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雨雪曲卢照邻

雨雪曲卢照邻

2016-04-08 11:35:4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雨雪曲卢照邻(共5篇)边塞诗2012-三星上课教案自主练习讲评——诗歌鉴赏部分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得分或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对答案进行“正误纠偏”,提醒学生答题基本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次诗歌鉴赏做得极差,班级均分只有3 4分,最高分6分,只有姜旭、张旭阳两人,李晶晶、张艺婷、董舒路、严...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雨雪曲卢照邻》,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边塞诗2012-三星上课教案》

自主练习讲评——诗歌鉴赏部分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得分或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对答案进行“正误纠偏”,提醒学生答题基本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次诗歌鉴赏做得极差,班级均分只有3.4分,最高分6分,只有姜旭、张旭阳两人,李晶晶、张艺婷、董舒路、严茂茂、杨鹏1分,孙旺0分,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答题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并总结答题规范。

二、评讲试题。

(一)了解边塞诗。

1. 题材:这首诗是什么题材的诗歌?——边塞诗。

2.我们来看看边塞诗高考时怎么考的?

(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3.你能从这三首诗中总结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小结。教师相机补充。

意象:

①边塞之地:楼兰、轮台、阴山、凉州、受降城、玉门关„„„

②边塞之景物:黄沙、秋月、雪山、大漠、孤城、黄河、长云„„

③边塞之乐:羌笛、胡笳、琵琶,《梅花落》、《关山月》、 《折柳曲》、《怨杨柳》„„

④战争之意象:烽火、羽书、 辕门、角鼓、旌旗、雁飞鹰扬„„

画面特点常用词语有:

雄浑、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苍凉、肃杀、萧条、萧瑟、荒寒、凄寒„„

情感:

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久戍边地,思乡念亲的悲情;

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和戍边将士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雨雪曲卢照邻

(二)读懂诗歌。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了解边塞诗的特点,现在回到试题。

从哪些意象看出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虏骑、关云、胡沙、高阙、长城、节旄。 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请同学把全诗意思串讲一遍。

一名中等同学串讲。

教师点拨。

题目:“雨雪曲”是乐府曲辞,以鼓角为伴奏,其声悲咽,如姜夔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

基调:悲。

首联: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交代时间:三秋,深秋;地点:边关;事件:虏骑入侵。 颔联: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抓住典型景物写边关景象: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汉)的月亮一样明亮。(“暗”不是昏暗、暗淡,想一想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暗”是写雪之大。) 颈联: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继续写环境,在冰雪覆盖之下,高山像银子建成的宫殿,长城像宝玉建成的城池。还记得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给我们什么印象?——壮美。所以,“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是一种什么样的景?雄阔壮丽,壮美。

尾联: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节旄”指什么?唐军旗帜,战场上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旗帜零落到尽,说明什么?将士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了,本该受到嘉奖,天子却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至此你看出作者对边关将士什么情感?——同情。对天子什么情感?——不满。

(三)评讲试题。

【考纲要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病例1. 颔联描绘了一幅大雪下的如沙般昏暗,冰像月亮一样明澈的萧条、壮阔、悲凉、凄苦的景象。 (0分) (刘泽远)

【病因分析】画面描述关键词出错,特点太多。

【参考答案】 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的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苍凉、苦寒的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

【答题套路】

(1)描述画面内容(要列举诗中有关意象)。 (2)概括画面特点(时间、地点、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病因分析】审题不清。“哪些”至少要答到两点。

病例2. 俯仰结合,写高山为仰视,写长城为俯视。 (缪志刚)

病例3 虚实结合,高山、长城为实写,银子堆成山,玉砌成城是虚写,为诗人想象之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昏庸无能,贪享富贵,不问边关战事。(董舒路)

病例4 侧面烘托,长城及两边的山落满了雪,成了银色和玉色,从侧面烘托了雪之大。(张建洋)

