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2016-01-01 18:02: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一《2014年中考语文古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漫成一首阅读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一
《2014年中考语文古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古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赏析

地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①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②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④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⑤。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错折:扭离折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余适客稷下(做客)B.并忘其未衣也(衣服)

C.逾一时许,始稍定(才)D.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仆而复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B.墙倾屋塌之声前人之述备矣

C.并忘其未衣也既克,公问其故

D.视街上,则男女裸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②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2.这篇文章名为《地震》,你认为作者主要是写了地震的什么情况。请结合文中材料具

体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理解答案:

19.B(3分)20.BD(4分,各2分)

21.

①过了好久,才明白是地震了,各自很快跑出。

②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主要是描写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河水倾泼以及人们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写地震初起时的情景,"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写地震中期的情景,"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写地震后期的情景;"相顾失色"、"各疾趋出"、"喧如鼎沸"、"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等写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4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3.(1)月影到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用衬托手法,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二
《2011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

2011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62: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赏析

地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①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②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④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⑤。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错折:扭离折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余适客稷下(做客)B.并忘其未衣也(衣服)

C.逾一时许,始稍定(才)D.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仆而复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B.墙倾屋塌之声前人之述备矣

C.并忘其未衣也既克,公问其故

D.视街上,则男女裸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②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2.这篇文章名为《地震》,你认为作者主要是写了地震的什么情况。请结合文中材料具 体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理解答案:

19.B(3分)20.BD(4分,各2分)

21.

①过了好久,才明白是地震了,各自很快跑出。

②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主要是描写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河水倾泼以及人们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写地震初起时的情景,"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写地震中期的情景,"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写地震后期的情景;"相顾失色"、"各疾趋出"、"喧如鼎沸"、"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等写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4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3.(1)月影到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用衬托手法,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

①现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效应的武器,第四代核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其附带杀伤效应较弱,强化了核反应中的部分杀伤效应,同时抑制了其他杀伤因素的产生;它的杀伤手段和目标更为单一,可以只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攻击特定的目标或设备,令使用者在使用核武器攻击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更加灵活;而且高科技含量非常高。

②从技术角度来说,第四代核武器的发展虽以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为基础,但所用的关键研究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变和加速器等装置。它不像发展前三代核武器那样需要进行大量核试验,它的基础是民用核科学研究。因此,它的发展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在军事上,由于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因此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

③现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包括核同质异能素武器、金属氢武器、反物质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最近,军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的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技术已被列入某国国防部的"军事关键技术清单",并被认为"有给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潜力"。 ④核同质异能素是指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相同、在可测量的时间内具有不同能量和放射性的两个或多个核素,比如,铪-178m2和铪-178就是核同质异能素。每克高能炸药释放的能量约为1千焦,而每克核同质异能素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00万千焦,比高能炸药的能量大100万倍。目前,一些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碰撞或惯性约束核聚变中产生的中子脉冲,可得到核同质异能素。

⑤这种新武器的能量来源于核同质异能素的衰变过程。高能状态的铪-178m2放出γ射线衰变为铪-178的半衰期为31年。按照这么慢的衰变速度,核同质异能素当然不会有什么威力。要使得核同质异能素能作为核武器的能源,必须使得它们能瞬间衰变。最近,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利用低能X射线轰击铪-178m2,可以使得铪-178m2进行瞬间衰变。不过,在使用以前,首先要给铪核"注入"高能光子,使铪-178转变成铪-178m2。这一步骤需要在加速器或反应堆内完成,而且产量甚微。目前,国外一家空军研究实验室获得铪-178m2的产量小于万分之一克。

⑥科学家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5年内将能获得克量级的产品,可以利用微型导弹携带核同质异能素弹头,其威力远大于传统武器。这类武器释放的高能γ射线能够杀死位于现场的所有生命体。与裂变武器相比,核同质异能素武器的核辐射却微不足道,因此,它可作为"

常规武器"。

⑦第四代核武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有飞跃。

15.请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下面。(2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它(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可作为"常规武器"。

(2)这项技术已被列入某国国防部的"军事关键技术清单",并被认为"有给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潜力"。

17.选文第⑤段中的"这种新武器"的能量来源和传统核武器的能量来源各是什么,分别用一个词回答。(4分)

18.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4分)(原创)

①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5年内将能获得克量级的产品,可以利用微型导弹携带核同质异能素弹头,其威力远大于传统武器。

②第四代核武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定有飞跃。

阅读理解答案:

15.第四代核武器

16、略.

