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

2016-01-05 07:25: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一《成语练习》 ...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一
《成语练习》

成语练习

1.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加以改正。

A. 锱珠必较 B.无动于衷 C.眼花缭乱 D.走投无路 E.兴高彩烈 F.不可思议 G.骇人听闻 H.一劳永逸

2. 根据解释写出恰当的四字词语

A.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

B. 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C.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不分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

D. 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物很不重视。( )

E. 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F.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3. 智猜成语谜

4. 天天向上( )

快刀斩乱麻( )

要叫太平洋现底( )

铁公鸡;超级牙刷( )

骏马跑千里;银燕入云霄;冬天的燕子( )

梳;摸头;水雷;枪弹上膛( )

5. 看字猜成语

A. 晕——晕 ( )

B. 杭——航( )

C. 迁——迈( )

D. 亚——哑( )

E. 道——邈( )

F. 倩——睛( )

6. 按照说明写成语,并注明其属于哪种用途填在右边的括号里。

A. 描写心理B.表示言谈说话C.说明道理

A.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 )

B. 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 )

C. 巧妙、动听的骗人话( )( )

D. 心里急的像火烧一样( )( )

7.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酣然入梦 曲指可数 循循善诱 故弄悬虚 失魂落魄 千锤百练 情不自禁 触目伤怀 馅指一算 调虎离山

欢( )鼓舞 喜出( )外 ( )直气壮 高( )远瞩

死得( )所 锱( )必较 千头万( ) 口若( )河

写出自历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语:( )( )

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 )

写出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

写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 )( )

8. 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出其不意( ),翻手为云( ),捡了芝麻( ),

福无双至( ),( )一波又起,( )败事有余

9. 完成下列词语,解释所填字的含义

A. 可望不可( )

B. ( )世无双

C. 温( )知新

D. 见贤思( )

E. 慧心未( )

F. 获( )匪浅

10.写出关于“手”的不同意思的成语

形容敏捷: 形容聪颖: 形容高兴:

形容勤奋: 形容凶狠: 形容高明:

形容顺利: 形容卑鄙: 形容高明:

10.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 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负荆请罪

B. 走投无路 香味四溢 秉烛夜游 繁花嫩叶

C. 春意盎然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11.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出两个来

1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多姿多彩 惠心未泯 得失之患 无忧无虑

B. 一扫而光 险象迭生 心旷神怡 突如奇来

C. 问心无愧 天灾人祸 多愁善感 绝处逢生

D. 获益菲浅 猝然长逝 专心至志 恋恋不舍

13. 写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A. 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花枝招展 问心无槐( )

B. 再接再励 勇往直前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

C. 马到攻成 暗然飘渺 海市蜃楼 风定天清( )

D. 随生附和 骇人听闻 女娲造人 神通广大( )

14. 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漠不关心 精神矍烁 高官厚碌 气馁

B. 永往直前 心灰意冷 自爆自弃 枢纽

C. 平易近人 沸沸扬扬 庄严绚丽 镶嵌

D. 遥遥相对 提心吊胆 沾轻怕重 聆听

15. 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不屑置辩 秉烛夜谈 改斜归正 旁若无人 真相必露

声色俱厉 烟销云散 慷慨成词 浮光略影 无人问津

16.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中( )

A. 无稽之谈 不屑置辩 按部就班 相濡以沫

B. 头晕目眩 迫不及待 别出心裁 直截了当

C. 左右逢源 见异思迁 浮想联翩 一愁莫展

D. 再接再厉 叱咤风云 谈笑风生 广袤无垠

17. 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主要人物

18.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鞠躬尽瘁( )乐不思蜀( 入木三分( )图穷匕见( )三顾茅庐( )杀妻求将( 南柯一梦( )东施效颦( )赴汤蹈火( )江郎才尽( 投笔从戎( )鹤立鸡群( )多行不义必自毙( ) ) ) ) )

1.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2.一丝不苟出自那本书?

3.同心同德指的是什么?

4.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是什么成语?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中的士指谁?

6.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

7.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和谁?

8.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是什么成语?

9.郑人买履中的履指什么?

10.学习要(一 ),(专

(胸 )。

);只要有(铁 )的精神,才能对学习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二
《Unit Three》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三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1至5题、7至9题为选择题,24分;第6题、第10至21题为非选择题;126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答题时,必须使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8分)

【题文】A0 B0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臭哄哄 披沙拣金 负疚(jiu)感 吆五喝(hâ)六 ..

B.和事佬 山重水复 处(chù)女座 十二生肖(xiào) ..

C.晨曦 目不暇给 晃(huǎng)眼睛 钻(zuàn)木取火 ..

D.打寒噤 大事渲染 付佣(yóng)金 坊(fáng)间传闻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C 解析:A项,“臭哄哄”应为“臭烘烘”,“负疚(jiu)感”应为“负疚(jiù)感”;B项,“处(chù)女座”应为“处(chǔ)女座”;D项,“付佣(yóng)金”应为“付佣(yòng)金”,“坊(fáng)间传闻”应为“坊(fāng)间传闻”

【思路点拨】辨析同音字误用的三种方法:①义辨法。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误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词语要表达的意思来进行辨析字形是否有错误。②形辨法。汉字中,80%的字是形声字,如果能对某些不易把握的字从其形旁角度加以一番研究,也可以辨析其使用的正误。③探源法。很多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形问题,有时需要了解成语的出处,才可以判断字形的正误。

【题文】D0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保定“油条哥”刘洪安大学毕业后开起了早点摊,他坚持用一级黄豆油炸油条,被誉为“一级油条哥”,人们信任他的油条,一锤子买卖使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B.10月是秋天最好的时候,三峡的枫叶红了,如霞似火,溢彩流丹,秋意阑珊。走吧,一起去看红叶吧,去大自然的梦幻美景中放飞心灵。

C.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D.一直以来,安防监控的网络问题层出不穷,网络的不流畅让安防人士头痛不已。4G时代的到来无疑给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带来福音,让网络监控变得如狮子搏兔,不费吹灰之力。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C 解析:“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A项,“一锤子买卖”,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B项,“阑珊”,将尽,衰落,如春意阑珊,意兴阑珊。D项,“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来完成。

