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实习报告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2016-09-22 11:45: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共6篇)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一)
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

“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寻访红色足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

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动行动中,并与学生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课等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

践活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五、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千字文》、《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六、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要有机渗透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行善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七、活动载体

1、经典诵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有效的载体传播善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结晶,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功能。学校要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诵经典,为学生提供认知、践行的平台。

2、校本教材:学校在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红色歌曲大家唱:用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来体现中国共产党94年的奋斗历程、展现各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回忆党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4、训红色足迹: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开展“讲红色故事”比赛,进行“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八、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学校将利用年级集会、操后点评、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橱窗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15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文化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二)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其不仅在历史上的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刻影响。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对历史的负责人,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特征作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二、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

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包含:(1)中国儒家的传统教育;(2)中国道家的传统教育;(3)中国佛教的传统教育;(4)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5)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众多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通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创新形成的传统教育;(6)中国无产阶级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被学界归结为: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这观点主要是从哲学整体架构的层面上考虑的。此外,若从中西教育特征的对比中进行归结,则为: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思想和现象来看,其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可以归结为:综合观、辩证观和内在观。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礼记·学记》开篇即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同时,《礼记·学记》还引用《尚书·兑命》的话曰:“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旨在重点强调君王治国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把教育看成是国家大事,并且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认为教育可以培育国家需要的人才,可以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

(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德育和智育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它还强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对矛盾,但这对矛盾,但同时又指出,教因学而的益,学因教而日进。

(3)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离开了文化系统这个整体,就无从认识教育这一文化系统中的要素。实践和理论反复证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决非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因素,而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中介”。我们只有把教育放在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才能充分认识它的涵义,才能把握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合理性和悖谬性。

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从历史的外显层面来看,一定的教育必然都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决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而原有的根基,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在政治、经济、宗教、礼仪、思想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比如唐朝的文化积淀更倾向于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类型,因此其教育也更倾向“有容乃大”的气派,从唐诗的辉煌即可看出;而宋朝的文化更倾向于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类型,因此其教育也更倾向于精致细腻的风格,整个教育更多的关注理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其次,从历史的因隐层面来看,文化传统常常以“遗传基因”的方式渗透于全部的历史过程,作用于现实的教育,它一般作为一种潜在意识,不自觉地嵌入到教育中去。而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刻。比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学习动机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学子,时至今日,对现代人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评价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从整体来看,无论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还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它们都是良莠混杂的。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评价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标准主要是其是否有利于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这样的评价未免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的事情,也许显失公平,但是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有莫大的帮助。下面,本文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作出评价。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在心理倾向方面,尊老敬贤,尊师重道。崇尚权威,唯书唯上。从学校到家庭,“看管教育”“就范教育”“授受教育”,只要求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求知过程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于自己的思考,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认识潜能,抑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整体上缺乏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材培养目标,缺乏批判精神、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故中国人在国际上老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金牌,而却与诺贝尔奖项无缘。

第二,传统文化对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潜在控制作用是何等的巨大,统一的教育体制,限制了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灵活机变。始于隋朝直至明清,

1300年我国漫长的使用科举选拔的人才方法及民众头脑之中形成的“学而优则仕”

[的观念根深蒂固,现在,仍有许多人将读书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

第三,社会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观念,历来重知识,轻能力,轻应用,致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社会盛行学历主义在所难免。 第四,我国传统文化,以家喻户晓的“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之类的格言,激励学生的吃苦精神,把苦读作为培养人才的道路去提倡。但缺乏科学性和技巧性,在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又不利于其灵活性、系统性的培养。

虽然,封闭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我国教育弊端种种,有其落后腐朽的一面,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也确实有可贵的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例如: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使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始终是应弘扬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仍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第二,儒家认为如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必须当官,“学而优则仕”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形成了国民重视读书的传统。上大学几乎成了每个人的企盼,这无疑促使人们对知识的重视。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我们可将其视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行为的雏形。

第四,传统教育以讲授为主,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知识系统,通过反复训练,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我国基础教育成绩裴然。

