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

2016-01-11 09:18: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一:《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希望能帮助到你。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一:《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用脑 用心 用情的教育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内容摘要

作为一名新老师,经常会碰到有学生不服自己的时候,那种时候的无奈、无助的情绪对我们来说是很深刻的,而我们就在这种情绪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心中那个怎样才能当一个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教师的渴望却从未间断过。

关键词:佩服 信服 折服 心服

新教师培训之际,教育局给每位老师推荐了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高级教师关承华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这位具有32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普通中学教师,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在琐碎、单调、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点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教育方法,使自己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她的教育理论深受年轻教师的喜爱。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培训期间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一、用“脑”去思考教育

书中一开始关老师就提出: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英国作家笛福曾说过:“一个有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好自己。”关老师在给年轻老师的许多条建议中首先提到,教师要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吧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我们身边来。关老师列举了许多自己身上发生的教育小故事,比如军训与学生共同淋雨训练和解决因“公”丢车的事件,她用自己的敬业精神、良好品格、只是结构乃至高压气质、幽默谈吐,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我们教师本身,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它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修炼。

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和班主任,我深知自己有许多方面的不足,但我缺少的是经验,却绝不是热情。我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尽力弥补着我经验的不足。作为一名新初一接班的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为了树立新生正确的仪容仪表形象,我严格的要求着自己,不穿奇装异服,不带耳环首饰,尽力做到朴实整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班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其他同学表现都非常符合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二、用“心”去品味学生

在书中,关老师还提出了用“心”去品味学生,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还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先信其人,后信其道”,只有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才会对你所传之道有发自内心的信服。

关老师关于师生间理解的“时间差”提法,我觉得非常好。老师只是比学生先学了几年知识,所以比他们懂得稍微多一些的普通人而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英语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这些语法知识点我都已经教授过学生了,怎么考试的时候,学生们还是老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也常常为此犯嘀咕。但是,在看了关老师的这段文章之后,我的心似乎就放宽了些。作为教师,我们整整比他们多学了至少十年的知识,并且在这个专业知识上专研了许久,运用起来自然自如得多。其实学生们正在不断犯的错,何尝不是我们当年作为初中生是也产生过的疑惑呢?如此一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不在钻进死胡同,而是能够站在一个高度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当然如果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那一点上落后,以及需要何种程度的帮助,那么教师就应当主动地找他个别谈“心”。当我们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要注意,这种谈话不是长时间的讲解,二是加以指点和题写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在班上,有两个男孩子非常贪玩,对篮球有着疯狂的迷恋,甚至一次次为了打篮球而迟到,如何学显然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于是,我总是隔三差五让他们到办公室和校园里散步谈心,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我。亲其师,信其道,渐渐的,他们开始愿意适当的去背诵一些单词了。虽然他们的成绩依然不够理想,但是他们听从了我的建议,愿意去阅读,无论是课文还是课外书,他们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

三、用“情”去感化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了师恩、师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真情的师爱,温暖与滋润的是孩子们的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关老师如是说。

事实证明,父母之间出现的问题,常常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这些问题家庭里的孩子,越来越引起学校以及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与爱护,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健康成长。而如何用心观察学生,从蛛丝马迹里发现问题,则成了老师必修的一门内功。

记得在本学期开学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班里有一个上学从来不迟到,学习成绩稳定且听话懂事的男孩子居然上学迟到了。一开始并没有认真询问情况的我只是用眼神责备了他,并要求他课后到办公室找我说明情况。然而,他却在课堂一直闷闷不乐,而且神情不太对劲,平时上课对答如流的他,在被我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时居然也是吱吱呜呜。下课时候情况更不妙了,全班同学都跑到操场上去做早操了,他却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的嚎啕大哭起来。虽然当时我的心里非常着急,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询问他情况。原来,昨晚上他睡着以后,爸爸喝醉酒回到家时与妈妈吵架了,当时大人们一句争吵时的气话“离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惊吓,整晚忐忑不安,无法安心入睡,所以今早上学迟到了。今天这一整个早上,这个小男孩仍然深陷在父母将要离婚的恐惧与悲痛之中。作为一个也曾经在初一时候深受父母感情问题困扰的我而言,我忽然特别心疼这个孩子。调整了心情之后,我稍稍安慰了他,并走出教室,给他的妈妈打了电话了解情况。孩子的妈妈显然完全没有了解孩子从昨晚到今天经受了那么沉重的心灵煎熬,在得到这只是父母间吵架时的气话时,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下了地。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孩子妈妈表示会重视这个问题,而我则再次回到教室,跟孩子解释了解到的情况。经过这样一件事件之后,我真正走进了这个男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不再贪玩,不再爱说小话,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充满了热情,成绩稳步提升。而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从此以后,如果有同学说了我的“坏话”,他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理论的人。

