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西方艺术史 哥特

西方艺术史 哥特

2016-01-09 08:48: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一:西方艺术史---哥特式艺术与巴洛克艺术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西方艺术史 哥特》,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一:西方艺术史---哥特式艺术与巴洛克艺术

西方艺术史

---哥特式艺术与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 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入盛期,18世纪渐衰。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它有豪华的特色,有宗教的特色和享乐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调,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立体感;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如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塑及绘画的综合,此外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一些因素和想象;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主导地位;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似一些花纹。 把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中变化的更复杂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形式赋予建筑元素动感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特征,追求令人意外的效果。代表作有维纽拉和戴拉·伯达的罗马《耶稣教堂》,马德诺完成的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大师贝尼尼,雕刻家兼精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又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广场和柱廊,成为西方最大的广场建筑之一。波罗米尼的四泉的《圣卡罗教堂》,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意大利北部的杜林地区瓜里尼建的《圣布小教堂》圆顶。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

巴黎凡尔赛宫。

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代表作有贝尼尼的《圣泰雷莎之幻觉》(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大卫》。 法国巴洛克雕刻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柯塞沃克的《勒布兰半身像》,《路易十四半身像》。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戏剧性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生统一协调如舞台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特色。代表作有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在以马杵斯吃晚餐》《埋葬基督》、《水果篮》、《酒神》、卡拉契的《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哥特艺术﹑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的相同处:都大量运用宗教题材或和宗教有关的题材,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强调神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宗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反应,都为维护宗教的统治服务。这三种艺术的作品集中于宗教题材,被用于装饰教堂,体现了宗教在当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统治地位。此外,这些艺术作品题材也涉及到了宫廷﹑王权及贵族,是艺术被用于维护王权和贵族统治的一种体现。都成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利用艺术在思想上对民众进行统治的利器。

哥特艺术:是指与古典文化那种均衡和谐观念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宫廷贵族艺术的世俗化,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哥特艺术包含建筑、雕刻、

玻璃器皿、灯式、装饰画等,这些哥特艺术当中,宗教题材扮演重要角色。影响从12世纪到16世纪中叶,玲珑的哥特式教堂至今仍是基督教的标志。

哥特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以尖形拱门代替罗马式的半圆形,建筑物重量及引申力集中于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生动的浮雕和石刻。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的风格,是教会弃绝尘寰的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生机的反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都堪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经典。英国有坎特伯雷大教堂﹑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哥特式建筑最为壮观的乃是科隆大教堂,而乌尔姆教堂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也受哥特式风格影响。

哥特雕刻艺术主要表现为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典型代表有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等,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波希米亚的《克鲁莫圣母》雕像,以结构明快清晰,线条优美雅致著称。以“哥特式摆动”而法国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利用象牙的弯曲度把人象雕成扭动姿态,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哥特式绘画伴随哥特建筑而生,主要包括玻璃镶嵌画,插图画,

壁画和嵌板画。由于哥特式教堂窗户扩大,壁面减少,所以其绘画艺术以彩色玻璃窗画为主。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木板画乔托为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

拜占庭艺术:是约5到15世纪中期于东罗马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充满了精神的象征主义,重视心象,不容有写实主义的存在。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人物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体型平面化,衣褶处理为旋动的线条图案。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精神力量借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 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其建筑上的杰出成就有圣索菲亚大教堂。最早的拜占庭建筑采用巨大的圆屋顶和拱顶。在结构或视觉效果上,

圆屋顶同其下的纵列墙壁之间存在著不协调。因此,在10世纪,大部分地区的建筑均改用辐射状,包括4座相同的有拱顶的臂状结构,其交叉处覆盖有圆屋顶,而臂状结构即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这类有中心的、辐射式的设计非常符合东方教会教阶组织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可明显地见于教堂的圣像装饰设计、壁画或镶嵌画中。它们覆盖了教堂的圆屋顶、墙壁和拱顶,使建筑与绘画的表达语言充分地融为一体。这种圣像设计也反映著一种礼拜仪式:基督与圣母生平的故事性场面,不像在西方教堂中那样按其情节发展顺序铺列在壁上,以配合说教和感召的需要,而是根据节日的意义进行挑选,并按照其神学意义安置。这些镶嵌画和壁画的制作风格反映出它们只是表达神和上帝的静态象征的形象。

