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颂爱丽丝

颂爱丽丝

2016-01-09 09:37: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颂爱丽丝篇一:致爱丽丝 浅谈:《致爱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颂爱丽丝》,供大家学习参考。

颂爱丽丝篇一:致爱丽丝

浅谈:《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是首世界著名的小曲,但是对贝多芬稍有了解的人多半会觉得这首曲子和他的其他作品大异其趣。很难想象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巨人会写下如此柔美的小曲。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贝多芬是古典派音乐的典型代表。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他的音乐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情非常荡漾,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后来,这份乐谱一直就留在了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这个曲目,直到40年以后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这个乐谱发表时,却把"特蕾泽"写为"爱丽丝"(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贝多芬当时字迹太潦草以致诺尔看错,二是爱丽丝就是贝多芬对特蕾泽的昵称),待要澄清的时候,人们已接收了《致爱丽丝》这个既成事实。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 爱丽丝》了。

《致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致爱丽丝》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共分五个部分(A+B+A1+C+A2),主部(A)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与主部之间先后有两个插部

(B、C)插入。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使得整个乐曲即存在着形象与性格的对比;同时,又由于回旋曲式特定的陈述方式,将它们又有机地联结在一个整体之内,使得这首乐曲充满了情趣。

主部音乐以8/3拍的节奏,在a小调上出现。开始的音乐感觉亲切、纤细,灵巧而富有叙述性;接着的音乐又趋于明朗和开放。音乐形象使人感觉非常亲切热情,质朴而富有情趣。透过这种描述似乎使得本人们看到了一种少女的天真和纯洁。第一插部是很有色彩的。它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新的调性上(F大调),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a小调柔和温情的情绪中一下跃入F大调明亮欢快的气氛之中,仿佛使人置身于蓝天露茵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它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女孩天使般形象的赞美。

乐曲紧接在进入了第一插部的第二乐段,在C大调上奏出了歌唱性十分强,并且十分活跃的华彩乐句,它活灵活现地为人们描绘出了女孩心灵

的另一个侧面,使人感到在端庄的同时,仍然不失欢快与活跃、爽朗而天真的禀赋。

在紧接着主部的第一次再现而出现的第二插部(C)里,乐思由主部的温柔、灵巧、秀丽;第一插部的明朗、天真、自信而进一步深化。严肃、坚定是第二插部的特点。仿佛是一位履历人生的老人正面对着一颗充满着纯真的心灵慨叹人生。流畅而活泼的半音阶下行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部的第三次出现,使人们重又回到了一种洋溢着天真活泼、充满活力的情趣中,并明快地结束了整个乐曲。

贝多芬一生可以说是落魄穷困,但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他的曲子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虽然有时愤懑悲伤,又有时彷徨痛苦。但是,贝多芬绝对不是那种生活在逼仄小洞里的人,他的胸怀如银河般宽广。他从未对生活有任何不满,也未对自己不公平的命运长嘘短叹。

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

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在《致爱丽丝》里,作曲家不仅用明亮清丽的音乐语言简洁而准确地勾画出一位少女的美丽倩影,更以钢琴特有的透明、跳跃的音色,丰富饱满的和弦,灵活变化的力度,以及巧妙的节奏对比等等手法,极为形象地描述了一位时而轻松活泼、时而娴雅端庄,既天真俏丽,又温柔善良的美丽少女的万方仪态。全曲在非常浓郁的柔美抒情气氛中结束,颇具梦幻色彩的结束句是那样清丽,那样纯净,那样空灵,深情得让人眼眶里含满泪水,又高远得有几分飘渺。

这首音乐除了娱乐功能之外,又负担起爱情的使命和责任

颂爱丽丝篇二:放飞梦想 教学设计

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为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拍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激起学生回忆这六年中与同伴一起度过难忘的学习生活,感受友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的洗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好题材,同时也是对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以及民族管弦乐队等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和平颂》,学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播放一组“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一惨痛的历史吗?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接着,教师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聆听前设问:你是否能听出乐曲中那熟悉的音调呢?学生听后回答,并哼唱或吹奏主题,唱一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知乐曲的主题与民歌

音调的关系。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主题以合唱与乐队的形式,通过音色、力度和旋律的变化。反复出现了五次,把乐曲推向了高潮。聆听时,教师结合主题的表现手法和曲名《和平颂》,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加深对“和平颂歌”的理解。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二) 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或歌曲导入。如:请学生吟诵一段诗句或唱一段相关的歌曲,然后谈谈对“朋友”的理解,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一些有趣、感人或难忘的事情,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共鸣。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教师结合歌词中“以诚相见,以心相许”、“天高地厚,山高水长”等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和懂得友情的真挚与珍贵。

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分成几个乐段。教师从乐段的节奏、音区和情绪的对比上作启发。还请学生为这两个不同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型,边听边伴奏,熟悉歌曲。

4、学唱歌曲。复习反复记号,找一找教科书中的反复记号,说说不同反复记号的用途。学唱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注意带有休止符如“寻”和“相见”的地方,要唱得“声断气不断”,把一字多音唱清晰。教师要结合学生即将毕业,同学将要分别的现实,激发他们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同学间的友情,用真情抒发“永远是朋友”的心

