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音乐是

音乐是

2016-01-13 10:05: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音乐是篇一《音乐是什么》 响作用。广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音乐是》,希望能帮助到你。

音乐是篇一
《音乐是什么》

响作用。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雅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或是,简单说就是好听的“杂音”。活动前评析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抓住着一特点进行教育,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本节课我就是从幼儿的这一兴趣出发进行设计的,让幼儿动手动脑,综合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身体运动的不同方法,体验集体运动的快乐。

2.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1、课前教师和幼儿共同运动,动作协调一致。

2、幼儿和家长探索身体的哪个部位比较灵活,并且了解“关节”的定义。

3、准备运动图片活动过程实录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做律动

1、教师带幼儿律动

(放音乐《我的身体》)小朋友们,我们快来跟着老师一起来运动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喊口令,注意动作协调一致,节奏准确。)

二、共同探索,交流动作

1、刚才我们运动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为什么这个能动?(引导幼儿说出各个关节部位) 教师总结:经常运动关节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

2、我们身体上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经常的做运动?(引导幼儿说出个部位的运动方式)

小朋友说了那么多的部位,咱们来听着音乐做做看?注意要根据歌词来做?现在,我拿起望远镜,看一看你们有多少种不一样的运动身体的方法。

3、集体初步尝试

幼儿互相交流,集体研究出统一的动作,进行初步的尝试。

4、引导个别交流 分享成功

幼儿找到了好多运动身体不一样的方法。谁来给大家做一做(幼儿分别来将自己找动的动作做一做)谁来做小小教练,教教我们大家?(找一名幼儿将动作做一遍,并且教幼儿)

(教师要注意从动作的方向,力度,节奏,伸展度上引导幼儿)

5、集体共同尝试

我们可以学学小朋友的好的方法,也可以做做自己想到的好方法,比比谁的动作最象教练、最好,而且又漂亮又有力。

三、观察图片,拓展新动作

1、你们可真棒!能够想出那么多锻炼身体的方法。老师也非常热爱运动,你们瞧!我也找到了好多种锻炼身体的新方法!我是怎么运动的呢?老师也来表演一下(教师进行表演)。

2、给你们一点时间,去看一看,试着做一做,看能不能发现我锻炼的方法。

手叉腰图片、箭头一圈的图片两张—方向不同(发现箭头的涵义)

左右角轮换出去,头摇摆动作的图片四张(从图片的顺序中找到运动身体的方法)

踮脚动作(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交流发现,尝试有节奏的动作

你看明白了哪一张?

小结:看懂了箭头的意思就明白了这个锻炼的方法。

小结:只要仔细一点,耐心一点,按着图片的顺序1234一个一个做,就能发现这个动

作是怎么做的了。

小结:虽然这个动作只有两张图片,但是如果看得不仔细,就很难发现我锻炼的秘密了!

(1、三个幼儿一起做一个方法,他们做的一样吗?你和谁做的一样?再听着音乐一起做

2、一个幼儿带着其他幼儿一起做,动作由慢到快,-----清唱动作

3、幼儿讲,然后听音乐一起做)

四、延伸

响作用。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雅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或是,简单说就是好听的“杂音”。

音乐是篇二
《基本音乐常识音乐常识什么是音乐?》

基本音乐常识音乐常识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非视觉或其它什么感觉的艺术。把乐音(有时也适当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这种艺术就叫音乐。

什么叫噪音?什么叫乐音?

声带、琴弦、木头板、马达等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就使我们听到了声音。声音有噪音和乐音之分:振动无规律的声音,如木头板声、马达声等,叫噪音;振动有规律,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音乐中所用的音主要是乐音。

什么叫音高? 乐音听起来有的高,有的低,这就叫音高。音高是由发音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比如女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高,男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低,所以男声比女声低。

音乐中所用的乐音范围有多大? 音乐中所用乐音的范围从每秒种振动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钟振动4186次的最高音,大约97个。现代最大的钢琴可以奏出其中的88个音,是乐音范围最大的乐器。人唱歌时因受生理限制,所能唱出的乐音仅是乐音范围中的一小部份。

什么叫音名?什么叫唱名?

不同音高的乐音,是用C D E F G A G 来表示的,这七个拉丁字母就是乐音的音名,它们一般依次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即唱成简谱的1 2 3 4 5 6 7 ,相当于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的读音。DO、RE、MI „„是唱曲时乐音的发音,所以叫唱名。

什么叫音列?

