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

2016-01-12 10:01: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一: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供大家学习参考。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一: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谈中西方的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差异

【摘要】尽管中西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

位,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传统文化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

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在现代全球化背

景下,两相比较,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的劣势昭然若揭,从而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建设以启示。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西方关于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及产生这种

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 群体认同 个人本位 差异

引言

清末民初以来,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阐论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试图归纳出中、西文化各具的特质,这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而归纳起来看,这些见

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中、西文化在本性或本质上即存在着不同,从一

百多年前郭嵩焘和严复穷日夕不休地论析中西学术异同,到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

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中许多学者提出的观

点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另一类则认为中、西文化并不存存本性或本质上的差别而只是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不同,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

《中国哲学史》中提出的中、西文化之异乃在于中国缺少了一个近代历史阶段的

看法,到1949年以后众多学者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

础所决定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而得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或中、西社会精

神面貌的区别实质反映的是中、西双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意见,均可归之

于这一类。

衡估这两类看法是个很大的课题,显非区区拙文所能完成,故而笔者在这里

只能简略指出一点,即:上述第一类看法着眼于精神、思想或文化本身的发展方

面,第二类看法则主要是从物质条件的发展方面着眼;这研究同一个问题的不同

视角,其实各有其利弊得失。我们今天重新研讨这问题,似应从偏执于这两种视

角之任一端的思维倾向中超越出来,以一种包摄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新的综合性眼

光来看待、分析问题,从而既认识到任何精神、思想或文化以及它们的特性都绝

非先天给定的,而是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并且也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又要认识到精神、思想或文化一旦形成之后,自有其相对独立性

存在,它绝非简单地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消极反射或反映,其本身就形成一种传统

而反过来对历史运动、社会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差异来源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

曾有不少学者认为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即以个体为本位,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

化,而中国文化则天生即以群体为本位,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这种观点其实

是不确切的。因为文化的本体亦即文化的本质属性,乃在于文化的实践性。就是

说,任何地区、任何国家或任何民族或任何时代的文化或精神、思想都必然地随

着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方式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文化或精神、思想的变化。这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在人类漫长的前近代的传统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们生产、生活、交

往能力均极低下,难以形成各自独立谋生的主体,因而不得不结成以强制性的人

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种种共同体以谋生存与发展,其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也就必然地或以氏族、村社,或以家长制家庭乃至由家庭扩展而来的家族、宗族,或以城邦等种种形式的共同体为基本单位来展开。与之相应,较高层次的政治或精神、

思想与文化生活也不得不以群体为基础或最终依托于群体。所以,凡在传统的社

会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或精神、思想,都必然会具有鲜明的群体本位的特征。当然,说其以群体为本位,并不是说它绝对排斥个体,仅仅讲

求绝对的群体,而是说其虽然也考虑到个体,但受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

制约,个体必然地要以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为先决条件。中、西传统文化均是如此。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传统的农业一一宗法型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基础

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这就必然地会成为一种群体本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群体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对个人则强调其与群体生活、群体利益息息相关

的道德价值,并不甚讲求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孔、孟儒家之学自

不待言,老、庄道家也是如此。乍看起来,相对于儒、墨、法诸家,老、庄最为

重视个人的地位,但其立场仍然并非以作为个体的个人为前提,而是先假定有一个超个人的伦理社会网络,其所谓个人只不过是要逃避这个网络或枷锁而已。因此,三代以降,历史上言“人、禽之别”者甚多,关于人、人格及人的道德性的论述亦极丰富,但没有任何一家、任何一人的思想是以一种明确无误的方式根据作为个体之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来立论的,而都是以群体生活、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来谈论人与人性、人格及人的道德、人的生活等等的。在中国人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固然看不到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苏武虽是孑然一身在冰天雪地之中独自奋斗了几十年,但他并未独立于人伦或人际关系之外,他的独自奋斗乃是在完成着忠君爱国的伦理理想。在中国人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亦不见有不尽任何人伦义务的独立的个人作为理想模型;就连《红搂梦》中那个颇有点叛逆性格的贾宝玉,他的出家也得要事先兰田种玉,而且高中乡魁,做到忠孝两全,然后才有资格了却尘缘。因此,笔者十多年前考察综述中国文化史之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群体观念高度发展,而个体人格意识徘徊歧路的总体特征”。

西方传统社会,人们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方式与中国有所不同,但也需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来展开,故而其时西方社会强制性的人的依附色彩亦至为显著。如在享有古典民主制盛誉的雅典,家长有权将其妻子、儿女赶出家门,甚至有权他或她们当作奴隶出售。可见,古代西方人处于父权制长权力支配之下,绝无个人主体独立性可言。这种状况下显然是不会产生出以独立个体为主体的文化来的。至于中世纪西方社会的群体意昧更为浓烈,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故而其时的文化自然是以群体本位为主要特征的。由此看来,与中国一样,西方传统文化也明显具有注重群体的倾向。当然,同样都以群体为本位,但由于各自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有所不同,因而中、西传统文化亦会各异其趣,如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始终崇尚知识;苏格拉底所谓“知识就是德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最高生活境界乃是沉思的看法,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尚知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主导性的价值取向。而西周以降的中国传统文化则素来注重道德;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而成为秉赋天地之灵秀的人,乃在于人具有道义,并且,将这道义视之为道德乃是中国的主流思想,如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其

