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

2016-01-12 10:39:5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一:高考一模文综课内练习带答案10 ...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一:高考一模文综课内练习带答案10

历史学科课内训练习十

1.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

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7.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复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2.13、“„„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教悌忠信,入以事其父

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段论述充分反映了 A.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B.儒家施行“仁政”的思想主张 C.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

D.道家对“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现象的痛恨

3.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

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4.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

比 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 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 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 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5.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6.《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

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C.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表明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

8. 公元前338年,希腊沦为北方蛮族马其顿的附庸。恩格斯说“使雅典灭亡的并不

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导致了政治腐败 B.城邦民主阻碍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希腊奴隶制民主导致城邦衰落

D.落后民族总是被先进民族的文明所征服

9.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

由资本主义。其主旨在于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工人权利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10.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

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当时中国

A.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B.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C.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11. 苏联建立后激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希望,有人认定这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

的新大 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莫斯科一时成 为红色麦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的成功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看到了新的曙光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其制度弊端日渐凸现

C. 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D. 苏联成功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2.有人把苏联比喻成一列因铁轨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不同的领导人对该状况

的处理方式各异,斯大林下令把司机枪毙;赫鲁晓夫为他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人左右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戈尔巴乔夫把窗帘拉开,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 B.“平反”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 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错觉 D.“大喊”说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改革的无奈

13.(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

(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

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年它还是一个位于英、法、德之后的工业国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在经济上已超过英国,20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又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也有的学者把美国的发展大体概括为五个阶段: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

„„美国的崛起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和阶段都是平衡的,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摘自《央视八位<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强国之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美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学科课内训练习十

1-12 DBCCA DCCBA AC

13.(25分)(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各1分,共2分)

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各1分,共2分)

(2)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3分)

(仁、义、孝、忠等字,1分;伦理、纲常、礼教等词,2分)

(3)外: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6分)

内: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4)增强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4分)

衰退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2分)

答案.近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先后崛起,成为世界性的支配力量。它们的崛起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它们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前后,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海上交通线,成为“海上马车夫”,在全球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成为这一时期的海上强国和商业大帝国。

18世纪,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英、法是这个阶段的领头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政治与社会条件。英、法两国强调生产的重要性,提倡发展工业,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英、法两国工业化采用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亦可)。

美国在20世纪初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二战后,它成为西方阵营的领袖。苏联解体后,它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强国。美国发展的特点:1)它在起步时采用的是自由主义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改原有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不断追求新技术,二战结束后它率先向高科技发展,形成了“高科技经济”。

一等:9—12分。观点清晰,表达确切,史实充分。至少表述两个阶段(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每个阶段两项史实以上;

二等:5—8分。观点基本清楚,表达不够明确,史实单一(论及一个阶段、一项史实);

三等:0—4分。没有观点或观点错误,缺乏条理,表达欠通顺,未结合史实或史实错误。]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二:中国古代史综合练习题 ——1

中国古代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

26.(16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 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 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 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宗祠往往臵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 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 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l918 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 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 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 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 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 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 1958 年后增强和 1978 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4分)

27.(1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分)

(2)材料二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

(4)材料四中,作者说“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6分)

28.(16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臵。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7分)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有哪些变化?(6分)

中国古代史答案

1-5 CAACD 6-10BACDA 11-15CBCCA

16-20AABDD 21-25 BBBAC

26. (16分)答案:

(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4分)

(2) 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4分)

(3)外: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 内: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人)。(4分)

(4)增强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 衰退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推动了农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4分)

27. (18分)答案:

(1)特点:分散经营。(或小农户个体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 (2分)

(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 (4分)

(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 (6分)

(4)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分)

28. (16分)答案:

(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3分)

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与加强。 (4分)

(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分)

(3)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经世致用。

(6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三:2013哈师大附中一模文综历史部分

2013哈师大附中一模文综

24.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复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25.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26.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27.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职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C.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表明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

28.《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9.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当时中国

