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2016-12-30 09:31:2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共8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1、前言: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性等。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一篇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1、前言:

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性等。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特作了本次调查,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的了解。大学生不管年龄还是体魄都进入了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十分平衡。他们有知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他们的识辨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比较幼稚,还缺少敏锐和老练。他们的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如不及时匡正就难成大器。学习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从世界观的角度讲,如不能解决好为什么学、为谁学等属于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很难说他们都会成人、成才、成为国家栋梁。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涉及刑事案件的事实就是有力的佐证。

2、方法:

(1)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外来思想、观念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的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分析。

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2)问卷

1、 你崇拜下列的哪类人物( )

A、政治家 B、经济界人物 C、明星 D、科学家 E、普通人 F、我自己 G、无崇拜

对象

2、 你认为以下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

A、家庭美满 B、事业成功 C、腰缠万贯 D、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 E、出世 F、其他

3、你在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

A、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B、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

C、只要能满足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可以不顾

4、当今,你怎么看待“马列主义”(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

B、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现信仰危机

C、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

D、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

5、你觉得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

B、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C、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

D、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

6、你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的洪战辉的事迹的看法是( )

A、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B、可能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

C、一种愚蠢的行为,毫无经济头脑和自我意识

D、无所谓,与我无关

E、尚且不知道关于这个人的光荣事迹

7、你怎样看待命运( )

A、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命运是“说不清的东西”

C、命运靠自己掌握

D、命运就是一种机遇,由外界环境主导

8、你对自我的世界观的评价是:( )

A、强 B、较强 C、一般 D、较弱 E、弱

9、中国是否需要宗教? ( )

A、不需要 B、需要

10、中国是否应当以儒学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 )

A、不应该 B、应该

11、你对中国20来年的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是( )

A、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

B、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精神家园空虚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D、人们的责任心下降

E、人际关系淡淡,一切以利益为上

12、你认为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最好采用哪种途径( )

A、老师、家长的传授 B、书籍 C、网络、大众传媒 D、其他

13、你的终极价值观是什么( )可多选【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A、家庭安全 B、舒适的生活C、真挚的友谊D、成就感E、幸福 F、社会承认

3、结果与分析

(一)

由上表可知,排在前六位的终极价值观依次为“家庭安全,舒适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成就感,幸福,社会承认”,而这些终极价值观都与大学生个体自身感受密切相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内在体验,关注自身生活。(1)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被排在了第一位,说明温馨的家庭在大学生中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所爱的人。究其原因,出现这种情况与当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一方面家庭人口减少,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使家庭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由于单亲,离异家庭增多,使很多学生心灵受到撞击,更希望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2)舒适的生活排在第二位,则说明大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普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追求富足,舒适的生活。(3)真挚的友谊说明大学生由于尚在校园之中,更希望寻求一份真挚的友谊,有几位知己好友。这可能与大学生由于远离家乡,内心孤独有关。而由于就业,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原因爱情仍不重要地位。

(二)价值观的矛盾性与失衡化

我们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着自身价值取向的选择倾向与评价标准,他们高度认同当代提倡的正确的高尚的社会现象与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弊病深恶痛疾,却无可奈何;他们认同高尚,却畏惧世俗;他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引以为荣,他们关注发展,关心时事,乐于积极感受国家命运脉搏,却对社会大众道德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无能为力。同时,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与社会上普通大众的“现实主义”盛行有着极为紧密的正相关性。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用化”,也日益反映到这个特殊群体的信仰心态上来,这种种的社会现实已经成为他们心头的一道疤痕,剧烈的疼痛之后也许他们就不愿再去感受现实,感受社会了,于是,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日益“入流”,他们产生了矛盾,遭遇了失衡,于是,他们迷惘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树立科学信仰的关键,价值取向定向化意味着信仰方向的确定和层次的定位,价值取向的意识定位直接反映信仰心态的状况,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部分是正确的,积极的,与社会提倡的主流精神相符,也出现了“物欲化”与“冷漠化”心态的倾向,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与失衡化。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体现在问卷上就是他们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洪战辉光荣事迹的高度赞同与积极评价,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有81%的同学选择了A选项“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与一致性,同时,广大的同学能基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有60%的同学认同“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与我国一贯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和谐的。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20来年的总体评价”一题,深度测试了广大学生是否能够以正常的以及全局的整体观念客观评价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到的答案是:有27%的同学认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超过了其它的负面选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变得理性化了,并且价值取向也日趋成熟。

但是,通过调查,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时期,个人与社会正常的关系被扭曲,用个人否定社会成为这种扭曲的一个典型,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一时非常盛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利己性”上。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时候,仍然有近一半达40%的同学把个人利益优先化,着重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在“你认为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为数不少的同学以个人为出发点做了选择,有46%选择了“家庭美满”,有29%的同学选择了“事业成功”,在此选项上,反映出较强的性别差异,男生占到了65%。同时,只有不到5%的同学认同“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冷漠化倾向,而这与大学生高度赞同洪战辉精神,认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是极不对称的,是极为矛盾的,这也从心灵深处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认同,但不会去做”这样一种信仰缺乏坚定性的表现。

让人深思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高度扭曲以及人格上的缺陷。他们对于洪战辉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怀疑起他行为的动机,认为这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现象。一个人这样怀疑他人伸出的友爱之手,长此以往下去,那它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了,于是,社会危机感、无安全感就会萦绕着他,使他的价值观不断地塌陷。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马列主义的淡漠,致使广大同学开始怀疑起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有高达68%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有20%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用来赚取荣誉“把它当成一种荣誉标志”,只有不到5%和7%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和“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两种正负价值取向的对比度高达77%,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广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时个人意识极强。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判断是非的标准过于偏激,常以局部代整体,用个别现象来概括全部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实用化,认为入党就可以换来地位、名誉与金钱这种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紧密相关,影响了广大同学的价值取向。

同时,调查问卷的分析还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无责任化倾向,即生活状态就是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一种低迷、消极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对洪战辉事迹的看法,在调查中有10%的同学体现出这样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无所谓,与我无关”、“尚且不知道关于这个人的相关事迹”这样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但是,他们在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关心。他们有21%的人认为“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有18%的人认为“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的精神家园空虚”,有16%的人认为“人们的责任心下降”,有19%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淡淡,一切利益为上”。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心态的失衡,一方面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现实世界中,无论是道德水平下降还是责任心下降,无论是精神家园空虚还是一切以利益为上,都深深影响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同时,社会大的洪流下,在主流意识主导地位的影响下,他们对这种种现象又感到不满与困惑,于是矛盾与失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另一个矛盾点体现在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等指导思想情感淡漠的原因的问题的讨论上,只有31%的同学站在自身的角度,审视自我问题,而剩下的同学则大部分认为是“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造成的,占56%,更有甚者认为“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

