平台实际融资能力的强弱和发挥作用的大小,预示着平台未来融资的潜力和空间。目前,哈尔滨市已组建的4大平台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43.4%左右,远远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尽管哈投、城投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处于71%、79.8%的相对高位,但与其他城市同类平台100%多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辩证地看,这也恰恰是哈尔滨市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如果哈尔滨市强势采取剥离不良负债、注入优质资产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平台的资产负债结构,平台未来的操作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

(三)需求因素分析。融资平台是哈尔滨市投融资领域的重大机制创新,几年来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哈尔滨市经济建设发展路桥、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弥补了哈尔滨市财力不足的缺陷,有力推进了哈尔滨市经济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截至2009年末,平台融资总额301亿元,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为哈尔滨市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上半年,新增融资244.7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6.9%,为保证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前期资金保障。未来三年,哈尔滨市经济建设发展资金需求更加巨大,预计年融资需求将达千亿元以上,融资平台势必要在全市新战略、新目标的实现进程中,继续发挥攸关全局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

四、促进融资平台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强化机制创新为重点,规范平台运行发展。结合哈尔滨市平台运行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四大创新机制。一是建立资产注入机制。根据平台的资产状况、融资需求、管理水平等及时向平台注入可抵押的、可经营、有收益的有效资产,夯实平台资产。由平台提报资产注入申请,领导小组拍板决策。二是建立分类投资决策机制。对政府交办的投资任务,要完善投融资政策、决策程序,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实现政府投资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对平台自主投资项目,要加强投资程序建设,减少外部审批流程,通过加强审计、稽查等监督管理,提高平台自主决策水平。三是建立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将政府性负债项目偿还本息等计划纳入预算管理,建立政府偿债基金和债务风险预警、监控、评估机制。同时,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对平台在经营中产生的政策性亏损,通过注入资本金进行弥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建立科学的考核与市场化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兼顾平台运营的政策性和市场化特点,建议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哈尔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政策条文,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对各平台公司逐步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二)以拓宽融资渠道为支撑,大力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结合哈尔滨市融资渠道未形成多元化、银行信贷仍是各平台公司最主要融资方式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利用哈尔滨市现有资源,充分运用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或通过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结构进行资产和股权重组,实现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能力。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间接融资能力。积极采用BT、BOT、TOT等融资方式,动员全社会资金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

(三)以完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为取向,建立“借、用、管、还”的运行机制。实现平台投融资“借、用、管、还”一体化,是国家此次政策调整的导向之一,也是地方政府融资生存发展的战略趋势和方向。哪个城市率先做到了,哪个城市的地方融资平台就能生存得更长远、发展得更强大。为实现融资平台“借、用、管、还”一体化的投融资运作模式,今后应规范融资行为,完善治理结构,调整融资平台仅作为借款人、不负责具体建设和管理的经营职能,赋予投融资平台实际的、独立的投融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借、用、管、还”功能于一体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实体。

(四)以政策制度和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为保障,打造做大做强平台的环境空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管理是一项基础性、探索性、建设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繁重、工作内容庞杂、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其政策制度和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长远保障措施。目前,国家和我省也没有出台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规范性文

件,需要哈尔滨市研究、探索、制定加强平台建设的各项规范性制度,建议由市融资平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哈尔滨市加强平台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研究出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扶持平台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领导,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市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工作,确定投融资领域重大事项和问题,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度环境建设、优质资产注入、融资规模和投向等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督办,并充实工作人员,强化工作力量。

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

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本部分需提供文字说明材料。具体可按以下提纲内容撰写:

一、投融资概况

(一)投融资体制状况

包括>投资与建设主体,平台管理方式,投资平台职责分工等。

(二)资金来源渠道状况

包括财政资金的注入方式、规模和可以提高平台贷款承载能力、增加资本金和现金流的项目、资产、资金等具体情况。

二、投融资平台建设与运作状况

(一)平台建设情况

(二)平台运作情况

1、融资模式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①银行贷款

包括引导银行贷款的政策、措施

②企业融资

组建的投资公司详细情况,包括:

公司概述(成立的背景、定位、职能、发展方向等)

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等

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规模等)

③项目融资

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经营-拥有)、BT(建设-转让)、BOOT(建设-经营-拥有-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BTO(建设-转让-经营)、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模式。

④融资模式创新

包括利用>保险、信托、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融资租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投资等方式。

2、融资能力状况

从融资任务完成情况客观评估融资能力;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对比资金需求、融资任务,分析评估未来融资能力与融资任务的匹配情况。

三、债务情况

(一)债务现状

主要包括债务主体、主要还款来源与规模、还贷方式、债务按期偿还情况。

(二)债务成因分析

从政府财力、投资需求以及债务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形成原因。

(三)债务风险评估

针对目前的债务规模和债务偿还方式、偿债来源及规模情况,分析当前还款能力和债务风险水平。

四、平台管理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五、做法与面临困难

(一)投融资平台建设和债务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包括财政土地等资本金注入、政策扶持、金融机构合作等;

(二)在当前宏观形势和政策环境下,政府、部门及融资平台在融资、债务处置等方面面临的困难。

六、对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1、资本金注入方面

2、政策需求方面

3、融资渠道方面

4、银行信贷方面 5、制度建设方面 6、债务监管方面 7、规范运行方面等。 《>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关于南充市投融资平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三篇

关于南充市投融资平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在“产业兴市”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园区建设以及重点基础项目建设进入高强度、高密度投入期,中小工业企业进入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期,这些都对投融资需求增大。但由于我市投融资平台建设滞后,致使攸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中小企业发展因资金紧缺倍受困挠。因此,加快我市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市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关于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建设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按行政管理体制分为土地储备、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国资经营等四个小平台,由于资源分散、投融资和使用监管合一,致使各平台经营调剂机制不灵,经营效益较差,偿债能力较弱,其政府性投融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1、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储备中心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2003年以来,该中心以土地抵押或土地出让预期收益质押先后向中行、建行、工行、国开行、市商行贷款9.645亿元,到2008年10月10日,贷款余额为6.106亿元,年付利息约0.6亿元。贷款主要是纳入财政预算进行统筹安排使用。

2、交通建设平台:主要负责国、省道干线公路和桥梁的建设改造工程。由于国、省交通主管部门对国、省道和通村公路补助标准低,市、县政府还需要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因此,全市交通系统已累计欠银行贷款和施工单位工程款20多亿元。近几年,南充将开工建设南巴高速公路、南梁高速公路和嘉陵江下中坝大桥等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32亿元,急需筹集大量建设资金。

3、城市建设平台: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已成立的“南充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不具备投资资格,仅从事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城市建设项目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预算资金和土地储备中心代融资。

4、国资经营平台:南充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注册资本金1.34亿元,现有资产总额3.46亿元,负债总额1.98亿元,资产负债率52%。主要负责划入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并承担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投融资职能。公司成立4年来,累计为上中坝开发、国道212线顺西段改造、嘉陵区拆迁还房工程等项目融资3.79亿元,通过债务重组,为10多户企业化解债务1.87亿元。4年累计实现收入1.33亿元,上交税金739万元,上缴财政6430万元,实现利润11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充金融机构的现状是有钱难以贷出,致使存贷差越拉越大。今年1-9月,各类存款余额(本外币)已达711.03亿元,各类贷款余额(本外币)仅304.72亿元,存贷差达406.31亿元。依据金融部门贷款条件规定,南充不少投资主体和企业均因缺抵押贷不到款。这实质是缺一个有抵押、有信用、有实力的投融资平台。我市现有四个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平台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我市目前的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按行政职能分散到多个部门,造成了我市有限的投融资资源分散,综合协调能力较弱。

2、实力弱,投融资能力差。我市现有各平台国有资产没有有效整合,资产总量小、质量差,有的平台甚至不具备融资能力。融资能力弱,偿债能力差,根本满足不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投融资需求差距很大。

3、经营机制不灵,经营效益差。目前,国土、交通、建设三个平台都带有行政职能,项目建设和监管合一,各平台缺乏经营创造性和主动性,投融资效果不理想。

(三)加快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建议【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服务,为促进南充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为关系南充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做好投融资工作。建议依托市国投公司,把现有的国资经营、土地储备、交通建设、城市建设等四个小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投融资平台。确立法人主体地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履行政府性出资人职责和政府性举债、偿债职责。

2、整合资源,增强实力。将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国有资产、经营性资产,以及政府性资源、设施经营权、股权等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注入其中,增大注册资本金,以壮大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实力,增强平台投融资能力。

3、加强领导,强化监管。为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议将新组建的投融资平台提升为市政府直接管理。同时,在平台的经营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经营考核实行目标管理,以确保平台的良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4、强化经营,注重效益。完善平台自身经营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实现与金融机构的充分合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和重点企业的融资支持。同时,努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市中小企业已达17436家,年销售收入357.5亿元,上缴税金6.45亿元,从业人员29万人。中小企业不仅为全市实现了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70%左右的工业上缴税金,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6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但在2007年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来,银行信贷规模缩减、贷款利率提高、原燃材料涨价、制造成本猛增,加之今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中小企业步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已更加突出。据初步调查,今年全市4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近350户企业资金缺口20多亿元,其中,流动资金缺口12亿多元,技改资金缺口8亿元。在我市四大支柱产业中,丝纺服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因季节性收购原材料和流动资金占用额度较大等原因,导致流动资金“瓶颈”问题尤为突出。

