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2016-01-12 10:22: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一:第十一章综合检测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希望能帮助到你。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一:第十一章综合检测

第十一章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括号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

B.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核由一些很小的分子组成

2.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3.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不相等

B.把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4.几种燃料的密度见下表.三辆完全相同的油罐车,分别盛满这三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丙车最重 D.三车重量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题目的答题位置上.

3335.冰的密度是0.9×10 kg/m,有一块冰,它的质量是900 g,它的体积是________m.

3如果冰全部融化成水,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__m.

6.牛奶的密度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的参数之一.质检部门用天平测得空杯质量为40 g,取100 mL某品牌的牛奶倒入该杯中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1-1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杯子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

3的密度为________kg/m.

图11-1

7.如图11-2所示,左图量筒中液体体积是______mL;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象,则ρ甲________(填“>”、“<”或“=”)ρ乙,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_______.

1

图11-2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7分)

8.(9分)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1-3、11-4所示.

图11-3

图11-4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1-3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11-4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

3积是________cm.

3(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g/cm.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__.

9.(9分)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11-5所示)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图11-5 图11-6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1-6所示,此时他应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

2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7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2)如图11-8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11-9所

333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___cm,壶盖的密度为________g/cm,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_kg/m.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图11-7 图11-8 图11-9

10.(9分)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1-10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________g.

图11-10

图11-11

3(2)按如图11-11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________cm.

3(3)玉镯的密度为________kg/m.

四、计算题(共13分)

11.小明和妈妈到桂林旅游,买了一只茶壶,他用天平测出茶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

(1)请你帮小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18分)

12.(9分)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3

图11-12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1-12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 cm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

33积是______cm.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

13.(9分)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

(1)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十一章综合检测

1.A 2.C 3.B 4.A

-45.0.001 0.9 9×10

36.161.4 121.4 1.241×10

7.37 > 水

8.(1)零刻度 平衡螺母 147.6 (2)60

(3)2.46 (4)小

39.(1)水平 C 42 (2)14 3 3×10 偏大

310.(1)60.4 (2)20 (3)3.02×10

11.解:(1)壶盖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

m溢14.8 g3V壶=V水==3=14.8 cm ρ水1 g/cmm壶44.4 g3壶盖密度ρ壶==3 g/cm. V壶14.8 cmm159 g3(2)因为壶盖与壶身的密度是一样的,所以整个茶壶的体积为Vcm. 353 ρ壶3 g/cm312.(1)54.4 (2)20 2.72×10

13.(1)橡皮泥形状容易改变

(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5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二:物质的物理属性测试(含答案)

物质的物理属性测试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

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2.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3.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5.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高压输电线 B.坚韧的防弹衣

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

6.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7.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

A. 0.05吨 B. 0.26吨 C. 2.6吨 D. 50吨

8.质量是0.05吨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个苹果 B.一辆卡车 C.一个中学生 D.一头牛

9.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 )

A.大于10g B小于10g C.等于10g D.无法确定

10.用油罐车运石油,每节车厢的容积是50m3,运完832 t密度为0.8×103 kg/m3的石油,需要的车厢数是:( )

A.20节 B.16节 C.17节 D.21节

1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列事例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来考虑选择材料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C.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12.如图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 )

A.2:1 B.1:2

C.3:4 D.4: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单位换算

7.9×103千克/立方米= __________克/立方厘米

13.6克/立方厘米= __________千克/立方米

500毫升=__________升=__________立方米

0.3立方米=__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__立方厘米

2.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质量相等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冰的密度是0.9 g/cm3)

3.现有四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对它们进行分类.若按___________分类,则一类是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

4.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 等于 小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用力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_____,就可以估测出雪的密度。

5.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天价格_____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价格应为______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________元/kg。

6.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7.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体积的2/3,将物体甲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物体乙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甲的密度与物体乙的密度的比值为_________.

8.“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在点缀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 “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1.0×103kg,体积为2m3,则“海宝”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每空一分)

1.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调节天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

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此时他应( )。(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a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g;

(2)如下图b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下图c所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_kg/cm3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

A

C

B

2.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改变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四、应用计算题(30分)

1.(6分)一铜球体积是6厘米3,质量是26.7克,这个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空心,空心处体积多大?(铜的密度为8900kg/m3)

2.(6分)为了铸造一个雕像,先用蜡做了一个雕像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kg,=0.9×103kg/m3,用青铜(ρ=9.1×103kg/m3)来浇铸这尊铜像,最少要熔化多少㎏这种青铜?