重要”。马列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是经实践证明的,是无容置疑的,它具有发展性,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下都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适用。部分同学颠覆性的答案,体现出其价值观已走向歧途,这与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理论学习是极为矛盾的。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部分同学的政治学原理与理论学习不够,只沉浮在表面,未能深入研究,这样在判断问题上,现实与理论的矛盾,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就产生了,这也造成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心态的失衡。

4.讨论

(一)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向上的,积极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强调内心感受,希望能照顾自己的家人,有舒适的生活,有真挚的友谊,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由于现在国家稳定,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意识并不强烈,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愿意追求个人自身的感受,这些变化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归咎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淡化。

(三)大学生更加注重现实世界,而对比较遥远,虚无的东西部感兴趣,他们不太在意所谓永恒的生活。而更强调现实感受。

(四)当代大学生因其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终极价值观的选择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终极人生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发展。 5、结论

从作这一次的调查开始,我们就在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气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认为不应悲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的状况。毕竟,他们是渴求发展渴求进步并努力迎合社会的一群,在这一次的调查当中,几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都希望过兴奋的充满挑战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朝阳般的气息和生命力,的确社会需要这种生机勃勃的干劲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发展。这种不甘平庸,积极创造的精神特质也是现代大学生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

众所皆知,人生价值的特点,首先在于价值关系中的两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会和他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时又有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于价值表现上的能动性,人既是价值的承担者,又是价值的创造者。再次在于价值取向上的社会需要性,符合社会需要并被社会肯定的人生便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将对我们有更大的考验,特别是身处经济特区的我们,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且各种思潮的涌入必然会让我们面临更多的诱惑。

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不容忽视的是,有近30%的人人生观上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加以正确的引导。

第三次作业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二篇

1、前言: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性等。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特作了本次调查,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的了解。它之于学生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引擎之于汽车。大学生不管年龄还是体魄都进入了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十分平衡。他们有知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他们的识辨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比较幼稚,还缺少敏锐和老练。他们的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如不及时匡正就难成大器。学习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从世界观的角度讲,如不能解决好为什么学、为谁学等属于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很难说他们都会成人、成才、成为国家栋梁。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涉及刑事案件的事实就是有力的佐证。

2、方法:

以西区6号楼50人为被试,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外来思想、观念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的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分析。

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3、结果与分析

由表(附在后面)可知,排在前六位的终极价值观依次为“家庭安全,舒适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成就感,幸福,社会承认”,而这些终极价值观都与大学生个体自身感受密切相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内在体验,关注自身生活。(1)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被排在了第一位,说明温馨的家庭在大学生中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所爱的人。究其原因,出现这种情况与当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一方面家庭人口减少,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使家庭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由于单亲,离异家庭增多,使很多学生心灵受到撞击,更希望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2)舒适的生活排在第二位,则说明大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普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追求富足,舒适的生活。(3)真挚的友谊说明大学生由于尚在校园之中,更希望寻求一份真挚的友谊,有几位知己好友。这可能与大学生由于远离家乡,内心孤独有关。而由于就业,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原因爱情仍不重要地位。

4价值观的矛盾性与失衡化

我们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着自身价值取向的选择倾向与评价标准,他们高度认同当代提倡的正确的高尚的社会现象与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弊病深恶痛疾,却无可奈何;他

们认同高尚,却畏惧世俗;他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引以为荣,他们关注发展,关心时事,乐于积极感受国家命运脉搏,却对社会大众道德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无能为力。同时,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与社会上普通大众的“现实主义”盛行有着极为紧密的正相关性。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用化”,也日益反映到这个特殊群体的信仰心态上来,这种种的社会现实已经成为他们心头的一道疤痕,剧烈的疼痛之后也许他们就不愿再去感受现实,感受社会了,于是,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日益“入流”,他们产生了矛盾,遭遇了失衡,于是,他们迷惘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树立科学信仰的关键,价值取向定向化意味着信仰方向的确定和层次的定位,价值取向的意识定位直接反映信仰心态的状况,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部分是正确的,积极的,与社会提倡的主流精神相符,也出现了“物欲化”与“冷漠化”心态的倾向,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与失衡化。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体现在问卷上就是他们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洪战辉光荣事迹的高度赞同与积极评价,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有81.8%的同学选择了A选项“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与一致性,同时,广大的同学能基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有59.6%的同学认同“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与我国一贯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和谐的。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20来年的总体评价”一题,深度测试了广大学生是否能够以正常的以及全局的整体观念客 观评价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到的答案是:有26.9%的同学认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超过了其它的负面选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变得理性化了,并且价值取向也日趋成熟。

但是,通过调查,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时期,个人与社会正常的关系被扭曲,用个人否定社会成为这种扭曲的一个典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一时非常盛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利己性”上。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时候,仍然有近一半达40.4%的同学把个人利益优先化,着重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在“你认为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为数不少的同学以个人为出发点做了选择,有45.7%选择了“家庭美满”,有29.3%的同学选择了“事业成功”,在此选项上,反映出较强的性别差异,男生占到了64.7%。同时,只有不到5.1%的同学认同“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冷漠化倾向,而这与大学生高度赞同洪战辉精神,认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是极不对称的,是极为矛盾的,这也从心灵深处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认同,但不会去做”这样一种信仰缺乏坚定性的表现。

让人深思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高度扭曲以及人格上的缺陷。他们对于洪战辉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怀疑起他行为的动机,认为这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现象。一个人这样怀疑他人伸出的友爱之手,长此以往下去,那它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了,于是,社会危机感、无安全感就会萦绕着他,使他的价值观不断地塌陷。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马列主义的淡漠,致使广大同学开始怀疑起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有高达68.0%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有20.4%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用来赚取荣誉“把它当成一种荣誉标志”,只有不到4.9%和6.8%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和“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两种正负价值取向的对比度高达76.7%,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广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时个人意识极强。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判断是非的标准过于偏激,常以局部代整体,用个别现象来概括全部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实用化,认为入党就可以换来地位、名誉与金钱这

种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紧密相关,影响了广大同学的价值取向。

同时,调查问卷的分析还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无责任化倾向,即生活状态就是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一种低迷、消极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对洪战辉事迹的看法,在调查中有10.1%的同学体现出这样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无所谓,与我无关”、“尚且不知道关于这个人的相关事迹”这样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但是,他们在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关心。他们有20.9%的人认为“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有18.1%的人认为“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的精神家园空虚”,有15.7%的人认为“人们的责任心下降”,有18.5%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淡淡,一切利益为上”。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心态的失衡,一方面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现实世界中,无论是道德水平下降还是责任心下降,无论是精神家园空虚还是一切以利益为上,都深深影响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同时,社会大的洪流下,在主流意识主导地位的影响下,他们对这种种现象又感到不满与困惑,于是矛盾与失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另一个矛盾点体现在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等指导思想情感淡漠的原因的问题的讨论上,只有30.8%的同学站在自身的角度,审视自我问题,而剩下的同学则大部分认为是“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造成的,占55.8%,更有甚者认为“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马列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是经实践证明的,是无容置疑的,它具有发展性,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下都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适用。部分同学颠覆性的答案,体现出其价值观已走向歧途,这与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理论学习是极为矛盾的。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部分同学的政治学原理与理论学习不够,只沉浮在表面,未能深入研究,这样在判断问题上,现实与理论的矛盾,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就产生了,这也造成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心态的失衡。 4.讨论