17.衰变 裂变

18.①不可以。“科学家预测”交待了“未来五年内能获得克量级产品”这一结论的来源,语句包含着这一结论在事实上的不确定的意思,1分;使说明符合事实,用语有分寸,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②不可以。“定有飞跃”太肯定,原文是将有飞跃,(1分)使说明符合事实,用语有分寸,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三
《古诗鉴赏选择题(含答案)》

古诗鉴赏水平测试

1.《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目妙妙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 B.荒忽兮远望 朝驰余马兮江皋

C.岸土赤而壁立 如金山 、焦山 、落星山之类,皆名天下

D.罔薜荔兮为帷 合百草兮实庭

(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4.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5.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

诗类似的两项是( )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②。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6.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7.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貌岸然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末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用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8.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成名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1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9.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世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写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浪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 ,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栽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起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2.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着的“题”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杆,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面四首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

友人来言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末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待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7.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绥:应是rui字,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8-19题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泰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泰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1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1.D 2.B 3.B 4.C

【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5.D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6.C稼轩其人,何等洒脱不羁?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气势磅礴,心之所系,为国家兴亡。

对景畅饮,兴致太高,不胜酒力,故有“午醉”。醒来是何等潇洒的看景,这何来孤独寂寞?

7.D是曲折,宛约的抒情方法 8.D(与C矛盾) 9.C(是评价古人) 10.B。(刘:想象、设喻,唱出山的高旷超俗之美。 雍:比较,色彩浓重的山水画。这是衬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壳的发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观的,写景没有那么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错) 13.C(不十分明确—末必)

14.C(江风吹打桅杆理解有误) 15.C(一句一景)

16:C(闲适恬淡理解错误) 17.D(托物寓意,咏物抒情议论) 18.A(“山空”静态) 19.B(都是动) 20.C

3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四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试 卷 I

一、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栖(qī)息 尸骸(hái) 倜傥(tìtǎng) 强(qiáng)颜欢笑 .....

B.不惮(dàn) 徘徊(huí) 纤(xiān)手 更(gēng)相为命 ....

C.脖颈(gěng) 札记(zhá) 盘桓(huán) 呱呱(gūgū)而泣 .....

D.汲(jí)取 愠(wân) 色 会稽(kuàijī) 栈(zhàn)桥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晦朔 蛊惑 委曲求全 食不裹腹

B. 繁衍 纹身 伏法受诛 不径而走

C. 恶运 俯瞰 金榜题名 引人注目

D. 震撼 磨砺 流觞曲水 皇天后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

资源。

B.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

C.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

D.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甚而陷入困境时,我们尤其需要一个能与我们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朋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B.影片深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人性沦丧,但并没有导向绝望,因为其主旨是捍卫民族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无时无刻都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C.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D.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利用这种心理,给假药贴上保健的标签来牟取暴利。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⑴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______。

⑵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⑶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____,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粘上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A.传颂 轻率 细致 B.传诵 轻率 细致 C.传诵 轻易 细微 D.传颂 轻易 细微

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永,(?-约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

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所创慢词甚多,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传曰“凡

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B. 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曲、白、科三部分构成,扮演的角

色有末、旦、净、丑等。王实甫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齐名,被

称为“元曲四大家”。

C.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D.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

的赠言。

7.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当侍东宫(应当) 犹有所待也(待,等待) ..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官授职) 余扃牖而居(关闭) ..

C、令人长号不自禁(呼喊) 猥以微贱(辱,自谦之词) ..

D、白夺一个状元(枉自,徒然) 足以极视听之娱(尽) ..

8.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臣之辛苦 ....

B.铁骑突出刀枪鸣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C.则告诉不许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D.曲终收拨当心画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臣具以表闻 B.①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②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C.①余扃牖而居 D.①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②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10.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夙遭闵凶 B.此小大之辩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虽趣舍万殊

11.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而刘夙婴疾病

A.草拂之而色变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之二虫又何知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12.下列对课文内容或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同时展开奇伟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代蜀

道上壮丽雄奇瑰伟险峻的山川,其中也蕴含了人生坎坷之慨。

B.《琵琶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优秀传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诗中作者描写

了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中的诗

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虽然句式相同,但在意境的创造上,王勃句比起庾

信句更为优美和洒脱。

D.“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

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

作者采用了比喻、排比、叠词等,把崔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呜呜咽咽。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阅读诗歌,完成13、14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13.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4.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 卷 II

二、阅读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培学》则说大者重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 (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

15.节选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 ....

