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

2016-01-12 08:56: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一:山东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一:山东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I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成如下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华北平原处于冬小麦的播种期

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南返

下因为济南市某月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请据图信息回答3-5题。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方向

2.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时

3.正常年份,该气温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12月

4.该月2号与29号的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阴雨、晴朗 B.晴朗、多云 C.多云、阴雨 D.晴朗、阴雨

5.该月济南市出现几次阴雨天气,其降水的成因及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热力作用形成的对流雨 B.冷锋活动形成锋面雨

C.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 B.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0

C.水平比例尺大于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大于水平比例尺

7.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8.对图中洪水期水库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GPS B. GPS RS C.RS GIS D. GPRS RS

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

图.回答9-10题。

9.据图回答,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2010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

城镇大于农村

B.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

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10.现阶段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A.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C.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D.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油橄榄生长需要的有效积温(10℃以上)在3500-4000℃以上,年降雨量400-1000mm,且耐旱喜光。橄榄油价格高、营养高,如今我们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用它,但九成以上的橄榄油靠进口。为此许多省份想从西班牙等国大批引入优质油橄榄树种。 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我国适台推广种植优质油橄榄的省区是

A.蒙 B甘 C.鲁 D.青

12.我国大量引种优质油橄榄的主导区位因素

A.海运便捷 B.劳动力丰富 C.气候适应 D.市场需求

13.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D.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14.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录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5.中国古代文人画具有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其目的在于

A.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

C.体现作者深厚的个人文化素养 B全面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 D.更好地表达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

16.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

岁的男子、

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17.学术界最早否定辛亥革命的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革命前就反对革命,他们在革命后更是利用社会国家的混乱状况来谴责革命。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康、粱观点始终逆于社会发展潮流

B.反对革命的原因在于阶级属性的根本不同

C.康、粱的主张与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D.革命后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造成了社会国家混乱

18.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

二百多家工厂,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

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

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19.毛泽东说“过去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以下不属于中国“一条线”战略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美国改善关系 B.恢复联台国合法席位 D与日本建交

20.右图是新中国50年代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柱

状图。该图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繁荣发展

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大炼钢铁促进了重工业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1.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天林模式确立

22.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盟

B.《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两极对峙——北约华约——多极化趋势

23.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24.劳动力供给曲线(S1)具有向后弯曲的特性(如

右图),当工资增长至P0后,劳动者将不必提供更

多的劳动就可维持较高生活水平,劳动供给会呈

减少趋势。当前,我国已结束了劳动力低价大量

供给的时代,用人单位需要通过提高工资以吸引

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这种状况处于劳动力供给曲

线上的______点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现象与反映的经济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金价走跌迎来抢购热潮——价值决定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③二手房交易征收20%税——运用经济手段,抑制投资需求

④农夫山泉身陷“质量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与过去强调向外资提供优惠政策不同,现在中国通过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吸引外资。目前,我国吸引国际资本的内在优势主要表现在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二:莱西一中南校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8)

莱西一中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8) 出题人:高三文综组 排版审核人:薛卫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纸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成如下

简图。读图回答1-2题。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方向

1.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 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华北平原处于冬小麦的播种期 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南返

下图为济南市某月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请据图信息回答3-5题。

3.正常年份,该气温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12月 4.该月2号与29号的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阴雨、晴朗 B.晴朗、多云 C.多云、阴雨 D.晴朗、阴雨 5.该月济南市出现几次阴雨天气,其降水的成因及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热力作用形成的对流雨 B.冷锋活动形成锋面雨 C.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 B.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0 C.水平比例尺大于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大于水平比例尺 7.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8.对图中洪水期水库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GPS B. GPS RS C.RS GIS D. GPRS RS 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回答9-10题。

9. 据图回答,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10.现阶段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A.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C.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D.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油橄榄生长需要的有效积温(10℃以上)在3500-4000℃以上,年降雨量400-1000mm,且耐旱喜光。橄榄油价格高、营养高,如今我们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用它,但九成以上的橄榄油靠进口。为此许多省份想从西班牙等国大批引入优质油橄榄树种。根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我国适台推广种植优质油橄榄的省区是

