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016-01-13 10:01:4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一《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一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触颇深,这着实是一本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推荐给更多的家长和关心教育的人。

这是在单位图书馆借读的第一本书,书中有非常多的观点让我回味无穷,因借书早晚有还,故写此文,总结精华,加深记忆,以防来日忘却、悔恨不已。

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16岁时参加高考,成绩超过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作者有很多观点是我非常赞同,甚至极为欣赏的,因为她总结了我自孩童时期经历过的很多事情,我深有体会;有些观点颠覆了我一贯的教育认知,让我不自觉发出“噢,原来如此!”的感叹;但也有一些观点,我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谨慎对待,这需要时间和实践的验证。

下面我就我认为的书中精华予以总结:

一、阅读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杨振宁数学才能超常,刚上初中一年级时就把中学几年的数学都学完了。有人建议他去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但他父亲对他的要求却是,花几年时间去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用了非常之大的篇幅、非常之多的专家观

点、非常之丰富的事例,来描述阅读的重要性。认真读过此部分后,我十分推崇她的观点:阅读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非常大的影响。作者把课外阅读比作一把“魔杖”,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也比那些阅读少的孩子快上很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谁不善思考。”“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1、 阅读与是否善于思考挂钩;

2、 阅读与学习成绩挂钩;

3、 阅读与智力挂钩。

在孩子接受初等教育时,仅凭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越高,在学习和待人处事上就越显得力不从心。 1

12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02页。

“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就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我觉得作者的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作为名言警句,经常拿出来看看。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表弟今年高考,现在成绩还没出,他自己估的是670分,而且他已在高考前通过了北京一所“211”也是 “985”高校的自主招生,即使高考发挥失常,也能保证今后有一个好的前程。自他小时候,我姑姑、姑父因为工作忙经常管不上他,一天姑姑突然打电话来说孩子丢了,因为她临下班突然有事,忙完工作再去接孩子时,孩子找不到了!这给我们大家带来极大的恐慌,去学校、去各个亲戚家、去表弟的同学家、回家的每个路口……大家分头找,后来却是在新华书店找到的。小小的人儿蹲坐在历史名著区的地板上,捧着一本《双城记》看的津津有味。他在小学时期把能叫上名的世界名著基本上都看了个遍。

在这里,我想对家长们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孩子对大块头书不感兴趣,就不要拿什么“作文大全”、历史名著一下把孩子的读书兴趣“闷死”。作者想要培养她女儿长篇阅读能力时,给孩子推荐的是金庸小说。孩子8岁时已经把金庸写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小说全部看完了。

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3

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高中生不少于150万。我想问,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能达到标准的?

二、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有些孩子经常说“我不会”、“我不敢”、“我害怕”,如果家长不适时给予孩子帮助,时间久了,孩子在心中就会产生“惯性”,以后再遇到此类事情还是退缩不前。家长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把难度和痛苦降到最低。比方说“打针”,每到打预防针时,门诊上总是哭声一片,有些孩子甚至“鬼哭狼嚎”手脚并用着想要挣脱父母的桎梏。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对打针恐惧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来分析下大人的想法:打针是件很简单的小事,不疼,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者哄骗着打完就没事儿了。我们再来分析下孩子的想法:那么长那么冰冷的针头要插进肉里应该很痛吧,爸爸妈妈“动用武力”或者许下种种诱惑,证明了肯定非常痛,不然他们才不会这样对我呢!

按照作者的思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肯定打针疼的事实,再给孩子一个心理预期,给个“甜枣儿”,最后来4

个“兜底条款”。“打针有一点点疼,就像宝宝摔了一个屁股蹲儿那么疼。妈妈觉得宝宝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忍不住想哭也没事儿。”

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甜枣儿”是利用孩子都有的英雄情结,让他觉得自己很勇敢,给了他鼓舞,激发孩子的勇气。“兜底条款”给了他退路,让他觉得想哭也没事儿。

三、不要捉弄孩子。

“捉弄孩子,是承认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举两个最时常发生的例子:

亲戚朋友笑问孩子:“如果你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你跟着谁呀?”