关老师告诉我们,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或者瞬间迸发。书中

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促使我决心做一个“用脑 用心 用情的教育者”, 正确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过错,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对自己多一些反思。同时,我还学习到了许多解决手中棘手问题的方法。教育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意义非凡的平凡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奋踏实的工作。只要我们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个教育细节做亮,就有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二:《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心得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心得

----------王会娟

杨柳依依,春意漾在天地间。行走于绿叶红花边,单调脚步因思想的灵透而变得轻盈、干爽、意趣非凡。信手拈来一抹新绿揉捻之余一股清香留于鼻息,怡神舒意中多了几分惬意。心头有了春意,工作中将处处有新的亮显。

点亮心灯渲染异彩得益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当我拜读完著作后,被关老师的那种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更加敬佩的是关承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在琐碎、单调、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点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教育规律,归纳教育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使自己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

在她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在现代的新型社会背景下,我们教师工作赋予了新的思想、教育方式,我们应与时俱进,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用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正在成长中的一代少年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学校作为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育效果最直接取决于每一个育人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上。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自尊心、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所以这就需要为人师者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将不仅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关承华老师认为‘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时间中不断修炼。”

2.用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在她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

指导和深刻的启示。曾一次次的和学生谈心、沟通,但往往只是我说,他们听。因为我觉得我是老师,我是教育者,我是为他们好,所以他们就得听我的,一旦出现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学习,不知进取的学生,我就觉得很生气、恼火,甚至还会反感,绝望,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后就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样使得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更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就使得我对学生越来越不了解,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来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一个让学生服的老师,首先得走入学生的心理。学生心中有事情,会向你倾诉;遇到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够的。虽然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但总好象感觉到和学生有一层隔膜,虽然平时总找机会和他们聊聊谈谈,但真正在我面前吐露心事的孩子为数不多,大多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呢?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做一

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3.用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我们的学生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

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心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味凭主观意想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而且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差。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讲自己的心理话,形成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良性互动氛围。

4.用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让你的学生当时能接受你,亲近你,离开若

干年后记得你、怀念你,只能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完善,去朝着这个目标和境界努力。要用心去悟,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方法,悟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才不至于在飞速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形式下掉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凭什

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中,关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许多教育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每位班主任都会经历过的事情。然而关老师在处理这些“小事”时却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们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

一个教育细节做亮,才有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 读好书,好读书。绿意绽放必将染翠角落,迎来教育的春天。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三: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观后感

利用周末的时间,观看了关承华老师《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讲座视频,让我受益匪浅。一开始,关老师的这段话让我很有触动:“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当了半辈子老师,干了半辈子教育,30多年的心血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我爱着的学生们。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是我干了半辈子,琢磨了半辈子的问题,到了退休年龄,蓦然回首,总结出了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真正读懂了、理解了、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乃至佩服,还有六个字: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凭什么让学生对你亲近有加?凭什么让学生信你所传之“道”?怎样才能收服每一个或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骜不驯的学生的心?怎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这就是关老师教育生涯的“3+6原则”法

接着关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让学生服你的理由: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二是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三是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四是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并且用了些真实感人的事例给了我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

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宽厚的胸怀,用心去爱学生,理解学生,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你给予了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心服,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如今时代在发展,学生、家长乃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式的批评、管教、训斥已经不是灵丹妙药,婆婆妈妈、辛辛苦苦的工作显然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他们已经拥有了太多太多的爱,而更需要的是多一些心灵上的沟通、理解和尊重。”让我深有同感。正如关老师所言: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集体中,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只有让他们牢固确立“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思想,才能真正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我们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尊重个性因势利导”中告诉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用“脑”、用“心”、用“情”是关老师走过大半辈子的教育之路后,总结出的经验之精华。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要达到关老师的“做一块磁石,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身边,聚集在你的周围”,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调整,同时注意工作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好班主任得时时记着学生、想着学生,只有眼里有学生,心中才会有学生。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应该做到用情、用心,那样学生才能从心底服你。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会用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思想、我的理念去为这门艺术而奋斗。虽然,我离关承华老师所说的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目标已经确立,我将以不懈的努力来投入我的教学生涯。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四: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有感

