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

2016-01-09 09:22: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一:家乡的历史和发展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一:家乡的历史和发展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轮台县第一小学美术教案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3、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4、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一步认识家乡,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教学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

一、本课由三个版面组成。

1、第38页主要展现了重庆市老住宅区与新城区的风貌。虽然只是两张照片,但它记载着重庆的历史和发展。

2、第39页主要呈现了同学们绘制的以家乡发展变化为主题的小报及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反映家乡的历史和发展,同学们的选材各不相同,这也正是本页所要提示的内容,即“小组活动”参考。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综合的发展,其中包含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重点地选择一至两项较为熟知的或素材比较丰富的主题,会使我们的活动更容易操作,表现家乡历史与发展的脉络更清晰。

3、第40页向我们展现了一些地区标志性的景物,从时代上看有古有今,从形式上看丰富多样。的确,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标志性的景物,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则展现当代的风采。

作者:亢延耘 1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二: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

(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课件:从猿人到现代人的人类发展历史图片,引入“发展”的概念。 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2)提问:谁能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一说家乡这几年哪些方面有了发展变化?

(3)小结:

我们亲眼见到的变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无论大小均可以说。

2.授新课。

(1)家乡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了解。请各小组同学把本组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各组问题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

(2)“我把家乡的发展说一说”(小展示会)。

①家乡的胡同与现代街道的变化。

②城市与农村现代建筑

问题卡(课件):

③交通工具的变迁

问题卡(课件):

A.早期的交通工具

B.现代的交通工具

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D.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家乡的这些变化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与本组题目相关的文字、图片、物品等资料进行交流,并按照本组问题卡上的内容加以讨论和整理。

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认真倾听各组的发言。

其他组学生可进行补充。

3.把本组的题目用所学过的小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

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字抄写、文字排版、图片绘制等各项工作。

4.小结: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家乡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新城。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让我们去了解它更多的历史和发展吧,你会更加热爱它。

5.作业用班级或校级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

A.早期的交通工具

B.现代的交通工具

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教学反思:

本课是“家乡”系列最后一节课,它既是对前三节课的总结,也是对前三节课的升华。前三节课从家乡的老房子、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三个点出发,对同学们家乡的历史、传统进行了探究和总结,而本课则把视点放在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上,寻找家乡发展变化的足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其综合性是多方面的。从本课的题材上讲,它综合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文物、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表现方法上看,它又可以用手绘小报、绘画、文字、摄影、板报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学习成果;从学习方法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课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意空间去设计、完成家乡历史和发展的学习活动,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将是个挑战。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三:品社教案

从家乡看祖国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过程:

1. 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

(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表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作什么修改?

1. 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1 乡 音 乡 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起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

录象、录音资料。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音乡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与舞蹈:广东的粤剧,浙江的《采茶舞曲》、安徽的《凤阳花鼓》、苗族的《苗岭的早晨》、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江苏的《茉莉花》。

2、学生欣赏并说说对不同音乐的感受。

3、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美妙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教师出示唢呐、马头琴、二胡等部分民间乐器的图片,并适当加以介绍。

4、说说哪一段音乐是自己家乡的民歌,其他的又是哪些地方的?

5、欣赏不同地区的戏曲: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二人转。

6、教师小结:民间音乐是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

7、能体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三、欣赏民间工艺品

1、由于每个地方的生活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手

工艺品也是各种各样的。学生说说家乡海宁的手工艺品并实物出示。

2、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工艺品。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地工艺品,说出其名称、样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泥人、布贴画、麦秸画、刺绣、彝族香袋等)

3、教师出示根雕、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品的图片,简单介绍其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

4、教师小结:这些民间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

四、制作手工艺品

1、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精致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2、仿照同学们介绍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喜爱的手工艺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欣赏、评价。教师分别授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巧手奖”等称号,以示鼓励。

五、总结

1、说说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教师小结

3、师生共唱《同把希望开采》

课题2 乡风乡俗

教学设想:

广东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风俗人情。通过说说家乡的风俗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审美的陶冶。学生能用自己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俗、人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如划龙舟、元宵迎灯会、唱粤剧等。

2、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

2.教师应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广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人情。