(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因缺少符合银行抵押条件的资产而很难从银行获得直接贷款。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又一重要途径就是担保贷款,而我市目前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又非常弱小。截止2008年9月,全市共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11家,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4家,会员制担保机构3家,商业性担保机构4家,注册资本金总额2.75亿元,其中,货币资本金1.58亿元。2008年1-9月11家担保机构共为286户中小企业担保融资4.42亿元,而全年的担保融资额也仅能达6亿多元。

(三)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对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原始积累和发展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符合银行贷款抵押条件的资产。不发展壮大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就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二是财政资金支持严重不足。财政资金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遂宁市在2007年通过5500万元的财政资金注入,引导成立8家会员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3亿多元,当年就为中小企业担保融资8亿多元。遂宁市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中,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以上。而我市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中财政资金累计投入仅4180万元。三是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较弱。目前,我市现有的11家担保机构中,实到货币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的仅7家,2000万元以上的仅2家,5000万元以上的仅1家。四是银保合作刚刚起步。我市现有11家担保机构中,仅有8家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担

保资金放大倍数除农发行为5倍外,其余都在3倍以内。而省内其他市(州)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绝大多数都在5倍以上、10倍以内。在风险控制方面,我市基本上未建立银保共担风险的机制;在担保贷款利率优惠方面,我市相关金融机构也未落到实处,其主要原因还是担保公司的资本金实力太弱,与银行谈合作条件缺乏硬件。

(四)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的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做大担保机构实力,推动银保深入合作,增大担保融资总额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力争在3年之内,使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到15家,货币资本金增加到5亿元以上,年担保融资总额25亿元以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政策导向,资金扶持。为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根据国办发〔2006〕90号和川办函〔2007〕182号文件精神,尽快出台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代偿损失补偿和对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奖励、补贴。要鼓励民间资金、企业自有资金转为担保基金,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多方投入,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3、壮大担保实力,放大担保贷款功能。资本金的大小是担保机构实力的体现,我市各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不理想、担保业绩不突出,主要是因为各担保机构的实收资本金较小,因此,增大担保机构资本金是当务之急,也是担保机构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是市、县(区)联动,增加财政资本金注入。建议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预算资金(市级不低于1000万元,县级不低于300万元),注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和会员制担保机构。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三是鼓励企业股金投入,会员制担保机构具有较大的机制优势,各县(市、区)至少要成立一家会员制担保机构,鼓励支持“三有”企业和讲求诚信企业入股,力争3年内动员不低于100户企业入股担保机构。四是吸引民间资金投入。特别是民营担保机构要改革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大量吸收民间资金参股。五是改变现有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为增大信贷支持。我市企业每年获得国、省、市、县四级财政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以前的支持方式都是直接拨付企业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用,建议把市、县两级支持企业的财政资金以被支持企业名义入股担保机构,同时企业也拿出相应额度的自有资金入股,以便获得担保公司放大担保贷款的支持。这既实现了财政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支持目的,也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4、完善激励机制,实现良性互动。担保机构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担保机构的发展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规模。因此,要切实做好银保合作的协调工作。各金融机构要把担保机构视为合作伙伴,帮助担保机构控制风险,同时在对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担保贷款利率优惠、风险分担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实现银保良性互动目的,建议市、县(区)政府每年对金融机构的目标考核指标设置上作导向性调整,着重考核三项:一是考核总体存贷差降低率;二是考核能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新产品推出量;三是考核金融部门支持担保机构的贷款放大倍数提高率。

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四篇

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在投融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融资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总体上来说,投融资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4月初,由县政府副县长汪光列带队,县政府办、发改委、经委、财政、国土、建设、人行等部门组成调研组,赴周边县(市)就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旨在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县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外地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做法及经验

(一)桐城投融资体制改革做法。2003年5月,桐城市政府通过注入财政性资金,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公园、道路、桥梁使用权等方式注册成立城投公司,负责政府项目的投融资、经营政府授权的资产,从而实现政府投资的效益最大化。为理顺管理体制,桐城市政府成立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并出台《桐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桐城市政府投资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桐城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制度》、《桐城市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制度》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理顺了发改委、建设、国土、财政、环保、审计、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在投融资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同时,还在项目的决策审批、监督管理、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和决算作出了具体规定。桐城城投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融资1.53亿元,用于开发区和市政工程建设。

(二)肥西投融资体制改革做法。肥西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04年起,肥西县先后组建了“肥西县城市建设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和“肥西县诚信担保责任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投融资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先后成立了肥西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花木城投资有限公司、桃花工业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紫蓬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肥长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大融资平台,从而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路网等重大项目建设。第二阶段:从2006年起,针对单个平台融资能力弱、信用额度小、银行认可少、融资成本高、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肥西县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一是建立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二是将2004年以来成立的五大平台的融资功能逐步整合,统一成立了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五大平台按各自职责,主要承担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园区平台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目前,肥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经评估注册资金提高到15.2亿元,融资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签约贷款10.01亿元,是前两年总和的4倍;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超过前两年总和。三是坚持“要让项目等资金,不能让资金等项目”的指导思想,依据规划,编制了120多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从而增强了投融资工作的前瞻性。四是突出基础设施先行,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将“生地”

焐热成“熟地”,发挥土地资本的做大效益,县城经营性用地平均价格大幅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融资受益率。

二、我县投融资体制改革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县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格局逐步形成,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现行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严重制约着我县投融资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主要表现在:

(一)责权利不相匹配,责任单位投融资积极性不高。我县目前采取的政府投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各相关部门配合,融资、建设、管理三分离,财政部门负责筹资,建设施工单位只管用钱,等靠要思想严重。这种模式既不利于提高部门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融资工作效率不高,部门之间管理条块分割。各融资单位分别开展融资工作,且大多数融资单位是行政部门,存在各自的利益,管理条块分割,分散建设,很难相互协调配合,造成融资工作效率不高,办事效率低。

(三)资金短缺,财政负担过重。要实现建设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各方面的资金需求都很大,远远超过了我县可用财力,但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依靠财政直接投入的,无形中加重了财政负担,加大了财政风险。

(四)融资平台建设滞后,投资方式仍然单一。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平台建设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投资方式上,国际国内在流行的BOT、TOT等投资方式的采用在我县建设为数不多,并未得到广泛的采用。

(五)城市公共资源未能发挥合力,浪费严重。 目前,相当一部分城市公共资源掌握在各部门手中,缺乏市场化运作手段,使用效率相当低下,造成了城市公共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三、关于我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加快构建新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新的投融资管理体制要由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四大块组成,成立投融资管理委员会、投融资管理中心、资产运营公司和投融资监督委员会。

(二)完善决策和运行机制。新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后,必须对其中各个组成部分运作方式、基本职能进行合理设计和介定,以保证投融资管理机构的顺利运行。

投融资管理委员会——投融资的决策层。建议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管委会第一主任和主任,县发改委、经委、财政、监察、国土、建设、规划、环保、统计、审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确定政府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融资方案;审定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审批政府投融资年度计划及资金平衡计划;审定政府投融资政策和管理制度;决策政府投融资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监督检查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等。

投融资管理中心——投融资的管理层。隶属于县投融资管理委员会领导,与县财政局合署办公,分别由财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分别担任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主要职责是:参与政府投融资政策的制定工作;统筹管理政府项目的政府投融资业务;制定并实施利用政府信用取得建设性资金的管理办法,实行统借统还;负责归集不同渠道的还款来源,建立稳定的还款机制和风险预防机制;根据批准的融资方案选择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拨付资金并监督运行等。

资产运营公司——投融资的执行层。负责对内投资,统一经营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并承担其保值增值责任。资产运营公司与管理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分别由财政局局长和分管局长担任经理、副经理。城市建设工程原则上由县资产运营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如实际需要,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可另外确定项目法人。

投融资监督委员会——投融资的监督层。由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同时,要设立招投标管理机构,负责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

(三)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

1、尽快出台《潜山县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潜山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潜山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

2、利用投融资管理中心的功能,培育和发展资产运营公司,通过对其注入优质资产、城市经营性资源等,使其真正成为我县

关于蒙城县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

关于蒙城县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蒙城县委、蒙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蒙城县漆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八月中旬进行了重组,作为全县投融资工作的执行机构。重组后的城投公司主要围绕资产划转、项目融资及重点工程投资等方面开展了正常、有序的工作。经过实际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城投公司的主要职责

蒙城县漆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经县政府批准、县财政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作为县政府的投融资平台,2006年10月注册登记,注册资本120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3600万元);于2007年2月正式开始运转,运转之初资产总额13007万元,负债四万元,实收资本12000万元,资本公积1003万元。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按照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审批的政府投融资年度总计划和投融资管理中心下达的年度投融资具体计划,统一经营管理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享有国有资产使用权,并承担其保值、增值责任;通过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进行资产经营,筹集建设资金;采取多种方式为城市基础建设和开发区建设进行具体融资;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授权的业主,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负责偿债资金的筹集和归还工作;办理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一)资产划转及经营性资产情况