【思路点拨】把握成语意义的方法:①了解成语的特点,把握基本义。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了解,就可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成语的出处,把握特殊义。有些成语,来自诗文典故,具有特殊的含义,要力求掌握这种意思,以免自我理解,望文生义。③体察使用的语境,把握比喻义。有些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比喻义,而其原意就不再使用了,使用成语,也要理解这类词语中产生的比喻义。

【题文】I0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灾难性的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含义,即死去的历史和活着的历史。 , 。 , 。 , 。只有在灾难的句号化为一片良药时,我们才有权力说灾难性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①活着的历史则贻害犹存 ②而是冷静的反省与清明的思辨 ③活着的历史属于现实 ④死去的历史徒具残骸而不能复生 ⑤但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 ⑥死去的历史才是一种终结

A.④①③⑥⑤② B.⑥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⑥⑤②③ D.③④⑥⑤②①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 解析:注意填写内容和语境的衔接;注意句子里面的语言标志。由“死去的历史和活着的历史”确定首句是④,①③的主语都是“活着的历史”,确定选A。

【思路点拨】排列句子顺序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

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题文】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题文】M0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重视量子信息技术的武器化

自军事通信使用密码技术以来,各国军队围绕密码破译与反破译的斗争从未停歇。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量子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密码战的基本面貌。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和美国最早开始研究量子计算理论。近年来,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产生了多种新的量子算法,研制出多种量子计算机原型。最近有媒体报道,根据斯诺登曝光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在研发一种用于破解密码的量子计算机,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实现重大突破。

量子信息技术是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不遵从于人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定律,非常抽象艰涩和难以理解。在密码学领域,量子信息技术衍生了量子密码和量子计算,前者从理论上提供了一种不可截获和破译的绝对安全的新型密码体制,后者极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轻易破解基于数学问题的经典密码体制。

量子计算的原理与传统计算机采用的原理有很大不同。传统计算机采用单路串行操作,而量子计算机采用多路并行操作,运算N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一次操作就相当于传统计算机2的N次方操作。量子计算机采用专门的量子破译算法,可以轻易破译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数学问题的非对称密钥系统生成的密码。

面对量子计算未来可能随时“秒杀”传统密码的危险,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不基于数学问题,能有效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新型密码体制。解铃还需系铃人,同样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量子密码应运而生,成为对抗量子计算的“神器”。量子密码利用量子态不可复制的特点,来解决密钥分配的安全问题。其原理是甲方利用量子通信把密钥发送给乙方。如果在甲乙双方传送密钥过程中,有窃听者丙方企图经由探测来窃取密钥,必定会破坏粒子的量子态,从而产生误码,甲乙双方通过抽样对比就可以确认该密钥是否被窃听过。当证实密钥未被窃听后,再用这个密钥来实施“一次一密”的办法进行加密。因此,量子密码具有绝对安全性,它在军事上拥有广泛用途。

当前,战场网络已成为联接人与武器、武器与武器的技术纽带,构成了信息化军队的神经中枢。侦察预警、指挥 协同、武器控制、后勤保障等作战活动均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战场网络的安全又依赖于网络通信密码提供的“安全屏障”。一个国家的军队一旦率先实现量子

密码和量子计算的武器化,并在战争中突然投入使用,将与对手形成巨大的“技术差”。它可以在保持自身网络通信绝对安全的同时,随时破译对方网络通信密码,洞悉对手的一举一动,从而占据“以明打暗”的绝对信息优势,甚至可以直接瘫痪和控制对方网络。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把量子信息技术作为引领未来军事革命的颠覆性、战略性技术。比如,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专门制定了“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发量子芯片的“微型曼哈顿”计划等。因此,我们应加大量子密码和量子计算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推进其实际军事应用,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占据先机和主动,避免对手利用技术突然性陷我于被动。

4.下列关于“量子信息技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信息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在军事上主要运用于密码的破译和反破译。 B.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武器化的量子信息技术在战场网络中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 C.量子信息技术具有不可复制、安全性高,计算量大、可轻易破解各种密码等优势。 D.近年来,量子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制出了多种量子计算机。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A B项,偷换概念,应为“战场网络已成为联接人与武器、武器与武器的技术纽带,构成了信息化军队的神经中枢”。C 项,以偏概全,应为“可以轻易破译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数学问题的非对称密钥系统生成的密码”。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研制出了多种量子计算机原型”。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的步骤为:①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②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③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④甄别筛选。对概念含义的理解,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也就是要严格审读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其次是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信息技术既不尊崇经典物理学定律,也不采用传统计算机算法,因而非常抽象艰涩难懂。

B.要对付量子密码就必须运用强大的量子计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期在战争中获取

信息优势。

C.量子密码的安全性在于利用量子态不可复制的特点来保证密钥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第三方窃听。

D.我国应加强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缩小与英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为“量子信息技术是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不遵从于人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定律,非常抽象艰涩和难以理解”。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基于“量子计算极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轻易破解基于数学问题的经典密码体制”的危险,“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不基于数学问题,能有效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新型密码体制”,于是“,同样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量子密码应运而生,成为对抗量子计算的‘神器’”。C项,“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第三方窃听”错,应为“通过抽样对比就可以确认该密钥是否被窃听过”。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6.综观全文,怎样理解一个国家的军队一旦率先实现量子技术的武器化,“就能占据‘以明打暗’的绝对信息优势”?请联系现实谈谈在现代战场上,除了信息技术,还有哪些因素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理解:首先能使用量子计算轻易破译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数学问题的非对称密钥系统生成的密码,使自己在“明”;(量子计算的优越性)其次利用量子态不可复制的特点,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四
《ppt桥的新含义》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五
《公需课作业》

公需课作业

张航空

户县玉蝉初级中学

一.假如我遇到压力,该怎么办? 解除"压力",大致可分为两大方法: 一是治本。即把产生压力的原因加以消除,因此亦叫"预防"。

二是治表。寻找"疏导口",将体内积蓄的"压力",有效地"疏导"出去,使之不危及身心健康,因此也叫做"排泄"疗法(净化疗法)。

以下提供11种解除"压力"的心理策略和治疗方法。

(1) 在纸上写出在家庭、职业、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及其原因,每一条"压力",请思考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必要时与心理医生协商。

(2) 给亲朋好友写信,将压力、烦恼一吐为快。

(3) 有时候要"自我吹嘘",自我"赞美"一番,保持自我良好感觉。

(4) 不要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要设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同他人分担责任。