A.蒙 B甘 C.鲁 D.青

12.我国大量引种优质油橄榄的主导区位因素

A.海运便捷 B.劳动力丰富 C.气候适应 D.市场需求

13.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D.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14.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录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5.中国古代文人画具有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其目的在于

A.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 B全面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 C.体现作者深厚的个人文化素养 D.更好地表达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

16.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

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17.学术界最早否定辛亥革命的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革命前就反对革命,他们在革命后更

是利用社会国家的混乱状况来谴责革命。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康、粱观点始终逆于社会发展潮流

B.反对革命的原因在于阶级属性的根本不同 C.康、粱的主张与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D.革命后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造成了社会国家混乱

18.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

家工厂,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 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 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19.毛泽东说“过去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

条线’战略。”以下不属于中国“一条线”战略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联台国合法席位 C.与美国改善关系 D与日本建交

20.右图是新中国50年代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柱状图。该图

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繁荣发展 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大炼钢铁促进了重工业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1. 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

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天林模式确立 22.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

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盟 B.《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两极对峙——北约华约——多极化趋势

23.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

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24.一年前,某商品价值为30单位白银,若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白银升

值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购买该商品需支付的白银是 A .18单位 B.18.18单位 C.22单位 D.18.5单位 25.下列现象与反映的经济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金价走跌迎来抢购热潮——价值决定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③二手房交易征收20%税——运用经济手段,抑制投资需求 ④农夫山泉身陷“质量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与过去强调向外资提供优惠政策不同,现在中国通过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吸

引外资。目前,我国吸引国际资本的内在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随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不断降低关税 ②区域发展差异带来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③经济社会稳定,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④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为我国创造了新契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7.山东省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于2013年8月—2014年4月在全省展开。下列宣传标语中,

符合本次换届选举的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血肉联系 B.搞好换届选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C.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充分行使民生权利 D.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28.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提出要继续推进协商民主的实践。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

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拓宽了民主的深度: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拓宽了民主的广度。人民政协承载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任务。这说明 ①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②协商民主保障了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我国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形式,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 ④政协履行国家职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广阔的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2014年2月7日,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

席了开幕式,并对俄罗斯进行友好访问,而多数西方国家对本届冬奥会采取抵制的态度。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矛盾 B,政治多极化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 C.国家间的亲疏冷热由国家利益决定 D.文化交流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内容

30.2013年12月,以“嫦娥三号”命名的登月探测器成功发射,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球,引起了国

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外华人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1.中央电视台举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宣传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

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汉字是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能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情感 ③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2.被誉为当代中国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人生价

值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在生命中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让人们深受震撼和感动。他的精神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②引领人民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④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的需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

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用系统优化方法调整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关系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

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克服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 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价值是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2大题。其中36—41题为必做部分,42—47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地理、历史二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必做部分】

36.(22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读甲图,写出A、B两地气候特征的显著差异及形成该差异的最主要因素。(6分)

(2)在乙图区域内拟建一大坝,设计最高蓄水水位海拔为150米,从地形考虑,在图中用“ll”标出最佳位置,并推算需要移民的数量。(4分

)

(3)比较说明该大坝建成前后,库区范围内流水作用的主要变化及原因。(4分)

(4)读乙图,分析图示西部地区农业综台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开发中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8分)

37.(2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市群分布图

材料二 黄河流域资源分布图

(1)归纳总结我国城市群的分布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8分)

(3)水资源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成为B区域发展的限制条件,根据A、B区域位置关系,为改善B区域资源、环境现状,推断A区域发展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

38.(24分)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治、经济利益在国际上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直到1860年,英法两国才签订了《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随后,英国又和其他国家签署了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签订,而这距离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问世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张志敏《自由贸易主义的真相》

(1)材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该政策对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二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张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依据材料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2分)结合所学,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财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3)结合英美的贸易政策,谈谈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8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39.(22分)民族复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0年前的中国,在全球性的战略机遇期到来之际,虽有走向世界并开发世界之力,但却无拥抱世界之心。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中国没能认识到其意义,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内向型和保守型的文明体系。 —一刘德喜《中国错过的历史机遇》

