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

2016-01-10 16:04: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一:我的小学语文观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一:我的小学语文观

我的小学语文观 我一直主张语文的“非功利”教学,即不提倡把教学目标过细分化,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必须完成当下的目标任务。比如:搞每课目标,每单元目标,并要求全体学生把知识要点在每堂课中,在每天的学习中,在每周的任务中全部“过关掌握”。这样只会让学生变成机械收纳“语文碎片”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学习中也是无效和痛苦的。要知道,语文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不必在意眼前一定要让孩子们掌握到什么程度。小学教育要做的首先应该是让孩子们爱上这门学科,并对这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或者感悟。

我认为,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教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不凡的语文素养,而这样的素养来自于对语言和文字基本规律的学习,来自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吸纳,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并依托自身形成的生活哲学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不断地修正自已,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最为主要的支撑。

然而我们处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学校教育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影响。把语文教学放在“大语文观”中进行,而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目标,为应对考试服务。故而,我把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划为几个大版块去尝试:

1、 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

2、 兴趣中广泛阅读,增强“语文”积淀

3、 培养真性情,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真真实实

4、 表达真性情,以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小学生写作应“以事生文”,有事件,有情感而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不必追求表达的精美,重在真情真实的表达。非“以文生事”地去编造组合)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放弃“功利”思想,不用在意在某个环节的掌握程度。因为四个环节并不是前后独立存在的,而是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所以,我把老师们历来重视的听写、扩词、有目的地写句子看得很轻。要去做,但不要让孩子们带着“任务感”去做,今年不会的,明年也就会了,只要孩子们快乐地参与其中并有所得。“感悟与成长贵在积淀”所以,我和孩子们一起用生字编不太像儿歌的儿歌;用随机选择的生字词语编故事并帮助他们动手制作成小书在班上“出版发行”;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堂上读《小屁孩日记》等好多课外书;和孩子们一起用“百度”搜索资料,筛选并拼装“作文”;和孩子们一起排演在网上搜索到的简单的课本剧;和孩子们一起给山区的同年级学生写贺年卡……而语文课本,只是被我们熟练的朗读过后,能答上与理解内容相关的问题即又进入下一课了,深挖无益,况且语文教材的内容也有很多已经不适合现在这样认知程度的学生们学习了。字词的掌握我都用了很轻松的方法,(这里不细说)有80%掌握我就满足了。尽管主会令到考试成绩不尽人意,但我愿意坚持我的教育理想!同时也希望国家从上到下改革考试制度,让更多的“学生素质的表达”能通过合理的“考试形式”呈现,让学生不再为以往和现在这样形式的考试所累。

近年来,一直忙于班级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学校的教学科研事务,同时也被两地分居的家庭事务所拖累,也没有时间把平时琐碎的想法好好进行整理。想法很多,困惑也很多,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更多专家的指导与点拨。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二:2015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2015年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左传》

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孔子《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有“尊圣”之称。

4、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由其及其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扉、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

5、庄子《庄子》

庄子,姓庒,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老庄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和《周易》《老子》并成为“三玄”,文章体制以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6、楚辞

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编撰者)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中国汉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因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7、屈原《离骚》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8、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尊称“史圣”。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太史公书)。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成为“班马”。《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共3000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三十世家(王侯传)、七十列传(名人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典章制度),共130篇。 9 、汉乐府

古代民歌又一次大汇集(诗经),与《诗经》不同,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女性题材占重要位置,由杂言趋向五言,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10、《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代表作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等。

11、三曹

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建安文学代表。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祖德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

12、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祯。孔融成就主要在散文,诗歌成就最高者为王璨、刘祯,王璨的赋也很好。徐干诗文兼善。陈琳、阮瑀在章、表、书、记方面的成就比其诗歌创作要高。应玚现存诗作只有数首,难以对其判断。

13、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14、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大多表现男女恋情。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多五言四句,较单调。代表作有《子夜吴歌》《子夜四时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数量不多,但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刚健,形式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代表作有《刺勒歌》《折杨柳歌辞》(《木兰诗》《陇上歌》。

15、刘勰《文心雕龙》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古代第一篇文学批评著述。他主张文学作品应有“风骨”(充实的内容)、华美的形式(文采),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条标准(六观)及其必须具备的修养,系统阐述了先秦以来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唐朝刘知几的《史通》、清朝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并称中国文史批评三大名著。

1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诗文集《王子安集》,最著名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代表作《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初唐最杰出的文学家,对当代及后世文学发展影响均很大。

18、边塞诗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杰出作品如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奉送大夫出师西征》等。

a、高适,有《高常侍集》等传世,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别董大》,其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走马川奉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王昌龄是盛唐浪漫主义重要作家,也是边塞诗派重要作家,主要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孟浩然《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都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世称“王孟”。世称“王襄阳”。

20、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2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蜀道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有兼有游侠、刺客、道人、策士等的气质个性。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代表作有《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2、杜甫《望岳》《春望》《望楼》《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被尊称为“诗圣”。杜甫诗歌在语言上“沉郁顿挫”,杜诗有“诗史”之称。

23、韩愈《师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诗歌上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当然他的诗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24、李贺《雁门太守行》《梦天》《苏小小墓》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作诗以苦吟著称,最大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25、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号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

