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6-01-07 09:23:1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一《论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一
《论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中国经济开始由常态转变为新常态。作为一个热门的经济术语,新常态包含着更多的新的思维。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就为中国经济定下了新常态的基调。这都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勃兴之路再次启程。因此,如何理解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分析新常态的特征,谋求如何适应新常态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获得质的转变。

关键词:新常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

正文: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我国目前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的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一.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这个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最先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会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提出来的。虽然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就宏观经济领域来说,它被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是指经济经过危机之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而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国内的很多经济学者都试图论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表现,但对于新常态究竟是中国经济危机后的各种不稳定的表现,还是指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常态的周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事实上,2010年—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而2012—2013年GDP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对此,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的,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增速下滑成为必然。这两种观点蕴含着完全不同的宏观政策导向:如果中国经济减速是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那么也就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低于潜在的增长率的,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刺激政策来使经济恢复增长;而如果中国经济减速是内在因素所致,则减速的原因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那么宏观政策对此应该保持克制和包容。

事实上,新一届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的减速和先前模式的不可持续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中央领导人也在多个场合为盲目的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及理念降温,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新的中

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从单纯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和速度的结合。仅仅是追求速度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这种对追求速度保持强烈克制的执政思维在2013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全年增长压力很大,但外界概括的“李克强”经济学精髓之一——不刺激的政策方向贯穿全年,让外界看到了决策层推动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

二、新常态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新常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特征:一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转换,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挑战增多,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从速度层面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讲,新常态的成因与潜在增长率有关。什么是潜在增长率呢?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因为,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劳动投入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随着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储蓄率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难以大幅提高。潜在增长率是一个长期供给概念,要求我们既不追求超越承受能力的超常发展,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经济总量和基数变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新思路强调要让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长率一致。

从结构层面来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来城乡结构优化;随着相关产业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区域结构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服务业占主导使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带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带来需求结构优化。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天,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的风险隐患。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提出用新常态来判断经济走势是科学的,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4%。但是,产业结构在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到46.6%;需求结构在变化,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是负

2.9%;城乡区域差距在缩小,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收入分配结构在改善,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物价水平稳定,2012年和2013年平稳增长2.6%,今年上半年保持在2.3%的水平;就业形势较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民生继续改善,保障房开工530万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是6年来最大降幅;经济增长更有人情味,总体上处于一个合理区间。 同时,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仅为5.8%,说明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总体看,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物价稳定、增长平稳、质量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

三.适应新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消化以前的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正确选择。这是一个套餐,要选择改革,就必须真诚面对过程的痛苦和付出代价,罗曼蒂克、田园牧歌式的改革只能存在于诗人、作家的想象之中。中国还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但这种机遇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更直接一点说,能否借房地产调整的时机,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摆脱对房地产的危险依赖,这是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再次振兴的关键。如果轻易启动救市模式,再次推高已经高高在上的泡沫,属于中国的机会就会渐行渐远。因此,借新常态的调整,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去适应新常态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厚积薄发的大好机会。

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放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都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的宏观调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和方式。要从过去只盯增速转变为坚持区间调控。当经济运行接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时,政策着力点是稳增长;当经济运行接近上限时,注重防通胀;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则加大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要从事后救急转变为保持底线思维。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就是一方面要守住就业底线和通胀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守住风险底线。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坚持定向的精准调控。在今年上半年,针对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国家实施了旨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精准发力,支持棚改的专项金融债等政策,用“喷灌”“滴灌”代替了“大水漫灌”。要从单一需求管理转变为引入供给管理。目前,经济总需求受到制约,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所降速。但是,从供给方面着手,就能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短期,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决定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结合方式。因此,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不仅关注速度的短期变化,更关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等更为长期的目标,正在从主要关注需求端的“三驾马车”转向主要关注供给端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这长期的三大动力。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调控和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新常态下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对经济增速的关注,真正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对我们来说,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顺势而为、积极有为,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1,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新华网