根据《蒙城县国有资产划转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和全县国有资产清查及划转动员大会精神,在县国有资产清查及划转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经过辛苦的工作到九月十日按时完成了固定资产清查及核查工作。截止到十月三十一日,此次共办理68个单位的土地及房产划转,其中(1)办理土地证211宗,239本,土地总面积697231.8平方米,评估价值48984.5万元。(2)办理房产证257宗,267本,房屋总面积232053.47平方米,评估价值31124.6万元。(3)城市公用设施建筑面积70560平方米,评估价值6546.5万元,公共设施用地24宗,公用设施用地522497.29平方米,评估价值10435.08万元。划转资产价值总计:97090.6万元。

由城投公司直接经营的经营性资产共有四大块。其中,第一块,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进驻企业37家,租用场地共46408平方米,场地租赁收入共1152289元。第二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划转给城投公司后经营用房情况:门面房间数208间,面积6574平方米;部分辅助用房9337平方米;部门自报,经核查后经营性房屋租赁收入3247372元。第三块,开发区标准厂房进驻企业4家,租用厂房面积为12000平方米,应收厂房租赁收入367000元。第四块,六个集贸市场占地面积共9059平方米。

(二)融资工作情况

1、已完成融资项目(资金已到位)

D级危房改造贷款2600万元,融资渠道为省开行;开发区标准厂房、开发区管网及附属设施贷款6500万元,融资渠道为省开行;新农村路网一期(城郊道路、蒙凤路、周元东路、庄子大道南段)贷款4700万元,融资渠道为省农发行。总计1.38亿元。

2、正在进行融资项目

蒙城县市民文化园项目总投资9879. 3万元(含拆迁、补偿、建设等),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75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379. 3万元。

蒙城县庄周农民安置小区项目总投资17748. 3万元,(含拆迁、补偿、建设等),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1.4亿元,建设单位自筹3748.

3万元。

蒙城县桂堰安置小区项目总投资19465.【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38万元(含拆迁、补偿、建设等),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1.5亿元(不含建设期利息445.5万元),建设单位自筹4465. 38万元。

蒙城县涡河三桥项目总投资14630. 85万元(含拆迁、补偿、建设等),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1亿元,建设单位自筹4630.85万元。

蒙城县自来水厂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含拆迁、补偿、建设等),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1200万元。

以上五个项目总投资为64923. 8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4.85亿元,建设单位自筹16423.

83万元)。目前蒙城县市民文化园项目和庄周农民安置小区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施工,蒙城县桂堰安置小区和自来水厂二期工程项目可研和环评报告已制作完毕,目前等待施工,蒙城县涡河三桥项目可研报告已制作完毕,环评报告正在积极上报。

3、其他项目

开发区道路贷款0.3亿元,目前已由省开行报国开行待批。

(三)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情况

根据《蒙城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县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和县政府指定的其它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六分开”制度,即立项、规划设计、招标、投资、建设、决算审计六分开。县发改委负责立项,县城建委负责规划设计,漆园城投公司负责投资,县招投标公司负责招标,县重点工程建设局负责建设,县审计局、财政局负责工程决算审计。 按照“六分开”制度的规定,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截止到目前,城投公司已对蒙凤路改造、庄子大道南段工程投资1468万元;东三环、东四环、黄庄、梦蝶四条道路工程投资740万元;市民文化园工程投资4000万元;庄周农民安置小区项目投资500万元;政通路东段、中段工程投资1000万元。合计投资7708万元。城投公司积极与财政、银行等单位协调配合,多方筹集资金,保证了重点建设工程的资金需要,确保了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施工。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一)认真开展划转资产的经营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城投公司已草拟了《蒙城县漆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营性资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将于近期上报县政府。凡属划转到城投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年底前租期到期的,积极与有关单位协调配合,完成公开拍租工作。第一批拍租工作将于十一月三十日进行,第二批拍租工作将于十二月十日进行;年底前租期未到期的,与原产权单位积极配合,完成租赁合同的变更续签工作。

(二)融资项目工作计划

1、做好准备工作,迎接省农发行近期对蒙城县市民文化园、庄周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庄周桂堰农民安置小区等投融资项目评估。

2、抓紧涡河三桥的环评和防评工作,力争在十二月十日前向省农发行报送相关资料。

3、协助自来水厂完善申报手续,力争在月底之前完成自来水厂项目与县联社的融资对接。

4、积极协助县土地收储中心与市中行开展的土地收储贷款申报业务。

四、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平台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影响融资项目所需资金量。

(二)重新组建的融资平台机构所需的专业人才缺乏,不利于融资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与有关金融机构对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融资平台在有关金融产业的政策和

规定、项目融资业务等方面不能及时掌握。

(四)对融资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资金使用出现必要性的变更,金融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繁琐复杂,不利于项目正常建设和资金的使用。

五、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根据“六分开”制度,蒙城县投融资管理委员会要尽快确定明年我县重点投融资项目和投资规模,规划部门要尽早完成修建性详规,以便于城投公司配合有关部门编制项目的可研报告和环评报告。

(二)根据“六分开”制度,对于融资项目所需的有关行政许可,城投公司负责提供经县领导批示的办证申请、立项文件、可研报告,土地部门据此给予办理土地使用证,城建部门给予办理选地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环保部门负责办理环评报告书。有关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所需的其他资料,由审批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县直有关部门给予配合。在融资项目的资料办理过程中,县发改委、城建委、土地局、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等部门在项目的证照、环评、可研的办理过程中,要给予大力支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不影响融资进度。

(三)加大土地出让和土地出让金征收力度,为重点建设工程筹集所需资金,加大财政资金调度力度,不能因建设资金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管理、规范经营。加强对城投公司有关资产的经营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借鸡生蛋”的发展模式向“主体平台自我造血”的模式转变。

(五)城投公司现急缺工程技术人员和融资人员,已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尽快充实人员。

(六)以县政府的名义,尽快下文确定《蒙城县重点工程项目“六分开”制度》,以便明确各单位的职责,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七)城投公司和金融机构要建立稳定的联系机制,保障信息畅通,提高效率。

(八)地方政府在项目的决策上要科学规范,紧紧围绕金融机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规划和制定投融资项目。

(九)鉴于周边县、市投融资改革经验丰富,要定期或不定期派送漆园城投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先进县市考察学习。

2016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六篇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一)

全面探索中国统计调查网络建设对于国家调查机构顺利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本文拟通过对陕西调查队系统调查网络建设的探索,共同探寻国家调查机构调查网络建设的出路和对策。

一、国家调查机构在实施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组建以来,在原有调查业务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业抽样调查和正在酝酿中的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及资质以外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物业管理及中介服务业等抽样调查工作。随着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约束调查工作开展的内外在因素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和改善,调查工作难度成倍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原三支调查队网络建设参差不齐

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成立之前,农村调查网络以县为轴心建队联网,城市调查网络以少数中心城市和少数市县区为轴心建队联网,企业调查网络以中心城市为轴心建队联网。合并后的调查队以市和县(市、区)为轴心建队联网,县级调查网络有所收缩,市级调查网络有所扩张,形成了“一扩一缩”的调查网络体系。连接调查网络末端的城乡住户和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等基本上沿用了原来的调查网络系统,在实施调查过程中由专职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包户入村采集数据;规模以下工业等其他一些抽样调查,则需要地方统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等抽样调查企业分布面广,统计基础差,企业法人配合程度差,调查难度大,尤其是以村为单位的整群调查企业,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陈旧,信息渠道不畅,调查比较困难,在地方统计局的代管下,因费用、装备等因素影响,建网相当困难。国家调查队在抽中整群村的调查中,直接采集数据的能力处于弱势地位。

(二)建立调查网络的环境亟待改善

1、外部环境不理想。目前,各省(市、区)政府提出了对各地、市政府及部门工作进行考核后,地方统计部门抓住机遇纷纷组建地方调查机构,利用健全的县、乡、村级组织机构,利用行政手段组织采集数据,就城乡居民收入等问题纷纷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调查的频率、规模等与国家调查网点重叠。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环境下,国家调查队开展抽样调查的路子怎么走,对统计资源调查归属管理渠道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

2、内部环境较差。一是现有调查队伍机制不灵活,知识老化;二是人员少,承担的任务偏重。组建后的县级调查队也只有7-8人,是县级统计局人员的一半。从其行政职能来看,要承担原三支调查队和国家统计局新布置的各项抽样调查任务,压力可想而知;三是统计市场环境复杂。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差,调查对象不配合调查的现象经常出现。四是调查网点少,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难度加大。以陕西为例,陕西共有35个县级调查队、10个市级调查队,调查网络仅覆盖全省11个市区和107个县市区的38%,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而调查样本却覆盖着全省11个市区和106个县市区。因此,在组织各种调查活动中,因调查网络不健全,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二、建立国家调查网络面临的机遇