义也,非其道也,禄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荀子更认为唯因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本质属性即道德仁义,所以人才能以一定的规范即仁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使人形成一个群体存在,彼此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之中,相互友爱,相互协调,从而凝成一股合力,维护着自身的生存及自身赖以生存的群体的利益,抗拒着自然界的各种危害和威胁,而这一切都是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中、西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不同之处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形成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对中、西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传统的作用力还相当强大。譬如,当我们考察近代科学革命何以会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发生在中国问题时,似乎就可以从中、西各具的重德与尚知的文化传统及其影响中找到部分原因。这当然属于另一个论题了,笔者拟另文予以探究。

尽管中、西传统文化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如以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便不仅日益明显,而且具有了本质性。西方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尽管也曾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晚明清初甚至还出现了一系列异动迹像,但就总体言之,则无疑仍以群体为本位。

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西方文化确乎以人本或人文为根本精神,这里的人乃指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是不依存于某种强制性人身依附关系而处于自然状态之中的个人。所谓近代意识的自觉,实际是指个人的觉醒;近代社会的建构,则实际追求的是由处于自然状态之中的个人根据自愿的契约行为组成的政治状态,这种政治状态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然权利。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进步学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亡灵,高扬人文主义旗帜,挑起了理性和“天启”之间的斗争,那末,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撇开教权与教阶制的垄断,把《圣经》译成现代口语,从而直接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使每个人都能与上帝的真理直接相通,此后的各派新教更都追求着一种信仰上的天赋人权或作为独立个体之人的自然权利。由此演进,卢梭于1762年在其著名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自由、人权不可剥夺、不可转让、不可摧毁;如果自由被强权剥夺,那末,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就有权重新夺回自己的自由。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之序言宣称:独之乃是“自然的法律和主宰自然的

上帝的法律要求他们尊重人权意见”的结果,其正文正宗明义地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即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了不可离弃的权利,其中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之权。”而且,“任何政府破坏了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它或消灭它,另外建立新的政府”。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说:“无视、蔑视和蹂躏人权,是社会灾难和政治腐化的唯一根源。”其第一条、第二条称:“人在权利上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并且永远是自由平等的。”“一切政治组织的目的都在于保障自然的、不可侵犯的人权。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抵抗压迫之权。”法国国民议会据之而“庄严宣布”要为确保“自然的、不可转让的神圣的人权”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可争议的原则”。这样,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便成为近代西方人的普遍观念,而西方社会在人们“从身份到契约”的关系变化之中实现了近化化,西方文化也就因此而实现了由传统而近代的转型。

虽然在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上,中西方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中西方在民族个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中国的群体认同还是西方较崇尚的个人本位,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文化性格,以至于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的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西方人的积极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与进取都为社会的平稳进步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

[2]方汉文. 西方文化概论[M].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第2版

[3]李泽厚. 说儒学四期[M].

[4]John Dewey. 哲学的改造[M]. 许崇清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第1版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二:从广告语透视中西文化价值观_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

语言文字修辞

从广告语透视中西文化价值观

———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

·玉素甫○玉斯英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中西文化在价值观选择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从广告语的视角来探寻中西价值观在

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方面的差异,揭示不同文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群体认同;个人本位;文化价值观[关键词]中西广告语;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1)03-0014-03

视自我的感受。如果说中国遵循的是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那么西方国家遵循的则是权利本位的个人原则。

三、中国文化中的群体认同在广告语中的体现(一)宗族集团的认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地位便长期保持下来。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是人在这一切初始亲依存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

连续和持属集团中享有某种在这个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久的地位,当然也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因此,集团的荣辱兴衰、好坏得失都直接关系着每一个集团成员。为了能使集团利益最大化,人们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家庭乃至社会群体个人的需求和个性的意志和利益。在这种社会礼制的作用下,

得到压抑。人们更多的是关心社会群体的看法和感受,而忽视自我的精神愉悦,并把自我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快乐的基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

广告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告的效果。只有符合大众群体理念和价值观的广告语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广告的创意者会极力营造温馨的家庭场面,并加上几句贴心的话语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例如:

①“妈妈,我能帮您洗衣服了”,“父母的爱心,千百年来永不变”(台湾三洋妈妈乐洗衣机广告);

②南方大厦,祝福万家(南方大厦广告);

③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云南制药厂广告);④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威力洗衣机广告);⑤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红棉保温瓶广告);⑥舒服佳,促进健康为全家(舒肤佳香皂广告);

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友之⑦“关注您家人的健康,

友牛奶广告)充满温馨的一家三口人坐在餐桌前喝牛奶时用;

。⑧一家人的团圆节,一家人的稻香村(稻香村月饼广告)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庭永远占据着核心地位。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交流中,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个人本位作为中西方的核心价值的巨大差别。群体认同——

“每个观,影响着中西方人们的语言和行为。正如曹志耘所说: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而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集政治、经济目的与文化形经济与文化的多重功能,它的广泛传播态为一体,具有政治、性、巨大影响性,使其日益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组成部分。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

一种功能变异形式,承载和反映着不同社会的价值观。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从“群体认同———个人本位”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

二、群体认同———个人本位

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选择上的一个基本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尽管中西文化的价值系统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截中国文化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然两样。

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才能得到群体的认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家”“大家”“国家”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形成了“舍小我、全大我”“舍小家,为大家”的思想观念。

而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他们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的成功是自我努力的结果,自己有权享有并有义务维护自我的利益不受损害。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西方人个人中心的处世态度,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赖他人,重

14语

文2011[作者简介]玉斯英·玉素甫,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

语文学刊

家庭的和谐美满,家人的健康长寿要比个人的好坏重要得多。即便是一些建议性的或者劝诫性的公益广告,也都趋附于中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人的这种心理。