“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

也许大人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拿孩子的童言稚语逗大人一乐,问过也就算了。但是对小小的他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会痛苦,会失落,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如果你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他可能会在此之后,与人5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二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做好妈妈,也要做一名好老师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桥边小学 杨丽莉

不得不说,女儿寒寒的出生,是激发我再次学习的动力。

也不得不提及我的父亲,父亲不是老师,但回首我的成长历程,父亲的教育对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我们的行为习惯,到我们的道德品质,从如何学习到如何工作,乃至而后我为人妻,为人母,到现在,我们父女都还保持着谈话的习惯。谈话的时候,总是他说的多。现在看来,他的教育理念,并不亚于一位教育工作者。

前话说的太多,听起来与本文无关,但正是因为父亲几次提醒我孩子早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于是我网购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一直自以为自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母亲。因为从孩子一出生,我坚持自己带孩子,哪怕一晚上起来给孩子喂三四次奶;不用纸尿裤,哪怕一夜起来给孩子把四五次尿。听到周围好多妈妈说为了省心,他们的孩子晚上都跟奶奶睡,我很吃惊。白天上班不能陪孩子,晚上正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感情的好机会,怎么能把这么好的机会放过呢?我研究孩子生长发育所需求的营养来调整她的饮食,我针对孩子各个阶段的行为表现做观察记录来制定她的学习计划,我向在医院当儿科主任的姑妈学习宝宝的疾病处理,向刚拿到育婴资格证书的婶婶咨询健康护理。。。。。。尽管我的女儿才一岁半,但每每和别人谈到带孩子,我都认为自己非常有发言权。

然而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感慨,精心养孩子和精心育孩子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难怪作者的一位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引起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以前我也读过许多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尤其是每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每天本地报纸跟连载似的,会大篇幅地报道这位高考状元的成长经历,那位名校学子的成功秘决,看多了,就会发现。所有的家长在谈自己的教育心得时,都只是在炫耀自己的“成功”, 读的时候好像句句在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学到。不知是不是虚荣心在作怪,这些家长都不肯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多用功,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从来不逼孩子学,自己的孩子也并不刻苦。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孩子天生聪明,那就是块学习的料。看到这样的文章,不越看越自卑才怪,因为您的孩子一岁会背几十首古诗两岁会认几百个字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自信,因为我相信作者所说,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块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如雕刻玉石的过程,多年后,有的人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而还有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雕刻工具,常常是锄头。当我们手上有块玉石时,我们必须要找准一把刻刀,才能雕琢出精美的玉器。

读了这本书,让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秀之处,但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出处的。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女儿何等的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这本书语言通俗却专业,从思想与品格,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的培

养入手,通过作者自己孩子成长中的真实事件,引出自己对儿童教育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给许多妈妈很好的建议。而这些建议,恰好能解决许多妈妈在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并且很棘手的问题。是一本可以真正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养儿育女思路的书。

下面我摘录了一些很有感悟的话: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

让我欣赏的实在太多太多,若是一一道来,三言两语也说不完,更有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之处,笔耕通宵也未可能止。这本书我一直放在枕边,可谓是爱不释手。其中之妙,阅读多遍也不会是浪费时间。只要你是一位用心的妈妈。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

从女儿出发,我要做一位有心的妈妈,一位好妈妈。

从自己班上的孩子出发,我要做一位好老师。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三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有感

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钟彩娟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也是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有许多困惑和不解。经朋友推荐,最近认真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尹建莉真是一位有心的妈妈,她的许多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上的感受,谈一点看法。 是老师的初衷。

其一: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语言是相同的,英语也不例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走过很多误区,先教学单词,再学句子,觉得这是一种学习的规律,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完后,在课下再问却一问三不知,这也着实让我困惑过。所以后来再听了市里优质课以及省级优质课后,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与句子。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由很多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学习需要放在句子和语篇中来学习,这样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老师也轻松,事半功倍。 其二:独立自主成长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而我的父母和尹老师的的做法却截然相反。当然我不是否定我父母的做法,只是来做下比较。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我从上学前班一直到高中,都在家门口上学,到学校骑自行车最远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

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其三:由莹莹不爱吃饭想到的

小侄女也10岁了,但至今仍没能爽快地吃下一餐饭,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弟媳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我妈说小孩饿饿她就好了。弟媳又下不了这决心。唯有骂,但总是骂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我妈还真有招数!接着,在全家的劝说下,弟媳就忍耐了一下,不给瑶瑶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要吃饭,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四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四年级三班 蔡乐霏家长