目前,国家调查队在建立健全调查网络方面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建网机遇。

(一)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调查信息的需求为建网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按照国家统计局对统计局与调查队的业务分工原则来看,统计局以全面统计为主,调查队则以抽样调查为主。这一分工是明确的。我国在统计上实施的是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并轨运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两种不同的统计调查方法将统计调查的领域大大拓展,极大地满足了各级党政领导宏观决策的需要,也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机遇;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统计调查业务的划分提供了基本定位。国家统计局把农产品生产领域、居民消费品领域、规模以下工业生产领域、资质以外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领域、物业、中介、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经营领域、部分行业的服务业等抽样调查工作交给了调查队,而这些领域正是全面统计比较困难,涉及范围较广的新领域,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领域,对党政领导及有关决策部门研究市场经济问题,正确决策非常重要,但在不健全的市场统计中,这些领域的资料采集非常困难。因而,必须站在统计就是服务的理念上解决有关采集调查资料的网络问题,只有调查网络健全了,采集数据的渠道畅通了,才能全面、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这是一次难得的建网机遇;第三,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力度的加大,将全面改善统计工作的环境,抽样调查工作的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这些都为建立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带来了新的希望。

2、实现在村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建立大调查网络系统。

陕西共有村民委员会28857个,街道办事处167个,乡级政府677个,镇政府903个。按人口计算每个村民委员会约为860人左右,若考虑到经济活动与人口的关系,应该在1500人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和所有街道办事处中建立调查工作站,考虑到市级队为地方政府服务建网的需要,陕西需要建立14000个―15000个调查工作站,在调查工作站的领导之下聘请调查员,调查工作站对聘请调查员的业务和调查资料负责,在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建立调查工作站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应看作是一项政府行为,需要政府发文批准方可执行。建立调查网络需要的经费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3、对目录调查企业和规模以上调查企业坚持网上直报

目录调查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管理规范,统计基础较强,统计力量比较雄厚,统计意识较强,统计手段比较先进,应该充分利用国家调查网络优势,扩大对目录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的网上直报范围,既减轻企业的负担,也减少调查队系统的报表负担。目前,调查总队已具备了企业网上直报的硬件条件,国家统计局应该在软件等条件方面,包括发文布置、制度修订、程序研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企业从复杂的纸介质报表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报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统计调查市场环境的治理势在必行

国家统计局应该在理顺国家与地方关系方面制定相关措施,包括业务划分、调查领域的划分、对外提供资料的管理等,合理确定各自统计调查工作领域,扩大市级调查队为地方政府服务的范围,推动国家调查队和地方统计部门共同繁荣发展,有效治理统计市场环境势在必行。从调查队开展的各项抽样调查工作中也看到,调查资料难以同时满足省、地核算gdp增长和研究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需要,有些调查资料不能分行业和分组,因而难以赢得自身的发展。全面统计、地方建队开展抽样调查、国家建队开展抽样调查多轨运行的局面就必然形成。致使统计改革陷入困境。这一问题应该纳入统计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修订《统计法》来解决。

(三)发挥国家统计调查系统与地方统计系统两个优势,实现在区域调查统计中统计信息互补,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地方统计机构和国家调查机构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是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决定的。比较而言,统计系统基础较好,网络比较健全,是政府决策资源的重要渠道,调查队系统提供的调查信息也是政府系统决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某些重要信息在市县级党委、政府系统决策中没有代表性,也没有发言权,面对一些全面统计的难点领域,比如,城乡居民收入、价格、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部分服务业、农户住宅建设、物业管理、社会中介服务业等统计领域,涉及统计量大、统计品种多、产品规格多,开展全面统计困难重重,实施抽样调查却能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并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因此,只有二者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面对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需要,才能形成互相配合的服务支撑体系或完整的统计体系,这不仅是中国统计特色而且是中国统计对世界统计的贡献。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二)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一、提出问题

我们班同学虽然戴眼镜的很少,但眼睛近视的却有不少,只要稍微往后坐一点就会看不见老师在黑板上或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特地调查了一下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二、分析问题

大多数同学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才造成近视的,典型的近视原因有:

1、看电视时间过长。

2、长时间玩电脑。

3、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灯光下看书。

4、遗传因素。

5、不合理饮食。

6、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三、得出结论

近几年来,我们班同学戴眼镜的越来越多,(

四、措施

1、看书时坐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

2、尽可能少上网、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机。

3、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

4、不要在坐车或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5、定期复查视力、到眼科医院检查。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三)

如何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我们融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统筹经济与金融的协调互动,不断提高融资运作水平,认真化解当前融资的难题,实现经济的文秘杂烩网平稳较快发展。现就该方面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融资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县融资方面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资金需求量大。据县政府办在XX年2月的初步统计,我县工业和服务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达20.3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对资金的需求量达12.6亿元。

二是融资总量有增长。金融资本投放方面:至XX年3月底,全县文秘杂烩网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比年初增加11.7038亿元,增长15.89%,同比多增5.10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0.8513亿元,较年初增加3.0324亿元,增幅为10.90%,同比多增1.8981亿元。这些,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力度不断得到加大,但与我县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金融机构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问题。至三月末,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0.8513亿元,全县存贷差54.4671亿元,存贷比为36.16%,按剔除7.5%的缴存款准备金和预留5%的备付金计算,尚有43.80亿元资金富余因多方对接不好而存放上级行。二是基层行热情高,上级行求大求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对县支行下放了一定的贷款权限,但对大额贷款仍然审批严格。三是基层行信贷考核压力大,影响基层积极性问题。如农行对惠农卡发放的要求是三保一挂钩(即:保发放、保管理、保收回、和薪酬挂钩)。四是基层行信贷人员普遍偏少,如农行13个基层办事处的信贷人员要面对辖内21个乡镇成千上万的农户,缺乏时间和精力。

2、民间融资方面。据人行对3户中小企业、3户城镇居民、3户农户在XX年至XX年的民间借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估算上述企业XX年有民间借贷9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12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10户,全年估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借贷1500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XX0万元左右;XX年有民间借贷15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30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50户,全年估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借贷2700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50000万元左右。从民间借贷情况来看,我县企业和农户对贷款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3、担保公司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担保能力的企业一般不愿意替其出具担保,而担保公司担保品种单一,即使承诺担保,中小企业也必须提供抵押物给担保机构,或者需要提供反担保,致使中小企业寻找担保困难,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正常的信贷业务。

4、土地抵押方面。据了解,我县部分企业所购土地未及时办理土地转让手续问题,一些企业主返乡兴办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积累资金,在发展上遇到了资金困难,但却因为未办理土地转让手续缺少银行融资必备的土地抵押条件。

5、中小企业管理方面。一是不少企业将银行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短贷长用较为普遍。许多银行反映,一旦给这些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本金就很难如约偿还,必须不断续贷。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数据可靠性差,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其贷款的正确判断。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商业银行贷款审查工作的难度,造成了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反过来又制约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三是在中小企业群体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优质的客户,他们在经营规模、创新意识、观念水平、盈利能力上也比较强,可以承受较高的利率,能够使商业银行通过提高理念的方式获得相应的风险和成本补偿。实际上,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忽视这批客户。如建设银行××县支行目前就拥有一批经营实力较强、信誉良好的优质客户群体。

6、房地产评估方面。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手续繁、费率高、效率低,中小企业能作为抵押物的主要是房地产,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却包括抵押登记、评估及抵押合同公证等,涉及工商、房产、财险、法律公证处多个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短则10天,长则30天。需要交纳的费用主要有两部分:房产部门主要有:贷款额0.3%评估费,0.2%抵押物所有权确认和登记费。土地管理部门主要有:贷款额0.1%—0.22%的评估费,0.1%—0.3%的公证费,综合收费率最低的也高达0.7%,目前收费价格还在上升。由于评估登记的有效期经常与贷款期限不匹配,需要重新评估,加重了企业负担。

7、政银企民之间沟通方面。政银企民之间沟通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政府和银行接触少,银行向政府汇报工作少,银行和企业、农户接触少,企业、农户对银行政策知道的少。

8、维护金融债权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逃废债现象仍存在;二是金融机构胜诉案件执行率低;三是党政干部担保欠贷现象较多;四是企业和个人对银行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参与率不高,诚信观念和法制意识不强等等。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运作水平,不断增加融资总量

资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资本运作是有效筹措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抢抓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好机遇,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增强造血功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1、夯实融资平台。一是完善担保体系。目前,省信用担保××分公司虽已建立,××银昌担保公司也已运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达3000万元以上,但与我县经济发展对担保公司的要求还是有差距,下一步考虑将部分存量土地,打包纳入担保公司,增大其资金量,扩充其担保能力,完善担保功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担保公司不仅要为国有企业担保融资,也要为发展前景好的私营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担保融资。着力研究出台一套为私营企业担保融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县城投公司的作用。县城投公司是我县融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必须继续增强其融资能力,可考虑以我县部分商住用地为其质押物,政府出具有关承诺,将城市和工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部分民生工程纳入经营范围,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不断增加城投公司的资本,提高融资能力。

2、组建优良的项目库。根据××的资源和产业实际,储备一批项目。在项目进入项目库前,必须通过充分的调查,多方论证,杜绝项目的盲目性和不可操作性,提高金融企业对项目的支持率。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经济落后主要是缺乏产业支撑,银行发展也就缺乏载体。要使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引进县外客商,能够吸引外地客商就必须要有好的项目。一是要搞好产业项目的论证和多储备项目,争取把银行列入项目审查成员单位,为项目业主实施项目融资奠定基础;二是要营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使每一个人都要为地方经济发展着想。