//jjckb.xinhuanet.com/opinion/2014-07/21/ content_513477.htm。 http:

2,林毅夫。未来 20 年中国经济还能维持年增 8%。新华网,

3,张江北。浅析以“新常态”对待经济增速放缓。《改革探索》,DOI:10.13751/j.cnki.kjyqy.2014.18.137。 4,安宇宏。经济新常态。《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六期“经济新概念”。

5,任平。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国中小企业》2014年9月封面故事。

6,连平。中国经济运行“新常态”解析。“2014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复苏与增长”上的主题演讲。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二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今日《经济日报》刊登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钟经文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8日 06 版)

一位专家最近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对于不少企业和行业来说,则很容易陷入被动。

这个提醒值得重视。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规律的科学判断

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当前,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调整、新一轮产业变革融合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相互叠加,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如果继续

追求过快的增长速度,甚至不惜用政策“推高”,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造成经济的进一步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过去“中国制造”得益于低成本优势,但现在形势完全变了。一方面,各项成本上升无法阻挡,企业只能接受;另一方面,生产过剩导致过度竞争,企业利润空间已经大幅减少,企业想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把成本转移出去几乎不可能。前些年,我国经济总体处于高增长期,而且一波接一波,前期过剩的生产能力会被随后的经济扩张所消化掉,但如果后面没有新的经济扩张了,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尖锐,企业发展将会面临极大考验。能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对很多行业企业来说是一场“生死之搏”。

“传统的手段不好用了”。过去,一旦经济增速慢下来,宏观调控常用两手,一手是宽松货币政策,用以扩大贷款、刺激投资。现在,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财政扩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在这种复杂情况下,继续扩大赤字和超发票子,不仅达不到政策效果,还容易掩盖结构性矛盾,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所以,加快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断探索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新做法新经验,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综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情况看,在增长阶段转换时期,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新常态下的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突出表现为:一、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二、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

四、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在这些升升降降之中,先进生产力将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既能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也要使一些行业付出代价、伤筋动骨。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面对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面对新常态,如果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就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就会处于被动境地和淘汰行列。我们

要把对新趋势、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

三、开启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支撑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日渐式微时,我们唯一的出路仍然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继续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动力,以改革开放红利开启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面对紧迫的任务,更要胆大心细,找准改革突破口,让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领域和环节,力求“一子落”,激发“全盘活”。

比如资本市场。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是牵动发展全局的一条经济血脉。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分散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也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投资需求和增加更多财产性收入。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资本市场中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加快释放资本潜力,使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获得更加充实的血脉滋养。

比如科技创新。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已经走不通,新路就在科技创新上,这是一招“先手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过度行政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比如扩大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畅运行的关键环节。13亿人的大市场,是中国经济独一无二的最大优势,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消费、真

正重视消费,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税制改革,同时在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上下功夫。 比如制度创新。当前扩大开放面临新的考验,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意义重大。为此,上海自贸区的试点以及实施的“负面清单制度”“工商一口办理”“过程监管”等措施,将为各地提供成熟的经验。当前一些地方把自贸区当成招商引资、跑马圈地的“利器”,显然还没有摆脱传统思维定势。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基石是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迫切需要用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的旧习惯、老框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通过各领域改革的联动集成,激发市场活力,构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机制。

应当强调的是,在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中,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对于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以及信用膨胀、财政收支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还需强调底线管理、主动有为。当前,中央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着既定步调推进改革,态度和力度都表现出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让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三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2

二 经济“新常态”的起源„„„„„„„„„„„„„„„„„„„„„„2

(一)国外的起源„„„„„„„„„„„„„„„„„„„„„„„„2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3

三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3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3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4

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 5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5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6

