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

2016-01-09 09:25:2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一:语文考点综合练2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一:语文考点综合练2

考点综合练(二)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电视剧《皮五传奇》讲述了明朝市井小民皮五揭露婚托骗财以及屠夫卖肉作假的故事,被认为________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 ②由于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大型企业的职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管理人员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心理________。

③大学毕业后,他本想到北京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但父母却希望他陪伴在身边,他不愿违背二老的心愿,只好________。

A.映射 疏通 曲从 B.影射 疏通 屈从

C.影射 疏导 曲从 D.映射 疏导 屈从

【解析】 ①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映射:照射。根据句意,应选“影射”。②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引导使畅通。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根据句意,应选“疏导”。③曲从:违背本心地服从;委曲顺从。屈从: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勉强服从。根据句意,应选“曲从”。

【答案】 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央八项规定固然雷厉风行,但面对一些________的潜规则,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②大家共同努力,公众的正义感站起来,珍惜家人的意识站起来,安全防线才会________。

③在德军迅猛的攻势下,这道被法军自称为________的防线,顷刻崩溃了。

A.坚不可摧 根深蒂固 固若金汤

B.根深蒂固 坚不可摧 固若金汤

C.固若金汤 根深蒂固 坚不可摧

D.根深蒂固 固若金汤 坚不可摧

【解析】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定,不容易动摇。“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不可摧毁。“固若金汤”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3月1日,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震古烁今的暴力恐怖案....

件。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群众,依法严惩暴恐分子。

B.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

《富春山居图》时,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C.2014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仍创近年次....

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5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D.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的惟妙..惟肖。 ..

【解析】 A项,褒贬不当。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可改为“惨绝人寰”或“骇人听闻”。B项,不合语境。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可改为“历久弥新”。C项,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的衰落。此处使用正确。D项,不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可改为“淋漓尽致”。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是否愿意延迟退休的民意调查层出不穷,民众对延迟退休议论纷纷,不赞一词者大有人在,有的调查中,甚至有高达90%的人表....

示反对。

B.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沸反盈天。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C.今年以来,随着微博平台的勃兴与壮大,微博营销风生水起,....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业务范畴也越发“开疆辟土”,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D.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解析】 A项,望文生义。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指一句话也不说。B项,不合语境。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C项,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在一定的时间里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此处使用正确。D项,用错对象。莫衷一是:形容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B.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雾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解析】 A项,“主要”和“以„„为主”重复。B项,“不仅”位置不当,递进关系也不恰当。D项,缺主语,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文明”与“提高”也不搭配。

【答案】 C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新任国务卿就职后首次对民众公开演讲时,将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合并到一起,读成了“吉尔萨克斯坦”,令人贻笑大方。

B.什么是幸福?在田园农耕时代似乎很易寻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在当代繁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却显得日益模糊和多元。

C.嗜甜的饮食习惯会加速锌的流失,而锌就是怂恿味觉逃亡的主犯。这样一来,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重口味日渐加剧。

D.与泰戈尔不同,鲁迅的散文诗中的哲理不是追求宗教式的光明、和谐,而是充满了对人生、对自我的无情的严酷的解剖,对人心黑暗的正视和对孤独的战斗的坚持。

【解析】 A项,语义重复。“贻笑大方”的意思是“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笑”,与前面的“令人”重复。B项,成分残缺。应在“却显得”前面加上“答案”。C项,表意不明。“锌就是”应改为“‘锌缺失’就是”。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本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坛有抬头迹象,篡改、否定和歪曲历史成了这些势力包括目前的安倍当权派实现其政治图谋、欺骗国际社会的工具。

B.反腐不能“敲山震虎”,而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通过持久的反腐耐力,塑造公众的信赖和官员的用权习惯,为反腐法治化赢得时间。

C.警钟不仅为地铁公司而鸣,包括地铁在内的服务行业、高危行业,都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行业必备技能,同时,全民的急救意识也应增强。

D.不少外国观众,都是通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的,进而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王家卫希望通过《一代宗师》发现中式时装的细节和趣味。

【解析】 A项,语序不当。“篡改、否定和歪曲”应改为“否定、篡改和歪曲”。B项,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塑造„„的形象”和“培养„„的习惯”。D项,成分残缺。“发现”前加“使他们”。

【答案】 C

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起楷书,人们必称颜真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颜体字诞生了。

①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

②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体、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和组合

③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④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⑤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式样

⑥他的楷书宽绰浑厚,气势雄伟

A.⑥②③①⑤④

C.⑥②③④①⑤ B.③⑥②④①⑤ D.③②⑥①⑤④

【解析】 ③既是总起句,又是连接上一句的过渡句,⑥是说明颜真卿楷书总的特点,②是详细解说颜体字风格形成的原因,④引起下一个内容,①⑤说明颜体字出现的原因。

【答案】 B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二:2016届人教版全国通用 正确使用词语病句3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七八月份正是我国粮食生长的重要时期,然而,入夏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旱情,不但让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更让农作物危在旦夕。

B. 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周边国家承接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因此我国外贸持续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C. 某快餐店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某食品公司。

D.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社会形态造成了制度性的约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甚至形成了固定利益集团。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台湾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对大陆的高中生非常熟悉,并广泛传唱他的歌曲。

B. 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C.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关键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众志成城。

D. 关于高中教材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一则学生学习任务重,二则名著晦涩难懂。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B.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指出:过滤嘴对吸烟者的健康无益,被丢弃的烟蒂也因无法降解而污染环境。

C. 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已实现全线贯通,这足以证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成熟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

D. 北京市政协提出建议:应以功能调整优化为目标,启动北京市部分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向外转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其“档次”,以便卖出更高的价钱为目的。

B.中央自从提出严禁公款吃喝以来,不少中高档酒店开始“转型”打出“平民”牌,不仅生意依旧兴隆,顾客们践行 “光盘行动”也日渐成为风尚。

C.科技馆以创新、绿色、科技为主题,采用高效生产模式,运用多管道立体栽培、柱式立体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航标和新突破。

D.水箱中的水经过雾化后,由高压风机喷出。相比普通洒水车喷出的水流,其水雾颗粒极为细小,达到了微米级,其吸附力增加了3倍,耗水量却减少了70%。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公务员逢年过节就收受土特产、购物卡、礼金红包等的行为颇为普遍,以致有官员借口“节日收红包是我们的风俗习惯”为名义,为其行为辩护。

B.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薄弱、力量不足,各地要紧紧依靠政府和基层组织,建立起农村交通安全责任制,发挥好农村派出所、交警队的作用。

C.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一外交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担当道义、善待朋友的大国形象以及和平发展的信息。

D.春晚的小品《扶不扶》堪称语言类节目的一大亮点。小品中的多句台词诙谐幽默,富于深意,迅速被网友热捧并且引用,成为马年最热门的金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逃亡的“棱镜门”爆料者斯诺登在被允许离开香港之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并可能前往厄瓜多尔。美国政府官员和议员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和愤怒。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其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来称呼纳税人,这些改变立刻得到了社会的赞许。

C.“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竞争上岗、庸者让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因而产生了不稳定感和危机感。

7.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重拳出击,反腐倡廉,推动反腐工作迈向制度化、法治化依然成为2014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也是“两会”期间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

B. 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

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C. 马航MH370失联后,中国政府一直牵挂着失联同胞的生命安全,启动全面应急和搜救,不放过任何疑点,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

D.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并在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导致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历史的那一套主张和立场在日本国内政治生态中逐渐成了气候,篡改、否定和歪曲历史成了这些势力包括目前的安倍当权派实现其政治图谋、欺骗国际社会的工具。

B.反腐不能“敲山震虎”,而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通过持久的反腐耐力,塑造公众的信赖和官员的用权习惯,为反腐法治化赢得时间。

C.警钟不仅为地铁公司而鸣,正如业内人士呼吁的那样,包括地铁在内的服务行业、高危行业,都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行业必备技能,同时,全民的急救意识也应增强。

D.不少外国观众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的,因此我希望通过《一代宗师》发现中式时装的细节和趣味。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微电影不仅是一种自足的艺术形态,它更应该被发展成为一种对外传播的途径,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领域,一个参与性事件。

B.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报告说,冰岛研究人员发现了首个有助于抗老年痴呆的基因变异类型,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在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会大大减少。

C.国家卫生计委主任表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可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民间生育政策的基本统一。

D.在雾天,饮食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健脾补肾的作用。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但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还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的作用。

B.为了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夫妻双方

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

C.受雾霾天气影响,沈阳桃仙机场和长春龙嘉机场先后陆续有30多个出港航班被迫取消,部分乘客情绪激动,与机场地勤人员发生冲突,致工作人员受伤。

D.当年,斯里兰卡是受海啸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约3万人死亡,数千人失踪;巨浪沿着海岸线留下了一连串破坏的痕迹。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以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先导,以引起数量众多的技术发明及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社会性变革过程。

B. 近日,我国利用高性能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C. 资料显示,中国新生婴儿平均在1周岁到1岁半期间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时,多数父母已经不给新生儿接受乱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

D. 法网农业生产方式频道为您提供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法律知识,您如有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创新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质性合作交流,巩固和加强各种类型的合作平台的建设。

C.空谈之风四处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孩子们,作文中的“假大空”和电视镜头中的“标准化表情与表达”,毒化了原本朴实的社会风气,下一代的失真与失实成为常态,让人为之担忧。

D.微波具有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广泛用于食品。它与收音机所用的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使用微波炉致癌目前并无准确数据支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防治力度,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广大公民积极参与治理,三方形成合力。

B.针对不少地方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专家指出,政府既要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又要削减不合理开支,建设节约型政府。

C.如今的少年宫一直沿用几十年前的传统管理方式,主要还是开设学前班和培训

班,这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需要,公益性主题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

D.2014年,石家庄市正式步入“地铁建设时代”,为给省城繁华区域带来交通阵痛的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地铁时代的美好生活。

1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开罗宣言》为构建战后亚太地区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历经70年国际风云变幻而不减。

B.陈寅恪先生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像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忧伤,而且是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更是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

C.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预示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此举将让农民对土地拥有更明确的产权,也使其拥有筹集资金的新方式,并且促进远远超出农业以外的经济。

D.对于“单独两孩”政策,各地舆论普遍从其历史和现实因素的角度进行解析,并积极关注这一政策对未来中国人口和社会即将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厦深铁路开通后,铁路沿线城市和台湾金门、马祖地区联手推出数百项优惠政策,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

B.邵逸夫基金中的教育赠款项目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的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D.清华大学的研究表明,《算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实用算具,被称作世界数学史上乃至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人民的安居乐业。

B.人才柔性流动是指人才通过兼职、承担委托项目、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在为其他单位提供短期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迁移行为。

C.深受广大小朋友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D.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导致的,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三:好莱坞电影圈中的中国人