26、柳宗元散文《永州八记》《捕蛇者说》诗歌《江雪》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27、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三: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非常清晰明确并深深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目标。

1、各年段教学目标

低年级

(1)识字、学词、写字。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教学重点就是识字、学词、写字,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写字,尤其忽略了写字的时间,在这里明确提出要在时间上训练上给予保证,每节课书写时间不少于8分钟,这个是非常科学的做法。但是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关系,常常在课堂上讲的很匆忙,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字,而是布置到家庭作业中,让学生在课后写,其实我们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那么课上少讲,课后弥补的办法很不可取,因此说课堂上写字的时间一定要给予保证。

(2)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重点放在读正确上,不要求读出感情。那么什么是读正确呢?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读正确就是把每个字读对字音就行了,其实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具体来说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前后鼻音的读音,在以前我们前后鼻音不分,基本上读不了前鼻音,但是现在教师年轻化了,应该能解决这个难题了。第二个要求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轻声在低年级我认为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我觉得儿化音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到了中年级甚至高年级都读不好儿化音,常常把“小鱼儿”读成了“小”“鱼”“儿”,在这里呢提醒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变调呢是小学语文语音中的一个难点,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变调。“一不变调”我们基本能处理,“七八变调”现在也基本不强调了,那么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上声的变调和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变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两个上声相连,例如“领导”“买米”“好酒”等这样的词语,可是经常听到孩子们是这样读的“214+214”,这样我们听起来很别扭,可是有些人就会说了:每个字我们都读对了呀,其实呢,这是没有注意到变调,当两个上声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也就是说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语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字的读音变成二声,那么就应该读成“领导”“买米”“好酒”。另外一个是ABB式和AABB式的形容词的变调,这个涉及的内容太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在这就不能详细解说了,如果哪位老师有问题可以下来我们再探讨。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这个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多范读,多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以上四点就是对读正确的全面解释。

(3)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可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理解整篇课文。在理解词句方面只做这些低浅的要求。

(4)积累语言,好词好句,优秀段篇,要让学生多记多背。

以上我们说的是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低年级教学重点是字词的教学。 中年级

(1)继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不仅理解词句意思,而且要体会其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理解词句的方法,这一要求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低年级只要求理解词句意思,而中年级不仅要求理解词句意思,还要求体会其表达效果。

(2)重视段的教学,包括自然段和意义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求:

A、一是理解本段话的意思,理解主要内容。

B、二是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弄清自然段和结构段的顺序,了解构段方法。

段的教学时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上接低年级字词句的训练,下为高年级阅读教学

做铺垫,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读段、写段,并弄清段中有几句话,他们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先分后总,先总后分,从而了解构段方法。在写段训练上抓住重点的、有典型意义的片段让学生仿写,例如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后,学生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个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段。或者学习了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构段方法之后,也可以让学生仿写一段,这样可以更好的训练学生对段的认识和掌握。

(3)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流利有感情地读,读后有自己的感受,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批注。

(4)略读课文,粗知大意。

我们为了不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课文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而略读课文,课标讲得很清楚,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这就不应该在词句上深究,而应该把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地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上,所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一定要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定应该是学生更加独立的粗放式的教学。我们主张略读课文用“几遍读”的方法来教,每一遍读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由高到低:

A、第一遍读,要认识这一课要求认识的字,还有少数难懂的词。

B、第二遍读,要把课文读通读顺。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定要落实,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老师要做一些检测,要落到实处。

C、第三遍读,通过快速地默读,能够捕捉到文章的大意,也就是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肯定会出现内容不完整、语言不连贯的情况,如果此时教学就马马虎虎过去了,每节课都在做这件事,每节课都不落实的话,那么我们时间花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没有形成,所以说你训练什么就要训练实,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当然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体裁的文章概括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一篇写事的文章就不能少了时间、什么地方、主要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还要求语言要连贯。

D、第四遍读,捕捉使之感动的、写得好的、美的句段并揣摩其写作方法,品味语言,让学生快速浏览,你最欣赏的语言是什么?精彩的、给你留下印象深的语言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事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人物是谁?你感到哪方面的写法可以学来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做些交流。

到这儿,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了。

(5)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以上我们说的是中年级的教学目标,它的侧重点是段的教学,因此每位中年级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高年级

(1)继续进行词句训练,可见词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的工作,每一学段都有要求,只是要求的力度不同,但是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些高年级教师对字词置之不理,而导致学生错字连篇。其实必要的字词还是必须要落到实处的。

(2)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这里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这三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我认为它就是高段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详细地解读:

首先第一个,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这一要求与中年级的“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相比,又有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它的关键词在哪里呢?——准确。高年级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那么如何做到准确呢?例如:对于一篇比较长的课文,学生初读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在这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比较啰嗦,内容不够简练甚至抓不住要点——那么这时教师提出要求,能简练些吗?——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回答,的确简练多了,但是要点不准,而且语言不连贯——这时,再让学生读读

文章中那几个场景那几个场面——然后学生可以提炼出标题,根据大家提炼的标题联系课文内容再来说——这时,学生基本能准确清楚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到此我们还不能结束,一定要让每个同学说一说,并让学生回家写到笔记本上。经过这样细致条理的训练之后,我想这一目标会很好地达成。