声。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我们是朋友》,聆听《欢乐颂》,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曲的聆听;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合唱;5、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谊;(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曲的聆听与学唱,为后面歌曲演唱上的处理做铺垫。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合歌曲内容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编创拍手的节奏等,以突出“伸出你我的手,我们做朋友”的主题,增添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合唱能力强的班级,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借助课堂乐器辅助掌握音准。演唱这一乐段时,要把歌谱中的力度变化唱出来,以表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对友情的呼唤与珍惜。

5、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根据歌词的内容编创动作,如拍手、挥手以及围着圈,手拉手前后摇摆等动作;用前四小节为歌曲增加引子和尾声,如引子用慢速、弱的力度演唱两次,表现对友谊的呼唤,结束句用半音上行转调、渐强的力度演唱三次,最后以渐慢的速度、强力度结束,把歌曲推向高潮,突出“我们是朋友”这一主题。

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谊为主题的通俗歌曲,引导学生在节奏、旋律和情绪上作对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 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介绍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贝多芬,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生平简介、音乐作品及创作背景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从聆听学生熟悉的贝多芬的作品,如:《欢乐颂》、《献给爱丽丝》等人手;还讲述贝多芬的童年故事,或者结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月光曲》进行导入,配以形象的图片;结合教科书上呈现的贝多芬的形象,让学生初步认识贝多芬,为进入中学后深入了解贝多芬打下基础。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或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与和平”思想内容。演唱时,注意唱准、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并提示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崇高的情感和高亢有力的声音来演唱。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教师结合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故 事,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中所包含的乐观、顽强精神。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欢乐颂》的主题,分别采用了独唱、重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主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在重唱时先由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演唱,后加入了女高音。聆听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并在反复聆听中充分感受人声及合唱的魅力。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欢乐颂》主题,表达对“自由、平等与和平”的赞颂。先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用怎样的音色和力度能更好地表达赞颂的情感?然后给学生时间尝试。教师还启发学生采用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的形式来演唱,如:第一、二遍分别由男女声领唱与齐唱,第三遍全班同学起立齐唱。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深远影响。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做“活页习题一、二、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小组回忆这单元共学唱了哪些歌曲?

2、全在伴奏下复习歌曲。

3、分形式表演唱。

4、生完成第7课活页习题一、二、三,师生共同订正。

三、全课小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颂爱丽丝篇三:音乐鉴赏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A、视觉性;非语义性B、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C、没有视觉性;语义性D、视觉性;语义性我的答案:B2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A、兴奋B、运动迟钝C、形状体积小D、视觉亮我的答案:B3偏离“最近期待”,而又在期待可接受的范围时所产生的感觉:()A、“俗”的本质B、“雅”的本质C、“新颖性”的本质D、“求异心理”的本质我的答案:C4下面关于“期待什么”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期待听众的反应B、期待它以什么音出现C、期待它带给你什么快感D、期待演奏的效果我的答案:B5审美的第三个要素经验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创作与理解B、风格与文化C、形式与体裁D、内容与题材我的答案:A6有序,体现为下面哪一项的结构“严谨”:()A、音响B、节奏C、音准D、演奏我的答案:A7《古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典型的什么主义的作品:()A、简约B、古典C、流行D、现代我的答案:A8《花房姑娘》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A、4分15秒B、5分15秒C、6分15秒D、7分15秒我的答案:C9特里西亚科夫画廊在下面哪一个城市:()A、新西伯利亚B、叶卡捷琳堡C、圣彼得堡D、莫斯科我的答案:C10下面哪一位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A、柴可夫斯基B、肖邦C、贝多芬D、巴赫我的答案:B11下面关于《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穆索尔斯基B、该作品对于人们培养联觉、展开联想是很好的例子C、曲子从低音进来、长音进来D、曲子刚开始部分给人黎明来临沉重之感我的答案:D12理解音乐作品不够深刻的原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目的过于功利B、经验太少C、文化功底太浅D、情感体验不够深厚我的答案:A13下面关于格兰古尔德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极为感性的人B、作品《致爱丽丝》C、曾在乐谱上画满分析的符号D、过于冲动我的答案:C14Scelsi是下面哪一国的作曲家:()A、法国B、西班牙C、意大利D、德国我的答案:C15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A、格里格B、弗洛伊德C、青主D、格什温我的答案:C16《影子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A、《迪诺拉》B、《梦游女》C、《天鹅湖》D、《费加罗的婚礼》我的答案:A17下面关于《芬兰颂》中主