A.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B.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C.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0.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这放映的实质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自由平等

31.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主旨在于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工人权利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32.2012年由于有58个国家都进行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因此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与美国民主政体,有关两国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任命产生

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

D.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

33.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中提到“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 „„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此出台的措施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 B.整顿银行

C.颁布《社会保障法》 D.以工代赈

3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 B.美国控制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C.二战后,美国实力大为增强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35.有人把苏联比喻成一列因铁轨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不同的领导人对该状况的处理方式各异,斯大林下令把司机枪毙;赫鲁晓夫为他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人左右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戈尔巴乔夫把窗帘拉开,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

B.“平凡”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

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错觉

D.“大喊”说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改革的无奈

40.(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

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年它还是一个位于英、法、德之后的工业国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在经济上已超过英国,20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又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也有的学者把美国的发展大体概括为五个阶段: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

„„美国的崛起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和阶段都是平衡的,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摘自《央视八位<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强国之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美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重建法国政体的过程中, „„国内大多数人士主张恢复第三共和国的体制,但是戴高乐主张实行彻底的改革。他认为,战后法国的伟大抱负应是恢复“大国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

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

大战结束初期,世人刚刚摆脱法西斯暴政的奴役和威胁,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同时,法国的重建需要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戴高乐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显然不是担任政府首脑的合适人选。因此,不仅戴高乐于1946年愤然辞职,同年10月通过的第四共和国宪法也全然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第四共和国基本上延续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国家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总统不掌握实权„„

„„在最基本的政治体制问题上,政局不稳的局面非常突出,内阁走马灯似地更迭,短短的12年中更换了21届政府,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仅2天。 1958年,法国出现统治危机,„„戴高乐以改革政治体制为先决条件,于同年6月1日出任政府总理。

1958年9月28日,新宪法获得公民投票的批准,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五共和国实行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最大的特点是最高权力由议会转到总统手中,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得到空前加强。„„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法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既是法国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产物,也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需要适度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10分)

(2)从历史根源的角度,你怎么看待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的弱化总统权力、强调议会主权的特点?(5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同点(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对西方人士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一:琦善上书道光帝“伏查英夷诡诈百出,如专为求通贸易,该逆夷岂不知圣人天下一家,只须在粤恳商,何必远来天津?如欲呼吁恩施,何以胆敢在浙江占据城池?是其显怀异志,明有汉奸引导,不可不严兵戒备。”

“且本年即经击退,明岁仍可复来,边衅一开,兵结莫释。我皇上日理万机,更不值加以此等小丑跳梁,时殷哀魔。而频年防守,亦不免费饷劳师。”“故臣鳃鳃过滤,甚欲就此开导。稗该夷安心会粤,听候办理,或可冀图安静。” ——节选自《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材料二:鸦片战争(1840—1842年)前夕,清朝的对外政策以三个长时期以来遵循的假定为依据:即中国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主“开化”;他有贵重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纳贡地位。这三个假定在当时都错了。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琦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对英国态度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琦善对待英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四:东北三省三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

24.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复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25.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26.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27.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职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C.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表明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 28.《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9.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当时中国

A.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B.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C.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0.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这放映的实质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自由平等

31.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主旨在于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工人权利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32.2012年由于有58个国家都进行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因此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与美国民主政体,有关两国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任命产生

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 D.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

33.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中提到“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 ……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此出台的措施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 B.整顿银行 C.颁布《社会保障法》 D.以工代赈

3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 B.美国控制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C.二战后,美国实力大为增强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35.有人把苏联比喻成一列因铁轨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不同的领导人对该状况的处理方式各异,斯大林下令把司机枪毙;赫鲁晓夫为他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人左右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戈尔巴乔夫把窗帘拉开,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 B.“平凡”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

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错觉 D.“大喊”说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改革的无奈 40.(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年它还是一个位于英、法、德之后的工业国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在经济上已超过英国,20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又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也有的学者把美国的发展大体概括为五个阶段: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