第三个,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而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课有些阅读课上,我们语文老师大多重视了文章内容的分析,忽略了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中那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却不引导学生去品味,导致学生语文素养的停步不前,下面我举几个例子,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如果换成“到”“过”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较的确能感到“绿”字有生命力,让人仿佛看到了满眼绿色的江南;再如《狐假虎威》中“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与“狐狸馋得流口水”这两个句子,通过省略“直”字后与原句比较,让学生品味出了这个“直”字活现了狐狸的馋相,除此之外,阅读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以下一些具体的表达方法,如何拟题,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描写说明,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学习过度照应。教师一定要抓住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有浓浓的语文味。

(3)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也有不同的教法,抓住文体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里提出了一个概念——文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存在一个问题,不管什么文体都按照一个模式来教,其实课标讲得很清楚,要教给孩子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读诗歌,读一般的记叙文,读小说,读说明文,读简单的论说文,都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什么?就是根据不同的文体文章的特点。文体——它本身就内在的规定了阅读的姿态,问题不同阅读的着力点也就不同。

(4)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可跳读,猜读,一目十行地读。

以上我们探讨的是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下面我来谈一谈值得注意的地方,现在我们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各个年段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的现象,当然不到位的情况也同时存在。明显的表现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向高年级靠,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学靠,在分析内容上层层拔高,甚至高年级的阅读语文课有文学作品分析课、文学作品赏析课的苗头。例如:低年级如果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更多地用在课文内容频繁的提问、问答上,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势必减少识字、学词、写字和朗读课文的时间,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学词、写字就叫不到位。为什么,课标讲得很清楚,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课标的修订稿在加强识字教学,特别是在加强写字教学上又重重地增加了一笔,有更详细的要求。再比如中年级应该重视礼节词句、加强段的教学,如果中年级不重视词句及段的教学,就叫不到位,而是在篇的教学上加大力度,这就叫做越位。因此,每位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标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个学段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我们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不至于有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

前总认为自己是高段教师,只要弄清楚自己所在年级的课程标准要求就行了,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提出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小学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是: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由于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所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略有不同:

1、识字与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所以,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写字方面,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在上述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但无论哪个学段,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2、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第一学段侧重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以及自己的体验,初步获得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3、写作

关于“写作”教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二学段开始“习作”, 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第三学段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让后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4、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所以,第一学段重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重在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强调合作精神,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而,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总之,无论哪个学段的教学,教师都应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提出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是: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下面结合新课标谈谈小学语文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

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

1.加强识字、写字、识词教学。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

教育的渗透

第五小学 张 雪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在小学低年级中还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性。“诗言志,言为心声”。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传播、宣扬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

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一、讲读课文中,寻找最佳“结合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讲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如何在讲读课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讲读课文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缺乏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

手,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的,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潜移默化的教

育。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源,虽能心显。”这就是说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内容,而后才动笔写文章,所以在文章中就一定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通过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

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古诗和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

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作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或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经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

(一)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

学生非常喜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不注重了解人类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不爱参加家务劳动,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可以以写作训练为表面动力有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在班上组织学生包饺子等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既能亲身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又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一年四季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还可组织学生表演热爱大自然的童话故事,如表演假如我是XX X(小花、小草、小树)遇到不爱护环境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写出

生动感人的想象作文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写作文,通过作文训练受到教育,以达到育人目的。

(二)通过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

道德发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体提升的过程,对它的评价因此也应该关注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极其和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人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如评价别人写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方面去分析评价,还可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谴词用句中去评价,让大家从别人写的好词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评价分析作者的目的,如文章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使学生从评价别人的好文章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利用别人文章中的情趣来影响自己,以悲胜怒、以悲胜思、以怒胜思、以思胜恐、以忍胜喜、以喜胜悲等。

实际上,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许改作文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指导。一篇文章无论写得是好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所以,评论一篇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评论过程。通过互评互改,学生的心灵在相互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相互启迪中得到升华。因此,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五:语文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题

一、文学常识。(40分)

所谓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 史书 的意思。

2.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几句

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功亏一篑 。

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论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史记》 。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 《一千零一夜 》 。

5.《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小说以 贾家、王家、史家、薛家 四大家族为背景,

以贾宝玉,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兴衰史。

6.“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出自马致远的小令名作 《天净沙,秋思》 ,

这一作品被誉为“秋思之祖”。

7.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孔子 和孟子,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

9.“初唐四杰”指 王勃 、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0.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李白 。

11.东晋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他的代表

作有 《桃花源记 》 „„

12.巴金的《雾》《雨》 《电》 被称为“爱情”三部曲, 《家》 《春》

《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

13.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一文。

15.“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人类和

自然的历史面目。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这段话选自美国女作家 海伦。凯勒 写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16.4月23日是“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

“ 世界读书日 ”。

17.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和环境描写。

18.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 论证 。

19.写出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0.明代的顾宪成写在东林书院的著名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 。”教育学生既要读好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

21.《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立意高远。作者周敦颐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