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奉献自己的爱心。例如:

①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港台演员义演广告);

②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禁烟公益广告);——请勿吸烟(医院禁③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烟广告);

④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献血公益。广告)

(二)乡土情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依附的关系网不再局限于血缘宗同锄一片地,同饮一江水的生活方式拉族,而是推延到了地域。近人与人的距离。俗话云:“远亲不如近邻。”与邻里乡亲相互照应,和谐相处,会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使自己的家庭从中受益。因此人们对乡亲邻里也会产生很深依赖感和中国人在建立其他社会关亲近感。由于血缘关系至上的原则,

系时也尽可能用血缘关系来比附,将邻里乡亲当作亲人来看待,甚至在离开家乡多年以后依然被浓浓的乡情牵绊着。这种情谊也时常在广告语中呈现。

举个例子,“孔子庙家酒”的广告是“家乡”。它的广告创意是来自于“孔子庙家酒的家乡”。“喝孔子庙家酒,让你感受思乡”这个说法可以触动很多人的心灵,因为它反映了许多人思情。

“隔壁千家酒,开坛十里香(濉溪口念家乡的感觉。类似的还有

子酒)”。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酒联系在一起,反映了“酒醉的文化心理。思乡情更切”

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思乡的诗,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共看明月庆垂泪,乡”

。中国人总是对故乡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尤一夜乡心五处同”

其是在传统佳节时。而中秋月饼的广告语,正是揣摩到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

①月是故乡明,情是亲人浓,一份天伦好礼传达永远的祝福!(天伦月饼广告语);

。②月是故乡明,星湖表浓情!(江苏星湖月饼)(三)对国家的挚爱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孔子以其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忠君报国,四海归心,成为凝聚全社会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的精神力量。

我们应当毫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时,

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这种炙热的爱国情怀和价值理念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人们以有一颗爱国心而自豪。

①“中华永在我心中”(中华牙膏);

②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普通话推广公益广告);

“中国造”,带有浓浓的民族自豪感);③海尔,中国造(④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⑤联通: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⑥中国人的酒———赊店老酒;

⑦品味迎客松,独领中国风(“迎客松”香烟广告词)。

这是中华“大一统”观念的直接体现,有效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这种凝聚力和自豪感,也使广告语的接受者更容易对厂商产生好感,接受其商品。

四、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西方在古希腊时期便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这和中国长期保持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相比是截然不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由此产生出了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

(一)以个人为中心

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价值是由人体验的,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正如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世间万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西方人认为,宙斯已经一切非存在的事物所以非存在的尺度。

将正义和尊敬分给了所有的人,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各种关系,满足自我需求,维护自我利益。

因此,他们会把自我的意志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当每个自我都得到充分满足时,社会群体也就得到了发展。因此在西方的广告语中会出现大量的只代表个人的词语,或者代表个人感受的语句。例如:

①服从你的渴望(雪碧广告语);

②对我而言,过去平淡无奇;而未来,却多姿多彩(轩尼诗酒);

③佳能,我们看得见你想表达什么(佳能公司照相机广告语);

④倾听自我(ERICSSON移动电话广告语);

⑤选择维聚阿尔,已经表明你心明眼亮(维聚阿尔眼镜公司广告语);

⑥时间因我而存在(罗西尼手表广告语);。⑦感觉是真实的(摇滚乐队广告语)(二)个人奋斗精神

《圣经·新约》将人们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引向对精神权威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反映在社会效忠,并由此产生了生活中,就是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承认个人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文化层面上的积极意义为高度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及不拘泥于传统而大胆创新的个人奋斗精神。人们相信不是家庭使个人高只要通过努力,每个人都有成为百万贵,而是自己使自己高贵。富翁的可能。这种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也体现在了广告语中。

①越挑战,越精彩(人头马黑酒全球广告语);②我们正在努力(艾维斯广告语);③敢为天下先

(美国通用卡迪拉克汽车广告语);

④引领进步之道(米其林轮胎广告语);⑤只管去做(耐克广告语);

。⑥做领袖,某头!!(卡迪拉克汽车广告语)(三)追求个性自由

但丁曾说:“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生存”,“自由的第一原则就是意志的自由”。追求个性自由,是《论自由》中指出,作为自自我个体独立性的体现。密尔在他的

15语

文学刊2011.3

语言文字修辞

足的价值主体,个人不仅可以自由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而且有正当权利顺应自己的性格,表露自己的趣味,发展自己的只要无害于他人,任何形式的生活爱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试验都应当容许。因为,“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它毋宁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根据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和发展起来”密尔的自由主义逻辑,追求个性表现不仅是每个人的自主权利,而且还是社会的创造和活力之源。

因此在消费时,人们会充分地张扬个性,只要满足自我的精神愉悦就行,而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有时他们还会刻意去追求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作为个体存在的鲜明标志。

①特别的美属于特别的您(化妆品广告语);②小即是好(德国大众广告语);

③我梦想穿着自己的MAIDERFORM胸罩去逛街(MAIDERFORM广告语);

④不一样的公司,不一样的汽车(福特汽车“土星”系列广告语);

“为了这包骆驼香烟,我走了一英里”(骆驼香烟广告⑤语);

⑥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广告语)。以上几则广告都充分体现了西方广告语言中的“个性化”特点,即广告的着眼点在于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

【参考文献】

[1]密尔.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2:63.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1-90.[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2-117.