……美国的崛起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和阶段都是平衡的,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摘自《央视八位<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强国之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美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重建法国政体的过程中, ……国内大多数人士主张恢复第三共和国的体制,但是戴高乐主张实行彻底的改革。他认为,战后法国的伟大抱负应是恢复“大国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

大战结束初期,世人刚刚摆脱法西斯暴政的奴役和威胁,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同时,法国的重建需要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戴高乐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显然不是担任政府首脑的合适人选。因此,不仅戴高乐于1946年愤然辞职,同年10月通过的第四共和国宪法也全然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第四共和国基本上延续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国家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总统不掌握实权……

……在最基本的政治体制问题上,政局不稳的局面非常突出,内阁走马灯似地更迭,短短的12年中更换了21届政府,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仅2天。

1958年,法国出现统治危机,……戴高乐以改革政治体制为先决条件,于同年6月1日出任政府总理。 1958年9月28日,新宪法获得公民投票的批准,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五共和国实行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最大的特点是最高权力由议会转到总统手中,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得到空前加强。……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法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既是法国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产物,也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需要适度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10分)

(2)从历史根源的角度,你怎么看待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的弱化总统权力、强调议会主权的特点?(5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同点(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对西方人士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一:琦善上书道光帝“伏查英夷诡诈百出,如专为求通贸易,该逆夷岂不知圣人天下一家,只须在粤恳商,何必远来天津?如欲呼吁恩施,何以胆敢在浙江占据城池?是其显怀异志,明有汉奸引导,不可不严兵戒备。” “且本年即经击退,明岁仍可复来,边衅一开,兵结莫释。我皇上日理万机,更不值加以此等小丑跳梁,时殷哀魔。而频年防守,亦不免费饷劳师。”“故臣鳃鳃过滤,甚欲就此开导。稗该夷安心会粤,听候办理,或可冀图安静。”

——节选自《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材料二:鸦片战争(1840—1842年)前夕,清朝的对外政策以三个长时期以来遵循的假定为依据:即中国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主“开化”;他有贵重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纳贡地位。这三个假定在当时都错了。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琦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对英国态度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琦善对待英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

2013年三省三校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40.(25分)(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各1分,共2分)

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各1分,共2分) (2)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3分) (仁、义、孝、忠等字,1分;伦理、纲常、礼教等词,2分) (3)外: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6分)

内: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4)增强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4分) 衰退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2分)

41.近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先后崛起,成为世界性的支配力量。它们的崛起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它们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前后,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海上交通线,成为“海上马车夫”,在全球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成为这一时期的海上强国和商业大帝国。

18世纪,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英、法是这个阶段的领头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政治与社会条件。英、法两国强调生产的重要性,提倡发展工业,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英、法两国工业化采用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亦可)。

美国在20世纪初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二战后,它成为西方阵营的领袖。苏联解体后,它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强国。美国发展的特点:1)它在起步时采用的是自由主义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改原有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不断追求新技术,二战结束后它率先向高科技发展,形成了“高科技经济”。

一等:9—12分。观点清晰,表达确切,史实充分。至少表述两个阶段(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每个阶段两项史实以上;

二等:5—8分。观点基本清楚,表达不够明确,史实单一(论及一个阶段、一项史实); 三等:0—4分。没有观点或观点错误,缺乏条理,表达欠通顺,未结合史实或史实错误。]

45.(1)变化:由议会制共和国(1分)发展为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到总统)

(1分)。

原因: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第四共和国政府更迭频繁(政局不稳);1958年出现统治危机;资产阶级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每点2分,共8分)

(2)根源:出于对波旁王朝君主制和拿破仑时期帝制形成的“个人权力”的不信任(1分);出于对法西斯暴政的恐惧和防范战争悲剧重演的考虑,民众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4分)。

46.(1)同:二者都承认西方国家富强、中国贫弱,都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向西方学习,改变现状,使国家强盛。(每点2分,共6分)