好莱坞电影圈中的中国人(转)

幽灵发布于: 2008-01-23 13:03

好莱坞一向是个国际人才的大熔炉,但在白人优越感的意识作崇下,非白种人要在美国电影中占一席位并不容易。所以电影虽然发明了一百年,但能够在美国电影中担正主角的华裔演员并不多,这里列举了二十二位中国演员,在美国电影中算是薄有名气的了。其他曾在一两部片中担任过主角配角的还有很多,不能一一详细介绍。不过值行一提的是,过去华人能够在好莱坞影片出现,是因为角色是中国人,所以要找亚裔人担任,但现在已有些改变,例如成龙的《尖峰时刻》、杨紫琼的《明日帝国》的角色就找到了中国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美国观众不爱看黄面孔的习惯也要等时间去改变。

[黄柳霜] ANNA MAY WONG

黄柳霜是最早在好莱坞打出名堂的华裔演员,她1907年在美国出生,1919年在《红灯笼》中演出,但此片被纽约华侨指有辱华成份,被逼停演。她曾在《海逝》、《唐人街繁华梦》(1924)、《龙的女儿》(1931)、《爪哇角》(1939)中担任女主角,在《月宫宝盒》(1924)、《上海快车》(1932)中担任重要角色。她在《爪哇角》与《上海快车》中分别唱歌及弹古筝,颇为抢戏。她在1942年息影。1960年去世。

[陆锡麒] KEYE LUKE

在七十年代电视片集《功夫》中演盲眼老和尚的陆锡麒是三十年代的小生。他原来在雷电华公司工作,为中国题材的电影做顾问。1935年,当时很受欢迎的《陈查礼探案》拍至第三集时要加入陈查礼的长子陈利的角色,就找了陆锡麒出任,他折了八集后离开。1941年接替波里斯·卡洛夫演出《黄先生探案》的第六集《华埠魅影》,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电影中当主角的华裔男演员,但当时美国观众还不能接受华人当主角,此片票房惨淡,片集也就停拍。他从影近六十年,演出影片不计其数,他在1991年去世。

[邝炳雄] BENSON FONG

邝炳雄原籍广东台山,其祖父到美国洛杉矶开餐馆,他在美国出生,但父亲送他回香港读中学,再到广东岭南大学读政治系。毕业他回美国后在政府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进入演员训练学样读了两年,1940年从影,1944年起在《陈查礼探案》中扮演陈查礼的第二子。他演出的电影还有《花鼓歌》(1962)等。

[卢燕] LISA LU

1927年出生于北京,原名卢燕香,原籍广东,母亲是京剧演员李桂芬,曾跟随义父学京剧。她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于1947年到夏威夷大学深造,其后又到加州巴沙甸那戏剧学院表演系就读,毕业演出《中秋月茶座》获得好评,而获介绍入电影圈,在《山路》(1960)中担任女主角,詹姆斯·史都华演对手戏。1967年她应唐书璇之邀,回香港演出《董夫人》,其后演出了《十四女英豪》、《瀛台泣血》、《倾国倾城》等片。她演出的美国片还有《未代皇帝》(1986)、《喜福会》(1993)、电视剧《华贵洋行》(1983)等。

[周采芹] TSAI CHIN

周采芹是京剧大师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的第二女,她在上海出生,在伦敦戏剧学院毕业。1959年在伦敦西区剧院演出《花鼓歌》达两年之久。其后她在《六福客栈》(1958)、《铁金刚勇破火箭岭》(1967)、《春光乍泄》(1968)、《傅满州之血》(1968)及一些电视片集中演出。与影视比较,她更专注于舞台,她考取硕士学位后,受聘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任教,亦在英美等地执导戏剧及演出。她的自传《上海女儿》不只在英美是畅销书,在大陆、港、台三地都有译本。她最近一次在银幕演出的是《喜福会》。

[关南施] NANCY KWAN

原名关家倩,1939年生于吉隆坡,原藉广东番禺,母亲为美国人。出生后不久来港,两岁时逃避战乱,移居昆明。战后回港,在玛利诺书院就读,再到英国深造,毕业后入伦敦皇家芭蕾舞学校。1960年回港,适值派拉蒙为《苏丝黄的世界》招考女主角,关南施应聘入选,一举成名,翌年演出《花鼓歌》,其后演出二十多部B级影片。1974年起在香港及台湾演了不少影片,又新加坡在香港经营业电影器材租赁公司及协助西片在香港拍摄外景的业务。她在《李小龙传》(1993)后已没有在银幕露面。

[陈婷] TINA CHEN

四川出生,父亲是国民政府的一个中级官员,1949年随父来到香港,又到日本信了八年,十七岁赴美,在康特涅州的哈特福大学读医学,1968年获邀在电视片《THE FINAL WAR OF OLLY WINTER》中演一个越南少女,获艾美奖最佳女主角提名,1970年在《鹏程万里锦山河》中扮演一个被卖猪仔到美国做苦工的女孩,虽然排名在一班美国演员之后,其实她由十六岁演到六十岁,是贯串穿全片女主角,她还演过阿瑟·潘导演的《爱丽丝餐厅》(1969)及电视片《旧日恋人》(1985)。她亦颇活跃于夺老汇的戏剧圈子,曾演出《家庭挚爱》、《慈禧太后》等剧。

[李小龙] BRUCE LEE

在香港做过童星,1960年到美国发展的李小龙,在影视圈中并不得意,他在《青蜂侠》与《盲人追凶》的角色虽然重要,但到底只是配角。他演出的唯一电影《丑闻谍血》(1969)中只是演一个歹角,在与男主角占士·加纳对打时坠楼惨死,因此令李小龙决心回香港,扬名天下后再入好莱坞。

[赵家玲] ROSALIND CHAO

在美国加州出生,因为她的父母都是京剧中客串演出,因而被星探发现,在多个电视片集及广告中客串演出,当时她只有七岁。她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她在电视片集《陆军野战医院》中客串,其后在《星空奇遇记》电视片集中演出。她演出的电影包括《蜘蛛侠》(1977)、《以牙还牙》(1981)、《金山梦》(1991)、《隐形怪杰》(1992)、《喜福会》等。而她最满意的作品是《金山梦》。

[成龙] JACKIE CHAN

嘉禾与成龙签约后便积极将他捧为国际明星,1980年成龙在港美合作的《杀手壕》中演出,又在《炮弹飞车》(1981)中客串,但都未引起观众注意。1981年他再在《威龙猛将》中亮相,加时了很多美国观众眼中的香港的猎奇镜头,仍

然无补于事。1996年《红番区》、《警察帮事之简单任务》、《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相继在美国公映后成龙才被美国观众接受。他在《星光龙门阵》(1997)客串后,正式在全美国资本的西片《尖峰时刻》中担纲演出。

[尊龙] JOHN LONE

原名吴国良,香港出生,十岁加入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院学京剧,其后移民美国,继续学习演技、舞蹈、默剧及武术。1984年他获得登上大银幕的机,却是在《冰人四万年》中演一个没有对白的原始人。他的第二部影片是因为题材牵涉华埠黑帮而引起争议的《龙年》(1985)。他从影以来最成功的角色是在《未代皇帝》(1987)中扮演溥仪,其后他演出的《龙在中国》(1991)、《上海1920》(1992)、《蝴蝶君》(1993)都并非成功之作。

[黄自强] VICTOR WONG

黄自强是经常在美国电影中出现的华裔性格演员,凡是中国题材的影片如《点心》(1984)、《妖魔大闹小神州》(1986)、《上海惊奇》(1986)、《龙年》(1987)、《未代皇帝》、《一碗茶》(1989)都可以见到他。不过他担戏较重的角色是《宝贝威龙》(1992)(后来拍了两部续集),他扮演一个功夫高手,教导三个少年学武功。他亦曾到香港拍过电影《笼民》与港台制作的电视单元剧。

[陈冲] JOAN CHEN

1961年在上海出生,1976年在共青中学读二年级的时候被邀到上影厂拍片,她参加了上影演员剧团训练三个月之后,影片虽然取消了拍摄,但却引起谢晋的注意,邀她在《青春》中扮演哑女。其后她到了外文学校就读,1981年演出《小花》而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期女演员奖。同年她到美国留学,1986年演出《大班》,翌年在《未代皇帝》中担任女主角。其后她在《末世圣斗士》、《金门桥》、《血锁飞龙》中担任主角,又在多部影片中做配角。她于1997年执导了《低泣的草原》。

[李国豪] BRANDAN LEE

李小龙死后十一年,他的儿子李国豪也踏上银幕,李国豪的第一部影片是香港片《龙在江湖》(1986),其后他回到美国,在《功夫大电影》中当第二男主角,他演出《镭射行动》(1990)、《杀戮都市》(1991)后,在《龙霸天下》(1992)中首次担正主角,1993年4月,他在拍摄《乌鸦》一场枪战戏时中枪死亡,终年二十八岁。

[李截] JASON SCOTT LEE

1993年环球公司开拍《李小龙传》挑选演员,千挑万选的选了个横看竖看都不像李小龙的李截来演李小龙。李截是在夏威夷出生,母亲是当地土著。他在北加州的富列顿大学读了十八月就离开,在洛杉矶开设剧团。1986年他在《非常移民》中演出,其后在《回到未来续集》等片中演配角。到期993年才在《极地情天》中担正,继而获得李小龙的角色。他演出的影片还有《复活岛》(1994)、《森

林之王》(1994)等。

[邬君梅] VIVIAN WU

邬君梅出生于上海的电影世家,她的母亲是上海著名演员朱曼芳。她十六岁从影,曾演出《青春万岁》、《黑蜻蜓》等片。她移居美国后,在夏威夷的太平洋中学就读,期间获意大利电影节的最佳女配角提名。其后她在《铁与丝》、《龙在中国》、《忍者龟第三集》、《喜福会》、《天与地》中演出,她的演出事业中的重要突破英国片《枕边禁书》,她在片中有全裸演出。她与一个美国制片人结婚后,又回到上海拍摄了《玖瑰漩涡》。

[罗素] RUSSELL WONG

在美国出生,1984年与哥哥王敏德回港,欲在电影圈中谋民展,适逢新艺城招考演员,两兄弟都获录取,他因有舞蹈底子,获得在《歌舞升平》(1985)中担任男主角的机会(女主角是梅艳芳),而王敏德因为太鬼佬样,只能在《最佳期拍档女竽密令》中做反派鬼佬的手下。但罗素在香港产并如意,回到美国,在王颖的《一碗茶》(1989)当主角,其后演出《民梦断龙城》、《大班》、《器泣的中国》、《喜福会》及香港片《轰天龙虎会》(1990)。

