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件 > 高中物理课本pdf

高中物理课本pdf

2016-09-22 12:23: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中物理课本pdf(共4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课本下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高中物理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修订) 人教版(力电磁光热声)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8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9...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高中物理课本pdf》,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中物理课本pdf(一)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课本下载

高中物理课本pdf(二)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修订) 人教版(力电磁光热声)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8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9 2 时间和位移………………………………………………………………………12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5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9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5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0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1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4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7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41 5 自由落体运动……………………………………………………………………42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45

第三章 相互作用………………………………………………………………………50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51 2 弹力………………………………………………………………………………54 3 摩擦力……………………………………………………………………………57 4 力的合成…………………………………………………………………………61 5 力的分解…………………………………………………………………………6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67 1 牛顿第一定律……………………………………………………………………68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71 3 牛顿第二定律……………………………………………………………………74 4 力学单位制………………………………………………………………………77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83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85 学生实验

课题研究

课外读物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修订)

第五章 曲线运动…………………………………………………………………………1 1 曲线运动……………………………………………………………………………2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4 3 抛体运动的规律……………………………………………………………………7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1 5 圆周运动……………………………………………………………………………13 6 向心加速度…………………………………………………………………………17 7 向心力………………………………………………………………………………20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23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28 1 行星的运动…………………………………………………………………………29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3 3 万有引力定律………………………………………………………………………36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38 5 宇宙航行……………………………………………………………………………40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45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50

1 追寻守恒量…………………………………………………………………………51 2 功……………………………………………………………………………………52 3 功率…………………………………………………………………………………55 4 重力势能……………………………………………………………………………59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2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64 7 动能和动能定理……………………………………………………………………66 8 机械能守恒定律……………………………………………………………………69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73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5 课题研究 …………………………………………………………………………………77 课外读物 …………………………………………………………………………………79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修订)

第一章 静电场 ……………………………………………………………………………1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2 库仑定律…………………………………………………………………………… 5 3 电场强度……………………………………………………………………………10 4 电势能和电势………………………………………………………………………15 5 电势差………………………………………………………………………………20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22 7 静电现象的应用……………………………………………………………………24 8 电容器与电容………………………………………………………………………29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3

第二章 恒定电流…………………………………………………………………………40

1 电源和电流…………………………………………………………………………41 2 电动势………………………………………………………………………………43 3 欧姆定律……………………………………………………………………………46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8 5 焦耳定律……………………………………………………………………………53 6 电阻定律……………………………………………………………………………56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60 8 多用电表……………………………………………………………………………63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69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72

第三章 磁场………………………………………………………………………………79

1 磁现象和磁场………………………………………………………………………80

3 几种常见的磁场……………………………………………………………………86 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91 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95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99 课题研究 …………………………………………………………………………………104 附录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105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2(修订)

第四章 电磁感应…………………………………………………………………………1

1 划时代的发现………………………………………………………………………2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6 3 楞次定律 …………………………………………………………………………10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5 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21 6 互感和自感 ………………………………………………………………………25 7 涡流 ………………………………………………………………………………29【高中物理课本pdf】

第五章 交变电流 ………………………………………………………………………33

1 交变电流 …………………………………………………………………………34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8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0 4 变压器 ……………………………………………………………………………44 5 电能的输送 ………………………………………………………………………48

第六章 传感器 …………………………………………………………………………55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56 2 传感器的应用(一) ……………………………………………………………60 3 传感器的应用(二) ……………………………………………………………65 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70 附 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73 课题研究 怎样把交流变成直流………………………………………………………77 课外读物 …………………………………………………………………………………108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3(修订)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1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2 分子的热运动………………………………………………………………………5 3 分子间的作用力……………………………………………………………………8 4 温度和温标…………………………………………………………………………11 5 内能…………………………………………………………………………………16

第八章 气体……………………………………………………………………………19 1 气体的等温变化……………………………………………………………………20 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23 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7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31

第九章 物态和物态变化… …………………………………………………………37

2 液体…………………………………………………………………………………44 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50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54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59 1 功和内能……………………………………………………………………………60 2 热和内能……………………………………………………………………………62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65 4 热力学第二定律……………………………………………………………………69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74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81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4(修订)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1

1 简谐运动……………………………………………………………………………2 2 简谐运动的描述……………………………………………………………………6 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2 4 单摆 ………………………………………………………………………………14 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18 第十二章 机械波 ………………………………………………………………………23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24 2 波的图象 …………………………………………………………………………28 3 波长、频率和波速 ………………………………………………………………30 4 波的反射和折射 …………………………………………………………………33 5 波的衍射 …………………………………………………………………………38 6 波的干涉 …………………………………………………………………………41 7 多普勒效应 ………………………………………………………………………44 第十三章 光 ……………………………………………………………………………49