(5) 在人际关系中,要保持意思的明确交流。少批评,多提议。不要说:"不可以这样干。"而要说:"是不是可以用另一方法干。"

(6) 勇于决断。错误的决断比不决断、犹豫不决要好。决断错误,可以修正。不决断,迟迟犹豫不决,导致"压力"增大,有损身体健康。

(7) 全局着眼,不拘泥于细部琐碎的小事。每一件小事、细节之处过分担心,长此以往,将被"压力"压垮。

(8) 不要过分拘泥于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

(9) 及早预防,早期解消产生压力的原因。

(10) 睡眠时间要充分,要补足。

二.有人说情绪管理可以影响一生,谈谈你的体会

教师自身的情绪管理

一位教师,要想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使工作尽善尽美,若不能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则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一个郁郁寡欢的教师,能有一个灿烂的笑容去教好学生;也不能指望一位脸上写满疲惫与无力的教师在教学上卓有成效。一位不善于控制和渲泄自己情绪,转变心境的教师,不只会伤害无辜学子,

恐怕连自己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那么,如何管理教师自身的情绪呢? 第一、要坦然面对负面情绪。“心由境转,境由心生”,这就需要点毅力和自省能力,“日三省乎己”。

面对愤怒的情绪,要提醒自己延缓行动,做一些能使自己平静与放松的事,待心平气和之后再作分析、处理。面对哀伤的情绪,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妨借鉴一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慰“人生不如意事是必然的”,则不会被哀伤的情绪所淹没。面对压力时的情绪,则需要去除患得患失心理,对于不可避免的压力要欣然接受,设想一下最糟糕的结果会是怎样,心情自然轻松一些。

第二、要培养快乐的情绪。林语堂曾说过:“人生以快乐为目的。”快乐如香水一般,当你洒向自己时,周围的人也都能感受到它的芬芳。没有快乐的老师,岂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

首先,要学会沟通,这包括内在性的沟通与外在性的沟通。内在性的沟通就是要求自己不断与自己对话,跳出自我的羁绊,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激励自己;而外在性的沟通,也就是采用书信、电话、交谈等方式与人交往,与人和睦相处,

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生活空间。其次,要确信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再次,赋予工作以神圣的意义。不断追求新知,克服职业的倦怠感,将来自于日复一日地做相同的事产生的呆板乏味感,用在工作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创造些新点子、新方法,去突破原有的惯性思维所带来的困扰,使自己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新鲜感与使命感。最后,要心中有爱。爱学生、爱工作,就会对他人少抱怨,就会时常将笑意写在脸上。 教师在完成了自身的情绪成熟过程之后,就会对情商的作用有一个更为具体而生动的理解。这时,就需要用健康、积极和乐观的情绪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坦然面对负面情绪,培养快乐情绪。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自我鞭策,去学会“自我观照”;让学生通过识别他人的情绪,学会移情及适度的反应。

总之,情商高的教师,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顺利、甚至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他(她)的教学风格、做人风格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一些学生的人生方向的选择。也正因为情商在教学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情绪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绪教育。

学生的情绪管理

第一、了解学生的情绪,特别注意转型期出现的“寒流”。

把握和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和学习阶段的情绪特征,是为了及时发现转型期出现的情绪“寒流”,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驱寒”。比如,高一刚入校的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既有对新知的渴求,又有因思维方式转换(由主要是形象思维转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而产生的不适应与烦躁不安情绪。这时就急需教师帮助学生找出不适的原因,通过“自我观察”重树自信。而高二阶段,学生正处“雨季”之中,少了刚进高中时的不适应,高考的压力尚未真正降临,因而其学习竞技状态进入了相对的“冬眠”,平时就表现得松散、懈怠,早恋也就极易在此时发生。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智御情,通过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学科竞赛转移其情绪,为更好地学习集中其情智。总之,教师在把握住少数学生的个体情绪及其产生原因之后,要为学生分门别类地建立好各自的情绪档案,以便于进行个别诱导。

第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选用情绪教育的“教材”。

因为情绪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且十分人格化,所以我们应尽可能使用多元活泼而丰富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地学习动机与高度参与。教材可包括印刷品、游戏与各种运动、录像带、音乐或表演活动等。特别是校园内的偶发事件的处理更是不错的活教材。比如,通过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处罚的事件,可以教育那些有投机取巧、学习浮躁不用功倾向的学生;通过好人好事的表彰,可以引导有自我封闭倾向的学生学会“群己观照”,替人着想。而丰富的教材内容则是我们可以经常利用的情绪教育教材,而文史类教材的可利用率最高。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本身就是情绪教育的活教材,因为他(她)的言行、精神风貌本身会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情绪教育的实施要发挥师生双向互动的功能,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使学生学会以智御情,谋而后

动。

老师对学生须得观其言而慎其行,要会“察言观色”。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写在脸上,而应让学生在与你的每一次情绪交流中,感受一份真诚——朋友般的理解、父母般的呵护,这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只有当学生说:“我遇到麻烦了,我得跟我的老师谈谈。”这时候,你才能实现你的教育目标。 第四、协调好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科任老师保持良好的心境,以保证教学效果。

学生的时间,有一多半是在学校里渡过的。在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与各科任老师的交往中,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不愉快,因此而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如不能即时消除,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厌学情绪。这时就需要老师充当一下“润滑剂”,让双方先进行一下“自我观照”,弄清自己的情绪,再通过“群己观照”,达成互相的谅解。这时,也特别要注意谈话方式,弄不好会“雪上加霜”。 第五、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愉快的情绪。

学生彼此间的交往,是其主要的交往内容,如果产生了不愉快,则会直接影响其情绪。此时,培养学生的“群己观照”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要帮助学生学会认识他人的长处,体会别人的苦衷;学会在不影响别人情绪的前提下纾解自己的不快情绪,学会制怒。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发怒——这不难。但发怒要针对适当的人,发怒的程度要恰到好处,而且发怒的时间、目的、方式也恰到好处,那就不容易。”如果学生学会了制怒和渲泄情绪,就意味着其情商的提高,便会为自己制造一个好的心情,创设一个好的情绪氛围。

第六、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纾解不良情绪。

当学生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可指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加以纾解:

⑴情绪转移法。在受困扰时,借助写日记,欣赏音乐,进行运动以转移和化解不良情绪;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也不妨试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退一步海阔天空。

⑵间接渲泄法。可以大睡一觉,大哭一场,到空旷处大吼几声,击打不会伤到自己的较软的东西出气。总之,以能达到渲泄而又不伤害他人与自己为目的。 ⑶倾述法。找富有同情心爱心的家人和好友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恼。

⑷沟通法。“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不愉快源于某人,则可以找当事人坦诚沟通,但也要注意沟通技巧上温和、委婉的大原则。

⑸求助法。可以向值得信赖的师长、朋友请求帮

助。 其实,纾解不良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避免恶劣的情绪与胶着的问题的恶性循环,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与人际交往状态。

三.分析自己的压力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减压方案

教师工作压力的具体表现

1、学生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等因素,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2、时代的新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体

系和教材、新的评价和考试制度等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角色的认知、教学策略都带来了全方位的极强极大的冲击。这种状况对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都产生了极大压力。他们感到难以应付,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自我效能感降低,陷入一种害怕被时代抛弃的危机感中。

3、社会环境。社会和家长往往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值很高,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典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面前。在学校,学生随时关注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精神很难得以放松,事实上,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样也有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业上的不顺利。这些消极的情绪很难宣泄出去,常常被压抑下来。而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对孩子的高期望必然转嫁到孩子的老师那儿,指望着每一个老师都能重视自己的孩子,老师就应该能处理好孩子的一切问题。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先想到的“救命草”就是老师;孩子如果发展不理想,也把责任推向老师。

教师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以上各种压力,究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和学生因素,学校因素,也有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人们充分施展才能,展开平等竞争,教师平静的心理自然会受到冲击,当教师面对这种挑战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对教师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在学校里,都要进行升学率的考核和功名利禄的竞争。急功近利、贪大求全、形而上学的现状违背了教育规律,尽管得到了短暂的所谓辉煌,却牺牲了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再加上,一旦出现教育不良新闻,教师总是有理说不清。社会认可度的降低让教师职业心理难以放松。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沿用的教育观念受到挑战,旧的熟练的教学策略要更新,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要掌握。这种状况对许多教师,都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家庭和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家长对自己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教师既然是教育者,各方面都应做得很好。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发展不理想,都认为是教师的责任。部分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一有不如意,就投诉学校领导、上级部门或新闻媒体。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他们的信息非常通畅,权益意识非常强,有时会超过教师,极少数热衷于挑战教师的权威。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教育方式,这就造成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逆反心理增加,增加了教育过程的烦恼。学校因素表现在: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发展,都会向优秀学校看齐,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可想而知,教师的日常工作就会很忙。如果有上级检查和突击任务时,教师们就会卷进去,工作带回家成了常事。超负荷或突击工作让教师们疲劳、焦虑、苦恼、无所适从,可还是要去做,一边做一边希望这些事能突然消失。

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不善于处理与学生、家长、领导及同事之间的关系。

解决和减少工作压力的主要方法

1、应对学生问题的压力。(1)由爱和尊重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对待厌学学生首先要满足他们对爱与尊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六
《快乐阅读答案》

一、时事要闻

一、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

二、填空题。

1. 10年 2. 10 21 3.胡锦涛 吴邦国习近平 4.贝·布托 5.林毅夫

6.深圳 7.30 十一届三中全会 8. 深空探测 9. 嫦娥一号 10. 太空行走 11. 闵恩泽 吴征镒 胡锦涛 12. 24 3 13. 南海一号

14. 哺乳动物的DNA重组 15.老年时代 16. 张光斗 方永刚 17. 国家课程教科书 地方课程教科书 18. 鸟巢 80000 19.8 8 9 16 20.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21. 城市 社会 22. 华天 23. 杨威 徐本禹 24. 清明 端午 中秋 1

25. 正月十五 上午8时 24时 上午8时至24时 26. 保护健康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 27. 民生 油 全球变暖 28. 人民大会堂 3 14 29.10

三、连线题。

1. 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汉;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国马丁·埃文斯;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阿尔贝·费尔;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诺贝尔文学学奖—— 英国多丽丝·莱辛

3.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免费塑料袋的禁令——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二、社会常识

一、判断题。

1.(×)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

二、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C 7.B 8.C 9. A 10.A 11.B 12.C 13.C

14.A 15.C 16.B 17.C 18.B 19. A 20. A 21. B 22.B

三、填空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 2.香港 澳门 行政区 3.邓小平 现代化 世界 未来 4. 侵犯 干涉内政 5.纽约 6.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俄罗斯联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德国

7. 航空母舰 8.56 维 蒙 藏壮 回 9.云南 10.武汉 重庆 南京 11. 麦加(或:卖地那耶路撒冷)耶路撒冷 12. 营业性舞厅 歌厅 13.义务教育法 14. 警告 、留队察看 、停止队籍 15. 请 谢谢 对不起 再见 16. 国际禁毒日

17. 遇险 18.6月5日 戒除嗜好! 面向低碳经济 19.欧洲 亚洲 非洲 20. 用凹面镜聚集日光点燃 21. 尤伯杯 大力神杯 22.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奖章 23. 禽兽类食物 24. IQ EQ 25.李小龙 26. 康乃馨 27.牛市 熊市 28. 绷带

四、连线题。

1.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体表传染病——沙眼。

2.记者节—— 11月8日;护士节—— 5月12日;教师节 ——9月10日;植树节——3月12日;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青年节——5月4日。

3.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咖啡王国——巴西;枫树之国——加拿大;仙人掌之国 ——墨西哥;钟表王国——瑞士。

4. 龙井 ——浙江杭州;碧螺春——江苏吴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君山银针——湖南岳阳;祁门红茶——安徽祁门; 铁观音—— 福建安溪。

三、民风民俗

一、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 (√)13.(√)14.(×)15.(√)

16.(√)17. (√)18.(√)19.(×)20.(√)21.(×)22.(√)

23.(√)24.(√)25.(√)26.(×)