[仇云波] ROBIN SHOU

曾获1982年度全国武术冠军的仇云波,曾以威龙的艺名在香港拍过二十多部动作片,其后赴美,在以文革期间一个中国青年与美国女教师为题材的电视片《FORBIDDEN NIGHT》(1990)演出,又曾在一些影视片中演小角色,1995年在《格斗之王》及其1997年的续集《格斗之王2终极歼霸》中演刘刚。

[温明娜] WEN MING-NA

生于澳门,其后与母亲、哥哥移居香港,再到美国定居,在中学时已参与戏剧演出,在卡耐基大学取得戏剧硕士学位后,正式踏上职业舞台,演出了《南太平洋之恋》、《微型母亲》、《世界转动时》、《红木帏幕》等剧。她第一次跃登大银幕的电影《喜福会》,继而在《街头霸王》(1994)中扮演春丽,在《一夜情》(1997)中她与黑人演员韦斯利·史纳斯有大胆镜头而引起谈论。1998年她为迪士尼的动画片《花木兰》配音。此外她亦在多部电视电影中演出。不过她还是较喜欢舞台演出,她自己组成一个剧团,专门演出与美籍亚裔人士有关的剧目。她曾被《人物》杂志选为世界五十人美人之一。

[周润发] CHOW YUN FAT

周润发虽然是香港的天皇巨星,但美国观众要到九十年代初看到《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才惊为天人。1997年他拍的第一部美国片《血仍未冷》不算成功,但在与朱迪·福斯特合作的《安娜与国王》中饰演的泰王形象终于获得首肯。

[杨紫琼] MICHELLE YEOH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四:外国电影史 资料

小知识点:1. 摄影的技术: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

兴后在绘画上

2..放映术: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

3.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用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

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真正的诞生。

4.梅里爱的电影样式: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 排演的新闻片《德莱孚斯案件》

神话故事片《灰姑娘》 科幻探险片《太空旅行记》

5.默片时期电影四大喜剧明星:麦克。赛纳特(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为棍棒喜剧

开辟了道路) 巴斯特。基顿 《大将军》 哈罗德。劳埃德《大学新生》 查尔斯。

卓别林《淘金记》《城市之光》《大独裁者》

一.名词解释

1.视觉滞留原理: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

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

2.棍棒喜剧:麦克。赛纳特美国喜剧片创始人,为美国电影喜剧第一个时期“棍棒喜剧”形

式开辟道路;启斯东警察:一身过大的制服、一辆通常会翻的破车,动不动就卷进一场狂乱

追捕。创作特点:即兴表演、擅长使用特技。

二:简答题

第一章 电影的诞生

1.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电影机的优点:

A.那是一架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赛璐璐软胶片的机器。

B.机器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远远低于爱迪生和其他发明家们的那些设备。

C.在速度上,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是46分之1秒的画格,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

机时16分之1的画格。

2. 为什么说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答: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从他的诞生,发展,一直都依赖于科学技术。

3.卢米埃尔作品的特征:A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

B.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 《猫的午餐》、《家庭聚餐》

C.政治、文化、新闻实录 《代表们登录》、《日本内室》

D.自然风光的街头实景的拍摄 《火车进站》.《街景》

4.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其电影观念: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作者意志来观察、解释,以

致歪曲现实的新方法,具有突破时空束缚的无限可能性。A.用技术手段在电影中变魔术;

B.建造摄影棚,布置舞台机关;C.将戏剧方法系统的应用到电影中

5. 早期电影创作中的两种不同风格是什么?

答:卢米埃尔:电影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

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受,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表现现实 生活完全是写实性,记录性。倾向自然,模拟现实,再现主义。卢米埃尔称之为电影纪录片

的先驱。

梅里爱:电影能够创造艺术,“荧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溺于幻想,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表现“荧幕戏剧”是幻想的浪漫主义。倾向于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梅里埃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6. 卢米埃尔与梅里爱对于电影的主要贡献?

梅里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由再现到表现,加强了电影的艺术风格

拓宽了电影的题材和类型

④促进了电影特技的发展

⑤建造了世界第一个摄影棚

⑥把戏剧方式系统的引入电影

⑦故事片的先驱

卢米埃尔:A.发明活动电影机

B.放映第一批电影

C.探索了最早的电影题材和类型

D.实践了电影的记录本体观念

E.传播电影技术和文化

7.欧洲的两种倾向:A.布莱顿学派(英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流派

观念: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

口号: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

代表人物: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 1900《祖母的放大镜》 特点:运用特写镜头,创造性的应用蒙太奇,发现电影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

詹姆士。威廉逊 1900《中国教会被袭记》 特点:用蒙太奇使两个情景交替出现,发展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

埃斯美。柯林斯 《汽车的婚礼》特点:具有喜剧色彩的追逐片,发展了移动摄影,反角度镜头等电影语言。

希赛尔。海普华斯 1905《义犬救主记》 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发展电影语言

B.艺术电影运动:

背景:电影放映场所和观众的变化。艺术影片公司,1908年《吉斯公爵的被刺》 其制片方式影响其他国家。

内容:高尚题材,古典文学和戏剧

制作:阵容强大,明星制度兴起

形式:缺乏电影语言的运用

评价:传统戏剧观念在电影中的延伸。

第二章 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1.埃德温。鲍特 (叙事观念:场面交叉剪辑) 《火车大劫案》分镜头记录

《火车大劫案》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时间中的一部分。 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两名强盗闯进来,逼迫电报员给火车发信号,窗外景深处火车速度渐渐放慢,强盗又将电报员捆绑起来。鲍特在这个镜头中以景深镜头的视觉线索交代出——强盗与电报员,电报员与火车以及强盗与火车之间的多种层面上的相互关系,使画面内部的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叙事形式均得以递增和强化。

第二个人镜头:火车从画右至画左位于画面中央,强盗从画左走向画右悄悄地溜上火车。在

画面中,一个由木条形成的“×”字图形,极为醒目的吸引了观众的视线。“这个镜头把动作同情节连在一起,把紧张同画幅结构联在一起”。以微妙的运动方式,以抽象的视觉暗示,展开了有秩序地叙事。

第八个镜头: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极为巧妙的位置,在表现强盗冲下斜坡逃跑的时候,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视角的变化。突出了户外拍摄的运动效果和环境特征。在电影史上被誉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第九,十,十一个镜头,分别表现了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绳的电报员和舞厅中跳舞取乐的不知情的人们...。这种将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的方法,在“同时性”的运动关系上的处理,摆脱了时间的束缚,打破了传统戏剧顺时叙事的原则,创造了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其中作为叙事中被省略的那部分时空,则有观众自己凭借生活的经验做出补充。

贡献:在画面内部的信息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交错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的 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具有西部片的主要元素。

局限:段内没有镜头切分,缺乏景别元素。

2.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 场面分镜头切换

样式:社会的善与恶;家庭喜剧;社会贫富悬殊的冲突

代表作:19015年 《一个国家的诞生》

内容:以南北战争为背景

技巧:景别、角度、机位、移动摄影、圈入圈出、淡入淡出、闪回等。

内容的反动性和技巧的革命性之间存在巨大矛盾。

影响:影片在制作时间,演员阵容,放映时间,制作成本,票房收入等方面创下了纪录。为大规模的豪华故事片开辟了道路,成为好莱坞电影称霸世界的开始。

1916年《党同伐异》——由四个独立的故事情节组成:母与法 基督受难 圣巴特罗缪节大屠杀 巴比伦的陷落 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共同的主题:从古至今的战争都是因为仇恨和偏见

共同的内容:人类的自相残杀

联接:一个母亲摇摇篮的镜头插入段落中。

电影的叙事形式:以情节段落作为叙事基础,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将四个叙事时空加以组接。

电影的叙事时间:超越了电影的实际叙事时间,扩大了电影叙事的心理空间。

电影的叙事空间:摄影机以记录工具变成造型工具,增强了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跨越叙事时间的叙事空间的表现。

电影的叙事语言:全面系统的使用一系列镜头语言,把镜头作为电影的基本构成语言。

埃德温。鲍特 (叙事观念:场面交叉剪辑)

190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

3.鲍特和格里菲斯的区别:

鲍特:A.不同场面之间交叉剪辑

B.场面、段落、镜头是一回事,起着推进叙事的作用

C.注重情节的发展,注重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

格里菲斯:A.在场面之间进行大量切换,直接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加以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B.场面或段落分别由若干个镜头组成,场面或段落不仅是剧情的连接,而且是作为一种视觉观念在起作用

C.十分注重动作的情感因素,强调影片情感价值的表现,因此,使影片的叙事显得更为复杂。这是格里菲斯被称之为艺术家,其影片被称为艺术作品的关键。

4.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

查尔斯。卓别林:喜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真实、具有社会价值,流浪汉(夏尔洛),失业者,悲喜剧结合。鲜明的银幕形象、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独特的电影戏剧观念

A.人物形象的塑造: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是以电影的形式创造史诗般规模的人类社会活动。而在卓别林的影片中是绅士流浪汉(夏尔洛流浪汉)、现实性、人性化、悲剧色彩,小人物以荒谬的方式和命运作斗争。

B.影片的结构观念:格里菲斯在叙事结构上企图冲破画框的束缚,运用不同情节运动的对比方式来扩大是视觉的表现力。在卓别林中是以动作的视觉结构掩盖情节结构,影片的动作结构基础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插曲。强调画面内部的表演、节奏、情调、和气氛等视觉因素,达成的结构统一。[

C.影片的空间概念:格里菲斯是以分解时空的方式,运用镜头与镜头连贯性的组接去形成一个具体的动作或构成一个抽象的概念。卓别林强调单镜头的空间表现力,强调画面内部的场面调度。全景镜头:表演、人物与环境关系,画面内部多信息。长镜头:表演动作本身喜剧冲突的视觉效果和连贯性。

D.电影的时间观念:持续动作的单镜头表现,瞬间镜头的组接表现,注重叙事时间的瞬间效果。

卓别林的喜剧精神:以模拟动作的绝妙演技,不加修饰的技术手段,现实生活的空间真实作为影片的创作基础。

第三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1928欧洲出现了众多电影流派和学派,构成一个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成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不以叙事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1.其崛起的原因:a.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是欧洲电影在艺术上停滞不前,商业化倾向愈加严重,他们要振兴民族电影艺术。B.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上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不同的艺术主张和手法先后在电影艺术中得到发展,一些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中坚分子也转而投身到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中。

2.法国印象主义学派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学派:

《第七艺术宣言》 卡努杜 1911年——倡导把电影视为一门新艺术形式,即第七艺术,要求从美学的高度来认识电影,认为电影总括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成为一门运态的造型艺术,反对让文学和戏剧的传统统治电影。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美学探索。