3.(9分)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的一种选饱满种子的方法:选芒粳稻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某农户配制了50L盐水,取出50ml进行检测,测得这些盐水的质量为600g,(测完后将盐水还倒回)。

请帮助他分析一下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取什么措施?

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多少升?

4.(9分)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64g,将水倒出装满酒精为56g,求空瓶的容积?

二填空题

根据雪受到挤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根据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由密度公式即可作出判断.

根据公式ρ=,设雪的密度ρ,利用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可得ρst2=0.9g/cm3×s×t2-t1,即可求出ρ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雪在外力挤压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

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 所以由ρ=可知ρ雪<ρ冰.

根据公式ρ=,由于脚用力踩在雪上,所以脚踩住的雪部分被压实(我们把这部分压实层近视看成冰层)

设脚印的面积为s,深度t1,积雪厚度t2.冰层厚度=积雪厚度与脚印深度之差=t2-t1,冰的密度0.9g/cm3

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设雪的密度ρ

故有ρst2=0.9g/cm3×s×t2-t1,可得雪的密度ρ=0.9g/cm3×

即只要测出脚印深度和积雪厚度就可以算出雪的密度.

故答案为:小于;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

三、解答题

1【解题思路】(1)由图(a)可知,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偏大,因此应减小砝码的质量,即C项操作正确;横梁恢复平衡时,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质量值之和,即m物=20g+20g+2g=42g;(2)壶盖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由图(c)可知,壶盖的体积为14cm3;

m 42g 则壶盖的密度ρ= =3g/cm3,茶壶与壶盖由同种材料制成,故它们密度相 V 14cm3

等,都是3g/cm3,合3×103kg/m3;由于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时,不可能完全倒净,因此测出水的体积比其实际体积要小一些,即求出壶盖的体积较小,因此计算出的壶盖(茶壶)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答案】(1)C;42 (2)14;3;3×103;偏大

2【解题思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移动方向与指针偏向正好相反。读物体的质量时把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解题材时注意看清各量的单位。

【答案】答案内容左 33.4 82 40 1.215×103 偏大 更换顺序乙、甲、丙(或乙、丙、甲)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三:物质的物理属性测试(含答案)

物质的物理属性测试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

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2.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3.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5.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高压输电线 B.坚韧的防弹衣

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

6.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7.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

A. 0.05吨 B. 0.26吨 C. 2.6吨 D. 50吨

8.质量是0.05吨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个苹果 B.一辆卡车 C.一个中学生 D.一头牛

9.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 1

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 )

A.大于10g B小于10g C.等于10g D.无法确定

10.用油罐车运石油,每节车厢的容积是50m3,运完832 t密度为0.8×103 kg/m3的石油,需要的车厢数是:( )

A.20节 B.16节 C.17节 D.21节

1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列事例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来考虑选择材料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C.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12.如图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 )

A.2:1 B.1:2

C.3:4 D.4: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单位换算

7.9×103千克/立方米= __________克/立方厘米

13.6克/立方厘米= __________千克/立方米

500毫升=__________升=__________立方米

0.3立方米=__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__立方厘米

2.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质量相等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冰的密度是0.9 g/cm3)

3.现有四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对它们进行分类.若按___________分类,则一类是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

4.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 等于 小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用力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_____,就可以估测出雪的密度。

5.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天价格_____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价格应为______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________元/kg。

6.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7.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体积的2/3,将物体甲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物体乙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甲的密度与物体乙的密度的比值为_________.

8.“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在点缀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 “海宝”

2

(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1.0×103kg,体积为2m3,则“海宝”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每空一分)

1.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调节天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

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此时他应( )。(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a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g;

(2)如下图b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下图c所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_kg/cm3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

A

C

B

2.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改变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四、应用计算题(30分)

1.(6分)一铜球体积是6厘米3,质量是26.7克,这个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空心,空心处体积多大?(铜的密度为8900kg/m3)

2.(6分)为了铸造一个雕像,先用蜡做了一个雕像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kg,=0.9×103kg/m3,用青铜(ρ=9.1×103kg/m3)来浇铸这尊铜像,最少要熔化多少㎏这种青铜?

3.(9分)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的一种选饱满种子的方法:选芒粳稻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某农户配制了50L盐水,取出50ml进行检测,测得这些盐水的质量为600g,(测完后将盐水还倒回)。

请帮助他分析一下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取什么措施?

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多少升?

4

4.(9分)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64g,将水倒出装满酒精为56g,求空瓶的容积?

二填空题

根据雪受到挤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根据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由密度公式即可作出判断.