把上面所说的90几个高低不同的乐音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就叫音列。

音列如何分组?音名只有七个,而音列中的音却大大超过这个数量,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区别开来呢?方法就是分组。人

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高三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组。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大字二组 大字一组 大字组 小字组 小字一组 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乐音的范围音乐术语叫做音域。人声的音域大约是:女声由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a,男声由大字组的F到小组一组的a。那么,你的音域有多宽呢?有机会时无妨在钢琴上试一试。从你能唱出来的最低的那个音起,到最高的那个音止,这个范围就是你的音域。

哪一个音是标准音?国际上规定小字一组的a音每秒振动440次,这个音就是标准音。由于音列的各音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例如比某一音高一倍的音(又叫高一个八度),其频率一定比某音高一倍,比它低一倍的音(又叫低一个八度),其频率一定比某音低一倍,所以规定了标准音的音高,也就等于规定了其它各音的音高。有了这个标准,人们在制造乐器时,在奏乐、唱歌时,定音就有了根据。

什么叫全音?什么叫半音?把C D E F G A B 这一组音的距离分成十二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叫一个“半音”。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有两个“半音”的,就叫“全音”。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上,C-D,D-E,F-G,G-A,A-B,两音之间隔着一个黑键,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全音;E-F,B-C,两音之间没有黑键相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半音。

什么叫自然音?什么叫变化音?

通俗地说,我们唱歌的时候,那些唱成1 2 3 4 5 6 7 的音,叫自然音;那些在它们的左上角加上#号(如#4、#1)或者b号(如b7、b3)的,叫变化音。#叫升记号,表示把音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半音;b叫降记号,表示把音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

半音。

什么叫音阶?把C、D、E、F、G、A、B等各音中的某一个音作为中心,由它开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顺序排列起来,这个音的序列由于象梯子一样,逐级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阶。下面的两个序列都是音阶,前者是大音阶,后者是自然小音阶:

什么叫记谱法?一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长短、强弱等要素。把这些要素用各种记号、符号记录在纸面上的方法叫记谱法。古今中外使用过和正在使用中的记谱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国来说,古今使用过的记谱法就有多种。据说早在战国时代,卫灵公手下的音乐师叫师涓的,就能用某种记谱方法记谱了。据文字记载,我国隋唐时期就产生了工尺谱、减字谱(古琴用),宋代又又产生了俗字谱。工尺谱几经沿变,至今仍有民间艺人使用。不过近、现代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简谱和五线谱,尤其以使用简谱的人最多。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线谱。

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着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我们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什么是五线谱? 五线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目前的记谱法中,五线谱相比较而言最为严密、准确、科学。它用五条平行横线记录声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实心)椭圆或在它一侧加竖线(有的还在竖线的一端加“尾巴”)的图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长短(实例

请见本站登载的曲谱)具有立体感,便于记录多声部音乐。它17世纪末正式传入我国,在清朝康熙年间宫廷编撰的“律吕正义续编”中,对它有详细介绍,可见传入我国之久。1930年,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将梅兰芳唱的戏曲用五线谱记录下来,出版了“梅兰芳歌曲谱”,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戏曲音乐的专集。有些人认为五线谱比简谱难学。有这种观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实主要原因并非五线谱难,而是改变从小养成的读谱习惯难。你从小接触的乐谱都是简谱,已经习惯于简谱那一套,现在要改当然难了。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用五线谱,小学、中学音乐教科书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见的谱都是五线的,旷日持久,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有不少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学钢琴(学钢琴就非用五线谱不可了),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读谱练琴齐头并进,所以不少孩子年纪虽小,视读线谱的能力却比许多成年人强得多。熟能生巧嘛!

什么是小夜曲? 文章有各种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体裁。音乐也有各种体裁,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着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什么叫波尔卡?“波尔卡”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乐内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体裁属于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着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什么叫玛祖卡? 也是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波兰,也曾在欧洲风行一时。它与波尔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二拍子,而它却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浅易琴谱”中所登的汤姆生《玛祖卡》,多数小节的重音就是如此。玛祖卡所表达的情绪一般都活泼热烈,演

奏时需掌握这个特点。

什么叫小步舞曲? “浅易琴谱”里已登了两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实巴赫写这种体裁的作品并不止两,而且许多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写过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小步舞曲起源于欧洲的宫庭,曾在法国宫庭流行一时。它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从容典雅,颇具贵族的风格。

什么叫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着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 什么是“学堂乐歌”?“近代名歌”栏目中“送别”、“国民革命歌”、“夕会歌”等中国近代早期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究竟是什么意思?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这可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

„„什么意思?这是在钢琴乐谱上常见的外文字。这类外文字叫音乐表情术语,多数用意大利语。网友中使用中遇到不懂的可查看音乐词典。现将琴谱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释义如下:

意大利文释义每分钟拍数广板慢板柔板行板小行板中板小快板快板急板音乐四大家是谁?第一个大名顶鼎,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者约翰。斯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美名;第二个就是新年音乐会压轴节目《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作者,也叫约