印象主义学派——

第一个先锋派 路易。德吕克《流浪女》1922年

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所谓的诗意状态。

主要特征及贡献:A.开拓题材和拓展电影心里叙事的表现。

B.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

C.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

D.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

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超现实电影的美学主张:否定电影的叙事性,主张无题创作。迷恋电影的技术和手段。宣告与商业电影的决裂。仅供少数知识分子或专业人员观赏。

a.纯电影的美学探索:立体主义 抽象主义 强调纯构图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的对位处理,为形式而形式,为艺术而艺术。 《机器的舞蹈》费尔南。莱谢尔 《957号唱片》谢尔曼。杜拉克

b.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以“破坏就是创造”的政治口号为自己的美学信条。 实验电影:《回到理性》曼。雷伊 1923年 《幕间休息》雷内。克莱尔

c.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美学追求——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存在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作品。 刘易士。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1928年

3.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

德国的先锋派电影艺术家们在一战战败的现实面前,在创作上注重社会性和严肃性,注重作品的现实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背景——德国在一战中失败,德国艺术家们对社会愤然不满,并采用表现主义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作为他们内心恐惧,焦虑的外部精神的流露。在这样一种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面,表现主义电影诞生。

罗伯特。维内《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 反常规的叙事方式,表现主义造型风格。 室内剧和街头电影:派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

4.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

背景:a.社会政治方面: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 b.文艺方面:欧洲 先锋派文艺思潮的影响。

c.电影方面:电影企业国有化,大力发展电影事业。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五:中国电影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适应性策略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六:电影媒介中的广告元素

2008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Aug.,2008

Vol.26 No.4

第26卷第4期

电影媒介中的广告元素

高海冰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电影作为20世纪新兴的媒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广告,和,更可以通过整和使功效达到几何倍增长。,[关键词]电影媒介;广告元素;优势;问题[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2008)04-0146-03

  综合了文学、绘画、第七艺术的电影,多年的历史,,载体,通过形象、,小到一杯咖啡、一副眼镜、一只手表,大到一辆汽车、一家银行,只要在一部观众喜爱的影片中出现,便会给人们留下一丝回味,而这种效果往往会超出电影的范畴,实际上也就成了产品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因此,现代企业及广告界越来越着迷于这块充满了神奇魔力的幕布。

作为一种商业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日渐加入了渗入广告元素的幅度。一个原因是,电影本身商业性的需求,另外就是现实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现实源泉,是现实生活文化的真实而艺术的再现。再而电影明星是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被广大受众所效仿,从而找到广告主投放的理由。

一、电影媒介中广告元素的类型

电影以其动人的情节,精美的画面和广泛的受众市场为广告元素的加入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电影中便巧态,使单词的记忆收到间接强化的效果。

在发挥想象力方面,帮助学生用一种构词法记多个单词,使单词在学生头脑中条理化。在一篇文章中,句与句、段与段、首与尾都有种种联系,把握好想象力文章就容易读懂学会。发挥形象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把作者的书面语言文字还原为客观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再现作者用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事物、场景

,借助已有的词汇记住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词汇学习中也就是让学生自觉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是独立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学生有了自学单词的能力,就会充分发挥自觉意识,真正充当知识的主人。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在词汇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都处于劣势状态。外语教师不仅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终身受益的重要性,还要在实践中促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具有早读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积极参与课堂听说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培养日积

①[收稿日期]2008-05-16

妙地加入了各种广告元素,通常这种广告元素的存在类型有:

(一)贴片广告

电影的贴片广告就是广告的运营商与电影的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合作,在每部电影放映前播放客户的品牌广告。它包括电影在播放之前的新片介绍,企业广告和电影片尾出现的鸣谢单位,赞助单位等广告。它是电影广告最明显最外在的形式,属于电影中的“硬广告”。尽管这种广告形式常常在播放前引起大量观众的唏嘘声,但是调查显示它的传达效果较电视广告有更深刻的观众记忆度,因为人们面对电视广告时,会惯性地调换其他台的节目,这就意味着电视广告的投放率要远远小于广告的到达率,而电影院的封闭环境使观众百分百地暴露于广告中,无从躲闪。一般而言,一部好的影片、较高的观众层次、良好的放映环境都会保证贴片广告的到达率。从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的首开电影贴片广告的先河,继而《大腕》《、英雄》《、手机》等影片都夹带着众多的贴片广告。

月累的记忆外语单词的学习习惯。外语学科知识点零碎、篇章独立、单词随上下文而释义,因而较其他学科缺乏规律性,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实在难以奏效。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到保证学习质量和发展智力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使良好的教学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三、结论

本文探讨了认知策略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可以看到认知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有很大帮助。将认知策略引入词汇教学中是可行的,对外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探讨、解决,使其趋于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杨忠.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张 峰]

  [作者简介]高海冰(1980-),女,辽宁抚顺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告学专业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设计与制作。

—146—

  虽然贴片广告能够创造丰厚的利润,但这种广告元素的表现形式过于直接,不易被人接受,甚至产生反感,不是最佳的广告投入形式。

(二)隐性广告

电影隐性广告又称电影软性广告,而商家则将之称为“植入式广告”,是指某种产品在电影情节或场景中占据某个位置,使观众能够记住该产品或公司的标志。具体来说就是广告主以提供产品或资金的方式赞助电影的拍摄,而电影制作方则以在影片中直接使用产品予以回报。

其实,电影与隐性广告的结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精明的好莱坞电影人早就开始在电影中安插广告了。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上,在其中明显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而历史上最有名的电影隐性广告是在《外星人》中,主人公用一种叫“里斯”来,使“里斯”巧克力豆的销售量三个月内跃升了百分点。

,MOTO的广告大片,OTO的产品,被安排MOTO新款商务手机,就出尽了风头,俨然成了第二主角。观众不难发现,影片中只要有电视机的镜头,电视上播放的都是中国移动的广告。再如《天下无贼》一片中,以梁叔(葛优饰)为首的小偷团伙装扮成旅行团打着的旅行社小旗上都写着“淘宝网”字样。

(三)相关产品

电影后期产品开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产品的开发也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宣传手段。一部受人喜爱的电影,以其相关的一切都会引人关注,惹人喜爱。如果能合理开发出帖有电影“标签”的商品,也就是电影衍生产品,便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如《哈里波特》热映时市场出现的哈里波特的眼镜、帽子、围巾、披风等相关玩具。可以看出这类是“借势”广告,把人们对影片的关注力转嫁到企业的产品上面。就像TCL的“有了TCL等离子高清彩电,真的还想再活500年”,它把观众对代言人所演出的影视剧的关注转嫁到TCL电视上面,非常有效。

二、电影媒介中插入广告元素的优势(一)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暴光率高

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出现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身,从而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这是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电影能带给受众一种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的享受。而且电影具有一种集群效应,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电影深受公众的喜爱,那么这种人际关系中的舆论传播就是一种独具渗透力的广告形式。这对消费者心里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有力的,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二)电影中的广告到达率高“电影受众也称‘暗夜的人’,黑暗的环境把电影的交流系统与周围日常空间隔离的同时,也把受众同他所体验的现实隔离开来,使其全身心投入电影的世

[1](P251)界”,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有个“电冰箱理论”说:观众在电影院看电影的过程中,被电影情节所吸引,直到他们回到家,打开冰箱门时,才会恍然意识到电影中的漏洞。以情节引人的电影尚且如此,隐身其中的广告元素就更令人无法拒绝。在电影受众暂时处于催眠的状态下进行广告宣传,受众接受信息度一般较高,同时较电视广告而言,影院的观众直接地暴露于广告的轰炸,无从躲闪,它的到达率几乎为100%。

(三)电影中的广告成本较低

“如果说一部电影的票房达到5000万美元,电影中的广告就等于达到大约1370万的电影院观众面前,而据电影工业统计,一部有5000万美元票房的电影就可以卖出20万合录像带。不仅如此,一部卖座巨片的录像带一星期至少出租五次,这样一个产品的镜头会因此

[2]

在增加2500-3000万个让观众留下印象的机会。”如,广告主所付出的平均(四)持久、深刻

,电影的生命力强,VCD中播出,,,好的经典影片甚让产品插入电影之中,让电影情节成为,明星就是一种最佳的广告形象。其天然的示范作用不经意便俘虏了观众、消费者。同时电影媒体可以影响电视广告很难到达的人群———青年一代。他们崇尚的是快速的消费,电影媒体的特性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潜在心理,也因此更好地掌握拥有了这一巨大市场。

(五)电影中的广告的潜移默化性

电影中的广告元素通常以实物道具的间接形式呈现,不像其它传媒广告那样直接,是以受众为核心的一种软性广告,它让受众很自然的接受,让广告信息悄悄进入消费者的头脑。而且作为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的电影明星,便成了影片所反映的那种社会生活态度的代言人。假如观众与电影能产生共鸣,这个明星在电影中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细小的动作很可能被模仿,从而左右消费者的生活,消费者便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

三、电影媒介中插入广告元素存在的问题(一)难以平衡的天平———文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一方面,作为一种美学文化载体的电影,它承载着提高审美认识,完善审美教育,提供审美娱乐的文化性责任

;另一方面,它又巧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

[3]

一体,呈现着商业性的特点”。文化性与商业性本身就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而电影作为两者的天然结合体,也就意味着它本身具有着冲突性。而广告则是以一种纯商业性的角度进入影视的,虽然说这种隐性广告算不上真正的广告,它必须与影片的情节、人物结合起来,不能使自己凌驾于影片之上,但她在无形中劝导着、诱惑着观众去购买,这种纯商业性的动机自然会在已有冲突的基础上加剧了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对立。比如说现在有的电影制片人为广告而改剧本,更甚者为广告而拍电影。总之,电影中的广告的商业性与影片的艺术性、文化性正像是一架摇摆不定的天平,如何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使电影与产品的宣传真正实现双赢,将成为制片人和商家共同思考的重点。

(二)难以满足的“本我”———电影中广告元素的媚俗性

作为大众文化产物的电影,兼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在迎合着娱乐、休闲为特征的文化需求的同时,有着深厚的人性基础,要求“本我”能量的释放①。然而随着商业利益的驱使,电影逐渐地变成了纯粹的商品,被视为纯粹的广告媒体,忽略了媒体本身关心社会的责

—147—

任,以媚俗性、庸俗性达到其经济目的。

过度恶俗的广告引用对影片及社会带来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电影中过于直白的品牌宣传和刺激,尤其是奢华品牌的大量出现无形中会向大众宣传一种物质主义。其次,不良产品借助广告误导观众。比如,烟草商曾是美国最大的隐性广告客户,电影中抽烟的角色往往粗犷、性感、迷人,懂得享受生活。烟草广告使广大青少年观众深受其害,美国电影人却赚取了大笔好处。还有电影中的枪支广告,据说不少军火商向好莱坞投入大笔资金,以使其产品能在银幕上显示其杀人威力。