赞颂荷花的高贵品质,表明自己 洁身自好 的高尚情操。

22.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其后写下了 《男生

日记》 、《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等作品,在学生、老

师和家长中反响巨大。

23.茅盾在1932年完成的长篇小说 《子夜》 发表后,震动了上个世纪三

十年代文坛,成为现实主义新小说的里程碑。

24.《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 徐志摩 的作品。

25.冰心原名 谢婉莹 ,她的作品以母爱和童心为主题。

26.“芦柴棒”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

27.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诗句:“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

而蓬勃生春。”这“辽远的一角”指的是 解放区 ,抗日战争必胜的希望所在地。

28.保尔·柯察金是苏联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主人公。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29. 法国的莫泊桑 和俄国的契诃夫 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二、阅读短文,答题。(30分)

(一)变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

个问题。”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

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①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

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

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2分)

顿时 收敛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什么呢?(2分)

想让爸爸同意她到农村搞乡镇企业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2分)

(1) 欺骗他

(2) 下乡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很虚伪

(二)一条金项链

“不!”她对服务小姐bào qiàn A 地摇摇头。连两元钱的门票她都觉得

shē chǐ B ,何况令人咋舌的洋酒。

舞厅里,乐曲如山泉,从高不可测的山颠流淌下来忽明忽暗的彩灯勾勒出chuî

yuâ C 的身影和飞旋的脚步。

她有些后悔,考试刚完只不过想放松一下,怎么鬼使神差地来到这里。她目光无

意识地四处游移,忽然被桌脚一丝晶莹的光牵引住了。捡起来一看,“啊!”一条金项链!

她的心突突直跳,手也有些发抖,不由环顾四周,人们舞兴正浓。静思片刻,她来到服务台前。

“要点什么?”“广播找一下失主。”她托起项链。

服务小姐杏眼圆瞪,惊讶地看看项链,又加倍惊讶地看看她。

广播。一阵骚动哗然之后,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她面前。

“今天是什么日子?”他推过一杯饮料,目光和善地望着她。她想不到他的第一句话竟然如此。

“对于别人,今天什么日子也不是。今天──是我母亲的忌日。”

“你母亲?”

“二十年前,那时可能还没有你,这里还是一家药店。我母亲生命垂危,急需一种价格昂贵的药,母亲就把一条项链──她结婚时的嫁妆交给我,用它作抵押来换药。我带着项链来到这里,却没有那种药,便急匆匆去别处买。出门一摸,项链不见了,我的脑子‘轰’的一声,冲向药店寻找,穿过过往纷杂的脚步,我看见了项链,赶忙挤过人群去捡。可当我挤到跟前,项链不见了。我哭呀,喊呀,问谁捡了项链,求他还给我。可没人理我,我哭着奔回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等我再想办法弄来钱买药,母亲却悄然去世了。”

“二十年了,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天,这个地方和那条项链。”他出神地捻着手中的项链。“后来,我长大了出去闯世界,挣了不少钱。十年前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把一条金项链扔在地上。躲在一旁看着金光闪闪的项链,我多么希望没有人捡它,有多么期望有人捡它,喊声‘谁丢的’,可是,没有。”

“没有人捡?”她问。

“不!”她摇了摇头,“一位女士捡到了,装进了自己的皮包。”

“你应该告诉她项链是你的。”

“我寻找的不再是项链了。”沉默片刻,他望着大惑不解的她说,“十年来,每年的今天,我都要来这里,扔下一条项链。每次有人来捡,可没有人寻找失主。直到今天,我等到了,你捡了它,而且还给了我。”他眼里闪烁着湿润的光,“二十年前,如果捡项链的是你,我母亲也许就„„”

说着他从西装口袋里摸出一条金项链,递到她面前 作个纪念 他笑着解释 你刚才捡的和以前被人捡走的全部是假的只有这条才是真的

金项链在灯光下熠熠发光。

1.写出带点字的读音。(2分)

鬼使神差( ) 熠熠发光( )

2.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A. 抱歉 B. 奢侈 C. 绰约

3.给倒数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4.“她有些后悔”她在为 而后悔。(2分)

5.“服务小姐杏眼圆瞪,惊讶地看看项链,又加倍惊讶地看看她。”此时服务小姐会想些什么呢?(2分)

6.“我寻找的不再是项链了。”你认为中年男子在寻找什么呢?(2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3分)

8.小张认为第一自然段和下文捡项链一事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可以不写。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

第一卷 理论素养(20分)

一、填空题。(5分)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

万字以上。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3. 识字写字是 阅读和写作 的基础,是 低年级 年级的教学重

点。

二、简答题(15分)

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12分)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大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大领域: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六:“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如东实验中学李凤)

“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

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 李凤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我靠近两步,它就后退两步;我前进十步,它就向更远处退十步。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就在于——让我们前进。”(《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无痕”语文,我的“乌托邦”。二十八载扑朔迷离的寻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走向“无痕”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时“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巅,海潮般的愉悦和满足感心灵深处释放、延展,伴随着高峰上的洁净、安详,和谐席卷了我。我品尝到自己的生命与文本、孩子的生命相融的永恒与无限,没了阻隔,忘了自我,精神顿悟,心灵共舞,思想饱满而充实。它成为我自由、自信、幸福、快乐的精神源泉,照亮了我的语文人生。