第五,传统文化讲求“克己”、“慎独”,在其影响下,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养成学生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服从的习惯,这使我们的学生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第六,学生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磨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毅力。 第七,传统文化影响下“温故知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十分宝贵的教学思想,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对今天的意义关键不在于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教育的内容本身,而在于今天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举个例子,同样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这么一种社会文化观念影响下,有人对知识对学问抱以崇敬的态度,有利于自身教育的发展;有人则片面强调书本的作用,出现本本主义,缺乏灵活。 由此,我们可以引出这样一种思考: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思想,终归还是思想,它可以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也可以是对理想状态的描述。但综观我国教育历史发展,其思想更偏向于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描述,因为真能达到其描述的只占社会人群的少数。因此,如果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悖谬性。

首先,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完全受制于社会政治需要。培养“圣王”、“君子”、“贤者”是儒家教育的最高理想。在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是用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取得政治权力以后,用政治来干预,歪曲学术,使“道统”变为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这种观念,显然和儒家发扬人性精神的初衷相悖谬。而当前一系列教育上的顽症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病之所以难以克服,是因为来自无意识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干扰。又如传统文化中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4]就是把尊尊亲亲的道德伦理观念及个人品格扩大和延伸为政治的价值取向。在此,修身的最终目的已不是为了自善,齐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尊尊亲亲,而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最终价值。当人们对“道”的寻求最终集中于一个观念之下的时候,而且最终要以这个观念牺牲自我的时候,人也就丧失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成为被尊之为“道”的祭品。

其次,由于传统文化的悖谬渗透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产生了极端的群体文化心态,也导致了在教育目标上极端轻视个体意识的存在,个人的一切欲望、要求与发展都视作应该彻底消灭的“私欲”。如:“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而影响拔尖人才的培养。这种片面强调群体性、共性发展的教育模式,也形成了我国教育目标中特有的消极面。由于它过分贬低甚至抹杀个体的价值,因此它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个体的自主性,有较强的对群体对他人的依附性。最后,由于传统文化过分忽视个体自身的合理需要,把“灭人欲”作为教育特别道德教育的至上目标,最终培养出真诚的傻瓜。如朱熹所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站在理学家、教育家的立场上,要求人们当自己有一点“私欲”冒头时,就应该象捉贼一样,把它抓住不放。他说:“有纤毫私欲,便能识破他。自来点检惯了,譬有贼来,便识得,便捉得。”这种忽视个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需要,过分强调社会共同要求的内化,只注重共性的塑造,就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个体自主性和多样化的发展,从而也扼杀了个体创造性的发挥。

五、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三)
中国传统文化评析

对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

苏双碧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随着政治气候的变迁,有时把传统文化捧得很高,尤其是把两千多年前产生的儒家思想,捧为永放光芒的思想主张,甚至连同孔子 之后所出现的一切进步思潮,包括资本主义思潮的各个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潮都为 之不及。另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也时有出现,其中以“文革”初期的扫“四旧” ,以及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河殇派”为代表,都是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当然 ,这两种取向对社会所产生的实质影响都是不好的。他们对旧传统的过激行为,或者是 对“彻底决裂”思想的一种幼稚的误解,或者是受外来文化一种表象的诱惑而产生的。 这种思想和行为对社会历史文明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它毕竟是短暂的,影响是有限的。 由于传统文化牢牢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之中,植根于社会意识之中,否定派的思想主 张不可能产生太长久的影响。

而全盘肯定的思想主张则不同。从近代中国的历史看,全盘肯定一直影响中国文化的革新进程。因为传统文化有极其深厚的根基,由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铸造,传统文化 中夹杂着许多封建糟粕。历代权势者又常常以封建主义来巩固自身的地位,而这种习惯 势力又是广大百姓自发维护的一种不容易抹去的意识。它的危害性,主要是表现在朝野 上下都不容易看清楚,而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它。如封建特权、家长制、一言堂都是常 见的历史怪胎,又都是为一些权要者所喜好而难以克服。因此,全面肯定对中国历史进 程危害更大,影响更深远。这里不