这些媚俗的广告不负责任地向受众大肆宣传,刺激“本我”能量的无限膨胀,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难以掩饰的尴尬———令人反感的强迫关注《天下无贼》并不是一部动作戏,但是为了“长城润滑油”,还是安排了一场惊险场面:刘若英和刘德华汽车上发生争执,争执中车在路上失控,啸而来,卡车上写着五个大字:来应该使观众注意惊险的情节,如同影片和观众之间的气氛,因此,,至少分散了观众对情节的注意,扰,情感从情节中游离出来。当观众一旦意识到这是在替商家作广告,就会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因为看电影是需要买票的,观众已经为电影支付了全部价值,在电影中塞进广告、而且塞得生硬、不自然,破坏了观众对电影本身的欣赏,那么就损害了观众的利益。

(四)难以突破的限制———产品功能、内涵无法准确表达

只有把广告植入大牌导演执导的大制作电影,才有可能获得比较多的观众,但是“店大欺客”,企业也不得不服从或屈服于大牌导演和大电影公司。在电影中,和故事情节没有直接联系的商品,往往只能昙花一现地在电影中露一个脸。比如《天下无贼》中“惊红一现”的长城润滑油和被塞在犄角旮旯的《北京晨报》。

如果对插入的内容和位置考虑不周,甚至会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天下无贼》放映后,网上有人这样评价:以葛优为代表的一班贼化装成旅游团,但团旗上显示的淘宝网,这一情节将会给淘宝网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将使不熟悉淘宝网的观众形成淘宝网是掏包网的印象。

这些广告不但不会提升受众对品牌的好感,还会影响品牌原有的形象,得不偿失。

四、电影媒介中插入广告元素的思考

(一)根据对观众心理及营销美学插入广告

随着电影中的广告的兴起,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不惜巨资让自己的产品在电影中“露脸”,面对如此大的广告利润,很多制片人往往忽略观众心理及美学要求而生硬地插入产品广告,这样无疑又会反客为主,干扰剧情,令电影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大大降低。

隐性广告的营销美学的内涵是通过产品功能、产品中心信息或产品物理构造起作用的,它的原则就是隐藏营销的主角———产品、服务、观念及相关的信息的主体性,暂时让消费者忘记产品广告背后的功利性而沉醉于对其的欣赏中。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在愉悦中不知不觉接受产品。

(二)趁热打铁,充分发掘和利用电影隐性广告资源商家在电影中插入商标图案和广告后,在电影之外举行各种宣传活动,告诉公众“我在这部电影中做了广

告”,使公众知道某品牌和一部著名的大电影片联系在

了一起,以此提高品牌的身价。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后掀起的魔法饰物的收藏热以及《玩具总动员》中各种玩具借影片的东风,在市场上火暴销售。这些都说明,只要抓紧时机,趁热打铁,就能创造完美的双赢神话。

(三)进行广告媒体间的资源有效整合

由于电影市场一直低迷,使广告公司缺乏对电影媒体的关注和了解,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电视广告,使资源在电视媒体与电影媒体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就如《没完没了》插放的广告片来说,其实都是把,“一播了之”,有效性。

),能造就高的票房率同样也能使电,但不是每部电影都会成功,因为每部影片的上座率都无法事前确定,不像报纸或电视有相对固定的发行量及收视率。电影票房的不确定性也带动着其间广告效果的不稳定性。可以说电影中的广告的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是依赖于商家对影片的预见性,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性,有时商家投巨资换来商品的插入可能因为影片的上座率不高而使所有的投入付诸东流。如何更有效地建立起监督机制,尽量使商家降低风险性也是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给予观众足够的尊重

从传统意义上讲,观众掏钱看的只是影片,而现今电影院观众看的却不仅仅是影片了,还包括着大量的贴片广告和隐性广告。“据有关统计,目前的电影内容中,平均有30到40分钟会提供给产品镜头的插入,换句话

[1]

说,普通一部电影将有三分之一时间里含有广告”,不要侮辱观众的智慧,以为他们看不出什么是电影,什么

是广告。观众花钱看的是电影而不是广告,但影片中广告大幅度出现让他们的心理失衡。为此,观众想让自己在看广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补偿,而最能体现这种补偿性的是在电影的票房上,如果票价还一味地维持原有价位,那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满。如何恰当地处理制片商、放映方及观众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是以后思考的重点。

电影作为一种广告媒介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人们对这块充满魔力的神奇幕布已经开始了一些了解,但这种了解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充分发掘它的潜力,在尝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解决电影媒介中插入广告元素的各种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实现电影与广告的真正互动、双赢!

[注  释]

①《辞海》1999年缩印本P92页解释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人格动力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中的本我,是指生来就有的无意识本能和欲望。它按享乐原则行事,通过身体运动得到满足”。

[参 考 文 献]

[1]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大洋网,植入广告让好莱坞影业锦上添华,2001-04-13.

[3]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志光]

—148—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七:中国电影,输出过多少“软实力”?情节被人看不懂

中国电影,输出过多少“软实力”?情节被人

看不懂

2013-5-9 5:24:35 来源:2013年05月08日 13:56:40 环球时报 编者按: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在全球“落地开花”,“好莱坞”电影功不可没。同样,不仅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有着广泛影响力,一些亚非国家也通过电影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文化成果,比如,印度眼下正忙着庆祝“宝莱坞100周年”,尼日利亚的“尼莱坞”在非洲国家颇受欢迎„„那么,中国的电影呢?海外市场有多大?对中国“软实力”的贡献能打多少分?如果说翻译成斯瓦希里语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国家热播为中国“文化外交”打开一个新窗口,中国电影无疑是早已推开的一扇门。《环球时报》将围绕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电影的“软实力”进行系列报道,为中国电影成为“世界主流”建言献策。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但中国电影进入其他国家影院仍显得十分“勉强”,中国电影也常缺席或无法在世界级电影节上获大奖。各国百姓在影院看到的中国电影屈指可数,想依靠电影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还有点难。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对一个国家的电影非常重要,大片也好,小制作也好,如果中国电影老是靠夸张的功夫动作,或只盯着欧美华人社区,甚至还停留在配外文字幕翻译的阶段,肯定成不了国际一流。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文化差异是中国电影尚未完全“打动”外国观众的因素之一,但只要多想想招,中国电影还是会逐渐成为一张中国拿得出手的“文化名片”。

《泰囧》推动的是泰国软实力

《人再囧途之泰囧》在中国国内票房创奇迹,但在美国却遭到冷遇。《泰囧》一在洛杉矶放映,美中电影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公司总裁苏彦韬便与亲友去观

看,但让他吃惊的是,剧场里除他们几个华人外,只有7名白人观众。《泰囧》在美国票房不佳,但在泰国还是带来轰动效应。泰国《曼谷邮报》在评论《泰囧》时说,“历史、动作、魔幻成了中国电影的符号,这些题材大量充斥在中国影片中”,而该片的成功是因为关注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泰国总理英拉前不久会见了《泰囧》主创人员,但很多人开玩笑说,这部中国影片更多地推动了泰国的“软实力”,为泰国旅游业吸引到大批游客。过去半年,据《环球时报》驻泰国记者观察,在泰国上映的中国电影数量很少,只有部分影院放了《泰囧》和几部中国香港导演执导的影片。类似的情况是,《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最近几个月没看到当地影院放过一部中国电影。

相比泰国,俄罗斯是放映中国电影比较多的国家。过去10年,有近百部中国电影在俄罗斯与当地观众见面,但其中通过商业渠道发行并在正规院线放映的很少,主要还是在一些影展或电影节上放映。在法国,情况同样如此。从5月中旬起,中国电影将大量登陆法国,先是13日开始的第三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紧接着是戛纳电影节,到6月中旬,还有巴黎香榭丽舍电影节。据《环球时报》驻法国记者了解,除巴黎外,还有马赛等6个城市要在5月至6月间举办中国电影节,放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泰囧》、《飞越老人院》、《一九四二》等11部中国影片。

连续两年担任法国中国电影节技术顾问的诺埃尔·加里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两年中国的确出了不少好看的电影,有的甚至有成为经典的潜质。”加里诺说,中国电影正在加快走向世界,质量提升得快,题材也更丰富,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设计更加国际化,让他一看即懂。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对喜剧片的需求加大,这也符合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不过,加里诺说,总体来看,中国电影的表述方式还是过于中国化,此外,进入法国院线的数量还太少,一年最多

五六部,而且主要是在小影院放映。

电影情节常被抱怨看不懂

业内人士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影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谈到《泰囧》在美国的冷场,苏彦韬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中国电影在海外推广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泰囧》是万达收购AMC院线后推出的第一部中国影片,但并非全美所有AMC影院都会放映,也没有在主流社会打广告,这说明引进方瞄准的还是华人观众。洛杉矶一名熟悉电影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美国发行公司引进华语片时,目标人群首选华裔,一般只在十多家离华人社区近的影院放映。如一周票房所得达到5000美元,就继续上映,否则就下线。

美国加州港湾电影公司制片人杰瑞·弗士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接触过中国电影的人抱怨说,中国电影剧情过于复杂,历史片根本看不懂,现代片也很难理解错综的人际关系和时代背景。此外,美国人一般不太爱看带字幕的外国电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走进主流院线。据了解,在中东国家放映的印度、日本、韩国电影、电视剧基本都译制成阿拉伯语对白。相比,中国的译制片还是采用字幕翻译的方式,让人看起来费劲。

美国南加大教授、著名影评人斯坦利·罗森认为,《一九四二》、《金陵十三钗》都属于让美国人很难看懂的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一般讲述的都是所有人能够欣赏,同时又不必完全理解这个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故事,比如赢得全球票房的《阿凡达》。

亚洲影视联合会是帮助提高亚洲影视产品及从业者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社团

组织,该联合会中国区总干事张万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市场角度看,中国电影从业者大多缺乏国际视野,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了解不足,不会用国际语境讲故事。虽然很多国人对好莱坞动不动拯救地球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不以为然,但这类故事的确能引发国际共鸣。张万民说:“美国人摸准全球市场脉搏的功力把中国同行甩出几条街。”他认为,美国掌控着世界电影话语权,印度是全球电影产量第一大国,而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如果给三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打分,美国可以打90分,印度65分,中国目前还没及格”。原因之一是很多中国电影人追逐票房收益远远胜过打造国际影响力的决心。

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更受欢迎

在国际上,也有看好中国电影前景的声音。法国电影委员会总监帕特里克·拉马苏尔认为,中国电影已是国际电影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员。法国电影人看到中国电影的崛起,正积极寻求途径和机会与中国电影人发展合作。据了解,中国新生代导演王小帅执导的《我11》是与法国合资拍摄的,这部电影在法国院线上映后很受欢迎。还有即将在北京、巴黎同步上映的中法首部合拍长片《夜莺》,深为法国观众所期待。 法国中国电影节技术顾问加里诺认为,中国电影可以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和故事,促使一些西方人改变对中国的错误或扭曲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现实。加里诺说,他们为电影节精选中国影片,就是希望让法国乃至欧洲观众观赏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了解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发现中国的美丽和丰富,看到中国人是怎么生活以及随着经济发展其精神上发生的变化。比如将在法国中国电影节上放映的《搜索》,就多层面地表现了中国人当下的现实生活。