五 结论 „„„„„„„„„„„„„„„„„„„„„„„„„„„„„ 7 参考文献„„„„„„„„„„„„„„„„„„„„„„„„„„„„„ 9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稳定崛起。 从2002年起,“新常态”一词在欧美国家出现,主要形容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2014年11月北京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广泛关注的热词。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首先介绍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的背景、起源、定义以及五大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建议,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国该如何在增长中促发展,发展中促增长。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机遇;挑战

一、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占世界份额11.5%,年增速9.8%,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8%。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整体竞争力减弱。[1]产能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最大问题,40000亿计划使得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政府花钱,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好转,但不具备不可持续性。必须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计划,单纯的刺激政策亦不能振兴当前的经济状况,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亟待进行,必须渐进地消化“40000亿”这一应急政策带来的后续,这成为接下来的改革目标。[2]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5月10日的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7月29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第二次提到经济新常态。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三天发文阐释,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一文指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表明我国未来经济预计进入发展换挡期,将出现常态化的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相继进入拐点时期,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的趋势。[3]

二、经济“新常态”的起源

2014年11月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闭幕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影响全球的热词。201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首次全面阐释“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一)国外的起源

新常态(new normal),顾名思义,就是指“反常的现实正逐步变为常态”。11页据统计,2002年,新常态一词在国际主流媒体中每个月出现50次,关注度有限。当时,美国所说的“新常态”主要含义为:

①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

②恐怖主义距离日常生活更近。[4]

不同领域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把发展速度适当调整以后务实迈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的一种运行状态,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完全不同。[5]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经济的“常态”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显然,这里隐含了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概念,即所谓经济的“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内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依此定义,经济的“新常态”,由于有一个“新”字,那就一定是相对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在维度上难以穷尽,而且在内涵或形式上也无法完全控制或重复,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能简单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别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旦趋于稳定,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那就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6]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

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包含以下五点内涵和特征。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从1978-2011年,长达32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87%的高速增长。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2012-2013年增长7.7%,2014年前3季度增长7.4%。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

[7]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范畴,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应当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

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三大要素均面临着诸多瓶颈约束,已难以支持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

四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过去,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显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权限。

五是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此外,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也在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四
《浅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浅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中国经济开始由常态转变为新常态。作为一个热门的经济术语,新常态包含着更多的新的思维。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就为中国经济定下了新常态的基调。这都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勃兴之路再次启程。因此,如何理解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分析新常态的特征,谋求如何适应新常态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获得质的转变。

关键词: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

正文:一、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我国目前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的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二、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这个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最先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会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提出来的。虽然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就宏观经济领域来说,它被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是指经济经过危机之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而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国内的很多经济学者都试图论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表现,但对于新常态究竟是中国经济危机后的各种不稳定的表现,还是指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常态的周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事实上,2010年—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而2012—2013年GDP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对此,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

的,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增速下滑成为必然。这两种观点蕴含着完全不同的宏观政策导向:如果中国经济减速是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那么也就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低于潜在的增长率的,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刺激政策来使经济恢复增长;而如果中国经济减速是内在因素所致,则减速的原因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那么宏观政策对此应该保持克制和包容。

事实上,新一届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的减速和先前模式的不可持续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中央领导人也在多个场合为盲目的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及理念降温,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从单纯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和速度的结合。仅仅是追求速度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这种对追求速度保持强烈克制的执政思维在2013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全年增长压力很大,但外界概括的“李克强”经济学精髓之一——不刺激的政策方向贯穿全年,让外界看到了决策层推动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

三、新常态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新常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特征:一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转换,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挑战增多,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从速度层面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讲,新常态的成因与潜在增长率有关。什么是潜在增长率呢?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因为,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劳动投入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

绝对下降,随着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储蓄率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难以大幅提高。潜在增长率是一个长期供给概念,要求我们既不追求超越承受能力的超常发展,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经济总量和基数变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新思路强调要让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长率一致。

从结构层面来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来城乡结构优化;随着相关产业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区域结构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服务业占主导使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带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带来需求结构优化。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天,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的风险隐患。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提出用新常态来判断经济走势是科学的,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4%。但是,产业结构在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到46.6%;需求结构在变化,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是负2.9%;城乡区域差距在缩小,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