4、盘活社会存量资本。一是加快房屋产权证的办理速度。××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大量楼盘已竣工,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产权证始终没办下来。要认真研究分析解决有关方面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适当放宽条件给予办理产权证,以有效解决融资抵押物的问题。二是变现无形资产,强化城市经营,通过招标、拍卖、出租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变现灯箱广告、路桥广告等城市无形资产,为城乡建设募集资金。三是盘活国有资产,强化国资委的职能作用,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对未改制企业、土地等国有资产进行适度经营,实现国有资产变现和增值保值,增强政府投融资实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农村小额信贷难

如何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拉动农村的消费,金融机构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一定大有作为,必须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1、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加强农村信贷政策服务引导和金融监管,规范发展适应我县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引导商业性农村金融,规范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农发行要整合政策性金融业务,创新信贷服务,改进经营方式,拓展新的业务,做好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础建设、扶贫贷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应定位于服务于农业的专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要在改制的基础上,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全县农户和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2、稳步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和县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体制与政策问题,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需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策略和治理农村信用环境,明确县域各金融机构的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义务。要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建立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还要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扩充以政府为主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支持民间资本组建担保公司,扩大贷款保证保险的范围。

3、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合作银行。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充分发挥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的主力军作用,帮助信用联社化解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占比,争取省信用联社的政策,在我县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提高其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的能力。

(三)积极应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体系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在放大金融对现代经济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1、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构成有效可行的自律防控体系,确立稳健的经营方针,摒弃重存款轻经营的观念,把目标转移到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2、全面提高信贷风险管理。建立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组织,制定企业风险等级标准,计算贷款的风险量,形成以风险度为核心分级管理和审、贷、责分离的科学规范的运作体系。金融机构应联手评估企业经营和负债状况,联合实行贷款证制度,杜绝企业多行贷款。

3、切实做好贷款风险转化工作。对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企业,银行部门应派驻有能力的信贷员参与企业管理,帮助扭亏、偿还贷款本息;对产品缺乏后劲、甚至有被淘汰趋势的企业,应促其调整产品结构,整合资金,收回贷款;对发展前景好的欠贷企业,应投入适当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促进其资金良性循环,逐步收回贷款;对债务重、效益差,但有希望的企业可采取转产、兼并、拍卖债权等多种途径进行债务重组;对长期关停、倒闭的企业和一些“赖帐户”、“钉子户”要依法收贷,努力维护信贷资金安全。

(四)强化征信,不断优化金融环境

优良的金融环境必将提升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大诚信建设、信用环境整治、打击逃废债、协调政府与金融机构关系等的力度,是优化金融环境的重要内容。

1、加大诚信建设力度。在企业方面,要向企业宣传信誉兴业的思想,企业管理者要把守信誉放在第一位。对银行,再困难都要按期归还银行的贷款本金、按时支付贷款利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做银行信得过的企业。在农村方面,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

2、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必须各级政府领导带头守信用,带头维护金融债权,对不守信的企业取消一切优惠政策,公开曝光;加大对党政机关公务人员拖欠贷款清收活动力度;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管理者,应予重罚,没收个人所得和企业的财产用来归还银行债务。要把逃废银行债务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列入地方有关法规。

3、加大胜诉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依法拍卖抵贷资产,拍卖资产优先归还银行贷款,最大限度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4、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关系的协调力度。一要采取激励措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用足、用活、用好货币政策,切实增加信贷资金有效投入,对达到规定条件的金融机构于次年按信贷资金实现的金融机构地方税收金额的相应比例奖励;对超过上级计划发放的信贷资金的给予相应比例奖励。二要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县设行布点,既可以让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又可以让企业和社会得到更多的服务。三要公平对待现有的金融机构,使金融机构在平等竞争环境下为××县经济发展服务。

2015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七篇

投融资平台调研报告

本部分需提供文字说明材料。具体可按以下提纲内容撰写:

一、投融资概况

(一)投融资体制状况

包括投资与建设主体,平台管理方式,投资平台职责分工等。

(二)资金来源渠道状况

包括财政资金的注入方式、规模和可以提高平台贷款承载能力、增加资本金和现金流的项目、资产、资金等具体情况。

二、投融资平台建设与运作状况

(一)平台建设情况

(二)平台运作情况

1、融资模式

①银行贷款

包括引导银行贷款的政策、措施

②企业融资

组建的投资公司详细情况,包括:

公司概述(成立的背景、定位、职能、发展方向等)

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等

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规模等)

③项目融资

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经营-拥有)、BT(建设-转让)、BOOT(建设-经营-拥有-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BTO(建设-转让-经营)、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模式。

④融资模式创新

包括利用保险、信托、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融资租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投资等方式。

2、融资能力状况

从融资任务完成情况客观评估融资能力;(

三、债务情况

(一)债务现状

主要包括债务主体、主要还款来源与规模、还贷方式、债务按期偿还情况。

(二)债务成因分析

从政府财力、投资需求以及债务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形成原因。

(三)债务风险评估

针对目前的债务规模和债务偿还方式、偿债来源及规模情况,分析当前还款能力和债务风险水平。

四、平台管理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五、做法与面临困难

(一)投融资平台建设和债务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包括财政土地等资本金注入、政策扶持、金融机构合作等;

(二)在当前宏观形势和政策环境下,政府、部门及融资平台在融资、债务处置等方面面临的困难。

六、对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1、资本金注入方面

2、政策需求方面

3、融资渠道方面

4、银行信贷方面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5、制度建设方面

6、债务监管方面

7、规范运行方面等。

2015行业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八篇

行业调研报告(一)

为全面摸清铸造行业发展情况,加快机电泵业配套产业发展,提升壮大机电泵业主导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区中小企业局深入镇办、企业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铸造工业是获得机械产品毛坯的主要方法,是机械制造工业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我区铸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泵业、减速机、其他机械设备等领域,铸件在许多机械产品中所占比例较大,铸件重量占整机重量的比例很高,在泵类机械中达50%-60%。根植于老工业基地的铸造业,随着老工业区的转型,近年来我区铸造业也在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截止底,全区配套泵业、减速机、其他机械企业132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总资产4.7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亿元。,全区铸造业铸件产量为14万吨,产值为7.3亿元,利润4700万元,上交税金2750万元。其中铸铁件11.8万吨,铸钢件1.8万吨,铸合金件吨。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配套能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我区的铸造业依托配套机电泵业,特别是在泵业集群的带动下,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产业聚集发展。目前全区铸造行业,配套泵业企业达33家,配套减速机企业55家,配套电机及其他机械设备企业44家。从产值来推算,估计全区泵业集群配套率在50%左右,减速机集群配套率在80%以上。我区铸造产品总量的80%以上提供给本区泵类、减速机及其他机械设备厂家,近20%的其他铸造产品,除了满足本省市需求外,还销售到上海等省市区。

(二)铸件生产企业规模比较小。我区规模以上铸造企业29家,占总数的20%,而产值却占66%。产值过1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实现产值3亿元,占整个行业40%以上,总资产1.85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38%。年产在5000吨以上的铸造企业仅有5家,占企业总数的4%,年产在1000吨以上的铸造企业有30家,占企业总数的23%,人均年生产铸件40吨,与整个行业人均年生产铸件相比有较大差距。(附:全区1000万元以上铸造企业汇总表)

(三)板块发展特征明显。从铸造企业分布来看,我区铸造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白塔、域城、开发区、八陡、崮山等镇域,其中白塔镇有27家,域城镇有36家,开发区有17家,八陡镇有9家,崮山镇有16家,特别是发展比较集中的域城镇大域口村铸造生产企业达12家,铸造业有力地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配套情况来看,白塔镇主要配套泵业,域城、开发区主要配套减速机,八陡主要配套其他机械,崮山主要配套泵及其他机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铸造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企业效益增长。从铸件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占45%左右,能源、燃料占10%左右,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废铁、废钢等铸件材质价格增长30%以上,焦炭等燃料价格增长幅度也较大,而产品售价增长较小,导致企业利润下滑。

二是产品档次不高,品种较少。大多数铸造产品是初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不能满足大型铸造产品的需求,我区泵业龙头骨干企业博泵、华成等所需大型铸件主要依靠外协提供,与我区做大做强机电泵业的要求相比,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从品种来看,我区铸造产品品种不够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我区大部分铸造企业都属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没有能力进行先进工艺技术水平的改造,多年来仍用传统技术,由于熔炼设备、检测设备的简陋,精密铸造发展滞后,废品率比较高。

四是节能降耗与环境污染压力较大。通过技术改造,部分企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观,但总体来说,我区铸件能耗较高,估计在900kg标煤/吨铸件。中小铸造企业排放出来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制造业强区目标,抓住产业链配套这条主线,依托重点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突出泵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形成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品种较齐全的铸造业体系,不断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目标:十一五末,基于全区泵类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区铸造业实现产值过20亿元,年均递增40%,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家,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4亿元,泵业集群配套率达到80%,减速机及其他机械设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

