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2016-01-03 00:48: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一《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一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王永兰)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 蔚然: 2

3 翼然: 临: 4 意:

5 暝: 6 芳: 发:

7、负者 : 8、休于树 :

9 : 10 陈:

11 酣: 12 奕:

13 觥: 14 颓然:

15 翳: 16 谓:

17、名之者谁 名: 1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9 洌: 20 临: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

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

7、伛偻提携,往来而绝者,滁人游也。

译:

8、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译:

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1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三、整体把握

1、文章的主旨是

2、本文的线索就是 ”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 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 ”;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 ”,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 ”、 “ ”。

四、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借释亭名来抒情的千古名句是:

2、怎样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你认为太守饮少辄醉的原因是什么:

4、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5、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6、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 :

7、“颓然乎”原意是: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8、“太守醉”中“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另一层意思是,表现了 。太守真正的醉因是 。

9、 选文写了那几种“乐”? 最高境界的乐是 , 原因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10、 “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1、茂盛的样子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4、情趣 5、昏暗6、芳:香花 发:开放7、背东西的人8、在树下休息9、腰背弯曲,这里指老人10摆开 11、尽兴地喝酒 12、下棋13、酒杯14、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15、遮盖16、是17、 命名18、 寄托19、清20、 靠近

二、 1、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2、太守与宾客到此来喝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取别号叫“醉翁” 3、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4、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5、像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6、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势低落,溪石显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景色。 7、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登山游玩。 8、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9、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0、游人只知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三、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仕途失意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2、乐 山水之乐(亭之环境、亭之得名) 朝暮四时之乐(山间朝暮、山间四时) 游宴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醉归之乐(鸟乐、人乐、太守乐) 四、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

2、原意是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成语: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⑵水落石出 ⑶觥筹交错 ⑷山肴野蔌 5、抓住了不同时令景物的各自特点。6、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7、“颓然乎”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因高兴饮酒而醉醺醺、飘飘欲仙的神态。表达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心情。 8、“太守醉”中“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酒喝醉了”,另一层意思是_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表现了_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9、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最高境界的乐是 太守之乐 , 原因是 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 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与民同乐的情怀10、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乐在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二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 (3)行者休于树 于:

(4)临溪而渔 渔: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案:5.B ; 1分 6.①暝:昏暗;②秀:繁荣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7.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三)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 (2)野芳发而幽香 ( ) ..

(3)朝而往,暮而归 ( ) (4)弈者胜 ( ) ..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9、(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 (4)下棋

10、C

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四)阅读(10分)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 (2)醉翁之意 ( )

(3)树林阴翳 ( ) (4)述以文者 ( )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文:

15.第(3) 。

16.《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7.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三
《《醉翁亭记》阅读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题及答案

(一)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附答案

(一)1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3.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4.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5.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 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5.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6.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7.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乙文以掇j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写秋冬。

异:甲文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环咏叹的意味。乙文 用散句描写。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四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之----《醉翁亭记》提示:该资料值得保存,可供中考复习时用 2008 大连市古诗文阅读(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 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 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2008 年临沂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做 6—10 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 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 ②临溪而渔 . ③杂然而前陈者 . 渔: 陈:穷: 穷: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 分)10. 《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 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 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 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 1 段中指何而言? 答: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004·温州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______________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 . B.名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 .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 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二)8.(1)到、靠近(2)的 (2 分。每小题 1 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 分。每小题 1 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 分) 11.C(2

分) (三)1.时:季节 陈:陈列,摆开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 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 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四)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 风霜高洁 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 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5.本意不在此 而在别的方面。参考答案(一) 6.(A)山间之朝暮也 (B)山间之四时也 (C)酿泉为酒 (D)泉香而酒冽(错、漏、 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 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 确、无语病即可) 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二)8.(1)到、靠近(2)的 (2 分。每小题 1 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 分。每小题 1 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 分) 11.C(2 分) (三)1.时:季节 陈:陈列,摆开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 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 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四)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 风霜高洁 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 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5.本意不在此 而在别的方面。参考答案:(一) 6.(A)山间之朝暮也 (B)山间之四时也 (C)酿泉为酒 (D)泉香而酒冽(错、漏、 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 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 确、无语病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五
《醉翁亭记练习和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

