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实习报告 > 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2016-03-07 09:51: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南京值得一去后感(共4篇)南京一日游有感南京一日游有感2013年4月11日,周四,结束了在南化三天的实习后,院里组织我们进行了南京一日游。我们分别游览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中山陵和夫子庙。我们上午七点就出发了,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旅行。第一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大概八点四十到了纪念馆前,这一天人很多,...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南京值得一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南京一日游有感》

南京一日游有感

2013年4月11日,周四,结束了在南化三天的实习后,院里组织我们进行了南京一日游。我们分别游览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中山陵和夫子庙。我们上午七点就出发了,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旅行。

第一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大概八点四十到了纪念馆前,这一天人很多,我们排队进馆。进入了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广场,满地的鹅卵石和一个枯枝似的塑像,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个广场上的雪白鹅卵石就象征着已死这人皑皑白骨,而这枯枝就象征着南京当时被屠戮的只剩残骸,那一刻我震惊了,心里从未有过的压抑和心痛,再走过去就看到了悼念死难者名字的墙壁,墙下还有星点的鲜花,听他们说常会有人来这里祭拜。

进入展馆到处都是日本侵略者的兽行见证,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中国人被当作拼刺刀的对像,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焚化,有的还进行杀人比赛。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想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听到挣扎者惨痛的呻吟,仿佛看到日本侵略者面目狰狞的样子„„在这幅画下还有一个展区,展区中躺着一大片的尸骨,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示在我的面前,经历了将近75年,他们已经失去了血肉,只留下这些骸骨„„但这些不仅仅只是骸骨,我觉得它还代表着灵魂,中国人的灵魂!周围走过的人,有的害怕地闭上了眼,不敢看就悄悄走开;有的人轻轻叹了口气,就默默离开了;有的带着愤怒并窃窃私语地走开了„„

到了纪念馆的“解放展区”,只见几只和平鸽飞在蓝天之上,上面写着: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一年一年,中国正在进步,甩掉“东亚病夫”的称号,中国正在强大着!我们开始强大,他们开始在仰视我们中国人,我们经济在强飞,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进一层楼。中国人,南京人,不能忘记今天的繁华之地是昔日日本侵略军的杀戮之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愿望,但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恐怖!

第二站: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沿着道路走到了陵园广场,在那里我看到了烈士雕塑群像,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也让你想到历史的痕迹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烙印。站在广场上远远就能看见高耸的碑,同样有很长的台阶,爬到跟前才看清碑上赫然印着金黄色的七个大字: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这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的词。在碑前我们怀着崇敬和敬畏的心情祭拜了各

位烈士。然后我们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馆内,大量史料展现在我们面前,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今天,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

第三站:中山陵。大概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步行20分钟左右进入陵园内,首先映入眼脸的是石头雕刻的“钟山国家重点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虽然游览的人很多,但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点也看不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都能听到周围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这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们随着人流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第四站:夫子庙。南京秦淮河畔就在于此,是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学宫和贡院在内的建筑群及其文化遗迹。站在秦淮河的桥上,可以看到宏伟巨大的二龙戏珠图墙,河里的小船悠闲的划着,这里还有夫子庙尊经阁、丹樨孔子铜像、江南贡院等。来这里游玩的人还真是不少,街道到处都是小吃摊、小吃店,各具特色,色香味美,这里还有很多工艺品,百货街,美味店„„参差不一,逛累了坐在供休息的石凳木椅上,欣赏各色建筑,煞是惬意。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晚上八点半我们坐上了返程的车,匆匆南京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在车上我还在回味着一天的经历,饱经磨难而又充满激励的南京,现代化而又兼具古风的南京,虽然一天路途匆匆,但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篇二:《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南京》 读后感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现代人看历史,就像看窗外的烟雨朦胧,称得上美,却不真切。中国的历史记载是最完备的国家,廿四史摆在那里,绕不开,化不掉。但毕竟,时代过去了,人们拾捡起来,听人说的再清楚,也终归是雾里看花。,看了那本《带一本书去南京》,对南京的历史,不再迷茫。 南京最能引起人注意的,是解放前唯一一座天文台,是令人敬仰的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是为革命烈士建起的灵谷塔,是若干段明城墙见过的沧海桑田。比起这些,更加是她见过的悠久历史:三国鼎立,群雄逐鹿,烽烟漫滚;六朝兴替,王朝迭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明初,南京无伤的城恒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迂回,抗日战争,日本人在这留下了血腥的一幕;当新中国进入两种命运的时刻,人们迎来的是自己新时代历史的破晓„„

南京这座植根于历史和记忆的城市,见证了无数雄图霸业与朝代更迭,这些赋予了她坚韧顽强,平和自足且宠辱不惊的精神。

从今天的南京人身上,你似乎看不到历史的影子。南京是一座生活味和平民味都很浓的城市,市民最关注的不外乎吃喝玩乐、柴米油盐之类的话题。南京人对“南京大萝卜”的称谓不但不反感,反倒乐于接受:大萝卜,实在嘛!