龚光明译.三联书店,1988:[4]萨姆瓦等著.跨文化传统[M].陈南,56-58.

[5]潘克,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J].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8-60.

黄瑞熙.中西方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符号、语篇与[6]范红,

文化价值取向[J].当代传播,2005(06).

[7]谭卫国.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02).

突出了“个人”的选择才是最终、最重要的目的这一理念,处处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五、结语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广告语上,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比如处事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这种差别给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障碍。要想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就像广告语一样,如果不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上接第8页)

功能可以共现于句子中。如例(4)中,说话人劝当事人选择离婚,既表达了说话人对离婚这一情况的主观看法的逆转,又体现了说话人委婉地表达出的含蓄的态度。

当然,连用时它们各自的功能地位并不完全并列,主要是将起主要情态作用的,就置其于后。比如,“倒也”和“也倒”:“倒也”在表达意外或逆转的情态的同时,更着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如例(4);“也倒”在表达婉转态的同时,更着重表达的是逆转的情态,如例(5)。同理,其他四种形式也是在几个副词篇章功能在句子中的共现的前提下,将更突出的功能置于后部。

至于三个连用的实例少于两两连用的情况,我们从三个表情态副词所表情态不同可知,将其连用使得语句表现出不同的情态,从而增加了篇章的表意内容,与此同时,要使得不同的情态共现于同一语句中,并且不影响语句的理解,就存在一定的这样的情况不难度。故要使得一个句子同时适用于三种情态,

多。所以能使得这三个副词共现的语境就不多了。

从以上对这三个副词的分析,我们可知:这三个副词除了对其所在句子有表情态的作用,体现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外,还具有各自的篇章功能,而篇章功能的体现,使得这三个副词的表意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86,153,595).[2]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语文出版社,1999(11).[3]陆俭明,

[4]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5]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82).“并”的句法、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6]李茜.语气副词2006(4).“并”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2009(3).[7]温锁林.语气副词

“也”的话语功能[J].语文学刊,[8]程江霞.语气副词2010(3).

16语文2011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三:从广告语透视中西文化价值观——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四:高等教育学样题

第三讲 高等教育学样题答案

样题5

1、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

2、高校教学的过程组织由如下主要环节组成,它们分别是 。

3、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来看,课程可分为和 和 ;从层次构成上看,课程可分为 、 和 ;从形式上看,课程可分 、 、和 。

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

二、辨析题

1、科研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高校教师学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

三、简答题

1、专才教育的内涵。

2、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模式的典型特征。

3、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4、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

5、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四、论述题

1、讨论课的适用范围及其组织。

2、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及优势。

五、应用题

结合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谈谈你将如何在高校中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一、填空题

1、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 P195

2、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P255

3、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学科并列课程、中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P236

4、备课、上课、课后总结 255

二、辨析题

1、答:错,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这一特殊地位是因其高效性、系统性、综合性所决定的。P222

2、答:错,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

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教师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P176

三、简答题

1、答: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

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它有四个明显特征:⑴分科进行,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⑵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⑶重实际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快。⑷知识面狭窄,影响后期发展。P64

2、答:⑴目标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

教育环境。

⑵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不同结构存在着等级和差别。

⑶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

⑷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和横向的区别。 P164

3、答:⑴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⑵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⑶教师劳

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P172-173

4、答:⑴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

⑵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

⑶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错误的倾向。

P210

5、答:⑴通过调查获得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权重。P240

⑵通过调研获得各科知识的综合相关度。

⑶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综合相关度是确定课程要求掌握度的两条基本准则。通过就可以推算出各门课程的掌握度。

⑷如果假设该们课程的学分数和掌握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那么就可以推算出各门课程的学分数。

⑸在进行以上优化时必须满足课程体系总体性的要求,保持学分和掌握度的匹配。

四、论述题

1、P270

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与讲授法不同是讨论法是双向的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答:⑴教材内容:适合于应用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也适应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⑵学生对象高年级优于低年级,班级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也可用。⑶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多提问。⑷环境,小教室、灵活的座位。

组织时应注意的问题:⑴避免无计划性。⑵规模7-10人为宜。⑶教师要制定计划并进行必要的控制,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⑸教师要善于引导。⑹教师要善于控制讨论的进程。⑺讨论结束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明确的总结。

2、301

答:⑴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⑵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⑶大学是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⑷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⑸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五、应用题 P

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发展等方面来谈。

高校教师专业化:1、静态理解,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真正成为一个专业。高等学校教师成为专业人员,作为一种专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2、2.动态理解:所谓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是指高等学校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授高等学校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成为一个良好的高等学校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目前,教师的教学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等,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

3、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4.专业发展一是让教师承担具有适度挑战性的设计任务,待其实现目标后,增强教师的信心,增加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二是充分展现自身的自主性,意识自己是一个自主自为之人,减少内外环境对教师自主性的掩盖,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的潜能,激发教育的积极性。三是赋予教师主动承担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把工作看成管理层要求和外界强加的。

样题6

一、填空题

1、为了改革德国的高等教育,由的原则。

2、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是 、 。

3、1862年 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建立产生了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

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 、 。

5、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有三种模式,它们分别是、和

6

7、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 。

二、辨析题

1、高校教师职务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 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

2、科研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简答题

1.简述通才教育的内涵。

2.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3.简述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简述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四、论述题

1.试论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2.试论“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师和学生两面的积极性”。