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实及虚 D.由虚及实

16.下列对荔枝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荔枝的大小一般在二十克左右,如果达到四十克以上,就称得上“大荔”了。

B、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莹白如冰雪”的荔肉是荔枝的假种皮,并非荔肉。真正的荔肉其实早在食用之前,就被人扔掉了。

C.荔枝不耐贮藏,所以古代君主若是想吃荔枝,须用快马飞骑日夜传递。

D.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因而不能种植。

17.文中引用诗词典故,下列对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引用明代徐勃的一首《咏荔枝膜》,是为了进一步印证白居易所言“膜如此绡”的正确性。

B.作者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既从侧面写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又含有凭吊古代和讽刺唐代统治者的意味。

C.作者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有助于说明荔枝的有关特征,又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D.作者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中有关荔枝大小的内容,意在表明自己博学多识,是有关荔枝种植方面的专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①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②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谙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③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射到木晒楼上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重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一种力度。雨点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中,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④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么?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⑤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⑥突然有一天,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⑦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粱壶。

⑨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坐下来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

⑩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盈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早早铺好了,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8.请赏析第③段中“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这句话。(3分) ▲

19.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章主体部分是写雨声,而标题是“怀念一种声音”,请探究“怀念”的深刻意蕴。(4分)

(三)阅读《逍遥游》语段,回答21—23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2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我決起而飞 決:疾速的样子 ..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去,往 则芥为之舟 芥:芥子 ..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坳:凹陷不平 ..

2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五
《高三语文会考试题答案》

高三语文八月测试题

答题纸

26.第二段“窗子的这种精神”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

可以使人安坐屋内获取享受

27.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对窗的感悟的句子。(4分)

①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②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③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④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28.从这两段文字看,门和窗的意义有什么不同?(2分)

人为了生存,必须通过们从屋里出去;窗则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阂,将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转化为审美欣赏和享受关系。

六、(12分)

29.补写出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做3小题,3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 。”(庄子《逍遥游》)

3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

(2)诗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这是陪衬的手法,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31.下面这句话的画线部分意思表达不够确切,会造成歧义。请你改写画线部分,注意:①改写句必须保留原句的主要内容;②按指定的要求分别表达两个确切的意思;③注意语句的通顺。(2分)

李平老师购买台灯后, 语文组已经有10位老师购买了台灯。

改写(1):表达“李平老师是第10位购买者”的意思。

成了语文组第10位购买者。或语文组购买过台灯的老师就增加了10位了。

改写(2):表达“李平老师之后有10位老师购买台灯”的意思。

语文组又有10位老师购买了台灯。

32.写出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

鲁国有一个爱好钓鱼的人,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当鱼饵,用黄金制成鱼钩,并在鱼钩上镶嵌银丝和青绿色的美玉,用翡翠这种极其珍贵的美玉来装饰他的钓绳。他拿钓竿的姿势和寻找的位置都很适当,但是,他钓上的鱼却没有几条。

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或不要搞花架子,不要只追求形式。

七、(3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每个人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好品质,或者正直,或者诚实,或者宽容,或者磊落,或者谦虚,或者自信,或者热情像火,或者纯洁如雪„„一个人小时候养成某种优秀的品质并不难,难的是,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碰上任何情况,都能对自己的好品质有信心,都能老老实实的守住自己的好品质。一个人只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背叛自己的品质,他就永远是一个可敬的人,他就永远对得起自己。

请以“守住自己的好品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帮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六
《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当堂训练题17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17周45分钟训练

出题人:陈晓莉 -6-6

一.(70分,每题10分)

1、下面句子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zhàn B.明月不谙离恨苦 ān

C.潦水尽而寒潭清 liáo D.睢园绿竹suī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

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C、柳永,(?-约1053),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后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柳屯田.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了很多慢词, 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3、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名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

型的怀人境界,“杨柳岸”明写眼前景暗写别后情,含蓄而有余味。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直间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姜姜惨惨戚戚。”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法,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苦痛表现 得淋漓尽致。

4、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都是意动用法。

B、“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新停”是“刚刚停止”的意思。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凡”可解释为“总共”的意思。

D、“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暂”是“暂时”的意思。

E“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怎生得黑”是“为什么生长得这么黑”的意思。 F“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下”是使动用法,使„„放下。

5、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相同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99年高考全国卷]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 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7.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

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20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8、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填空(10分)

10(1)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2)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3)别有幽愁暗恨生, 。 ,铁骑突出刀枪鸣。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

唧。 , !