(一)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向上的,积极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强调内心感受,希望能照顾自己的家人,有舒适的生活,有真挚的友谊,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由于现在国家稳定,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意识并不强烈,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愿意追求个人自身的感受,这些变化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归咎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淡化。

(三)大学生更加注重现实世界,而对比较遥远,虚无的东西部感兴趣,他们不太在意所谓永恒的生活。而更强调现实感受。

(四)当代大学生因其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终极价值观的选择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终极人生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发展。

5、结论

从作这一次的调查开始,我们就在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气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认为不应悲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的状况。毕竟,他们是渴求发展渴求进步并努力迎合社会的一群,在这一次的调查当中,几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都希望过兴奋的充满挑战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朝阳般的气息和生命力,的确社会需要这种生机勃勃的干劲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发展。这种不甘平庸,积极创造的精神特质也是现代大学生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

众所皆知,人生价值的特点,首先在于价值关系中的两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会

和他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时又有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于价值表现上的能动性,人既是价值的承担者,又是价值的创造者。再次在于价值取向上的社会需要性,符合社会需要并被社会肯定的人生便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将对我们有更大的考验,特别是身处经济特区的我们,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且各种思潮的涌入必然会让我们面临更多的诱惑。所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以面向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实,超越由现实问题引起的种种困惑,更多地倡导一种“必要的牺牲”精神,求得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对于这一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荡涤中健康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不容忽视的是,有近30%的人人生观上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加以正确的引导。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1 你崇拜下列的哪类人物( )

A、 政治家 B、经济界人物 C、明星 D、科学家 E、普通人 F、我自己 G、无崇拜对象

2、 你认为以下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

A、 家庭美满 B、事业成功 C、腰缠万贯 D、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 E、出世

3、 你在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B、 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

C、 只要能满足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可以不顾

4、当今,你怎么看待“马列主义”(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 B、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现信仰危机 C、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 D、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

5、你觉得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 B、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C、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 D、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

6、你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的洪战辉的事迹的看法是( )

A、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B、可能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

C、一种愚蠢的行为,毫无经济头脑和自我意识 D、无所谓,与我无关

7、你怎样看待命运( )

A、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命运是“说不清的东西” C、命运靠自己掌握 D、命运就是一种机遇,由外界环境主导

B、8、你对自我的世界观的评价是:( )

A、强 B、较强 C、一般 D、较弱 E、弱

B、 9、中国是否需要宗教? ( )

A、不需要 B、需要

10、中国是否应当以儒学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 )

11、 A、不应该 B、应该

11、你对中国20来年的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是( )

A、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 B、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精神家园空虚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D、人们的责任心下降

E、人际关系淡淡,一切以利益为上

12、你认为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最好采用哪种途径( )

A、老师、家长的传授 B、书籍 C、网络、大众传媒 D、其他

13、你的终极价值观是什么( )可多选

A、家庭安全 B、舒适的生活C、真挚的友谊D、成就感E、幸福 F、社会承认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三篇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环境 人生观

1、前言:

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性等。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特作了本次调查,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的了解。它之于学生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引擎之于汽车。大学生不管年龄还是体魄都进入了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十分平衡。他们有知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他们的识辨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比较幼稚,还缺少敏锐和老练。他们的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如不及时匡正就难成大器。学习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从世界观的角度讲,如不能解决好为什么学、为谁学等属于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很难说他们都会成人、成才、成为国家栋梁。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涉及刑事案件的事实就是有力的佐证。

2、方法:

(1)被试

以五十名高校大学生跨四个年级为被试,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外来思想、观念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的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健康状态作大致分析。

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男女比例为26:24。

(2)问卷

样题如下:

1、 你崇拜下列的哪类人物( )

A、 政治家 B、经济界人物 C、明星 D、科学家 E、普通人 F、我自己 G、无崇拜对象

2、 你认为以下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

A、 家庭美满 B、事业成功 C、腰缠万贯 D、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 E、出世

F、其他_________

3、 你在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B、 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

C、 只要能满足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可以不顾

4、当今,你怎么看待“马列主义”(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

B、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现信仰危机

C、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

D、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

5、你觉得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

B、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C、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

D、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

6、你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的洪战辉的事迹的看法是( )

A、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B、可能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

C、一种愚蠢的行为,毫无经济头脑和自我意识

D、无所谓,与我无关

E、尚且不知道关于这个人的光荣事迹

7、你怎样看待命运( )

A、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命运是“说不清的东西”

C、命运靠自己掌握

D、命运就是一种机遇,由外界环境主导

8、你对自我的世界观的评价是:( )

A、强 B、较强 C、一般 D、较弱 E、弱

9、中国是否需要宗教? ( )

A、不需要 B、需要(原因:___________)

10、中国是否应当以儒学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 )

A、不应该 B、应该

11、你对中国20来年的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是( )

A、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

B、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精神家园空虚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D、人们的责任心下降

E、人际关系淡淡,一切以利益为上

12、你认为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最好采用哪种途径( )

A、老师、家长的传授 B、书籍 C、网络、大众传媒 D、其他______

13、你的终极价值观是什么( )可多选

A、家庭安全 B、舒适的生活C、真挚的友谊D、成就感E、幸福 F、社会承认

14、你的人生信条是:___________

3、结果与分析

(一)

由上表可知,排在前六位的终极价值观依次为“家庭安全,舒适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成就感,幸福,社会承认”,而这些终极价值观都与大学生个体自身感受密切相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内在体验,关注自身生活。(1)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被排在了第一位,说明温馨的家庭在大学生中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所爱的人。究其原因,出现这种情况与当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一方面家庭人口减少,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使家庭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由于单亲,离异家庭增多,使很多学生心灵受到撞击,更希望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2)舒适的生活排在第二位,则说明大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普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追求富足,舒适的生活。(3)真挚的友谊说明大学生由于尚在校园之中,更希望寻求一份真挚的友谊,有几位知己好友。这可能与大学生由于远离家乡,内心孤独有关。而由于就业,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原因爱情仍不重要地位。

