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刚柔相济的意思

刚柔相济的意思

2016-01-06 10:08: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一《浅析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刚柔相济的意思》,希望能帮助到你。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一
《浅析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第23卷 第5期

2005年10月

  运城学院学报 JournalofYunchengUniversity

Vol.23 No.5Oct.2005

浅析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孙会文

(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刚柔相济”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从“刚柔相济”的含义、哲理依据、联系手段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以使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在习拳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这一特点。

关键词: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08(2005)05-0080-02

  太极拳是祖国武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

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近年来,太极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健身运动。为了迎合大众,各种简化太极拳套路纷纷涌现,它们虽也为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发挥了布线的作用,但无形中也给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太极拳是一种中老年健身运动,而不适于年轻人;还有人认为太极拳只是一种放慢了动作的健身操。于是,“老年拳”、“太极操”、“柔软体操”等名称就落到了太极拳的头上。而本来属于太极拳的精华———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等特点却没能让大众认识。鉴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太极拳理论进行一番再认识,以便更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陈式太极拳是众多太极拳流派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本文以它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刚柔相济”这一特点进行剖析,以就教于方家。

1.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含义1.1太极拳刚与柔的含义一般来讲,所谓“刚”主要指的是坚硬、干脆、果断的意思;所谓“柔”主要讲的是柔韧、缠绵、不丢不顶、不及不离。柔劲偏于韧性,主于封顾与克化;刚劲偏于弹性,主于进攻和反击。例如,我们所熟悉的球类运动,当给球体里面充进少量气体时,气体分子对球壁的冲击力较小,因而球所产生的内劲也就既柔又韧,弹性不足;当给球充足气以后,球内气体对球壁的冲击力加大,球内的劲也就由柔而刚,弹性有余而韧性不足。陈式太极拳的“刚”是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借助脚踏地的反弹力,在一瞬间发放出来的一种螺旋振荡式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力,如“掩手肱拳”、“青龙出水”等动作。“柔”是通过太极拳的长期练习,逐渐产生的一种轻灵而又沉着的富于韧性的力量,如“云手”、“倒卷肱”等表现出来的劲别。

1.2“刚”与“硬”,“柔”和“软”的区别

一个人不论是否练习过武术,日常生活中必定拿过重物,用过力气,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都不免带有僵硬的

鼓劲,这种僵硬劲在经常从事体力劳动或练硬气功夫的人身上比较明显,一般他们都是肌肉发达,外露雄悍刚强之态,用力时不但肌峰群起,而且面部表情也易紧张,这种单纯靠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力就是礓劲,这里为了区别于太极拳的“刚劲”把它叫做“硬”。当肌肉放松不用力时,这种“硬”就变成了松软无力,这种松软无力的状态就成为“软”。

“硬”和“软”与太极拳的“刚”和“柔”是截然不同的。太极拳的“刚”与“柔”是太极拳劲力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隐与显的区别),是通过长期的太极拳练习而求得的一种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力量。“刚”与“柔”的弹抖柔韧特性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好比是钢丝弹簧或皮筋一样,当拉长它的时候,其韧性较强,在发放它的时候,弹抖性又较大。而“硬”和“软”则是分开来讲的,肌肉紧张时特别硬,好比是一截尚未经过精炼的生铁棍棒一般,虽然有浑厚强硬的优点,但却有僵脆易折之缺陷;肌肉松弛时肢体特别绵软,受到外力时能够退让,好像类同于太极推手“舍己从人”的原则,但绵软因无力反击终会受制于人。

1.3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含义拳谱里讲,“世人不知,兼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可见,太极拳不可称为柔拳,也不可称为刚拳,而是刚柔兼备的。刚和柔二者既对立不融,又相依存而不分,柔非无劲,刚不呆滞。“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当柔则柔,当刚则刚。这种刚柔的变化在神气上说,是通过隐显表现出来的,隐则柔,显则刚;在姿势上说,是通过开与合,在运劲过程表现为柔,在运劲到落点时,则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和劲势开合的配合,刚柔就得以充分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动到达尽头之点,乃是神显气聚之处,所以此处用刚法,可谓恰到好处。除此之外,在一切开合转换过程中,因都是神气鼓荡和圆活转换变化的过程,此时均宜用柔法。概括起来说,每个拳式动作都有开合,每个开合过程都有运劲的落点,落点要用刚法,其它都用柔法,以做到刚柔相济。