一、缘何提出“无痕”语文教学主张

我的数学启蒙老师很严酷,对学生动辄大声呵斥、辱骂,拎耳朵,罚跪,用教鞭抽打。上他的课大家总是噤若寒蝉,如坐针毡。那时,正热播《地雷战》,同学们在他到校的必经之路上挖坑、灌水,躲在桑树林里看他摔得人仰车翻。“仇”报了,但他彻底坏了我们学数学的胃口。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教育影响孩子,影响未来,教育伟大,教师责任感厚重。语文,是精神的母体,文化的脉搏。我希望用如水的柔情营造安全的课堂,让学生身心自由愉悦,兴味盎然,用语言、文字、文化的美润泽其心灵,此其一。

第二,当今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人们的趋利动力远远超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追求。语文教学功利性、实用性愈演愈烈。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令人为之振奋的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语文老师必须守望精神家园,回归语文教育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而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实际上,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 (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想起马克思质问普鲁士当局的一席话:“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形式呢?” 语文老师不能循着考试分数来教,而要因素养之别而为。分数的蜗居里看不见知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意义世界”。同时拥有两个世界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语文素养,很多时候是通过“熏陶”“浸染”完成的。“无痕”语文,讲究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实践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理想的语文素养实现方式是“教学相长”:教学交融中‘学’攀‘教’栏,越攀越高。

其三,教学主张关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它就是生命度过的方式。“无痕”不仅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更是渗透在我的全部教育生活中,生存状态中。我和学生生命共度,喜乐相伴,休戚与共。享受生活离不开享受语文,享受幸福的语文就是享受生活。来自语文与孩子本身的巨大吸引力让我无法抗拒。心存善良,心滚烫,情火热的我邂逅语文,在爱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享受被爱的幸福。率真而为、亲和力强、童心洋溢是我的真性情。我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我不想控制他们,只是尊重他们,倾听其心声,与乐拔苦,于是我少了一般老师的琐屑的烦恼和莫名的痛楚,多了份潇洒与从容。我引领孩子们到文字深处漫步,并经由作品的桥梁去和作者进行心灵会晤,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幸福上路”载着幸福归来。

第四,“无痕”语文是契合教育本真的科学路径。无痕语文能够做到低耗高效,促进全能发展,因为它遵行身心发展规律,契合教育本真,依据年龄特征,让心灵共勉。初中生正处于向独立性转变,从少年向成人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群体不宜生搬硬套,没有明显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抑制抵抗衍生情感障碍。孩子在其中感觉不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越好,这就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二、“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内涵

“无痕”语文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教育理想。庄子、孔子时代的不言之教,就是无痕。让人去参悟,也是无痕。在近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说白了就是倡导无痕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无痕”教育主张也是源远流长的。柏拉图、亚力士多德倡导教育要协调心灵,形成性格力量,要利用让人觉察不到的方式自己观察,自己体会,让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语文无痕教育最贴近的理论,首推保加利亚的暗示教育。他认为教学应该利用亲和氛围、语调色彩、人格魅力等诸多外部因素,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接受知识,开启智慧,促成发展。

“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无痕”语文教学,即尽可能隐藏教学意图和目的,淡化教学痕迹,在伙伴化关系,生态化情境中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自由,自主,自然,本真,和谐,灵动,共生是“无痕”语文教学的特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生成知识,涵养智慧,锻造精神,教学走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胸中有剑而手中无剑”的无痕境界。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教育智慧,是语文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

三、“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实践成果

(一)以人为本,乐享幸福的语文生活

教学双方感到幸福与否,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也是检测教学“生态”状况的一条标准。“无痕”语文的核心追求是以人为本,从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师生生活的幸福感出发,以人性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度过每一堂课,师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心灵舒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慰,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想象。

五月初读《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的父亲在1985年清明节前不幸辞世,这时候,母亲最需要子女陪伴,于是便有了那一次初春田野上一家三代人的“散步”。作家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散步的情形,给读者奉献出那种背负起“整个世界”的责任感和幸福感。就在这年春天,我与家中老人一同漫步于故乡的山野江滨,亲历“尽孝”的人生体验。这样,我与所教课文便具有了深层的“对话”。然后,我将这种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引入阅读教学,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了学生的心灵。整堂课,孩子们被教师与课文双重的真挚情怀感染着,激发着,在美好的阅读氛围里幸福地漫步,体验真善美的人生真谛和文学风采。

人在生活中,也便在语文中。“无痕”语文强调和谐性,即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而是疏导,让学生主动融入,自主的体验和感受。 早春,读《世说新语》,请学生说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与“未若柳絮因风起”那句更能状“白雪纷纷”,有学生误以为柳絮类似于棉絮而闹出笑话。我当即决定带大家去对岸的公园会柳絮。孩子们移步换景,惊喜过望:那似花非花的柳絮,因风而起,飘忽无垠,漫天舞蹈。课堂中不解的意象就在眼前,有人伸出手遮挽,有人鼓起腮帮吹风,有人追着柳絮奔跑,甚是浪漫。