高一语文第17周45分钟答案

1、 C2、B3、C4、DE5、A6、C7、C

8、“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9、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七
《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当堂训练题17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17周45分钟训练

出题人:陈晓莉 -6-6

一.(70分,每题10分)

1、下面句子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zhàn B.明月不谙离恨苦 ān

C.潦水尽而寒潭清 liáo D.睢园绿竹suī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

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C、柳永,(?-约1053),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后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柳屯田.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了很多慢词, 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3、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名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

型的怀人境界,“杨柳岸”明写眼前景暗写别后情,含蓄而有余味。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直间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姜姜惨惨戚戚。”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法,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苦痛表现 得淋漓尽致。

4、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都是意动用法。

B、“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新停”是“刚刚停止”的意思。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凡”可解释为“总共”的意思。

D、“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暂”是“暂时”的意思。

E“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怎生得黑”是“为什么生长得这么黑”的意思。 F“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下”是使动用法,使„„放下。

5、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相同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99年高考全国卷]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 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7.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

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20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8、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填空(10分)

10(1)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2)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3)别有幽愁暗恨生, 。 ,铁骑突出刀枪鸣。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

唧。 , !

高一语文第17周45分钟答案

1、 C2、B3、C4、DE5、A6、C7、C

8、“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9、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八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综合检测2(新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综合检测(二)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婢女 媲美 刚愎自用 大有裨益 ....

B.缔造 孝悌 瓜熟蒂落 屏息谛听 ....

C.与会 熨帖 钟灵毓秀 鹬蚌相争 ....

D.啮噬 摄取 奉为圭臬 蹑手蹑脚 ....

【解析】 A项,“媲”读“pì”,其他读“bì”;B项,“悌”读“tì”,其他读“dì”;C项,均读“yù”;D项,“摄”应读“shè”,其他读“niè”。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眉巅 .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C.琵琶声停欲语迟 .

D.座中泣下谁最多 .绝:隔绝 尚:尚且 语:回答 泣:眼泪

【解析】 A项,“绝”意为“越过、渡过”。

【答案】A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侧身西望常咨嗟 .

A.商人重利轻别离 .

B.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C.猿猱欲度愁攀援 .

D.使人听此凋朱颜 .

【解析】 B项,“夜”与例句中的“西”,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重”,为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C项,“愁”,是为动用法;D项,“凋”为使动用法。

【答案】B

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转徙于江湖间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解析】 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

5.名句默写。(任选三句作答)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玉露凋伤枫树林 江间波浪兼天涌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4)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8分)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从颈联“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既要联系作者经历,又要从字眼中挖掘深层内涵。

【答案】万里——离家遥远;作客——漂泊异乡;百年——年老;多病——疾病缠身;独——孤独无依。从中可以知道诗人流落异乡、年老多病、孤苦无靠,

值此国家多灾多难之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忧国忧民、凄苦悲伤。

7.尾联中“艰难”一词指的是个人还是国家?“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其诗歌中的“艰难”既是指个人遭遇,又是指国家命运。所以,在分析“苦恨”的内涵和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答案】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破家亡忧心如焚。“苦”是副词“极”,“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不能多为国家出力。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11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8.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解析】 D项,本文思想内容上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而看不出“深深的同情”。

【答案】D

9.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颈联即“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表达的主旨上看是讽刺。另外还要注意这两句从时间上看是倒置。

【答案】对比、反讽手法。“此日”与“当时”两相对比,对玄宗的荒唐进行讽刺,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玄宗沉溺于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10.有人说这首诗的特点是“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试用诗中内容来说说诗句中所隐含的讽刺意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是该诗一大特点,赏析时除把握诗句表面意思外,还要进一步去体会诗中隐含的极具讽刺意味的诗句。