拜占庭工匠将马赛克艺术发展到了新高度。彩色玻璃管和金色背景创造出闪亮的光色效果,马赛克装饰教堂的墙壁和天花板,美化上帝和君王,杰出的马赛克作品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塔雷教堂。拜占庭帝国很少制作纪念性雕塑,主要集中于象牙板雕刻。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二:西方艺术史之---哥特式音乐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三:西方艺术史之--哥特绘画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四:西方艺术史--哥特雕塑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五:关于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作业

学号: 200915430108

班级: 计算机1班

姓名: 邢佳鑫

问题:

写出拜占庭艺术,哥特艺术,巴洛克艺术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相同之处;代表作品;各自发生的年代。

作答:

各自发生的年代: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Byzantine Art),约5到15世纪中期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它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

早期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之间没有很分明的分界线。早期的发端时期,从330年君士坦丁堡成为首都开始到500年左右,被称为前拜占庭时期。在查士丁尼一世(527-65年)统治时期迎来了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8世纪和9世纪的一段时间,一场被称为反偶像争辩的纠纷反对圣像崇拜,许多绘画和雕塑被摧毁。随着843年反偶像主义的终结,对神圣人物的描绘再次得到鼓励。 拜占庭艺术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9世纪持续到12世纪,将写实主义引进帝国宫廷艺术,将神秘主义引进宗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最后的辉煌发生在13到15世纪中期的巴列奥略王朝统治时期;它被称为拜占庭复兴。

哥特艺术: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方面。于公元12世纪末叶继罗马纳斯克式建筑而兴起于法国北部,公元13至15世纪盛行于西欧各地,16世纪意大利人提出这一名词并得到广泛承认。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各自的特点以及相同之处:

拜占庭艺术,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及受其影响的诸地区的建筑、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具有拜占庭艺术特征的绘画与建筑风格最早形成于6世纪,这种风格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最终瓦解时才告终止。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灭亡后,拜占庭的艺术则继续在希腊、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等地流行。镶嵌画和壁画取代雕刻,成为教堂的主要装饰艺术。拜占庭艺术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如圣索非亚教堂的中央圆顶形的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的权威。在基督教神像学体系的建立和利用、改造旧形式为基督教宣传服务等方面,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由于教会的束缚。 拜占庭艺术后期风格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它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巨大影响。1453年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后,拜占庭艺

术的历史已经终结,但其形式仍为东正教会所利用。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从早期基督教艺术后期古典形式的风格化和标准化倾向演变而来;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体型平面化的,衣褶被处理为旋动的线条图案。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这种精神力量藉线条的力量和色彩的明度而表现出来。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拜占庭帝国很少制作雕刻。最多见的小型象牙浮雕用于书籍封面、圣物箱之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层社会中,其他各种小型艺术品、刺绣品、金器以及彩釉制品也很盛行。手抄本装饰画则虽未达到巨型绘画和镶嵌画那样深刻动人的效果,但对在欧洲传播拜占庭风格和圣像画亦曾起过重要作用。

哥特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它以尖形拱门代替了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建筑物重量及引伸力集中于石柱及拱壁上,外部有许多高耸的尖塔,墙壁较簿,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式建筑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无飘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式建筑物上的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哥特式建筑经历了由最初的宗教用途向世俗用途过渡的过程,这种上升的纤细而庞大的建筑成为王公贵族们的宅弟风格的一种选择。法王约翰二世的儿子贝利公爵就修建了一系列巨大而又精雕细琢的火焰式哥特宫殿。而在文艺复兴开始之后,哥特式建筑就逐渐式威。但是文艺复兴同样是对古代的风格的一种怀旧式创新,而哥特式建筑相对而言却是中世纪一种全新的风格样式。歌特式的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从12世纪到16世纪的早期,雕刻,玻璃制品,装饰物等都贴上了哥特艺术的标签。宗教在哥特艺术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画家,雕刻家们比起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主题更多的运用宗教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很显然对“Gothic”这个词汇是含蓄的否定。哥特式雕塑主要是为当时教堂的使用和装饰而制作的,大多细致地刻在大厦、照墙、洗礼盆和正门之上,特别是作为纪念碑上的图像。大多数哥特式的石碑雕刻都是在大教堂的外部,而不在内部。一般来说它们特别是以修长 的形体、拘谨的姿态和程式化的服饰所产生的垂直静止的效果而著称。一切动作通常是由头部的前倾后仰、左顾右盼表现出来。由于各种雕像都是定型的,所以观赏者只要一看,便知道雕刻的人物是谁。

巴洛克艺术: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建筑:西方都市计画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雕刻: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

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都很逼真。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绘画: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各自的代表作品:

拜占庭艺术:

在公元726年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中,大量的拜占庭雕刻艺术作品被毁坏,这些作品犬多是反映宗教生活的浅浮雕和人物头像。

在建筑艺术方面,兴建于公元532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最具拜占庭式艺术的作品。教堂以直径达到33米的圆顶闻名,圆顶下面有一圈通光窗口,用四根支柱支撑其殿堂空间。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拜占庭式艺术的绘画作品。特别是它的镶嵌画,画风独特,色彩明艳,生动形象,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感染力。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圣母子与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大帝》,新港圣阿波利纳教堂的《殉教女圣徒之行列》和《殉教男圣徒之行列》,拉文纳圣维塔里教堂的《查士丁尼及其随从》,旧港圣阿波利纳教堂的《圣阿波利纳之祝福图》与《基督变容图》,这两幅镶嵌画被金星、十字架、飞翼天使、羔羊簇拥点缀,可谓是传世精品。

哥特艺术:

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时流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教堂中每一种构造元素都很高耸,尖细。就如指向天空的利剑,仿佛屋顶直通天堂。哥特式建筑要表达的愿望是尽其所能地接近上帝。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索尔兹伯里主教堂、乌尔姆主教堂、格洛斯特教堂、坎特伯雷教堂等。意大利最著名的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其建造历程30余年,是一座壮观美丽,又带有哥特式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而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的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富,也深受哥特式风格的影响。与法国亚眠主教堂建造年代接近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也是比较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格洛斯特教堂和坎特伯雷教堂都以规模宏大而不失精巧华丽而著称,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剑桥大学也深受哥特式风格影响。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是科隆大教堂,它拥有高达152米的双塔,以壮观著称。著名的乌尔姆主教堂钟塔高达161米,是典型的德国式哥特建筑,特点是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的钟塔。

哥特式雕刻: 《旧约中基督的一位先驱者》,取自夏尔特尔大教堂的御门之上,代表了早期哥特式雕刻艺术。人物修长,立在垫座之上,头上是华盖。两臂紧贴身体,衣服的褶皱线亦成平行状,刻得很浅,有点象柱子上的凹槽。头部占身体的六分之一,符合当时的美学准则。表情安祥,更加强了人物的神圣感。雕刻艺术的一个典型的特点是继续的线条间的紧张感。这个"圣母与圣子"像尤其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色。同时,整个雕塑的结构似乎融化在衣服优美雅致的线条之中。《在波希米亚的美丽的克鲁莫圣母像》。高仅有112厘米。塑于1390年。正如哥特式雕刻的一般惯例,这个雕像本来也是涂颜色的,至今仍然遗留着原来色彩的痕迹。

绘画:哥特式绘画的题材大都是宗教题材, 非常少见描绘世俗生活的绘画。主要有彩色玻璃镶嵌画、抄本插图、祭坛画和圣像画等, 其中以镶嵌画为突出。例如:《圣徒》,《基督受难》,《圣母子与圣徒》,《基督之死》等等。

巴洛克艺术:

建筑: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马德诺(C.Maderno,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他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他所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 十七世纪盛期巴洛克建筑最伟大的大师是贝尼尼(G.L.Bernini,1598~1680),以雕刻家而兼精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置于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是一座高达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又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西方最的广场建筑之一。 波罗米尼(F.Borromini, 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S.Carlo)教堂》(1665~67,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

雕塑:《阿波罗和达芙娜》,最著名的是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的名作《圣泰雷莎(St.Theresa)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觉。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 绘画:鲁本斯《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意大利 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埋葬基督》、《水果篮》、《酒神》。个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者」。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六:西方艺术史论文

西方艺术史

写出拜占庭艺术哥特艺术巴洛克艺术各自的特点和相同之处?代表作品?各艺术发生的年代?

哥特艺术:是指与古典文化那种均衡和谐观念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宫廷贵族艺术的世俗化,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哥特艺术包含建筑、雕刻、玻璃器皿、灯式、装饰画等,这些哥特艺术当中,宗教题材扮演重要角色。影响从12世纪到16世纪中叶,玲珑的哥特式教堂至今仍是基督教的标志。

哥特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以尖形拱门代替罗马式的半圆形,建筑物重量及引申力集中于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生动的浮雕和石刻。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的风格,是教会弃绝尘寰的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生机的反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都堪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经典。英国有坎特伯雷大教堂﹑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哥特式建筑最为壮观的乃是科隆大教堂,而乌尔姆教堂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也受哥特式风格影响。