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收入分配结构在改善,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物价水平稳定,2012年和2013年平稳增长2.6%,今年上半年保持在2.3%的水平;就业形势较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民生继续改善,保障房开工530万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是6年来最大降幅;经济增长更有人情味,总体上处于一个合理区间。 同时,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仅为5.8%,说明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总体看,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物价稳定、增长平稳、质量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

四、适应新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消化以前的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正确选择。这是一个套餐,要选择改革,就必须真诚面对过程的痛苦和付出代价,罗曼蒂克、田园牧歌式的改革只能存在于诗人、作家的想象之中。中国还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但这种机遇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更直接一点说,能否借房地产调整的时机,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摆脱对房地产的危险依赖,这是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再次振兴的关键。如果轻易启动救市模式,再次推高已经高高在上的泡沫,属于中国的机会就会渐行渐远。因此,借新常态的调整,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去适应新常态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厚积薄发的大好机会。

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放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都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的宏观调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和方式。要从过去只盯增速转变为坚持区间调控。当经济运行接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时,政策着力点是稳增长;当经济运行接近上限时,注重防通胀;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则加大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要从事后救急转变为保持底线思维。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就是一方面要守住就业底线和通胀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守住风险底线。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坚持定向的精准调控。在今年上半

年,针对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国家实施了旨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精准发力,支持棚改的专项金融债等政策,用“喷灌”“滴灌”代替了“大水漫灌”。要从单一需求管理转变为引入供给管理。目前,经济总需求受到制约,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所降速。但是,从供给方面着手,就能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短期,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决定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结合方式。因此,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不仅关注速度的短期变化,更关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等更为长期的目标,正在从主要关注需求端的“三驾马车”转向主要关注供给端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这长期的三大动力。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调控和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新常态下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对经济增速的关注,真正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对我们来说,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顺势而为、积极有为,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1,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新华网http: //jjckb.xinhuanet.com/opinion/2014-07/21/ content_513477.htm。

2,林毅夫。未来 20 年中国经济还能维持年增 8%。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 / fortune /2014-01 /11 / c_118927820.htm。

3,张江北。浅析以“新常态”对待经济增速放缓。《改革探索》,DOI:10.13751/j.cnki.kjyqy.2014.18.137。

4,安宇宏。经济新常态。《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六期“经济新概念”。 5,任平。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国中小企业》2014年9月封面故事。

6,连平。中国经济运行“新常态”解析。“2014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复苏与增长”上的主题演讲。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五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题目:___中国经济“新常态”_______

年级: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专业:____ ____

学号:____ __ _ ________

姓名:_______ ___ __________

xxxxxxxxxxxx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5 年 5 月 31 日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正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宣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李克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首份"述职报告",像去年一样带有强烈"李氏风格",今年的报告也更具"互联网思维"。阅读报告,"新"是一大感受,首次写入不少新提法在改革深化期,无论是市场人士、政府人士、境内外投资者,必须适应、也只能适应经济数据温和、改革力度极大的"新常态"时期。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这一说法基本上摒弃了经济高速增长论与经济崩溃论。中国不会崩溃,也不会躁进,而会进入"新常态"阶段,如同大江大河进入了新航道。新航道的经济水流不再湍急,但暗流汹涌,各种重要改革举措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改革力度之大、扭转惯性政策之猛烈,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但在新航道的暗流中,在经济上最需要的是防范整体性、全局性不可逆的风险,可以想见,一旦出现这样的风险,就业、金融、企业增加值等指标出现失控因素,决策者绝不会坐视不理。

关键字:经济;新常态;机遇

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他指出,中国能否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这是继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之后,时隔半年,高层对新常态的全面解读,对于各界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如何在战略上应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常态”一词并非中国的首创,它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国际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我们看来,中国领导人坦然借用这个术语,可以视为他们关注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心态开放的信号—只要有用的,拿过来就好了。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怎样的政策内涵?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不