题2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苦难B、觉醒C、沉重D、压抑我的答案:B18审美偏好是依据下面哪一项标准的:()A、客观大众B、客观个人C、主观大众D、主观个人我的答案:D19《十面埋伏》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A、4分25秒B、5分35秒C、4分35秒D、5分25秒我的答案:B20下面哪一项是艾尔加的作品:()A、《蝴蝶》B、《致爱丽丝》C、《爱的致意》D、《梦游女》我的答案:C21下面哪一种时尚出现在浪漫主义时期:()A、作曲家等同于于演奏家B、作曲家凌驾于演奏家之上C、演奏家凌驾于作曲家之上D、遵从音乐原作我的答案:C22美的第二个本质是下面哪一项:()A、单调性B、丰富性C、艺术性D、现实性我的答案:B23“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A、周作人B、周海宏C、周广仁D、周树人我的答案:B24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是下面哪一个国家的:()A、爱沙尼亚B、委内瑞拉C、罗马尼亚D、意大利我的答案:B25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A、物体形状大B、物体重量重C、情感体验强D、空间距离远我的答案:D26《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周广仁B、邢维凯C、周海宏D、李谷一我的答案:B27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和下面哪一项要求:()A、完整性B、丰富性C、变化性D、连贯感我的答案:D28中国演奏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下面哪一项:()A、天赋差B、学习能力差C、想象力弱D、文化知识匮乏我的答案:C29还音乐质朴、本真的面貌是下面哪一位当年进行歌剧改革时的一个重要任务:()A、肖斯塔科维奇B、格鲁克C、格什温D、理查·斯特劳斯我的答案:B30《歌剧精灵》是下面哪一位的作品:()A、刘珅B、李谷一C、朱蓬勃D、孙隆基我的答案:A31《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A、《蝴蝶夫人》B、《莫扎特》C、《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D、《星条旗永不落》我的答案:C32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项:()A、感受听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B、感受视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C、感受听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D、感受视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我的答案:A33《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拉赫玛尼诺夫B、贝多芬C、格什温D、西贝柳斯我的答案:C34下面关于《蝴蝶夫人》

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一首悠扬的钢琴曲B、一首雄壮的进行曲C、一首热闹的舞曲D、一首安静的合唱曲我的答案:D35《展览会上的图画:两个犹太人——一穷一富》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巴赫B、肖邦C、穆索尔斯基D、柴可夫斯基我的答案:C36下面哪一部作品是变化力度与速度再现:()A、《红色娘子军》南霸天主题B、《红色娘子军》洪常青主题C、《芬兰颂》D、《拉二三乐章》我的答案:C37《第七交响曲》首映是在下面哪一个城市:()A、列宁格勒B、华盛顿C、伦敦D、莫斯科我的答案:A38《第十一交响曲》的创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西贝柳斯B、斯特拉文斯基C、肖斯塔科维奇D、穆索尔斯基我的答案:C39被很多人称为拥有“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的20世纪爱沙尼亚作曲家是下面哪一位()。A、Arvo P?rtB、Heino EllerC、TubinD、Neeme J?rvi我的答案:A40《鹧鸪飞》是下面哪一地方的民间笛曲:()A、河南B、河北C、湖南D、湖北我的答案:C41下面关于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牙利作曲家B、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C、创作歌剧《梦游女》D、首创了交响诗我的答案:C42《间奏曲》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A、《圣母悼歌》B、《乡村骑士》C、《梦游女》D、《天鹅湖》我的答案:B43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时间最长的是哪一乐章:()A、一B、第二C、第三D、第四我的答案:A44《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下面哪一项:()A、爱情交响曲B、田园交响曲C、浪漫交响曲D、命运交响曲我的答案:B45下面哪一项不是与起音速度快对应的联觉反应:()A、急躁B、可怕C、迟缓D、生硬我的答案:C46在音乐的创作中,下面哪两种主义是违反音乐审美原则的:()A、偶然主义;古典主义B、偶然主义;极简主义C、偶然主义;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极简主义我的答案:B47上行+渐强等于下面哪一项:()A、安逸B、失望C、激情D、脆弱我的答案:C48音乐欣赏的关键的心理活动是下面哪一项:()A、了解音乐的创造背景B、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C、深刻理解曲音乐表现的主题D、了解音乐的创作形式我的答案:B49理解音乐,从关注下面哪一项的联觉体验开始:()A、作曲家B、他人C、作品本身D、自己我的答案:D50注意能力的“保持”是注意的第几个能力:()A、4.0B、3.0C、2.0D、