二、1. B 2. D 3. D 4.A 5. B 6.C 7.D 8.C 9.B 10.C

11.D 12. C 13.B 14.B 15.C 16.B 17. B 18. C 19. C 20. C21. D 22. A 23. B

三、填空题。

1.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2.寿桃 3.司马 司徒 司空

4.泰山石敢当 5.红色 6. 七月初七 7. 荡秋千 8. 龟 9. 烧头香 10. 七月十五日 11. 回乡探亲 12. 拜年 13. 年糕汤 14. 有个洞 15.菜薹 16. 刀 叉匙 筷 手指 17. 13 18. 入赘 19. 朝鲜 20. 雄黄酒 21.火鸡 22.圣诞节 23. 串姑娘 24. 独木舟 25. 意大利 26. 德国 27.白色 黑色 28. 肉 礼拜 29. 11:30 30. 中国人

四、连线题。

1.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上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清明——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端午——鼓声三下红旗开,两

龙跃出浮水来;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打糕——朝鲜族;酥油茶—— 藏族;手抓羊肉——维吾尔族;竹筒饭——黎族;香茅草烤鱼——傣族;牛肉拉面——回族;烤鹿肉——高山族

3.羌族——锅庄;苗族——斗牛会;白族——三月街;哈尼族——六月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跳月;阿昌族——泼水节、火把节。

4. 巴西——烤牛肉;墨西哥——玉米宴;德国——香肠、火腿;乌干达——香蕉饭。

四、自然科学

一、判断题。

1. (√)2.(√)3.(√)4.(×)5.(√)6.(×)7.(√)8. (√)

9. (√)10.(√)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20. (×)21. (√)22. (√)

23. (√)

二、选择题。

1. B 2. C 3. A 4. D 5. D 6. D 7. C 8. B 9. A. 10 .B 11. B

12. C 13. A 14. A 15. B 16. D 17. C 18. A 19. C 20. C

21.C 22. C 23. B 24. B

三、填空题。

1.日光 2.哈勃 3.1000 4. 南极大陆 5. 晴朗天气 6. 洞庭湖 7. 四川 湖南 贵州 湖北 8.伏特 9.热胀冷缩 10. 液体变固体 固体变液体 11. 黑洞边界定理 12. 月球引力 13.光的折射 14.液化 15.夸克 16.电能 西门子 17. 甲烷 18.淡蓝色 19. 二氧化碳 20.酸雨 21.白鳍豚 22. 大熊猫、中华鲟 银杏、银杉、珙桐、香果树 23. 白 24. 肉苁蓉 25.光和 26.共栖 27.DNA

四、连线题。

1.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2. 澳大利亚—;—堪培拉;韩国——首尔;英国——伦敦;瑞士——苏黎世;土耳其——安卡拉;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3. 最大的海——珊瑚海;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最深的海——白令海;最浅的海——亚速海;最咸的海——红海;最淡的海——波罗的海;最脏的海——地中海。

快乐阅读(高年段) 参赛指南

九、语言积累参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出作者姓名。

1、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2、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3、诗成泣鬼神。 杜甫 4、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5、千古兴亡多少事, 辛弃疾 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

7、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8、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9、千里共蝉娟。 苏试 10、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11、一吟双泪流。 贾岛 12、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13、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 14、尚能饭否 ?辛弃疾

15、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16、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7、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18、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19、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20、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

21、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2、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2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24、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25、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 26、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27、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 28、一览众山小。 杜甫

29、傲霜枝。 苏轼 30、肥劲草,发春华。 鲁迅

31、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32、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33、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34、家书抵万金。 杜甫

35、无知己,不识君。 高适 36、听惊雷。 鲁迅 37、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8、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39、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40、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出这句话的出处(题目)。

1、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2、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孤帆远影碧空尽,《送孟浩然之广陵》

5、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6、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7、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8、秋水共长天一色。《膝王阁序》

9、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冥》 10、无纸笔,报平安。《逢人京使》

11、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12、直把杭州作汴州。《西湖》

13、、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吟》14、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15、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16、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

17、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8、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19、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20、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1、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2、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晚景》 24、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25、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26、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7、小桥流水人家。《天静沙?秋思》28、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29、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30、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的词。

1、前头万木春 。病树:枯萎树木 2、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3、暮年,壮心。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明媚的春光。

5、天涯若比邻。知己:朋友。 6、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怜爱。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指出修辞手法。

1、千里江陵一日还。(夸张) 2、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3、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比喻、反问)

4、报得三春晖。(反问) 5、更上一层楼。(对偶)

五、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 2、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

3、水来土掩。 4、怎得梅花扑鼻香。 5、柳絮池塘淡淡风。

6、观海则意溢于海。7、杨柳岸晓风残月 。8、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一青二白。 12、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13、找死 。

14、青山着意化为桥。 15、江山代有才人出, 16、一场空。

17、近墨者黑。 18、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19、金石为开。

20、忠言逆耳利于行。 21、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2、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 23、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24、咬文嚼字。 25、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6、漏船又遇打头风。 27、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28、孰能无过?善莫大焉。 29、人逢喜事精神爽,

30、书能香我不须花。 31、风景这边独好。 32、里外不是人

33、七上八下。 34、即当刮目相待。 35、去留肝胆两昆仑。

36、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37、春天还会远吗?

38、尽是输(书) 39、得来全不费工夫。 40、雪却输梅一段香。

41、为有源头活水来。 42、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43、思而不学则殆。 44、不成器;不知义。 45、为霞尚满天。

46、荒于嬉;毁于随 。 47、有苦难言 48、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七
《叙事要完整 课件》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八
《猜字谜》

怎样猜字谜

为了帮助读者寻求一条猜射字谜的途径,下面想从字谜创作所惯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掌握其固有规律。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同样,猜射字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四种。即:借字法、写义法、笔划交待法、拟人法。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最常见的综合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借字法

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1、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为“击”。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射起来较为省力。

2、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揭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射者自己判断。

3、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4、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组成谜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写出为“细”。

再如:“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组成部分。

5、暗示法:交待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示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射。

6、附会法:借用某个(或某几个)字,附会谜底字形,启发猜射者思路。

如:“左是山,右是山,上是山,下是山,山连山,山靠山,山咬山,不是山”。这里是借“山”字附会谜底字形,前两句是交待上下左右都有“山”,后两句又进而说明是“山”字“连”、“靠”、“咬”在一起,而不是“山”原来的字形,由此联想谜底为“田”字。