哥特雕刻艺术主要表现为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典型代表有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等,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波希米亚的《克鲁莫圣母》雕像,以结构明快清晰,线条优美雅致著称。以“哥特式摆动”而法国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利用象牙的弯曲度把人象雕成扭动姿态,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哥特式绘画伴随哥特建筑而生,主要包括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嵌板画。由于哥特式教堂窗户扩大,壁面减少,所以其绘画艺术以彩色玻璃窗画为主。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木板画乔托为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

拜占庭艺术:是约5到15世纪中期于东罗马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充满了精神的象征主义,重视心象,不容有写实主义的存在。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人物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

体型平面化,衣褶处理为旋动的线条图案。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精神力量借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 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其建筑上的杰出成就有圣索菲亚大教堂。最早的拜占庭建筑采用巨大的圆屋顶和拱顶。在结构或视觉效果上,圆屋顶同其下的纵列墙壁之间存在著不协调。因此,在10世纪,大部分地区的建筑均改用辐射状,包括4座相同的有拱顶的臂状结构,其交叉处覆盖有圆屋顶,而臂状结构即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这类有中心的、辐射式的设计非常符合东方教会教阶组织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可明显地见于教堂的圣像装饰设计、壁画或镶嵌画中。它们覆盖了教堂的圆屋顶、墙壁和拱顶,使建筑与绘画的表达语言充分地融为一体。这种圣像设计也反映著一种礼拜仪式:基督与圣母生平的故事性场面,不像在西方教堂中那样按其情节发展顺序铺列在壁上,以配合说教和感召的需要,而是根据节日的意义进行挑选,并按照其神学意义安置。这些镶嵌画和壁画的制作风格反映出它们只是表达神和上帝的静态象征的形象。

拜占庭工匠将马赛克艺术发展到了新高度。彩色玻璃管和金色背景创造出闪亮的光色效果,马赛克装饰教堂的墙壁和天花板,美化上帝和君王,杰出的马赛克作品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塔雷教堂。拜占庭帝国

很少制作纪念性雕塑,主要集中于象牙板雕刻。

巴洛克艺术: 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入盛期,18世纪渐衰。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它有豪华的特色,有宗教的特色和享乐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调,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立体感;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如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塑及绘画的综合,此外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一些因素和想象;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主导地位;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似一些花纹。 把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中变化的更复杂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形式赋予建筑元素动感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特征,追求令人意外的效果。代表作有维纽拉和戴拉·伯达的罗马《耶稣教堂》,马德诺完成的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大师贝尼尼,雕刻家兼精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又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广场和柱廊,成为西方最大的广场建筑之一。波罗米尼的四泉的《圣卡罗教堂》,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意大利北部的杜林地区瓜里尼建的《圣布小教堂》圆顶。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

巴黎凡尔赛宫。

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代表作有贝尼尼的《圣泰雷莎之幻觉》(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大卫》。 法国巴洛克雕刻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柯塞沃克的《勒布兰半身像》,《路易十四半身像》。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戏剧性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生统一协调如舞台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特色。代表作有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在以马杵斯吃晚餐》《埋葬基督》、《水果篮》、《酒神》、卡拉契的《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哥特艺术﹑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的相同处:都大量运用宗教题材或和宗教有关的题材,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强调神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宗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反应,都为维护宗教的统治服务。这三种艺术的作品集中于宗教题材,被用于装饰教堂,体现了宗教在当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统治地位。此外,这些艺术作品题材也涉及到了宫廷﹑王权及贵族,是艺术被用于维护王权和贵族统治的一种体现。都成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利用艺术在思想上对民众进行统治的利器。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七:西方美术史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八:西方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时期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后,在向西欧扩张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因此,欧洲中世纪美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美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美术。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以前,基督教曾经长期遭受罗马帝国镇压,基督教的活动都是地下进行的。

当君士坦丁宣布这一新宗教为国教时,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早期基督教艺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

一般来说,所谓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五世纪后半所产生的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

当罗马帝国皇帝泰伯利亚斯(Tiberius,公元14——37年)在位之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钉上十字架。虽然祂的殉道在罗马并没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随者却继续传播祂的道理教义,并且远播到罗马,威胁到罗马君主的势力。

在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一场大火,尼罗皇帝(Nero,公元54——68年)把这场灾难归咎到基督教的身上,并把当时的基督教领袖保罗斩首。随后的几位皇帝对基督教有的抱持着包容的态度,有的则企图把它铲除。到了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I,公元306——337年)颁布《米兰诏书》﹝EdictofMilan﹞,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于是基督教开始了它与罗马帝国政权的结合,并且彻底改变了往后欧洲文化的发展。