1.0我的答案:D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音乐欣赏时,在不敏感的音区也要有意识地注意。我的答案: √2顺应求异心理,使人产生乏味、紧张加强的感觉。我的答案: ×3音乐是情绪的艺术。我的答案: √4和声从来都是音乐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的答案: √5瑞典宗教合唱充分体现了音准之美。我的答案: ×6丰富性是重要的美学原则。我的答案: √7从丰富性原理出发,好的音乐,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坏的音乐,单调枯燥,没有变化。我的答案: √8除非你是天才,否则你的演奏空间会很小。我的答案: ×9中华民族有那么多的苦难,所以我们民族有许多部惊天地、泣鬼神的音乐作品。我的答案: ×10所有的作曲家都把理解的权力归于听众。我的答案: ×11旅游与观光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目标,后者强调过程。我的答案: ×12同一个作品具体想表现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我的答案: √13“中景结构”中的层级安排常常不被人们注意,所以直接导致作品表面演奏很粗糙。我的答案: ×14有多少人对世界的感受,就有多少音乐的题材。我的答案: √15不要总想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别人头上。我的答案: √16每一步音乐作品都是有原作的,所以我们在理解阐释它时要遵从原作。我的答案: ×17《沃尔塔瓦河》的作者是斯美塔纳。我的答案: √18音乐在表现一个人伟大时,要用慢速来体现。我的答案: √19“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说明听者欣赏水平差。我的答案: ×20联觉反应就是对下一个音应该是什么有明确的要求。我的答案: ×21深刻的理解能够强化审美体验,但需要我们深厚的生活与文化积累。我的答案: √22音乐通过自己特有的途径——乐曲本身来体现视觉印象、情绪、感情体验及思想观念与戏剧性内容。我的答案: ×23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符合惯性心理要求,产生生硬造作之感。我的答案: ×24惯性产生保持性要求、连贯性期待。我的答案: ×25音乐中的“中景”指的是每一个音符。我的答案: ×26音乐评论行业在中国的缺失,是我们音乐事业不能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的答案: ×27斗争、前进是《芬兰颂》里主题6的内容。我的答案: √28音乐高潮点之前的渐慢,一定要有明显的渐强。我的答案: √29整体体现在细节的关系中,没有整体对细节的支撑关系,整体就没有严谨可言。我的答案: ×30合奏像拔河,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把自己放在指挥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我的答案: √31

没有关注他人内心的期待,就没有强烈的对音乐的要求,就没有乐感。我的答案: ×32整体布局是需要设计的,但是细节更是不能忽略的。我的答案: √33“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因为那些内容音乐根本就无法表达。我的答案: √34对于演奏者来说,不同的欣赏水平导致不同的演奏水平。我的答案: √35人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总也听不到旋律。我的答案: √36求异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我的答案: √37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音乐的风格不同。我的答案: √38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是清代的著名思想家李贽。我的答案: ×39周广仁曾讲到“古琴拥有人类的一切情感的表现的可能性”。我的答案: ×40谢德林的管弦乐曲《鲍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我的答案: ×41最伟大的音乐剧作品都是最流行的。我的答案: ×42每一首作品的绝大多数部分作曲家都有透露明确的表现意图。我的答案: ×43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当成公论。我的答案: √44人们心目中的大师的评价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针对某一件作品时,他不一定是世界上弹得最好的。我的答案: √45听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我的答案: ×46音乐欣赏中的通俗指的是音乐的音响与它要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对应德特别准确。我的答案: ×47周广仁,亚洲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我的答案: ×48《第七交响曲》既充满正义感又不乏力量感和紧张感。我的答案: √49维瓦尔蒂的作品《四季·冬》第二乐章给人以舒适感。我的答案: √50刻板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我的答案: ×

颂爱丽丝篇四:不朽的爱情——《致爱丽丝》

不朽的爱情——《致爱丽丝》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贝多芬于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月光曲》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时听力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谈书信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许许多多的不朽名作,如《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钢琴小品中最著名的通俗曲,作于1810年,不过此曲不仅贝多芬在世时不曾发表和出版,到他去世之后,还埋没了四十年之久。 后来在 1888 年,才纳入贝多芬全集版补遗中。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贝多芬的这首钢琴小品一直留在姑娘那里。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六十多年过去了,竟一直没人知道这件事。直到后来德国音乐家诺尔,在为撰写《贝多芬传记》收集资料时,从已故特蕾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钢琴曲手稿,乐谱的一角上有贝多芬亲笔写的一行字:“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1810年4月27日,Ludwig van Beethoven”。没有人知道是诺尔先生发表这首钢琴曲时,将“特蕾莎” 笔误为“爱丽丝”,还是“爱丽丝”本来就是特蕾莎·玛尔法蒂的昵称。自从1876年公诸于世,人们就把这首标为“WoO.59”的钢琴曲称作《献给爱丽丝》,也写作《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特蕾莎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莎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致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具有单纯的回旋曲式A-B-A2-C-A3。第一个主题A为a小调,旋律简洁生动,只一段很短的、几乎是透明的亮丽乐句,就把一位亭亭玉立的清纯女孩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插部B转F大调后音乐情绪更加开朗,左手的快速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使音乐十分华丽,显然这是对姑娘清纯美丽容貌的热情赞颂。接着的A2乐段是主题A的第二次出现,主题音乐的再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就是她,乐曲一开始我们就已认识了的姑娘!接下来呈示的第二插部C也是a小调。这段乐曲宽广而庄重,主音的低音和弦持续连接,营造出端庄典雅的氛围,与轻松活泼的主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少女的脉脉温情,也透露出作曲家对姑娘魂牵梦萦的深沉爱恋。C乐段后面的连接部情绪变得非常

激动,三连音分解和弦的连续翻滚上行模进,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曲家内心深处涌动着的、对姑娘深爱的难以掩饰的激情经过一段半音阶向下过渡,高潮渐趋平静,这时又自然流淌出我们早已熟悉的主题旋律,这是乐曲的A3乐段。这里,我们第三次听到少女形象的主题音乐钢琴曲„„

