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

2016-01-10 15:57: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一:市级教科研培训小结——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一:市级教科研培训小结——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今天又实地参观了建平中学,下周更有机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注重教育教学实效的同时,更应该将教科研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驱力,实现教育教学、教科研、专业发展多方面共同提升。以下是我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转变了观念,让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的指测评价。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系统的探索二、研究任务的层次性活动。“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教育科研可分为理论研究层次、应力。”教育科研是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其显用研究层次和技术研究层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种意识,一种视野,相应的是成长中的一种自觉需求。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大学里的书本知识到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再有实际操作到意识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专业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科研骨干培训班的感受:依稀还记得李忠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学习意义;二要端正学习态度,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三要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包括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操作实施,学会指导别人。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几点要求让我至今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班的第一天上课,有幸再次听到我的教科研启蒙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

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这一认识,在我聆听了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后更加明确。

二、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起初我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经过了多次参加培训,在导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选题、课题申请书的修订,结题论文等多稿的修订后,我慢慢的领悟到,其实教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加深了我们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从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老师关于《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的报告、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顾志跃老师关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选题就是要选出我们平时的困惑,做课题就是研究那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杨老师关于从“课堂分析、诊断、评价的技巧课堂记录和分析的技巧,学科内容诊断的技巧,“以学论教”评价的技巧”三个技巧方面让我们知道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这不就是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吗。顾志跃老师说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站在学科高地,对学科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如,学科功能、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开展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形成一定影响,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教师。这些不也是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吗。

从这些方面思考,找出困惑,解决困惑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课题吗。所以说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思考过程中的提炼。

三、在研究中教、在教中研

很多人在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后该怎么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呢?一系列的疑惑,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过程,一如我的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课堂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这个课题已经结题,但课题结题并不等于研究的终结,依旧有些许遗憾与问题,正说明这个课题是一座富矿,具有加大力度继续开产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解惑。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如今我在我承担学校市级家教家教课题的子课题——“独二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这次培训更强化了我的理论功底,并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四、教科研之路任重道远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教,还要学会研,而且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

人。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我一直很想找个机会对各位老师说声谢谢,是你们给了我们这些远离校园的人一次难得的,终生受益的学习机会,是你们耐心、细致的辅导让我们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谢谢你们,所有的老师,我会秉承您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把自己在学习班中的收获融入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和学习过程中。

最喜欢的报告: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

培训班的建议:希望多了解一些优秀的市级、区级课题的分析报告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二:教育科研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庄浪县南坪中学吴泾明

上周末, 我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全县教育科研能力培训,聆听了李丽娟老师的《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曹宁之老师的《校本教研》和冯卫东老师的《高效课堂三、六、九》和《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的精彩讲座。听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绝不是空话,它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教育中的问题入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通过培训,使我理解了教育科研方法与选题 ,即理解了中学教科研。懂得了对中学教科研进行合理的定位,是做好选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懂得了中学教科研主要是指:由中学教师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个中学教科研是指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这样一种活动。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

二、通过聆听冯卫东老师的《高效课堂三、六、九》,

认识到什么是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也认识到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的进行语言实践, 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努力发展的方向,力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三、也认识到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自然平等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做为一名教师开展学习研究的重要性,也对课题研究和高效课堂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三:参加教育科研培训的心得

参加教育科研培训心得

山东省苍山县卞庄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 刘晓鹏

教学研究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个人成长过程之中。2011年7月7日至8日,省教科所和课题规划办公室在济南市军区招待所召开山东省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培训会,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聆听了知名专家唐汉卫教授的学术报告,同兄弟学校就课题研究进行了沟通学习,收获颇丰,现就培训学习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具体有下面几方面。

1、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样就能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

2、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了学习培训:一是立项课题论证中注意的问题,如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开展研究、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知识等,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培训要坚持贯彻研究活动的始终,为科研保驾护航。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 。

3、在研究的核心阶段即研究实践阶段,必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的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得到良性发展。

4、在阅读培训内容中,我特别欣赏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

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开展课题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其研究过程应充分保持开放性,使之成为认识教育、研究教育、服务教育的过程。研究过程不但要与教育教学过程相一致,还要重视对成果转化过程的把握。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师开展课题的重要性,也对自己并不熟悉的课题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会继续学习,使自己的课题成功并且顺利地结题。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四:教科研论文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五: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精心培育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精心培育教师专业成长