【答案】首联,海外徒闻而不可得,极具讽刺地指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颔联,“空闻”与“无复”相应,嘲讽了玄宗的荒唐误国;颈联,“此日”的现状与“当时”的海誓山盟在对比中加强了讽刺的意味;尾联,“四纪为天子”与“卢家有莫愁”形成强烈反差,一个“不及”更添嘲讽之意。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7分)

宫 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①。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②一夜长。

【注】 ①昭阳:指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得宠时所住。②长门:指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住。

1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这对表达宫怨这一题旨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两句境界极为美好。宫花在春晴时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越发娇媚浓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觉察,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昭阳宫殿彻夜笙歌,明月无处不在。这与下两句所描写的昭阳殿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宫怨”题旨。

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对比:前两句写昭阳之幸,后两句写长门之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夸张:后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没有了期,强调“愁人知夜长”的愁苦的深切,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7分)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3.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思想内容的把握能力。该诗是一首律诗,前四句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评价,第一句整体评价李白诗的地位无人能比,二、三、四句进一步评价,从“思不群”“清新”“俊逸”三个词语可以推断评价的角度应该是思想情趣和风格两个方面。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九
《07-08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07—08年度上学期六校联考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命题人:邱明玲 校对人:任春雨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 (30分,每小题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 氓(mãng)之蚩蚩 否(pǐ)泰 踟蹰(chíchú) 桑葚(shân) .....

B. 纤纤(xiān)素手 鹄舫(húfǎng) 蕙茝(huìchǎi) 骚体(shāo) .......

C.长歌当(dãng)哭 愆期(qiān) 城隅(yú) 袅娜(nà) ...

D.何时可掇(chuō)惩创(chuãng) 彷徨(páng) 葳蕤(ruí)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真缔 荻花 烽火 羽扇伦巾

B.徇情 舞榭 深隧 陨身不恤

C.飘缈 菲薄 霓裳 千里迢迢

D.回溯 歆羡 嘲哳 夙兴夜寐

3. 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 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萧索的 来的。

A.稀稀落落 严厉 感慨 B.疏疏朗朗 严厉 感触

C.疏疏落落 严厉 感触 D.疏疏落落 严肃 感叹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 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

B. 这首诗已经融入了历史和文学,此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

C.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为他的冥顽不灵气的掉眼泪。 ....

D.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七窍通了六窍,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在国外接触过的无论是离乡几十年的华侨,新去的留学生,无论是大 陆去的、台湾去的,无不对祖国的进步感到自豪,衷心希望祖国更强大。

B.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对于有民族自尊心的南斯拉夫人民是不能

容忍的。

C.光明中学的两位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校秋季运动会的筹

备工作。

D.你可知道,每年演出一台春节文艺晚会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

才能与观众见面的。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至于誓天断发 ③自以为得其实 ④大阉亦逡巡畏义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⑥发其志士之悲哉 ⑦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⑧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⑨颜色不少变 A.①②⑤⑧⑨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⑦ D.③④⑥⑦⑨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B.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代表作是〈山居秋冥〉,"昧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D.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和代表作家,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0题。(9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即凯旋而纳之。

方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讎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

B.①盛以锦囊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C.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D.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岂非人事哉 B. 与其所以失之者 ....

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10、下面加点的字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盛衰之理 .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B.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C.当窗理云鬓 D.剪不断、理还乱 ..

第二卷(共120)

四、古诗文阅读(24分)

11、翻译课文中的句子(8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3)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

12.下列诗词中所表现的“景”与“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一诗句描绘了清幽明净的自然风景,寄托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一诗句写了祠堂的凄凉、冷落,带有诗人感伤的情绪。

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诗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图画,表达诗人恬淡的心境。

D、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这一诗句借荒凉空旷的景色表达诗人悲伤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3、14题。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4、.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5、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篇十
《语文基础天天积累答案》

语文基础天天积累答案

(十一)

1、答案A

(A. diāo/diào,zhōu/ chïu ;shì/ zhì。B. bǐ/ pí;pī/bǐ;lù。C. yù/ yú;ǒu;tì。

D. bǎ/ pā;tī/tí ;bā。)

2、答案C

解析:“清亮”,①意为“清脆响亮”,如“嗓音~”、“~的歌声”等;②意为“清楚明白”,如“心里一下子~了”等。“透亮”, ①意为“明亮”; ②意为“明白”。“充斥”意为“充满,塞满(含厌恶意)”,贬义词。“充塞”意为“塞满,填满”。“充斥”的感情色彩不符合本处语境。“展现”侧重于事物自身呈现出某种情景或发展趋势。“展示”侧重于清楚地摆出来给人看。由于对象是“环境”,宜用“展现”。