音乐是篇三
《音乐是什么排比句集锦》

音乐是什么排比句集锦

1、音乐是一杯清茶,润人心脾;音乐是一片秋叶,撩人乡思;音乐是一缕阳光,暖人灵魂。

2、音乐是爱的召唤,是情的流露,是天使的乐章。

3、音乐是母亲的手,让我们在烦恼的时候宁静,让我们在痛苦的时候温暖,让我们在紧张的时候松弛。

4、音乐是什么?是静夜溢动的花香;是山涧叮咚的泉水;是天幕上闪烁的星光;是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阳光;是抚慰痛苦灵魂的《圣经》……

5、音乐是沟通的桥梁,音乐是栖息的港湾,音乐是心灵的纽带,音乐是梦想的承载,音乐是有声的图卷。

6、音乐,是沙漠中的一缕凉风;音乐是干旱中的一滴雨水;音乐能唤醒人内心深处的感情;音乐,能在忧与乐中不断交织连接的网……

7、音乐是轻拂人疲惫身躯的一缕清凉微风,吹走了一天的疲乏;音乐是洗涤沉重心灵的一掬清泉,带走了一天的抑郁。音乐是一盅心灵鸡汤,我深深地陶醉在它的幽香之中。

8、音乐是一种奇药,抚平心底的创伤。音乐是一面明镜,清楚地反映内心。音乐是一盆冷水,使你冷静下来。音乐是鼓舞的号角,使你振作起来。音乐是人类内心的写照,情感的表达。

9、音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思维的声音,是一种智慧的启示。

10、音乐是一泓清泉,能使你枯涸的心灵得到滋润;音乐是一席忠言,能让你发觉生命的真谛;音乐是一种兴奋剂,能使你充满活力重拾信心;音乐是一剂良药,能使你残缺的身躯得到升华……

11、音乐,是鼓动的旋律。音乐,是火热的激情。音乐,是旋转的舞步。

12、音乐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音乐是篇四
《音乐是人类第二种语言》

音乐是人类第二种语言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除了说话,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音乐与人”的问题的提

出和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的论述,使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和有可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和探索音乐教育的奥妙。

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之中,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音乐的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音乐的接触、欣赏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是否生动、有趣,是否音乐形象鲜明,往往决定着是否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是以学生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本土特色,开发生动有趣的音乐校本教材,让学生对这些具有美感的审美对象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改革,音乐新课程将在其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紧密围绕兴趣培养来设计,这无疑会展现一个音乐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生便会真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长久地留在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事物。

音乐是篇五
《音乐赏析作业ID》

音乐赏析作业ID: 49373

1.此段音乐来自下列哪首乐曲:B.

A.《北方的星》

B.《芬兰颂》

C.《天方夜谭》

D.《土奥涅拉的天鹅》

2.此段演唱来自下列哪首歌曲: D.

A.《冬之旅》之《菩提树》

B.《冬之旅》之《晚安》

C.《冬之旅》之《孤独》

D.《冬之旅》之《老艺人》

3.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彝族舞曲》

B.《瑶族舞曲》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春节序曲》

4.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喜相逢》

B.《百鸟朝凤》

C.《荫中鸟》

D.《寒鸦戏水》

5.此段音乐是用下列哪种乐器演奏的:B.

A. 古琴

B. 古筝

C. 扬琴

D.琵琶

6.古琴是(A)乐器。

A.弹拨乐器

B.拉弦乐器

C.打击乐器

D.打弦乐器

7.《梅花三弄》是(A)。

A.古琴曲

B.古筝曲

C.琵琶曲

D.二胡曲

D. B.

8.《渔舟唱晚》是(B)。

A.古琴曲

B. 古筝曲

C. 琵琶曲

D. 古代歌曲

9.《夕阳萧鼓》是琵琶(C)曲。

A. 文曲

B. 武曲

C. 文武曲

D.

10.《十面埋伏》是琵琶(B)曲。

A. 文曲

B. 武曲

C. 文武曲

D.

11.京胡曲《夜深沉》是根据昆曲《思凡》中(B)曲牌的前四句变化而来的。

A. [摊破地锦花]

B. [风吹荷叶煞]

C. [乌夜啼]

D. [醉花阴]

12.《二泉映月》是(B)曲。

A. 京胡

B. 二胡

C. 高胡

D. 板胡

13.《中花六板》是(C)的传统曲目。

A. 福建南曲

B. 广东音乐

C. 江南丝竹

D. 潮州音乐

14.下列哪一句的说法是正确的? A

A. 广东音乐又名“广东小曲”,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丝竹合奏乐。

B. 广东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结合起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

C. 广东音乐传统演奏形式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等五种。

D. 广东音乐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

15.《寒鸦戏水》用的是潮州音乐中的(D)调。

A. 活三五

B. 反线

C. 轻三六

D. 重三六

16.《胡笳十八拍》据传是(B)代()所作。

A. 汉,苏武

B. 汉,蔡文姬

C. 唐,文成公主

D. 唐,高适

17.《阳关三叠》唱词来自(B)代()所作的诗歌。

A. 唐,李白

B. 唐,王维

C. 宋,陆游

D. 宋,苏轼

18.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C)创作的。

A. 刘天华

B. 冼星海

C. 贺渌汀

D. 聂耳

19.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A)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A. 越剧