《致爱丽丝》全曲在非常浓郁的柔美抒情气氛中结束,颇具梦幻色彩的结束句是那样清丽,那样纯净,那样空灵,深情得让人眼眶里含满泪水,又高远得有几分飘渺。

不朽的爱情——《致爱丽丝》。

颂爱丽丝篇五:音乐鉴赏全部答案(所有题目都有)

1

在音乐欣赏中,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区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说明听者欣赏水平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

A、

视觉性;非语义性

B、

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

C、

没有视觉性;语义性

D、

视觉性;语义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

A、

《蝴蝶夫人》

B、

《莫扎特》

C、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星条旗永不落》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文学和音乐分别是下面哪一项的艺术:()

A、

语言;视觉

B、

语言;听觉

C、

视觉;听觉

D、

情绪;视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下面关于廖尚果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即青主

B、

中国音乐理论家

C、

生于1892年,卒于1959年

D、

著作有《乐话》和《音乐通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流浪者之歌》的作者是贝多芬。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A、

聂耳

B、

李叔同

C、

廖尚果

D、

梅兰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项:()

A、

感受听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B、

感受视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C、

感受听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D、

感受视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马刀舞》是一首热闹的管弦乐曲。()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下面关于《蝴蝶夫人》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一首悠扬的钢琴曲

B、

一首雄壮的进行曲

C、

一首热闹的舞曲

D、

一首安静的合唱曲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1

下面哪一项不可以引起联觉:()

A、

发音速度

B、

音强

C、

音色

D、

音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下面哪一项:()

A、

想象

B、

联觉

C、

视觉

D、

听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下面哪一项不可以用高音来表现:()

A、

凉爽

B、

亮色

C、

真丝

D、

羊绒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听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

《英雄的生涯》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

理查·斯特劳斯

B、

德彪西

C、

拉赫玛尼诺夫

D、

肖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下面哪一项是肖邦的著名代表作:()

A、

《蝴蝶夫人》

B、

《葬礼进行曲》

C、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星条旗永不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野蜂飞舞》中最大的败笔出现的原因是下面哪一项:()

A、

将长笛改成钢琴

B、

将长笛改成弦乐

C、

将弦乐改成长笛

D、

将钢琴改成弦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音乐欣赏中的通俗指的是音乐的音响与它要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对应德特别准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

从作品角度看,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下面哪一项:()

A、

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B、

持续而跳跃的联觉对应关系

C、

非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D、

非持续而跳跃的联觉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下面关于柴可夫斯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代表作《皮尔金特组曲》

B、

《1812序曲》表现的是俄德战争

C、

俄国人

D、

代表作《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从听众角度看,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音乐通过自己特有的途径——乐曲本身来体现视觉印象、情绪、感情体验及思想观念与戏剧性内容。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

下面哪一首不是表现黎明的作品:()

A、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B、

《皮尔金特组曲》

C、

《大峡谷·日出》

D、

《第二钢琴协奏曲》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理解音乐,从关注下面哪一项的联觉体验开始:()

A、

作曲家

B、

他人

C、

作品本身

D、

自己

颂爱丽丝篇六:《贝多芬和 致爱丽丝》

颂爱丽丝篇七:2015音乐鉴赏考试答案周海宏

音乐鉴赏 期末考试

成绩: 99.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

A、 视觉性;非语义性

B、 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

C、 没有视觉性;语义性

D、 视觉性;语义性

我的答案:B

2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

A、 兴奋

B、 运动迟钝

C、 形状体积小

D、 视觉亮

我的答案:B

3 偏离“最近期待”,而又在期待可接受的范围时所产生的感觉:()

A、 “俗”的本质

B、 “雅”的本质

C、 “新颖性”的本质

D、 “求异心理”的本质

我的答案:C

4 下面关于“期待什么”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期待听众的反应

B、 期待它以什么音出现

C、 期待它带给你什么快感

D、 期待演奏的效果

我的答案:B

5 审美的第三个要素经验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创作与理解

B、 风格与文化

C、 形式与体裁

D、 内容与题材

我的答案:A

6 有序,体现为下面哪一项的结构“严谨”:()

A、 音响

B、 节奏

C、 音准

D、 演奏

我的答案:A

7 《古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典型的什么主义的作品:()

A、 简约

B、 古典

C、 流行

D、 现代

我的答案:A

8 《花房姑娘》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

A、 4分15秒

B、 5分15秒

C、 6分15秒

D、 7分15秒

我的答案:C

9 特里西亚科夫画廊在下面哪一个城市:()