收稿日期:2005-12-10

作者简介:孙会文(1978-)男,山西河曲人,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运城学院体育系教师。

・80・

2.“刚柔相济”理论的哲理依据

武术是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要受一定的世界观所支配,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武术同样如此,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武术自身包含的哲理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奇辉异彩,认识了中华武术的哲学渊源,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它的文化特征,才能揭示中华武术的奥妙。

2.1《易》学中的阴阳相济论是太极拳“刚柔相济”理论的依据

阴阳对称:世界上万物万象,其内部都存在着两种相矛盾、相对立的属性。惟有这两种对立的矛盾相互统一依存互化,然后才可以有发展。太极拳的刚和柔就是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

阴阳相济:对立者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阴和阳,彼此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阴阳消长:一切事物中包含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在变化,不是此消彼长,就是彼消此长,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太极拳的刚与柔就是在不停地交替转化,刚性显时柔性隐,柔性显时刚性隐。

2.2《孙子兵法》是太极拳“刚柔相济”思想的战略依据毛泽东军事思想,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太极拳的战略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思想之上,“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孙子兵法》中讲:“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致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太极拳则要求“如行云流水”、“以柔克刚”、强调“顺其势、借其力、因敌变化示神奇。”“因敌者”,拳论中“舍己从人”之谓也。

3.“刚柔相济”的练法3.1力求柔软

初学走架子时,主要是学习各种姿势,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提出放松的要求,通过长期的放松练习拳架,可以慢慢化去身上的僵硬劲,这种僵硬劲是人人都有的。在这一阶段应不遗余力地尽量求柔软。

3.2力求身肢放松在这样很柔、很慢的练习一、二年后,如果动作中已经祛净僵硬、达到绵软的程度,且已养成这种习惯,就可以转入下一步的练习。这时,首先在心意上应有处处放长的练习(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借使心意与身肢在密切配合下专心全身的放长,以求得弹性刚。初练拳时,对各种放长的规定,如含胸拔背,只用意念就可以了,而至此阶段,则应在用意和身肢上共同进行了,此时已不至于因放长而造成相反的肢体紧张现象了。

3.3做好“柔行气、刚落点”

在全身放长达到要求后,就可以再进一步在每个开合的落点结合着神气外显形成方点,表现出劲来,这是太极拳“方圆相生”中的练习。在方点要表现出刚劲,而刚过后则要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柔软的行气。整趟架子就应在这样的刚柔相济情况下进行。

3.4刚柔变换与意念、呼吸的密切配合刚柔的运用,必须结合心意、神气和呼吸的运用,也就是这一阶段练拳时在心静体松的前提下,要逐步加上应敌意识,即从技击功能训练角度出发,把意念集中到应敌策略及技巧上,集中到自身发力部位上,集中到假设敌人的某个部位上,从而体会“刚柔相济”的技击涵义。本阶段练拳时,还

应体会呼吸和拳式的配合。关于呼吸的问题,各家说法不一,

本文偏重于接受初学拳时以自然呼吸为好,不可刻意去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随着练习水平的提高,可逐步地过渡到腹式呼吸,并逐步体会呼吸与动作配合的技巧,即拳式为柔劲时无须注重呼吸,当拳行到“刚”点时,则应特别加强呼气,以使身肢下沉而放长,借以加强弹性,成为弹性刚。

4.“刚柔相济”的运用

刚与柔,二者既相互对立不融,又相依共存而不分,故无刚则柔不存,无柔时刚不立。在武术运动中,刚柔乃是取决胜负、定夺成败及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须知两人交手都用刚劲,劲小者必受制于劲大者,或者两败俱伤。首先要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冲突,但是在交手时,如果只知道退避而不会进击,终会受制于人,就于太极拳刚柔相济的道理不符合了。太极拳之所以称为太极,主要在说明它的用劲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相当于太极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意义。