在《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最丰富的案例,讲述着作为一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着学生的普通教师,如何用心,用脑,用情去打动孩子的心,收获学生的爱。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案例,看到了一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着学生的普通教师,如何用心,用脑,用情去打动孩子的心,收获学生的爱。“亲其师,信其道。”但我们做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对你亲近有加?凭什么让学生信你所传之“道”?怎样才能收服每一个或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骜不驯的学生的心?怎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关老师给了我们答案。

1.用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我们也曾经是学生,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责任感;我们也曾对我们的老师进行很多很多方面的评议,比如: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现为人师,我们也不难理解,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的重要性了。 关承华老师对“亲其师,信其道”中的“亲”这么解释:“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需要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积累,在时间中不断修炼。

二、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看着关老师写的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次次的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她似乎一天都没有停止过与学生心灵的对话,当你以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管理者的身份来与学生交谈时,当你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时,学生就会对老师敞开心胸,把自己心里的话与老师交流,这样沟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师也能最有效的找寻帮助学生的方法。

3.用高明的教学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我想我们都不能满足于只做一个及格的老师。当我们的课堂只剩下单调枯燥的讲和练,随之而来的就是课堂上学生的厌学情绪,开小差搞破坏的违纪行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这一直很赞同,其实无论做什么事,能够用做艺术的态度去钻研,肯定能把 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也能从中挖掘到快乐的源泉。

教育与教学也一样,简单、机械的说教,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教育讲究用心,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当成一个被管理者。要想真正与学生进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能给学生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愿意讲自己的心理话,形成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良性互动氛围,教育的效果就不难出来了。

四、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关老师用她几十年来真真切切的亲身感受告诉我:把教育当作一

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间迸发。书中许多类似的教育故事都曾发生在我们身边,然而关老师在处理这些“小事”时却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能把每一件小事做精,把每一个细节做亮,也就不难成为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了。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身边,聚集在你的周围,送出你的真心,发挥你的人格魅力,用爱与学生去交流,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当你做到了这些,你就能够让你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五:《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记得刚到39中实习时,我的指导班主任覃静老师便递给了我一本教师推荐书目——《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是“教师一生的读书计划”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的关承华老师所著。

关老师干了半辈子的教育,她三十多年的心血几乎全部奉献给了她爱着的学生们。在即将退休蓦然回首之际,关老师总结出了这样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真正读懂了这三个字,真正理解了这三个字,真正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乃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孩子信服、佩服、折服、信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练好“内功”。

第一,让学生佩服,需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凡为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都会不自主地给学生树立个方面的榜样,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学生身边最直接的一个榜样——老师。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最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我们在造就一个人以前,自己就必须先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人才评价标准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教师人格,也已成为真正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梯,那么对于教育理论的探索、专业知识的研究、思想品德的自律、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以及言行举止、自我形象的调节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人格的不断自我完善。

第二,让学生信服,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平等、真诚与理解,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才会对我们所传之道有发自内心的信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只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不排斥学生是依法执教的体现,也是师德的底线。但在现实中,肯定总会有个别学生,难以让老师从内心接受的,而关老师则告诉我们,她认为老师们再试图改变学生

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改造着自我!也有很多老师反映,在改造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就算能做到理解学生,但很多学生却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关于这个疑惑,关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解释——师生间的理解需要一个“时间差”。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应该是“现在进行时”,而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却是“将来时”。结合,我自身成长的心理变化,我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这种师生理解“时间差”的存在。

想当初还在小学时,我也有过叛逆淘气的时期,那段时期,是我的班主任陈严康老师不厌其烦的对我进行家访,把握从歧途中拉了回来。当时我真的很讨厌陈老师,可是后来慢慢长大后再回想,我开始发自内心的感激陈老师了,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不懈,也许我如今也好不到哪去了。

其实,在我这段实习过程中,我也切实体会到了——学生也是有感情的,我们真心对他们,他们是能够体会得出的,只是他们有时候也喜欢“口是心非”罢了。

第三,让学生折服,需要的是教师深厚的“内功”,又一表现为高明的,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法,方法得当,即使是批评,他们也会心悦诚服。关于这一点,关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她的各种成功案例。