(二)价值观的矛盾性与失衡化

我们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着自身价值取向的选择倾向与评价标准,他们高度认同当代提倡的正确的高尚的社会现象与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弊病深恶痛疾,却无可奈何;他们认同高尚,却畏惧世俗;他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引以为荣,他们关注发展,关心时事,乐于积极感受国家命运脉搏,却对社会大众道德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无能为力。同时,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与社会上普通大众的“现实主义”盛行有着极为紧密的正相关性。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用化”,也日益反映到这个特殊群体的信仰心态上来,这种种的社会现实已经成为他们心头的一道疤痕,剧烈的疼痛之后也许他们就不愿再去感受现实,感受社会了,于是,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日益“入流”,他们产生了矛盾,遭遇了失衡,于是,他们迷惘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树立科学信仰的关键,价值取向定向化意味着信仰方向的确定和层次的定位,价值取向的意识定位直接反映信仰心态的状况,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部分是正确的,积极的,与社会提倡的主流精神相符,也出现了“物欲化”与“冷漠化”心态的倾向,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与失衡化。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体现在问卷上就是他们对“感动中国2005”携妹求学洪战辉光荣事迹的高度赞同与积极评价,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有81.8%的同学选择了A选项“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与一致性,同时,广大的同学能基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有59.6%的同学认同“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与我国一贯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和谐的。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20来年的总体评价”一题,深度测试了广大学生是否能够以正常的以及全局的整体观念客

观评价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到的答案是:有26.9%的同学认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超过了其它的负面选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变得理性化了,并且价值取向也日趋成熟。

但是,通过调查,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时期,个人与社会正常的关系被扭曲,用个人否定社会成为这种扭曲的一个典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一时非常盛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利己性”上。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时候,仍然有近一半达40.4%的同学把个人利益优先化,着重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在“你认为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为数不少的同学以个人为出发点做了选择,有45.7%选择了“家庭美满”,有29.3%的同学选择了“事业成功”,在此选项上,反映出较强的性别差异,男生占到了64.7%。同时,只有不到5.1%的同学认同“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冷漠化倾向,而这与大学生高度赞同洪战辉精神,认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是极不对称的,是极为矛盾的,这也从心灵深处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认同,但不会去做”这样一种信仰缺乏坚定性的表现。

让人深思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高度扭曲以及人格上的缺陷。他们对于洪战辉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怀疑起他行为的动机,认为这是“出于某种名利上的目的”。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现象。一个人这样怀疑他人伸出的友爱之手,长此以往下去,那它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了,于是,社会危机感、无安全感就会萦绕着他,使他的价值观不断地塌陷。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马列主义的淡漠,致使广大同学开始怀疑起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有高达68.0%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有20.4%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用来赚取荣誉“把它当成一种荣誉标志”,只有不到4.9%和6.8%的同学认为学生入党“是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和“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两种正负价值取向的对比度高达76.7%,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广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时个人意识极强。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判断是非的标准过于偏激,常以局部代整体,用个别现象来概括全部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实用化,认为入党就可以换来地位、名誉与金钱这种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紧密相关,影响了广大同学的价值取向。

同时,调查问卷的分析还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无责任化倾向,即生活状态就是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一种低迷、消极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对洪战辉事迹的看法,在调查中有10.1%的同学体现出这样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无所谓,与我无关”、“尚且不知道关于这个人的相关事迹”这样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但是,他们在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关心。他们有20.9%的人认为“虽生活水平提高,但民族道德水平下降”,有18.1%的人认为“虽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的精神家园空虚”,有15.7%的人认为“人们的责任心下降”,有18.5%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淡淡,一切利益为上”。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心态的失衡,一方面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现实世界中,无论是道德水平下降还是责任心下降,无论是精神家园空虚还是一切以利益为上,都深深影响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方

式,同时,社会大的洪流下,在主流意识主导地位的影响下,他们对这种种现象又感到不满与困惑,于是矛盾与失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另一个矛盾点体现在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等指导思想情感淡漠的原因的问题的讨论上,只有30.8%的同学站在自身的角度,审视自我问题,而剩下的同学则大部分认为是“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造成的,占55.8%,更有甚者认为“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马列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是经实践证明的,是无容置疑的,它具有发展性,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下都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适用。部分同学颠覆性的答案,体现出其价值观已走向歧途,这与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理论学习是极为矛盾的。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部分同学的政治学原理与理论学习不够,只沉浮在表面,未能深入研究,这样在判断问题上,现实与理论的矛盾,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就产生了,这也造成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心态的失衡。

4.讨论

(一)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向上的,积极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强调内心感受,希望能照顾自己的家人,有舒适的生活,有真挚的友谊,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由于现在国家稳定,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意识并不强烈,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愿意追求个人自身的感受,这些变化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归咎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淡化。

(三)大学生更加注重现实世界,而对比较遥远,虚无的东西部感兴趣,他们不太在意所谓永恒的生活。而更强调现实感受。

(四)当代大学生因其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终极价值观的选择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终极人生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发展。

5、结论

从作这一次的调查开始,我们就在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气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认为不应悲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的状况。毕竟,他们是渴求发展渴求进步并努力迎合社会的一群,在这一次的调查当中,几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都希望过兴奋的充满挑战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朝阳般的气息和生命力,的确社会需要这种生机勃勃的干劲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发展。这种不甘平庸,积极创造的精神特质也是现代大学生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

众所皆知,人生价值的特点,首先在于价值关系中的两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会和他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时又有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于价值表现上的能动性,人既是价值的承担者,又是价值的创造者。再次在于价值取向上的社会需要性,符合社会需要并被社会肯定的人生便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将对我们有更大的考验,特别是身处经济特区的我们,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且各种思潮的涌入必然会让我们面临更多的诱惑。所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以面向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实,超越由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四篇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有知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我们的识辨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比较幼稚,还缺少敏锐和老练,所以我们的思想素质如何,我们的思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校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下面是此次调查活动之后我们的感想以及所得的结论。

根据调查的反馈大部分同学对大学生活比较满意,只有极少同学不满意。 大部分同学对上大学还是持赞成的观点,认为上大学对我们以后找工作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大学还是有好处的。极少数人认为上大学没什么作用,毕业后也是给没上过大学的人打工,他们的人生观有一点偏差,虽然他们忧虑是存在的,但是他们对待生活有点消极,积极乐观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之余,我们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例如在旅游中增长见识等。根据调查的反馈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宅在宿舍里,利用最后的大好时光玩游戏。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游戏人生,人生也会游戏我们。游戏偶尔玩玩无可厚非,它可以帮我们缓解压力等,但是不能沉迷于游戏,小玩怡情,大玩伤身。

在问卷中我们对于同学们对将来找工作的观点进行调查,得出的观点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工作是很容易找到的。一部分的人认为只要有能力,找工作不成问题,伯乐迟早会出现。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觉得找工作很难。当然还有一部分不着急找工作,认为考研可以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