《陈式太极拳图谱》的作者陈鑫先生把刚与柔的划分运用于技击方面的攻击力大小应用太极拳原理这样说:“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说明只有做到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时,才算得到了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的动作必须走弧线,就是为增进动作中的由柔变刚和由刚变柔的便利而制定的。在运用时,刚柔循环,无端可寻,它与一般直线击法的出入分明,绝不相同。也许有人问:手快打手慢,大力打小力,不是更为干脆,何必要走迂缓的弧线呢?要知道,一个人只相信自己的手快力大,绝不估计他人的更快更大而轻易出手,显然是从主观出发的冒险行动,他可以侥幸取胜,也可以一败涂地,在安全上是毫无保障的。太极拳处处用柔劲,首先要避免冲突中的无谓牺牲,以免一出手就遭到失败的危险,同时可以从柔化中去了解对方的虚实强弱,然后根据已经获得的优势而立即还击;如不当还击,也不至于失手误伤。至于走弧线,粗粗看来,似乎比走直线为慢,但弧线动作可以随处改变,有时更比走直线为快。

5.结束语

太极拳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柔无刚则成“软”拳,有刚无柔则成“硬”拳。练拳时只有把握住“刚柔相济”这一要点,才算抓住了太极拳的精华。虽然现在人们练拳的目的以健身为主,偏“刚”偏“柔”好像无关紧要,但既然“刚柔相济”是太极拳的精华,那么舍去精华部分的太极拳,其健身价值会受到影响。只有在正确太极拳理论指导下,采用正确的练习方法,注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才能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留馨.太极拳拳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2.

[2]马虹.陈式太极拳理阐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2000.

[3]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64.

[4]陈照丕.陈式太极拳汇编[M].北京:中国书店,1990.

【责任编辑 张廷印】

・81・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二
《刚柔相济读后感》

以柔克刚 刚柔相济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只有天下最柔的东西,才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但是作为中层领导在管理下属时应该软硬结合,刚柔相济,在行使权利下达命令时,原则上要坚决,但情感语气要柔软温和,绝不能一味地用权力压人,这样才不会给下属以盛气凌人的感觉,下属才会真正服从指令,把任务完成或按规章做事。如果只是一味地强硬到底,那就会引起下属的反感和不满;如果用体贴的语言关心下属,则更能让下属为你效力。

作为一个中层领导,要做到令出必行、执行到位。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道理很简单,在领导与指挥上,没有令对方与下属感到畏惧的威慑力,是不容易尽责称职的。单是一张和蔼的脸、一番美丽动听的言辞所起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非常有限。当然,威严也不等于恶言相向,泼口大骂,整日板着面孔训人。只是在工作时对待属下必须令出法随,说一不二。发现了属下的差错,决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时纠正,要让属下滋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威风凛凛。但是,只有威严感是不行的,还得富有人情味,必须与属下取得沟通,而富有人情味就是沟通的一道桥梁。它可以有助于上下双方找到共同点,并在心理上强化这种共同认识,从而消除隔膜,缩小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下属,发挥他们的才智。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三
《诸葛亮刚柔相济的领导谋略》

我们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

“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历史不可能向我们提供解决某个难题的现成答案,但却能启发我们处理

现实问题可以遵循的某种思路。学习历史贵在领会精神实质,真正使“古”能为“今”所用,眼睛要紧紧盯在一个“用”字上。该栏目文章的基本要求是:以治国安邦的方略为主要内容,重点写可供借鉴的方法艺术。有关人物素质上的独特性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轶闻趣事,只要有意义、有趣味,都可以提及。一定要明确文章主要是写给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看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司马光:’。进通鉴书表》只有可“鉴”,才能达到“资治”的目的。诸葛亮刚柔相济的谋略》取是舍非”

属引玉之作,欢迎作者赐稿。

编者按

谋略,是计谋策略的意思,数千

年来,它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一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创造史和实践史,它无时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谋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已为世人所公认。

笔者认为,在众多的谋略中,刚柔相济的谋略是谋略中的谋略,是属于“形而上”的东西。《易经》的作者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在这里,道”是指世界