如“给学生一个意料之外”,往往学生做错事情,老师该生气该教育甚至该通知家长时,关老师却略动一番心思,做出学生意料之外的处理方式,或意想不到的夸奖,或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指令等等,经过一些“艺术性”的处理,进一步协调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情感,赢得了学生的敬佩与敞开心扉,形成了师生间交流与沟通的良性互动。

再如“尊重个性,因势利导”。关老师提出,在对待某些个性较强,有一定特点的学生时,万不可以有“非给他掰过来不可”的想法和企图,那样有可能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而尊重个性,安排一些十分优秀的同学去接近他、影响他;不再回避他感兴趣的话题。与之正面探讨交流,用自己的观点从中影响他;充分利用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等等各种因势利导的方法。

关老师说,只要我们用心,用脑,用情,用工夫,任何孩子都是可再塑的!

第四,让学生心服,需要的是教师爱的温暖与滋润,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了老师的师恩与师爱。

关于这一点,其实所有的老师都明白,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属于一些家庭有问题的孩子。对于那些由于家庭的原因而造成心理阴影的孩子,我们尽量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关注与爱护他们,用我们的真情抚平学生受伤的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留用心观察学生,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然后尽己所能,还给孩子一个安定学习的环境,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小心的进行家长的访谈工作;而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心理的平衡点等等。

总之,与伟大的母爱相比,真情的师爱,温暖滋润的是孩子们得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

读了关承华老师的这本《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为学生付出我们的真心,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年龄虽小但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孩子。当我们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热爱这份事业时,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或者瞬间迸发!

覃飞

2011年4月28日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六: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初读《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有一股震撼和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如这三天的理论培训学习,毫不夸张地说,这几天,学到东西比大学三年学到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知识还要多还要丰富;一开始拿到培训手册,翻开推荐阅读书目,150本书名历历在目,而我一眼看到《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心中感慨万千,范文之心得体会: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个人读书心得体会。作为准老师的我,是不是已经清楚了解怎样做好一名教师,当好班主任,让学生服你?答案是不明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我开始阅读了这本书。论文联盟*编辑。

一本写给班主任的书。开篇就是关老师对如何当好班主任的总结,这是一本凝结了关老师30多年教育工作点点滴滴的感悟的书。即“脑、心、情”脑”用脑思考教育,老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指引自己,通过不断学习的途径充实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用心品味学生,老师要用心观察和理解学生,对学生有真心,耐心,虚心,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爱戴和敬爱,接受你受你感化;情”老师用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可能被隐藏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催化剂,最终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到这里,笔者已经被作者亲身对教育的感悟及融入的真挚感情深深吸引并感动着,继续带着学习的心态,巴不得自己像一只海绵,鼓起溺水时渴望空气的那股劲,不断地吸收作者的智慧,日后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能融会贯通,受其启发,运用得上本书的知识观点。

关老师的书不在于宏观叙事,它的特点在于一个个小故事的叙述,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和一个个思想的撞击和闪耀,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这本书很强的可读性。制片人郑琼在谈到纪录片的时候提到:“好的纪录片很简单,说人话,讲故事。说人话是指你的观点,讲故事是你的沟通方式。”好的书也是这样,在故事中蕴含中蕴含思想、轻松,有趣又不乏深度,这才具有吸引力。

整本书很有条理性,看完绝对印象深刻,对整体的框架,对某些小细节,笔者几乎都可以如数家珍了,第一章教师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教育学生先教育自己,立人先立德;第二章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寻找正确的沟通方式,现获得的认可再做进一步交流;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教育学生先要要明确有目的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七: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读后感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这个暑假里,我再次读了《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作者是北京海淀区育英中学的关承华老师。她用最平实的语言,最丰富的案例,讲述着作为一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着学生的普通教师,如何用心,用脑,用情去打动孩子的心,收获学生的爱,再次提醒我怎样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班主任。

在这本书的前言“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基本功”这部分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必须身先士卒,最起码要让学习伴随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过去就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的“量”上对老师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在知识、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且不说这一桶水够不够用,能不能很快被舀干,就是这一桶水的质量,如果长期不更新,成为一桶死水,也将因不被汲取者接受而成为废水——要想为人师,必须有此危机感!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道理太精辟了,给我留下了的印象特别深刻。她让我更清楚认识到:现代的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动态的,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因此我也不敢懈怠,有空我会读书看报,或看教育教学杂志,汲取有用的知识。