------2009年永康市民主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报告

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者。为有效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我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放在首位。林校长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传统的学校架构,有效整合人力资源,专门指定一名副校长负责学校的研训工作,下设4个项目管理负责人,分工不分家,很好地把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精心培育教师专业成长。

一、学中训

1、青蓝工程。新分配或新调进的教师要拜老教师为师,并订立师徒挂钩结对计划。要求徒弟随堂听课,师傅及时指导。师傅一般由骨干教师担任。徒弟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写一篇教研论文。

徐惠惠-----翁梦莹 蒋巧君-----吕剑兰 王萍珠-----朱姗姗 „ 徐彩萍-----胡青青 蒋春黎-----俞志芳 杨 静-----方 圆 „ 2、专题讲座。转变思想观点,跟上时代脉搏(讲座)开展了十几堂讲座,有林校长的谈管理,有蒋特的书香校园,有朱柏烽的语文课堂教学讲座,有语文教研员应向红老师的考试命题讲座,有数学教研员王英豪老师的考试命题讲座,有程凤娇老师的班主任讲座等。

3、课题带动。加强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主动参与课题的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与此同时,结题后的科研成果又可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者的行列,不断增强全校科研气氛,最终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

4、分层集训。学校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的需要后将请相关专业教师为大家 “充电”。 (组织35周岁以下的老师,听特级教师蒋巧君的讲座。)通过集体培训,真正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5、个人进修。要求青年教师要写教后感和听后感。我们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品位。每学期每位教师还要完成一篇教研论文。要求教师在自修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

6、校际交流。学校之间要互通有无,相得益彰。真正下活校际交流一盘棋,互利互惠,在更大范围和更多内容上促进教师的相互交流。

大司巷小学地方课程听课心得体会

章春一

9月底,我们参加了大司巷小学组织的小学教师地方课程研讨活动,听了吴玥老师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戏剧》,陈骏的《有机茶乡话名茶》,厉菁菁老师的《浙江绿茶》,陈巧丽老师的《讲讲“金华道情”》,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陈骏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陈巧丽老师幽默的语言,厉菁菁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吴玥老师在教学《各具地方特色的戏剧》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

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吴玥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各地方特色的戏剧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好各资源,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老师们在教学中利用精彩的视频片断,色彩鲜艳的图片,老师边做学生边学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比如,吴玥老师在教学《各具地方特色的戏剧》一课时,出示了金华婺剧《僧尼会》,重点介绍甩珠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戏剧里的绝活,并不是很简单的。再让学生看绝活“耍牙”、“耍金箍棒”、“眨眼”等,让学生了解各绝活的独特魅力。再看到陈骏老师的《有机茶乡话名茶》中,她请学生进行现场茶艺表演,增强了现场气氛,让在座的更能体会到茶的艺术魅力。然后她又通过短片了解武义有机茶加工的过程,又进行了快速阅读茶知识资料进行知识竞赛。在最后一个环节中陈老师设计了创作广告语,拓宽了学生的课堂思路,快速有效地进行了课堂反馈。 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厉菁菁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陈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陈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陈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

二、研中训

我校的研中训主要体现在研究课题和校本教研过程中培训。

我校的科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促进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不同层面关注学校、关注课堂、关注师生发展为目标追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1)抓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坚决避免“开头轰、中间松、结尾空”的形式主义倾向,确保研究有实效。每个课题要开一节全校性的研讨课。

(2)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校本培训,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学校的

中心工作,进行校本培训,拓宽培训途径,专家引领与校本研究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主题演讲与沙龙研讨结合,研究一个课题培养一批教师,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9年,在教育部门组织下,全校课题立项16个,结题20个,获奖10

多个;100多篇论文获奖;26篇论文发表。

我校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每个备课组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研讨课,全面提升全体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促进教师专业化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六:立足语文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发展

立足语文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发展 作者:杨彪年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5年第03期

【本文系201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专项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对策研究》[GS(2014)GHB1338,课题研究者:杨彪年]的部分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教研机制创新与区域整体推进策略研究”[FHB130503,课题研究者:杨彪年]的部分成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地开展语文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抓实校本培训,夯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

校本培训,要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以学校为阵地,立足岗位,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夯实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的再延续、再拓展。但是,校本培训中一直存在方法陈旧、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效果当然就差强人意,怎样才能解决这些弊端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立足校情,严格培训管理。