一、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

环滁( )琅( )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山肴( ) ......野蔌( )弈( )者胜 阴翳( )翼( )然 酒洌( )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

林hè_____ wèi_____然 水声chán chán_____ tuí_____然 岩穴míng____ huì_____明变化 yǔ_____lǚ_____提携 gōng_____chóu_____交错 宴hān_____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解释

往来而不绝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负者歌于途 杂然前陈者: ..觥筹交错 山肴野蔌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饮少辄醉 射者中,弈者胜 ..五、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我,你能行!)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溪深而鱼肥

5、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禽鸟知山林之乐 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6、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7、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___________。

8、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课文第三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10、课文第四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明察秋毫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

欧阳公四岁而①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 、按顺序指出三个“而”字各作什么连词使用。

2、 解释带点的词。①孤: ② 以: ③及: ④长: ⑤或: 3 、翻译。

①教以书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笔已如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较阅读

(一)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欧阳修《醉翁亭记》第③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4)复延至其家 延: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

5、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开放性试题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3、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下联:

4、“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拓展延伸(仅供阅读)

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原则,请联系本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我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执政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醉翁亭记》练习参考答案

一、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chú láng yá zhé fēi xué yáo sù yì yì yì liè

三、壑 蔚 潺潺 颓 暝 晦 伛 偻 觥筹 酣

四、略 五、略

六、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2、宋 欧阳修

3、(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醉能同其乐„„

4、B 5、B 6、B

7、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8、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B 10、禽鸟 太守

11、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 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3、 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八、1 ①顺连,就 ②转连,可是 ③顺连、来

2 ①孤:死了父亲。 ②以:用。 ③及:等到。 ④长:大一点。 ⑤或:有的。 3 ①教他(用荻画地的办法)写字识字。 ②只勉力读书。 ③写得已象成人。

九.比较阅读 (一)

1.(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二)

1.D

3、见翻译书 2、居庙堂之高 处江之远 4、忧 醉与乐 与民同乐 5、先天„„后天„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六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琅琊( ) 环滁( ) 晦明( )

伛偻( ) 觥筹( ) 林霏( )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泉香而酒洌( )

③负者歌于途( )

④树林阴翳( )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结尾部分用____________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____________。

4.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环滁皆山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而乐亦无穷也。

⑥故自号曰醉翁也。

⑦庐陵欧阳修也。

表示判断语气的:( )

表示解释语气的:( )

表示肯定语气的:( )

表示感叹语气的:( )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7.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8.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9.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二)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11.概括本段大意。

12.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14.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今乃⑥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

注:①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1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三、作文

18.我们的家乡有许多让我们引以自豪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请你选择你最熟悉和最喜欢的一处向游人介绍。

要求:自拟题目,语句通顺,200字以内。

☆28 醉翁亭记

一、

1.lánɡ yá chú huì yǔ lǚ ɡōnɡ fēi

2.①情趣 ②清 ③背负东西 ④遮盖

3.①醉 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能同其乐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①③ ②⑥ ④⑦ ⑤

二、(一)5.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6.B

7.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8.B

9.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10.醉翁亭记

11.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12.醉能同其乐

13.人 太守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三)15.①三十里为“一舍” 房舍 ②抬 全

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三、18.提示:要写出概貌和特点,条理清楚。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七
《醉翁亭记练习[学生用](答案)》

一,完成填空

1,本文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 ,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 命名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⑤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开放) ⑥.临溪.....而渔(到)(捕鱼) 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⑧树林阴翳(遮蔽 ) ....

⑨觥筹交错。(交相错杂) ⑩已而夕阳在山 (不久) 11.林壑尤美 (特别) 12.泉香而酒冽。(清) ......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 。(寄托) ....