关老师用她几十年来真真切切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催化剂;把教育当作一

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的流露。

用“脑”、用“心”、用“情”是关老师走过大半辈子的教育之路后,总结出的经验之精华。她用了大量的实例说明: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正面引导的效果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读《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如同与一位长者交谈。关老师娓娓道来,每一句话都那么真诚,每一件事都让人感动,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为她的教育方式所感动,为她对学生的爱所感动。她不但令她的学生们佩服、信服、折服、心服,也同样令我心服口服。

这就是我读了一次还想读一次的原因。相信以后我还会再读这本书的。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八:让学生信服你

让学生信服你

【摘要】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把你的广博知识及先进思想传授给学生,就应该让学生信服你,亲近你。

【关键词】信服;亲近

在一些教师课上,经常看到老师还在上面津津有味的讲,下面的学生早已呼呼的睡,或者在底下玩。学生犯错误,老师训不服。总之学生不买你的帐。如何让学生信服你,从而把他们领上正道。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信息变化万千,我们必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除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精益求精外,如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变化,当前的各种升学就业信息,当前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状况等等。对于年纪大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恶补一些电子信息技术的知识,否则,你就和这些孩子们拉开了一条鸿沟,让你感到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会让你的学生走进你。

其次,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感召他们。我们的人格魅力,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我们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对待我们学生的错误,应容纳它,想办法帮他改正。忌讳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一棒打死。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想尽办法去教。我们应相信,有新的问题出

现,只要努力,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教育家陶行知把三块糖奖励给打架的小男孩,制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对待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要虚心接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切忌我是老师,什么都是对的。把学生的建议当做我们前进中的指明灯,接受了他,他就会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为你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引领你向前。我的一个学生经常不做笔记,问其原因,我的板书字小,看不清。了解情况后,我每堂课注意我的板书的工整清晰。该生看到老师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课下也悄悄把笔记补上了。宽容学生,接受学生的建议,你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最后,要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教无类。在教师的眼里,不应该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他们都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的义务。教育的价值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在当今功利思想的诱惑下,一些学校或教师往往把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学生情商的教育。教师上课,提问问题,只问学习好的,这样可以节省上课时间。班级有劳动,分配给学习差的。座位也按成绩排队。即使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是如此。这样会给学生一个信号,我的成绩差,就一无是处。而对于成绩好的,享受各种优惠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缺乏感恩的心。如果你把助学金等一些福利性奖励发给贫困学生,如果你拉一把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会从中读懂感恩及追求知识的热情。平等待人,学生会亲近你,信服你。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你的学生

信你,跟你一起学习,你必须先和你的学生亲近,学生和你亲了,自然就信服你了。这里的亲近不是让你和学生刻意套近乎,而是长时间在教学中养成的爱的自然本性的流露。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九: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有感

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有感

张巍立

暑假,读了苏静《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在读前言时,了解了这个“朱门弟子”的大概,顿起敬佩之意。由青岛嘉峪关小学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蜕变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的专业讲师,除了伯乐慧眼识英才和机遇、运气外,这个老师的内功一定了得!真的,苏静老师是一位文采飞扬、潇洒迷人的老师;她的课堂能够口吐经典、舌灿莲花;她整天都是诗情画意、深邃相伴;在她的培养下她的学生也成了一群诗坛操戈、盎意才情的诗圣。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一书让我认识到成为一个“魅力教师”并不是遥不可及之事,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只是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还在平庸的层面徘徊复徘徊。

做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对你亲近有加?凭什么让学生信你所传之“道”?怎样才能收服每一个或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骜不驯的学生的心?怎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苏静老师在《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一书中透露了她的法宝与秘密,那就是:因为老师有魅力,所以学生爱上你。只要掌握了书中的“修身法宝”,你也能成为一个“魅力教师”。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一书从才、智、真三个方面展示了苏静从教8年成为一个“魅力教师”的“修身法宝”。我们不仅能分享她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典型案例,还能在“诗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获得诸多启示。

苏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旁征博引,对各种诗词、名句典故信手拈来,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且自觉地抄录在笔记本里。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可是,我们大多漠视了这种潜能,更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能。而苏静,则将这种潜能开发得淋漓尽致。就是她教的学生,也被她的激情点燃,一个个原本对写诗一无所知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个即兴赋诗的“神童”。读到这,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作者提出用诗意的目光去看待万物的认识方法,用诗意的心灵去感知事物,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