1.明确目标。校本培训的目标是“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一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精神的支持。二要开展通识培训,重点是《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大会暨首期管理者通识培训领导讲话及专家专题报告》等鲜活生动的素材资源,让教师了解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况,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成果,研究和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改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三要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着力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语文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政策法规,让教师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要求。同时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2.选择内容。对教师的培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兼顾实践操作,重点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理论培训,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培训。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教师初步了解新课程改革目标理念、课程设置等,从理念上认同课改的价值。在实践操作方面,教师不仅要从概念上理解新课程,而且应在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尽可能设计一些分组讨论、交流发言、专家对话、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活动,让教师通过活动体验新课程的思路与举措,并对新课程进行了深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效果。

3.严格管理。要精心策划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组织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将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培训作业完成的情况纳入学年教师考核之中,确保校本培训取得实效,让教师有所收获,真正促进教师语文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讲求实效,创新培训方式。

校本培训的效果不仅来自于培训内容,也体现在培训方式上。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创新培训形式,力求灵活多样。一是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以自学为主,认真练好语文内功。二是学校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选派教师赴北京、武汉、银川等地观摩学习,考察学习回来后在本学科内示范推广。邀请专家、学者来我校交流研讨。学校先后与河北衡水中学、山东省昌乐二中、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银川第一中学、酒钢三中等国内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王大绩、王明中、苏云龙、窦桂梅等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辅导,学术报告、名师讲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通过校本培训,开阔了教师视野,拓宽了思路,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快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二、提高课堂效益,引领语文教师的专业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校本教研应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基准点,通过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改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建立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质疑,在认知、情感与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感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指导,以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为努力的方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施课堂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提出了符合校情、学情的“卡片式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实施 “卡片式五环节”教学模式中,以“卡片”为载体,秉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能学不教”的理念,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问题主导课堂,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预习展示、讨论交流、训练提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实现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

三、深入课题研究,帮助专业成长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它一头连接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头连接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一句话,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作为有力抓手,建立三级开放式教研网络的基础,不断强化教师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增强教师研究内驱力,采取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途径,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我们与省课改办、省教科所共同主持的高中新课程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教研机制创新与区域整体推进策略实践研究》正进入总结阶段,一旦研究成功必将为全省各普通高中破解课改难题,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四、注重教学反思,丰富专业内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运用理智的力量对自身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和事件进行冷静思考和总结,以期获得对专业活动的教与学意义的理解,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地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性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学生学习新方式及师生互动机制。

(一)用好比较法。

教师要广泛参加听评课活动,潜心研究他人的教学长处,尤其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主动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时时反思自己教学中成功与失败,寻找自己在理念上的差距和处理方法手段上的差异,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落实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在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开展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模式。首先要界定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梳理,通过调查分析、综合比较、文献研究等方式,找出问题的成因或症结所在,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办法,形成初步方案,再按照计划开展有目的、有步骤地实践行动,得出结论。在行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反馈,从学生中不断地获取信息,并根据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观察和评价建议及时修正方案,以确保研究的质量;最后提出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同事讨论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共享研究成果的目的。

五、整合课程资源,健全课程体系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应当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编写语文校本教材,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严格落实课程方案,认真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科学规划学校课程,按照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四个类别,建立包括修身类、兴趣类、竞赛类、科技类、人文类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让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种课程和谐对接。

总之,推进语文校本教研,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校本教研。为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掌握专业知识、丰富理论素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

编辑 张晓楠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七: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邓绍志

【摘要】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措施,我校围绕校本研究的激励机制、平台构建、方法探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

【主题词】校本教学研究 教师 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在六年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舞台。

一、运用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源于教师的交往与参与,运用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之间横向的交流与分享,才能形成共同提高的团队意识,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我们运用目标激励、需要激励、榜样成果激励等外部诱因,致力于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学习氛围。

1.目标激励——引导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全面认真地分析各年级、科组、专业特点,归纳总结其普遍性,从上至下构成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同时制定出有效的实施计划、信息反馈系统和检查评估制度,从德、能、勤、绩、责五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实行量化积分考核。通过责任目标激励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汲取新技术、新知识,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