附会法的特点是要求猜射者按照谜面附会的字形,进行大胆想象,求得谜底。

7、笔划加减法:借用一字(或几个字)的笔划加减暗示谜底。

如:“心有余,力不足”。这里采用两句话说出了两个字,“心有余”,即“心”字多加一笔,谜底为“必”;“力”不足,即“力”字不出头,谜底为“刀”。这是借一字的笔划加减直接暗示谜底。 还有一种叫做间接暗示,即通过暗示组成谜底的字(因为有的谜底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笔划加减来揭示谜底。如:“加上一直减少一点”。初看不知往哪儿加,在哪儿减,似乎无从下手,实际 问题就出在“上”和“少”两字上。意即谜底是由加在“上”上一直(止)和减去“少”中一点两个部分组成的,二者合成为“步”。

又如:“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这个谜面写得颇有味道,乍看同样不摸头脑,只要你能仔细揣摩,就会从中找出关键。这里重点要抓住“不”字。“不”,出头为“木”,前三句话是交待谜底由三个“木”字组成,写出为“森”。后两句是对前三句的解释,也是进一步把扣子系得更紧,增加猜射的难度。

笔划加减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解开谜底的基本字形,掌握了这一点,猜射起来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以上七种方法间的相互结合使用就不谈了。借字法总的说来是借用其他字,揭示谜底的字形、构造,至于谜底字本身的含义则全然不顾。

(二)写义法

用叙述或同义词代替的方法揭示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有时是组字部件)的含义。

1、直接写义法:写谜底的含义或特点。

如:“奇怪奇怪真奇怪,出个谜语给你猜,一家至少有一个,全国一共才几百”。这四句话的重点在后两句,它写出了谜底的特殊性。“一家至少有一个”的东西就多了,可是紧接着又加以限制“全国一共才几百”,这一提示告诉我们,上句乃不是指东西而言。谜底为“姓”。

又如:“水边”。这是采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交待谜底。“水边”只能与“岸”字相对应,谜底为“岸”。 直接写义法的特点是提供猜射的对象只有一个。

2、间接写义法:写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或特点。

如:“一边韧又软,一过硬又刚,软的可做鞋,硬的好盖房”。很清楚,谜底系由两字组成,其含义又各具特色。前两句交待的一“软”一“硬”,首先为我们猜射划定了大范围。第三句“软的可做鞋”暗示了个“皮”字,末句“硬的好盖房”暗示了个“石”字,二者合成谜底为“破”。

又如:“木乃伊”。同样是使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谜面向我们暗示的意思是“古代的尸体”,谜底系由“古”、“尸”二字合成,写出来为“居”。

间接写义法的特点是或把谜底分做几个部分来描绘,以揭示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或把组成谜底的两字(或几字)的含义交待清楚,最后由猜射者自己合成谜底。

3、间接、直接结合法

如:“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问它住哪里,老家在山东”。前两句交待谜底系由两字组成,“在河海”是暗示“鱼”字,“在天空”是暗示“日”字,末句则是一语道破谜底为“鲁”(山东的简称)。 间接、直接结合法的特点是既交待了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又交待了合成谜底后的含义,猜射起来较为省力。

写义法与借字法正好相反,它不在谜底字形和字形的构造上下工夫,而是着重描绘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与特点,用以暗示谜底。

(三)笔划交待法

抓住谜底的笔划特点交待谜底。

1、具体交待法:对笔划一笔一笔的进行描绘。

如:“一勾一勾又一勾,一点一点又一点,左一撇来右一撇,一撇一撇又一撇”。这个字笔划特点是勾、点、撇,用以揭示一个繁体的“参”字。

2、抽象交待法:只讲笔划特点。

如:“一字有六笔,笔笔是斜的”。这儿的六斜笔用来揭示了一个“众”字。

笔划交待法的特点是一般揭示的谜底均为特殊形体字或有规律可寻的字。

(四)拟人法

把谜底形象化或人格化。

如:“髽髻冲着天,乌云挂两边,双脚盘腿坐,烟袋手上端”。谜面将谜底的字人格化。前两句交待了一个“宝盖”(宀),“髽髻”即为“宝盖”上的一点“冲着天”,“乌云”(头发)即为“宝盖”的一直一勾分“挂两边”;后两句揭示了一个“女”字,下边的两笔交叉为“双脚盘腿坐”,上边的一横一撇为“烟袋手上端”。句句有着落,谜底为“安”。

拟人法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可把死的东西写活,但猜射起来较为吃力。

(五)综合法

前面所讲的四种方法均是单一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通常在谜面中出现最多的还是综合法,即以上四种方法中的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1、借字与写义综合:既借字交待谜底,又写谜底之含义。

如:“上而又小,别小看它,若论辈份,准比你大”。首句中的“上”、“又”、“小”是借字,可用以合成谜底;后句是写义,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是长辈。谜底为“叔”。

再如:“论文字一半是春秋,论年代一半在春秋”。前句是借字,暗示谜底乃由“春”、“秋”二字的部分部件构成;后句是写义,暗示谜底所处的年代有“一半在春秋”时期。通过双重暗示,我们得知谜底为“秦”。

2、拟人与借字综合:在把谜底形象化的过程中,又巧妙地运用借字揭示谜底。

如:“老大老二和小三,兄弟三人逗着玩,老大踩着老二头,剩下小的在下边”。这个谜面拟人与借字结合得十分成功。它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兴味的风俗画,又非常自然地借用了“大”、“二”、“小”三字,并按照书写顺序予以排列。合成后谜底为“奈”。

又如:“一人生得丑,一耳八张口”。谜面以字喻人生动有趣,在描绘相貌的同时巧妙地借用“耳”、“八”、“口”三字道破谜底为“职”。

3、拟人与写义综合:将谜底形象化,用以揭示其含义。

如:“家中一大将,长得粗又壮,既象关云长,又象楚霸王”。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了组成谜底的两字的含义。“家”是“户”的同义语,头两句是说“户”下有一武将;后两句是说这员武将象“关云长”和“楚霸王”,由此带出个“羽”字(关云长名关羽、楚霸王名项羽),于是由“户”、“羽”二字合成谜底为“扇”。

又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戏: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组成谜底的四个部分的含义。依次解释:“举鼎”用“手”(扌),“骂鸡”用“口”,“打虎”用“力”,“杀妻”用“刀”(刂)。用来合成谜底为“捌”。谜面描绘生动,句句紧扣谜底,用心周到。