五、应用题

结合你所在高校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一 、填空题

1、 洪堡 P22

2、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P25

3、 《莫雷尔法案》P23

4、 备课、上课、课后总结 P225

5、 中央集权型、权力分散型、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P116

6、 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P146

7、 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 P195

二、辨析题:

1、错。P176

高校教师职务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教师的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

2、错。P222

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这一特殊地位是因其高效性、系统性、综合性所决定的。

三 简答题

1、 答:P64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通才教育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1) 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2) 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3)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 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2、答:P220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 质的形成与发展。

3、答:P8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答:P204

(1)相应的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2)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3)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5、答:P301

⑴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

⑵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⑶大学是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⑷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

⑸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四、论述题

1、答:P55

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个人本位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观中产生最早、至今仍很有影响的基本价值观。

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

(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2)大学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

(3)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2、 答:P228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面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五: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1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1

(第一章 ~ 第四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严复 ,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群学肆言》。

2.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孔德 在他的《 实证哲学教

程》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3.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 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

学 三大类。

4.马斯洛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

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需要层次 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5.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 生理 、 心理 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 社会实践活动 而产生的。

6.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 麦独孤 ,在 1908 年

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模仿阶段 嬉戏阶段 团体游戏阶段 。

8.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 破坏性 ,通常包括 生命的丧失 与 财产的毁灭 。

9.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直接交往和 情感性 。

10.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和 形式运算阶段 。

11.人的生存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12.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和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人有语言的能力 。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生活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整个群体的人造的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

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5、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象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6、情景定义:也称情境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就是给自己面对的情景下定义,作解释。它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7、集体行为:是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众人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行为。

8、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论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3)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3.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是指一个人在他的胜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1、 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2、 态度的类似性

3、 双方距离的远近

4、 交往频率

四、论述题(具体展开)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论点: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暂短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他的位置;当着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需要层次论分为5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论点:(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想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论点:(1)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

(2)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3)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2

(第五章 ~ 第八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初级社会 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 社会生活 的基本单位。

2.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制家庭 四个阶段。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加入该组织的成员,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和 必要的物质基

础 。

4.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其代表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三种理论。

5.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 Y理论 两种假设。

6.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 腾尼斯 于1887年提出来的。

7. 血缘关系 和 地缘关系 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8.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 发展不平衡。

9.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 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 天才论

二、名词解释:

1.家庭:是指建立 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二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在这里指第二点。

3.组织结构: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那些部分组成,个部分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X理论: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格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缺乏抱负、追求安全,因此必须加以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

5.Y理论: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格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一般人并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适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成就和报酬,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并且多数人具有解决组织中问题的能力。

6.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区: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8.社会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其实质就是剥削。

三、简答题

(一).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2、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4、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5、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防在首位。

6、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二).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第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相互联系的人群

第二,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

第三,共同的社会生活

第四,有自己的社区文化

第五,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徽墨大,密度高。

2、城市居民以共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3、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

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四).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有特定的目的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

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有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四、问答题

1.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

论点:1、优先发展农村

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优先发展城市

2.试论马克思注意的阶级理论。

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六:试论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的内在张力

试论“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的内在张力 论文摘要:“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是媒介新闻传播中的两种理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峙、抗衡和渗透的张力,造成了新闻传播现实语境中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但可以开阔新闻传播的视角和思路,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论文关键词:传者本位;受众本位;张力

“张力”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事物在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下,物体内部接触面上产生的相互拉伸的牵引力。从力学的意义上讲,同一结构中相互矛盾的因素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这就是张力状态。后来,“张力”概念被延伸到其他研究领域,泛指构成事物的矛盾因素、对立因素、互补因素由于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 笔者认为,在新闻传播的“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存在着张力,传者和受众之间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认清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互补及相互作用,正确把握二者间的关系不但可以开阔新闻传播的视角和思路,也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一对主要矛盾。由这一对矛盾出发,形成了媒介新闻传播的“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两种理念。两种理念的出现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的媒介宣传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威力,让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强大效果,同时,也让人们对大众传媒产生了一种敬畏心理。这些直接导致了“传者本位论”的产生。“传者本位论”的内涵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传者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传播者的需要和利益来决定传播的内容、方式和目的。在“传者本位论”看来,受众是孤立的、静止的、被动的、盲目的,只要传者不断发出信息,受众就会不加思考的、顺从的接受,传播的预期目的就能实现。“传者本位论”的观点在当时的传播效果研究中受到追捧,而对传播效果的评析更多地是以传者为中心和出发点来进行的。

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传播学研究中对“传者本位论”的批判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转向,新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不是被动的、无知的“靶子”,而是有着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主人”,

他们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他们对媒介具有制约作用,最终将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这种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就是“受众本位论”。这一理论随“1964年鲍尔(R.A.Bauer)的„固执的受众‟一说问世而彰明昭著,后在E.卡茨、J.G.布鲁姆勒、D.麦奎尔。K.E.罗森格伦等人首倡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发扬光大。”

作为矛盾的两个极端,“传者本位论”和“受众本位论”在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中相互对峙、抗衡、纠缠、渗透,造成了新闻传播现实语境中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

(一)“受众本位论”对“传者本位论”的消解

“传者本位论”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过于强调新闻宣传功能情况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它以“先知先觉”的身份自居,强调传播者的主体意志和情绪,视受众为“乌合之众”,以向受众灌输“先进”思想、“开启民智”为己任。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新闻传播活动,无视受众的个性和需求,一味地追求传者的主观意志,把模式化、概念化、肤浅化的宣传和灌输作为主要的报道方式。“传者本位论”的局限性随着受众已被启蒙并逐渐崛起的时代的到来而越来越明显。