同学们从事职业时最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其次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只有少部分人的关注度是工作的轻松程度和家长的意愿。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工作的要求是它的稳定性,而不是频繁的换工作,而不是它给的薪水以及其他方面。 对于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48%的大学生选择了有,16%的大学生没有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剩余的36%的大学生虽然有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但是经常变动。由此看出,我们的同学对理想和目标不太关注,盲目的度过自己人生的每一天。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但是理想和目标不固定的话和没有理想与目标意义差不多,我们的未来会一片迷茫,分不清方向。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是我们前进道路的指路明灯,我们要有自己的且唯一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

综上所述,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有许多的问题弱点,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人生态度,我们要进取、当务实、须认真、应乐观。

14艺术经纪 ***

143331****

2016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五篇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开放、反应灵敏、勇于创新,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反映着主体意识的扬弃和重塑的基本走向。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状与变化特点,对摸清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解决他们面临的人生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2016年1月至2月寒假期间,本人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见附表),从我家乡县大学生价值观评价、人生态度、责任感、抱负水平、行为表现入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取向进行思考,发现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是积极、正确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但同时也呈现出价值观标准功利化、价值观取向多元化、政治意识弱化、人生态度消极等趋势。针对这些新特点、新趋势,我们应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调查方式与样本情况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在假期期间对家乡(地名)归家大学生使用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进行,并对两种调查结果进行互相比较、验证。量表测试是根据测试对象的得分多少来判断所属类型的间接调查形式;问卷调查是使用自行设计的直接反映价值观认识、行为表现等状况的题目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调查分析

(一)量表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试验按照测试题目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测试内容包括:价值观、人生态度、责任感和抱负水平。

在价值观方面:由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在价值观方面根据遵从或非遵从社会规范和自我或他人导向两个维度,将价值观划分为踏实型(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和内控的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一种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是一种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于保守)、功利型(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等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四个类型,多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属于踏实型有半数以上,但也有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分别属于功利型和冷漠型,在调查群体中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已呈现多元化,并且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了正确价值观;

在人生态度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和周围状况基本满意,积极型、满足现状型两者之和为90以上%,这与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富有朝气和理想的优秀群体是相符的;

在人生责任感方面:测试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比较强,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非常强型,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属于比较强型,少数的同学属于不负责任型;

在人生抱负水平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与抱负水平都比较高,很高型和较高型分别为10%和80%,只有少数的大学生表现比较低,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富有理想的特点。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我对大学生进行量表测试的同时,还使用直接反映价值观认识、价值观评价、人生态度、责任意识、自我认识、行为方式等调查题目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既是对量表测试结果的验证,同时更能直观体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现状与特点。

1.关于价值观的认识和评价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是怎样认识和评价人生价值的呢?从以下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到答案。

(1)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还是实现自身价值?被调查的大学生意见很不一致。对前者,有40%的学生持同意态度,三分之一的说不清楚,少数大学生不同意;对后者,半数以上的持同意态度,三分之一的说不清楚,极少数的不同意。

(2)当问到“您对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献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持何种态度”时,半数以上的学生持赞同态度,一些同学无法说清楚,还有近30%的学生选择了不赞同态度。这表明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部分学生认识模糊。

(3)当问到“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由什么来决定”时,60%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一些学生选择了“社会声誉、名望的高低”,少数的学生选择“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还有的学生选择“地位的高低、权利的大小”,说明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务实性,这与同时利用量表测试所得出的存在一定比例的功利型价值观是一致的。以上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认识还不全面、不深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不足,就必然导致对人生价值评价的矛盾性、层次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4)对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认为应该……而实际上你会……”这一问题,有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应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一些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而在实际行动上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集体、国家利益为先”、半数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还有8少数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利益为先”,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实际行为出现了脱节现象,知行不一。

2.关于人生态度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赞成“竞争无情、适者生存”的观点,半数的学生能“积极面对、提高竞争力”。在参加“集体或公益活动”方面,半数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接近一半的学生视情况而定。以上数据说明,多数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与量表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但追求个人利益、功利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等消极倾向也比较明显。“义利兼顾”、“适当奉献、适当索取”已成为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甚至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自私自利的消极思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评价普遍不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少数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很有意义,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得很一般,极少数的人感觉生活得毫无意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经济、学习和就业三方面,这可能是大学生对自己生活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调查还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比较淡漠,希望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仅有三分之一左右,表示“无所谓、随大流”和“厌恶参与”的分别为48%和12%,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政治冷漠”态度,应该引起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3.关于自我评价

大学生在学习态度、求知欲、科学精神和进取精神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价不太高,认为“很好的”约30%,认为“较好的”约40%,还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足”,这与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大学生学习现状基本吻合。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科学精神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是高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4.关于行为表现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行为方式的主流是与社会发展合拍的。在生活方式上,多数大学生(60%)认为现实与浪漫兼顾,纯现实型和浪漫型分别为26%和20%,说明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形态上更追求张扬个性;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用来看书和上网;在消费观念上,60%的学生首先考虑的是实用性,这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务实性;当学生有困难需要解囊相助时,多数同学愿意压缩开支尽力帮助,也有40%的学生选择“象征性地资助”;在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多数学生认为很正常,40%的人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好评论”,仅有少数的学生认为不合适;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学习不好就“愧对家人和朋友”,一些的学生选择了“这完全是我个人的事”,还有少数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表明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淡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越来越明显。当问及“你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提高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能更好地完善自我”、“为不辜负家人和他人的期望”和“获得更多知识,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中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测试、调查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和变化趋势:

1.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

由于受市场经济效益至上的影响,过于强调和突出个人的作用,大大刺激了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在行为选择上更重视功利,讲求实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爱情婚姻等才是应该追求的现实理想,所以大学生价值标准务实化和功利性日趋明显。

2.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

对问卷中的很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或“视情况而定”;同是关于人生价值观认识的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调查,结果差别很大。这二者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还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片面性和局限性,或者说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定型阶段,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上还存在一种困惑和矛盾。所以,当前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引导非常必要。

3.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评价和选择开始趋向多元化,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统一,但总体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基本一致。而在同一个价值取向群体里面,对该价值观的认同度不一致的情况也明显存在,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还存在一定的层次性。

4.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

随着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逐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调查发现,对自我需要的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和追求及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立等,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多数大学生在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社会主体,仍然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追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过于强调个性的张扬,受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将“以人为本”绝对化,处处以我为中心,呈现出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5.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较计划经济时代有弱化的趋势。由于受市场经济追求效益的影响,尽管大学生还保持着对政治的热情和追求,但这种热情和追求更理性化和务实化。甚至有些学生过于热衷追求物质享受,开始对国家和政治漠不关心,有的还明确表示厌恶参与政治。

6.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

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势必导致人生态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多数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有较强的责任感,主体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的冷淡和不负责任,甚至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享乐生活观,同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状况不满意。

(二)对策思考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呈现出的这些新特点、新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