二、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四:我可爱的家乡——莱州教案

《我可爱的家乡——莱州》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莱州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名胜古迹、家乡的物产,饮食文化等。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习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络资源等学习方法以及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莱州的自然景观和物产,从中感受到莱州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内容:

1、莱州的历史与发展

2、莱州的旅游景点

3、莱州的名人

4、莱州的特产

5、莱州的方言

三、活动过程:

(一)、自主活动。

1、利用星期天,让家长领孩子到莱州各地走走,领略莱州的美景,搜集莱州的风光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莱州的旅游资源和特产等,并作一些记录。

(二)、成果汇报展示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1、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光片或拍摄的照片,并作介绍。

2、说说或演演家乡的民间故事。

3、讲讲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典故等)

4、夸夸家乡的特产和小吃。

(三)、归纳总结。

学生梳理总结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心得,形成书面材料。

(四)、活动延伸。

1、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2、在学校中组织活动成果展出。(刊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或手抄报、建立网站„„)

第一课时 莱州的历史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3、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4、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

一、莱州的历史。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中华民国废府留县,由省直辖。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同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二、莱州的发展:

莱州市位于山东东北部、渤海莱州湾之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8公里,1988年撤掖县,设莱州市。现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个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11个镇、6个街道,常住人口88万,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之一。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6亿元。

莱州是一座节点城市。莱州地处青岛、烟台、潍坊三市交汇点的位置,向东连接胶东半岛,向西融入

黄河三角洲区域,向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荣乌高速公路、206国道、大莱龙铁路三条交通动脉贯穿全境。

莱州是一座港口城市。莱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有泊位12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6个,港口吞吐能力超过3000万吨,液体化工品仓储能力突破百万吨,是黄河三角洲区域规模最大的港口。2012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000万吨。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正在推进2个10万吨级泊位和华电国际2个5万吨级泊位项目,规划到2015年建成亿吨大港。

莱州是一座产业城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了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和黄金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山东省机电产业十大典范经济区等工业名片,新能源、临港加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45万千瓦,一期工程2×100万千瓦的华电国际莱州电厂预计2012年上半年可投产发电。突破发展商贸、旅游、金融、会展、文化等服务业,一年一度的莱州月季花节、中国国际石材工业展览会吸引海内外宾朋汇聚莱州。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莱州成为中国月季之都、中国玉米良种之乡和山东省增殖放流示范区。

莱州是一座宜居城市。莱州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云峰山魏碑刻石、大基山道士谷、东海神庙等古迹遗址源远流长。近年来,莱州传承文明古风,大力塑造现代城市文明,巩固了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荣获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山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三、拓展:

家乡的这些变化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与本组题目相关的文字、图片、物品等资料进行交流,并按照本组问题卡上的内容加以讨论和整理。

2、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认真倾听各组的发言。 其他组学生可进行补充。

3、把本组的题目用所学过的小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 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字抄写、文字排版、图片绘制等各项工作。

四、小结: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家乡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新城。正以一

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让我们去了解它更多的历史和发展吧,你会更加热爱它。

第一课时 莱州的历史与发展

姓名 等级 时间

1、莱州是一座节点城市。莱州地处 、 、 三市交汇点的位置,向东连接 半岛,向西融入 区域,向北与 半岛隔海相望,荣乌高速公路、206国道、大莱龙铁路三条交通动脉贯穿全境。

2、莱州市位于山东 部、 之滨,总面积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公里, 年撤掖县,设 。

现辖 个镇、 个街道,常住人口 万,是全国 县和山东省 强县之一。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 亿元。

3、莱州是一座产业城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了中国 都、中国 之都和 生产基地、 基地、山东省机电产业十大典范经济区等工业名片。一年一度的莱州 节、 工业展览会吸引海内外宾朋汇聚莱州。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莱州成为中国 之都、中国 良种之乡和山东省 示范区

4、莱州是一座宜居城市。近年来,莱州传承文明古风,大力塑造现代城市文明,

巩固了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荣获了中国 之乡、中国 城市、国家 城市、国家 模范城市、中国优秀 城市、国家 先进城市、全国 进步示范市、全国 综合治理先进市、山东省 称号。

第二课时 莱州的旅游景点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咨询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通过咨询,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合理开发。