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抽象的,无形的,只能用理性思维去认识和把握。“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了“道”的形成是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在《““易经》中,阳”等于“刚”,阴”等于“柔”。“刚”与“柔”为万物生成的二元或两种属性。刚柔相互作用推动世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它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刚柔相济的谋略适应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需要,备受君王将相的推崇。如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子产,使用这种谋略,使弱小的郑国国力大增,国威也颇有提高。子产病危时谆谆告诫另一位大夫大叔说:“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子产认为,管理人民,过严过宽都不好。过严苛,人民会惧怕;过宽容,人民易轻慢。但首先应该宽,其次才是猛。宽比严更难掌握。子产死后,大叔执政,弃猛而行宽,社会很快混乱起来,于是才下决心治理。当・#%・诸葛亮刚柔相济的

!惠

时孔子听到这个消息,感叹道:“善

哉(政宽则民慢,慢则行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的意思是:政策宽大,百姓就要轻慢,纠正轻慢就要用严厉的政策;施行严厉的政策免不了要杀人,杀了许多人以后,可以再施行宽大政策。这样宽猛相济的政策才是最适当的。

在历代众多的谋略家中,诸葛亮是最为著名的。他对刚柔相济谋略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养精蓄锐,待时而仕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卧龙”一词,主要用来比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龙”是我国古代最受崇敬的神秘动物,能够三栖,潜在深渊,行走陆上,也能在天空飞腾,具有变化莫测、隐现无常的本领。所以,古人用龙来象征贤能有作为的伟大人物。《易经》乾卦有“潜龙勿用”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卦辞。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还不能发生

功用或采取行动时,就应该像潜藏

的龙,隐忍不可行动,以等待时机;当伟大人物出现时,有作为的人应当拥护与支持。诸葛亮从)*岁到!+岁这段时间之所以“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究其原因,主要是他觉得还没有遇到值得自己一生为之“驰驱”的明主。“苟全性命于乱世”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不求闻达于诸侯”倒是相对的,否则对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无法理解了。

诸葛亮在时机未到时,宁愿一生“躬耕于陇亩”也不愿苟且出仕,一旦受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任,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个问题上,他把刚柔关系处理得确实很好。

联吴抗曹的远见卓识

诸葛亮虽隐居草庐之中,却密切注意着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按照古代政治家总结的历史经验,要统一天下,须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诸葛亮根据这一理论,在《草庐

对》中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一条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对于讨伐曹氏,诸葛亮一生矢志不移,最后累死在北伐的前沿阵地上。对于联吴方针的执行,诸葛亮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也是客观形势的需要。只要强大的曹氏政权还存在,孙刘两家就必须联合。其实,吴蜀两国的联盟是暂时的,是以强大的曹氏政权的存在为前提的,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严刑峻法与仁德感化

诸葛亮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法度为依据,但是,在执法时,必须区别情况,采用不同的策

略。比如,在治理蜀汉和平定南中两件事上,由于两地在历史背景、客观条件和地位、作用上的不同,他分别采用了“严刑峻法”和“仁德感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而且完全取得了成功,说明他对刚柔谋略的理解和运用是相当纯熟的。

刘备占据蜀中后,由于诸葛亮“刑法峻急”,引起了刘璋旧臣的不满。法正认为应借鉴刘邦入关后“约法三章”的经验。诸葛亮作《答法正

“书》解释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致使蜀中官民“专权自恣”,国家没有权威,法令难以实行。诸葛亮认为,“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至弊,实由于此”。刘璋总企图用恩惠收买人,用得太多不但不值钱,一旦停止,反而会引起怨恨。因此,他针锋相对地提出“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的治蜀

“政策,他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

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加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严刑峻法政策的推行,使蜀国很快就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

谋略

容奸,人怀自历,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

南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于蜀中。南中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广形险,交通困难。南中地区自东汉以来民族矛盾多为激化,就是没有进行“抚和”而一味诉诸武力的结果。南中的叛乱影响了蜀汉政权的巩固和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为安定后方,解除后顾之忧,诸葛亮亲自出征南中。他仍从《草庐对》所确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思想出发,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于是出现了对孟获戏剧般的“七虏七赦”,使孟获心悦诚服。南中既定,诸葛亮不在南中留一兵一卒,委孟获为御史中丞,对其他民族豪帅也委以重任,让其自己治理。因此,“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执法严明,恩威并用