1.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甚至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蜕变,针对这种情况,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信仰教育、人生态度教育等等,高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强调其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职能,强调教育对象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它完善个体人格的作用,忽视了受教育者需要的差异性。今天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文化的鲜活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同时,这个群体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更加明显,他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心理素质、家庭背景等等,都存在一定差异。促进他们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打破传统的工作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个体,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3.不断更新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传递和更新越来越快捷、直接,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又非常活跃,获取知识的欲望很高,如果不能主动、及时地更新和深化教育内容,就无法保证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时间长了甚至可能挫伤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到:善于发现新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高度关注国内外时事,及时用我们党的新理论、新思想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替旧的教育内容、增加教育深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大力挖掘社会资源,通过组织有意义的讲座、影视欣赏、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教育形式多样化;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终身学习教育、就业指导与职业观教育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关键是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增强人文、服务和尊重意识。为了更好关注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我们应重点从如何强化自我教育、开展个性教育、增加情感教育、倡导全员育人和实现环境育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融入到和谐的环境中,达到意境合一,让学生在欢快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与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2016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六篇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2016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见图1)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具体见图2)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具体差异见图3)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详细可见表)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三)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当今社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中,昔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又夹杂进了“手机声声”。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工处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此次调研。

调研时间:20**年11月27日---20**年12月15日

调研对象:校本部外语学院、水土学院、经管学院等九个学院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调研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信度高。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消费去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校学生的花费主要在购书上。由于学校发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费去向中的通讯费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刚来到大学,对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都很陌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同时对于大学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习惯,总喜欢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换信息、交流意见。而大四的学生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恋爱消费方面,有些同学有着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是没有资金是浪漫不起来的。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费的。对于男生,需要给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用在化妆品、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都共同支出的一个方面是在衣着打扮上,名牌成为一种标志。“只买贵的,不卖对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恋爱是合理的,但对于恋爱中的种种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总之,无论是从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学生的看待社会的角度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上网消费: 无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上网消费都占了较为稳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左图是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是较为可观的。 进歌厅,打台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费型对较高。在大学中,女生更多地学会如何保养自己,水果既经济又实惠,所以是最佳选择。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时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校学生的消费去向多样化,正是多样化的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总的消费金额。下面是我校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和学期总的支出情况:

二、 月支出情况及学期支出情况:

月支出

学期支出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消费层次不等,出现了较大差别。从整体上看,我校大多数同学的月消费保持在200-400元之间,各学院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消费现象。而且在现代的各所大学的校园中,学生这样的高消费的现象均已屡见不鲜。对于着相当一部分的高消费的同学,他(她)们的经济来源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又如何呢?

三、经济来源及对家庭的影响:

经济来源 经济来源

学院父母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 勤工助学

资环100%

水土97、5%2、5%

外语83、33%16、67%

机电63、64%18、18%9、09%9、09%

生科72、22%11、11%11、11%5、56%

经管95、24%4、76%18、18%4、55%

以上表格中数据表明,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说明我校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有些学院学生占到了100% ;此外,助学贷款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方面卓有成效,使学生深切体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对学生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的经济来源是勤工俭学,说明我校学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学生对家庭的依赖过重,对他(她)们的家庭自然又有着影响。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的消费度对家庭的影响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家里因为供应大学生而使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下降。这说明学生的在校生活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家庭的生活。 “再穷不能穷孩子” ,绝大多数的家长这样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多,但我们就这样一个孩子,决不能因为钱而产生自卑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的舒畅,不影响学习”。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的地位。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再辛苦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在家长这般疼爱与呵护下,大学生是否该有自己的消费计划?四、消费计划 图表显示,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较为合理,虽没有制定消费计划,但是支出合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资金,更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计划性。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超支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合理,但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支出的方式增多,自然花费增多;(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外部诱惑增多,好奇心促使大学生尝试不该有的消费方式; (3) 在月初时,常常不自觉地超支(4)常常有意外消费,如和同学打赌输了,就要请客吃饭,请的不好又没面子,所以吃好的……总之,种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引起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五、对学校的引导力度的看法 观点比例。

很好,学生能从中收获很多5、71%

有一定成果,但力度不够22、86%

听说过,但没见什么成果14、29%

力度远远不够,亟待加强57、14%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对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消费知识的引导力度不够。当前我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等进行了引导,这说明我校在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生活方面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完善。虽然,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学生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消费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尽快加强有关方面工作的力度。

六、对“负翁”、“月光族”的看法

上表显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消费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这说明虽然我校学生中也存在高消费现象,但我校学生还有着正确的消费理念。只要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可以改变局面。但如果长此下去,容易引起攀比消费,大学生仍然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坚决不能踏入高消费的误区。

七、对贫困生界限划定的界限的看法

上图表显示了我校学生对确定贫困生标准的观点,为我校发放助学金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就我校贫困生标准划定的观点整理 学习成绩优秀

无手机、电脑、Mp3;注:学习、工作等需要除外无逃课等违规行为;不吸烟、不喝酒;上网较少,穿着朴素,不追求时髦;月消费金额在180元以下;生活费无法保证者;每学期生活费低于2000元;无经济源,生活节俭;经班级投票,学院认真核实;提名候选人,并跟踪调查;仔细了解各学院各年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然后再向各学院划分名额;由家庭所在地出示贫困证明结合平时表现;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九、解决此次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1、对当前在校生,由学校制定统一指导思想,然后由各学院团委向该学院学生召开思想引导大会,在会议上引导同学们提升个人的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在学林路、望岳路、神农路等学校主要道路上置办可长期保持的标语,以时刻提醒同学们。

3、由校团委引导,校学生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学林路展出展板,并举行一次“拒绝高消费”的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有些学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费状况,以及有些同学拿着家长的钱任意挥霍的情况,由各院团委组织各院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财物支出,并鼓励学生将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轻我校的高消费状况,学校对每一届新入校的学生及时展开思想座谈会,及时预防高消费的发生。并由学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开展班会,及时引导、教育。

2016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七篇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一)

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人员三类人群的“就业难”问题同时困扰着政府。即便是不断开辟就业岗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建立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都很难在短期内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内因不变,外因的作用难以发挥。现有二元劳动力格局下,大学生丢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摆脱“干部意识”、“白领情节”的诱惑,即转变自身就业观念成为突围“就业难”的不二选择。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观点也成了权宜之计。

既然暑期兼职好处多多,那么大学生究竟有哪些工作适合自己呢?其实学生假期打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家教、促销员、礼仪、翻译、服务生、实习、市场调查员、文字录入员、校园写手,建设小型网站等。鉴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少,人生阅历短的不利条件,有关专家提醒假期打工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尽可能到一些正规的公司去实习;因未参加过工作,所以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及这一专业有哪些路子可以走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要很清楚这一点,这是你打工的目的;现在就是你受苦受累的时候。因此不要在乎自己的筹劳,只需卖力地工作就可以了,你的付出与你的物质回报绝对是不成正比的,因此,能否在工作中学到你所需要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你对工作不了解,所以很可能你实习的工作并不适合你,如果是这样的话,早点离开,或者去做一些更适合你做的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你当然不会知道什么工作是适合你的,因此,多尝试、多接触才是你应该做的;很多公司都招假期工,其实就是实习生,一些小公司更会招,因为实习生不用付什么酬劳就可以为他们工作,他们求之不得。这对你来绝对是个机会。