15、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16、伛偻提携。(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 .....

17、杂然而前陈者 。(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

19、苍颜白发。(脸色苍白) 20、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在)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 。(凝聚) 开。( 雾气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 ②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

。( 归依) 临 (到) ..

④ 风 。 ( 面对 ) ③( 称 ) 于泉上者。( 靠近) ..

太守谓谁 ( 是 ) 其间( 在 ) ..

其乐 (乐趣、以„为乐、快乐)⑥....

(快乐 ) (语气词 吧 ) ..

泻出于 ( 表修饰 ) .

朝而往(表修饰 ) ⑧ 两峰之间者( 从 ) ..

泉香而酒冽 ( 表并列 ) 泉上者( 在 ) ..

禽鸟乐( 表顺承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转折 ) ( 茂盛 )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 ⑨ 者( 秀丽 ) ..

寓之酒( 表并列 ) .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 亭 )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之乐 )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醉翁亭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山之僧智仙也 ,命名者是 太守自谓也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远景 ,其次写 近景 。

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 。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比喻 ) ②.锦鳞游泳。( 比喻 )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拟人、对偶) ④.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借代)

⑤.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 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

10.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

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意:情趣 ②寓:寄托 ③得:领会 ④辄:就

⑤上下 ⑥去 离开 ⑦而 表承接

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乐 。

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

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故自 号 曰 翁 也 ②,而 不 知 守 之 乐 其乐

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滁州人、宾客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

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醉能同其乐

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衬托太守之乐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文段先写 朝暮 之景,再写 四时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野芳发而幽香

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风霜高洁

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水落石出 ,它现在的意思。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滁州人、宾客、太守乐

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 众宾欢也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滁人游 ③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B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五、选择题

1、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

G庐陵欧阳修也。

① 表示判断的语气:( A、G ) ②表示解释的语气:( B、F )

③表示肯定的语气:( C、D、G ) ④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E )

六、填空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望之蔚然而深秀 ,描写酿泉的是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描写醉翁亭的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醉翁也。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禽鸟之乐 写到游人之乐,进而写到太守之乐 并用太守之乐其乐点明全文主旨。

5、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与民同乐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

七、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A.判断句 B.倒装句 C.省略句 D.被动句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A )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 )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 )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

5、帝感其诚( D ) 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A )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八
《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 班级____ 姓名_____(答案) 一,完成填空

1,本文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 ,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 命名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

⑤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开放) 6.临溪而渔(到)(捕鱼) ....

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⑧树林阴翳(遮蔽 ) ...

⑨觥筹交错。(交相错杂) ⑩已而夕阳在山 (不久) ....

11.林壑尤美 (特别) 12.泉香而酒冽。(清) ..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 。(寄托) ....

15、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16、伛偻提携。(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 .....

17、杂然而前陈者 。(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

19、苍颜白发。(脸色苍白) 20、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在)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 。(凝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 ②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

。( 归依)临溪而渔 (到) ..

④把酒临风 。 ( 面对 ) .

③( 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 ..

太守谓谁 ( 是 )颓然乎其间( 在 ) ..

其乐 (乐趣、以„为乐、快乐 ... (快乐 )(语气词 吧 ) ..

泻出于 ( 表修饰 ) .

朝而往(表修饰 ) ⑧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 ..

泉香而酒冽 ( 表并列 ) 泉上者( 在 ) ..

禽鸟乐( 表顺承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转折 )佳木秀 ( 茂盛 )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 ⑨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 ..