A、 新西伯利亚

B、 叶卡捷琳堡

C、 圣彼得堡

D、 莫斯科

我的答案:C

10 下面哪一位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A、 柴可夫斯基

B、 肖邦

C、 贝多芬

D、 巴赫

我的答案:B

11 下面关于《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穆索尔斯基

B、 该作品对于人们培养联觉、展开联想是很好的例子

C、 曲子从低音进来、长音进来

D、 曲子刚开始部分给人黎明来临沉重之感

我的答案:D

12 理解音乐作品不够深刻的原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目的过于功利

B、 经验太少

C、 文化功底太浅

D、 情感体验不够深厚

我的答案:A

13 下面关于格兰古尔德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极为感性的人

B、 作品《致爱丽丝》

C、 曾在乐谱上画满分析的符号

D、 过于冲动

我的答案:C

14 Scelsi是下面哪一国的作曲家:()

A、 法国

B、 西班牙

C、 意大利

D、 德国

我的答案:C

15 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A、 格里格

B、 弗洛伊德

C、 青主

D、 格什温

我的答案:C

16 《影子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

A、 《迪诺拉》

B、 《梦游女》

C、 《天鹅湖》

D、 《费加罗的婚礼》

我的答案:A

17 下面关于《芬兰颂》中主题2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苦难

B、 觉醒

C、 沉重

D、 压抑

我的答案:B

18 审美偏好是依据下面哪一项标准的:()

A、 客观大众

B、 客观个人

C、 主观大众

D、 主观个人

我的答案:D

19《十面埋伏》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

A、 4分25秒

B、 5分35秒

C、 4分35秒

D、 5分25秒

我的答案:B

20 下面哪一项是艾尔加的作品:()

A、 《蝴蝶》

B、 《致爱丽丝》

C、 《爱的致意》

D、 《梦游女》

我的答案:C

21 下面哪一种时尚出现在浪漫主义时期:()

A、 作曲家等同于于演奏家

B、 作曲家凌驾于演奏家之上

C、 演奏家凌驾于作曲家之上

D、 遵从音乐原作

我的答案:C

22 美的第二个本质是下面哪一项:()

A、 单调性

B、 丰富性

C、 艺术性

D、 现实性

我的答案:B

23 “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A、 周作人

B、 周海宏

C、周广仁

D、 周树人

我的答案:B

24 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是下面哪一个国家的:()

A、 爱沙尼亚

B、 委内瑞拉

C、 罗马尼亚

D、 意大利

我的答案:B

25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

A、 物体形状大

B、 物体重量重

C、 情感体验强

D、 空间距离远

我的答案:D

26 《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 周广仁

B、 邢维凯

C、 周海宏

D、 李谷一

我的答案:B

27 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和下面哪一项要求:()

A、 完整性

B、 丰富性

C、 变化性

D、 连贯感

我的答案:D

28 中国演奏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下面哪一项:()

A、 天赋差

B、 学习能力差

C、 想象力弱

D、 文化知识匮乏

我的答案:C

29 还音乐质朴、本真的面貌是下面哪一位当年进行歌剧改革时的一个重要任务:()

A、 肖斯塔科维奇

B、 格鲁克

C、 格什温

D、 理查·斯特劳斯

我的答案:B

30 《歌剧精灵》是下面哪一位的作品:()

A、 刘珅

B、 李谷一

C、 朱蓬勃

D、 孙隆基

我的答案:A

31 《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

A、 《蝴蝶夫人》

B、 《莫扎特》

颂爱丽丝篇八:这一天,我们歌颂爱情

这一天,我们歌颂爱情

“昭昭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是一个传说,这是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这个传说始于公元前许久许久之前的汉朝„„

在远古,一对情人,骑着牛儿,约会鹊桥,用无法掩饰的思念凝视对方,用难以割舍的柔情紧紧拥抱„„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倾诉千年爱恋,这一天,星汉银河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宣言,他们的故事美丽了璀璨的七夕夜空,这一天,是太阴历的七月初七,我们要纪念这样的爱情,我们要把这一天记在每一代人的心中!

我们歌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慕之情,歌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热恋之情,歌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之情,这些传诵千古的爱情,穿越唐宋元明清,历经战火纷飞,历经严寒酷暑,一直陪伴着风尘的历史感染着世人„„

多少伟大的爱情在上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捧着岭南新鲜荔枝醉饮长生殿;毛泽东与杨开慧手持爱晚亭的枫叶漫步岳麓书院;罗切斯特与简爱相互依偎着观看落日余辉„„多少对相恋着的人一起仰望星空,立下铮铮誓言,期待永生相伴!

又有多少美好的爱情在落幕,焦仲卿与刘兰芝在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分别了;徐志摩与林徽因在无奈的《再别康桥》中分别了;贝多芬和爱丽丝在忧伤的钢琴曲中分别了„„多少渴求相爱的人,多少依依不舍的人,却在惋惜声中不情愿的分别了!

白娘子为许仙哭断西湖桥,虞姬为项羽自刎垓下,约瑟芬为拿破仑郁郁而终,梁山伯、祝英台化蝶起舞,罗密欧、朱丽叶双双殉情„„为了追求爱情,为了和相爱的人一起,人类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可以毫无顾虑的和爱人在一起,可以毫无原则的提出要求,可以毫无遮掩的索要幸福!