3、答案D。

(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错对象,感情色彩错误;B狭路相逢: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对象错误;C排山倒海:力量大,声势大,火箭重在威力大,用“雷霆万钧”恰当。)

4、答案B(A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C“非常”与“至关”重复累赘D“凝结”与“劳动成果”搭配不当。)

1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2.(1)基础等级分多数在40分以上,发展等级分多数在6分以下。说明基础等级得分率高。

(2)基础等级分高的,发展等级分也高,说明深刻创新能力是在基本功过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点3分,共6分)

23、示例:奉献和仁爱 公平和公正 包容和至善

(答题要点为:句式相近,语意深长,富有启迪性。每点2分,共6分。) (十二)

1. C(A跹xiān,其余读jiān;B赎shú,其余读dú;C组加点的字都读“yǎn”;D僻pì,其余读bì)

2.C (A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应为“雪上加霜”。B.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盛行,形成风气。感情色彩不当。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就:成。此处望文生义。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3.A(B 成分残缺,“解决”后缺宾语“问题”; C语意重复,删去“比较合适”;D逻辑顺序颠倒,将“不仅”、“也”两句的内容互换) 4.C(从上到下顺序,首尾衔接)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10(1)(3分)都写了月影靠人很近,同时写出江水清澈;(2分)境界都是宁静安谧的。(1分)

(2)(4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对比、衬托也对)(1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末句写动、写声,以动、声衬静,愈见其静;极突出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结合诗句分析2分)

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11. ①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④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2.答案:(6分)

(1)福禄寿三星。(2分)

(2)图画中的 “佛指手”中的“佛”与“福”谐音, “指”与“子”谐音,佛手多指,有多子、多孙、多福的意思。

“蟠桃”象征长寿,相传西王母寿辰举行蟠桃盛会,蟠桃又称寿桃。

“鱼”指连年有余,表示生活富裕。(任选两个即可,每个2分)

23.(1)只要志存高远,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现实。

(2)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说错话,说错了,改了就好。

杜甫 《漫成一首》赏析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 是说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

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十三)

1、C.(A.juàn、chuàng/chuāng、sù;B、jiū、pī、bì;

C.pàn/bàn îu/shū j¡ān/ j¡àn;D.zhuàn/chuán kîng/kōng yú)

2、B。(A。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B。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C。发迹:指人脱离困顿状况而得志、兴起。D。而且:表递进,不符合句意,此处应为“而”。)

3、C(A.语序不当。应将“融合”和“交流”互换位置。B.搭配不当。“动员和启发”改为“提高”D.谓语残缺。在“独立”前加“具备”)

4、A。文段论述的中心话题是高科技与艺术的关系。(2)句紧承李政道的话。照应前文,应先谈“智慧”,再谈“情感”,应先(1)后(3),而(4)为对(1)(3)的比喻性总结。(5)是对中心话题更深层次的阐述。

三、古诗鉴赏(7分)

(1)描绘了: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战乱图景。(3分)(战乱图景,2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2)最后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1分)以“一”与“万” “荣”(成)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1分)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2分)(答“直抒胸臆”也可以)

四、默写:(4题选3题,6分)

1、《醉翁亭记》中描述山间四时景色之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琵琶行》中的一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绝妙的声音的类比联想。

4、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1、①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烬。

②机遇对于智者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明路,对于强者是一级变得更高的阶梯,对于弱者是一座永远无法翻阅的大山。(每个分句2分)

2、(1)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

公共卫生!

或: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或: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每题3分,抓住言论的错误点1分;反驳得体1分;语言简洁1分)

(十四)

1、答案:D(A kūi/kūi zhì/zhì dàng/dàng ;B nào/zhào bì/bì yì/ài; C jiān/jiā

n

zhù/shū zài/zài; D zhěn/ shân qūn/quān yīng/yìng)

2、答案:A ( “既------,又------” 表并列,此处是递进关系,改为:不但------更------。)