由于罗马帝国不断衰败,东部边界又不断受到外族人的骚扰,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

330年为了确保护帝国的安全,于是把首都从罗马东移到希腊人的拜占庭,并改其名为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

这项迁都措施不仅延续了罗马帝国的生命,更象征了基督教的势力扩展到了“东方”。自从迁都之后,西方的罗马帝国却频频遭到北方野蛮部落的侵略,民不聊生,到了公元476年便彻底灭亡了;相反地,东方的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I,公元527——556年)的统治下,却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以基督教为精神力量的拜占庭帝国。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只能在私宅邸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的地下墓穴,这种墓穴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地下墓室壁画的题材多取自圣经,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手法,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双关的。例如鱼和善良的牧羊人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心象征博爱等等。这些墓室壁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而不在乎所画的形象是否真实生动,故有的作品显得抽象,古怪,不够自然和谐。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他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样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称为“巴西里卡”(basilicas)。

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后,罗马帝国即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至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各掌东西部分时,帝国正式分裂。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因未受列蛮族的侵扰,政治经济都比较稳定,国家繁荣,其疆域包括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意大利北部的一部分。这些领土大部分为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地区,古代艺术的传统影响相当广泛。东罗马帝国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同罗马教会不同之处是,东正教将皇权和宗教偶像集于皇帝一身,教会隶属于国家,皇帝既是国家的主宰,又是上帝意志的代表。拜占庭艺术在王权的支持下带有较多的世俗特点,显得比较宏伟富丽。同时,由于东正教思想的控制,并部分继承了古代艺术的传统,拜占庭艺术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式化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显得刻板、威严而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拜占庭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镶嵌面、圣像画和雕刻。

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执政时期。这位皇帝曾一度恢复了包括意大利和北非在内的罗马帝国的领土,为炫耀功绩,他在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的拉文纳城大兴土木,倡导艺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圣索菲亚教堂和圣维塔尔教堂。

公元七世纪,拜占庭帝国失去了中东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经济文化大大衰颓下来,八世纪又发生了“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艺术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处于一个低潮阶段。

拜占庭美术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是马其顿王朝时期(公元842——公元1057)。这个时期帝国经济恢复,矛盾缓和,圣像破坏运动停止,教堂里又出现了新的宗教画。教堂建筑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及系统,从而能更好地宣传神权思想与禁欲主义,建筑中十字形圆穹教堂

占了统治地位。十一、十二世纪更趋成熟,五个穹隆顶的教堂成为最完美的体现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形式,外形匀称,主次分别,丰富和谐,中间最高的穹隆突出王权和宗教统一的思想,内部装饰所严格遵守的体系是:耶稣与帝君被同样描绘在主穹隆位置,四天使守四方,福音传道在两边,其它墙面是圣徒的故事;祭坛宝座上是圣母,下面试教会长者圣餐的场面,整个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直到最顶点是基督的巨大形体,表示坚定不移的宗教秩序。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其中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为知名。

这些教堂的镶嵌画都带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被不成比例的拉长,但显得非常肃穆、庄严,色彩和明暗变化被提炼到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蛮族艺术和加罗林文艺复兴(公元5世纪——公元11世纪)

公元五世纪,来自北方、东方的汪达尔人、日耳曼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于这些民族尚处于原始公社的生产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故被称为“蛮族”。在这个时期,欧洲进入一个政治动荡,战事频繁,民族迁徙,宗教蔓延,经济停滞的漫长年代,欧洲人也把这段时期称为“黑暗时期”。在这段时期里,西方文明的步伐向前迈得很慢,美术同样没有多大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蛮族”的入侵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他们摧毁了罗马高度发达但已渐趋衰败的奴隶制度,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化意识和艺术创造上为欧洲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这段“黑暗时期”的五百年时间里,除拜占庭帝国沿着罗马美术的线索,揉进了大量东方艺术的养料,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欧洲其它各地的美术面貌大致包括三个发方面的内容:一、迁徙者的美术;二、各地乡土人的民间美术;三、陆续传到各地的基督教美术。

公元四世纪,欧洲东部遭到匈奴人的袭击,引起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蛮族也包括高卢人和斯拉夫人。首先是生活在黑海北岸的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在匈奴威力下的西迁,引发持续二百多年的欧洲各“蛮族”的民族大迁徙运动。所以迁徙者的美术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有匈奴带来的含有中亚和波斯因素的纯东方风格的美术,这种风格在哥特人中产生了影响;二是哥特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又把这含有东方风格的本民族的美术带到了各地。由于作为日耳曼语族的哥特人是德国人的祖先和主体民族,其美术内容有多为动物的几何纹样,有被称作“德国动物风格”。这种风格不像古希腊那样写实具象,多用线条组成的半抽象图案,相当夸张且含有极浓厚的抽象因素。