容易把握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以及改革的方向。很显然,习提出“新常态”的语境是针对中国经济的,是为了说明中国经济问题,反映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官方对于“新常态”概念并无权威解释,正因为如此,国内通过组织学习和讨论这一概念,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统一思想的过程。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包括如下含义:一是不追求过高的GDP速度。习在尚未上任时就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显示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据的倾向并不认同,甚至可能预见到了单独追求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其带来的社会代价及不可持续性。二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对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修正。新时期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态的同时,也强调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显示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也说明经济增速在目前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关注点。整体来看,中央领导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新常态”思路下,中国今后的经济政策会如何设计?在我们看来,未来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这个区间大约是GDP增速7%~8%,具体目标可能在7.5%左右。有分析认为,中国将构筑5%~6%的新增长平台,以替代现在勉强维持的7%~8%的旧增长平台。这个方向是不错的,不过这种替换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我们预期,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每10年为一个阶梯,以7%、6%、5%的速度逐步放缓。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短期经济政策将会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以“微刺激”代替“强刺激”,不踩大油门。

二是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曾有市场人士以通俗的方式描述“新常态”的市场情景—“无效资金需求中断了,利率下来了,微观放活了,增速换挡成功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润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而这一系列变化的发生,必须有市场化改革作为保障,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最基本的市场化改革。

三是必须警惕局部风险系统化、扩大化。“新常态”实际上是对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拼负债的中国经济的一种纠正。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实业萎缩与部分产业过剩的风险并存。这些风险目前在各个领域基本上以单独、可控的状态存在。如果经济运行偏离“新常

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诱发风险,最需要警惕的是各种风险扩大,相互影响而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新常态”为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给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它意味着经济目标调整、决策目标调整,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也要随之调整。作为微观经济体的所有企业,都要主动来适应这种“新常态”的到来。

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走势,首季GDP增速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1-4月以来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也普遍低于预期。事实上,本轮宏观经济下行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既有外需萎缩,也有内需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调整;既有短期需求波动,也有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判断需要有全面认识。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的新周期。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已由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看,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经济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都要面临的“新常态”。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下行不必过于惊慌。一是纵向比较而言,与2008-2009年相比,本轮下行周期的幅度和速度都相对缓和。2008年雷曼倒闭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剧烈动荡,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急速下行,GDP季度环比折年率从2008年二季度的10.3%急速下滑到当年四季度的4.0%。而本轮下行速度则相对缓和、幅度相对较小,尽管今年一季度7.4%的增速是2010年以来的低点,但并未及上一轮下降幅度之大。

二是横向比较而言,经济增速放缓也处于可承受范围之内。相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几乎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当前增长速度当然是放缓了;但是放在全球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以印度为例,2010年印度增长速度为10.1%,2013年降至4.9%,下滑幅度远超中国。另外,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都在下滑。中国7%的“新常态”并不取决于外部参照物,而是经济增长规律使然,是内部结构调整使然。相比过去8%以上甚至更高的有“水分”的增长速度,7%左右的增长更加注重质量,更加适合中国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

第三,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由于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增加,我国经济承受失衡的能力正在增强,可以承受稍微低一些的增长速度。比如2010年经济增速为10.8%,新增就业岗位是1068万人。到了2011年,经济增速放缓至9.2%,就业岗位反而新增到1221万。2012年经济增速更是达到改革开放以来除去特殊时期(1989年、1998年等)以来的最低值7.8%,但是新增就业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为1266万。这一数字,甚至

比十多年来经济最高速的2007年(增速14.6%)所增加的1204万就业岗位还多。今年以来GDP增速进一步放缓,但就业状况并未因此而恶化。

当前,增速下行是调结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这种经济下行是良性的,是经济增长规律使然,是内部结构调整使然,对此我们不必过于惊慌,重新界定增长预期,而应提高经济增速放缓的承受能力,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进而真正让经济提质增效。