美国加州港湾电影公司制片人弗士纳认为,中国文化以细腻见长,而美国文

化比较外向,这肯定会影响电影风格,但这种风格恰恰是他对中国电影的最大印象。弗士纳强调,中国电影人应坚持最熟悉的表现手法,完全没有必要放弃自身特色。谈到如何让外国观众也乐于欣赏中国电影时,他建议,中国电影不妨尝试让主要人物在剧情中变得更突出一些,让不太了解故事背景的外国观众通过这些角色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喜怒哀乐,来认识中国社会的变化。宣传手段应符合主流社会心理

韩国年轻的政府职员韩娜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色戒》在韩国上映以及与韩国影星合作演出《晚秋》,中国影星汤唯在韩国的人气很高。她表示,随着学习中文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韩国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电影也比较受欢迎。专门引进中国电影的韩国希杰E&M集团表示,《唐山大地震》、《东京审判》等影片在韩国有一定市场。

一名曾在西亚北非工作过十多年的文化部官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电影还远未进入当地市场,但这不等于当地人对中国电影一无所知,他们可以通过商业放映、电影节、官方举办的电影周或电影日等活动以及电视或网络这四种渠道看到中国电影。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征北战》、《老井》、《芙蓉镇》、《一声叹息》等中国电影在开罗电影节上放映,有的还获得最佳影片(金字塔金奖)。2006年,张静初主演的《芳香之旅》获得第三十届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科威特放映时,不少观众为剧情打动,流下眼泪,有的掏钱要捐给特地来科参加首映式的主演魏敏芝。 阿尔及利亚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鲁特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阿拉伯国家而言,必须找到当地的电影营销网络,培养合适的经纪人,仅靠政府层面的宣传似乎难以奏效。而中国电影走向海外,与其他国家互办电影节或合拍都是很见效的方式。据韩国希杰E&M集团海外事业部部长徐贤东介绍,为加强在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八: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剖析_楚立峰

商业文化Commercial Culture

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剖析

■▲◆

楚立峰(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

本成果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引人入胜。

内容摘要:好莱坞商业电影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中国的人民大众。好莱坞商业大片是娱乐的盛宴,观众在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角斗士》在讲述马克西莫斯的悲壮故事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欣赏西方电影的同时,也应对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予以关注和警惕。坚持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商业影片   好莱坞   《角斗士》   个人英雄主义

现;官员徇私舞弊在《罪恶之城》(SinCity)中就有体现,罪恶之城就是美国社会邪恶一面的缩影。

只是一些中国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认识美国,把美国当作人间天堂。拿到绿卡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一切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在自己的中国同胞面前,仍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而美化美国。实际上,美国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小部分好莱坞商业电影中也有所反映,只是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尾掩盖了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好莱坞商业片采用皆大欢喜的结尾无可厚非,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世界越来越美好,希望生活质量逐步改善。所以,皆大欢喜式的电影也更受观众喜欢,票房成绩更高,收入也更加可观。说白了,制作商业影片的目的就是挣钱,这也是它的最终目的。

所以,欣赏好莱坞商业影片可以是一种轻松的休闲与放松,也可以从中窥探出美国的美与丑,善与恶。以《角斗士》的个人英雄主义为例进行分析。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好莱坞电影,大多数就是因为好莱坞商业大片场面宏大,情节曲折,可以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就内涵而言,好莱坞电影并没有太多的教育意义,所做的也只能是娱乐观众,赚取观众的钞票而已。所以许多好莱坞电影也并不值得反复欣赏,只能是看过就仍在一边,遗忘了。

当然,美国好莱坞商业影片也不都是优质影片。但无可否认是,每年中国都会引进十部美国大片,这些美国大片确实质量很高。这样,几乎每个月,影迷都能欣赏到最新的好莱坞大片,同时也给好莱坞带来了滚滚财源,给好莱坞电影带来了盛名和荣誉。每个月,影迷们也会翘首以待,等待着美国大片的上演。

好莱坞商业影片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是关于警察与匪徒,有些是关于为荣誉和祖国而战的士兵,有些则反映了或凄美或甜蜜的爱情故事。所以几乎所有的影迷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是其的特点之一。

但是好莱坞商业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中国的电影观众。好莱坞商业影片为了迎合观众,经常以皆大欢喜的喜剧形式结尾:真理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国的优点被放大,缺点被缩小。美国被美化了。因而,一些中国观众错误地认为美国就是先进发达的国家。

有人说,美国之所以被美化,与好莱坞的电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好莱坞的电影夸大了美国式的民主和富足。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好莱坞的电影不仅展示了美国的民主和富足,也展示了美国的丑陋的一面,比如警察滥用权力在《第一滴血》(Rambo: First Blood)中就有所体

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莱坞商业电影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中国的人民大众。好莱坞商业大片是娱乐的盛宴,观众在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角斗士》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代表。《角斗士》在讲述马克西莫斯的悲壮故事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欣赏西方电影的同时,也应对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予以关注和警惕。坚持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国人正确看待、欣赏美国商业电影提供相关指导。

《角斗士》(Gladiator)中的

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许多城市、建筑、街道、甚至舰船都以著名人物命名,比如华盛顿、肯尼迪国际机场、罗斯福号航母等等。经常能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看到一个人拯救地球,一个人拯救宇宙的壮举,比如《异形》系列、《超人》系列。好莱坞商业大片中,还有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力敌千钧的超级英雄兰博;还有《罪恶之城》中打不死的老警察哈蒂根。

而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力量和集体主

美国商业电影概况

当今时代,美国好莱坞电影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中国的人民大众。影响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如下。一是,虽然也有个别商业大片,但中国国产电影总体水平低下,难以吸引中国观众,给了好莱坞大片乘虚而入的机会。另外,美国好莱坞商业影片确实也引人注目,尤其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场面宏大,情节曲折,

义的国度,顾大我,忘小我;俗语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国人在取得成功之时,往往也会谦虚地说:是大家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

《角斗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还不是很强烈的,但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个人英雄主义不那么强烈的《角斗士》也能给中国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一个角斗士,一个奴隶就可以通过一场决斗改变罗马帝国的命运。一般来说,中国的皇帝和国王是不会逞匹夫之勇,去和角斗士或奴隶决斗。中国的角斗士或奴隶也不会得到通过一场决斗以个人勇武改天换日的机会,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好莱坞商业大片《角斗士》充斥着阴谋、篡权、僭越和血腥杀戮。英雄马克西莫斯反戈一击,除掉了暴君。由此体现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也是好莱坞电影的特点之一。在《角斗士》这一影片之中,可以发现英雄与群众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公主努力劝说英雄马克西莫斯发动群众推翻公主兄长的残暴统治,遭到了马克西莫斯的拒绝。马克西莫斯把群众叫做暴徒、乌合之众。Mob这一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英雄对群众的看法和态度。马克西莫斯认为:群众是不可信的,发动起来的群众是难以控制,群众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影片开头,衰老脆弱的老皇帝要实现一个愿望,给予马克西莫斯重任,让他把权力归还给罗马人民。重担落在了马克西莫斯一人的肩上。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体来和马克西莫斯分担这一重担,这也注定了马克西莫斯的悲剧命运。老皇帝把重担交给马克西莫斯一人,并不是老皇帝老糊涂了,而是过于相信个人能力,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结果。老皇帝并没想到要给马克西莫斯找一些甚至一个帮手。老皇帝一死,除马克西莫斯之外,也就没人知道老皇帝的这一愿望。老皇帝的儿子康茂德(Commodus)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其他的将军和官员都被蒙在了鼓里,他们只能按照世袭制子承父业的传统,拥戴康茂德做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英雄马克西莫斯失败了,失去了权力和家庭,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沦为了角斗士。其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自由主义的失败,没有领

导层其他人员的支持,老皇帝又被暗杀,马克西莫斯继位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本来,要变革皇位继承权,就要或留下遗书,或知照大臣,赢得支持。而老皇帝过于相信马克西莫斯的能力,也过于信任自己的儿子可以安分守己。老皇帝一死,马克西莫斯也就注定失败。变革皇位继承权没人支持不行。

作为一名角斗士,马克西莫斯展示了自己巨大的勇气和娴熟的搏斗技巧,赢得了角斗场观众的喜爱。马克西莫斯的主人非常欣赏他,鼓励他通过取悦观众赢得自由。但实际上,英雄马克西莫斯并不尊重观众。当然,喜欢欣赏奴隶血腥杀戮的观众也并不值得尊重。但是,英雄本身就拥有超越常人的道德、勇气、修养和武艺,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普通群众,而是应该引导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每次搏斗之前,马克西莫斯都拒绝向观众敬礼致意。而向观众敬礼致意也是角斗士需要遵守的惯例。有一次,马克西莫斯甚至把剑掷向观众。在对手性命垂危之时,观众高呼:“杀了他”。但马克西莫斯充耳不闻,转身离开了。富有戏剧色彩的是,他的胆大妄为却赢得群众的尊敬和支持。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角斗士,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位“英雄”。

在这一轮角逐中,英雄马克西莫斯确实赢得了观众,虽然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正是因为有了群众的支持,康茂德才不敢杀了马克西莫斯。罗马的民众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他们可以保护一个奴隶免受皇帝的伤害,虽然马克西莫斯并不相信和认可这种力量。

康茂德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以皇帝的九五之尊屈尊与一个奴隶一个角斗士决斗,而康茂德的目的只是为了赢得观众。这里再次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甚至皇帝也会喜欢以一对一决斗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历史事实证明:康茂德确实喜欢在角斗场上搏斗厮杀。皇帝亲自上角斗场并不是影片的戏说,而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得知自己的军团依然忠于自己之后,马克西莫斯选择了逃亡去寻找自己的军团,而不是发动群众反抗暴君。这是他失败的根源,他不相信群众。在逃亡途中,马克西莫斯被捕了。对于一个只有奴隶身份的角斗士来说,这在当时是个大罪。

幸运的是,喜欢哗众取宠而又自以为是的康茂德要和马克西莫斯决斗。虽然康茂德在决斗前弄伤了马克西莫斯,但马克西莫斯还是有足够的力量杀掉康茂德,罗马民众得以从专制和奴役中解放了出来。但是最终马克西莫斯也与康茂德同归于尽。