想作具体分析了,只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谈几点 想法:

其一,对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其中糟粕部分经过批判后要加以扬弃,诸如自然科学著作中所包含的封建迷信的内 容,或由于时代局限而做出的种种错误的解释。又如道德遗产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等。这些糟粕用近代的思想,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或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去分析它,都不难辨别它们的糟粕本性,认识它是为了扬弃它,这个部分处理 起来比较容易。而精华部分则不然,不少人以为既然是精华就不用批判,拿来就可以用 。其实,并不那样简单。精华部分也是历史的产物,都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例如, “忠”和“孝”都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忠”在封建社会有各种不同含义,如《左 传·闵公二年》记载:“弃事不忠”,这里的“忠”是指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而《论语 ·子路》记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的“忠”明显是指为人忠厚、忠诚 老实。但封建社会的忠更多的是指忠君,例如《左传·僖公五年》:“失忠与敬,何以 事君?”《左传·宣公十二年》:“(荀)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 卫也”。这里的“忠”显然是指忠君。随着封建集权的加强,“忠君”意识越来越浓厚 ,忠君成了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规范,“忠”的主要含义也就成为忠君。而社会主义国 家,对“忠君”思想自然要进行批判,使“忠”的含义成为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事 业。这样一来,“忠”的外表是一样的,而“忠”的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又如“孝” ,几千年来一直是维系父子、长幼的人际关系,使民众之中的孝敬长辈以及“老有所终 ”、“老有所养”成为人类一种普

遍的美德,这当然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不同的社会形 态,“孝”的本质并不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中,“父为子纲”是不可更改 的,父子关系极不正常,在“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的严酷教条中,不少子辈失去了 做人的权利,产生了不少人生的悲剧。而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孝”,则主要是指社会义 务,是指尊敬父母,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它是社会道德文明的重要内 容之一。

其二,批判继承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传统文化来说,凡是有合理内核的都可以批判继承,但要作具体分析。例如气节观,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历代地主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一些做人的标准,如孟子在论及大丈夫的标准 时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孟子为封建地主阶级规定的道德规范,但 却含有许多合理成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凡和气节有关的著名人物,都引此以 自励,或以此为标榜。封建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也如此。我国知名的资产阶级教育 家蔡元培提出,自由、平等、博爱是“道德之要旨”,他在解释这个“道德之要旨”时 说:“自由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我在教育界的 经验》,《宇宙风》第55期)显然,蔡元培也认为孟子这个气节观是可以作为资产阶级 道德楷模的。同样的,无产阶级经过批判和改造后,也可当成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刘 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作了这样的改造,他说:“共产党 员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

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能够在患难时挺身而出,在困难时尽自己最大的责任。他有„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在这里刘少奇把孟子 的气节观改造成为共产党人的气节观。类似这样的内容,还有荀子的德操观、范仲淹的 忧乐观、文天祥的生死观等等。这些都是跨越时代的优秀思想,经过批判继承是可以成 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内容之一的。

另一种情况,即第二种情况,就是用气节观评价具体历史人物时,就要作认真的具体分析。文天祥和史可法,一个是反元英雄,一个是抗清英雄,他们被俘之后,视死如归 ,“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之所以垂青后世是因为他们的崇高民族气节。在近代中国 诸如林则徐、陈化成、裕谦以及邹容、陈天华、秋瑾等人,还有无数反对外国侵略,在 抗日战争中以高昂的民族气节洒下最后一滴热血的抗日将士和共产党员们。这种气节观 始终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的一个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但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所有视死如归的人都是值得肯定的。由于旧历史观的影响,人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对符合历史潮流,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并不太重视,而对气 节的笼统要求较多,评价历史人物时就有欠公允。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旧历史观对他们歌颂了两千多年。还是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他们做出评价, 指出他们是对祖国不负责任而开小差的人物,不值得歌颂。伯夷、叔齐之所以不值得歌 颂,是因为他们反对武王伐纣,反对祖国的进步事业,他们的行为不利于祖国的统一,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所谓气节或骨气实际上是旧势力的死硬派,是不值得称赞的 。在中国历史的演