(2)变化: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分)逐渐转变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2分)。

原因:外国侵略程度扩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西学传播的影响。(6分,五取三,每点2分)

47.(1)材料一认为:一战的原因争夺欧洲,二战的原因稳定欧洲现状。(4分) 材料二认为:两次大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4分) (2)泰勒的观点是偏颇的。(1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不仅仅是欧洲;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6分)

48.(1)最初琦善对英采取的是强硬政策,积极筹备对英作战。他否定了英军北上目的是通商的说法,之后则变为 “主抚”。(8分)

(2)清朝政府官员普遍抱有“天朝上国”观念,维护天朝上威严;对于中英实力估计错误。(7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五:高考历史文综考试

1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13.《诗经》说:“在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1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观点有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②分室则卑,大夫皆富 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④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A. 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B. 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

D. 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16.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

.血缘与政治结合 B.社会等级严格

C.中央集权加强 D.青铜制造业发达

17.“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18.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重农抑商 B. 南稻北粟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19.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20.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2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22.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仁者爱人” B.“过犹不及” D.“有教无类”

23.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38.(26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 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 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

39.(26分)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2分)

文综考试(历史)答案

12.C 13.C 14.A 15.C 16.B 17.C 18.C 19.B

20.D 21.A 22.C 23.C

38. 答案:(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分)

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2分)

(2)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

(4分)

(3)外: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6分)

内: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

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4)增强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

生活困难。(4分)

衰退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2分)

39.答案:(1)西周疆域辽阔,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落后;通过分封

诸侯,建立藩屏拱卫王室,维护统治。(6分)

(2)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4分)

特点: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的任免、迁转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

自主权,且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4分)

(3)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2分)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2分)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2分)

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张变法强国,实业救国。(6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六:2014年文综政治主观题解析(新课标卷)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材料二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证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

解析:本题是意义类的问答题,一般是在有关政府的观点前加有利于就可以,但不是所有的观点都写,而是与本题有关的才写,要进行筛选。如政府的职能中的经济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关,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地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更好的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性政府。有关政府的观点有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正确决策和接受监督等知识。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课本观点都能记住,就是不能围绕本题的主题组织答案。解决的办法除了上面说的加上利于之外,还要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也就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进行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目的还是因为政府管理得过多过死,从市场的角度哪些该管哪些放弃没有细化,有不该管的,有管不到位,有职能不明 的等,就是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让市场发挥作用,从而

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把这些能材料中提练的观点柔和到答案当中,当然如果能对时政背景了解的话,再加一上些时政观点会更好。

答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时政观点)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职能)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解析:本题的难度比上一题难度更大,难在不是照搬课本的观点,而是在考生对课本观点理解的基础上针对新的具体问题进行组合成新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对考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驾驭课本观点的能力要求较高。有的考生对市场机制搞不清而无从下手。其实市场机制很简单:市场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关系的桥梁,经营者进入市场是为利而来,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后,会使哪些愿意进入市场的经营者及时进入市场,在经营者获利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在市场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自己的购买,对经营者有引导作用,因此如果考生对市场机制不理解就做不好这个题。逻辑思路是:放宽准入--降低成本--企业数量增加--供给增加--商品种类丰富数量增加--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竞争加大--商品质量提高价格降低--物美价廉--消费者受益。

答案: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的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的价格,最终是消费者收益。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

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 解析:本题运用的观点很明确,作为考生,首先应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其次是结合材料中体现教育创新的表现和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这个学生有难,教育创新它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材料提取概括)这样的帮助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什么样的问题。(现实意义,联系现实说明)

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解析:这是一道辨析题,希望考生注意答题的要求:第一回答观点是否正确,第二阐明正确的理由,第三步还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即总结。在阐明理由时设问要求运用的知识范围及观点:意识的作用,特别是意识的指导作用(不同性质作用不同)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解析:这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不仅对教育创新作用的理解,而且要有一定的放言表达能力。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联系创新对社会和对人生的作用表现。