四、措施建议

总的来看,我区铸造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及时把握机遇,完善措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促进铸造生产向优质、精化、高性能、多品种、低消耗、低成本和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使铸件质量与水平大大提高,努力膨胀产业规模,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植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限制新建在生产规模、环境保护及劳动保障等方面不达标的企业。鼓励引导骨干铸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联合等方式,着力培植壮大腾龙泵阀有限公司、龙友铸造厂等骨干企业,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全区机电配套协作能力,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推动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工艺水平,新上技术设备,大力发展精密铸造,提高行业发展水平。以企业为主体,联合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扶持大型专业铸造企业尽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项目建设。围绕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延伸,着力策划建设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突出抓好铸造专业化协作配套项目及“专精特新”项目建设,拓展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大企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劳动生产环境。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为开展岗位培训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加强行业交流等措施,提高铸造行业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要加大铸造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通过提高人员待遇、优化作业环境、加强劳动保护等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通过适时成立铸造行业协会,加强信息沟通,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打造服务平台,为铸造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发展模具制造、质量检验、原辅材料加工中心等机构,为铸造企业提供业务信息、技术及咨询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准确把握区域工业发展趋势,接受机电泵业、大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六)抓好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选树一批铸造行业节能、节材典型,引领行业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大力加强节能、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宣传推广,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力度,实现行业节能、节材目标,为全区节能降耗做出贡献。

行业调研报告(二)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年下半年开始,奶牛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而且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是其它被人忽视的问题呢?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奶农关心收益,但对奶价充满忧虑;企业关心效益,但对奶源抱有疑虑;消费者关心自身权益,但对产品的品质怀有顾虑。奶牛养殖业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一、奶牛养殖的滑坡

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出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到2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头,比一季度末的1384头,减少483头,下降34.9%,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栏数比一季度末减少三分之一。郊区康源奶牛场一季度末存栏74头,6月份全部卖到河北,平均售价为每头3000元;盂县先文奶牛厂一季度末存栏87头,二季度全部出售到忻州,最低价每头4000元,最高也只有7000元,与购买时每头14000元相比,共赔钱近17万元;平定县华润乳业有限公司是阳泉市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奶牛养殖企业,设计能力为500头,一季度末存栏408头,到二季度末仅剩56头。

造成奶牛养殖滑坡的原因,除受“三鹿事件”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因素:

一是售价过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近期,奶牛养殖户出售的牛奶一般在每市斤0.5-0.94元之间,阳泉郊区康源奶牛养殖基地是较大的奶牛企业,与田园乳业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每市斤奶卖到0.94元,但仍低于成本价,而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只能随市场奶价波动,一般只能卖到每市斤0.5-0.7元,卖奶收入根本不能保障生产所需的正常费用。

二是“压款”现象严重,养殖户不能及时回收货款。养殖户卖出牛奶后,一般拿不到现金,有的牛奶收购企业甚至拖欠奶农售奶款达半年以上,直接影响到养殖企业的资金周转。

三是售奶渠道不畅,收购企业太少。目前,阳泉市牛奶收购企业只有田园乳业一家,有很多养殖企业只能把奶销往邻近的太原和河北,而这部分奶的价格既低又不能得到政府补贴。

四是政府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据了解,去年政府对每斤牛奶分别由市、县(区)两级各补贴1毛钱,而这些补贴款至今仍有3个月的没有到位。今年是否补贴至今尚无定论,直接影响到养殖企业(户)的积极性。

二、奶农的困惑

“奶牛不像生猪,生猪短缺了,国家一给扶持政策,几个月就可见效。而奶牛养殖周期要长得多。现在奶价这么低,而且奶站收的少,如果这样下去只能将奶牛当耕牛使用或是当肉牛杀了……”,话语中充满了奶农对奶牛养殖现状的无耐和担忧。但纠其根源,我们调研发现,奶农不仅是奶价下跌的直接承受者,同时也是奶价下跌成因的主要制造者。

1、养殖数量逐步扩大,养殖成本不断提高

前两年各地政府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大力号召发展草食畜,牛、羊等草食畜存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知名奶品加工企业为抢夺市场四处寻找奶源,导致一时间奶源紧缺。热闹的奶业景象以及前期收获颇丰的先行者促使更多的农户满怀憧憬的加入到奶牛养殖的行列,其中多数农户根本没有考虑“以草定畜、以财定畜、以技定畜、以销定畜”的养殖原则,以我省为例,**年全省奶牛存栏为12.7万头,占到牛存栏的5.6%;到**年奶牛存栏29.9万头,占到牛存栏的比例增加到12.2%;而到了**年,全省奶牛存栏数达到了34.5万头,占牛存栏的比重上升到36.8%。通过整理历年奶牛养殖成本调查资料,发现养殖成本也呈现同样增涨的趋势。**年奶牛如按每天40斤奶产量的平均水平计算,每年养殖成本约合10000元左右(含饲料、饲草及其它费用,玉米按1.65元/公斤)较**年的养殖成本高出约1500-2000元左右(玉米按1.3元/公斤)。而同期的牛奶收购价格虽然各地有所不同,但较**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收购门槛儿也高于前期。**年源料奶最高收购价曾达到2.8元/公斤,而现阶段只有**年的一半左右的水平。伴随着奶牛养殖数量的逐步增加,区域内的源料奶需求必然发生变化,而同时受养殖成本提高的影响,农户不仅要承担资金周转的压力,同时在经营管理和渠道销售面前也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奶农们面临的已不在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白花花”牛奶该如何处理的忧愁。因此,奶农杀牛、倒奶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品种来源渠道多样,牛奶品质参差不齐。

我们调研了解到,目前,农户奶牛的来源大致有四种渠道: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二是到国内奶牛主产区购买;三是靠胚胎移植或冷配改良获得;四是自养公牛,自繁自养。出于对购置成本和技术要求上的考虑,多数农户主要通过第二种和第四种途径购置奶牛。但由于我国培育的中国荷斯坦牛,系纯种荷斯坦牛与我国各地黄牛的高代杂交种,遗传基础广泛,育种历史较短,尚处于改良过程中,因此牛群质量参差不齐,产奶量普遍较低。第四种途径是靠自养种公牛、自繁自养来获得产奶母牛,质量自然无法保证。这种奶牛养殖品种上的多样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导致即使原料奶中都不含有害成份的化学物质,通过奶站收集到的原料奶也未必满足企业所需的奶质要求。

3、养殖环境强差人意,卫生防疫令人担忧。

奶牛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取决于产奶量和产犊率。由于引牛、修建圈舍等一次性投资过大,再加上养殖户的思想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和配套技术不能及时投入到生产中,青贮氨化技术、配合全价饲料、奶牛繁育新技术和品种改良、规范的防疫和疫病监测等措施没有配套实施。多数农户不建专门牛房,有的因陋就简,在低矮破旧的房屋或窑洞中将就着饲养,通风光照不好,阴暗潮湿,空气污浊,运动场地不足;有的在规划后的庭院中饲养奶牛,空间狭小,奶牛长期处于栓系或“站桩”,难有充分的运动。即使一些较大的规模奶牛场,也为节约用地,也常采用限位饲养、栓系,减少奶牛运动场面积。步入奶农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粪便满地,蚊虫肆意,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奶牛常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健康状况让人堪忧。而卫生防疫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奶农自已完成,绝大部分奶牛户不知道饲养奶牛还有什么“标准”,喂料、用药,还要遵守什么“规矩”,防疫、消毒还有什么制度……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奶牛产奶量,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牛奶的品质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4、经营管理各自为战,饲养方法粗放随意

在农户调研时,问及一头奶牛的年收入情况,无一人能说个准确数。追问有无各项生产记录时,往往会说只要记清卖多少奶就行了,还要什么记录,那多麻烦。购母牛不知道索要系谱资料,搞不清所买母牛的生产性能;生产过程中没有用料、用药、发情、配种、妊娠、分娩、产奶、防疫、消毒、治疗、饲料消耗等记录。其后果直接导致生产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该降的成本降不下来,该加强的环节得不到加强,管理水平提不高。因此,生产水平上不去,降本增效更无从谈起了。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奶农在奶牛饲养方式上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奶牛饲喂方式仍用传统养牛方法,饲草主要是作物秸秆,饲料主要是玉米、麸皮等,饲草料品种单纯,营养不全。多数养殖区没有饲草基地,草料贮备不足,并且没有按照奶牛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进行饲料的营养调配。饲喂方式主要是:一是拿奶牛当黄牛养,饲料粗多精少,甚至喂已经变质的作物秸杆;二是单喂青贮料,优质干草搭配少;(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这种松散的生产模式所引发的农户各自为战的问题;简陋的生产条件所引起的卫生防疫安全问题;养殖数量的增造成的饲料、饲草资源的匮乏所引来的养殖成本提高的问题;粗放的养殖方式所带来的原料奶品质不确定性的问题。是我省奶牛养殖业生产的症结所在。因此,在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或其它突发情况产生时,奶农为了个人的利益必将展开无序的市场竞争,甚至运用其它非正常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当步入企业原料奶收购价格走低、奶农收入减少、奶农降低饲养成本、牛奶品质下降、企业原料奶收购门槛提高、奶农收入进一步减少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时,奶农也应承担无法推卸的责任。