活动难点:绘制旅游示意图。

活动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活动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确定景点实地考察,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位置、开发情况、游览示意图等)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4、查阅地方志,咨询,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5、实地考察,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包括:开发的目的、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

6、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旅游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家乡旅游景点知多少。

1、请同学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请同学说说对已开发的景点有哪些改进建议。

二、教师总结:

【云峰山简介】:

又名文峰山,俗称笔架山,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莱州市南15华里处。云峰山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画。春来,苍松滴翠,百花吐艳;初夏,刺槐花开,皑皑雪白;秋日,松涛波涌,霜染枫红。“春桃”、“夏槐”、“秋枫”为三时绝景。云峰山名胜古迹众多,自山麓至山顶,分布历代刻石37处,闻名于海内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郑道昭于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宝贵题刻17处,均刻在山内险峻的摩崖之上。郑道昭被誉为“北方之圣手”,著名的《荥阳郑文公之碑》高2.8米,宽3.6米,为魏碑之冠。另有《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亦为名刻。其字体承隶启楷,书法谨严浑厚,苍劲飘逸,历来为金石家、书法家所推崇,是研究中国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学者接踵而至,访谒碑林,并留下了大量的书画墨宝。日本书道学者对云峰刻石更是推崇备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学童,每年来此访碑者络绎不绝。云峰刻石不仅是书界圣地,更成了连接四海友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五:我爱家乡美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美》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变化、风俗习惯、家乡特产,立足今日,展望未来,从现在做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创造新生活的实践能力。

3. 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学生以自身实际行动去履行我们的职责,共建和谐美丽绿色的大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作文、采访记录、学生ppt等。

【活动形式】

展示汇报

【说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在这片土地上,长在这片土地上,和他朝夕相伴,息息相关,我们热爱这片土地,但是我们了解他多少呢?爱它就要了解它,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方方面面读懂它,认识它,

课下我们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调查了关于家乡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汇报展示交流一下。

二、各组展示汇报

师: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发展,曾经这片土地上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过怎样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呢,让我们听听XX小组的调查。

1. 家乡历史

师:历史积淀着文化,地域文化就形成了地方风俗,了解这片土地怎能不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呢。XX组对此做了调查,让我们听听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到什么风俗的特点。

2. 家乡习俗

师:风俗是文化,吃同样是文化。大港有很多吃的特产, 但除了吃还有什么特产呢,听听XX组带给我们哪些新的认识。

3. 家乡特产

近年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XX组的同学会带给我们精彩的介绍。

4. 家乡变化

听了这四个小组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现在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好,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家乡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请听XX组同学对家乡未来的展望吧。【在这里,通过学生了解家乡变化进行环保教育。】

5. 家乡未来

三、谈“家乡梦”

是呀,这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未来家乡的美好,这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那么其他组的同学的“家乡梦”是什么呢?

三、小结

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希望大家刻苦学习,长大后能为自

己的家乡出分力,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回家把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的资料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听。最后请听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六: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三单元 家乡,我为你骄傲(11课时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5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果。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用切合本地实际的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准备好调查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家乡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问题,引导新的学习内容:“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

2、 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仪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3、 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结合讨论所得到的结果,阅读并分析教科书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及时总结各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4、 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可根据教科书上提供的计划格式,分项进行指导,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确定上。

5、 小结,建议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根据居住地的远近,分小组落实调查任务。 家庭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调查计划,完成各自选择的调查任务。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1课时)

教学目标 、 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 了解家乡的名人、普通劳动者及其对家乡的贡献。 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教学准备

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或生活用品可能会涉及很多内容,教师事先做一些说明,不论是一座建筑,还是一件小的日常用品,都渗透着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汇报调查的过程,谈一谈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都有些什么收获。提问:“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们去了哪些地方?访问过哪些人?查阅过哪些图书资料?”

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的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演讲。“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请同学把自己调查的结果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引导学生将演讲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发明这一主题上。

4、 科书第59页的课文,并引出如下问题:“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炙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什么贡献?除了名人,还有哪些人对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贡献?”