总结:政策和改革的着力点就要实现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通过“供给管理”加强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也就增加了宏观经济中的有效供给,加大要素投入的力度和制度改进,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化解增长下行压力和结构失衡的矛盾。同时,利率市场化、打破价格垄断定价、改变国民财富分配等一系列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一定要有序推进,只有这样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的,这才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思维和新出路。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六
《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

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

“古来圣贤皆寂寞,莫因刺激留骂名”。笔者一直坚持认为,中国还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但这种机遇能否兑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应该说,“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近几年来,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国内很多经济学者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常态”。但是,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争论和分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举。事实上,自2010年中国GDP规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自2010年至2012年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2012年至2013年,GDP年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对于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理论和政策层面对此分歧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的,是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很显然,两种观点不仅仅是理论的分野,更重要的,其蕴含的宏观政策的导向完全不同: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外部因素所致,则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低于潜在增长率,刺激政策可以大有所为;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内在因素所致,则意味着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宏观政策对此应该保持必要的克制和包容。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与外界所概况的“李克强经济学”在理念和内在逻辑上几乎是一致的。“李克强经济学”通过简政放权,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重视就业,淡化速度,提升服务业的比重,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而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至少应该蕴含以下几个政策寓意: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

至7.5%左右;二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间,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成败的胜负手;四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使命的同时,强力扶持服务业,经济结构避重就轻;五是告别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控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债务杠杆优于经济增长本身。

首先,就“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而言,新一届管理层对中国经济的减速和先前模式的不可持续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七上八下”的中速增长周期,经济增速将在8%以下,7%以上运行,这是中国经济自身周期所决定。去年换届之后,习李二人在很多场合都为盲目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和理念降温,多次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追求远在速度本身之上,中国不会追求有后遗症的速度等等。2013年4月8日习近平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0月23日工会十六大做公开经济报告时也指出,如果中国每年要维持新增1000万的就业,中国经济增速只需要7.2%

就可以。而这种将对速度的简单追求保持强烈克制的执政思维在2013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全年稳增长压力很大,但外界概况的“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之一——不刺激的政策方向贯穿全年,这在换届的第一年,的确让外界看到了管理层推动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决心与魄力。

其次,就是否通过刺激政策稳定经济而言,由于在经济增长周期上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李克强经济学”和“新常态”对刺激政策本身具有天然的抗拒。比如,一季度经济增速7.4%,实事求是而言,这个速度一点都不低,但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要求出台刺激政策的呼声很高。但事实上,当下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绝非增速下滑。最大的风险恰恰是因为过于渲染经济增速而忘记了初衷。这种风险起码有五:一是刺激依赖症。和吸毒上瘾一个道理,无法接受每次经济的自然调整,对增速下滑“零容忍”,无法走出一下滑就刺激,一刺激就见效,刺激完了又下滑的“周期律”;二是不改革的风险。尽管三中全会确立了宏大的改革计划,但民间对中国未来的信心是否因此而恢复,取决于改革的执行力。目前投资不力,民营企业家仍然徘徊犹豫,关键还是没有看到改革强有力的推进,这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三是过去刺激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和企业债务。今年年初以来,包括超日债、信托在内的企业债务局部爆发,笔者预计,今年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导致的资金链条断裂的可能很大,一定要预先防范;四是房地产调整的风险。笔者在年初预计,今年房价调整是大概率事件。而一季度的数据,无论是新房开工面积的暴跌,还是房地产销售

额和销售面积的双双下降,都预示着房地产进入到了敏感期。考虑到当前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密切关系,要警惕房地产调整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五是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困难。应该看到,所谓中国经济困难,本质上是中小微企业困难,但政策对此似乎仍然没有对症下药。