霏儿老师推荐了家长看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初始,对书名不以为然,如果妈妈能够胜过好老师的话,那岂不是孩子不用上学了吗?总感觉,家长不如老师专业。但翻看了几页后,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认真读了下去。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文中提出的“教育的七要素”,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五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每天晚上在睡觉前,我总是拿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读一读。作者那独到的教育理念,简单奏效的教育方法,仿佛一位邻家大姐在我耳边轻轻地传授着育儿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从有了孩子开始,我就为如何教育好她而感到束手无策。我知道要把儿子的身体养好不算太难,难的是她的心灵的成长。记得看池莉介绍女儿的成长时,我就羡慕的无以形容,但还是不知应从何处下手。而从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所举的例子平常得好像是就发生在我们周围一样,有时我甚至觉得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一边看一边反省,原来我们在对待孩子上有这么多的误区。也许正像作者说的“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看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作者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从孩子的视野、孩子的感受去理解孩子,这正是我们大多数家长做不到的。还记得作者引用陶行知先生的那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小。我们总以为小孩小,那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是站在大人的高度,从大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试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能够蹲下身去,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从孩子的高度去观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玉,只是看你手中拿的是一柄锄头,还是一把精美的刻刀。管孩子,不如爱孩子;教育孩子,不如欣赏孩子。希望我能象作者一样,做一个爱孩子的理性妈妈;也希望女儿在我们爱的教育引导下,能象书中的园园一样,做一个知理有德的孩子!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六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当了妈妈后,我时常阅读一些教育子女的书,有幸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央视“子午书简”年度最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之一, 新浪网年度10大好书, 当当网年度新书畅销榜第一名。阅读后我感觉对我触动最大的不仅是作为妈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作为英语老师如何教育众多的学生。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而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操作性强,使我深受启发。

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位妈妈不让孩子写“暴力作业”。所谓“暴力作业”就是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例如做错题或没有完成作业后让学生抄生字每个一百遍。她认为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的坏作用,远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点热,多吃一个馒头有点撑那样简单。它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坏他们的道德。

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完成。事实是,现在孩子们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岂止是无效,简直是负效果。这些作业如此无聊,从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破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来看,已走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成为反学习的东西。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 :数量大,惩罚性,恶意评价。有两个直接原因,使一些教师和家长偏爱暴力作业。一是认为多写多记就能多学到知识。第二个原因是教师的急功近利。她引用哲学家弗洛姆的话,“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她同时认为抄生字或单词只需抄三遍就可达到记忆的效果。

读完这部分我就连想到自己某些教学方法方面的缺陷。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非常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在布置作业时生怕他们写的少,背不会,于是布置抄单词五遍,十遍,甚至要求把背错的单词抄更多遍数。回想起来真的是愚蠢和无能。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好家长和好教师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遇到“厌倦”这个敌人,所以他们倾尽全力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我改变了一些做法,单词只要求抄三遍翻译一遍,课文句子只抄一遍翻译一遍。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提高改善来使学生更快更牢地记忆单词和课文。上个学期我

就明显感觉到学生不像以前那样抵触抄写单词了。

对我非常有触动和启发的另外一点是,这位妈妈“只设记功簿, 不设记过簿”。圆圆妈妈从孩子四岁起直至上大学,一直准备了一个小本作为“记功簿”,记录圆圆。从“收玩具”, “自己编故事”,到“二胡拉得好”,“学会切土豆”,再到“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记录了圆圆点点滴滴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相应的“记过簿”记录圆圆的缺点和错误。然而圆圆的优点不断的坚持和增多,缺点却越来越淡化和减少。她认为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一些家长和老师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我一向认为学生需要多表扬鼓励,也确实这样做了,但是遇到某些犯了错和缺点明显的学生总是忍不住多说几句。有些学生批评后改正了缺点错误, 有些却成了顽症。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尝试着多表扬犯错误有缺点的学生,潜移默化地使得他们认识到改正缺点错误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渐渐地学生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另外,我现在所在的年级实行课改,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有加分扣分制度,以前我总拿扣分作为惩罚和激励的手段,而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明白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惩戒,所以我几乎没有再扣分, 而是只要学生有好的突出的表现就加分,从此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学英语了, 也更加欢欣鼓舞了。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当我们一次次的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爱学习、总是犯错误,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成绩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会不会向学生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学生会有所改观。我会更加谨慎自己的各种教育行为,做一个让家长放心, 学