填写名人简历卡。要求学生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格式,填写一份大家认定的“家乡名人简历”。向学生说明,名人的范围是从古到今做出了突出成就的劳动者。

6、 谈感想。“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7、 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担收集不同时代家乡名人的资料,拟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课题2 传统与进步(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 搜集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本地区某些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文字或录象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回顾一下,家乡人为家乡发展所做出贡献,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

2、 看传阅资料。了解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的状况,以及它们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 讨论。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4、 全班交流。就前面讨论的结果请小组报告向全班做汇报,在黑板上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板书:以前的生产技术落后,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力完成,产量低。

现在的生产技术先进,整个过程主要靠机器完成,产量高。

5、 写一篇感想,可以是几句话。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七:历史悠久的家乡 教学设计

历史悠久的家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燕赵大地我的家乡”、“家乡的名胜古迹”两个小主题组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位置,家乡的历史,家乡的物产资源和名胜古迹等,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在了解名胜古迹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这块美丽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在我们家乡的这块土地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旅行时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讲述旅行时的见闻。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家乡——河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教师 同学们,一说起我们的家乡——河北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燕赵大地”来形容,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第二页,看看战国时期是那两个国家位于我们家乡的版图上。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我们河北省简称“冀”,又以“燕赵”代称。这些名称研究起来,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家乡名字的来历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和南部,所以后来就将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建议 (老师可参考文本资源,介绍名称的来历)

提问 我们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展示 河北政区图。

讲述 大家看到了现在河北的政区图,渤海被揽在我们家乡的怀中,而且北京市和天津市镶嵌在中部和东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活动 阅读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河北省的准确位置,了解河北省的基本概况。

介绍 河北省的地理概况: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

50多个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提问 我们的家乡资源丰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河北省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总体介绍。 展示 视频《河北介绍》。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活动 下面大家从课本第3页开始看,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活动。

过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他们的历史吧!

活动 请同学先讲述自己收集得来的知识或者亲身旅行时的感受,老师可以在学生说完每一个名胜后有一个总结,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概括介绍这个古迹,参考资料详见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

承接 这些只不过是家乡名胜古迹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欣赏更多的家乡风景和名胜。 活动 请你阅读教材P.6-7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名胜古迹得概况。

学生活动。

教师 我们了解了一些课本上提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当然了,我们的家乡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肯定要比书上介绍的多得多。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回小老师,把你知道的美丽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 略。

(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借助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故事,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讲述的间隙,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这节课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来实地调查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讲授新课】

活动 调查家乡附近的某一名胜古迹,并了解名胜古迹是在什么年代建成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拍一些照片、录像等。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班级联合搞。

注意

(1)学生可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每个小组去不同的地方,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调查提纲,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2)调查前要有明确的提纲,可以让学生先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家乡的名胜古迹有一些简单的认识。调查提纲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修建的时间;为什么修建;修建人的姓名;历史上的几个方面;对现在的影响等。

(3)调查完毕要总结调查中的感受,回来进行小组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古迹、文化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考察,把收集来的资料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研讨。老师可以发起评比等活动。如果不能走出校外,可以利用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学习,同样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锻炼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分析能力。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和活动,使大家对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4.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八:六年级家乡教案

1、家乡的古迹

吉林大地的古人类遗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吉林省的古人类遗址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吉林的古人类遗址都分布在我省的哪些地方

课前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吉林的古人类遗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吉林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大约5万——一万年以前,吉林各地就已出现了人类活动。这节课我们学习吉林大地的古人类遗址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书第3页上的内容

问:1、考古资料表明吉林省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哪里?

2、“榆树人”遗址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3、哪个遗址于1999年被评为全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看一看:古人类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他们的生活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4、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他们怎么生活?请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三、总结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情感。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吉林集安高句丽文化遗址。

课前准备:通过参观或询问家长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找一找:根据你了解的情况,从吉林省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图中(书第6页),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三、学习认识集安高句丽文化遗址

1、高句丽遗址都有哪些重要历史遗迹?

2、东方金字塔和东方第一碑都是指哪些遗迹?

3、了解高句丽民族。

四、了解我们家乡的其他历史古迹。

五、填书11页填一填,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家乡古迹情况写在书中调查表中。

六、总结

我为保护历史遗产作贡献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开发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措施,使学生从树立热爱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通查资料了解国内外开发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措施。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各地在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上都存在着哪些矛盾?各地无原则的开发历史文化遗迹都造成了什么损失?

三、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各地都出台了哪些规定?

四、你个人认为在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存着哪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五、你能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出哪些好的建议?