1 光的折射 …………………………………………………………………………50 2 光的干涉 …………………………………………………………………………55 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57 4 光的颜色 色散……………………………………………………………………60 5 光的衍射 …………………………………………………………………………64

6 光的偏振 …………………………………………………………………………68 7 全反射 ……………………………………………………………………………73 8 激光 ………………………………………………………………………………78 第十四章 电磁波

1 电磁波的发现 ……………………………………………………………………82 2 电磁振荡 …………………………………………………………………………85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88 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92 5 电磁波谱 …………………………………………………………………………98 第十五章 相对论简介

1 相对论的诞生 ………………………………………………………………………104 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07

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14 4 广义相对论简介 …………………………………………………………………117

课题研究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5(修订)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 2 动量守恒定律(一) ………………………………………………………………6 3 动量守恒定律(二)………………………………………………………………11 4 碰撞…………………………………………………………………………………14 5 反冲运动 火箭 ……………………………………………………………………19 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23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7

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28 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2

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0 4 概率波………………………………………………………………………………44 5 不确定性关系………………………………………………………………………46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51

1 电子的发现 ………………………………………………………………………52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57 3 氢原子光谱 ………………………………………………………………………60 4 玻尔的原子模型……………………………………………………………………63

第十九章 原子核…………………………………………………………………………73

1 原子核的组成 ……………………………………………………………………74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79 3 探测射线的方法……………………………………………………………………83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86 5 核力与结合能 ……………………………………………………………………90 6 重核的裂变…………………………………………………………………………94 7 核聚变 ……………………………………………………………………………100 8 粒子和宇宙 ………………………………………………………………………103

高中物理课本pdf(三)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电子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

课时分配建议

第1单元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学时)

2 时间和位移(2学时)

第2单元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学时)

4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学时)

5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学时)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教材分析

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地、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本节知识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2)质点的教学

质点模型是高中物理提出的第一个理想模型。我们对质点概念的形成,以及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其教学要求是初步的。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也只能是有所认识,要求不能太高。教科书对质点模型建立的思维过程有以下考虑:

① 物理概念、规律是对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说的,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 ② 质点概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质点模型的过程;为此,教材通过实例说明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是十分困难的,分析困难的原因,并逐步指出建立质点概念的必要性,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思维过程,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科学思维的方法。

教学中要进一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如放映录像:鸟的飞行,流水、瀑布,羽毛下落„„ ²详细描述物体运动有什么困难?

²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²演示羽毛下落。

²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质点概念。

要明确质点概念的确切内容和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做质点。同时,要明确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3)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教学

①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参照物,教师可让学生举例说明同一物体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对学生列举的典型例子教师应充分肯定,同时结合教科书中的图1.1-4加以分析。然后教师说明“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参考系”即可。

② 坐标系的建立是教学重点,我们可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

图1-1

如图1-1所示,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我们怎样描述汽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图1-1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如何选坐标原点?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

教师最后总结: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教学

图1-2

图1-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越来越广,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并举例说明它的许多用途。教材没有介绍定位原理,教学中也没有这个要求,而是让学生了解图1.1-6显示屏上提供的信息。

教科书图1.1-6显示屏上的北纬39°55.451†、东经116°23.504†是北京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第1行的“西”和第2行的航向267°其含义如图1-2所示。

2 时间和位移

(1)教材分析

介绍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节和上节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学习奠定基础。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的含义学生容易混淆,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2)教学的整体设计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教师逐个解释名词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如:

利用教科书中图1.2-2北京到重庆的一条路线,标明使用的交通工具,从列车时刻表上查出由北京出发的时间(时刻),经过中间各大站的时间(时刻)和到达重庆的时间(时刻)。

可以让学生各自画示意图,表示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路线、经过各处的时间等。

让学生针对实例分析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最后教师总结。

(3)位移的教学

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量是位移,根据位移就能确定质点的新位置。

另外,位移是矢量。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语言感到不习惯是自然的,我们可考虑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如本节的“思考与讨论”的内容同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是要求矢量的教学一步到位。不要将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从一个实例出发思考矢量相加的法则。学生可能说不出完整的什么法则,但对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的这种关系一定能够有所领悟,这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因为矢量合成的法则要在以后接触更多的矢量之后才正式学习,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4)“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学

图1-3

图1-3用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作为矢量与标量的重要区别在于位移的加法与标量的加法不同,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初步领悟矢量加法不同于标量加法,教材特别设置“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通过一个实例的思考与讨论,感悟到向北的40m位移加上向东的30m位移等于北偏东37°的50m位移。在学生画出相应的矢量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扩展到其他情况,启发学生归纳出矢量的加法是一种几何加法。注意这不是矢量教学的全部,只是一个铺垫。关于矢量的加法问题要在第三章相互作用中完成。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教材分析

