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2016-01-10 17:02: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一: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_高建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供大家学习参考。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一: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_高建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给糖加热认识到物体会融化和凝固。 能够通过给铁圈加热和冷却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改变形状、体积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质。 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

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避免许多危害。 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用雪碧或者可乐的罐子做成的小锅、糖、铝箔、铁圈、木板、铁钉、滴管、饮料瓶、气球皮、易拉罐、吸管、橡皮泥、水槽、毛巾、热水、弯玻璃管、蜡烛或者酒精灯、玉米粒等。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二:苏少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4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三:苏少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宝应县桃园小学四年级(上)科学教案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四: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加热和冷却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五: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教案

1. 热水变凉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水杯、热水、温度表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结前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1)当着学生的面倒一杯开水,问学生这杯水放在这儿,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猜测。

(3)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提出假设。

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3、设计实验。

(1)各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

(2)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C.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D.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E.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记在P76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析统计。

(1)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

(2)学生完成P76中的曲线图。

(3)请学生说说看了曲线图后你想到些什么?尽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

A.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

B.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6、得出结论。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逐渐下降的。继续观测下去,温度将逐渐稳定。

板书设计:

1.热水变凉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分析统计

得出结论

热往哪里传

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 能够做液体热对流的实验。

3、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二、教学准备

热、冷水、温度表、计时器、蜡烛、管子、试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导学生回顾热水变凉的过程,是热水放出热温度变低会变成凉水,其他物体(空气、手等)吸收热温度会升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热往哪里传?热在固体液体中是怎样传的。

【评析】热水变凉一课学生主要研究了热水温度的变化,没有涉及热传递的知识,本课这样导入,既是前课知识的深入,又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热传递及其条件,为探究热传递做好知识准备。

二、探究金属怎样传热

1、提出问题: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的?

2、猜想与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能方便看见金属是怎样传热的?进行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4、小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后达成共识,总结金属传热的规律。

三、探究水是热的部良导体

1、提出问题:水能否象金属那样传热?用课本18页方式给水加热,试管里上部水和下部水的温度会一样升高吗?

2、猜想与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方便准确测出试管中上部与下部水的温度?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双温度计)

4、各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并根据测量数据,交流得出水与金属传热方式不同的结论。

四、探究水的传热方式——对流

1、提出问题:水怎样传热?怎样使试管里的水全部变热呢?

2、假设与猜想。提示:从加热部位和传热方式两方面想。

3、讨论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要能够方便观察水的传热情况,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借助物观察实验)

4、各组进行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受热过程中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记录结果,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水的传热方式。

五、课堂小结:热往哪里传

六、游戏竞赛:怎样能使对流管中“棉团”按照你的要求运动?

3.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二、教学准备:

1.杯子、温度表、水、沙、记录表、黑白纸杯、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我们研究了热传递的几种方式。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二)自主学习:

1.研究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1)师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很快?

B.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很慢?

C.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D.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2)你知道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吗?

(3)学生预测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

(4)分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条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组内应该怎样分工?怎样去做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

A.水和沙要一样多,杯子要一样。

B.要阳光下观测10分钟,测量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再到阴凉处观测10分钟记录下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

C.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P78的表格中。

D.完成P78的剩余内容。

(6)汇报交流。

(7)得出结论。

A.沙吸热快,散热也快。水吸热慢,散热也慢。

B.对比实验:像这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照比较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吸热、散热性能一样吗?

(1)学生讨论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学生汇报研究的方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A.预测;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巩固应用:

1.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二)

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

2、在学生研究空气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能作出推断:固体和液体有这种性质吗?

3、能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和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知识与技能:

4、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水、空气、铜球等体积大小发生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固体、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难点: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一些物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具准备 1、气球、烧杯、烧瓶、酒精灯、乒乓球、玻璃小瓶、冷水、热水、水槽、玻璃管、滴管、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提出新问题

1、请大家说说上堂课我们研究了些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3、教师演示实验:空气的热胀冷缩4、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也想来试一试吗? 回顾已学知识学生观察,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 探究空气受热受冷后的变化

1、 请大家用桌上的材料也来试一试,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 讨论:▲烧瓶里有什么?▲玻璃管里的水柱为什么会来回移动?▲水柱往外移说明了什么?向里移呢?

3、 小结:原来冷和热对空气有这样的影响: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收缩。 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寻找奥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更深的感知冷和热对空气体积的影响。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归宿。

二、 探究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

1、 提问:▲其他物体受冷受热后会有这样的变化吗?▲实验桌上的物体受冷受热后有这样的变化吗?▲你最想研究实验桌上的什么物体?

2、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3、 让学生选取桌子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4、 交流、小结:▲研究的是什么物体?▲你们是怎么研究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猜想选择研究的对象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收集事实得出结论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一些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只有通过实际实验、观察,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三、热胀冷缩的应用和防止指导学生分析事实,解释现象。

1、 讨论:▲生活中看到过这种现象吗?