3、答案:C (A递进的内容颠倒,应为:“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B、“顺应”的宾语残缺,应为:“世博会始终顺应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D、修饰语“不可替代的”位置不当,应为:“在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答案:B (特别要注意与“注重艺术、讲求方法、扫除心障和以心交心”四个短语的后照应顺序。“轻灵”是一种“艺术”,“有效”是指“方法”,“ 扫除心障”与“顺畅”对应,“以心交心”与“坦诚”对应。)

10、(1)都是在遭受贬谪(1分),放逐在外(1分),思归不得(1分)的背景下所写的。

(2)(4分)李诗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留人”,抒发的是自己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

能的悲凉和伤感。柳诗通过比喻,把尖山比作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园愁肠如割的痛楚。 (每点2分)

11.(6分,每题2分,每句1分,错一字扣1分。多选按前3题计分)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2.答案:A.注重务实奉献;(2分) B. 青年注重自我实现,也具有社会责任感;(2分)

C.科技型知识型。(2分)

23.答案:你们太天真了!老板用心良苦只为钱,免费代写作业,那是老板赚钱的花招; 老板之爱,爱的是钱,父母之爱,那才是真爱。远离网吧黑牢笼吧,别让它贻误了你的学 业和前程。

评分标准:(1)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2)语言生动、得体,有劝说意位和劝告的语气,80字左右(2分);

(3)对比手法:沉溺网吧与代写作业;父母关爱与老板的唯利是图。

(十五)

1、C (解析:A、 xiān xiān xián xiǎn ;B、qiān qián qiàn qián;C、chì chì chì chì;D、yú yú yǔ yú)

2、D(解析:A、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句中所描写的情景是现实生活中的,是可以想象到的,错误。B、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C、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属的地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D,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3、D(解析:A、“针对”缺宾语。B、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改成“能否让人民满意”。C、语序不当,把“日前”提前。)

4、D(解析:⑥个句子中,③句最为重要,可以成为排序的突破口。其中的“反过来说”暗示我们,③和②在一块,说的是文学对建筑的影响。其他几句则说的是建筑对文学的影响,⑥句是总起的句子,适合放在段首。④句中的“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恰与⑥中的“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形成照应,由⑤中的“这种形象”上承⑥,④中的“这些建筑形象”上

承①,可推知应是⑥⑤①④。至此,答案可确定为A。因此正确排序应是⑥⑤①④③②)

10、(1)池边树上的花和池中花影一样妖娆,同样娇媚生动,树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必须指明花和花影)

(2)同意。(1分)艺术方法: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思想内容方面:池边杏花妖娆纯洁,即使飘落了也仍保持其高洁,比南陌落花被玷污强得多;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保持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不失高远之志。

1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答案示例(6分)例1:“桑拿”指在高温浴室内用蒸汽排汗的沐浴方式。如今,人们又把相对湿度较高的潮湿闷热天气说成“桑拿天”。例如:今天,长沙又是一个摄氏38度的桑拿天,又热又潮,闷得实在难受。

例2:“瘦身”指采取节制饮食、增加锻炼、服药按摩方法,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使肥胖程度减轻。如今人们也用来指通过调整结构或缩减项目等,使原有规模、体制等得以压缩简化。例如:奥运会要“瘦身”羽毛球混双比赛将被“砍”(文章标题)。

23、答案示例:看,那开满美丽的橙红色的花朵的,就是广州市市花木棉了。木棉种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它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被誉为“英雄花”。(评分标准:语言得体1分;表达连贯1分;划线内容每点1分;超出字数酌情扣1—2分。)

(十六)

1. B(3分)(A、juã,jiāng/gāng,tà/tuî;B、shâ/ niâ,jī/chái,pì/bì;C、jùn/cūn,yì,yān/yīn;D、cuì,zhã/dí,lù)

2. B(3分)(A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C“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D“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B“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3. C(3分)(A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因为„„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搭配不当,“猪肉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猪肉的生产”改成“生产的猪肉”;D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4. B(3分)(A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冒号,表总结上文; C“钢琴诗人”需要打引号,表特定称谓。D句号放在引号内。)

10.(1)(3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1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2)(4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

11.(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22. (6分) ①就业岗位减少;②需就业人数增多;③就业困难波及多个领域。(每点2分)

23. (6分)答案举例:

悲观者:路面坑坑洼洼的,简直像麻子一样,要把人颠散架了。(3分)

乐观者:我们现在正走在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的酒窝大道上。(3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漫成一首 漫成一首杜甫 杜甫很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漫成一首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013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