【病因分析】手法错误。

病例5.借景抒情,借高山、长城等景物,、自己的愁闷之情。(蒋成),抒发对国事的担忧之情。(韩琪)

病例6.夸张,写长城两边的山是由银做的,长城是玉做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生活的奢侈浮华。(李晶晶)

【病因分析】分析错误。

【参考答案】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西雄阔壮丽的风光(1分)。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壮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知识链接】(选用)

投影,解说:有时候也把修辞手法归入表现手法之中。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对偶

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白描

视角变化:视觉、听觉、触觉

远近、上下、俯仰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病例1. 比喻,将冰雪分别比作银、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壮丽的塞外冬景。(2分)(苏强)

【答题套路】

点(点明手法名称)

析(结合诗句分析)

评(指出表达效果或思想感情)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请你评分】

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唐朝军队衰落的感慨之情,和对岁月变迁、物是人非、战事纷扰不断的悲叹之情。(张艺婷)

尾联表示对远出使臣悲惨命运的同情、怜悯,对和平的希望,以及对天子对出征使臣漠不关心的不满、斥责之情。(姜旭)

【参考答案】①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的同情(2分);②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姓名却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

教师总结:在答题时,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答案要靠船下篙,结论在前,分析在后。这也是我们做诗歌鉴赏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 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特点:自然环境恶劣(1分);军情紧急(1分)。

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表现了对饱受战争之苦的边塞将士的同情(1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板演,点评:

当然,诗词鉴赏中我们同学还会出现其它错误,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得到理想的分数。

篇二:《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4月双周测语文试题》

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语文试题 2015.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面对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 。

②面对被碾轧的小悦悦,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 ,只有热心的捡破烂的大妈挺身而出。 ③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噪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 。

A.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漠然置之 B.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C.置之不理 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D.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漠然置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B. 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巨大,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版权保护不力。

C. 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D.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3.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⑤④⑥②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月夜》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虫声新透绿窗纱。

A.睡起秋声无觅处 B.天涯静处无征战

C.今夜偏知春气暖 D.寂寞空庭春欲晚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比喻,表现出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素淡、和谐,表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

B.美国包着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借代,通过两种典型事物透射出老舍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也表现了老舍的民族自豪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夸张,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D.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顶真,形象地写出了鲁四老爷这个传统老学究表面上斯文儒雅,又自命清高,思想本质上却迂腐守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尚德缓刑书(节选)

(汉)路温舒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

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

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

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注】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开始登上皇位。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文公用伯 伯:通“霸” B.援而立之 援:支援 ..

C.然太平未洽者 协调,和美 D.绝者不可复属. 属:连接,接续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太平之未洽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B.天下归仁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C.然后宗庙以安 思垂空文以自见 D.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3分)

(2)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4分)

(3)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3分)

9. 全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劝谏皇帝要“尚德缓刑”的?(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答。(10分)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 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 冰如汉月明。

①②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2)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3)人间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4)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 ,则芥为之舟。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明者因时而变, 。((汉)桓宽《盐铁论》卷二之枕边第十二篇)

(8)从善如登, 。(《国语·周语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南洋的脚印

徐风

①乙酉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马六甲。

②夕阳下的圣安德鲁教堂响起了袅袅不绝的钟声,栖息在福莫沙广场巨大的荷兰风车上的白鸽正在徐徐起飞。这里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一个古城。我有感觉。许多地方走过了,我没有感觉;风景是一种灵性的呼唤,让我有感觉的地方必定与我的性情有着某种暗合。

③我在马六甲小城的一条唐人街上走得惶惑,是因为我固执地要在这里寻找一位故人的足迹。六十六年前,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宜兴人悄悄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他只带了一卷宣纸和几支毛笔,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没有闲情逸致;他一天画十几个小时,他卖画,从新加坡卖到马来西亚,每天把一口袋一口袋的钱寄回国内,支持抗战。他的祖国已经沦陷,炮火正在每一寸国土上燃烧。国已破,家亦亡,各路名士凄凄惶惶作鸟兽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就徐悲鸿而言,当时他已名满天下,只要他愿意,可以去做官;他可以去发财,当时发国难财的君子小人何其多矣;他还可以躲到象牙塔里去搞他的艺术,或者干脆颓废沉沦。雨雪曲卢照邻