六、阅读书15页的资料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什么时候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我国都有哪历史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七、总结

2、伪满时期的吉林

“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成立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教育学生要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的有关情况。

课前准备:通过询问成人、浏览遗址或查找资料,了解“九一八”事变及伪满洲国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题

二、“九一八”事变

1、日本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又是以什么借口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2、东北三省为什么沦陷的那么快?

三、伪满洲国的成立

1、伪满洲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溥仪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什么协议,犯下了什么罪行?

2、了解伪满皇宫及八大部

四、互动:同学相互交流你所知道的伪满洲国和和傀儡皇帝溥仪的事情。

五、总结

日寇的暴行和奴化统治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知道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

课前准备:通过阅读报纸、书刊或观看影视资料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家乡人民的残暴统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疯狂掠夺”事变之后日本人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哪些物资掠夺?

三、日本帝国主义共从东北地区掠夺过去多少物资?

四、日本帝国主义对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犯下了哪些罪行?东北地区被残害致死的劳工有大约多少人?东北地区共发现几个万人坑?

五、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进行怎么样的奴化教育?

六、讨论:有人说,日本在殖民地推行奴化教育,是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实现“东亚共荣”,客观上帮助中国发展了教育,促进了中国现供货为中国培养了人才,对此谬论,谈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九:历史悠久的家乡教学设计

1.历史悠久的家乡教学设计

六十中小学部 付秀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旅行时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讲述旅行时的见闻。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

学生回答 略。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学生回答 略。

过渡: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家乡——河北。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师: 同学们,一说起我们的家乡——河北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燕赵大地”来形容,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回答 略。

师: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第二页,看看战国时期是那两个国家位于我们家乡的版图上。

学生回答 略。

讲述:我们河北省简称“冀”,又以“燕赵”代称。这些名称研究起来,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家乡名字的来历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和南部,所以后来就将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建议:(老师可参考文本资源,介绍名称的来历)

师:我们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展示:河北政区图。

讲述:大家看到了现在河北的政区图,渤海被揽在我们家乡的怀中,而且北京市和天津市镶嵌在中部和东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活动:阅读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河北省的准确位置,了解河北省的基本概况。

介绍:河北省的地理概况: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

蒙古、朝鲜等50多个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问:我们的家乡资源丰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河北省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总体介绍。

展示:视频《河北介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活动:下面大家从课本第3页开始看,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活动。

过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他们的历史吧!

活动:

师:请同学先讲述自己收集得来的知识或者亲身旅行时的感受,老师可以在学生说完每一个名胜后有一个总结,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概括介绍这个古迹,参考资料详见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

承接:这些只不过是家乡名胜古迹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欣赏更多的家乡风景和名胜。

活动:

师:请你阅读教材P.6-7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名胜古迹得概况。

学生活动。

师:我们了解了一些课本上提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当然了,我们的家乡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肯定要比书上介绍的多得多。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回小老

师,把你知道的美丽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 略。

(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借助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故事,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讲述的间隙,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这节课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来实地调查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二、讲授新课

活动:

师:调查家乡附近的某一名胜古迹,并了解名胜古迹是在什么年代建成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拍一些照片、录像等。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班级联合搞。

注意:

(1)学生可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每个小组去不同的地方,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调查提纲,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2)调查前要有明确的提纲,可以让学生先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家乡的名胜古迹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调查提纲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修建的时间;为什么修建;修建人的姓名;历史上的几个方面;对现在的影响等。

(3)调查完毕要总结调查中的感受,回来进行小组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古迹、文化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考察,把收集来的资料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研讨。老师可以发起评比等活动。如果不能走出校外,可以利用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学习,同样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锻炼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分析能力。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和活动,使大家对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

情感。

2.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4.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板书设计: 1、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篇十:《家乡的历史名人》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潍城区北关小学六年级 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家乡的历史名人 》 武娟娟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本册的重点,第六课家乡的历史名人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已经掌握了一些运用微机的能力,养成的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个别同学基础比较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背景对美化幻灯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种背景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设计为主题服务的意识。

2、技能目标:能够设置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3、情感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和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二)难点: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五、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微机教室,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课堂演示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7—

—8—

—9—

—10—

—11—

相关热词搜索: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教案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家乡的历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180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