(1)300年前中国面临的“全球性战略机遇期”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无拥抱世界之心”的原因。(8分)

材料二 近代500年来,因决策者保守和思想观念落后于客观现实,中国最少有四次错失过关系到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近百多年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抓住了战略机遇期,而中国仍然沉溺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醉生梦死,错失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

——林利民《中国历史上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2)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面临的第二次战略机遇是什么?(2分)为抓住这次战略机遇,中国曾做出了哪些努力?(10分)

40.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及发明专利申请量

注:1.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被广泛采用的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企业转型发展重要指标。2.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迄今尚未有中国品牌入围。3.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8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在国内,而不是世界。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8分)

材料二 2013年以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吸引着全球多个国家的“粉丝”。从韩国到中国,收视率屡创新高。“星星”是韩国文化兴国政策的最新成果,韩国电视剧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的文化企业应该怎样提高国际化水平?(6分)

材料三 2013年,中国高层领导在国际经贸交流中多次主动推介中国高铁技术。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国家制定了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近10年中国高铁技术快速发展,跨越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制造技术,标志着中国调整列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第二个台阶,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列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个台阶,中国铁路以时速350公里调整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CRH380型调整动车组,标志着世界调整列车技术发展到新水平。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在高铁技术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2分)

41. 材料一 2014年3月15日,由全国人大修订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20年来的首次全面修改。在此法的修正过程中,全国人大“原汁原味”地公布了公众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梳理呈现了大量网民意见和群众来信。这期间,全国人大相关部门还联合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了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这堪称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

(1)请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1分)

(2)请分析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济意义。(6分)

材料二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无论是文化消费与享受,还是文化生产与创造,都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所应触及的界域。具体而言,就是人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生产与创造,展示和发挥个人的才能;能够充分公平地享受社会文化成果,不受损失与侵犯。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出建议。(6分)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三:2015届海安高级中学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2014年10月

2015届海安高级中学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2014年10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2. 右图是2008年在安徽蚌埠出土的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罍”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礼记》中说“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ò,东阶),牺尊在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罍”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 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 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D.演变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

3.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作坊产品享誉世界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4. 《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载:吕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姊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材料反映的是 A.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市场布局出现新变化 C.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D.城市商品经济水平发展不高

5.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7.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 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8.右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 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9.据C.威尔逊、G.帕克主编的《欧洲经济史资料绪论》记载:英国工商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48,农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午的111。原材料进口增长幅度惊人,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呢绒出口稳步发展,其他制造品出口增长迅猛,从82.8万镑猛增到242万镑。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在于: A.新型政治体制的建立 B.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0. 美国加州大学克拉克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中期是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作者这样认为的主要理由是

A.工业革命之前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变化 B.工业革命过程中诞生了股份公司制度和金融制度 C.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11. 1898年英国首相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对此英国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B.自由竞争商品输出 C.提供技术推销机器 D.宣传宗教精神控制

12.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 在下列洋务企业中,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安庆内军械所

14.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 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实业家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

15.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推动国内贸易的发展 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16.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17.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00)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18.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0. 下表是我国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图中的数据变化本质上反映出我国

A.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B.90年代前后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变化较大 C.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2分)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3分)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大航海时代的OL >揭秘16世纪的中西贸易之路》

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

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

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三

图一: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二: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三:1914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4分)

(3)通过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图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据此你认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4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期间,英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2%,却具有相当于全世界40%~60%的现代工业能力。英国纺纱业的机械化,比单个生产力提高了300至400倍。„„伦敦是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政治中心和新闻中心。可以这样说,造船技术、蒸汽机和动力织机不断改变世界均势,蒸汽机和动力织机把英国推到19世纪世界领导国的地位。

——《英国百年经济奇迹》

材料二 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做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

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国”的原因。 (6分)

(2)结合材料二,评析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分)

24.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

响。(4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2分)