④琼州会馆。侨生客栈。黄麻子蛇馆。鑫记百货。福贵金店。剥落的繁体汉字招牌点缀着马六甲的汉唐遗韵。但一路走来的我显然已找不到六十六年前那位宜兴前辈在此留下的任何踪迹。是的,现存的史料对徐悲鸿在马六甲小城卖画只是一笔带过。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我一走进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他的气息。那是一种冥冥之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会心的默契。导游也坚持说她听年迈的居民说过当年徐悲鸿在这里卖画的情景。那是非常炎热的天气,徐悲鸿依然穿着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粗大的自来水画笔。脸上则荡漾着江南人特有的自信的微笑。他画得汗流浃背,宜兴人吃不消那样闷热的桑拿天。这里的榴莲也不合江南人的口味。他日夜地画,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命地挣钱,多卖一幅画,也许就可以多买一箱子弹。心在流血,他笔下的苍鹰却依然雄健,烈马依然奔腾,雄鸡依然高亢,天下兴亡在一个爱国的文人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从屈原到范仲淹,莫不如此。

⑤1939年的徐悲鸿在这里或许还会与一个朋友见面,他叫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时他已躲到新加坡,在一份华文报纸做编辑。战争不需要小说。他懂日语,但恨日本人。徐悲鸿来办赈灾画展,他连篇累牍地写文章捧场,称悲鸿的名字“已经与世界各国的大画师共垂宇宙”。因此我想,他们的见面应该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或许会选一家能做江南菜的酒楼。这里不会有绍兴的黄酒,达夫是酒仙,身上有名士气,喝酒若喝不痛快,他会用富阳话骂娘;悲鸿则不善饮,但他会不断替达夫斟酒。他们说得最多的当然是国事,他们对局势的分析都不乐观。日本人已经嚣张得要与全世界为敌。悲鸿却还要在东南亚走下去,他还要去印度见泰戈尔。他还要继续用他的一千多幅画去宣传抗日、赈济灾民。而达夫恐怕在新加坡也呆不下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个有抗日倾向的大文豪呢?

⑥天色渐渐晚了,马六甲的风也是烤炉般的热。我终于登上全城最高的圣保罗山,这里有一座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据说是古老的阿法摩萨城的最后遗迹。就像中国的圆明圆一样,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我想,当年徐悲鸿和郁达夫也许就在这里道别。看见了吗,那里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指着不远的马六甲海峡对岸的一处岛屿说。我心里一紧,那影影绰绰的所在,就是郁达夫最后的蒙难之地。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他被日军杀害了。徐悲鸿得到消息,难过得久久不能言语。马六甲竟是他们的永诀之城。

⑦夜幕降临的时候,我要离开这里去吉隆坡了。万家灯火的马六甲并没有依依惜别的意思。但我还是有感觉。我相信这里的许多条街巷里有悲鸿的脚印,相信一些油漆剥落的门楣或樟木箱里深藏着与悲鸿有关的故事,那是一定的。那些老故事就像老酒,一百年两百年后,依然会弥漫着芬芳。

(文章有删节)

12.分析第②段和第④段段首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3.作者在马六甲小城寻访徐悲鸿的遗迹,为什么要写郁达夫?(6分)

14.文中为什么要把想象中徐悲鸿和郁达夫道别的地方安排在圣保罗山上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上?(4分)

15.作者反复说他对马六甲小城“有感觉”,请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谁是最可怜的人

刘再复

(1)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2)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候。

(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在当时的文化改革者的笔下,中国的专制、压迫、奴役,中国人奴性、兽性、羊性、家畜性,中国国民的世故、圆滑、虚伪、势利、自大,中国妇女的裹小脚,中国男人的抽鸦片,等等黑暗,全部推到孔夫子头上,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