4、拟人、借字、写义综合

如:“莺莺红娘去上香,香头插在案几上,远看好象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谜面通过各种形象化的人、物去揭示谜底,这当中又借用了“香”、“几”二字,“香”的借用又转了个弯子,强调是“香头”(即为“禾”字),后两句又着重写义说“远看好象张秀才”,这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暗示谜底类似“秀”字,“近看却是一和尚”,一语道破谜底为“秃”。

又如:“一人卧着一人站,背后藏刀把人满,整整呆了一个月,做事谁也看不见”。谜面在采用拟人法构画谜底的同时,前三句借用了“一”、“人”、“人”(亻)、“刀”(刂)、“月”五字对谜底进行揭示,末句则是写义,用以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经过推敲可以断定谜底为“偷”。

5、拟人、借字、笔划综合

如:“夫人回娘家,头戴两朵花,住了一个月,骑马转回家”。拟人法以“夫人回娘家”为由交待谜底。行文中又借用“夫”、“月”、“马”三字。第二句“头戴两朵花”是交待笔划,即“夫”字“头”上一边一点,由此合成谜底为“腾”。所喻形象生动,谜底揭示准确。

又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二十去买田,初八回家乡”。头两句是交待笔划,写出来为“广”,但这并非谜底;后两句是采用拟人法借字,借“二十”(廿),“田”、“八”三字进一步交待谜底,合成后为繁体的“广”字。

总之综合法是字谜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形式,这儿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对字谜的猜射除了要了解它的构造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如:“要一半、扔一半”;“夺去一半,还剩一半”。这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因此对它使用的语言我们就不能按照通常的习惯去理解,否则将无法猜射。这里采用的是借字中的“离合法”,一语双关,必须细细琢磨它的真正含义。再如:“字字去了盖,不当子字猜”;“一横又一直,不猜丁和十”。这也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对这里的语言,同样不能光看它的表面。它们采用的是借字与笔划综合法,一字二义。要根据第二句的提示,找出它借字的关键。在此,倘使你放过了“了”、“又”二字,就无从寻求答案了。又如:“左一个,右一个”;“又在左边,又在右边”。这两条字谜也各打一字。明明是很简单的,有时却觉得无从下手,被其使用的障眼法给罩住了,难以看穿。这里采取的是借字中的“合成法”,抓住“个”和“又”问题就解决了。凡遇到类似情况,均需猜射者仔细推敲,不能马虎从事,此外,还应注意到同义词代替(如:谜面上用“家”,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户”;用“阳”,可能暗示有“日”;用“站”,可能暗示有“立”等)、偏旁部首的运用(如:谜面上用“手”,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扌”;用“脚”,可能暗示有“足”旁;用“人”,可能暗示有“亻”等)、“天干”、“地支”的顺序(如:谜面上用“第一”,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甲”或“子”,用“第六”,可能暗示有“己”或“巳”等)、十二属相与“地支”的交替使用(如:谜面上用“丑”,可能暗示谜底组成有“牛”;用“猴”,可能暗示有“申”等),这都是字谜猜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猜射字谜只要掌握了它的构造方法、语言特点等,便可以从谜面的提示中,找出一条寻求谜底的路来,一条路行不通再走另一条,总是可以收到一些效果的。当然有些字谜结构较为复杂,语言又十分隐晦,猜射起来确是要花一番功力的,但只要常猜,接触多了自然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九
《猜谜方法》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同样,猜射字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四种。即:借字法、写义法、笔划交待法、拟人法。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最常见的综合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借字法

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1、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为“击”。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射起来较为省力。

2、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揭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射者自己判断。

3、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4、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组成谜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写出为“细”。

再如:“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组成部分。

5、暗示法:交待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示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射。

6、附会法:借用某个(或某几个)字,附会谜底字形,启发猜射者思路。

如:“左是山,右是山,上是山,下是山,山连山,山靠山,山咬山,不是山”。这里是借“山”字附会谜底字形,前两句是交待上下左右都有“山”,后两句又进而说明是“山”字“连”、“靠”、“咬”在一起,而不是“山”原来的字形,由此联想谜底为“田”字。

附会法的特点是要求猜射者按照谜面附会的字形,进行大胆想象,求得谜底。

7、笔划加减法:借用一字(或几个字)的笔划加减暗示谜底。

如:“心有余,力不足”。这里采用两句话说出了两个字,“心有余”,即“心”字多加一笔,谜底为“必”;“力”不足,即“力”字不出头,谜底为“刀”。这是借一字的笔划加减直接暗示谜底。

还有一种叫做间接暗示,即通过暗示组成谜底的字(因为有的谜底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笔划加减来揭示谜底。如:“加上一直减少一点”。初看不知往哪儿加,在哪儿减,似乎无从下手,实际 问题就出在“上”和“少”两字上。意即谜底是由加在“上”上一直(止)和减去“少”中一点两个部分组成的,二者合成为“步”。

又如:“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这个谜面写得颇有味道,乍看同样不摸头脑,只要你能仔细揣摩,就会从中找出关键。这里重点要抓住“不”字。“不”,出头为“木”,前三句话是交待谜底由三个“木”字组成,写出为“森”。后两句是对前三句的解释,也是进一步把扣子系得更紧,增加猜射的难度。

笔划加减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解开谜底的基本字形,掌握了这一点,猜射起来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以上七种方法间的相互结合使用就不谈了。借字法总的说来是借用其他字,揭示谜底的字形、构造,至于谜底字本身的含义则全然不顾。

(五)综合法

前面所讲的四种方法均是单一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通常在谜面中出现最多的还是综合法,即以上四种方法中的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1.借字与写义综合:既借字交待谜底,又写谜底之含义。

如:“上而又小,别小看它,若论辈份,准比你大”。首句中的“上”、“又”、“小”是借字,可用以合成谜底;后句是写义,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是长辈。谜底为“叔”。

再如:“论文字一半是春秋,论年代一半在春秋”。前句是借字,暗示谜底乃由“春”、“秋”二字的部分部件构成;后句是写义,暗示谜底所处的年代有“一半在春秋”时期。通过双重暗示,我们得知谜底为“秦”。