2、 热胀冷缩的应用▲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温度计

3、 防止热胀冷缩▲冬天、夏天电线的变化▲铁轨间的缝隙▲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 讨论、解释现象 引发相关问题,感受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四、拓展 1、介绍:▲神舟飞船的防热2、总结 学生谈体会 让学生关注我国的航天事业,树立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5、水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云和雾的模拟实验了解云、雾的形成原因。

2.能够通过雨的模拟实验了解雨的成因。

3.能够通过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蒸气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的条件。

6.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云、雾、雨、露、雪、冰、雹上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云、雾的成因。

3.知道雨、露的成因。

4.知道水蒸气的成因。

5.知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

6.知道水会在一定条件下结冰,成为固体。

7.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三态会互相转化。

8.知道在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

2.愿意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3.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1、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2、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1、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研究云和雾的形成

1、提问: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云或雾?

3、 学生讨论、预测、汇报。

3、 教师指导实验:把一支冰棒(或温度大致相当于冰棒的物体)放在不冒热气的杯口,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

4、学生做实验、汇报。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和雾的形成,是因为温度的降低。

6、提问:自己设计实验,说明雨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

7、学生实验、汇报。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六:四(上)科学 第二单元总结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七:苏少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5.水的变化5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八:《物体的热胀冷缩》小学科学作业设计

《物体的热胀冷缩》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热与冷却》一课。

教材分析:

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各种变化这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本节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展开调查,看看物体在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本课时着重研究冷和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课堂作业设计]

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方案设计

作业要求:你根据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大胆假设。并尝试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设计一个《气球胀大了》实验方案。

实验提供的工具:气球、饮料瓶、冷水、热水。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是以教师“扶着走”为主,而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则是以教师的“边扶边走”为主,从课堂效果上,大多孩子都能够举一反三。因而设计课堂作业:自主探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气球胀大了》实验方案,一方面检验学习效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九:科学四年级上二单元

第二单元 冷和 热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本单元对应的课标条目如下: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2.2 收集证据

〃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3 分析与解释

〃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 物体的特征

1.4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3) 物质的变化

3.1 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3. 能的表现形式

(2) 热现象

2.1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2 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待科学学习

1.2 敢于大胆想象。

1.3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 对待科学

2.2 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4.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4.1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本单元包括五课,分别以课标中相关的科学知识为研究主题:

第一课:冷热与温度。目的是建立温度概念,学会测量水温。在学生掌握了测量水温的方法后,教材安排了连续测量一杯热水降温过程的实验,这是一个将技能训练与科学探究融为一体的极好活动。通过预测、实验、收集数据和作曲线图,孩子们将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

并能从中领悟到身边平常的小事里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问题和科学奥秘。

第二课:热的传递。目的是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孩子们将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气体和液体的传热方式是对流,热还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辐射出去。

第三课:加热和冷却。目的是认识冷热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及人们对这些规律的利用。孩子们将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气体和液体的传热方式是对流,热还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辐射出去。

第四课:吸热和散热。目的是认识不同物质及同质不同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在几组对比实验中,孩子们将发现物质吸热散热性能的差异,并要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课:水加热、冷却后。目的是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及成因。第三课中,孩子们已对温度变化对物体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将集中带领学生探究最常见的物质——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了解自然界中云、雨、雪、霜的成因。

从结构上看,前四课探究的是生活中一般的热现象及简单规律,第五课探究的是一种特定的物质——水,随冷热的变化规律。前四课,基本可看作并列关系,分别探究了冷和热的程度怎样表达和测定,冷和热对物体有哪些影响,热怎样在物体中传递,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但同时,第一课中涉及到的主题概念和基本技能又是后续探究的基础。

1、冷热与温度

【教学内容】

P16-17 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温水、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方式】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篇十:(四上)科学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3.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这是什么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首先大家先想一想: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

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记在活动记录上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

2、空气有质量

(1)空气有重量吗?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试验再掌握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

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现象 空气保持原来的空间,不能被缩小 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4、理论运用实际

大家玩过手枪吗?手枪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今天我们也可以来做一把简单的空气枪。

(1) 制作空气枪

(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

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三、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2

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

2、 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

3、 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二、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

小组讨论体验

板书 流动的空气 风

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吗?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

2、空气的流动

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 3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 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上升 知道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下沉

从生活入手,由经验建立新概念更容易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 知道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 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

画流动图

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运用

初步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工作原理

三、课外拓展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兴趣

4

3、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

2.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

3.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难点: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教学准备

长型气球2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请一位同学在教室外跑,对比计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把伞收起来再跑,会怎么样呢?

接触空气越大的物体跑的越慢

2、空气对不同形状物体运动的阻力作用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共同研究出结论

注意:不同点只能有一个

知道空气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有影响 5

相关热词搜索:冷和热的关系 冷和热的地方 冷和热的图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13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