(4)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20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任意定性、任意编排、任意驱使的人。不错,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不幸,我们的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可怜这位“先师”,一会儿被捧杀,一会儿被扼杀,一会儿被追杀。揉来捏去,翻手为神,覆手为妖,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5)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是“敲门砖”,权力之门、功名之门、豪门、侯门、宫廷门,都可敲进去。不读孔子的书,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反面的。先前要当进士得靠他,现在要当战士也得靠他,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士。这回与五四不同,五四时只是一群知识分子写写文章,这次批孔则是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动用了整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不仅口诛笔伐,还给他踩上亿万只脚。

(6)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鲁迅语)。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他被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里到外,轰轰烈烈。古代的手段也没闲着,立庙、烧香、拜祭全都汹涌而至。这次重新摩登,差不多又是把孔子当面团,不同的是二十年前那一回把他踩下了地,这回则是捧上了天。揉捏时面团里放了不少发酵剂,于是格外膨胀,孔老先生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师。

(7)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捧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也有责任。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崇尚苏格拉底的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的也是他们。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或供奉,或消费;或扣头,或玩玩,或做敲门砖,或做万金油,或立孔庙与关帝庙并列,或办孔氏牛肉店与妓院同街,全都无关紧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并无诚心,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食欲大于敬意。都是用

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线常常分不清楚。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可怜: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8)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

(9)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

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17.联系全文,分析第(7)段的作用。(6分)

18.结合上文,具体阐释最后一段作者的“愿望”。(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人的,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

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校对:朱学慧、张志强、蔡燕)

„线„„„„„内„„„„„不„„„„„要„„„„„答„„„„„题„„„„„„ 高三语文附加题 2015.4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 子 产 死 游 吉 不 肯 严 刑 郑 少 年 相 率 为 盗 处 于 萑 泽 将 遂 以 为 郑 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韩非子·内储说上》) 21.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云:“韩非囚秦,________________。”(3分) 22.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陈宫计策后,将计就计,诈死诱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双方因蝗灾而罢兵。 B.《子夜》刻画了投机商赵伯韬的典型形象。他在吴荪甫办丧之际,拉拢他和杜竹斋结成公债大户,想在股票交易中牟取暴利。 C.在《老人与海》中,鲨鱼和大海都具有象征意义。鲨鱼象征了人类社会中邪恶力量,大海象征了 姓名_____________ 学

篇三:《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4月双周测语文试题》雨雪曲卢照邻

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语文试题 2015.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面对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 。

②面对被碾轧的小悦悦,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 ,只有热心的捡破烂的大妈挺身而出。 ③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噪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 。

A.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漠然置之 B.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C.置之不理 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D.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漠然置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B. 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巨大,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版权保护不力。

C. 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D.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3.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⑤④⑥②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月夜》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虫声新透绿窗纱。

A.睡起秋声无觅处 B.天涯静处无征战

C.今夜偏知春气暖 D.寂寞空庭春欲晚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比喻,表现出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素淡、和谐,表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

B.美国包着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借代,通过两种典型事物透射出老舍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也表现了老舍的民族自豪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夸张,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D.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顶真,形象地写出了鲁四老爷这个传统老学究表面上斯文儒雅,又自命清高,思想本质上却迂腐守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

尚德缓刑书(节选)

(汉)路温舒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

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

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

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注】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开始登上皇位。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文公用伯 伯:通“霸” B.援而立之 援:支援 ..