“您一直都是’人气指数’最高的老师。我每上您的一堂课,便是一次享受。哪怕是一次考试、一次默写。您不像那种循规蹈矩的老师,那样的话,上的课也只会无聊、乏味。虽然您的面容不如英语、数学老师年轻,但在我们眼里,您是一位活泼、可爱、常爱和我们嬉戏的小姑娘!我感到了您那股强烈的爱,让我温暖、感动。全班同学一定都感到了这点!”(学生蒋陈鸣)

教学的过程中伴随着让我们感怀的诸多细节,我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与它们相与、想恋、相爱。由是,我的爱,爱上了语文,我的心,交给了孩子。零距离使人融,使人亲切,使人幸福,使人与人产生爱的火花,使心与心产生情的雨露,产生真实可掬的美妙感觉。

(二)以文化人,乐享丰厚的精神大餐

有人说,“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求别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文化。”成尚荣先生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教师和儿童既是文化的体验者、享受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所以,文化使者——教师对儿童的引领,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无痕”语文主张教师以文化的、人文的、道德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语文学科背后是一个广博的领域,这里有足够多的美,足够多的智力历险,足够多的探索发现,吸引每一个学生。顺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兴趣爱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潜移默化,聚沙成塔,善莫大焉。

听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寻找流行元素的文化根脉,苏轼的《·卜算子》,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自然进入孩子们的视野;受张艺谋意象系列启发,教学中我们的“白鹭意象”“杨柳意象”“荷花意象”“枣核意象”„„渐成

序列。细雨如水,相融无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无痕对接,使课堂丰盈多姿,精彩纷呈。课堂教学与生活在我们是“联通公司”,在这个公司里我们拓展了许多业务,从这家公司里走出去的业务员们,语文素养自然胜人一筹。

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敢发言、敢思考、有个性的氛围,对学生的赏识的语言和口头评价充满机智和幽默,让学生备受鼓励。这就是一个课堂的文化。

《口技》 “妇梦中咳嗽”。问及为何咳嗽,众说纷纭: “妇抚儿乳”“妇拍而呜之”,冻了; “微闻有鼠做作索索”,用咳嗽吓唬老鼠,不想起身对付,她带孩子,累了;“梦中咳嗽”,不是吓唬老鼠,她睡得很香,是自然咳嗽,我也有过。咳嗽无意识,而老鼠被吓着,因此更有趣,敲山震虎,巧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在此之前,妇人感觉到起火后的烟雾,所以咳嗽,呛了;以动写静,为救火场面到来蓄势,引渡,妙了„„我们的课堂时常如此,火了!

严清主任如是说:李凤追求的是“无痕语文”,这里的“痕”,其实指的是“雕凿”,是板着面孔的教化和符号系统的理性压迫力。李凤试图在她的语文课堂里,引领学生去作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愉快之旅。她希望这种“旅行”尽可能让学生轻松一些,在不知不觉中对语文“美的历程”完成“幸福徜徉”。

近年来,我撰写的“无痕”语文教学实践的数篇文章见诸《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践行“无痕语文”教学思想的公开课及讲座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反响。

(三)以智启人,乐享绚丽的创新之花

“认知教育总得要传授知识。但有一样东西比知识模糊,不过它比知识更伟大,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人们把它叫做智慧。也许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但未必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智慧。”(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是靠内心生成的。要让学生有智慧,就要打开心灵之门,让他敞开,让他快乐,让他自由。

在我班上,孩子们享有充分的自由。有时,我把讲台让给他们,有时他们主动请缨“借讲台一用”。孩子们质疑的人物“妹仔”,关注的细节“金盏草” ,留意的“没有风。”后面的句号等成为课堂中不曾预约的精彩。我用铅字记录它们,感谢他们。

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创新。阅读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一同学提出“小姑娘为什么夜里去给妈妈找水”的疑问,其他同学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文本,我们的课堂便成了心灵的对话:白天小姑娘要照顾病重的妈妈,晚上可能妈妈睡着了,她才悄悄跑出去找水;文章一开始就说了,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哪儿都找不到水,可小姑娘不抛弃不放弃,仍出来给妈妈找水,可见她的爱心之可贵;一般说来,我们小姑娘都是怕黑的,走夜路很恐怖,一个女孩子晚上出来需要太大的勇气,要是我,真的不敢,难怪小姑娘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小姑娘人小,白天即使找到水,也有可能被别人抢去,晚上出来有道理;白天找水有阳光晒,身体吃不消,晚上因为有露水,挥发量也小;因为是晚上出来找水,几次让水,感天动地,才有后文的七颗钻石升到夜空天上变成七颗行星:大熊星座,如果是白天就看不到它们„„

我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创新,在教材的深度开掘与重组编排上翻新,在课堂的结构上求新,倾听不同的声音,奖励挑战教师与文本权威之举,因此,绚丽的创新火花时时迸发。

“无痕”语文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丰富的教育实践支撑。师者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如容纳百川之江海,欣喜地和着孩子们潺潺而来的鲜活的涓涓细流,一起涌动,奔腾!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七:小学语文教学论

绪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专门学科,是学科教学论这一学科群中

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中文专业与教学论相结合产生的边缘性应用理论学科。它是高等师范院

校中文系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科教学法的诞生

创始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我国王筠的《教童子法》是最早的小学语文教学法

著作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 桂馥 朱骏声 王筠

(二)学科教学法的发展

教授法阶段:

1904年《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中“教

育学”内容为教育理论及应用教育史、教育史、各科教授法、学校卫生、教授事实练习、教

育法令等。

1913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在“本科国文部”开设“心理学及

教育学”一科,其中有“教授法”的内容。

教学法阶段:

1917年秋,陶行知自美国学成归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

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任教授。但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

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并指出:“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

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他“当时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

授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辩论两小时,不能通过”。继而“五四”运动爆发,

南京高等师范同事无暇坚持,他就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后来进一步主张: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

子。”

与此同时,陈宝泉在谈及“教授法”时指出:“大概中国小学教授,多用讲演式;

教科学只管教此名词及公式;教语言只教些文法例子„„学生毫无参与作业及实习之机会,

不能发生问题以求解决,永处被动的地位。„„方法由宗旨而定,今日之教学法之宗旨应力

斥教员中心主义,而实行儿童中心主义,故不曰教授法而曰教学法。”

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教学法》问世,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语文教学

法教科书。

1929年王森然先生的《小学国文教学概要》一书出版。

至此,语文教学法初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教材教法阶段:

1939年9月 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中“国文学系必修课目表”

设有“分科教材教法研究”及“教学实习”。至1946年12月,在部颁《修正师范学院规程》

中,列出专门条款加以说明:“专业训练科目之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在第四学年学习,内

容分教材选择、教科书批评、课程标准研究、教学研究、课程组织、教具设置及应用等部分。

讲授、阅读、参观,与其他研究方法并用。”

1950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规定:“中等学校教材教法”为本科各系共同必修

课。

1950年7月,《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开设“教学法”课。1957年修订教学计划

又恢复了“教材教法”的旧名称。

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文科三个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中,仍然

确定为“小学教材教法”。

学科教学论和学科教育学阶段:

在学科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的出现,主要是对学

科教学研究范围的扩大所致,学科教学论成为以某门学科教学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学

理论。

学科教学论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就形成了学科教育学。

学科教学法与学科教学论之间是工艺技术与应用理论的层次关系;学科教学论与学

科教育学是局部与整体的蕴含关系。

二、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学任务

(一)研究对象: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语基础教育的专门学科。

(二)教学任务:呈现出多层次的繁复性

三、本学科的基本特征

1、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内容的交融性

2、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地位的过渡性

3、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功能的师范性

四、本学科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根本的理论指导

2、教育学是学科建设的一般理论依据

3、语言学是认识语言教育特殊规律的理论 指南

4、文学理论是指导文学基础教育的依据

五、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

1、心理学是本学科解决具体问题的理论依据

2、中文专业知识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来源

3、写作学等学科是语文能力训练的理论依据

六、学习本学科的方法

1、认识本学科的基本特征

2、了解教材的理论构架

3、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 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

第一节 关于“语文”

吕叔湘1978年的回忆:“语文作为一门功课的名称,是解放后才有的。同志们觉得很奇怪,解放前不讲语文?解放前有的,它不叫语文课,小学里叫国语,小学里教国文,两个名字实际上是一样东西。那么,怎么有语文这个名称呢?解放初期有一个出版总署,底下有一个编审局,就是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主要任务是编教科书。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小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在里头工作的同志提议说,我们叫他语文行不行?语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这个名称了。”

—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江苏师范学院学报》1978.2

第二节 言语视角中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言科学对语言与言语的区分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早在1936年就是试图把语言与言语区分开来。他指出:“语言作为其产物的总和,是和言语活动的个别片段有区别的。”意思是说,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产物,而言语是言语活动的“个别片段”,他们共处在言语活动之中。

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阐明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言语活动的研究就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即言语,其中包括发音,为研究对象,它是心理物理的。毫无疑问,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的: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41页

二、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言语”教学

应该说,把“语文”理解为语言,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等,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文”与语言、与文字、与文章、与文学、与文化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语文”又毕竟不能等同于它们。那“语文”究竟是什么呢?

任何话语、文章、文学作品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情达意的产品,都是信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乃至文化都包含在“言语”之中。也只有“言语”才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的共扼点,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言语”教学。

三、言语教育的内容

1、规范语言观念

2、培育思维

3、学习系统的语言知识

4、完善言语能力

第三节 文学基础教育概述

张志公先生在《汉语文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说过:“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文学和科学绝非没有关系的,作者很同意这句名言: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在普通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是绝对不应忽视的。不需要每个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成为文学家,然而非常需要每个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的理解力、欣赏力、鉴别力以及联想力和想象力。”

一、我国文学教育的传统

1、我国文学教育的开端

孔子:《诗》可以兴(启发鼓舞感染)

可以观(考察社会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相互感化和提高的教育作用)

可以怨(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不学《诗》,无以言。

荀子: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加工骨器)如磋(加工象牙),如琢(加工玉器)如磨(加工石器)。”谓学问也。

2、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心雕龙》 《文选》

3、唐宋时期文学教育的兴盛

4、中古以后普及读物中的文学教育

二、20世纪我国文学教育的状况

三、国外文学教育简述

四、文学教育的意义

1、认识人类社会

2、传承民族文化

3、陶冶品格情操

4、发展形象思维

5、培育审美情趣

6、学习语言艺术

第二章 小学语文学科

第一节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征

三、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一)认识语文学科与相关科学的对应关系

现代教育领域的普通学科大多与某一学科门类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语文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与某一科学体系完全对应。