三、乳制品企业的尴尬

1、乳制品企业“抢占”市场行为是促成了奶牛养殖业非常规发展的主因。

随着蒙牛、伊利、田园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先后入驻我省奶牛养殖区建站、建厂,随之便展开了为抢占市场份额对奶源的争夺,这种企业行为直接导致了原料奶收购价格一路走高,收购价一度达到2.8元/公斤,这个时候乳制品加工企业对奶源数量的需求远高于对原料奶质量的需要。可以说,奶源的紧缺促进了奶牛的价格水涨船高,前期奶农丰厚的回报似乎给了尴尬“场外”的农户某种暗示,只要养奶牛就等同于有了“摇钱树”,养殖奶牛的热情也就空前高涨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良莠不齐的有“奶”的牛就加入到了原料奶的生产中。但随着三鹿事件爆光,乳制品企业不得不高度重视奶源标准、安全问题,因此,提高原料奶收购标准、减少收购量是其面临着市场的压力必然选择。以发展的眼光看,如果乳制品企业的操作重点从开始就着重于原料奶质量的要求而非对奶源数量的需要,那么奶牛养殖设定的技术规范将不是一般农户所能承担的,多数农户也就知难而退将不会涉足这一领域了。这也正是规矩与方圆本末倒置的必然结果。

2、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利益矛盾。

原料奶价格的低位运行对乳制品企业这样的行业,利润的影响将会非常明显。通过政府整顿奶站,取消流动奶站,加强检验设备要求,提高了行业进入门坎,实际上减少了收购环节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议价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前期广告投入及消费群体的保有量影响,乳制品企业依然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本来企业与奶农都应该从乳品产业链上受益,但由于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的考虑反向压低原料奶的采购价格,这就使奶农不仅在承受养殖成本上涨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本应乳制品企业承担的部分义务。从长远看,这将促使腹背受敌的奶农可能弃养或缩减奶牛饲养数量,进而导致原料奶供应步入供需循环的矛盾中,其最终后果将是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双输。因此,乳制品企业这种解决奶源供需矛盾的方式无疑为下次奶源争夺埋下了伏笔。

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本就是利益的共同体,都应该在乳品产业中分得自己本应的那份利益。因此,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同时,如何划分企业与奶农间的责任和规范行业行为也应是这次奶价波动后应着重考虑的。就现阶段看,乳制品龙头企业和品牌频繁被爆出负面消息,可能会延缓整个行业的恢复进程。无论最终的调查结论是什么,都难以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乳制品不安全的整体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乳制品的销售仍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乳品产业重新整合,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一次契机。

四、各国奶业相关政策

美国:政府收购所有卖不出的牛奶,保证价格水平。

自**年《农业调整法》出台,历经几十年,美国形成了完整的奶业政策。政府收购所有在支持价格内卖不出去的牛奶,农业部长期通过商品信贷公司收购奶制品以保证支持价格水平,并通过特殊的办法处理,包括以世界市场价格出口奶制品,根据480号法案以低于支持价格水平的价格将奶制品用于学校午餐和福利方案,用于军队、老人、医院、救灾等。美国农业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加强奶产品出口,以缓解国内产品的过剩。

美国作为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实行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在每一个层次(地方、州和全国)监督食品生产与流通:对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严密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除了联邦畜产品检测体系外,美国还有各州畜产品检测体系,各行业协会质量监测体系以及各畜牧业生产单位、家庭农场主质量自检中心;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进出口检疫,美国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的畜产品,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进入市场,畜产品的进出口,均要通过联邦海关和动植物检疫机构进行严格检疫监测,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畜产品坚决予以销毁,保证了畜产品的进出口安全。

欧盟:以配额、补贴、定价干预,维护奶农及消费者利益。

欧盟的市场共同组织于**年对牛奶和奶制品生产实行生产配额、价格补贴和定价干预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机制使奶牛场主得到合理的收益,而消费者不必为奶制品多增加开支。对于超配额生产,欧盟通过增加额外税收予以抑制;对于市场需求不足,欧盟通过价格干预以保护价进行收购,通常情况下,保护价低于生产成本价。同时,欧盟对某些出口奶制品征收出口税,以保证欧盟内部不至于出现因奶制品短缺而造成的价格过高现象;对另外一些奶制品的出口实行鼓励政策,给予出口价格返还,以补贴出口商因国际市场价和欧盟内部价之间的差额而造成的损失;对进口奶制品征收进口税,以保护奶制品生产者的利益。

为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欧盟在成立必要的协调机构基础上,实施了以统一的标准为中心的食品质量安全配套管理措施,强制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haccp标准。1996年开始实施的欧盟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处理、包装、运输或经销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质量安全问题,都必须进行质量安全的控制。此外,规定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其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阶段必须确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从而达到监测预防效果。

日本:实行销售定额、亏损补贴制度,合作社强制牛奶供应管理。

日本的奶业政策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政府对鲜奶的价格补贴,按等级定价,通过县牛奶销售部门实现的税收共享以及进口限额。同时,奶业生产合作社实施了强制性的奶供应管理方案,以控制牛奶的供应量。因国内价格高于世界市场可比价格,日本没有出口补贴。为了管理牛奶供应和奶业成本,日本实行销售定额系统。政府对定额之内的保护价和标准购买价之间的缺口给予补贴。为保持市场稳定,日本出台了亏额补贴法律,使家畜促进委员会成为几种进口奶产品的专营权力机构。在农林水产省的同意下,当市场价高于稳定指导价时,法律允许进口指定的奶产品,但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要以投标的价格售出。进口价与投标价差,由该委员会掌握。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牛奶长期过剩的问题,政府从1979年采取了用限额来减少亏损补贴的办法。生产合作社自己制定定额方案,超量受罚,农场主都将超出量自行转化成奶制品,来避免受罚,此外,必要时,日本实施奶牛收买政策、给补助等措施。

1995年,日本建立了全面的以haccp为基础的卫生控制系统。制造商或加工商根据haccp系统确定对象食物的制造或加工方法及卫生控制方法,然后健康、劳动和福利部确认这些确定的方法是否符合审批标准。这意味着该系统使人们能够对食品生产采用众多的方法而需遵循统一的标准。目前,有包括牛奶、乳制品、肉制品、罐头食品、高压灭菌包装物等6类食物成为该系统的对象。

五、走出困境的对策

鉴于以上情况,考虑到原奶生产的特殊性,目前从最大限度地扶持我省奶业发展考虑,拟采取的措施建议为:

第一,加强对奶牛养殖户良种良法养殖技术的培训,大力促使奶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和科学化发展,加速增加规模养殖比例,指导奶牛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改变牛群结构,提高鲜奶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近期可以尽可能免费为奶农提供一系列科技和质量检验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建设培训教育设施、培训奶牛饲养业科技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及检验服务。通过建立一系列政府性、社会性服务体系,加大奶农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科技含量,增加奶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给予奶农补贴性贷款,还可以就相关奶牛饲养设备的购置、饲养场所草场围设等建设材料方面的专项资金需求给予适当的补贴贷款。

第四,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合理测算奶牛饲养成本,避免奶贱伤农。制定原奶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相应的原奶价格“标准”制度,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由政府出资或资助建立统一挤奶厅,以便利奶农挤奶和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也可以资助相关奶加工企业部分资金,由其出面筹建挤奶中心。

第六,立即加强奶源收购市场监管力度,对有欺行霸市、恶意垄断等行为的收奶户坚决淘汰。

第七,对生产高质量无抗奶的奶农给予减产专项补贴。

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关键监测技术,普遍推行危险性评估控制技术,进行haccp认证。

行业调研报告(三)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1家,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汇丰银行正在或准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市有证券公司总部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9家,期货公司总部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7家,保险机构37家。同时,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安徽兴泰租赁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江淮集团与民生银行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由此可见,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金融体系。

4、银政企合作成绩显著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针对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对接难的问题,我市在全省首家设立网上“金融超市”。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优质中小企业1294家,100多户企业获得贷款37亿元。适时召开银企对接会,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对接成效。9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建行向95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93亿元;10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会同市房产局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6家银行与18家房地产企业签署25亿元贷款协议。今年1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发行规模1亿元的“滨湖·春晓”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新的突破。今年6月,“滨湖·春晓”二期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正式公开募集,首期5000万元已由兴泰信托公司与金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推出。3月,市政府、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召开全市首季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216个,金额91.4亿元。建立了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机制,确保像合肥京东方、熔安动力这样一批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推动了美的工业园、格力产业基地一期、长虹工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

5、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农业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政策性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逐步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商业银行整体并入新组建的徽商银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肥东、长丰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肥西农村合作银行正在组建;村镇银行试点稳步推进,成立了长丰科源村镇银行。金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末,我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2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利润增长34.1%。信托业务稳步发展,建总行34.09亿元控股兴泰信托获国家批准,国元信托盈利水平跃居行业前列。证券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开展。国元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华安证券顺利重组,证券业规范经营取得明显成效;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顺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开展,“信贷+保险”等创新业务逐步启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正式开业。

二、我市金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感到,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市金融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金融总量相对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据市金融办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市上市公司只有17家,同样处于中部的武汉市有34家,长沙市有30家。从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来看,武汉市34家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5倍,江苏省江阴市14家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2.5倍。如果与东部城市杭州、南京等相比,我市差距更大。有关专家认为,金融资产总量偏小,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是我市金融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说明我市金融业还不能满足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金融结构来看,目前,银行业是我市金融业的主导产业,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等产业相对滞后或发展不够充分,因此,加快我市保险、证券、信托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对于合肥的跨跃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三农”还有差距。金融界一些同志认为,出于对资金安全、中小企业信用度以及银行经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一些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难题。参加调研座谈的中小企业界人士更是反映强烈,不少企业家提出,即使企业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企业利润也比较乐观,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快速扩张。有企业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列举了获得贷款难、银行服务僵化等现象,表达了他们在经营企业当中面临着资金方面的无奈。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突出,金融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信用体系不完善,民间融资不规范。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现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不够,社会信用信息广泛分布于多个部门和机构中,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查询系统,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严重,甚至是有些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出具虚假资产报告,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