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七: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四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四

1.《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2.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3.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4.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

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 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5.孙中山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而不愿帮助少数人去增殖他们的势力,直至成为财阀”。为此他提出了

A.民族平等 B.节制资本 C.创立民国 D.废除私有刮

6.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①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

③《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④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近代史时说:“(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

A.对清顽同派的因循守旧不满 B.对清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进行批评 C.对维新派借孔子宣传变法失望 D.对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表示怀疑

8.如果说18世纪末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那么,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社会兴起的公平思想和福利经济学,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现实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没落 C.中产阶级日益扩大的趋势 D.政府经济职能提高的需求

9.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10.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11.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 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12.(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

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

13、(12分)下面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比较上面两个饼状图,提炼两个有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9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八:高三年级毕业班冲刺模拟试题历史试题三

高三年级毕业班冲刺模拟试题(三) 文 综 历 史 试 题

说明:本卷适用于高三考前冲刺练习使用,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项的代号字母填在选择题答题栏中)

24.《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25.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26.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27.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

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

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28.孙中山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而不愿帮助少数人去增殖他们的势力,直至成为财阀”。为此他提出了

A.民族平等 B.节制资本 C.创立民国 D.废除私有刮

29.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①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

③《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④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近代史时说:“(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

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

A.对清顽同派的因循守旧不满 B.对清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进行批评

C.对维新派借孔子宣传变法失望 D.对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表示怀疑

31.如果说18世纪末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那么,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社会兴起的公平思想和福利经济学,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现实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没落

C.中产阶级日益扩大的趋势 D.政府经济职能提高的需求

32.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33.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34.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②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③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5.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 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那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13世纪,郭守敬创制的简仪(简化浑天仪)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天文测量仪器 图2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中所蕴含的异同,并说明两者在历史中的作用。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9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909年,由严复翻译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名著《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第七分册(也是最后一册)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问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清政府)法与令如猬毛而起„„(游欧时)尝入法庭,观其听狱,归邸数日,如有所失„„非徒司法折狱之有术„„有辩护之律师,公听之助理,抵暇蹈隙,曲证旁搜。 ——严复译《法意》(《论法的精神》)序言

材料二 律之所定为罚锾者,贫富皆罚„„惟教育深,故虽细民知自重,

知自重,故示

之以辱,其效深于以刑也。„„自天子至于守宰,皆以一身而兼刑、宪、政三权者也,故古今于国事犯无持平之狱。 ——严复译《法意》

材料三 法犹器也,犹道涂也,经时久而无修治精进之功,则格扞芜梗(荒芜阻塞)者势也。„„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严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严复翻译《法意》的主要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严复的法制思想,并逐一评价。(9分)

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

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1948年6月24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

——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9分)

(2) 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6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九:先秦时期练习题

先秦时期练习题

专题检测卷(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西方文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中山期末)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1.【解析】选B。宗法制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中描述的贵族力图通过婚姻关系,来建立贵族间的宗法伦理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2014·石家庄二模)卿大夫在控制的封邑设立与诸侯国相应的朝廷机构,并拥有独立的武装。其在政治上是治理朝政的国君,在军事上是世族武装的统帅。随着卿大夫势力的不断强大,各个封邑之间开始相互争夺、兼并,并向诸侯国君发起挑战,这时的士也不再为主效死,而是“士无定主”。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B.贵族政治衰落C.“家天下”取代“公天下”D.宗族势力上升

2.【解析】选B。材料显示,西周末期以后,随着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以往界限森严的各级贵族的血缘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关系日益混乱,表明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3.(2014·黄冈一模)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

3.【解析】选C。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运作的,它是维护专制统治的一种工具,并不是现在法制社会中的监察机构。因此,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4.(2014·长春二模)《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4.【解析】选B。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A、C、D不符合题意,A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D在自然经济中无法体现。