语文应该属于言语学,但言语学还是个没有建立起来的学术“空位”。

(二)明确小学语文的两大任务

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

(三)学科的理论归属决定学科的性质

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文化只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语文只能属于社会科学。

(四)小学语文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别

小学语文与音乐、美术同为能力型的人文学科,但小学语文还有知识传授的任务。

(五)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言语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学基础教育的能力型兼知识型的人文学科。

四、小学语文学科的特征

(一)最广泛的文化性

(二)工具性

(三)实践性

(四)文学性

第二节 小学语文学科的功能与

教学目的

一、小学语文学科的功能

(一)完善人的元符号系统

母语就是元符号,元符号就是元语言。元语言是“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言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用汉语说明英语,英语是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说明英语,英语既是对象语言,又是元语言。”语文教学的功能不在于给人具体的知识,但是它可以完善人的元符号系统,完善人的元符号能力。

在人类能够掌握的所有符号中,元符号最具根本性质:其他任何符号都以它为基础,元符号能解释所有的符号,也能解释自身。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母语,就不可能掌握其他文化符号。

(二)完善人的认知结构

1、关于认知结构

(1)认知 英文cognition,即认识,在现代心理学中通常译作认知。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

(2)认知结构 是认识上一种假定的反映事物之间稳定关系的内部系统,是指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八:华师《小学语文教育》在线作业

华师《小学语文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难点是( )。

A. 字音教学

B. 字义教学

C. 字形教学

D. 别字教学

满分:2 分

2. 要使小学生获语文基本功,必须通过(

A. 讲授

B. 训练

C. 模仿

D. 理解 )方式。

满分:2 分

3. ()是构成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

A. 注意力

B. 理解力

C. 辨析力

D. 记忆力

满分:2 分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

B. 语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C. 小学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重要课程

D. 小学语文是学习各科的基础工具。

满分:2 分

5.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高年级着重训练:

A. 连词成句的能力

B. 连句成段的能力

C. 连段成篇的能力

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

满分:2 分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华师《小学语文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3 道试题,共 46 分。)

V

1. 阅读教学强调,要让学生自觉使用( )读书法。

A. 初读

B. 细读

C. 精读

D. 评读

满分:2 分

2. 学生达到书写的熟练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 要素阶段

B. 结构阶段

C. 连贯的书写阶段

D. 书写美观阶段

满分:2 分

3. 听课方法指导包括:

A. 笔记指导

B. 质疑指导

C. 听讲指导

D. 明确识记目标

满分:2 分

4.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等方面自我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A. 政治

B. 经济

C. 业务

D. 身心

满分:2 分

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 观察研究法

B. 实验研究法

C. 调查研究法

D. 教师课堂行动研究

满分:2 分

6. 字(词)义教学的方法有:

A. 直观法

B. 注释法

C. 对比法

D. 利用形旁

满分:2 分

7. 语文学习成绩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

A. 记分

B. 等级

C. 评语

D. 观察

满分:2 分

8. 我国古代儿童进的学校叫书馆和私塾或是蒙学, 基本课程是识字、写字,所用的教材叫做“蒙学读本”。其中流行广而且影响大的主要有:

A. 《急就篇》

B. 《千字文》

C. 《百家姓》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九:语文学科思想

高中语文学科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语文学科思想更是语文教学的指南。正确的符合我们强项实际的语文学科思想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与教学。下面就我们高中语文学科思想做一个简单介绍,并以此思想来指导语文学科的工作与教学。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

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

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这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质疑,并加强合作交流。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寻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强调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善于辨论,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探究学习,可以是针对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是对某些问题的辨别澄

清,深入挖掘,延伸扩展。可以是整篇文章的探究,如:某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创作意图或风格等,也可就一个小小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某篇诗或词中的遣词用字的特点等。让学生通过探究有所得,这样学生感兴趣,比教师单纯地讲授效果一定好。

四.贯彻落实 “四边教学”

“四边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尚处在不断实践与验证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边学边教边练边测”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在课堂中我们要灵活把握学生“动”的时间,根据学生“动”的不同效果判定所需时间的长短,要么不“动”,要么“动”有所值。宁可一堂课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绝不做“夹生饭”。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校在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体现。在此基础上,我们语文老师要加大备课环节的投入,投入时间、精力,精备训练题,巧设作业题,做好充分的预设。真正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成功还给学生!

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与其它事业的发展一样,也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现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均设有多媒体,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上要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它伴随我们的语文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如配恰当的音乐、播放相应的视频或动画或展示相应的学生很难查到的知识等,启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假如我们不善

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篇十:“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教学主张的校本化研究申报评审书

编号: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教学主张的校本化研究 课题主持人: 王青青 李道云 所在单位: 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实验小学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报说明

1.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上网认真阅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评审时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栏中,‚课题主持人‛相关信息以第一主持人为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申报者只须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一式六份,其中一份为原件),于左侧装订成册,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中规定的申报程序报送。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邮编:210013;电话:025-83758278,83758279。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语文我的学科教育主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034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