另外,民间融资的不规范对金融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对正规金融业务的挑战,是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民间融资的活跃,可以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民间融资因其自发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行业高利润的诱惑,极易导致民间资金流向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行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民间借贷游离于金融监管范围之外,加上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操作方式简单,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甚至是滋生违法行为,危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亟待加以规范引导。

三、对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发展金融业,对于推进我市跨跃式发展和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金融意识,提高金融工作领导能力

调研中大家认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于金融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市也不缺少金融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同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金融的重要意义,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金融是条条的,是市场的,地方政府难有作为”的模糊认识,积极探索金融发展规律,提高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发挥市金融办的积极作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与金融机构的联络协调机制,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根据国家金融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金融法规,有计划地对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掌握利用金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

2、完善金融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和合作大有可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和领会中央关于发展金融业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尤其要利用好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全面规划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金融产业园、资本要素大市场等一揽子事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采取切实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机构,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我市金融市场,营造功能齐全、竞争充分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洼地。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全面探索金融创新。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会计、律师、评估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讲诚信、有实力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加大信贷投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做大金融资源总量

抓住国家当前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鼓励银行积极争取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投放,增强对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运用并购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把银行关注度高的项目和涉及地方发展及民生的项目统筹安排,打包向银行推荐。鼓励政策性银行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国家关于稳步发展主板市场、壮大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拓展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各项规定,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准备步伐,尽快形成一批上市企业梯队乃至上市企业的“合肥板块”。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深化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战略合作,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积极发展创业及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和信托业务发展。培育和发展有信誉、有品牌、有规模的中介机构,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提供服务。

4、推进金融创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市经济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引导,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业务进行单独的业绩考核。制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对有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简化业务流程,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5、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力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农村金融资源,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县域业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和完善相关奖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热心服务“三农”,力争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发挥合肥农村科技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探索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抓住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加快发展互助性小额贷款公司和合作型担保机构,努力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长丰县草莓种植基地开展的“信贷+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良好信用环境的有力支撑。为此,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文化,扎实推进“信用合肥”建设。加快联合征信体系建设步伐,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依托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扩大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的信息采集面,逐步统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享。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司法机关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司法收贷工作,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帮助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稳定地方金融秩序。成立全市担保业协会,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联系会议,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规范担保机构与银行、中小企业的业务合作,为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之,要借助信用约束机制,创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为金融业的稳健经营和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

2016金融单位对口支援调研报告
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九篇

根据《市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工作八年(2016-2020)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方案》要求和调查内容,我们组织辖内银行业机构召开了座谈会,对有关情况开展调查了解,经整理,现综合如下:

一、关于政府部门如何推动金融业发展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合理引导产业适应金融。我县以果业为主导产业,人均1.6亩果,基本上家家有果,而产业单一导致银行信贷投向单一,如遇到自然灾害,不但给群众,而且给银行直接带来冲击,影响我县经济金融发展,需要正确引导适应我县区域条件的新型农业产业,如种药材、烟叶等,实现产业多样化,以优化银行信贷结构,既可减少农民群众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又可适应银行业信贷政策导向,助推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

(二)引进项目资金壮大金融。面对我县银行业资金存量小的情况,建议政府加强引进项目考核力度,督促政府各部门向上引进重大建设项目资金,推进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各类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步伐,让更多外商(资)企业落户我县,从而增加我县资金存量,壮大银行业信贷资金。

(三)建立补偿机制帮助金融。要引导银行业加大信贷投入,关键一点就是要建立信贷资金补偿机制,以便引导银行业加大对一些政策性项目的信贷支持,对一些信贷风险损失,政府按一定比例给予适当经济补偿,既可增加银行信贷投入信心,又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达到双赢目的。

(四)优化融资环境保护金融。建议政府牵头开展一次有关高利贷或非法集资严打活动,重点关闭那些未经批准的担保公司或超范围经营的典当公司、租赁公司,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净化我县民间融资环境。同时,联合各执法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钉子户的打击力度,提高依法收贷效率,切实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让更多社会闲散资金回流到银行体内。

二、关于发展金融机构问题,结合实际,要加速发展如下机构:

(一)延伸恢复已撤销的机构。要尽快向上级政府和银行业机构呼吁延伸恢复农业发展银行支行、中国银行支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县银行组织体系,增强银行服务功能。

(二)引进设立各类村镇银行。在努力推进银丰小贷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的过程中,要加快引进各类银行机构在投资设立村镇银行步伐,增强我县银行业机构补充性和完整性,取长补短,增强我县银行服务多样性,更好地满足我县多元化资金需求。

(三)积极引导设立民营银行。随着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我县经济水平提高,设立民营银行机构已是大势所趋,要适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按照银行业监管要求,设立1-3家民营银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充分激活民间资本流动。同时,建议设立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出台《县民间资本投资管理服务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规范开展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服务,让更多民间资金从地下走向地面,使民间投资阳光化。

三、关于创新金融产品问题,结合实际,需创新一些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主要有:

(一)着力发展果园抵押贷款业务。在原来果园抵押贷款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果园抵押贷款管理办法,重点要解决果园风险控制问题,让我县50万亩果园的果树投资重新激活,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县群众手头资金使用效率。

(二)拓展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贷款。随着形势发展,如何将农村集体土地搞活,用于抵押贷款将是一个重要课题,可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合法性和风险性,制定了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让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贷款,从而搞活农村集体土地,变死钱为活钱。

(三)创新农村房产抵押贷款业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摸索以农村房产抵押贷款业务的新路子,先从中心乡镇试点,然后再推广,使农村房产变为商品房产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农村地区资金投入,妥善解决农民抵押难和贷款难问题。

(四)发展各类担保方式贷款业务。根据当地产业特点,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以企业股权、知识产权、存货、应收账款、仓单等担保贷款,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充分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同时,尝试开展商标专利权、使用权质押,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继续拓展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等表外业务,并通过信托理财、融资租赁、票据转让、区外代付等方式,多渠道促进小微企业融资。

四、关于引进金融人才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引进金融人才。当地政府可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进金融专业本科以上的金融人才,也可从银行业机构中选拔一些懂金融业务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政府部门,并根据不同部门情况,可配备一定比例的懂金融的领导干部,让金融与产业相通相融,以发挥金融知识引领作用,促进本部门业务发展。

(二)加强素质培训。对现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副处以上干部或者业务部门领导采取到外地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金融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金融的认知度,提高金融知识水平,让他们了解金融,懂得金融,应用金融。

五、关于地方企业融资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认为当前企业融资难仍是突出问题,需认真解决,主要困难与问题有:

(一)企业财务不规范。多数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没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类财务报表、帐务不完整规范,不能为银行提供真实规范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导致银行不能如实地掌握企业情况。

(二)抵押手续不合规。按规定,中小企业不能以设备作抵押,只能以房屋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但多数中小企业的厂房仍没有土地证,带来抵押困难,使得银行不愿为其办理抵押贷款。

(三)贷款门槛过于高。许多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自身条件不充分,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要求。以农行为例,贷款额度200万-500万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评级,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及财务指标难以达到评级要求,而贷款额度200万以下只是发放中小企业简式快速流动资金贷款,也需要电费、水费、税票等复杂资料,有的企业也无法全面提供。同时,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的担保方式仅限于抵(质)押方式,不得采用保证方式担保,省级、县级工业园区之外的企业抵押率最高不超过其评估价格的40%,这些条件和要求过高,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达到。

(四)担保公司作用弱。近年来,我县虽建立了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但由于经济条件落后,财政实力不强,无力给中小企业提拱担保,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有顾虑。

六、关于如何利用金融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建立银行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考核机制,根据银行业机构信贷投入力度进行奖励,以激发银行业机构增加信贷投入热情,促使他们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贷款投向和比例,没有规模的机构就会积极向上要规模,没有资金的机构就会及时搞好资金调剂,确保用足规模、用足资金,以促进我县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强协调沟通。由县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共同牵头,通过组织政、银、企代表召开座谈会、分析会、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宣传信贷政策,及时掌握信贷资金投放结构、节奏和速度,及时了解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搭建银企投融资合作平台,促进投融资合作体系发展。

(三)建立共享制度。发挥政府各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在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与银行间共同建立一个政银企各类资源有效整合与信息适时互动的电子信息平台,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优势,拉近银企间距离,为银行资金寻找安全出路,为优质企业铺设信贷通道。

(四)规范融资行为。要以建设区域金融安全为目标,政府部门、银行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换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加强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遏制企业间违规融资,防止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存款、违规放贷等行为,确保企业融资安全。

(五)建立金融中心。结合与相连的地理优势,建立闽粤赣三县金融中心,定期交流金融经济信息,发挥金融对经济引导和幅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华兴投融资平台 投融资平台建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投融资平台的调研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7882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