生满意的好老师。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七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假期时,无意间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了翻,挺有意思,于是买下来,细细读后,最为妈妈的我,感受颇多,深受启发。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孩子好像家长手中的的一块美玉,在成长过程中,总是给与他过多的精雕细琢,总是希望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这样、能够那样,因此在教育方面好像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忙碌了,忙着看书,忙着聆听别人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教育计划,什么时候开始背唐诗、什么时间开始弹钢琴、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等等,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总是不能如愿。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以教育专家、孩子的母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中,如何成为一名好妈妈,如何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做个善于花心思的妈妈。

在书中,作者每年都在圣诞节假扮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让童话故事在孩子的现实生活中还原,成为童话故事中的天使,引得孩子的无限遐想,相信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的童年记忆是色彩缤纷的。其实,就是作者稍微花了点心思和时间,就让孩子有了不同凡响的经历,圣诞老人每年都来的意义不在于礼物本身,而是在于孩子的这份惊喜,来自作者对孩子的用心到位。无独有偶,我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记得女儿2岁那年,在圣诞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在家里举行了小型的晚会,老公穿着我红色的睡袍,带着女儿的毛绒帽,嘴上沾满的棉花,肩上背着一个大包袱,活脱脱一个圣诞老人的形象,他给我和女儿派送礼物、表演节目,逗得女儿开心至极,现在回看家中电脑中的那些录像片段,总能引起女儿的阵阵惊喜和无限向往。多用点心思和时间,还给原属于孩子的童真与快乐,与孩子一起找寻原本属于他的欢乐,给孩子童年的记忆上添一抹靓丽的色彩吧!

做个爱学习的妈妈。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在书香长大的孩子肯定会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在引导孩子阅读时,作者以身传教,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领悟书中的的乐趣,看金庸小说、读四大名著,也看还珠格格,引导孩子读书的乐趣。试想一下,晚饭后,关掉电脑和电视,一家三口一人一本书,时不时再交流一下读书的心得,那种情形是何等的温馨啊!我始终信奉“开卷有益”

这句话,书中自有其中的知识和乐趣,只要是女儿喜欢的书籍,向来是照单全买,婴儿画报,小熊比尔系列,汤姆系列,金波故事等等,都是女儿喜欢的读物,而且我也经常翻看她的书籍,做个有童真童趣,爱学习、爱看书的妈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熏陶孩子的成长吧!

做个善于倾听的妈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孩子也不例外。作者在书中提到七岁女儿的“隐私”,也许在大人看来,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啊,但是作者却特别注意,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了藏在心中的“秘密”,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解决。孩子的隐私幼稚而又天真,但作者并没有以成人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的幼稚,而是当成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慎重的看待,最终让孩子完全消除的自己的“隐私”。孩子虽小,但是人小心不小,幼儿园里的大大小小事情,是她回到家后第一个要给我讲的新鲜事情,受表扬了,挨批评了,说到哪里,听到哪里,说到开心处,和她一起哈哈大笑,讲到难过之处,与她一起吸吸鼻子,倾听孩子的心声,读懂孩子的思想,走进孩子心里,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

做个爱夸奖的妈妈。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教育理念上,各家自有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要给孩子多鼓励、多表扬,设立“记功簿”不设“记过簿”,点滴记录孩子的成长进步,让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觉得“我能行、我可以”。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得眼睛。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上进是她的天性,都喜欢受到夸奖和赞美,作为家长,就要做那双发现美得眼睛,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少看缺点与不足,这样你的孩子会更加完美!宝宝因为种种原因,在与人见面打招呼时,总有些不好意思,往往都是藏到我身后的。于是,我就先给她带高帽子:“宝宝,嘴巴可甜了,像吃了蜜糖一样甜,让叔叔阿姨们也甜一下吧”,渐渐的,宝宝开始招呼人了,而且招呼完后,还不忘夸夸自己,“妈妈,我的嘴巴真甜!”在孩子成长路上,你给她的夸奖愈多,你就给了她越多的快乐和自信,就会让她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做个让家充满爱的妈妈。

家是孩子的港湾,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在书中,作者的女儿把家比作五星级宾馆,有干净的床单、有舒服的床,更有爱她的爸爸妈妈。给孩子一

个幸福的家,比什么都重要,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都享用不完的财富。记得妈妈生病时,宝宝知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奶奶,你别怕,有我呢!”每次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她还常常招呼大家,要多吃这个,这个菜有营养;饭后,还常常主动提出要洗碗。宝宝人虽小,但爱心却很大,她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爱,真让人感动!