2.需要激励——我们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点表现为实现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而许多教师把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负担,将工与学割裂开来。学校的任务是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强化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校本教研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后劲。我们将中高级职称的条件细化成表格印发给教师,指导教师对照条件制订个人职称晋升计划,促进了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完美结合。2003——2007年我校位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40人晋升为中级职称,20人晋升为高级职称。2005年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管理条例》,随即进行了富有实效的骨干教师的评选、管理工作,培养了校、镇、区、市四梯队骨干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34.5%。

3.成果激励——用校本教研中各方面的典型和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我们制定了《华光中学教育教学奖励方案》,设立了贡献奖、教学成绩奖励、岗位奖、综合考核奖等项目。我们通过组织举办教学论坛,评选教科研优秀论文、优秀资源;通过优质课比赛,评选教学能手;通过教科研成果展,评选学者型教师;通过开

展责任目标考核,评选先进工作者„„运用激励机制,营造了浓烈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创设了“我在学,你在学,他在学”的良好环境。几年来,教师在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作品15篇,论文获省三等奖以上42篇(全国一等奖16篇),课例获区一等奖以上4个(其中全国一等奖2个),教学设计、课件获区一等奖以上27个。

二、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构建三级学习平台,致力于改善教师的思维品质,发展共同愿景,是促进教师成长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应把“学习化”作为校本教研教师管理的强化手段,引导教师实现由职业型向事业型、应试型向育人型、单一型向复合型、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唯有注重团队学习机制的建设,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处在校本教研中的导向作用。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教学处负责履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制订系列学习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督促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第二,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阵地作用。构建学科教研组学习平台,抓好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建设是关键。学科组长是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是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学科组长只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带领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项措施。我们的做法是制定责任目标、坚持培训制度、组织典型示范。制定责任目标即制订学科组长月工作、学期工作责任目标,以规范学科组长工作行为;坚持培训制度即一月组织一次教研学科组长培训,让学科组长做抓实校本教研的明白人;组织典型示范即坚持问题为本的校本教研方向,提供在问题中学习、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提炼问题的范例。从而更新全员观念,改善全员心智模式,净化全员精神世界,提升全员教科研品位。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着眼于解决教师的“三个格”——重视新老师“入格”培养,中青年教师“上格”提升,全体教师的“合格”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师德规范的学习,明确师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方向的学习,积极参与教改科研;坚持教育教学实际案例的学习,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学习,借石攻玉,形成教师个体的风格特长;坚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习,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保证措施是建立教师校本教研个人档案及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三级学习平台,铺设了校本教研的旅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抓实七个结合,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

校本教师专业化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以校为本,以校为中心,以校为基础,要在学校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采取抓实七个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条件和舞台。

培训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校本教研是教改科研的集散地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战场,是联系教育理念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地学习,学习与工作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在实质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此我们理顺了“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校本教研,根据校本教研进程组织学习培训,根据教研成果评价学习效果”的工作思路。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接受新理论,应用新技术,进行实验创新,出成果,出经验,出论文。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行了“交流式”的集体备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上学期期末,学校组织部分家

长、学生、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学生中存在“完成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试行了“教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备课模式。新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参与,课后自觉巩固。备课具体过程为:(1)、寒暑假备课。寒暑假各人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二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3)、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自主学习方案”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自主学习方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自主学习方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自主学习方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自主学习方案”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即进行课前备课,使自主学习方案具有个性特色。(5)课后备课。第二天师生共用“自主学习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自主学习方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自主学习方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从试行近一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还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培训教育。一是通过每月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二是及时向教师传输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让教师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自觉主动工作,讲奉献、比贡献的师德意识;三是开展专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树立以学生为本,真心关爱学生的师德风尚。正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培训活动,造就了华光中学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虽地处农村,虽然学校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但教师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一直以来,教师中无违法现象和不良言行。

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学习学习相结合。学校坚持定期校本培训学习和教研制度。通识性培训学习内容,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如先后统一组织了三轮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操作基础、课件制作、主页制作技术)、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方案”研究,怎样听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培训学习。规定学科教研组每周半天的教研时间,集中研究实际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的培训学习由教研组分散组织和教师个人自学,学校加强督导与考评。这样把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既有学校统一要求,又有各教研组和教师自我需求,有效推动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校内培训与校外访问相结合。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对外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把握最新的教育信息。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省外学习达61人(次)。为让教师接受新课改信息,我们在我市课改前的2001年就组织了全体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到深圳南山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学习;为构建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模式,2005、2006年先后两次派行政、科组长、骨干教师共21人到江苏梅岭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考察学习。学校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举行培训讲座达15次。