这又是一次好莱坞式的结局,一己之力救了大家。或许,如果马克西莫斯能联合元老院议员,揭露康茂德的罪行,先组织志愿军,然后召唤忠于自己的军团,形势可能就两样了。马克西莫斯可能就不会死。公主也可能能与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冒险逃亡不太明智。英雄是伟大的,而人民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论

好莱坞商业大片是娱乐的盛宴,观众在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角斗士》在讲述马克西莫斯的悲壮故事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欣赏西方电影的同时,也应对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予以关注和警惕。坚持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封一函.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4.高继海.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叙述特色[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5.郭建中.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6.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当代国外翻译理论,2000(1)

7.侯向群.主干清晰多元丰富-论翻译学的理论框架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

8.孙致礼.翻译应该尽量求“真”―读张顺生译《缅怀丽娜・C・海顿》[J].中国翻译,2005(2)

9.孙迎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作者简介:

楚立峰,硕士,讲师,工作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145

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篇九:Periodical_dywx201005034

论K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

文化差异与误读

●于建凯(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人们在接触异文化时,总是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判断和解

读,难以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而造成对异文化真实面目的歪曲和颠覆。风靡全球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经典,富含中国文化元素,是好莱坞电影梦工场的编剧和导演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展现了当代美国人对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层解读。透过两部影片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表象,能够清晰地看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契合与冲突,美国文化内涵的彰显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关键词】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表层文化;深层文化

一样“地道”地理解中国文化,也不能强求中国人像外国人那样理解异域文化。

1.有意识的误读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误读的原因有很多,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特有的个体经验和知识结构、不同语言以及文化习俗的障碍等,都有可能导致对异质文化的误读。受自己主观动机的支配而对异质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属于有意识的误读。例如,欧洲的耶稣会教士为了达到传播天主教教义的目的,他们在译介中国文化典籍时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基督教文化“以耶释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曲解和附会。

2.无意识的误读

无意识的误读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交往行为能力以及语言水平、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导致接受主体对他种文化的知识局限,从而产生误读。比如18世纪以前,欧洲人只能从耶稣会的教士以及荷兰人带回的一些图片中得到有关中国的知识。在这种十分有限的文化交往的条件下,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同有的文化观念来解读中国文化,导致误读。而导致跨文化交流中无意识误读现象的最重要、最难克服的原因,就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语言传统、审美方式和思维习惯,这些构成了不同文化的特质。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于接受主体的影响,使得接受主体往往只能从自己熟悉的文化观念、思维习惯或思维模式出发,理解异域文化。

3.文化误读研究的意义

现代解释学认为,人们在进入理解活动之前就存在着某种理解的“前见”,而这种“前见”正是他的传统所赋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的传统,正如海外华人学者石元康所说,“传统在我们无力抗拒它的时候已经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烙印,没有一个人是没有传统的。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信仰,以及我们的思考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在某一个传统中进行。”如果完全无视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对他种文化根本上错误的理解和阻碍文化交流的误读。对不同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更加深入,交流方式更趋于多样化。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梦丁场的编剧和导演们在创作了一系列以西方童话故事为题材的动归.片,如《阿拉丁》《美人鱼》《美女

与野兽》等之后,将视线转向了中国的经典故事——《花

木兰》。迪斯尼公司以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该动画片的核心,讲述了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的框架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努力挑战自我,抗击社会外部压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影片以独特鲜明的东方风格吸引了众多西方观众的眼球。花木兰及片中的其他人物都长着地道的中国面孔,甚至跟随在花木兰身边的那只可爱的小精

灵——条红色的小龙,也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图腾和象

征。然而,在领略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画面的同时,中国观众似乎也从中看到了浓重美国文化的痕迹,这引发了国人的不少热议。时隔lO年之后,好莱坞梦丁场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热潮,在全球上映了另一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这是一部由美国人完全在本土拍摄制作的动画电影,对中国武学精髓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和延伸,但与前一样,透过其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表象,同样能够清晰地看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契合与冲突、美国文化内涵的彰显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一、文化误读

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乐黛云:2002)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去认识世界,他原有的视阈对他认知和解释周围的世界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

一篇寓言中所说,当一只青蛙试图告诉它的好友——无法离开水域的鱼——有关陆地世界的情景时,鱼所理解的

“鸟”只是一条长了翅膀腾空而飞的鱼,鱼所理解的“车”也只能是腹部长出了四个轮子的鱼。鱼只能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误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既不能要求外国人像中国人

的文化而言,其内部存在着共时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因而,对该种文化的解读就有许多侧重点可供选择。而在多种可能的阅读视角中,必然有些理解会被该文化内部的人们认为是误读,但这种理解却恰恰有可能是开辟了新的视角,或者是揭示了某种潜在的特征,是对被理解的文化内容的一种丰富和扩展,误读的创造性意义也就在于此。(潘皓:2003)

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方面的依赖性不强,形成了鲜明

的个人主义特色的多元制社会。美国式的个人主义表现在

追求个人自由、个人独立、自由思考和选择方面,强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任何人不得干涉。

3.中美文化权距大小差异:等级严明——人人平等

自古以来,等级观念在中国就根深蒂同。中国封建社会强调“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不仅划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年长者和年幼者的等级甚至还有男女之间的等级差别。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都把女子当做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女子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而且绝对不允许她们参与男性社会的各项活动。《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在战争中没有被别人发现是女儿身,“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叫花木力的男子而参军打仗的。如果她在战场上被别人发现是一个女人,后果将是可想而知的,轻则会被逐出军营,重则会以欺君罔上治罪。而在美国,民众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义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美国《独立宣言》中“一切人都生而平等”的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民。因此,在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中,等级观念相对非常淡薄,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也没有那么明显。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女权运动,更使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体现。

二、中美文化差异及其特点

1.中美文化传统思想差异:规矩守礼——自由开放

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文明古国,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佛家及道家等各个学派的学说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糅合了儒家的“仁者爱人”“忠恕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因果报应,与人为善”等学说,整个社会孕育了一套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男耕女织”是传统文化的鲜明写照。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要谨守本分,遵从“三从四德”,乐府诗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而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大熔炉”国家,没有什么传统观念束缚人们的思想。早期的美国移民从欧洲大陆来到新大陆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和束缚,寻求自由,开创自己的幸福生活,因而美国人的性格和思想具有离经叛道、追求自由的特点。

2.中美文化伦理思想差异:家族至上——个人至上

中美伦理思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而西方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及家族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极为完整,山脉河流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势宜合不宜分,因此易于形成一统的国家”。而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内的民族,强调的也必然是群体和谐。汉儒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主张,更是把这种家国一体的群体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伦理思想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编织成的思想体系。在家庭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上,个体也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孟子讲五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有三种是讲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和家族被看做是构成国家的社会基础。这种家族本位意识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为国家尽忠。在中国的伦理观念中,“孝”字当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忠”通常被看做是“孝”的扩展和延伸。与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相反,美国人看重的则是个体观念。在美国,个人主义被定义为。反对组织的控制,肯定个人和团体的权利”。美国的这种个人主义或许可以追溯到其发源地欧洲。中世纪中后期乃至近现代,由于私有制.已渗透到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甚至夫妻各有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法律关系、权力关系成为家庭成员问的主要关系,夫权父权则退居次要位置,这为个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最早的历史始于1620年,当时的美国先民为逃避政治压迫远渡重洋,大批移民来到北美大陆,追求自由平等的独立生活。作为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美国国内人口流动性较大,

三、对《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

中美文化解读分析

奈达将语言文化特征分为五类:生态文化(ecology)、物质文化(material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cuhure)、宗教文化(religiousculture)和语言文化(1inguistic

cul-

ture)。其中生态文化和物质文化可以划归为表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层文化的传统特征能让其他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受到异域气息;而社会、宗教、语言文化属于深层文化,一般很难让具有异族文化背景的人准确

地理解或传遣,因而极有可能产生误读。

1.对表层文化的正确解读

《花木兰》展现了其典型的中国生态文化,片中如水墨画般的中国山水、中式庭院、长城、庙宇等中国文化元素能立刻将外围观众带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如饺子、面条、龙头、火炮、轿子、京城、中国功夫、舞龙舞狮以及角色的服饰等都能使外国观众置身于中国文化之中。而《功夫熊猫》中的场景与人物设计也都十分中国化。故事发生地就是中国本土,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镜头画面,犹如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透着一种辽阔苍茫。片中和平谷的建筑风格更让人们想起了.武当山的名胜美景。而片中的角色设计也颇具中国特色,有胖胖的国宝熊猫阿宝,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中几套最具知名度且最具特色的武术拳法,如猴拳、蛇拳、螳螂拳等。片中的“针灸”“马褂”“面店”皆来源于中国乡村的普通生活;而剪纸、泼墨、皮影也都是纯正的中国艺术;英文台词竟然保留了“乌龟”一功夫”“师傅”甚至“豆腐”等的汉语发音;在配乐方面,唱主角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民乐,观众可以欣赏到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民乐演奏。这些对中国表层文化生动逼真的再

现与解读无疑将西方观众带入到了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

2.对深层文化的误读

读。中国封建社会尊重权威,社会以家庭为基础,传统的

宗法制度,以父子君臣为主轴关系,使得中国人长期以来

具有服从权威和长辈的性格特点。西方社会尊重个体,人们平等相处,即使父母子女之间也要求平等,父母必须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能将他们视为附属品,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男尊女卑思想。

此外,对中国人而言,《花木兰》是一个弘扬孝道的故事,木兰是为了尽孝道而代父从军的。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内含着尊敬与服从父母的意思,这甚至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子女必须履行为人儿女的义务)。而影片中木兰父女间的亲情是双向和异常亲密的,并非中国传统孝道观强调的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木兰父女间有着朋友般友好融洽的关系,尤其是在木兰相亲失败后父亲非常善解人意地委婉劝慰女儿,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式现代父女关系而非中国古代父权至上的封建家长制度。

另外,片中为了突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让已经被发现是女儿身的木兰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领导作用,这是美国人对女性能力的充分肯定。在木兰杀死单于、拯救了皇帝和国家后,皇帝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向木兰鞠躬致谢,朝廷大小官员及全城百姓也都给木兰下跪致谢的情节,这显然跟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不相符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对立了奇功的大将,皇帝也只是会给予其各种各样的赏赐,而不可能屈尊鞠躬致谢的。影片《花木兰》中这部分情节的演绎,融汇了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是在不经意间对于中国深层文化的一种误读。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边界已逐渐模糊化。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电影题材,表明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反映出好莱坞正在拿走我们的文化,经过加工,再转手推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观众面前。表面上看他们是被中国文化吸引了,实际上是他们在借机推行自己的文化。两部中国题材的动画片的制作播映,既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产物。透过这两部影片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表象,隐藏于其中的深层文化出现如此多的误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