根据公式ρ=,设雪的密度ρ,利用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可得ρst2=0.9g/cm3×s×t2-t1,即可求出ρ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雪在外力挤压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

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 所以由ρ=可知ρ雪<ρ冰.

根据公式ρ=,由于脚用力踩在雪上,所以脚踩住的雪部分被压实(我们把这部分压实层近视看成冰层)

设脚印的面积为s,深度t1,积雪厚度t2.冰层厚度=积雪厚度与脚印深度之差=t2-t1,冰的密度0.9g/cm3

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设雪的密度ρ

故有ρst2=0.9g/cm3×s×t2-t1,可得雪的密度ρ=0.9g/cm3×

即只要测出脚印深度和积雪厚度就可以算出雪的密度.

故答案为:小于;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

三、解答题

1【解题思路】(1)由图(a)可知,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偏大,因此应减小砝码的质量,即C项操作正确;横梁恢复平衡时,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质量值之和,即m物=20g+20g+2g=42g;(2)壶盖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由图(c)可知,壶盖的体积为14cm3;

m 42g 则壶盖的密度ρ= =3g/cm3,茶壶与壶盖由同种材料制成,故它们密度相 V 14cm3

等,都是3g/cm3,合3×103kg/m3;由于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时,不可能完全倒净,因此测出水的体积比其实际体积要小一些,即求出壶盖的体积较小,因此计算出的壶盖(茶壶)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答案】(1)C;42 (2)14;3;3×103;偏大

5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四:八年级作业

1.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 分析与交流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 ,测出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2.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

泥的密度是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

,其质量是 g. 3.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3.一种由贵阳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味莼园”酱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杨浩同学观察到这种酱油的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毫升”字样.于是他想:如果这种标注是准确的,则只需用一架天平和一个能够装得下酱油的空瓶即可测出酱油的密度:

(1)他的实验步骤是:(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① ; ② ; ③

(2)如果用V0表示一瓶原装酱油的体积,则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 (3)实验后杨浩同学分析到:即使瓶上标注的体积非常准确,以上方法由于 的原因仍会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如果要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则只需将空瓶换成 即可.

4.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g;

A. 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11甲所示; B. 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11乙所示。则: 38.牛奶样品的质量m= g; 牛奶样品的体积V= cm3

;牛奶的密度ρ= g/cm3

39.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5.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O”刻度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天平平衡,则应将_________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天平下方为标尺的放大图),由此可知,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3)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密度为__________g/cm3

.

6.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银=10.5g/cm3

),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ml,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___________(能/不能) 7.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18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

(2)在图18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 。

(3)由图18可知,橡皮泥质量m = 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 kg / m3

8.五一假,晓雯和妈妈到南方旅游,在珠宝店买了一只金灿灿的观音项坠,回来后晓雯特别想知道这个项坠是否是纯金的(ρ=19.3×103

kg/m3

)。她在实验室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项坠用细线系好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D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正确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是:A、B、D、 (其余两个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上述D项操作中,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项坠的质量是 g。

(3)若测得项坠的体积是8cm3

,则项坠的密度为 kg/m3

。由此结果可以确定项坠是不是纯金的。

9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调好天平后,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3(甲)示,再把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后,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

(2)为了尽可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请比较A、B两同学的方案,你认为 (填“A”或“B”)同学的方案比较好。 方案一:A同学先测出金属块的体积,再测出金属块的质量,最后求出密度;

方案二:B同学先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再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最后求出密度;

11.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记录的甲、乙两位同学“测盐水的密度”的部分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因操作步骤中存在错误而失分。甲同学存在错误的步骤序号是 ;乙同学存在错误的步骤序号是 。

14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 g/cm.

3

3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15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条壶(如图15)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天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

12.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16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老醋的密度是 g/㎝= ㎏/m。

3

3

3

置如图16(a)所示.此时他应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b)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g;

图15 图16(a)

(2)如图16(c)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16(d)所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_kg/cm3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

图16(b)

图16(c) 图16(d)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五:测量密度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六:密度的测量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七:试题汇编测固体密度

1(11威海)22、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

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11.2 20 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3)ρ=(V4-V1)ρ水/(V2-V3)

2(11湛江)19.(1)写出下列读数:图7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N,电流表读数是______A.