25.新中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曲折历程充分说明经济发展模式事关国运兴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摘自李霞《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 源源不断的农民工无疑是制造“中国奇迹”的主角之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农民工功不可没。“民工潮”出现的历史含义,更在于它为解构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持续的压力,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 ——萧冬连《中国市场化转轨之路》

材料三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之后,党的十二大(1982年)提出,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1987年)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1992年)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主要是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分步进行的。

——赵梦涵《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中经济谷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 “民工潮”出现的原因及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所呈现的特点。(4分)

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1—5 CBABB 6—10 DDCAD 11—15 ACBAB 16—20 BADCC 21.(13分)

(1)特点:海外贸易没有成为根本国策;与海外商业往来时间早;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是 丝绵织品和各种土特产;海外贸易未能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海外贸易 规模比较大。(每点1分,写到任意4点得4分)

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明清实行海禁政策。

(2分)

(2)新现象:生丝等原料大量出口;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工业品;(2分) 影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3分) (3)认识:政府的政策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对外贸易发展 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融入世界。(2分,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言之 有理皆可)

22.(12分)

(1)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任答两点得2分)

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2)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2分)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2分)

(3)抢掠、欺诈、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抢占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在继续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3分)资本主义的开放与扩张的本性(答“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给分)(1分)。

23. (10分)

(1)17世纪以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进行经济侵略,掠夺原料,向外倾销商品,成为世界工厂。(任意答3点,共6分)

(2)第一种观点:材料认为“新帝国主义”是历史的进步,此观点正确。“新帝国主义”首次导致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即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建立,促进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全球流通。所以此观点正确。(4分)

第二种观点:材料认为“新帝国主义”是历史的进步,此观点不正确。尽管“新帝国主义”通过殖民扩张将世界经济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建立,但这是建立在不公平不公正的掠夺性基础上的,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合理现象,所以把“新帝国主义”看做历史的进步是不正确的。(4分)

第三种观点:材料中关于“新帝国主义”的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夸大其客观影响的一面。(综合第一、二种观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论)(最高分4分)

24.(13分)

(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3分)

(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2分) 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2分)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2分) 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2分)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2分)

25.(12分) (1)原因:“左”倾错误影响下出现大跃进(1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若只答“左倾错误的影响”、不答具体表现得1分) 状况:改革开放前经济增长大起大落;(1分)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相对平稳。(1分)

(2)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1点1分,共2分) 意义: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1点1分,共2分)

(3)探索历程曲折反复,成功与失误并存;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否定到接受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体制改革分步进行,不断深入。(1点1分,共4分)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四:山东省枣庄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2013

山东省枣庄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2013.11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重视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生产技术,以此提高单位亩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特点,故A项正确;B项是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但材料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特点,故排除;C项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农业耕作方式,不符合材料内容,故排除;D项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故排除。

【答案】A

2.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从汉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但北宋“钞盐法”允许私人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说明政府相对以前来说,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允许私人从事食盐产销,故A项不正确;政府允许私人从事食盐产销,民营商业并没有遭到政府打击,故B项不正确;商人要销售食盐,要向政府购置通行证,然后再到规定地区销售,说明政府盐业管理严格,政府并没有放弃盐业专卖制度,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3.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

【解析】材料表明,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是纺织业中心,故A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地区棉花种植,一个地区特殊现象不能代表说明整个地区的现象,故B项、C项不正确。

【答案】D

4.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

【解析】从材料“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结合时间可知,当时政府采取海禁政策,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故①正确;材料虽

然显示“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但不能说明“开始成为”,故②不正确;“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说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故③正确;结合时间可知,西方列强还没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持的是朝贡贸易体系,故④不正确,因而选A符合题意。

【答案】A

5.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考点】蒸汽机的发明

【解析】从材料“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提示可知,这种“力量”应该是蒸汽机的力量。蒸汽机是万能原动机,直接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故B项正确;A、