人与人之间,真正要得到爱,还是要互相关心,师生之间也是如此,你想得到学生的爱戴,最真诚的!最持久的还是要靠你去关心学生,这样才能赢得真心喜欢。

请常问问自己:我尊重学生吗?我能为学生保守秘密吗?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吗?我对学生坦诚吗?我认真地为学生写过评语吗?在审视过程中你就将真情付出,同时你也将收获学生的真情。作为教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下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学、一起乐、一起做游戏,把自己臵身于学生之中,学生病了,问候一声;学生哭了,询问一声;学生生日,祝贺一声;学生伤心,安

慰一声;学生犯错,提醒一声;学生累了,鼓励一声。慢慢地,你会发现学生愿意和你说话,愿意告诉你他心中的秘密,甚至家中的秘密。那么你就成了她的贴心人,你就赢得了他的心,他会因为爱你而爱上你的学科。

凭真情让学生爱上你,凭真诚让学生爱上你,这是苏静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顿悟过的为人之师的门道!

掩卷深思,苏静无疑是有魅力的,她的魅力来源于广泛的阅读、潇洒的人生态度,还有善于捕捉机遇的智慧和能力。因此,她才能书写出这样幸运得有些让人嫉妒的人生经历。我所收获的远比想象的多。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篇十:做个让学生信服的老师

做个让学生信服的老师

左立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信任开始的,实施教育必须让学生新服自己。假期中,我认真拜读了郭红梅编著的《让学生信服自己》,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教师要用高尚的魅力人格吸引学生。诚实守信是全人类都赞扬和坚守的美德,更是每位教师严格执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出必践”。身为教师,一定要在诚实守信的教育中起到表率作用,通过自身的行动、人格来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教书者,必先强自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如果凡事懒懒散散,学生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自我约束力;教师严以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学生就会模仿老师,在无形中强化自身的自律性。这样“诚信”教育才会深入人心,硕果累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人人都会犯,但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于我们这些为人师表的教师而言,承认错误似乎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和无知,改正错误就似乎表示把自己先前树立的良师形象推翻。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教师做错什么,说错什么,都要敢于承认,勇于承担,敢于认错的老师,不仅不会损坏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反而更显得高大完美,学生也能从老师的勇于改过中学到做人的优良品质,体现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美德。

二、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观念中的教师职能。但是看看周围的教育,经常听到有教师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呢?”其实,由于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等等方面的因素已对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如果还只是用有限的知识和权威的地位已经很难驾驭课堂了。那么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把教育变得艺术化,那就是教师发挥个人魅力的时候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形象地提出了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如讲课口齿清晰,用词准确精炼,能说流利的普通话,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板书能力,具有合理利用媒体和教具的能力等。这些应该是不论是什么专业的教师都必备的基本的教学能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之前首先要自己先把教材“吃透”,充分地进行分析和研究,思考出最简化、最生动的传授方法,有针对性地表现出不同主题的知识。在课堂上要能把既定的知识拓展到激发思考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们能联系实际去体会和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运用力和创造力是新时期优秀教师的集中体现。

随着教育革新的不断深入,学科与学科的互相渗透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学语言必须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不管在什么时期,知识渊博的老师都是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三、用良好的师生情感愉悦学生。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

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

四、批评学生要有技巧。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身为教师教育学生时不可避免要运用批评教育。那么教师要把握分寸,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情感体验比较简单。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还绷着一张脸,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冷眼 +批评=讨厌。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师爱则是最能让学生精神愉快,感受温暖,迸发出动力。小学生属于青少年,他们正是渴望长辈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教师带着爱心去批评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师爱,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在我们成人的意识里,我从来没想过“批评”和“喜不喜欢”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一个学生真的很讨厌你了,不喜欢你的教学方法了,听不进的你的批评的话了,带着这种不良的情感体验,教育自然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为人师者,在学生犯错误而生气时,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切不可用敌对的态度对待学生,更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哪怕是批评也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你依然爱他,你的批评正是出于关爱之心,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悔悟自己犯下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教育是呵护心灵的事业,也是成就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事业。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而不注意其细节的变化,片面的追求赞扬与称赞。试想,学生听到的总是一片赞扬声,那么他们的心理将会变得何等脆弱,他们又如何去承受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学生的身心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阶段,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需要外力的推引。这种外力除了表扬,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技巧。掌握分寸,因材施教,多法兼用,这样,一定会让批评之花结出美丽的果实。

总之,要想让学生信服自己,作为教师就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育无小事,只要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精,把每一个教育细节做亮,就能让学生信服自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凭什么让学生扫雪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43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