C.然太平未洽者 协调,和美 D.绝者不可复属. 属:连接,接续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太平之未洽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B.天下归仁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C.然后宗庙以安 思垂空文以自见 D.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3分)

(2)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4分)

(3)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3分)

9. 全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劝谏皇帝要“尚德缓刑”的?(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答。(10分)

雨雪曲

卢照邻

2

虏骑三秋入, 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 冰如汉月明。

①②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雨雪曲卢照邻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2)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3)人间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4)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 ,则芥为之舟。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明者因时而变, 。((汉)桓宽《盐铁论》卷二之枕边第十二篇)

(8)从善如登, 。(《国语·周语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南洋的脚印

徐风

①乙酉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马六甲。

②夕阳下的圣安德鲁教堂响起了袅袅不绝的钟声,栖息在福莫沙广场巨大的荷兰风车上的白鸽正在徐徐起飞。这里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一个古城。我有感觉。许多地方走过了,我没有感觉;风景是一种灵性的呼唤,让我有感觉的地方必定与我的性情有着某种暗合。

③我在马六甲小城的一条唐人街上走得惶惑,是因为我固执地要在这里寻找一位故人的足迹。六十六年前,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宜兴人悄悄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他只带了一卷宣纸和几支毛笔,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没有闲情逸致;他一天画十几个小时,他卖画,从新加坡卖到马来西亚,每天把一口袋一口袋的钱寄回国内,支持抗战。他的祖国已经沦陷,炮火正在每一寸国土上燃烧。国已破,家亦亡,各路名士凄凄惶惶作鸟兽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就徐悲鸿而言,当时他已名满天下,只要他愿意,可以去做官;他可以去发财,当时发国难财的君子小人何其多矣;他还可以躲到象牙塔里去搞他的艺术,或者干脆颓废沉沦。

④琼州会馆。侨生客栈。黄麻子蛇馆。鑫记百货。福贵金店。剥落的繁体汉字招牌点缀着马六甲的汉唐遗韵。但一路走来的我显然已找不到六十六年前那位宜兴前辈在此留下的任何踪迹。是的,现存的史料对徐悲鸿在马六甲小城卖画只是一笔带过。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我一走进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他的气息。那是一种冥冥之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会心的默契。导游也坚持说她听年迈的居民说过当年徐悲鸿在这里卖画的情景。那是非常炎热的天气,徐悲鸿依然穿着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粗大的自来水画笔。脸上则荡漾着江南人特有的自信的微笑。他画得汗流浃背,宜兴人吃不消那样闷热的桑拿天。这里的

3

榴莲也不合江南人的口味。他日夜地画,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命地挣钱,多卖一幅画,也许就可以多买一箱子弹。心在流血,他笔下的苍鹰却依然雄健,烈马依然奔腾,雄鸡依然高亢,天下兴亡在一个爱国的文人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从屈原到范仲淹,莫不如此。

⑤1939年的徐悲鸿在这里或许还会与一个朋友见面,他叫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时他已躲到新加坡,在一份华文报纸做编辑。战争不需要小说。他懂日语,但恨日本人。徐悲鸿来办赈灾画展,他连篇累牍地写文章捧场,称悲鸿的名字“已经与世界各国的大画师共垂宇宙”。因此我想,他们的见面应该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或许会选一家能做江南菜的酒楼。这里不会有绍兴的黄酒,达夫是酒仙,身上有名士气,喝酒若喝不痛快,他会用富阳话骂娘;悲鸿则不善饮,但他会不断替达夫斟酒。他们说得最多的当然是国事,他们对局势的分析都不乐观。日本人已经嚣张得要与全世界为敌。悲鸿却还要在东南亚走下去,他还要去印度见泰戈尔。他还要继续用他的一千多幅画去宣传抗日、赈济灾民。而达夫恐怕在新加坡也呆不下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个有抗日倾向的大文豪呢?