在“黑暗时期”出现的这种风格说明了一个转变:即古希腊罗马的写实性美术,因民族大迁徙的交流及基督教的传播,而使西方美术逐渐脱离了写实传统,直到文艺复兴时代,才从更高的层次上回到写实主义的道路。

到公元八世纪,当年的蛮族已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了加洛林王超,在罗马接受册封,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300余年西欧第一个皇帝。

查理曼的理想是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的传统。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当着艺复兴是短暂的,而且仅限于宫廷艺术,只是对拜占庭美术的临摹和仿造,至今保存下来的也很少。

阿琛王宫是查理曼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工程,为了体现复古的愿望,王宫教堂的设计以拉文纳的圣维他耳教堂为蓝本,平面布局和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圣维他耳的特点,但更偏重于统一性和整体性,显得庄重严肃。

查理曼死后,加洛林帝国随之完结,但“文艺复兴”的印象依然延续,特别是在号称“神圣罗马帝国”奥托王朝,继承了加洛林的传统,并发展出一种肃穆宏大的风格。

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

十世纪以后,西欧经济水平提高,封建制度稳固,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教会势力也与贵族力量并行发展,特别是修道院制度更为完备。十字军东征和大规模的传教活动扩充了教会的势力和影响。对圣人遗物的崇拜想起了到各地朝圣的热潮。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实行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

罗马式美术又叫仿罗马美术。在查理曼时代便排除许多人去罗马学艺,模仿罗马的建筑来修建教堂,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把巴西利卡式的木架结构改成石架屋顶,这样既防火有牢固,并用卷拱顶形式以减轻屋顶对墙面的压力。外观很象封建堡垒,墙厚、窗小,前后配置塔楼。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建有这类罗马式教堂,向法国的圣塞尔南教堂、英国的杜勒姆主教堂、法国的圣基列阿达教堂都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而最典型的莫过于意大利的比萨达教堂建筑群,其中包括著名的比萨斜塔。

罗马式教堂与拜占庭美术不同,镶嵌画减少了,主要是壁画和玻璃画,人物多是正面律的。忽视人体的比例与空间,注重调子和谐,色彩明净及装饰意味。无论是壁画或是雕刻,人物造型都是拉长了的小头长躯,面无表情,动态死板,气氛森严,因宗教的强大压力而在内容上与技法上千遍一律,缺乏创造性。

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学者把十二、十三世纪到他们时代之间的艺术成为“哥特式”(“哥特式”一词原从哥特族而出,古人以之形容一切野蛮、陈旧、丑恶的东西。)他们认为那都是“蛮族人”哥特人所为。事实上,这种艺术可以说与哥特人没有多大关系。

由于经院哲学的高度理性化,要求对交易的解释和形象再现必须遵循雅各的规则和秩序,作为教堂主要装饰的一些艺术形式必须依循固定程式的布局,同时装饰雕刻在此时期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独立化倾向,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写实,逐步摆脱建筑结构的局限,自觉

地模仿自然形象,特别是追求感情的表现,形成了所谓“哥特式现实主义”。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哥特式教堂即兼有理性与神性的双重特性,又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精神,受到僧侣与市民的双方支持,使它于十二、十三世纪盛行欧洲各地。

光、高、数这三要素在基督教中是至关重要的。光是与神灵之光相关联的;高则能与天堂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数又包含有不同的宗教教义,如一是代表上帝的数字,三与三位一体有关,七是上帝创造万物的时间,也有七德七罪之说,十二是基督的十二个门徒,十三时最后的晚餐出现的数字……等等。哥特时期的建筑师要在自己的教堂设计中综合体现“光”、“高”、“数”这三个因素所代表的不同涵义,这就是为什么哥特式教堂盖得不仅高大,而且窗户开得很多,结构十分复杂的思想原因之一。从社会的原因来看,教堂除了举行宗教仪式,也常常是国家和城市举行庆典的场所,要求能容纳更多的人,能体现国家与民族强盛向上的思想和愿望,所以也希望把教堂盖得高大、宽敞、明亮。