变中,特别是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不管旧王朝多么腐败,总 抱着“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甘心做旧王朝的殉葬品。这些旧王朝的遗老遗少由于他 们死硬派的行为博得一部分后人的称赞而流芳于世,甚至占据了历史的光明面,这当然 是不正常的。而一些从旧的腐败王朝走到新王朝并为新王朝安邦定国起了重要作用的历 史人物则往往遭到指责,这当然也是不正确的。

可见,气节观也要具体分析,那些甘心情愿为旧政权殉葬的死硬派并不是什么有气节的人士,而那些顺应历史潮流、识大体从旧王朝走到新王朝、并为新王朝建功立业的官 员也不能认为他们有什么失节行为。 其三,批判和继承的辩证关系。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的统一。近代史上那些国粹主义者对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办法,这是不可取的。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当是 ,不论是多么优秀的传统思想、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都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 分析和批判。不批判就不能继承。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只讲批判不讲继承是对传统 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只有把批判继承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剔除其糟粕、吸取 其精华,才能真正做到把珍贵的历史遗产继承下来,并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提一下,就是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是立足于这样两个前提:即传统文化其优秀部分可以激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去生存去奋斗去发展;而其糟粕部分 则是历史的惰性,历史的负重面,它会阻碍历史的进程,对历史进程起负面作用。正因 为如此,才要认真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否则,对传统文化任何侧重都可能对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应心二班 谭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五)
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诸子百家和历代众多名家的著作是传统文化,各地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融铸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要素,形成了保罗天地、蕴含人生的科学体系,并且历久不衰,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着、绵延着和创造着,因此我觉得弘扬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积极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诸子百家的一些言论,在如今的做人、为政、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儒家思想在现今的经济学上也有所应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还有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味的盲从,我们也必须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不断的总结反思,吸取优点,摒弃错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遗留下的种种恶习,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消极的思想,我们不能继承。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护古建筑,而不是以牺牲古迹来换取城市面貌的现代化,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孔子学会,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我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下去,并且不断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六)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验教材首现繁体字识读

       人教社今秋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并在“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开展课程实验。12月9日这套教材首次亮相。

  列入北京地方教材目录

  课题负责人、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组织了一些实验区、实验校,参加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十二五”期间,又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如今已有包括北京通州等在内的全国16个实验区,30所实验校。为了配合课题的实施,“十一五”期间组织大批专家编了一套教材,又逐步修改完善,人教社在“十二五”期间对这套教材重新修订。这套教材在一些实验区全区推广,北京市也已经列入地方教材目录。

  教材中加入曲艺内容

  此套读本共18册,覆盖学前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在教程内容编排方面,强调传统文化思想与民俗文化艺术修养两条红线并行发展:既选取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诗卷与词卷)以及《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大学 中庸》、《道德经》、《古文观止》等经典读物,又在每册书中加入了“民俗文化与艺术”教学模块。

  此模块内容分别有《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茶文化》、《中国年画欣赏》、《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欣赏》、《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等传统文化常识性内容。据介绍,目前的18本读本还将加上一本《古文观止》,后面将加上曲艺的内容。

  传统文化经典“只删不改”

  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的选编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改编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美其名曰“避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人教社教材中心副主任李建红表示应该批判什么、继承什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确实争议很大,但经典的原文还是应该保留其原貌,“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太适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但我们认为应该告诉孩子们原本的样子,通过教学解读来引导。”

  因此,如何“教”就成了最大难题,郑增仪告诉记者,“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确实面临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古文,能够讲解并能够结合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进行解读的人不多。”教育的方式也争议颇多,在地方一些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孩子穿汉服,致鞠躬礼,要不要“复古”也引起颇多争议,李建红告诉记者,人教社下一步就将着手编写教师指导用书,并将各地实验的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收入其中。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专家点评"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ixibaogao/6446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