为了爱情,陆游半个多世纪之后依旧怀念他的唐婉;李清照饯行赵明诚时思念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庆龄远道日本追随年长自己27岁的孙中山;张爱玲不顾世俗流言与胡兰成传奇相恋„„我们感谢那些为爱情付出的人们,他们是伟大的,是他们让爱情不在单调,不在枯萎,是他们让爱情流芳百世,传为绝唱„„

《山楂树之恋》为我们诠释了爱情,静秋与老三的爱情是羞怯含蓄,简单朴实的,就像山间红红、酸酸的山楂果,天真纯美,清新自然。在那个不敢牵手不敢拥抱的年代,他们甜甜、涩涩的爱情让我们感动,那是一种醉人的爱情,那是一种原始的爱情,那是一种可以为之付诸生命的爱情!

多少个七月初七,我们一直在歌颂爱情。这一天,街头恋人相拥,束束玫瑰把幸福映在脸上,牵手漫过商场,漫过理发店,漫过小菜坊,把爱情的记忆留在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街道。这一天,不再有人孤单,天各一方的恋人,因为争吵要分手的恋人,还未曾表白的恋人,网络上聊天的恋人,都在这一天相会吧!

在壬辰龙年的七月初七,飘渺的空中,牛郎织女定会在热闹非凡的天街闲游,就像人间的情侣,手挽手,肩并肩,聊天、玩笑、脉脉情话„„天上人间,共度这个浪漫的七夕之夜。

张开双臂,放下骄傲和坚持,勇敢的拥抱爱情,拥抱那个深深爱着我们的人!这一天,我们歌颂爱情!这一天,爱情万岁!

物流部 宋军 2012.07.23

颂爱丽丝篇九:大乐必易

大乐必易

前天在同学那里,闲着没事就看了一会儿电视。当时中央台正播出一个纪念香港著名音乐人黄沾先生的节目。其中有一段采访他本人的录像,谈到写作《笑傲江湖》主题曲的往事,当时他先后写了六稿,但导演徐克都不满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他翻阅古书,看到“大乐必易”这四个字,于是灵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音阶是音乐里面最基本的元素,西方是七音阶,即do、re、mi、fa、sol、la、si,或用数字1、2、3、4、5、6、7代替;但我们中国只有五种音阶,即宫、商、角、徵、羽。所以他就拿这个最基本、最简易的“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作为全曲的开头,不意竟造就了那首豪气干云、荡气回肠且被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其实我们看黄沾先生的其他作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狮子山下》、《我的中国心》、《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组曲等,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平易,很通俗,但又是那么的富有情韵、充满感染力,不光普通的老百姓喜欢,就是所谓的上层人士也喜欢,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我想,他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广受欢迎,这应该与他在音乐创作中所一直坚持的“大乐必易”有很大关系吧。

其实,如果撇开一些文艺观念的固有成见,细细去品味那些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不管是流行音乐,或者是古典音乐,哪怕是中国的一些古乐,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凡是那些调子看似朴实简易、旋律优美醇正且不故弄玄虚的作品,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

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以及一些诸如《致爱丽丝》、《月光曲》那样的小曲子,巴赫的严格遵守古典范式的协奏曲、奏鸣曲等。我至今仍然记得有一次去河南博物院参观,欣赏到他们的古乐演奏。当时他们演奏了《春江花月夜》、《蒹葭》、《鹿鸣》等曲目。《春江花月夜》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如《蒹葭》、《鹿鸣》等《诗经》里面的篇章,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个人的印象,虽然《诗经》里面的篇章都可以歌唱(《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但因年代久远,曲谱基本上完全散佚了。我不知道他们是根据古曲遗篇整理的,还是再度创作的,不过当时我却是被深深震撼了。那么的古意盎然,如入其境,我确信那种简单、那种质朴、那种真淳正是《诗经》的曲风,我也相信,凡是热爱《诗经》的朋友必定会喜欢那样的曲子的。其实,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文学,或是其它文艺作品,其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追求无非三个字而已,即“真、善、美”,脱离这这个本原,很难说是成功的文艺作品。而“易”在大多数情况下恰恰便是“真”,所以道家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唯“易”方可致其“真”,唯“真”才可达致尽善尽美,才能达到圣人所说的“大矣哉”的文艺境界。

有一段时间,我有些疑惑儒家为什么那么不遗余力地推崇音乐。儒家著作多次提到音乐,还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甚至“礼乐”并提,这多少有些鼓吹的嫌疑。后来接触到一些关于诸子的论著,似乎有些明白了。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在宗教哲学领域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以前有些类似宗教的鬼神崇拜,但是到了这个时代,诸子百家对鬼神基本上都持有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观点。儒家搁臵不予讨论(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十二》),道家从根本上否定自然人格神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其他诸子也多予以否定。唯一持有肯定观点的是墨家,墨子提出“明鬼”,但同时他也提出“天志”和“非命”,可见墨子骨子里未必就是唯心主义者,他考虑更多的恐怕还是鬼神之于人的良知的现实实用性,而非世界是因鬼神而存在的。直到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及本土道教的促生,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总不是那么认真。佛教如果不是富含那么多的哲学思辨,以及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估计也是很难在中国立足的。但是宗教的一些作用,比如平和内心、修心养性、教化人生等,文学和音乐是可以替代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和人的心灵。所以在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针对中国人普遍缺乏宗教关怀的现实,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可是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线,其实这也不过是儒家诗教、乐教的翻版而已,不能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新说独见。