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促成了“受众本位论”对“传者本位论”的消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空前繁荣,信息时代可供公众选择的媒介越来越多,与过去相比,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众在众多的媒介和信息面前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时的媒介认识到,只有研究受众的心理,满足受众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利。于是,传统的“传者本位论”逐渐被“受众本位论”消解,“受众本位”的传播时代开始来临。

这种“受众本位”对“传者本位”的消解表现在我国当代报业的发展中,就是都市报的成功和市场竞争中党报的边缘化。计划经济时期,“新闻事业的任务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如何从下而上地充分表达各社会利益集团的不同利益和要求,而是自上而下地用正确的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观去统一全社会成员的头脑,进而组织和鼓动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用毛泽东的话来表达就是,新闻事业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这时,强调的是新闻媒体对受众的宣传、教化功能,受众的真正需求被忽略掉了。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竞争机制被引入进来,新闻媒介不得不面对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依据对受众心理的研究来选择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以“市民生活报”为定位的都市报悄然崛起,以

“秉持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活”践行着“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迅速占领了市场,并力争主流媒体的角色。而与此相对,我国的党报由于未能转变“传者本位”的理念,与受众的距离逐渐拉大,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二)“传媒消费主义”对“新闻主义”的消解

在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中,与“传者本位观和“受众本位观”相对应的是两种操作理念,即“新闻专业主义”和“传媒消费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规范新闻媒介工作、服务公共社会的信念和精神。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追求是传播真实、真相和真理,它强调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立足于为公共利益服务,以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来承担守望社会、代言公众的职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新闻专业主义极力使自己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和作为宣传喉舌的媒体相区别。然而,“新闻专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无法摆脱其“传者本位”的色彩,它把新闻媒介定位成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中立的“把关人”,认为媒介不仅是人民的代言人,还是人民的教化者,它衡量信息新闻价值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并由此建立起一整套关于新闻的专业理念、操作技巧和自律规范。

随着经济来源的改变,新闻媒介开始进入资本化运作时期,媒介生产的最终目的成了赢利,媒介公司将其产品视若商品并着眼于市场效益。于是,新闻媒介的资讯产品变成了消费品,而受众的身份也由信息接收者变成了产品的消费者。在市场逻辑下,消费者的选择与消费决定是媒体的终极制裁者,于是,争夺受众——即资讯产品的消费者成为媒介活动的核心,新闻媒介一切以受众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开始成为刺激、满足受众消费欲望的工具。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晚期资本主义发展,促使商业化的媒体产品成为消费主义泛滥的非理性公共表演舞台。舆论统治技术和商业化已使公共领域蜕变为消费领域。”

在市场利益的打压下,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服务公众利益的理想、中立客观的专业规范逐渐被消费主义的权威所取代,强势的“传媒消费主义”带来的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在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对于“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关系的处理,简单的贬斥谁、褒扬谁都是对二者之间内在张力的割裂,最终会导致一方力量对另一方力量的打压和消解,造成局面的失衡,不利于媒介功能的全面、有效发挥。

“传者本位论”和“受众本位论”各有其理论意义,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传者和受众之间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而是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保持必

要的张力。

“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的必要张力,就是指“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的一种适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新闻事业自产生伊始,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求,“信息传播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它能为受众所接受,所认可,所使用。实际上可以说,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受众而展开的,传播者采集、制作和传播事实信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受众提供服务”。而受众也离不开传播者对信息所进行的筛选、梳理和告知。

于是,“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映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新闻传播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播主体立场、利益的影响,而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主体,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对信息做出选择,并通过意见的反馈去影响媒介的信息传播。传者和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具有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这正是“传播双主体”理论所强调的。所以,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强调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整合和相互制约。进一步说就是既要对传者的信息传播进行调适,使之适应和满足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要强化媒体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着力:

第一,在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首先,传播者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核心产品明确媒体的定位和传播目标,这是宏观层面上的“传者本位”的体现。然后,在微观层面上,要秉持“受众本位”的理念,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兴趣和需要,从而在媒体自身定位和受众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也就是解决好“我是谁”和“给谁看、看什么”之间的关系。

对于党报来说,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应该是:使党报成为贴近受众、服务受众的公众精神领袖。所以,首先需要破除旧的党报模式观念,党报的标准不应该是连篇累牍的官方会议稿、文件稿,而是围绕着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展开,基调、导向正确,又关注民生,尊重市场规律的公众精神领袖。强调党报服务受众需求的转变,不仅是市场经济下效益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党报政治职能的要求,只有报纸畅销,党的政策才能及时地传递到公众那里。这方面,《广州日报》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而对于都市报来说,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应该是:秉承人文关怀的主流媒体。人文关怀一直是都市报的宗旨,但“受众即市场”观念下的人文关怀只能流于肤浅和经济效益至上。真正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满足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深人体察公众生活,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健康、良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起导向和推动的作用。否则,最终只能因市井小报的角色而被淘汰。

第二,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对受众兴趣和需求的满足,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要去消极的取悦和迎合受众。反观传媒业的现状不难发现,现实传播情境中的“受众本位”发生了某些偏向,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媒介把目光全部放在了受众的自然需求上,用快速的、时髦的、肤浅的、庸俗的报道去刺激、填充受众的心理,致使新闻媒体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而对受众的社会需求,那些涉及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问题则一再回避,忘记了新闻媒介所应当具备的呈现和介入公共生活、表达公共意见、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功能与责任,放弃了媒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应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只关注社会新闻,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空洞无聊或者无关痛痒的谈资上,这样一来便排斥了公众为行使民主权利而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