现在来让我们看一组大学生兼职的几个意向。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看来,家教依然是热点

每年暑假时,大量大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回家留在学校做家教,激烈的竞争下,暑假家教工资往往比平时低了不少。一家教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平时初中家教在每小时15-20元之间,高中家教在每小时20-30元之间,但每到暑假就会大幅度下滑,“一般两个小时25元就不错了”。虽然暑假的家教市场一点都不景气,但是调查中发现,工作轻松、时间上也好安排、挣钱相对容易等种种优点,还是让家教成了大学生打工的第一选择。

大学生小B对她的假期打工算过这样一笔帐:假期做了一份家教,总收入是680元,吃饭大约花了150元,其他的日常花销差不多200元,净挣340元,对此她感到很满意。这是她人生的第一笔收入,她觉得自己也是个有价值的人了。

颇有新意的是,有的学生把兼职打工变成了外出旅游的副产品。李霞(化名)同学一直想去上海旅游,但因经费不足而一直未能如愿。今年暑假,她索性通过朋友在上海找了一份撰稿的兼职工作,一边兼职打工,一边旅游,一桩心愿在兼职中变成了现实。

浙江大学的两位在校研究生方琴和张朗峰合作的《我兼职,我快乐》一书日前出版了。他们结合自身的兼职经历,并走访10多个校园兼职“牛人”,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大学生活完全可以自立自强。张朗峰认为,“兼职,对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是面对现实的第一有效方法;对经济无忧的学生来说,是自我独立精神的体现。兼职本身没错,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兼职。”张朗峰和方琴称他们的兼职经历为“快乐兼职”。张朗峰的第一份兼职是家教,缺乏经验使他半途而废。后来他在一家营销公司找到兼职企划工作,一个月大概有较稳定的几百元收入,此外,他还做家教中介、卖旧教材等。就这样,张朗峰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还可以给上学的妹妹寄生活费。方琴靠自己不错的英语水平,做过口语陪练,又到师兄的翻译中心做过业务管理。在联系客户的过程中她捕捉到一个信息:中小企业需要网站建设。而做网站,对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方琴来说极具优势。她联合了两个同学,“清朗网络工作室”成立了。价平、质优、成本低,“清朗”慢慢树立起口碑。方琴又利用语言优势做双语网站,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的客户。2004年,工作室做到了50万元的营业额。方琴和张朗峰认为,兼职不仅让他们经济自立,还能用打工带来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验证书本理论。此外,兼职的另一好处是培养较强的抗压能力和乐观心态。方琴说,这也是促使他们写书的主要原因。“兼职时不可避免要经历失败,但也一定会得到长者的悉心指导。”张朗峰认为,兼职的任何得失,都是最好的实践教材。

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一些大学生“打工皇帝”——有的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有的家境不错但在学校消费很高,他们都把“打工赚钱”作为大学四年生活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学期内都在四处寻找赚钱机会。他们打工收获不菲的同时或多或少荒废了学业,这一现象引起了一些高校师生以及社会舆论的热议。

一、学生观点

有的同学对此发表自己的感言:“其实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不务正业,本身的专业课不好好学,却去打工,还说什么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只是逃避学习的一个借口,大学生能打什么工呢?而有的同学打工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购买一些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攀比虚荣心。”

“而且安全问题也是大学生最应该考虑的问题!现在打工比较多的是去做家教,现在有大学生因为家教而遇害,这屡见不鲜。去做家教,你自身的水平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水平吗?你想给家里减轻负担,却给你的父母无形中增加了一份牵挂!如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要钱或是别的什么还有什么意义!”另一个反对声音说道。

不过大多数持反对意见的同学都有这样的心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要把什么都赖在缺乏实践。缺乏实践这个大家都知道,可你为什么不想,人生那么漫长,为什么选择在大学出外实践啊?首先要明确自己来学校的目的,其实在大学还有好多知识要学的。只要你在大学期间打过工以后就会混的很好,那要大学干什么?提前出去实践打工只是你逃避的一个借口罢了。说到增加实践能力,了解社会学校没有给你实习的时间吗?每年的社会调查你怎么不好好去做?总说没有机会去了解工作、了解社会,其实根本就是现在许多的大学生太急躁,没有耐心,学生们要利用学校难得的几年时间,好好的珍惜学校的时光,多学习。

二、教师观点

那么对此举有的老师又是怎么看的呢?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要打工应该找一些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相关的工作,毕竟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现实情况是真正的毕业生都无法就业。要找到专业、时间、培训、薪资等各项都适合大学生的兼职工作少子又少。而学生们现在是“病急乱投医”不管不顾一门心思去打工,这样的打工弊端主要有:

首先,从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方面来说,学习与打工之间就像鱼和熊掌难已兼得也。我们要明确大学阶段是用来学习而非打工。大学生3-4年的求学时期正是最可宝贵的时间段。作为人生的分水岭,它将预示着你以后所要走的道路。有些大学生因打工经常逃课,或在课堂上想着如何赚钱,严重影响了学习。

案例:北京某大学高材生,一直成绩优秀,写得一手好文章,后偶识一“书商”并答应为其写书。在丰厚的酬金面前,他开始终日忙于写稿而无暇顾及学业,结果好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及缺课太多,还未毕业就被劝退学。

其次,在思想上,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若不把握好自己,增强自我的辨别能力,而一味想着挣钱,很容易迷失自己。大学生打工用去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学校交际的缺乏。相比之下,学校人文交际比社会实践更重要。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等毛病,变得市景俗气,歪曲我们的人生观。

再次,在现在的社会状况来说,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首先是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很多大学生都曾上当受骗——中介诈骗,乱收押金,直销传销等。去年的暑假广州就发生了近千名大学生暑假找工作被骗事件。其次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性,现在的大学生打工大多数都是付出体力型劳动。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做简单劳动是人才的浪费,而且大部分的兼职与他们的专业并不相关,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知识与实践相统一而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观点

的确,大部分大学生渴望找到能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可往往事与愿违。调查者小A是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本来想在电脑市场找个关于计算机的兼职。可找了几天发现除一些摊位招大学生组装电脑外,再没有其他相应工作。即使不涉及计算机专业,也很难找出“知识劳动”的活儿来,大部分单位招的不是服务员、促销员,就是做投递、发宣传单的,能和专业知识挂钩的只有家教。