【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C,只根据材料中对农业、牧业、林业的描述而做出判断,而没有分析表面现象下面隐含的实质问题。

5.(2014·广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5.【解析】选C。材料中木工所用工具是铁制的,木工器械大量出现,与当时手工业中的冶铁技术进步有很大关系。

6.(2014·孝感二模)孟子曰:“离娄之明(视力强),公输子之巧(技术高),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耳朵灵),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这表明( )

A.尧舜因实行仁政而实现了“天下为公” B.孟子比离娄、公输子、师旷等人更聪明

C.治国如同治技要有个根本的方法D.要将公输子等人的技能运用到治国中来

6.【解析】选C。材料中孟子认为技巧的高超是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练就的,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想国家太平、治理得当,应该讲求好的方法。

7.(2014·江门一模)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 B.井田制的瓦解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

7.【解析】选B。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巩固了中央集权;把儒学上升为中央政府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派别思想,其实质就是在全国统一以儒学为治国思想,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

8.(2014·济南一模)《民主与城邦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8.【解析】选C。由材料中“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以看出,法律对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了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9.(2014·武汉模拟)美国学者科恩认为:理想的民主应该让公民“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识别问题提出建议,权衡各方面的论证与论点,表明信念并阐明立场„„一般而论,即促进并深化思考”。比照科恩的上述观点,我们发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

A.民主参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有限的B.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

C.确保城邦国家的政治决策正确而有效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

9.【解析】选A。对比科恩所述的理想状态下的民主的特点,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无论在民主政治的范围上,还是在民主政治运作的有效性上,都与之有很大的差异。

10.(2014·太原一模)“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10.【解析】选A。材料中“如属故意”“如为过失”“如无力赔偿”,可以看出分别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的处理,集中体现了罗马法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的特点。

11.(2014·安徽示范高中模拟)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11.【解析】选D。由“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可知,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也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D正确。

12.(2014·烟台一模)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的是(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人自己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真理高于一切

12.【解析】选B。材料中的作者认为哲学家应该研究更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事物中。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人的内心,即认识人自己。

13.(2014·东北三校联考)(26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

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 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分、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使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族制度反映了哪些儒家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9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8分)

13.【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宗法伦理关系的演变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能力。第(1)(2)题,要结合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儒家思想加以分析;第(3)题,要从近代列强入侵、国内政治运动、民族工业发展及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原因;第(4)题,要立足农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生产关系的变革加以归纳。

答案:(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分)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3分)

(2)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3分)

(3)外因: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内因: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9分)

(4)增强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4分)衰退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4分)

14.(2013·宜昌二模)(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有鉴于当前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一批中国学者提出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可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一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评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学”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式题目,要求观点鲜明,有充足的史实来论证观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然后收集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第一种观点:赞同材料所述的观点,(4分)即弘扬国学(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关键。(8分)论据:人类现代化进程迅速,产生了较多的弊病,如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等问题;盲目的反传统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传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篇十:【历史】湖南省岳阳市两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

2016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时 量:100分钟 总 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朝传统科技的进步 B.科举制对科技的促进

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海禁政策被政府否定

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4、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5、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6、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希望:

A.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 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C.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7、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8、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说明开平煤矿

(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9、《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10、罗斯特里尔在

《毛泽东传》中写道:“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 )

A. 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 B.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D. 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11、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你认为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12、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13.1878年德国颁布了“反社会党人法”即“非常法”规定各地警察有权禁止各种集

会、协会和出版物„„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斯托雷平政府在1907年就封闭了159个工会,1908年封闭了100个。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欧洲( )

A.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激化 B.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产阶级统治加强 D.各国民主运动陷入低潮

14、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15、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 )

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

16、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17、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这实际上( )

A.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 B.道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C.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D.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8、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 )

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

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

19、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

策而衰落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

经济衰落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20、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 B. 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

C. 建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 D. 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

21.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

A. 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 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22.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23、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 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 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 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24、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享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相关热词搜索:用你所学的知识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97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