教材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教材的重点是速度,从平均速度引入,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过渡到瞬时速度,说明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教材最后说明速度的应用,特别以“STS”栏目形式从一个侧面说明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用位移与时间的比来定义,直线运动中质点的位移用坐标的变化量Δx来表示的方法是重要的。教材以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为例,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理解用Δx表示位移大小和方向的方法。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如先选定质点运动的直线为一维直线坐标系,确定坐标轴的原点和坐标轴的正方向,并确定坐标轴的标度。

图1-4

质点①在t1时刻位于A点,坐标x1=10 m

质点①在t2时刻位于B点,坐标x2=30 m

质点的位移是有向线段AB,线段的长度20 m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Δx=x2-x1=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AB的大小,Δx为正值表示位移AB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根据学生思考、讨论的情况,我们还可考虑设置下列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质点②t1时刻在C点,x3=80 m

质点②t2时刻在D点,x4=60 m

Δx=x4-x3=-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CD的大小,Δx为负值表示位移CD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质点③t1时刻在E点,x2=-30 m

质点③t2时刻在F点,x6=-10 m

Δx=x6-x5=2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EF的大小,Δx为正值表示位移EF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质点④t1时刻在G点,x7=-40 m

质点④t2时刻在H点,x8=-70 m

Δx=x8-x7=-30 m,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GH的大小,Δx为负值表示位移GH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教学

① 学生认为平均速度好懂,有的学生误认为平均速度与初中学过的速度没有区别,我们可通过实例让学生注意到,初中学的速度定义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它没有方向。现在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一辆汽车10 s内向东行驶120 m,另一辆汽车10 s内向北行驶120 m,这两辆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它们的平均速度不同。

② 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用极限思想介绍瞬时速度是可行的。教材在定义了平均速度后进一步指出“为了使运动的描述精确些,可以把Δt取得小一些,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Δt越小,描述越精确;想像Δt非常小,可以认为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样处理较清晰地体现了极限思想,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感悟,但又回避了严格的极限概念和计算,也没有引入“极限”这个术语。为加深学生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我们可做下面的演示实验。

图1-5

高中物理课本pdf(四)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高中物理——王照涵授课计划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第一次课:讲解以上的知识内容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高中物理课本pdf】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课本pdf】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1

第一章 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 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

【高中物理课本pdf】

第三章 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 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二、电磁光谱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四、信息化社会

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一、分子及其热运动

二、物体的内能

三、固体和液体

四、气体

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一、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热机的工作原理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五、有序、无序和熵

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

第三章 核能

一、放射性的发现

二、原子核的结构

【高中物理课本pdf】

三、放射性的衰变

四、裂变和聚变

五、核能的利用

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三、新能源的开发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1

第一章 电场 直流电路

第1节 电场

第2节 电源

第3节 多用电表

第4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5节 电容器

第二章 磁场

第1节 磁场磁性材料【高中物理课本pdf】

第2节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第3节 洛伦兹力和显像管

第三章 电磁感应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第2节 感应电动势

第3节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

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第2节 变压器

第3节 三相交变电流

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

第1节 电磁场电磁波

第2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第3节 电视移动电话

第4节 电磁波谱

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

第1节 晶体管 第2节 集成电路 第3节 电子计算机 第4节 传感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2

第一章 物体的平衡

第1节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2节 平动和传动

第3节 力矩和力偶

第4节 力矩的平衡条件

第5节 刚体平衡的条件

第6节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第二章 材料与结构

第1节 物体的形变

第2节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第3节 常见承重结构

第三章 机械与传动装置

第1节 常见的传动装置

第2节 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第3节 液压传动

第4节 常用机构

第5节 机械

第四章 热机

第1节 热机原理 热机效率

第2节 活塞式内燃机

第3节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第4节 喷气发动机

第五章 制冷机

第1节 制冷机的原理

第2节 电冰箱

第3节 空调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3

第一章 光的折射

第1节 光的折射 折射率

第2节 全反射 光导纤维

第3节 棱镜和透镜

第4节 透镜成像规律

第5节 透镜成像公式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第1节 眼睛

第2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节 照相机

第三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1节 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

第2节 光的干涉

第3节 光的衍射

第4节 光的偏振

第四章 光源与激光

第1节 光源

第2节 常用照明光源

第3节 激光

第4节 激光的应用

第五章 放射性与原子核

第1节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第2节 原子核衰变

第3节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第4节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第六章 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第1节 核反应和核能

第2节 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

第3节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8 电容器与电容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第三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

2 磁感应强度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2

第四章 电磁感应

1 划时代的发现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 楞次定律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6 互感和自感

7 涡流

第五章 交变电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高中物理课本pdf》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中物理课本pdf 盘 高中物理课本 pdf下载
  • 1、上海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PDF下载(2016-07-3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中物理课本pdf”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中物理课本pdf"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kejian/6449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