因此,每次经济下行,事实上是对管理层有无决心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考验,是对中国能否摆脱“刺激景气”的重大考验。从中长期周期而言,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海外投行期待的“崩盘”,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系统风险却随时可能爆发。而这些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一再延误改革时机、一再采用不当的刺激政策所致。身体虚弱,正气不旺,皆在于此。解决这些风险,不是以毒攻毒,再次采用刺激政策,而是痛下决心放弃刺激,重回改革正途。

如果上述“新常态”的理念在政策层面得到贯彻,几乎意味着:面对当前经济下滑的压力,管理层绝不会轻易启动以前动辄救市的模式,容忍,甚至听任经济下行可能引发的一些风险,比如企业债务和房地产泡沫。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消化以前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个套餐,要选择改革,就必须真诚面对过程的痛苦和必须的代价,罗曼蒂克式的,田园牧歌式的改革从来只存在于作家的想象中,就现实而论,改革和转型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七
《中国经济新常态》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在外界看来,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考虑到中国技术水平与前沿国家的差距,与过去的常态相比,“新常态”可能会有几方面的特点: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全球范围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会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对本报称,在“新常态”下,一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三是同一般经济增长时期相比,这个时期要把防风险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困难,充分估计风险释放的压力。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常态”。从高层最近的密集表态来看,其理念和内在逻辑几乎相同。中国经济处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这是高层对经济放缓最精确的归因分析。有学者用经济学术语将“三期叠加”概括为,中国经济面临基钦周期(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资本支出周期)与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的叠加。

难以否认的是,“新常态”下的旧危机更甚,诸如产能过剩严重、地方债务高企、要素价格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就曾表示,“新常态”下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四点:第一,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第二,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第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第四,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

从8月4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在重要版面刊登一组主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荐读指数:★★★★★

新闻核心:“这次,恐怕是回不去了!”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着电脑上的一幅经济增速曲线图说。

这条波动起伏的曲线显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增速只有3次连续2-3年低于8%,每次过后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而2012年、2013年,我国GDP均增长7.7%,2014年上半年为7.4%。这次,中国经济可能要告别过去的高速度了。

中国经济的这一变化,与一个叫“新常态”的名词紧密相关。

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增长平稳、物价稳定、质量提升,总体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

(人民日报2014年8月4日1版)

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

——稳中有进。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稳中有进”,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姿态。

——调控创新。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改革红利。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补上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等体制机制“短板”。

(人民日报2014年8月5日1版)

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

——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可观。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

——调整虽然艰难,升级已成大势。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要爬坡过坎,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

——调控虽然平稳,经济活力增强。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 (人民日报 2014年8月6日1版)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八
《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九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阐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首先我们需要解读,为什么会出现经济新常态?中央新常态是什么意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新常态呢?回首往年,中国经济正从中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旧常态的高增长,是不平衡式的增长,是以GDP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对技术进步重

1

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所谓以投资为主导,实则是通过人为政策刺激而实现的增长,因而,在旧常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违背经济规律和资源环境约束的、不可持续的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旧常态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然促使经济转向新的增长模式并且实现与之对应的新常态。

在旧常态日渐暴露其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之时,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出现了下降。一般而言,决定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与生产率、资本增长率和人口结构与劳动供给。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首先是因为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减慢,并于2010年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绝对减少。相反,人口抚养比则由下降转为提高。

而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国民储蓄率将趋于下降,使得依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本供给。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又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在投资率本已处于畸高水平、且资本存量已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资本增长率趋于下降是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变化所必然导致的供给面变化的结果,当然,也是政府政策取向变化使总需求主动适应潜在增长率的变化,进而使政策驱动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的结果。从历史经验进一步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率只要能够保持在7%-8%之间,就是在其自身潜在供给能力上实现的增长。在这种状态下,既不会有严重的就业压力,也不会有难以承受的通胀。

2

我认为,新常态不是经济衰退,不是不发展,而是经济发展趋于平缓,或者是在某些方面趋于饱和。从而我们需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投资带动转变为消费、特别是国内消费拉动的增长。新模式要求我们进行结构改革。