李严和诸葛亮一同受诏担任顾命大臣,他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负责后勤工作。当军粮不济时,李严给诸葛亮写信,要求诸葛亮撤军;事后李严文过饰非,推卸责任。诸葛亮揭露了李严的两面派手法和违法失职的行为,并表奏后主,废李严为平民。

诸葛亮在“威之以法”的同时,还强调了“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的原则。他在给李严之子李丰的信中,追述了与他们父子的友好关系,希望李丰能宽慰其父。李丰当时在相府任职,诸葛亮还勉励他要与同事搞好关系。诸葛亮对李丰的信任一如既往。诸葛亮把“威之以法”与“服罪输情”结合到一起,这就必能增强法的效应,使作奸犯科者伏法,心悦诚服地思悔改过。当李严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感到自己再也没有被重用的希望了,于是在激愤中死去。

马谡临终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说道:“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诸葛亮亲自祭奠马谡,“待其遗孤若平生”。诸葛亮之所以能做到使受罚者

无怨,主要是他“用心平而劝戒明”,

赏罚分明。

权重主不疑,功高人不忌在中国历史上,顾命大臣很少有好的结局。而诸葛亮在这方面却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他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摄政大臣中,是最成功的一个。

周公摄政以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然而管叔及其他弟兄仍怀疑周公有篡位的企图,并起兵反抗。白居易对此很有感慨地写

“道: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汉昭帝年幼即位,霍光等受武帝遗诏辅政。昭帝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即废,又迎立宣帝。霍光前后辅政!"多年,辅政期间,轻徭薄赋,有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因霍光权势太大,宣帝见到他就感到如芒刺在背,惶恐不安。霍光死后,其家族以谋反罪被剿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辅政之难可见一斑。

而诸葛亮则不然。“职为臣,行令如君,其名近嫌也;位为君,事臣如父,其形近猜也……竟能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苟非诚信结于人,格于神,移于物,则莫能至是”。西晋学者袁准评论道:“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诸葛亮刚柔相济谋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儒、法、道的有机结合上。

儒家谋略的主要特征是谋事必本于人情,顺乎民心;法家谋略的主要特征是以法为治国之本,以术为运事之谋,以势为成事之威;道家谋略的主要特征是十分强调以柔克刚和顺乎自然,反对恃强逞能。根据儒、法、道三家谋略的特征,再对照一下诸葛亮的谋略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把儒、法、道三家的谋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刚柔相济的谋略。

责任编辑

&’()*+,+-./01234#567(

・#%・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四
《刚柔相济的专业精神》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五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Hard and soft aids synthesis management pattern)

目录

[隐藏]

 1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定义 2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特征 3 实施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依据 4 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中应当注意

的几个问题

[编辑]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定义

所谓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指的是以企业发展所需的必要的规章制度为前提,即在刚性管理(Rigid management)的基础上,努力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使员工个人需要与组织的意志相协调,从而达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实际上,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就是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是一种适合中国企业的新模式,它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步吸收并发展适合自身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将会使企业的竞争不断提升,在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及

[编辑]

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特征

综合性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等阶段,从本质上来说都可以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大类。而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是以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以刚性管理为基础,通过组织的规范性制度来约束、监督、评价、奖罚员工,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和组织的顺利成长,同时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运用了柔性管理的方式,通过在组织内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种环境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为组织工作。因此说,刚柔相济的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

相融性

具体表现为:刚和柔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刚性管理不排斥管理中的柔性成分,同时柔性管理也不排斥管理中的刚性成分。当极端的刚性管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企业管理的需要时,我们引出了柔性管理的理念,而柔性管理也应当配合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刚与柔的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 互补性

刚与柔两种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各

自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使缺陷得到了弥补。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是刚性管理又必须依靠柔性管理来提升,缺乏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也难以深入。刚柔相济,两者相互交融,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编辑]