交流提高与督察考评相结合。学校结合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课堂结构模式研究等教研活动,以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课交流,每周一节主题研究课。教研组组织教学设计、听评课、教学反思与教学再设计等活动,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同时,每

学期都认真贯彻学校、级组、备课组、个人四级课堂教学调查,及时反馈意见,重点抓好备课组和个人的教学调查工作。每学期进行的教学处、级组、科组三级课堂教学抽查都在100节以上,课后听课负责人与每位教师就其课堂教学交流、研究,和上课教师一起感受上课的“乐趣”,共同探讨遇到的困难。改变了过去视导单一的评价功能。“抽查听课”活动结束后,召开教师大会进行研讨性总结。

示范引路与教学评优相结合。学校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指导作用,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校对指导工作进行考核,作为发放津贴的依据之一,二是按照教研活动的整体进程安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均承担有相应的教研任务,每学期必上一次示范课。同时,为了激励教师培训学习和教研工作,学校每学期均要举行课堂教学评优大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了一批教师的成长。

常规培训学习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要提升办学层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几年来,我们本着“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科研要提升学校定位”的思想,加大了课题研究管理的力度,从课题的立项到具体的研究过程都有专人跟踪,激发了教师科研热情,增强了教师科研意识,学校课题研究从无到有,从低级别高层次,从走过场到注重实效,始终呈现一种不断提升的态势。现经审批立项的校级课题有20多项,区市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其中中学教育学会十五规课题“优质语文教学研究”通过了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并被为课题研究的一等奖。

着眼义教特色,抓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索,我们才刚刚起步,许多新的课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坚信,在校本教研这片沃土上,勤耕不辍,定会硕果满枝。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八: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 “一点穷追” 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 “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最后,最终为教学实践服务,实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教师在书本和报告里学到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需要经过在实践中感悟并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才能转化和提升为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学知识和实践智慧。通过实践研究得出的不仅仅是一节好课、一个好策略,同时还能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琢磨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课堂组织技巧。久而久之就会发现,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精彩人生。

教育是群体的事业,教学是一门需要交流、切磋的艺术。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同伴互助,交流互动。同伴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在互动中迸发思想火花,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使教师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收获快乐,积累热情和信心。形成1+1>2的效应,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使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总之,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助推作用。要想由“经验性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重要的途径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从事教育研究会让教师从零散的教育碎片中,凝炼出教育的美玉;会使教师从经验层面的重复,上升到理性光辉的照耀;教师崇尚研究,会使教学在平淡中显奇崛,会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呈现加速度。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九:浅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在这个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不思进取,故而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

首先开展各方面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一、加强学习,大力开展“校本教研”。

开展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起初,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务处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安排每周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开展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加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教师学习自觉性。

二、开通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

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

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学校为老师配备了五十多台电脑,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走出学校,开阔科研视野。

学校应该经常性选派老师们到外调研、学习新理论。老师们带着问题与困惑走出去,带着启迪与思考归来。

四、学校组织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科研培训,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好一堂课等。要求每位教师作好笔记,并写学习心得,以此帮助教师成长。

其次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我认为,教育科研的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帮助教师有机地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所谓的“研究热情”“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撰写”能力等等都隶属于教育科学素养。它们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惟有其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心性的滋养。

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故事”,其中包括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用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用爱心转化后进孩子等等。而在教师的教育随笔中,我们同样也看见了很多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很显然,这些教育素养更多的是教育科研过程潜移默

化带给老师的。

培养教师的反思力。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这堂课的闪光点在什么地方,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做好分析纪录,即教后记;每两周总结一次教学中的得失,写一篇反思纪录;每半学期在总结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件的基础上,写一篇叙事研究。使老师在反思中提高课堂效益,在反思中成长。

老师通过写作,促进了教师学习由阅读型学习、实践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向写作型学习的转变,发挥出促读、促思、促选择、促创新的综合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只有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篇十:园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

番禺区东城幼儿园 卢洁贞

现状的分析: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日新月异,催生出了新的培训方式——即园本培训。理想的园本培训教研方式不是教师的各自为战和孤军奋战,而是群体合作研究。它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在园本培训教研中不仅要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要素,而且还要形成有效运作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使幼儿园获得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行为改善的园本培训教研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学期,东城幼儿园承担了“幼儿教师培训与其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课题产生的背景,首先是为了配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针对我区幼儿师资队伍面临一些急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职业素养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二是教育理念比较陈旧、缺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三是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安于常态,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四是幼儿教师虽然已认识到应该加强职业素养,但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迷茫无措,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区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方向和主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园本培训教研活动,前段时间,我们对教师的培训需要和专业成长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查,课题组对番禺区全区四大类幼儿园的教师培训需求作了抽样式问卷调查,包