下面我将要从以下几个领域来论述我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及一些我个人的观点。

谈到经济,目前大家最关系的话题莫过于股市跟地产。股市离我们最接近,几乎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关心的热点,那么我们先从股市说起。

众所周知,中国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为参考经历了从2005年12月开始中国股市政策性的股改及GDP连续高速增长的大好经济环境下造就了上证指数高达6124.04点的所谓的政策性大牛市。但是中国GDP7%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房地产拉动因素据高盛公司经济学者测算高达4%以上,余下的3%左右才是真实的实体经济对GDP的贡献,所以从2007年到2014年末中国股市(上海,深圳)一直处于下跌的熊市中,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虽不为国内某些经济学家的认同,但股市具有反映经济发展的提前效应。我们再来分析下中国目前的股市与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在经历了7年多的熊市后终于在2014年底出现曙光。7年前的股改造成原非流通股股东与部分流通股股东疯狂套现而没有再次把套现的资金投入实体经济而是为赚快钱效应而投入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实体经济的低速与缓慢增长造成实体经济在股市

3

的表现差强人意,中国政府也清楚认识到目前及中国经济存在的危机与机会。其实,人民币对美元有效贬值能够带动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及实体企业的发展,但是,政府尽量让人民币缓慢贬值的努力是希望不因为货币贬值,资金外流而引发房地产次贷危机,毕竟房地产已从香饽饽变成了过剩的烫手山芋。从周小川行长的公开讲话似乎已证实中国政府对通过股市虚拟经济的繁荣能够带动跟随中国政府的规划与目前市场的实际,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在模仿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刺激股票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繁荣来解决实际货币投放量问题。当企业市值增长后,股东抛售股份的套利可以解决资金流问题,普通投资者通过股市的投机行为获利从而可以有钱进入消费,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目前中国经济已卷入了通缩与通胀同时出现的两难经济困难,欧共体由于同时出现了通缩与通胀,使财政手段的使用出现了跷跷板现象而难以平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济学家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中国经济要么衰退,要么运用财政等手段刺激经济再次扬帆。房地产已经不行了,资本市场中股市被选为了突破口。中国经济目前太需要牛市来带动经济走出衰退的可能。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已经快要不行的房地产领域的经济新常态。 房地产行业,既是“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值得重点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如今的楼市现状如何了呢?综合地看,短期内楼市成交量上

4

行态势已可以确定,一线城市价位上升已较明显,但也不会出现过热。预计下半年相关宽松刺激政策仍将继续,在许多城市楼市出现量价齐升的销售拐点后,成交价位也将企稳或回升。不排除局部区域、某些企业还将经历一段下行过程,但总体而言我国楼市已度过了过去两年最艰难时期,今后一段时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分化。从今年走势来看,在前期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分化阶段后,又逢我国稳增长压力增大,政策的取向是通过多种手段促使房地产市场回暖。在中央政府层面,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央行、银监会、住建部、国土部、财政部五部委先后出台政策“组合拳”。国家的调控务必会起到重磅的作用,不过房地产整个市场的发展期核心还是供求关系,经济的趋缓,这也是我认为的两大核心原因之一。

在楼市跟股市都相继低迷的情况下,或许大部分人会对现行经济失去信心,其实我们忘记了我们另外的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出口。

出口商品、新建扩大出口产能的工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柱。中国经济增长看上去更取决于再投资,而非现有经济产量和现金流量。目前每天约有10亿美元涌入中国经济,但在世界产能充足的情况下,中国也面临着出口增长放缓问题,这就使再投资操作显得非常关键。在投资机会有限的情况下,这10亿美元必然选择风险较高的项目,面临更大的投资失败风险,而投资失败可能会减弱中国经济增长。

但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崩盘,除非现有产量大幅下降。中

5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篇十
《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关热词搜索:试述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40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