C、D项是蒸汽机的影响,但不是直接作用,故排除。

【答案】B

6.右图为特里维廉《英国社会史》中关于

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

A.婚育观念更新影响人口出生率

B.医疗水平提高降低人口死亡率

C.技术革命改善了国民生存条件

D.社会转型促进了人口结构改

英格兰的死亡率和出生率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图片反映了死亡率在不断下降,出生率有提高,说明国民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结合“18世纪—19世纪”时间可以判断与工业革命开展有关,故选C项正确;A项、B项只是反映人口出生率或死亡率情况,不全面,故不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人口结构现象,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7.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解析】材料反映了内陆地区自给大于购买,而沿海地区购买大于自给,这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有关,说明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北部、中部以及沿海地区情况,A项不全面,故不正确;中东部地区自给大于购买,工业化程度低,故B项说法不正确;表格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地域性差异有关,不是自然环境,故C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D

8.下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图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图甲反映的是棉布进口值有所降低,图乙反映的是棉纱进口值在增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结合“1867—1885年”时间可知,当时开展洋务运动,而洋务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故B项正确;中国陷入世界市场表现是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棉布进口值有所降低,棉纱进口值在增加,说明A项不正确;当时资本主义兴起,故C项说法不正确;自然经济强烈抵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不正确。

【答案】B

9.“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从材料“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说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而发生这种改变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故C项正确;A、B项是商品输出为主,故排除;D项《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侵略向以华制华方式转变,故排除

【答案】C

10.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

(货币单位:亿元)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 B.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 D.中国资本增长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1936年外国资本低于中国资本,故A项不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B项不正确;中国资本平均增长率为9.0,而外国资本平均增长率为3.9,故C项正确;1920—1936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并不稳定,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1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考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解析】从材料“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说明C项、D项理解正确;西方基督教文明代表的是工业文明,而华夏文明代表的是农业文明,故B项理解正确;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有政治上、军事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上,故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

12.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从材料“实业家方液仙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

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判断私人资

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故B项正确;“实业家方液仙”不属

于官僚资本主义,故A项不正确;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是在建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D项不正确。

【答案】B

13.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结合1943年抗战时期,故A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结束后,故B项不正确;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日军掠夺服务的,实现“以战养战”策略,故C项、D项不正确。

【答案】A

1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840年以前中国制造业高于西方,故①不正确;民族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并没有缩小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故②不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举步维艰,故③正确;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故④正确。

【答案】D

15.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其研究主题应该是( )

A.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B.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对比

C.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D.工业革命前后的东西方世界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城市发展;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城市化;“斯大林模式”

【解析】资料涉及了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英国城市化进程、俄国城市化,综合资料可以分析出B项正确;A、D项不符合《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故排除;资料主要显示的是城市化进程,故C项不正确。

【答案】B

16.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供就业机会 D.提高农产品价格

【考点】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五:沈阳二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

1、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2、《殷周制度论》在谈及周代的宗法制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宁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C.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3、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4、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5、《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6、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

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

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7、《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8、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9、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可能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0、有学者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采邑制 D.行省制

11、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 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D.夫权社会基本形成

12、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 能作为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 “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三言二拍》: “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13、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B.上帝和法律

C.民主与科学 D.智慧与德行

14、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15、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了贵族特权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16、古代希腊城邦创立了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为17世纪的英国所继承的是

A.普选制 B.等额选举制 C.直接民主制 D.集体领导制

17、“百度百科”对某国政体的解释有下面一段文字:“在开国者的设计下,总统与国会很自然地对内政外交进行了分工,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的权力比国会大,但在一项国内政策上,总统的权力就小了许多。在大多数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权力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一方都将受到另一方的坚决抵抗。 ”这种政体设计体现了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施政原则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施政原则

C.美利坚合众国的施政原则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施政原则

18、“商业革命在几个方面有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材料中的“几个方面”在欧洲直接体现为 ①广阔的市场 ②必备的资金 ③充足的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9、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20、巴黎公社革命胜利伊始,作为工人阶级临时政府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就指出:“我们接受委任之际,深感责任重大,但还是毫不迟疑、毫不畏怯地力加完成。我们的目的一旦达成,就要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克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这一主张能够体现

A.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B.分权制衡思想

C.直接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21、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强化了性别分工

22、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C. 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D. 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23、“„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英国发生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