2.拟人与借字综合:在把谜底形象化的过程中,又巧妙地运用借字揭示谜底。

如:“老大老二和小三,兄弟三人逗着玩,老大踩着老二头,剩下小的在下边”。这个谜面拟人与借字结合得十分成功。它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兴味的风俗画,又非常自然地借用了“大”、“二”、“小”三字,并按照书写顺序予以排列。合成后谜底为“奈”。

又如:“一人生得丑,一耳八张口”。谜面以字喻人生动有趣,在描绘相貌的同时巧妙地借用“耳”、“八”、“口”三字道破谜底为“职”。

3.拟人与写义综合:将谜底形象化,用以揭示其含义。

如:“家中一大将,长得粗又壮,既象关云长,又象楚霸王”。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了组成谜底的两字的含义。“家”是“户”的同义语,头两句是说“户”下有一武将;后两句是说这员武将象“关云长”和“楚霸王”,由此带出个“羽”字(关云长名关羽、楚霸王名项羽),于是由“户”、“羽”二字合成谜底为“扇”。

又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戏: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组成谜底的四个部分的含义。依次解释:“举鼎”用“手”(扌),“骂鸡”用“口”,“打虎”用“力”,“杀妻”用“刀”(刂)。用来合成谜底为“捌”。谜面描绘生动,句句紧扣谜底,用心周到。

4.拟人、借字、写义综合

如:“莺莺红娘去上香,香头插在案几上,远看好象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谜面通过各种形象化的人、物去揭示谜底,这当中又借用了“香”、“几”二字,“香”的借用又转了个弯子,强调是“香头”(即为“禾”字),后两句又着重写义说“远看好象张秀才”,这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暗示谜底类似“秀”字,“近看却是一和尚”,一语道破谜底为“秃”。

又如:“一人卧着一人站,背后藏刀把人满,整整呆了一个月,做事谁也看不见”。谜面在采用拟人法构画谜底的同时,前三句借用了“一”、“人”、“人(”亻)、“刀(”刂)、“月”五字对谜底进行揭示,末句则是写义,用以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经过推敲可以断定谜底为“偷”。

5.拟人、借字、笔划综合

如:“夫人回娘家,头戴两朵花,住了一个月,骑马转回家”。拟人法以“夫人回娘家”为由交待谜底。行文中又借用“夫”、“月”、“马”三字。第二句“头戴两朵花”是交待笔划,即“夫”字“头”上一边一点,由此合成谜底为“腾”。所喻形象生动,谜底揭示准确。

又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二十去买田,初八回家乡”。头两句是交待笔划,写出来为“广”,但这并非谜底;后两句是采用拟人法借字,借“二十(”廿),“田”、“八”三字进一步交待谜底,合成后为繁体的“广”字。

总之综合法是字谜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形式,这儿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对字谜的猜测除了要了解它的构造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如:“要一半、扔一半”;“夺去一半,还剩一半”。这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因此对它使用的语言我们就不能按照通常的习惯去理解,否则将无法猜测。这里采用的是借字中的“离合法”,一语双关,必须细细琢磨它的真正含义。再如:“字字去了盖,不当子字猜”;“一横又一直,不猜丁和十”。这也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对这里的语言,同样不能光看它的表面。它们采用的是借字与笔划综合法,一字二义。要根据第二句的提示,找出它借字的关键。在此,倘使你放过了“了”、“又”二字,就无从寻求答案了。又如:“左一个,右一个”;“又在左边,又在右边”。这两条字谜也各打一字。明明是很简单的,有时却觉得无从下手,被其使用的障眼法给罩住了,难以看穿。这里采取的是借字中的“合成法”,抓住“个”和“又”问题就解决了。凡遇到类似情况,均需猜测者仔细推敲,不能马虎从事,此外,还应注意到同义词代替(如:谜面上用“家”,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户”;用“阳”,可能暗示有“日”;用“站”,可能暗示有“立”等)、偏旁部首的运用(如:谜面上用“手”,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扌”;用“脚”,可能暗示有“足”旁;用“人”,可能暗示有“亻”等)、“天干”、“地支”的顺序(如:谜面上用“第一”,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甲”或“子”,用“第六”,可能暗示有“己”或“巳”等)、十二属相与“地支”的交替使用(如:谜面上用“丑”,可能暗示谜底组成有“牛”;用“猴”,可能暗示有“申”等),这都是字谜猜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猜测字谜只要掌握了它的构造方法、语言特点等,便可以从谜面的提示中,找出一条寻求谜底的路来,一条路行不通再走另一条,总是可以收到一些效果的。当然有些字谜结构较为复杂,语言又十分隐晦,猜测起来确是要花一番功力的,但只要常猜,接触多了自然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猜字谜有什么方法?

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反射法: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

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

侧扣法: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

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

溯源法:“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

加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

减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

加减法: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 离底法: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

离面法: 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

象形法: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

象画法: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

直谐法: 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

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

比较法: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

拟人法: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

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 问答法: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

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

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排除法。

有趣的猜谜比赛

咦,今天的四(6)班怎么不时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哦,原来大家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智力竞赛。

现在四抢答环节。只听主持人郁老师说道:“有手肩上担,有足往上跃,有木果味香。预备——开始!”顿时,教师里鸦雀无声,都陷入了沉思。突然,我们组的王铭周举起了手,站起来说:“是„兆‟字!”郁老师高兴地点点头,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说着在我们组用红色的粉笔加上了10分。接着,郁老师又说:“每日一歌!请回答!”这下可把我们给难住了,教室里仿佛凝聚了一般,连根针掉下的声音都听得见。有的低下头拼写字,有的手托下巴,望着天花板,有的双眼注视着黑板。哎,郁老师,这谜怎么这么难呀!就在这时,一只小手自信地举了起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胡欣,仿佛找到了救星一般,她站起来,说:“是不是曹操的„曹‟呀?”:“恭喜你,答对了!”郁老师激动地说。刹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向胡欣投去羡慕的眼神。

比赛结束了。现在场上的比分是: 第一组 (130), 第二组 (180), 第三组(270),第四组(200)。冠军非第三组莫数,我们第四组就只能当第二名的位置了。最后,郁老师又评出了猜谜高手——胡欣。我真是既嫉妒,又深感佩服。可所为是,口服心不服呀,我们下回再一见高低!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篇十
《叙事要完整(实用)》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相关热词搜索:解铃还需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下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043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