行走在这样一座遍布着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旺鸡蛋等平民化小吃的城市,我们收获的是喜悦、宁静与安详。无论你漫步在古木参天的中山陵、烟火缭绕的鸡鸣寺、热闹繁华的夫子庙,或是高楼林立的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新街口、人流拥挤的湖南路,你都一样可以感受到她的脉搏与韵律。南京这座始终洋溢着历史气息与生活味道的城市,太值得我们去爱了。对于每一个生活在其间的人,南京已经并将永远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金秋,置身与醉人的丹桂香中,带着这本书在南京城里走走,看看,南京是这样一座有味道的城市。

篇三:《南京游有感》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南京游有感

游玩回来已有两天了,心却依然停留在南京。

这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出省,激动,兴奋,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吃食,查找攻略,关注天气。

感谢司机师傅,一路载着我们,虽然疲劳,但却无一句抱怨。沿途路过很多风景,美丽的太湖,还有现在才知道的嘉兴第一鸭。印象最深的是路过萧山,感受到了有家不能回的无奈。

南京首站,中山陵,气势宏伟的地方。 一直以来,对孙中山的理解仅限于三民主义和宋庆龄,但明显是我孤陋寡闻。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印象最深的是博爱坊,就那么矗立在阳光下,安静却又神圣,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夫子庙。记得一下车就刮起大风,就着飘落的梧桐叶子,有种削割般的冷,隐隐约约还夹着点沙,果然是北方。

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夜幕下的夫子庙是热闹的,挤在穿梭的人群中,别有一番滋味,到处有明清风味的建筑。饿了一天,在聚贤楼坐定后,趁热吃了一碗刚出炉的鸭血粉丝,汤很鲜,只是鸭肝有点苦。可惜汤包没有吃成,不过尝了一把糖葫芦,酸酸甜甜就是这个味。还买了特产,南京板鸭和一些糕点,无愧这次小游了。秦淮河上的龙船,桥边的黄包车,熙攘的游客,别具一番风味。 很遗憾,同学的手机不小心弄丢,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的,不过始终没有等来好心人。出门在外,财务一定要保管好啊。

晚上停当在较偏僻的旅馆内,始终感觉南京的服务员们不太友好,说话很冲,不容商量。只是南京游最大的感触,希望自己能看到这些不足,吸取教训,努力端正自己态度,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第三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是一个沉重的地方,大家表情严肃,也不再说说笑笑了,缅怀无辜逝者,崇敬牺牲英雄,正视这段历史。当年日军行为实在残忍,残暴杀戮中国百姓,300000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数字。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以这样的态度,正确看待这场大屠杀。

最后一站,雨花台。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是革命烈士殉难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印象深刻的是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旁的和平鸽,蓝天白云下,一切都那么美好。

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我们的今天是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历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趟南京游收获颇多,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努力提升自己,愿做一个对父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外国语学院 10英语4班

施建丽

篇四:《宋庆龄传读后感》

多少情,凝聚家国危难中;

一世爱,飘散尘世风雨中;

铿锵革命,一世奔波威家国;

菊石高节,辉煌魅力从头阅;

她的一生,存在孙中山的存在,她的存在,为灾难深重的中国注入了刚强的力量。柔情百转,却心忧天下;无踪无痕,却也无悔无怨。有人说,她的先生拯救了一个国家,而她拯救了一个民族。读了<宋庆龄传>和<宋庆龄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实至名归。宋庆龄传读后感。确实,它不仅是我们的国母,更是世界上最伟大女性之一。

事业

宋庆龄7岁时在上海中西书塾读书。1907年,结婚后,她追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默默支持她的工作。孙中山死后,共和政策被蒋介石、汪精卫等门徒背弃,她勇敢地站了出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一片白色恐怖中,给共产党以支持。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放后,她成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之一。她后半生毕生致力于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奉献着。

她的一生是和当时的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的,给了我很大启示,只有把国家和个人紧密结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如今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近年来国际社会形势严峻,经济和政治局势不容乐观,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确立了新的目标,坚持发展,不走邪路,我作为一名计算机系大学生,意识到我国的科技产业和欧美仍有一定差距,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发展原创的微电子技术,把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上一个新的台阶,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从经济上富起来,才能强兵富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

生活

宋庆龄是那个时代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女性,在她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没有亲人陪伴在身边,她却不孤独,因为她心中装着所有人民,她关心工作人员,生病时让他们休息治疗,天灾人祸时解囊相助,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她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床前,不离不弃,看得出她忠于爱情的心。