C.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2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位:万担),表中棉花及棉纺织品销售的变化,反映出的中国经济的特点包括

①棉花商品化程度很高 ②政府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④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6、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27、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28、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29、下图漫画名为《射猪斩羊图》,上有对联:“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下列与漫画主旨最为接近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扶清灭洋” D.“科学为第一要义”

30、据统计l912~I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31、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2、《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 老农答道: “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 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33、近代出版的《国民公报》曾刊文评论学生说:“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庙……”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守旧的人抵制新思想 B.近代中国社会风气很差

C.青年学生自制力很差 D.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34、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35、、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决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六: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综试题

临沂一中2011级文综模拟考试(十三)

2014.5

本试卷分I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成如下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华北平原处于冬小麦的播种期

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南返

下图为济南市某月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请据图信息回答3-5题。 2.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时

3.正常年份,该气温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12月

4.该月2号与29号的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阴雨、晴朗 B.晴朗、多云 C.多云、阴雨 D.晴朗、阴雨

5.该月济南市出现几次阴雨天气,其降水的成因及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热力作用形成的对流雨 B.冷锋活动形成锋面雨

C.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 B.垂直比例尺大约1:100000

C.水平比例尺大于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大于水平比例尺

7.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8.对图中洪水期水库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GPS B. GPS RS C.RS GIS D. GPRS RS

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回答9-10题。

9.据图回答,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

城镇大于农村

B.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

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

轮生育高峰

10.

现阶段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

A.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C.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D.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油橄榄生长需要的有效积温(10℃以上)在3500-4000℃以上,年降雨量400-1000mm,且耐旱喜光。橄榄油价格高、营养高,如今我们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用它,但九成以上的橄榄油靠进口。为此许多省份想从西班牙等国大批引入优质油橄榄树种。 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我国适台推广种植优质油橄榄的省区是

A.蒙 B甘 C.鲁 D.青

12.我国大量引种优质油橄榄的主导区位因素

A.海运便捷 B.劳动力丰富 C.气候适应 D.市场需求

13.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D.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14.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录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5.中国古代文人画具有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其目的在于

A.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

C.体现作者深厚的个人文化素养 B全面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 D.更好地表达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

16.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17.学术界最早否定辛亥革命的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革命前就反对革命,他们在革命后更是利用社会国家的混乱状况来谴责革命。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康、粱观点始终逆于社会发展潮流

B.反对革命的原因在于阶级属性的根本不同

C.康、粱的主张与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D.革命后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造成了社会国家混乱

18.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

二百多家工厂,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

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

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19.毛泽东说“过去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以下不属于中国“一条线”战略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美国改善关系 B.恢复联台国合法席位 D.与日本建交

20.右图是新中国50年代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柱状

图。该图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繁荣发展

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大炼钢铁促进了重工业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1.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天林模式确立

22.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盟

B.《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两极对峙——北约华约——多极化趋势

23.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24.劳动力供给曲线(S1)具有向后弯曲的特性(如

右图),当工资增长至P0后,劳动者将不必提供更

多的劳动就可维持较高生活水平,劳动供给会呈

减少趋势。当前,我国已结束了劳动力低价大量

供给的时代,用人单位需要通过提高工资以吸引

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这种状况处于劳动力供给曲

线上的______点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现象与反映的经济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金价走跌迎来抢购热潮——价值决定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③二手房交易征收20%税——运用经济手段,抑制投资需求

④农夫山泉身陷“质量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与过去强调向外资提供优惠政策不同,现在中国通过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吸引外资。目前,我国吸引国际资本的内在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随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不断降低关税②区域发展差异带来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③经济社会稳定,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④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为我国创造了新契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7.山东省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于2013年8月—2014年4月在全省展开。

下列宣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七:北京市第19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第19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2.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 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5.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A.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巨大灾难 D.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6.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

7.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8.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战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的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①②③④

9.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为此,中共的政策是

A.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10.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11.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反映了新中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不断完善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断发展 D.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

12.下图是1959~2008年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变化示意图。从政治角度看,图中第一个转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在西藏的确立