括省一级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区一级幼儿园、未评上等级幼儿园四大类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60份,回收问卷2459份,问卷覆盖了各层次的教师群体,最后课题组形成了调研报告,其中对教师的培训需要度的调查显示中,教师对培训的一个需求度是非常强烈的。1804位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培训非常必要, 占调查人数的73%。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的仅为58人,占总人数的2%。剩下的500多人对培训需求度表现为一般强烈和不是很强烈,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都认可培训能提升专业水平,改进教育教学。

图注:

那么今天大家也意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确是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蹴(cu↘)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让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呢? 园本培训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对园本培训作一个深入的剖析:

一、关于园本培训内涵的剖析

(一)园本培训含义

什么是园本培训呢? 所谓“园本”,意指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幼儿园,二是在幼儿园中,三是基于幼儿园。为了幼儿园,指园本培训所要解决的是幼儿园和教师教学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在幼儿园中,指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任职的幼儿园中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基于幼儿园,指教师培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幼儿园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具体来说,园本培训指的是幼儿园对教师的培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和专业指导下,以幼儿园为培训基地,由幼儿园组织管理,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需要安排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园本培训具有“工”与“学”统一、“管”与“学”一条龙、“学”与“实际”密切结合的特点,做到教师不离岗,把“学、做、研、训”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做到从管理到培训有幼儿园层级领导统一负责,做到培训内容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二)园本培训与园外培训比较

园本培训与园外培训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的两种培训模式,它们的培训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园本培训是基础培训,是全员参与的群体培训,园外培训是园本培训的补充和升华,只限于部分人员参加;园本培训的重点是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园外培训重点在系统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

(三)园本培训的今昔对比

在园本培训措施出台前,各地各园均有园本培训的内容,如:科组活动、专题讲座、课题研讨等,这些活动不少幼儿园也相当重视,

搞得颇为活跃。与现在的园本培训对比起来有几方面的不同点:

(1)园本培训纳入国家培训计划,有系统而长远的计划安排,过去的教研活动是学校的短期行为,缺少系统性的长期计划安排。

(2),园本培训在一所幼儿园是按照教师的层次分档安排,过去的教研活动是全员工安排,不分教师的层次,以科组为单位,吃“大锅饭”。

(3)园本培训是由园长一抓到底,园长是第一责任人,过去的教研活动是由业务园长负责,不突出园长的责任。

(4)园本培训有阶段性考评制度,过去的教研活动缺少专门的考评制度。

(四)正确认识园本培训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位置

就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而言,园本培训作为开展幼儿园继续教育的重要策略而倡导,因为它拥有铺开全面、充分利用各校的教育资源,解决各校的实际问题的优势。但就整个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而言,在实现整个国家的统一而高标准的培训中,园本培训只能起辅助性,它并不代表高标准的培训。据了解国外的在职教师培训却采用分期分批的园外培训。而鉴于我国教师队伍庞大,目前教育资源不足,把园本培训纳入国家的师资培训计划是我国的特色之一。园本培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别对新教师的培训效果是无可取代的。

二、教师园本培训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并以《纲要》为指导,在实

践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教研方式,使教师在园本教研中体会到主动、合作、研究的喜悦,这样的教研方式才能真正调动教师学习的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 有利于教师良好师德风范的培养。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和调节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特殊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新教师对师德要求认识是不清晰。园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师德训练,使他们认识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完全取决于业务水平,而是取决于德、才、识、能的综合素质,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品行。提高教师的师德观,打下了他们今后良好发展的基础。

(二)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促进学以致用是园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园本培训对教师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能满足教师的多样化的需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自学内容,研讨的课程,切合实际,学以致用。园本培训有经常性特点,是一种在岗培训,可以渗透和结合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和业余生活中。园本培训的实践性很强,在培训中,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学,围绕问题反思,把“学”、“思”、“行”紧密结合起来,学到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三) 有利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园本培训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培训目标、内容、实施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征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育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培训效果"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01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