就在许多大学生在“简单劳动”周围打转时,学校就业处的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做简单劳动是人才浪费。打工的学生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长远发展进行全方位考虑。建议学生不要“扎堆儿”,集中在某个行业(例如促销、餐饮),要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选择合适的行当,这样才能增长必要的社会知识。打工的最大收益应该是经验上的。大学生在初出茅庐之际建议还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第一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程度,第二可以为未来求职做前期了解,第三也能够让自己确实胜任。如果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易找到,那么就针对自己能力需要提升的方面寻找,毕竟社会是需要全方位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未来求职还是很重要的。

“打工陷阱”也是困扰大学生兼职的问题。这个词已听得大学生们耳朵生茧,但每年的被“陷”事件仍层出不穷。虽然老生常谈,却也不得不说。最常见的“陷阱”就是使用廉价劳动力。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学生急于假期打工的心理,有的夸大事实,有的无中生有,以“某某企业急招暑期打工者”的幌子引诱学生前来报名,收取中介费。一旦交完费,“信息”则遥遥无期,或者找几个做“托”的单位让学生前去联系。还有些企业平日积攒下一些员工不愿从事的脏活、累活,只待假期一到,找一些学生突击完成,然后给一点钱打发了事。这些都是利用了学生社会经验少,急于赚钱的心理。更有甚者是雇佣者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当初谈好的工资,总要缩水后才能发到学生手中,而且理由多种多样,防不胜防。许多学生单纯地以为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避免扣除工资,但事实却事与愿违,毕竟人为刀俎,你为鱼肉啊。

而最有必要提醒大学生的就是家教陷阱。学生以为家教是最安全舒适的工作,无须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得到不错的报酬。但近年来发生在家教过程中的强暴、凶杀案件比比皆是,这个陷阱让我们付出的就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了,很可能是生命的代价,更值得警惕。因此假期打工,要擦亮你的慧眼,把这打工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以免劳神费力还要生一肚子闷气。那么我们兼职者应该遵循哪些注意事项呢?

1、查中介资格。委托中介机构介绍前,应先查看是否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原件,办公地址是否与证件一致;同时,还可从公司招牌是否醒目、办公设备是否齐全、办公人员工作状态等,来判断中介是否可信。

2、不要轻易掏钱。不要轻易交钱给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交钱前多咨询情况,一问三不知、急着收钱的单位,多半是“黑中介”、“黑企业”。此外,还可从中介广告来判断岗位的可信度,越是“常年招聘”、“高薪急聘”岗位,越要小心,应聘时不要轻易交钱。

3、签合同。应聘成功,应与兼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权益。大学生假期兼职属短工行为,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约定具体工作时间,确定工资数额、工资支付时间及方式。具体条款可参照劳动合同。

4、拒绝高薪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薪虽然诱人,但要清楚自己的条件和特长,看自己是否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的效益,是否能对得起“高薪”。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要在心里多打几个问号:为什么他们会录用我?多个心眼便少一个受骗的可能。

5、大学生打工要注意保护隐私。不少大学生由于求职心切,经常会在应聘资料上不但留下自己的手机或小灵通号码,还将家庭地址、电话也一并留下。有关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对于一些过于私人的信息可以不予透露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二)

一、前言

作为在校大学生们,很多同学选择在课余时间做兼职来充实自己。据不完全统计,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经历,全国百万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

今年寒假,我也和很多同学一样加入了兼职的行列,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如今,兼职现象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我们不经要质疑,在校大学生如何处理兼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兼职是否有利于专业的发展、经历的积累呢?为此,我利用今年寒假的一点时间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兼职原因、职业选择、注意事项和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在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中,更全面的了解了大学生兼职这一现象。

通过问卷设计,调研实践及数据统计完成了此份“大学生兼职现象调研”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45份,有效问卷40份。调查学生98%为大一、大二学生,女生所占比例较高。

二、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明年就要踏上社会了,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学校里学好文化,技术固然重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增加经验也是必要的。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假期里做兼职,在我们看来,在大学期间参加兼职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增加一些社会实践经验,(

我们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热衷于兼职的原因做了调查,经过总结,发现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自立意识强,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来赚取酬劳,以取得一定的经济独立。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人希望通过兼职取得工作经验,以此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由此可见,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的压力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强大的冲击力,这是造成大学生兼职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兼职的职业选择

据调查,大学生做兼职,主要是从事家教、促销、导游等行业,这些行业所占的比例达到80%以上。

现今,导游慢慢成为大学生兼职“新贵”,经验丰富的导游更将成为旅行社的“抢手货”。作为科班出身的我们,对于此工作有更大的优势,只需在考取导游证之后即可联系旅行社开始带团。导游的优点就是工作时间弹性大,不与学习时间冲突。而且报酬较丰厚,还可以在工作中广交朋友。但也有缺点,就是工作强度大,对体力的消耗很大。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兼职职业的选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从中学到经验。都说行行出状元,兼职对于职业的选择也是这样,想起雷锋说的“螺丝钉精神”。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不管你做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只要你做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事,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大学生兼职注意事项

大学生兼职是值得鼓励的,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就拿我来说,我也曾经历了从受骗到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的过程。我在网上找了一家公司,公司让我去面试,其实那是个圈套。他们是劳务中介,以挂牌其它公司的名义来吸引大学生去打工,从中赚取劳务费。在此,以我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想说大学生找兼职一定要谨慎小心,并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上当受骗。

那么如何避免受骗呢?首先,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进门首先要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其次,不要付押金,如果确实要交,要问清理由,并将费用的性质、归还日期等都写进协议中。【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五、大学生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无论从性别还是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

我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也认为兼职与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因为我们一般做兼职都是在寒暑假或双休日,并不占用学习时间,在学校里,我们依然能放下心来安心学习。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再说,如果同学们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每一份工作,我相信这对我们无疑是有帮助的。大学就是一个强调自主学习的地方,而社会就是一座大课堂,只要你用心去学,就会发现许多奥秘。更何况,大学生在课堂了学习了那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同样可以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兼职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呢。

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学生兼职有利于专业的发展、经历的积累。由于我们是一个专科学校,比较注重技术的学习及实践经历,所以,兼职的锻炼就对我们更加重要了。而且,我们专业是国际导游系的英语系,出于专业的需要,我们要接触很多形形色色人,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而做兼职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接触社会,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

六、总结

总而言之,在就业形势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兼职是大势所趋。只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我相信兼职对于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很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润滑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以期掌握大学生兼职的一些特征,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网上兼职,赚钱经历,综合实力

一、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1、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2、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尝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3、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常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兼职。

二、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1、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2、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3、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4、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5、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1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近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2016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第八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家乡这样的“民办”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与日俱增。

现状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对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五: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六:针对我镇“国有民办”实验学校举债办学、举步维艰,而且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冲击较大,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状况,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收购,恢复公办学校的名分,并且将优质的师资资源与另外几所义务教育中小学进行平衡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期偿还建校债务,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进程。

对策七:针对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六、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二)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年暑假我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天,但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生人生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学生人生观调查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8006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