⑥天色渐渐晚了,马六甲的风也是烤炉般的热。我终于登上全城最高的圣保罗山,这里有一座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据说是古老的阿法摩萨城的最后遗迹。就像中国的圆明圆一样,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我想,当年徐悲鸿和郁达夫也许就在这里道别。看见了吗,那里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指着不远的马六甲海峡对岸的一处岛屿说。我心里一紧,那影影绰绰的所在,就是郁达夫最后的蒙难之地。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他被日军杀害了。徐悲鸿得到消息,难过得久久不能言语。马六甲竟是他们的永诀之城。

⑦夜幕降临的时候,我要离开这里去吉隆坡了。万家灯火的马六甲并没有依依惜别的意思。但我还是有感觉。我相信这里的许多条街巷里有悲鸿的脚印,相信一些油漆剥落的门楣或樟木箱里深藏着与悲鸿有关的故事,那是一定的。那些老故事就像老酒,一百年两百年后,依然会弥漫着芬芳。

(文章有删节)

12.分析第②段和第④段段首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3.作者在马六甲小城寻访徐悲鸿的遗迹,为什么要写郁达夫?(6分)

14.文中为什么要把想象中徐悲鸿和郁达夫道别的地方安排在圣保罗山上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上?(4分)

15.作者反复说他对马六甲小城“有感觉”,请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谁是最可怜的人

刘再复

(1)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2)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候。

(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在当时的文化改革者的笔下,中国的专制、压迫、奴役,中国人奴性、兽性、

4

羊性、家畜性,中国国民的世故、圆滑、虚伪、势利、自大,中国妇女的裹小脚,中国男人的抽鸦片,等等黑暗,全部推到孔夫子头上,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

(4)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20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任意定性、任意编排、任意驱使的人。不错,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不幸,我们的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可怜这位“先师”,一会儿被捧杀,一会儿被扼杀,一会儿被追杀。揉来捏去,翻手为神,覆手为妖,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5)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是“敲门砖”,权力之门、功名之门、豪门、侯门、宫廷门,都可敲进去。不读孔子的书,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反面的。先前要当进士得靠他,现在要当战士也得靠他,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士。这回与五四不同,五四时只是一群知识分子写写文章,这次批孔则是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动用了整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不仅口诛笔伐,还给他踩上亿万只脚。

(6)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鲁迅语)。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他被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里到外,轰轰烈烈。古代的手段也没闲着,立庙、烧香、拜祭全都汹涌而至。这次重新摩登,差不多又是把孔子当面团,不同的是二十年前那一回把他踩下了地,这回则是捧上了天。揉捏时面团里放了不少发酵剂,于是格外膨胀,孔老先生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师。

(7)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捧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也有责任。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崇尚苏格拉底的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的也是他们。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或供奉,或消费;或扣头,或玩玩,或做敲门砖,或做万金油,或立孔庙与关帝庙并列,或办孔氏牛肉店与妓院同街,全都无关紧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并无诚心,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食欲大于敬意。都是用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线常常分不清楚。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可怜: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8)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

(9)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

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17.联系全文,分析第(7)段的作用。(6分)

18.结合上文,具体阐释最后一段作者的“愿望”。(6分)

5

篇四:《雨雪曲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雨雪曲>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雨雪曲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鉴赏]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雨雪曲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

篇五:《紫骝马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紫骝马>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紫骝马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鉴赏]
<紫骝马>是一首边塞诗。与较早的边塞乐府一样,卢照邻用景物的断片组成诗篇,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可是,与较早的同题乐府相比,这里的暴力和戏剧性都较为强烈。不断增加的困难加强了表达于第七句的马的英勇决定。结尾写得曲折,通过暗示马的英勇完全无效,从而削弱其价值:这一地区永远不会被征服,马的血也永远不会干。一匹勇敢的马变成代代相承的勇敢战马,象征着边塞士兵,冲向沙漠而牺牲。紫骝马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雨雪曲卢照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雨雪曲 卢照邻翻译 雨雪曲 卢照邻 鉴赏
  • 1、雨雪曲赏析卢照邻(2016-05-09)
  • 2、送魏万之京阅读答案(2016-05-16)
  • 3、白居易夜筝的意思(2016-05-17)
  • 4、夜筝,白居易(2016-05-27)
  • 5、高中生摘抄好段(2016-06-12)
  • 6、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案(2016-09-24)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雨雪曲卢照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雨雪曲卢照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3455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