但是音乐也有好坏之分,不然的话,孔子也就不必搜集整理《诗经》了。正如《论语》所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儒家所提倡的音乐,乃是合乎规范、有助教化的“风、雅、

颂” (通俗说“风”是地方民歌,“雅”是国都附近的民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等乐曲,并非骄奢放荡的靡靡之音,也并非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高高在上的音乐。老夫子并不是古板的人,《诗经》第一篇《关雎》即为爱情歌曲,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乃是一支节制的乐曲。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艺术都是节制的。反观时下的一些音乐,不管是通俗音乐也好,古典音乐也罢,却惟其不够靡靡,惟其不够伤情,惟其不够放浪,毫无节制,既不符合“易”的原则,更不用说美、善教化之功了。想及此处,真是五味杂陈,摇首嗟叹而已!(崔记伟)

颂爱丽丝篇十:译言·全球书评(第18期)爱丽丝

译言·全球书评(第18期)

爱丽丝·门罗:拷问命运的激泉石

刊名:译言·全球书评(第18期)

主编:邹熙

执行主编:夏木真、月一 封面设计:Evelen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 睡梦中的好消息:爱丽丝·门罗获奖经过 2. 门罗小说的魅力:深藏心底的红宝石 3. 不得不了解的关于爱丽丝·门罗的十件事 4. 门罗深度访谈:用写作填满生活

5. 坦诚的愁思:《亲爱的生活》中那些沉重的命运 6. 一种心底的向往:小说《砾石坑》

卷首语

文:夏木真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将短篇小说大师爱丽丝·门罗带到了全球读者的面前。也许很多人在此前并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爱丽丝·门罗。她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从未停止创作,却时常被人忽视,然而,时不时她也会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她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休伦县,作为一名加拿大作家,她此次诺贝尔文学奖折冠给了加拿大人偌大的鼓舞。

和那些专心写作的作家不同,门罗还有一个工作是全职的家庭主妇,她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坚持写作。在她的作品中,对命运精准的把握时常让读者叹为观止。她的作品中也常常包含着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正如命运置于渺小人类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和跳跃。

平淡的叙述就像长长的铁轨,带着生命驶向远方,置身其中的读者常常会误以为书中角色的生命轨迹就如同一湍潺潺流水,可以靠在车窗边看着人生的风景,也可以静静地打个盹。可下一秒你却会一个激灵被惊醒,旅人完全无法想象之后会有如此跌宕起伏的情节,宛若命运已将你带往一个接一个飞速轮转的弯道,让你措手不及,连尖叫都喊不出声音。你的五感已不足以描述内心掀起的惊涛骇浪,那是捉住命运后的沉重,看透命运后的开怀,置身命运中的不可奈何,以及更多涌动的情绪。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那一刹那,你真实地看到了命运的轮廓,捉住了命运的尾巴,触摸到命运的原形,而门罗就是那颗将这一切呈献在你面前的激浪石。

你大可以将自己交付给她,跟随她的文字去进行一场深探命运的冒险。

收录全球有价值的书评,挖掘作家中的作家。

睡梦中的好消息:爱丽丝·门罗获奖经过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爱丽丝·门罗于睡梦中接到诺贝尔文学奖折冠的好消息。

爱丽丝·门罗,闻名世界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于2013年10月10日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她擅长深入讲述复杂的男女关系、小镇故事和记忆所犯的错误的故事,她今年82岁,是第13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

82岁的门罗是在睡梦中收到电话留言,才得知自己获奖。她声称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奖。

门罗现居住于安大略省的克林顿小镇,今年早些时候接受《多伦多环球邮报》采访时,她曾告诉记者,写完《亲爱的生活》之后,她准备停笔。这本书是她的第十四部小说集。

门罗颠覆了短篇小说的布局,她

爱丽丝·门罗, 当代短篇小说之王 图片: PETER MUHLY/AFP

常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写起,然后

或顺序或倒叙地继续讲述。她的小说中有种谦逊而

又微妙的智慧,读者将其归因于她在加拿大乡村长大。她说,她在偶然的情况下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也让她变得有名起来。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短篇小说只是一种练习,直到我有时间去写一部长篇小说,”她在去年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到,“接着,我发现,短篇小说是我唯一能写的,于是我选择了接受这个事实……我想,对短篇小说的尽情投入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吧。”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具声望与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之一,它是就作家一生的贡献而言,不单单是靠某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来评判。获奖者将获得八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美元一百二十万。

评委会由18名瑞典文学院成员组成,他们进行秘密评选,候选者名单会在公布日之后50年揭晓。

每年,少数名字总会反复出现在提名者名单上,比如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与菲利普·罗斯。今年,英国博彩公司立博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开出的赔率为5-2;紧随其后的门罗为4-1。

她的短篇小说选包括《女孩和女人的生活》、《憎恨,友谊,求婚,爱请,婚姻》、《门罗精选集》、《逃离》以及最新出版并获得英国《每日电讯报》五星评价的《亲爱的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 爱丽丝伪娘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颂爱丽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颂爱丽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83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