晚年的宋庆龄优雅而平静,非常注重穿着,她衣服不多,都是一些以前留下的衣服,手包、帽子、围巾等配饰,但她每次出门,都要自己精心搭配。晚年的她喜欢看电影,有时候她会邀请许多朋友一起看电影。一个新时代女性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在宋庆龄身上我看到了一些传统的美德,简洁,善良,热心,忠贞,也看到一些现代女性的坚强,独立,勇敢,她的品格令我深深的敬佩,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伟大的女性。

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所以她从小就有为人类的解放为进步事业奋斗一生的强烈愿望。在成长为革命战士的道路上,她经历了亲情,贫穷,生死的痛苦考验。

蒋介石背叛国共合作后,政治道路的不同,使宋氏兄妹分道扬镳。然而,将革命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宋庆龄,忍痛割舍兄妹情,坚定地走上了捍卫真理的道路。这对重情重义、热爱家庭的宋庆龄来说,是残酷的。但她充满理性,对革命理想和大局有着清醒认识

她淡薄名利、远离了权势和阔绰的家庭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出访苏联时,经济上遇到困难。在国内坚持斗争时,她曾多次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对当权者来说,只要宋庆龄表示妥协,马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宋庆龄不为所动,坦然地用精神的充实去驱赶贫穷的阴影。

在革命途中,她经历了与丈夫的生离死别,承担下了革命的任务,在动荡的时期,面对各种生命威胁她仍然坚持着民主革命。多少次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的同蒋介石周旋,解救了中国共产党员于危难之中。

宋庆龄是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的人。从追随孙中山的民主到追随共产主义事业,宋庆龄正是具备了这样无私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她身上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那个时代任何见到她的人都能受到感染。她是正义、美好的化身,她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让我感到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牢记历史使命,要沿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下去,在社会中贡献自我价值。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坚定自我,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有实现人生价值。

一段岁月,风雨如晦,刻骨铭心,一种伟大,穿越历史,照亮未来,宋庆龄,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她的伟大梦想在历史长河中定格成永恒,她走了,但她的梦想和精神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我正是这接班人,这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


宋庆龄传读后感(二)

当我阅读<宋庆龄传>时,犹如走进一个闪耀着伟大精神的心灵天空,深深的感受到宋庆龄那非凡的经历和思想境界。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3年9月,宋庆龄在东京处于低潮和彷徨中的孙中山,共同的理想使她对孙中山由崇敬而产生爱情,又以爱情的力量支持孙中山,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极大作用和影响,见证了他们的婚姻是伟大情感的结晶。孙中山对宋庆龄深为敬重,他在猝然离世前给宋庆龄的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置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留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可见宋庆龄在孙中山心中的分量。

宋庆龄能成为人们敬仰的伟大女性,成为正直、善良、勇敢的化身,成为民族精神的烛光,在于她为维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凛然正气,经受住了考验。

一是亲情关的考验。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蒋介石背叛国共合作后,政治道路的不同,使宋氏兄妹分道扬镳。然而,将革命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宋庆龄,忍痛割舍兄妹情,坚定地走上了捍卫真理的道路。这对重情重义、热爱家庭的宋庆龄来说,是难过和痛苦的。每当逢年过节时,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折磨着宋庆龄,但她已克制和理性,坚持自己所走的道路。这并非她六亲不认,而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所使然。

二是贫穷关的考验,宋庆龄与权贵决裂,与艰难相伴。她在大革命失败出访苏联时,经济上遇到困难。在国内坚持斗争时,她曾多次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对当权者来说,只要宋庆龄不再多讲话或略为表示妥协,马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宋庆龄不为所动,坦然地用精神的充实去驱赶贫穷的阴影。

三是生死观的考验。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榻旁。1929年6月,宋庆龄参加完孙中山迁葬仪式后,国民党让她竭力留在南京,引诱使她承认南京政府是孙中山的合法继承者。宋庆龄不为高管厚禄所动,坚持回到上海的寓所。1932年底,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残害进步人士的暴行,宋庆龄多次收到特务机关的恐吓信,警告他停止活动,否则以暗杀手段对付。枪声吓跑了怯懦者,却激发了宋庆龄顽强的勇气。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支持北伐。

经受过亲情关、贫穷关、生死观考验的宋庆龄,以无所畏惧的正气和勇敢,闪烁出夺目的光芒。在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也有个经受考验的问题,应当学习宋庆龄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气节和风范,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去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袭,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宋庆龄的一生始终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她不辞辛苦去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心连心。她谦逊和蔼,平等待人,兴办实事,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她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她195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

读完<宋庆龄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宋庆龄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为中国近代史能留下如此一位伟人而震撼,更多的是同样身为女性的一种尊重与感动,设身处地地想,我不敢想象如何为了一个正在流亡中且不能确保能否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而与父母决裂是需要如何大的勇气,更不敢想象当挚爱离自己而去时,如何还能平复心情投入到革命当中。也许这就是宋庆龄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力量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南京值得一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南京哪里好玩值得一去 南京值得一去的地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南京值得一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南京值得一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ixibaogao/2864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