实施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模式的依据

理论层面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等阶段,其中的科学管理、管理科学属于刚性管理的范畴,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属于柔性管理的范畴,由此我们看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交替出现的。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通常是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应用后,它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然后人们就开始研究能够克服这种弊端的理论,从而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就开始出现并占主导,再经过一定的发展和应用,柔性管理(刚性管理)的弊端也开始暴露,由此两种理论交替出现,它们在矛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进。

同时这里要指出的是:其实在管理理论成为一门科学的时候,它本身就包含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思想,有刚柔相济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人们普遍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属于刚性管理范畴,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属于柔性管理范畴,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绝对的属于某一种理论范畴的。就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说,它虽然着重强调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是企业大规模生产和先进管理思想得以实施的

基本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也重视“柔性”的手段,重视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他认为:“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一方面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发现每一个人发展的潜能,并且逐步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使工人在他的公司里,能够高兴和有兴趣地工作。”泰勒的这些思想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柔性管理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蕴涵了刚柔相济的思想,体现了“刚”与“柔”的结合。

因此,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不难看出刚与柔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它们两者之间围绕着两个不同的“中心”在柔中整合,使各自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趋于合理,更加融为一体,以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实践层面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都有各自的缺点和弊端。刚性管理有四大弊端:

(1)制度和条款无法涵盖所有部门和职工的任务范围和责权利;

(2)企业内部有很多工作是不能用制度来管理的,而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刚性管理的最大弊病在于无法真正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它把员工看成是接受监督的对象;

(4)即使职工完全遵守企业制度和老板的安排,自身的潜力也只能发挥20%~30%,可见企业仅仅只有刚性管理是片面的。

同时柔性管理也有其不足:

(1)柔性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只强调柔性管理就会忽略稳定性和持续性对组织的重要性,就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一样,缺少刚性的柔性也就是空中楼阁。事实上,很少有组织把追求柔性组织模式作为本组织的战略发展思想,也并非所有的柔性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的作用都超过刚性或其他的管理方式;

(2)柔性管理的作用是相对的。老子有句话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使用管理方式依据的应该是组织自身的性质、特点、发展阶段以及各组成要素的综合情况,如我国企业现阶段在市场需求规模大的情况下实行刚性为主的管理比采用更多的柔性也许更符合实情。变化与发展在呼唤柔性管理的同时也呼唤刚性管理。

因此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必须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幅度、时间、空间及必要的刚性手段,使企业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一基础上有序地运行。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企业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所以柔性管理是以刚性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但作为刚性管理又必然要靠柔性管理来提升,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激情,刚性管理则难于深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资本厚薄,其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共同的诀窍,这就是刚柔并举,刚柔相济。像日本的企业管理,其管理向来以“严”著称,但同时强调人本管理,强调通过发挥人的内在动力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实践中,必须通过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六
《刚柔相济的执法艺术》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七
《刚柔相济、动静相宜 让你的设计与众不同——一种诗意的建筑创作策略》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八
《刚柔相济的霓虹灯》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九
《植物寓意》

1 榕树 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 2 印度榕 榕树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 3 福禄桐 细叶福禄桐花叶福禄桐等其植株造型飘逸叶姿风情万千其寓意富贵吉祥“家有福禄桐财运更亨通” 4 五杆发财树 寓意吉祥、招财进宝的观叶盆栽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5 独杆发财树 寓意吉祥、招财进宝的观叶盆栽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6 棕竹 节节高升 7 招财树 招财树高大茂盛,寓意为:“财源滚滚” 8 富贵树 优良树种环保功效: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过滤浊气增加室内负离子数量。 应用:叶态节节高升欣欣向荣寓意“富贵吉祥”故而得名 9 大绿萝 净化空气,吸收甲醛 10 金钱树 金钱树寓意着富贵招财进宝 11 铁树 坚强补住宅之气血是重要的生旺植物 12 富贵竹笼 寓意节节高升、吉祥富贵、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13 榕树具有“独木成林”、“母子世代同根“的特性,最能代表我国各民族大家庭“同根生”的寓意。 14 国槐具有相当大的人文意义。 槐 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视为吉祥树种,《本草纲目》说?押“槐之言怀也?熏怀来人如此也。”槐树?熏怀人之树?鸦槐花?熏怀人之花。尤其是清朝以后,海外游子大量增多,国槐因寓意“怀念家国”而备受海外游子青睐。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之一,在我省民间流传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更是将华夏子女全都紧紧地联系到了国槐的周围。