(I)对主题有意识的创造性误读——以实现个人价值

替代封建传统桎梏

实际上,为了吸引全球观众的眼球,迪斯尼公司对《花木兰》原本的故事情节做了相当大的改动。影片所表现的精神,与国人熟知的《木兰辞》里的描述有很大的出入。《木兰辞》重点描述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胜利凯旋两个场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突出表现的是木兰的孝顺、贤德,是对木兰“孝”心的褒扬。而美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动画片《花木兰》中突出反映的是木兰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中国传统“忠孝贤德”的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弱化了。影片中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之中,此时的她异常沮丧,木须龙劝导她不必太难过,毕竟她是为了救父亲才这样做的,而木兰的回答却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

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

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说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她在做出替父出征的决定时,有一种自我潜意识的存在,即在相亲失败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她在强烈渴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当片中木兰唱起“什么时候我才能展现那个真正的自我”时,也表现出她从军不仅是对父亲的爱和孝,也是为了报效国家、实现自我。迪斯尼公司让木兰这个角色呈现出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鲜明特征,这显然是对原有主题有意而为的刨造性误读。

同样,在《功夫熊猫》中,主角熊猫阿宝是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西方“传奇英雄”。这符合好莱坞的一贯做法,也完全迎合了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阿宝有着西方式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他相信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苦练武

功甚至琢磨出了浣熊师傅的绝学——无极断骨指;他历经

艰险,单枪匹马解决了大恶魔雪豹太郎,拯救了和平谷的父老乡亲。如同很多好莱坞的大片一样,能够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的往往都是孤胆英雄,而非一个群体。《功夫熊猫》中突出的也是个体,即“我”的成就。<功夫熊猫》最终成就的是阿宝的梦想,这和影片开头阿宝的愿望不谋而合。阿宝就像一个充满幽默感、满怀梦想的美国青年一样,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个人英雄主义。影片中看似最

【参考文献】

【I]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

2002(03).

[3]潘皓.跨文化交漉中的“误读”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06).

[4]移星.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中国化”的人物——阿宝其实也是最背离“中国化”的。

阿宝的成长历程是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体现了美国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迪斯尼公司的电影创作者们正视中美文化差异存在的事实,通过一定情节的改编,让一个原本具有浓厚封建传统色彩的故事。以一种崭新的理念和风貌呈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影片对中国文化的有意识的误读,达到了全球文化融合的效果,实现了误读的价值。

[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01).

【5]高莉.试析《木兰辞)与关国电影8fu/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J].怀化学院学报,2006(03).

[6]齐瑾.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现[J].安顺学院学报。2∞9(01).

(2)对于深层文化的无意识误读——美国文化中个人

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凸显

《花木兰>在处理木兰父女关系上表现出了无意识的误

[作者简介】于建凯(197l~)。男,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文化差异与误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于建凯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电影文学

MOVIE LITERATURE2010,(5)0次

参考文献(6条)

1.乐黛云 跨文化之桥 2002

2.苟红岚 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 2002(3)3.潘皓 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2003(6)

4.移星 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2009(1)5.高莉 试析<木兰辞>与美国电影Mul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2006(3)6.齐瑾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2009(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程焕福 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考试周刊2009(7)

本文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了英语词汇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忽略特定的文化含义会导致文化误读.词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意识以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2.学位论文 吴浩浩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浅析 2006

文化误读现象主要源自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译者无法做到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此外,由于文本特征的局限,译者难以正确解读原文本。同时由于赞助者的操纵,译文被修改而不能反映原文的真实面貌。另外,主观上,译者由于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熟知的本土文化知识对他文化进行判断和解读,从而造成对异文化的扭曲。以上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造成了文化误读现象。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媒介,而文化误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译语文化对他文化真实面目的全面认知,长期以来被传统观念斥之为错误的翻译。然而,传统观念以原作和原文文化作为译作和译语文化的“试金石”,以“忠实”作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认为译文不忠实因此对译者加以贬抑的做法,在当今译界遭到了质疑和批判。文化误读作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予以正确看待;而且文化误读对于翻译研究、评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译界对之更应予以重视。因此本文以文化误读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达到初步了解文化误读现象和引起译界对它更多关注的目的。 本文由引言、五个章节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本文写作的目的以及研究范围。

第一章前部分阐述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分类,为理解文化的复杂性和引起文化误读现象客观因素之文化部分的分类提供基础。后部分着重介绍了什么是文化误读现象以及文化误读现象的分类。

第二章阐述了全文的理论依据。运用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和操纵流派的观点,分析了文化误读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第三章论述了文学作品的特点是文化误读现象存在的一个客观原因。文学作品是封闭性与开放性,未定性与决定性的辨证统一体,而且文学作品的这些特征受到文本结构的制约。因此对文学作品这一特点的任何偏离往往会导致译者一这一特殊读者的文化误读。第四章为个例分析。本章前部分分析了除文学作品特点以外的造成文化误读现象的其他客观因素,如文化因素和赞助者的因素。后部分分析了译者,这一造成文化误读现象的主观因素。指出译者有意或无意的偏离是造成文化误读现象主观原因的两个主要方面。

第五章指出文化误读现象存在的必然性,阐述了文化误读现象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原文、译文、翻译研究、翻译批评以及译者的影响。

结论部分指出传统翻译观念的不足之处。翻译作为文化性很强的活动,应该放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评价。同时,本文作者呼吁翻译研究进一步发展,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文化误读现象。

3.期刊论文 佟秋华.TONG Qiu-hua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文化对外传播中,由于文化传播者和文化受体各自文化的差异性而引起传播障碍和接受障碍,从而导致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本文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阐释文化误读现象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和合理性及理解与解决文化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现象有较清晰的认识.

4.学位论文 张水亮 浅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及翻译对策 2005

文化误读作为文化交流阻滞点的集中体现,主要源于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接触异文化时,往往按照自身的伦理标准、思维方式,或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对异文化进行判断和解读,从而造成对异文化真实面目的扭曲或背叛。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媒介,与其他翻译有一个根本区别,即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这是由文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学是局限于语言框架之内的艺术,语言特定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决定于其特定的历史的语言环境及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生活经验。因为任何译者都不是独立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的,在接触异文化的时候,即文学翻译实践活动中,他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及表达必然无可避免地带有自身文化所打下的深深烙印。其所使用的语言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仅仅为了达到交际和沟通目的而使用的语言,而是一种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应能够重现原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所表达的艺术感受。然而,翻译的实践表明,文学翻译的目标与文学翻译实际达到的结果之间始终是存在差距的。可以说这一翻译活动的本身就是两种异文化的碰撞、排斥与融合。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与解释文本的理论。本文从阐释学的核心概念“偏见观”及“视界融合”的研究角度对文化误读这一现象进行探讨,通过描述这一文化现象的起因、表现、正负作用,力图对文化误读获得一个系统的认识,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理解和表达的自动而微妙的介入,从而寻求合理有效的翻译对策。

引言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文化误读现象和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意义,本文的写作目的及基本结构安排。

第一章提供了文化误读的理论依据。在现代阐释学的观照下,借用其核心概念“偏见观”,从理论上论证了文化误读的客观性。

第二章论述了文化误读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分别从历史因素、民族性差异及个体因素差异分析译者误读原文的原因。

第三章论述了文化误读与文本理解的关系。指出误读可分为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无意识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本身的语言能力不足或对异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的,具有消极作用;而有意识误读是译者为了使原文易于为读者接受,或赋予原文新的生命力所采取的主观能动的创造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作者指出文学翻译中展现的文化误读是多层面的。在此选取了伦理道德、文化意象两方面加以论述,具体分析无意识误读的消极作用和有意识误读在文本理解与表达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借用现代阐释学的“视界融合”观点,讨论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作为创造性主体,为达到文化交流,针对文化误读可采取的三种可行的翻译对策,即替代、改写和省略。

结语部分指出正确认识误读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消极的误读产生的负面价值效应使作品失去正确的价值定位,而创造性的积极的误读能使不同文化各自看清彼此文化的差异,并由此走向理解和宽容。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合理积极的主体性。

5.期刊论文 叶一君.Ye Yijun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问题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

翻译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文字特化过程,更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产生与发晨的文化背景相差很大,译者在两种语言翻译过程中不应该简单着眼于字面对应,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误读.浅析英汉文化中的主要差异,使译者在翻译中具有文化差别意识,避免出现文化误读.

6.期刊论文 华静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 -兰州学刊2010(1)

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一种文化中的人在理解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误读.动画影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美国人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这些误读的成分却恰恰是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传播的表现.而<功夫熊猫>中好莱坞梦工场向中国人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了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文章就影片中各自展现的中国文化表象及美国文化内涵进行了剖析,认为<花木兰>影片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传达比较忠实,而对深层文化传递中带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痕迹.其误读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了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同一话题的全球化阅读.

7.期刊论文 闫静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商情2009(6)

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误读在多数情况下会阻碍文化的交流,但有时也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8.学位论文 何加红 文化误读与误译现象研究 2005

翻译中的错误五花八门,究其根本,绝大多数问题足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关涉到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译,即文化性误译。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读是所有翻译活动中无法回避,甚至是无法逾越的难题,误读必定会带来误译的结果。因此,对于由文化因素的介入而造成的翻译缺憾或错误问题的讨论,相对于我们以前单纯从技术层面上来研究译学理论问题而言,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视域。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每种语言都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迹,而作为对另一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其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误读和误译,误读或误译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仪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

本篇论文运用阐释学原理从不同的层面对此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对翻译活动的分析涉及到文化、社会及心理等各个方面。本文先从微观方面对无意识的文化性误译进行分析,引出了制约翻译的文化因素,然后从宏观方面对有意识的文化性误译进行分析,说明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译者将其结合起来,使得译者的视域与原文本的视域形成矛盾、冲突,最终达到融合这一复杂过程,并显示出两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既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的现象。

本论文在结论部分提出,从文化阐释层面上看,翻译标准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全新视角中重新设定。这样,翻译中就不应该设定什么“绝对标准”,文化的相对性告诉我们,翻译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翻译的这一基本人文性或社会性特征,把翻译活动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之中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认识到翻译的文化特性和实质。

9.期刊论文 明桂花 解读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和龙的隐喻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2)

西方以主客体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为主,而中国以天人合一的一元论的思维方式为主.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对花园和"龙"的隐喻的不同.对待此种文化差异,消除文化误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了解差异之所在,让各种文化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共存状态.

10.期刊论文 吴克炎 英汉习语的文化误读探源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

英汉习语浩如烟海,但彼此文化差异造成的习语误读和"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失误却不容忽视.鉴于此,对英汉习语的学习应用,一要透过表层,进行跨文化理解;二要灵活转换,消除个体的文化误读;三要转变观念,消除群体的文化误读,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7日

相关热词搜索:好莱坞电影 2015好莱坞电影 经典好莱坞电影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对于不少外国观众来说,都是透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中国人的服装打扮病句辨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806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