(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

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

8丙所

3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cm.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 答案:(1)2.2 0.3 (每空2分)

(2)①水平台或水平桌面 右 ②62 20 3.1 ③不变

3 (11宿迁)27.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

是: .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答案:(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归零(或未将游码归零)(1分)

(2)18.2(1分) 2.6×103(1分)

4(11泉州)27.(7分)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条壶(如图15)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天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a)所示.此时他应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b)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16(c)所示,将壶盖放人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人量筒中缸臣16(d)所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kg/c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

答案:(1)C 42(2)14 3 3000 偏大

5(11 扬州)27.(5分)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人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

6(11自贡)4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___。

A、向左调平衡螺母;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D、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1)70 (2)2.5×103 偏小 (3)C

7(11北京)30.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答案:左

2.6×10

8(11 河池) 22.小明同学在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3)若用 测出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

答案:(1)左 (2)49.6 (3)量筒(或量杯) 2.48

9(11荆门)17. 小明要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发现指针停在分度值的左侧,小明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

(2)测金属块质量。小明在天平右盘中放50g的砝码一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停在分度盘的中央,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八:质量密度练习题

质量密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水全部结成冰 C.铝块拉制成铝线

B.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D.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

2.一杯水凝固成冰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状态不变,质量改变 C.它的状态和质量都改变

B.它的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D.它的状态和质量都不变

3.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A.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D.以上说法都对

5、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

ρA、ρB和水的密度ρ

A.

之间的关系是:( )

B

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

B.6.把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则液面最高的是 A.水

B.酒精 C.盐水

D.无法判断

7.已经调好的天平,因某种需要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则 A.不必调整就可称量

B.只需调整桌面水平就可称量

D.桌面水平和横梁平衡都要调整才能称量

C.只需调整横梁平衡就可称量

8.一杯水凝固成冰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状态不变,质量改变 C.它的状态和质量都改变

B.它的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D.它的状态和质量都不变

9、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1:2,那么甲的体 积是乙的体积的:( )

A.0.2倍 B.5倍 C.0.8倍 D.1.25倍 10、现只有无刻度的烧杯和天平,要测出600ml的煤油(ρ煤油=0.8×10kg/m),则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用天平称出480g的煤油 B. 用天平称出500g的煤油 C. 用天平称出520g的煤油 D. 用天平称出750g的煤油

11.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

3

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

3

3

10 =7.8×

kg/m)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

“气凝胶”质量为 ( ) 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

12.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 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 A.5 :2 B.2 :5 C.5 :4 D. 4 :5 二.填空探究题

1 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 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

2 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主要原因是 。适 量 的水”的含义是 。

3 增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已作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流经宜宾境内的金沙江水中就含 有大量的泥沙,经测量,每立方米的江水中平均含泥沙量约为20kg,合每立方厘米含泥沙量约为______g;设在某一时间段里,每分钟流经某江段的水量为1000m。则每小时将流失约 kg的泥沙。 4 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 质量为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3。

5 一尊大理石人像的高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高度的两倍,若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3 kg /m3。可以 估算这尊石像的质量大约是______kg。

.6 小李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2)如图所示,将壶盖放人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壶盖的体积为_____cm3, 壶盖的密度为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kg/c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 7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 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2

3

33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称 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该液 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 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 2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___ g/cm;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8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但发现游码停在 __ g处。对这种情况,按照操作规范,称量前还应将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 _________ 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 (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作: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c)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d)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3

3

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 (填序号)。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

则所测密度应 (选填“大于”或“小于”)

软木的实际密度。

三、计算题

1 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中国也使用这种表示法,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为了保障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各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 求:(1)60度酒液的密度。

(2)如果用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42度、1000 ml的酒液,那么需要这两种酒液各多少毫升。(已知ρ酒精=0.8×l03 kg/m3,ρ水=1.0×103 kg/m3,不考试酒液混合后体积减小)

2. 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 g,蜡的密度为0.9 ×1 0 3kg /m 3 ,那么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多少kg铁?(ρ铁=7.9×103 kg/m3)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九:6.3密度2011和2012汇编精选

6.3密度2011汇编精选(教师用)

填空1、(11莆田)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装

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L,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 0.45 kg。

2、(11襄阳)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27.2;4

3.(11达州)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

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

量和体积具有 成正比(或比值一定) 关系,A、B两种物质中, A 物质的密度较大。

4.(11成都)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 的工具;水的密度为ρ =1.0×103 kg /m3,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 kg/m3。 质量;1.0×103

选择1.(11广西)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B )A.质量

B.密度 C.重力 D.体积

2.(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

的关系如图3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

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2011衢州)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D)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

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4.(11烟台)7.图5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

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A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

>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5.(2011菏泽)5.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丙3

粗而矮的形状,如图3所示,主要原因是

( C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

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

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6.(11包头)9、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C )