石家庄市树国槐,在民间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把它作为吉祥树、幸福树,它能代表石家庄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展示出石家庄人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故石家庄市将其定为市树。

15 大叶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飘逸的大叶相思树,是恋人们最钟意的植物。

16 尾叶桉。一往无前锐意进取

17 木麻黄。 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18 勒仔刺。迎难而上潜能无限

19 爬墙虎。锲而不舍勇于攀登

20 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属于孑遗树科,与恐龙同时代。寓意长盛不衰。

21 桂 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有的习俗,新妇戴桂花,香且“贵”。桂与莲籽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

22 椿 被视长寿之木,属吉祥

23 梧桐 梧桐的灵性,传说能引来凤凰。祥瑞的梧桐常在图案中与喜鹊合构,谐音“同喜”,也是寓意吉祥。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24 竹 高风亮节、谦虚。 竹种浩繁,类别上百。许多竹,都已寓有文化意蕴。如:斑竹(湘妃竹)、慈竹(亦称孝竹、子母竹)、罗汉竹、金锒玉竹、天竹(天竺、南大竹)等等。如将天竹加南瓜、长春花合成图案,谐音取意可构成“天地长春”、“天长地久”的寓意。竹又谐音“祝”,有美好祝福的习俗意蕴。 25 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汉代开始,合欢二字深入中国婚姻文化中。有合欢殿、合欢被、合欢帽、合欢结、合欢宴、合欢杯。诗联有:“并蒂花开连理树,新醅酒进合欢杯”。合欢被文人视为释仇解忧之树。:“合欢,一名蠲人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能忘忿”。

26《花镜》上说枣谐音“早”,民俗尝有枣与栗子(或荔枝)合组图案,谐音“早立子”。婚礼中,有将枣与桂圆合组礼品,谐音“早生贵子”,新婚“撒帐”用枣、栗子、花生等以图吉利。

27 栗 古时用栗木作神主(死人灵牌),称宗庙神主为“栗主”。古人用以表示妇人之诚挚,《礼记.曲礼》上说:“妇人之挚,具榛脯,修枣栗。”《国语》也说:“夫妇挚不过枣栗,以告虔也。”《太平御览》上说:“东门之栗,有靖家室。”利于家庭和美。栗子与“立子”谐音,是求子的吉祥物。枣、栗子、花生、石榴等,常有用在新婚桌上或帐中或新妇怀中,以求吉利的习俗文化。 28 桃 在民俗、宗教、审美观念中,都有其重要文脉。桃花红、白、粉红、深红、烂漫芳菲,娇媚出众。中国人常以桃花喻美女娇容,与女人有关的事也都常带“桃”字。如,桃花妆,桃花运,桃色新闻等等。此文化东传日本,日本的风吕场(浴池)也标明有“桃之汤”,“松之汤”(女浴池,男浴池)。但是人

们却都爱桃。俗信桃有灵气,桃在三月如不开花,则预报火灾。三月也叫“桃月”。中国神话中说桃树是追日的夸父的手杖化成的。《山海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而《春秋运斗枢》又说:“玉衡星散为桃”。桃是神杖变的也好,是北斗星变的也好,总之都带有神异。《太平御览》引《典术》上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厌邪气。”桃制百鬼,鬼畏桃木。古人多用桃木制做种中厌胜避邪用品。

如:桃印、桃符、桃剑、桃人等。自从五代后蜀时开始在桃木板上书写春联以后,春节时至今仍流传着春联习俗,只是改为红纸材料。端午节,门上插桃枝,亦是桃可避邪气的习俗观念。此外,桃果有“仙桃”、“寿桃”之美称。源自神话西王母瑶池所植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了可增寿六百岁的传说。桃树花美,果鲜,在习俗心理上可趋吉避煞,又少病害而易植,故为庭园绿地宅居所常值。

29 石榴 在习俗文化中,认为“石榴百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实际上,石榴花果红似火,果又可解渴止醉,有美观和实用价值,而广为民居庭院宅房栽植。