作为妈妈,想成为一个好妈妈是共同的心愿,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好妈妈而共同努力吧! 最后,就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愿天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养儿育女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八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自从做了母亲,在琳琅满目的树丛中,我总是会留意一下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因为我不想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我有幸读到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觉受益匪浅,最强烈的感受有以下两点:

一、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见过很多的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打架或者犯了错误被请进政教处的时候,往往伴随而来的是耳光或者拳打脚踢。而这个时候的孩子,要不就是痛哭流涕,要不就是斜睨着眼睛,一副随你怎样的神态。 回想起自己,教高中时因为和学生“斗智斗勇”而非“斗气”。所以回家后仍然耐心满满,那个时候,我和孩子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两年教了初中和小学,因为纪律等等的问题消耗掉了很多的耐心,回家面对孩子的时候就不免急躁,记得一次手落在孩子额头上的时候,她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我看了足足两秒钟,然后说:“你为什么要打我!”顿了顿又说:“我的头最最重要了!”最后哭了,我当时先是笑场,然后就是内疚,“一个四岁多的孩子,你偏偏要对她有那么多要求,你能保证你就没有犯错的时候吗?”这是我妈妈的原话,从小到大,妈妈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妈妈说女儿跟在你后面滴滴答答地说着说那,像个小喇叭一样有意

思,你却嫌她烦让她走开,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当妈妈的。无独有偶,上周我们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候,女儿说:“妈妈,我很爱很爱你,就是你有点凶!”我不禁反思起自己的行为,总是打着爱的旗号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训斥孩子,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与条件。这也许是所有父母的通病。昨晚,又听同事讲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笑话,她六岁的女儿说:“妈妈,我觉得你好幸福呀!”同事一头雾水地问为什么,孩子回答:“因为你可以随便骂我、打我呀!”笑过之后,才知道,在爱的名义下施暴,给孩子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是多么的难以修复!很多的父母看到孩子摔伤、碰破皮心疼的要命,但是根本想不到:这些外伤会随着时间消失,而心灵的伤害却难以磨灭,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言传身教的力量

尹建丽,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还是一位作家,所以此书写来让人感觉是亲切丰满,朴素生动。在书中,她没有刻意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仅仅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以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应有的适度的骄傲和自豪去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毕竟,没有哪一位成功的母亲是天生的,她也需要不断学习、碰壁、才能成功,这个过程是伴着孩子的成长过程的。

在这本书里,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

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要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这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最近学校开展的一次家长讲座中,我更是感受深刻:当教育专家站在台前声情并茂的讲话时,有几位家长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了礼堂,看见了熟人旁若无人地大声打招呼,和之前窃窃私语的家长比起来,他们的素质更令我难以接受。试想,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彬彬有礼,安静候课的学生吗?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加之土地被征收后的现状,孩子们都是盲目地信心满满,看了这些家长,我才明白,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唾沫乱飞的根本原因了。那天的讲座之后,我更加觉得身为父母,责任有多么重大了!

在此书中我还隐约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身影。圆圆的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家庭教育绝不单纯是母亲的事。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没有很多的金钱可以让孩子去参加高达几万元的早教课,无法承受四五百块钱一节课的蒙特梭利的教育,仅仅通过团购区体验过的一次蒙氏的课上,我看

到的也是老师低下身子,和孩子们平等的对视,老师带领着孩子自我介绍、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和做的样子。心中常会因为我的孩子不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或者课程不安。有一次朋友闲聊,谈起社会现状的时候,我感叹身为老师的我们却无法让孩子接受这种素质训练的课程时,朋友半真半假地说:“你真的不必为这些内疚,我跟你讲,这些都是假的,你和你老公的作为,才真的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细细想来,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这不就是言传身教吗?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教我的孩子们,他们日益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不断地去了解他们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云田中学 何锦峰

2013年12月5日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篇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阅读分享》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23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