哥特式教堂不仅是中世纪江苏的最高成就,也是中世纪美术的最高体现。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美术中的代表作品,它不仅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而且也以建筑上的高超水平而饮誉欧洲。还有法国的夏特尔大教堂也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现实主义”表明了中世纪艺术越来越向世俗化和现实化方向发展了。同时也已趋于中世纪的尾声。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九:西方艺术史

1、远古/古典/拜占庭

2、中世纪/哥特

3、文艺复兴

4、样式主义

5、巴洛克

6、洛可可

7、新古典主义

8、浪漫主

9、哈德逊河学派10、拉斐尔前派

11、工艺美术运动

13、写实主义

14、印象派

15、后印象派

16、纳比派

17、野兽派

18、新艺术运动

19、装饰艺术运动

20、垃圾箱画派

21、七人社

22、现代主义

23、表现主义

24、轻骑士社团

25、包豪斯

26、立体主义

27、达达画派

28、未来主义

29、布卢姆斯伯里集团

30、超现实主义

31、构成主义

32、抽象表现主义

33、哈莱姆文艺复兴

35、波普艺术

36、欧普艺术

37、极少主义

38、激浪运动

39、印度河学派

40、禁欲主义

41新表现主义

42、后现代主义

1、远古/古典/拜占庭

远古——由于早期的艺术往往喜爱浓墨重彩,几乎没有残存的样本保留下来。目前的作品是在古墓,埃及壁画,陶器和金属制品中被找到的。

古典主义——涉及古罗马或古希腊建筑和艺术。主要是关于几何形和对称性,而不是个性的表现。

拜占庭——一种来自于公元4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的宗教艺术,以圆屋顶,圆形拱门和镶嵌壁画为特征。

2、中世纪/哥特

中世纪——始于5世纪西欧的一种高度宗教化的艺术。它以阐释圣经中场景的圣像画为特征。

哥特——这种风格在12世纪和 16世纪期间风靡欧洲。作为主要的建筑运动,哥特以在拱门和拱形圆顶上绘制最引人注目的细节装饰为特色。

哥特风格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哥特倾向于解决罗马式建筑的不足之处。它允许用更薄的墙去修建天主教堂,并使得用彩色玻璃窗取代传统的镶嵌装饰成为可能。哥特风格一些最好的例子包括夏特伊大教堂,兰斯和亚眠大教堂。这个词用来描述具有较高自然程度的雕塑和绘画。

3、文艺复兴

这场运动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该词字面意义是复兴,用来描述对古典世界艺术成就兴趣的恢复。最初文学艺术的复兴决定远离中世纪宗教的支配,并将注意力投向社会个体的状态。这个时期个体表现和世俗体验成为文艺复兴艺术的两大主题。该运动大部分归功于日益复杂的社会,其特征是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这一时期,教育蓬勃发展,图书馆和学府允许对古代世界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艺术也从有影响力的群体赞助获益。例如佛罗伦萨的美弟奇家族,米兰的斯佛撒家族和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文艺复兴时期的恢复可以通过浪漫史的表达看到,彼得拉克的作品首次展示了14世纪早期和传奇文学时代对古典世界知识价值的新兴趣。

列奥那多·达芬奇是浪漫主义的原型,他的艺术、科学和写作代表了该时期的人文价值。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也是这个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创作的作品被看成是几个世纪以来古典理念的完美表达。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包括阿尔贝蒂·布鲁内莱斯基和布拉曼特。 这些艺术家很多都来自佛罗伦萨,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6世纪,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中心,最终被罗马和威尼斯超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些观念蔓延到欧洲的其他地方,例如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丢勒的“北方文艺复兴”。但是到1500年,样式主义已超越文艺复兴,并在欧洲流行。

4、样式主义

早期文艺复兴和盛期的艺术家从自然观察和图案科学的仔细研究中发展了他们典型的风格。当样式主义在1520年(这年拉斐尔去世)成熟时,所有具象派的问题都已解决。一系列的知识重新被学习。样式主义艺术家将艺术看作是他们的老师而不是自然。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从自然中寻找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样式主义者首次寻找一种风格和一种方法。

就样式主义绘画而言,构图可以没有焦点,空间可以是模糊的,人物的特点是具有运动的弯曲和具有扭曲、夸张的扭转,肢体弹性伸长;一只手摆出奇异的姿势,

而另一只手摆出优雅的姿势;一贯小而椭圆形的头。这种构成充满了色彩冲突,不像我们在盛期文艺复兴看到的平衡自然和丰富的颜色。样式主义的艺术作品旨在寻求不稳定和骚动,同样也有对包含挑逗意味倾向的寓言的偏好。