30 橘 橘有灵性,传说可应验事物。在民俗中,橘与吉谐音,简化字通用桔字。以桔趋吉祈福。金桔可兆明。《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有杭州一带“元旦日,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

31 梅 有谓梅,琼肌玉骨,物外佳人,群芳领袖。梅美喻女人,竹喻失,梅喻妻,婚联有“竹梅双喜”之词。男女少年称为“青梅竹马”。梅的品格,傲霜雪,有“四德”之说:“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又合中国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寿联常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竹叶三片),寓意吉祥。庭栽,盆景皆有观赏价值。梅有“四贵”: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故有“梅开二度”来形容美的恰当

32 菩提 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这么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流传甚广,所以后世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菩提树,其实是人们误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思维树,是一种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大概是从佛家理论“四大皆空”里作了引伸而来的吧!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33 紫玉兰 又辛夷,寓意深刻,古人把它作为珍贵的装饰品和男女之间的信物。 又紫玉兰花开紫气东来,寓意富贵祥和。

34 广玉兰 玉兰花代表着报恩,以国家社稷为重。

35 香樟树 民间常把香樟树看成是风水树,它清新、自然,代表健康、温馨,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36 鹅掌楸 又叫马褂木。寓意长命百岁。

37 珙桐 又名鸽子树,寓意和平友好。

38 腊梅 寓意慈爱。独特的美丽 。理智 面对改变 思想的力量 随时反省 富于慈爱.腊梅花金黄似蜡,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比梅花开得还早。真是轻黄缀雪,冻莓含霜,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 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 腊梅开于寒冬,若能从花店买来几枝,插入花

瓶中, 供于书案上, 其清 香弥漫室内,会使人感到幽香彻骨,心旷神怡。或送给慈祥的长者,寓意更深 远。

39 石楠

40 苹果 寓意平安之果

41 杏树 寓意兴旺发达

42 李子 寓意前程万里

43 樱桃 寓意喜报.

44 南天竹 寓意吉祥,走运,好兆头,日益强烈的爱情。

45 悬铃木,又称法国梧桐,寓意志高执着、顽强求生,才华横溢

46 蚊母 寓意层层向上,勃勃生旺

47 夹竹桃 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美好和睦的家庭及深切的友谊。有民谣说:“门前种棵夹竹桃,一家和睦不怕调(音tiáo)。”向恋人赠送红色、粉红色的夹竹桃花,寓意爱情热烈而矢志不渝。结婚纪念日夫妻互赠美丽的夹竹桃花,表示情谊绵绵,永不分离。向友人赠送色彩艳丽的夹竹桃花,象征友谊长存。商店、企业开业时赠送夹竹桃盆花或花篮,寓意开业大吉,事业蒸蒸日上。在节日、喜庆时摆上红色艳丽的夹竹桃,能将环境烘托得更加喜气洋洋。宋代的沈与求,把夹竹桃称为儿女花,真是敏思神来。夹竹桃,萧影袅姿,翠吐绿云,枝叶有青竹之刚,恰似刚正廉直,节操自守之男儿;夹竹桃,玉照芳青,艳蕾流霞,花瓣有桃红之柔,宛若婀娜多姿、豆蔻妙龄之少女。枝为君子,花为佳人,绿红相映,刚柔相济,桃萼竹枝,绸缪结好,难怪沈与求为之神思妙开了。

48 檵木 寓意爱意与吉祥。

49 红枫 红枫寓意鸿运当头、事业红火

50 无花果 (Fig)寓意 "多产"(英国)、"谦逊"、"感谢"(法国)。

51 棕榈 (Palm)自古以来,棕榈便象征着富有、子孙繁多、胜利、光辉。 耶稣基督受难时,民众将棕榈叶铺在路上,作为胜利的记号,所以,棕榈树 寓意为 "耶稣的棕榈"、"莫须有之罪",棕榈树干表示 "胜利""度过逆 境"、 "威严"、"我能看清你"等意思。

刚柔相济的意思篇十
《“刚柔相济”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刚柔相济的意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刚柔相济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刚柔相济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21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