C.西藏人民民主权利的扩大 D.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13.“‘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5.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6.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C.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7.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T业布局的调整 18.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19.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20.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B.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21.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B=H,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C=G D.D=H

22.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23.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

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右图)该照片体现了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显成效

②美国主张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出现的原因是

着可(见

A.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即将建立

C.电视节目制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D.互联网的普及削弱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26.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

27.“中国革命到了今天,它的意义更加增大了。在今天,是在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已经一天一天把世界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在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中国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八:江苏省南京市2014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历史试题

2013.9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右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墓葬中的一张纸。该纸质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材料直

接说明了当时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该纸发明早于“蔡侯纸”

C.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3.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5.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6.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

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

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8.“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

①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③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④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

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10.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

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1.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

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12.《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

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13.右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1493年 1570年

(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4.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

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15.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

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16.1911年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

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逝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该设想的实验所质疑的理论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 电磁感应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

17.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

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8.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

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始终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

19.肯尼斯·沃兹是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荣誉教

授,他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有可能涉及的史实有 ①欧共体成立 ②北约、华约的成立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柏林墙修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

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与此作品所属流派相一致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22小题各13分,第23小题14分,第

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

材料二 若云作育人才,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总署、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孙家鼎《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材料三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京师同文馆所设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馆是哪一派别创办,其指导思想是什么?(5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待京师同文馆的态度及其理由。与材料一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4分)

(3)材料三中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核心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共同点。(4分)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九:高三历史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2013.1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

党员数量消长 党员成分构成变化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4.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6.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干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8.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10.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11.“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1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

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15.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英国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颁布《航海条例》 C.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D.发动鸦片战争 16.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 1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8.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19.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20.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 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 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 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 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 的有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业比较发达 2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3.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4.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或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

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賠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項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贏家”,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 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6分) 27.(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美苏“冷战”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的时代背景,并指出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6分)

材料二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鉴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难和沉痛教训,鉴于核武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美苏两国谁也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两国的同归于尽乃至人类的毁灭,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已经成为双方领导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就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认为“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冷战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缓和”“冷战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和平和安全,尽管存在核均势成摄。” ——《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 ”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物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天下领域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种种迹象都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材料四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纪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有什么新现象?(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的因素有哪些?(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3分)

高三历史试题2013.12答案

1【解析】从材料“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说明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材料所说的“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应该是指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实际掌握政权,无产阶级并未取得政权,故A项不正确,D项正确。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是指十月革命,故B项不正确。七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才具有必然性,故C项不正确。【答案】D

2【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学者论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因素有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历史土壤,由此可以看出爆发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故D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故A项不正确。材料论述的不是俄国十月革命意义,而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因素,故B项不正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故C项不正确。【答案】D

3【解析】图片显示,a年党员数量减少,党员中工人占半数以上;b年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员中农民占多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年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对中国共产党屠杀政策,故党员数量在下半年减少,且这时期党员主要是工人。b年党员中农民占多数,并且不断增长,这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应该是1928年,故C项正确。1921年和1922年处于一大、二大,党员数量不会减少,并且主要是工人,不符合图片内容,故A项不正确。1937年和1938年抗战时期,党员成分构成不会变化,故B项不正确。1949年和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时期,党员数量不会减少,故D项不正确。【答案】C 4【解析】从材料“毛主席领导陕甘宁”予以判断。陕甘宁是抗日根据地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由此可以判断出是抗战时期,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答案】B 5【解析】从材料“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以及“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与其它党派关系,由此判断出是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A项是国家权力机关,C项是少数民族自治机关,D项是治国方略,不符合材料内容。【答案】B

6【解析】抓住材料“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我国外交成熟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故B项不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是建国初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故C项不正确。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开展的,故D项不正确。【答案】A

7【解析】从材料“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说明奉行的是不结盟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不是疏远美苏两国,B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也不搞‘等距离’”说明A项不正确。D项不能反映材料意思。【答案】C 8【解析】“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说明意图不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故A项不正确。材料意思是既要反对美国庇护,又不反对美国,说明主张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表达出建立统一欧洲意图,D项不正确【答案】B 9【解析】1964年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而1973年斗争对象是“反对霸权的国家”,故C项正确。当时推行霸权主义的不只是美国,故A不正确。B项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故不正确。材料“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未体现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故D项不正确。【答案】C