A、5 :2 B、2 :5 C、5 :4 D、4 :5

7.(11.湖北恩施州)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8. (11. 山东日照)小强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A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D.无法比较甲乙

探究1.(11度.(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

放在标尺的处,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 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

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3)

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4)酱油的密度ρ= g/cm3.(1)水平;零刻度线 (2)106.4 (3)30 (4)1.12

2.(11泰州)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

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右表所示.①在图21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

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②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

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

“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

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

理量还有 (写一个即可).相同;不相同;速度

③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寻找规律

3、(11天津)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

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

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其中一种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27.实验方案:(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0(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质量m1(3)将矿石块放入水中,

将杯壁外的水擦干净,称出质量m2 矿石的密度:m0

m0m1-m2水

与实验方案同理的方法:(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0(2)将块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细线在

烧杯外壁与水面相平处做一记号,称出质量m1(3)取出矿石块,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称出

质量m2 矿石的密度:m0

m0m2-m1水

4、(11泉州)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15)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

量:(1)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调节天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

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a)所示.此时他应

(C )。(选填字母代号)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减

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

图所示,壶盖的质量为 42 g;

(2)如图所示,将壶盖放人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人量筒中

如图所示.壶盖的体积为14 cm3,壶盖的密度为3 g/cm3该茶壶的

密度为 3000 kg/m3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 。

5、(11广东)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

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

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

实验中,烧

杯内壁会

残留部分

酸奶而导

致实验结

果____(选

填“偏大”

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

6.(11威海)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

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

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

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

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1)11.2;20;0.56

7.(11河南)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

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

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1)将太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

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

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

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

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1)零刻度;平衡螺母;147.6 (2)60 (3)2.46 (4)小

8.(11扬州)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人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 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3

(1)左;(2)手拿砝码(或:使用前游码未调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9.(11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拨硬币质量为_______g,10枚硬币的体积为________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kg/m.64;8;

8000 3

10.(11荆门)小明要测量金属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平衡,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发现指针停在分度值的左侧,小明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2)测金属块质量。小明在天平右盘中放50g的砝码一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停在分度盘的中央,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测金属块的体积,小明把金属块放到盛5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依据给出的密度表确定,组成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 。

右;54;铝

11.(11自贡)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

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

密度是_______kg/m;从图A

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

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___。

A、向左调平衡螺母;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D、向右移动游码。 (1)70(2)2500;偏小(3)C

12.(11广安)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10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 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 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 kg/m3。

甲 丙

图10 左;28.6; 10 ;2.86×103

13.(11包头)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现提供的器

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

(1)实验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

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1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c.用天平测量出 ,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

平衡螺母;26;空烧杯质量m1;溢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26·ρ水/(m2-m1)

14.(11.湖北恩施州)下面是关于“用天平和量筒测小工件密度”实验步骤的描述,请按要求填空。 ①组装好天平并将其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把小工件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恢复衡后,读出结果记在

表格中。③在量筒中盛些水,平稳握住量筒,使其中水面与人眼相平,记下

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细线系住小工件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再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⑴分析评估以上实验发现,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

⑵重新实验,当改正错误后,情况如图,请完成下表。

⑵表格如下:

15. (11重庆市江津区)小林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实验室动手测出了一个金属

球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密度的实验步骤:(1)

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篇十:密度的测量

(11·日照)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D

(11·菏泽)5.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3所示,主要原因是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答案:C

(11·牡丹江)6.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答案:A

(11·重庆)16.(3)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L;

答案: 40

(11·漳州)30.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

(4)图甲、乙分别是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答案:10

(11·连云港)22.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拨硬币质量为_______g,10枚硬币的体积为________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答案:64 8 8×103

(11·南京)2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 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

(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

(4)酱油的密度ρ= g/cm3.

答案:(1)水平 零刻度线 (2)106.4 (3)30 (4)1.12

(11·威海)22.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

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11.2 20 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3)ρ=(V4-V1)ρ水/(V2-V3)

(11·宿迁)27.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__ .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__ 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 kg/m3.

答案:(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归零(或未将游码归零)

(2)18.2 2.6×103

(11·淮安)20.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 – 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_____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 g。

3(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 g/cm,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 (选填―合格‖或―不合

格‖)。

答案:(1)右 (2)20 游码 18.4 (3)0.92 合格

(11·广东)17.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答案:(1)左

3 (2)33.4 82.0 40 1.22×10

(3)偏大 只要把实验顺序改成乙、甲、丙(或乙、丙、甲)即可

(11·北京)30.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

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3。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 为了测出粉笔的密度 为了测出玻璃的密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93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