强化媒体作为传播主体和信息“把关人”、“社会守望者”的责任感,倡导新闻报道应该立足于服务公共利益、监督公共权力、传播公共价值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为受众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去取代一味娱乐受众的做法,通过受众精神需求和品位的不断提高反过来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既体现出了对传者、受众双方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有利于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

综上,在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中,有必要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让它们在相互的矛盾、冲突、互补和融合中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的做法是对二者之间张力的割裂,要么陷入传者“全知全能”误区,要么跌人受众“至高无上”的泥穴,都不利于好的传播效果的实现。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七:浅谈群体认同感

浅谈群体认同感

摘要: 当代社会群体认同感缺失是导致社会浮躁的主要原因。重新建立社会认同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建立价值秩序。

关键词:群体认同干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秩序

一、群体认同感的重要现实意义

现在许多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开头都会写“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千篇一律的第一眼确实让人感到乏味无聊,但是这么些相似的文章却都能登载在媒体上,通过各种途径让我们看到,却也是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一个现实,社会在变浮躁是现实,充满着骚动和不安。而在这股大浪潮裹挟下的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想把自己与整个社会群体隔绝开,或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骑着咆哮的摩托车,穿着奇装异服在深夜暗黑城市森林中咆哮而过的青年男女,想向世界证明他们的青春张扬,放荡不羁;一掷千金拍下某件艺术品,但实际上对它一窍不通的土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并不存在的所谓眼识;某个城市想在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城市中别树一帜,花费亿元打造一个只有装饰作用的雕塑,或是在郊区收拾出一块地皮,想着建设世界第一高楼;两个城市之间为了历史名人的故乡名号而争得不可开交„„卢梭的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当下社会心态,“在我感受到的所有事物中,没有一样能够抓住我的心,但它们却扰乱了我的情感,使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应当归属的对象。”不管是个人还是城市这个群体,都在用所能想到的方法,所能利用到的资源来标榜自己的不一样。这些行为,不仅是社会心理整个都浮躁的真实真切的反映,也是群体认同感缺失的直观表现。

所谓群体认同感,最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的一种感觉。就单从这点来开,人们拼命的想把自己独立出来,就是群体认同感的缺失。

为什么要强调群体认同感,在于它对当今这个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前面的例子来看,大多数人们浮躁的行为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显得跟这个群体不同。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人具有群体认同感,还会存在这些行为的出现吗?认同自己是一个群体里的成员,就会以这个群体大多数成员所遵守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以他们所具有的评判好坏善恶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方方面面,到底什么样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是真正的个性张扬,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有品位,什么才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城市精神,这些也就都有了

统一的答案。这样的话,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出现频率就会大大降低。

其次,群体认同感能减轻身处这个群体里的焦虑和狂躁。可以确信的是,导致大多数人进行伤害的原因是身处一个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社会,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自己的悲伤和深深的孤独。伤害无非两种,性格暴烈的人会选择向外释放伤害别人,就是犯罪,性格内敛的人会选择自己独自承受,受不了了就选择伤害自己,就是自杀或是自残。但是不管哪种事情都是相当恶劣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时候并不是来自某个人或是某个团体的刻意排斥,而是这一部分人由于自己的恐惧或是害羞不敢将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但是一个人一旦重新有了社会认同感,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群体里,群体带来的亲近感让他开口说出心事的难度降低,感受到的孤独感就会减少很多,不会有那么多的愤怒压在心里,也就不会做出伤害的事情来。

再次,群体认同感能将群体中人的力量凝聚起来,集众人之力达成一个宏大的目标。人总是更愿意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来尽力的。认同自己是一个群体的部分之后,出力的事都是跟自己利益相关的,那么也就不用那么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因为是让自己变好的事情,所以就能够尽心尽力了。这样说似乎过于露骨,但是看看实际中的例子,不管是以前的大锅饭,还是现在的多方合作办事,如果没有跟自己的利益相关,高投入,低效率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增强团体中每一个人的群体认同感实际上是提高效率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找回群体认同感需要建立价值秩序

那么,如何让人找回群体认同感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价值秩序。价值秩序不是指某个价值观念,而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整个价值体系和价值结构。而价值秩序的形成,需要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建立价值秩序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立什么样的价值秩序的依据。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个人来说,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其实就是对国家这个群体的认同感,具体表现在支持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外交问题上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国,关心国家事务及社会热点问题,积极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等等方面。敬业就是要始终对自己的职业怀有崇敬之心,每做一件事都要精益求精,高质量的把它完成。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始终把教书育人的责任放在心中,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就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耐心细心的处理重复枯燥的工作„„总之,敬业就是将自己这一行业的准则铭记在心,时时刻刻都想着怎么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为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更多价值回报,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至于诚信,从大到小听过的有关诚信的故事感动了我们一次又一次,从古时商鞅立木为信到如今感动中国的“诚信老爹”吴乃宜,无论什么时代,诚信的人都是最受人尊敬的。诚信的含义很简单,就是说到做到,绝对不为自己开脱责任。虽然有如此简单明了易于解释,而诚信确实一个最容易说出的词,但是却又最难做好的事。友善侧重于与人交往的方面,友善要求言语得体,语气温和,表情和蔼,也是一个比较难达到的目标。而且友善是没有对象的差别的,不能因为交流对象的身份不同而有所改变。友善的待人处事态度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友善的人总是能收获更多的友情。