10【解析】美苏“冷战”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紧张,结束美苏“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故A、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 “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是指美苏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多个力量中心,故C项说法正确。单极霸权更容易造成动荡的国际局面,故D项说法不正确。【答案】C

11【解析】材料意思是,忙完农活后,牵了牛车把家里剩余的物品装好,到邻近地区去交换需要的物品,把交换来的东西,孝敬自己的父母亲。把家里剩余的物品到邻近地区去交换,不能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故A项不正确。剩余的物品要到邻近地区去交换,反映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故C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个体家庭的交换,没有体现专业商人,故D项不正确。到邻近地区去交换需要的物品,说明两个地区产品分工不一样,反映社会分工落后,故B项正确。【答案】B

12【解析】从材料“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可以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这种生产能力决定他们“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故C项正确。A、B、D不是决定因素 【答案】C 13【解析】从材料言语来看,“种种有利力量”应该是指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政治保障,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海外市场。机器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③不正确。【答案】A

14【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英国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从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上升到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结合1845年时间可以判断这与工业革命开展有关,故D正确。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展结果,故A项与D项相比,A不够准确。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只是材料表面现象,故B不正确。材料无法显示政府的作用,故D项不正确。【答案】D

15【解析】结合工业革命的发生的原因可以判断“向外”应该是海外殖民扩张,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故选择A项。颁布《航海条例》只是其海外殖民扩张一部分,故B项不正确;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不是“向外”表现,故C不正确;发动鸦片战争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D不正确。【答案】A

16【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其中工业比重最大。结合时间以及工业革命的结果可以判断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故C项正确。殖民扩张的加强只是扩大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的推行适应了自由竞争要求,外来移民的涌入增加劳动力,不符

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篇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人教版】【试题】〖必修三册〗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编辑:龙辉

命题学校:省实验中学 命题教师:林歆 审题教师:饶小晓 孙小群

考试时间:2013年11月8日上午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A.与自然和谐相处 B D.与民休养生息

2.《通典·选举》中记载:不拘户口。”该时期是

A.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D.太平天国时期

3.《永徽律》首篇《名例律》中规定:“诸化”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 B.天朝上国的心态

C D.农耕文明因包容而发达

4.”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B.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

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5.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6.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一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对“私法”解读正确的有

①保证了每个人都能享有私有财产被保护的权利

②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③能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8.独立后,大陆会议制订了一个<》他说:

A.扩大人民主权 B.建立拥有强大权威的全国性政府

C D.增强政府的理性和智慧

9.有人在18771789年革“当前政体”是

A .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无产阶级专政

10“这个民族一次次被征服,总是听天由命,听任盗

因此这个国家”这位思想家的思想体现了

A.人文主义精神 B.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C.理性主义精神 D.唯心主义历史观

11.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

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1905年俄国革命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2.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

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D13.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有这样的胆识: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A.将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 B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14

A.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

B

C

D15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17.1906年外务部提出用人原则:“嗣后需用人员,应先就兼习各国语言、文字,曾出洋或

在各省办理洋务者,择优调取至卒业学生,亦宜先尽曾经留学欧美各国及日本者,而专在本国学堂肄业者次之。”因此说明晚清

A.外交制度在转型中试图逐渐与世界接轨

B.“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彻底剔除

C.学习欧美重用留学人才

D.主动而积极的融人世界近代化

18.1932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

A

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 D

19.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后说:”由此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所说的“某次会议”的影响是

A.中共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B

C

D

年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

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

股票一枚。以下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21.有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

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经过这次会议,也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此会议应是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大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

22.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机是一件愉快的事,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

23

图一 图二

A B.反映了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

C D.说明了欧洲安全遭到美苏的威胁

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第十三次元首峰会上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

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的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10余次规模不等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联合国货机 方液仙 联合国临时总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方液仙国货临时联合商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726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