得之心而寓之酒( 表并列 ) .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 亭 )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之乐 )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醉翁亭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山之僧智仙也 ,命名者是 太守自谓也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远景 ,其次写 近景 。

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 。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比喻 ) ②.锦鳞游泳。( 借代 )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拟人、对偶) ④.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借代)

⑤.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 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

10.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

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意:情趣 ②寓:寄托 ③得:领会 ④辄:就

⑤上下 ⑥去 离开 ⑦而 表承接

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乐 。

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

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自 号 曰醉 翁 也 ②,而 知 太 守 之 其乐 也

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滁州人、宾客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

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醉能同其乐

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衬托太守之乐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文段先写 朝暮 之景,再写 四时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野芳发而幽香

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风霜高洁

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水落石出 ,它现在的意思。 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滁州人、宾客、太守 乐

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 众宾欢也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滁人游 ③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B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篇九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

淮安市朱桥中学语文备课组

一、完成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1007—1072),字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 ,晚年

又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_家,_______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⑤野芳发而幽香 ( )( ) ⑥.临溪而渔( )( ) ....

⑦非丝非竹( )( ) ⑧树林阴翳( ) ...

⑨觥筹交错。( )( ) ⑩已而夕阳在山 ( ) ......

⑾林壑尤美 ( )( ) ⑿泉香而酒冽。( ) ...

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⒁得之心而寓之酒 。( )( ) .....

⒂佳木秀而繁阴。( ) ⒃伛偻提携。( )( ) .....

⒄杂然而前陈者 。( )( )( )⒅宴酣之乐。( ) .....

⒆苍颜白发。( ) ⒇颓然乎其间者。( )( )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②若夫霪雨霏霏( ) ...

。( )临溪而渔 ( ) ..

把酒临风 。 ( ) .

③(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太守谓谁 ( )颓然乎其间( ) ..

乐其乐 ( ) ...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

泻出于 ( ) .

朝而往( ) ⑧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 ..

泉香而酒冽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禽鸟乐( ) .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B.醉翁之意不在酒。(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 )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命名者是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其次写 。

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②.锦鳞游泳。( )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④.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⑤.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0.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④饮少辄醉 ⑤鸣声上下 ⑥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

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

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故 自 号 曰 醉 翁 也 ②,而 不 知 太 守 之 乐 其乐 也

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

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3.文段先写 之景,再写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

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

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

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它现在的意思。

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

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

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

治滁的政绩。

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答案)

一、 1 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文学家、史学家,

2、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

二、 ①命名 ②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靠近③情趣 ④散开⑤香花 开放 6.靠近 捕

鱼⑦弦乐器 管乐器 ⑧遮蔽 ⑨交相错杂 ⑩不久 11.特别 12.清13、茂盛的样子 幽深秀丽 14寄托15、茂盛、繁茂 16、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17、杂乱的样

子 在面前 摆开18、尽兴地喝酒19脸色苍白 20、醉醺醺的样子 在

三、①凝聚 回去 归依 ②雾气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③称 是④靠近 面对 靠近 ⑤乐趣、以„为乐、快乐 快乐⑥在 语气词-吧⑦表修饰 表修饰 表并列 表顺承.表转折 表递进 表并列 ⑧ 从 在 ⑨茂盛 秀丽

四、(一) 1.A茂盛的样子 B 情趣 2.①亭 ② 山水之乐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 4. 醉翁亭 5.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6.远景,近景

7.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 8.① 比喻 ② 比喻 ③拟人、对偶④借代⑤设问

⑥夸张 10.(1)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

就是醉翁亭。(3)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11.环滁皆山也。 12.望

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4.文中表现醉

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1.①意:情趣 ②寓:寄托 ③得:领会 ④辄:就 ⑤上下:树上树下 ⑥

去 离开 ⑦而 表承接 2.乐 3. 醉能同其乐 。

4. 自 号 曰 翁 也 ②,而 不 知 守 之 其乐 也

5. 6《醉翁亭记》78. 醉能同其乐 9. 衬托太守之乐 10.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 1. ①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

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②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

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③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

也就无穷无尽了。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朝暮 四时 4.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5.野芳发而幽香 6.风霜高洁

7. 水落石出 ,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8.山间朝暮、四时

之景不同

(四) 1.①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

出游啊②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 滁州人、宾客、太守 乐3. 众宾欢也 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

坐而喧哗者 5.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6.写滁州人、宾客、太

守游山的情形 7.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8.A 9.B

相关热词搜索: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点击答案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043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