5、巴洛克

大约1600年,巴洛克艺术作为反对难以理解的和程式化的,主宰文艺复兴晚期的样式主义风格的反应出现在欧洲。巴洛克艺术跟样式主义相比并不复杂,更现实和更感性。

该运动得到天主教支持,它是那个时期艺术最重要的靠山,重返传统和灵感。 巴洛克是艺术历史上伟大的时期之一,通过卡拉瓦乔、阿尼巴尔·卡拉奇、贝尼尼等等,巴洛克艺术得到发展。这也是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和维美尔的时代。

在18世纪,巴洛克艺术被更为优雅和精致的洛可可风格所取代。

6、洛可可

遍览18世纪的法国,虽然皇室成员和贵族仍然是艺术的靠山,但是一个新的富有的和有影响力的中产阶层开始崛起。在路易十四去世和逃离凡尔赛宫的时候,巴黎上流社会成为该风格的策划者。这种风格,主要用于室内设计,后来被称为洛可可。洛可可一词来自法语“ rocaille ”,意思是卵石和指用来装饰洞穴内部的石头和贝壳。因此,贝壳形式成为洛可可主要的主题。社交界的女性争相用最好和最优雅的装饰品来装饰她们的房屋。因此,洛可可风格受到女性的品味和影响力的控制。

弗朗西斯科·布歇是法国18世纪画家和雕刻家,其作品被视为洛可可时期法国口味的完美表达。布歇受父亲的训练,其父亲是一名花边设计师,布歇因其感性轻松,富有神话的绘画和风景画赢得了声誉。他曾为法国女王和蓬巴杜夫人创作了重要的作品,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妇,她们都被认为是法国当时最有权势的女人。布歇是蓬巴杜夫人最喜爱的艺术家,他被她委派做了许多的绘画和装饰。布歇也成为皇家瓷器厂最主要的设计师和哥贝利斯挂毯厂的主管。为埃涅可斯所做的维纳斯在世被这个工厂当作挂毯模板。

以优雅和精致,但有趣的对象为主题,布歇的风格成为路易十五宫庭的典型的艺术风格。他的风格由微妙的色彩,温和的构图,描绘一个轻佻的题材组成。他的作品通常用轻巧和装饰性的构图去阐释带有阿卡迪亚的牧羊人,女神和在粉红和蓝色天空为背景中顽耍的丘比特的优雅故事。这些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贵族虚假的,人为的和颓废的装饰。

洛可可有时被视为巴洛克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7、新古典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的艺术风格和运动,起源于对巴洛克的回应。它力图复兴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新古典艺术家用古典形式去表达自己有关勇气、牺牲和爱国的想法。大卫和卡诺瓦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8、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基于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对而出现的。它是一种深沉情感风格,这种风格是个人主义的,唯美的,异国情调的和极其情感冲突的风格。

虽然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在观念上对立,但他们都是统领欧洲好几代人的风格,许多艺术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两种风格的影响。艺术家可能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风格创作,或者甚至混合两种风格,用新古典主义的视觉手法创作一幅浪漫主义的作品。

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的伟大艺术家包括特纳,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约翰·康斯泰勃尔和威廉·布莱克。

在美国,领导浪漫运动的是画生动风景画的哈德逊河学派。

浪漫主义引人注目的后继者包括拉斐尔前派运动和象征主义。但印象主义,以及整个几乎20世纪的所有艺术,亦是深深植根于浪漫传统。

9、哈德逊河学派

该名称是来自在1825-1875年许多美国风景画家,他们为他们家乡的美景所自豪。三位奠基人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是托马斯柯尔, 托马斯和杜兰德。

哈德逊河学派画家的爱国情操使他们在19世纪中期赢得了巨大的人气。

10、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运动在1848年由亨特和约翰埃弗里特米雷创建。该名字的确立是由于该群体重新发现了比Raphael时代更早的艺术家的风格。该群体首先由罗斯缇, 他的哥哥威廉姆 詹姆斯克林森,雕塑家托马斯·伍尔纳,亨特和米雷组建,专门从事关于精致象征和著名主题的中世纪场景的研究。

随着评论家认为他们的名字暗示着他们是比拉斐尔更优秀的艺术家,争议一直一直缠绕着他们,但是具有影响力的批评家约翰·拉斯金支持他们并承认他们的成功。可是,在米莱斯奥菲丽娅(1850-1851)在学术展览馆展出大受赞扬后,该群体解散。

西方艺术史 哥特篇十:西方艺术史知识点概述及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pdf 西方现代艺术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西方艺术史 哥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西方艺术史 哥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72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