价值秩序在个人这一层面来看,就是崇尚人类自古就有的优秀品质,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将它从单纯的字面存在转化为具有实际反映的现实存在。都所有人都亲身实际的去践行这些的时候,群体的步伐大小就一致了,步伐频率就统一了,群体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即财富充裕,力量强大。财富充裕才能使人生活舒畅,力量强大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阻止动荡的发生。民主的反义词是独裁。民主即所有的决定都应保证有社会群体里的一部分人参与,而不是一个领导一拍脑门想出了个方案,不经过任何人进行可行性评估,不听取任何人的参考意见就直接开始施行。文明是对全体公民素质提出了要求。说话用礼貌用语,反映问题,提出反对意见要寻求合理的途径,陈规陋习要改变,注意公共场合的卫生等等。这些问题在教育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讲得比较多,所以也做得比较好,到这个时候应该把这些作为合格的公民应该做到的重新强调起来,在我们心里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和谐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氛围来说的,公共场合没有人高声喧哗,人们之间偶尔出现的小摩擦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等等。和谐就是整体以一个相同的步调行进着,在各种问题上大家都保持着一样的节奏。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参与同一首大合唱,中间任何阶段出现一个不同的音符,不在同一个高度的音调都不符合和谐的要求。

价值秩序在社会这一层面来看,就是在每个人对于社会事务的发言权均等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整体的公民素质,创造一个步调统一,节奏一致的社会前进趋势,最终实现个人的财富充裕,社会的整体力量强大。见证到自己在社会进步中做出的贡献,自己的努力在社会成就中所占据的份额熠熠生辉,个人的社会认同感会相比参与之前增进很多。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的高度来看,应该坚持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自由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自由,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由。一个国家在总的价值观相同的情况下,要允许有跟主流思想不同的思想存在。如果没有各种思想的激荡,整个国家就会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了生机和活力。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有如此多流传下来的历史典籍,其中蕴含的各种思想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并能处理现在的各种问题中展示它们独特的魅力,与当时出现百家争鸣多的盛况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只有各种思想交流融汇才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平等就是权力的平等。偏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权力的平等,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均等,城市和农村的老人有同等标准的养老制度,社会各个阶层公民基本权力的平等等等都是平等的内涵反映到实际中所应解决的问题。公正是指不管是国家还是政府下属的相关仲裁部分或是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仲裁人的社会公民在仲裁相关问题的时候都应该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的给双方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很多时候,人情世故,法理之外的感情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于事情的决断,所以做到公正的评判每一件事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法制的要求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能简洁明了的概括。政府要尽快完善健全法律体系,细巨无漏。执法部门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走,不能徇私枉法,对于任何人都不能因为私心而做出差异性的对待,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在什么事上,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须追究到底。

价值秩序在国家这一层面来说,就是要让公民的思想自由,权力平等,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对国家发展有益的建议能被采纳。在处理各种纠纷或是裁决问题时,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或是社会都能保证坚持公正的依照法律进行处理。只有每个人感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受到的对待,享有的权利跟其他人没有差异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认同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才会有群体认同感。

价值秩序说到底就是社会统一价值评判标准,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有一致的看法,这样争吵隔阂都会减少,社会也就能给人以归属感,给人以认同感。

参考书目:

【1】 何志敏. 《论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白长华 《浅谈人的自我价值》 中外企业家,2001(6)

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篇八: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文化与文化建设

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张松龙 刘绍斌

1

2

(1.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63; 2.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1)

!摘 要∀ 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探究形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由于千百年来宗教文化、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华夏民族传统注重群体认同,西方注重个体本位;中国重道义,西方重功利;中国贵中和,西方崇力尚争;中国趋于内向,西方倾向开拓求新。

!关键词∀ 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

中华民族是华夏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在中国统一国家里经过几千年时间融合了许多民族及其思想文化、感情意志、习俗信仰而形成的伟大民族。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这个总体性格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熔铸而成的。所谓民族的优秀性格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思想活动特征和传统。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讲到探究这种差异之根源及原因时,传统上,学者诸家习惯用这么一种逻辑:由#地理环境决定论∃推导出中西文化不同的渊源和发展轨迹,再由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孕育出中西民族不同的性格。这种逻辑推理和理论应该是可接受和认可的。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直线一元的而是多元复杂的。同样地,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形成原因也是多元化的。本文试从哲学、宗教的视角,通过探讨中西方哲学、宗教信仰的不同来阐述由此表现出的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一、汉族传统注重群体认同,西方注重个体本位

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汉族传统思想,其宗旨是以维护家国安定,群体和谐为基点。孔子所指出的#忠恕∃、#恭俭庄敬∃和#恭、宽、信、敏、惠∃的处世态度及孟子所说的#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便是要求人们克制个人的欲望,服从家庭乃至社会群体的意志和利益。汉儒董仲舒指出#大一统∃主张以后,更把这种家国一体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儒家这种家国一体的群体意识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编织成的思想体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个体只有克制自己,服从群体,以家国的需要为需要,才能与世俗融洽相处。纵观中国历史,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群体意识才使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群体得以稳定的发展和壮大,才使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情操得以弘扬。

而西方则与此相反,西方是个重个性发展的社会。早在古希腊时代,民族血缘关系就已打破,个性原则便成了西方民族的基本心理和性格。到基督教文化支配欧洲以后,家族的权威更让位于宗教义务和个体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试论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区别"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88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