B. 昆曲

C. 京剧

D. 黄梅戏

20.《牧童短笛》是一首(B)。

A. 笛子独奏曲

B. 钢琴小品

C. 钢琴奏鸣曲

D. 交响诗

21.亨德尔是(A)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22.《阿利路亚》是亨德尔的清唱剧(D)第()部分结尾的合唱。

A. 《阿门颂》,一

B. 《阿门颂》,二

C. 《弥赛亚》,一

D. 《弥赛亚》,二

23.巴赫是(D)的音乐家。

A. 奥地利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24.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歌词全部来自于(D)。

A. 《欢乐颂》

B. 《古兰经》

C. 《哈里路亚》

D. 《圣经》

25.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共分(B)个乐章。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26.海顿是(A)的音乐家。

A. 奥地利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27.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是(D)()和()。

A.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B. 海顿巴赫贝多芬

C. 海顿巴赫莫扎特

D.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28.海顿确立了(D)的结构形式。

A. 歌剧

B. 室内乐

C. 管弦乐

D. 交响乐

29.《#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是(B)创作的。

A. 莫扎特

B. 贝多芬

C. 肖邦

D. 李斯特

30.《欢乐颂》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D)乐章中的主题歌。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1.贝多芬是(D)的音乐家。

A. 奥地利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32.舒伯特属于(C)乐派。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33.舒曼属于(C)乐派。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34.《梦幻曲》是(C)创作的。

A. 莫扎特

B. 贝多芬

C. 舒曼

D. 舒伯特

35.音乐杂志《音乐时报》是(C)创办的。

A. 海顿

B. 贝多芬

C. 舒曼

D. 舒伯特

36.李斯特属于(B)乐派作曲家。

A. 古典乐派

B. 浪漫乐派

C. 民族乐派

D. 印象派

37.肖邦是(A)作曲家,李斯特是()作曲家。

音乐是篇六
《浅谈音乐 音乐是以流动的》

音乐是以流动的,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从音乐的起源直到音乐的发展,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尤其是以创造劳动成果为目的的劳动对音乐的产生起了重大作用。之后,音乐逐渐从原始文化分化出来,走向一个独立的阶段,音乐作为成熟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融合的阶段。 在奴隶制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封建时代,一是中国汉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以大曲为最重要,二是官府支持与推行的音乐。三是文人音乐,中国的琴乐是文人雅士音乐的代表。四类是宗教音乐。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社会的音乐文化便展现了人类音乐创造的新水平。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主调音乐,交响乐都做了巨大的贡献。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以新的音色,丰富多彩的多声效果反映人的主观感受和自然印象。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几乎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类,以演唱性音乐,演奏性音乐,歌剧和戏曲音乐最重要。其中因为音乐作品的主体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其中也还有许多小的分类,比如演唱性音乐就可以从创作角度,声部数量角度,内容与功能角度,歌唱形式角度等不同个方位来诠释。在我看来,音乐是神秘的,它有着与一般事物不同的魔力,正式因为它有着不同于别的事物的魅力,我们更觉得它是一把能打开人的心灵的钥匙,让心灵与最美好的世界接轨。

音乐是以人创造性の组织的声波及其流止,变化,进行艺术表现的。因此,创造性表现才是音乐本质的表现。象征,模仿,暗示,等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主要都是表现情感,反映生活。音乐是流动的,它的内涵如果被很好的运用,便有着很好的效果

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形式特征。无标题器乐是最纯粹的音乐,它与其他事物没什么联系,即便如此,它也有着时代的特征及体裁,作曲家的风格的印迹。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这些元素组织了完美的音乐。

音乐主要靠巧妙地将声音组织起来,诉诸人们的听觉,激发起人们的情绪,并从而获得一种特有的审美享受。简要的说,音乐是通过在时间中展开的音响来揭示精神内涵,并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听觉艺术。上述对音乐的介绍,只是九牛一毛吧,她的发展,她的特征,以及它以后的源远流长,我们不能揣测到。但我们必将会领悟到更多音乐的知识,运用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理解她。

音乐是篇七
《音乐在线作业[1]》

一、幼儿音乐作业

1.第4题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5题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6题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7题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

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8题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19题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20题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24题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

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10.第25题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0题

3岁幼儿唱歌常会出现一字一顿的现象,这是由于哪方面的发育不够完善

B.节奏

C.音准

D.音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2.第11题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书面结构一般应包括

A.活动的名称和目标

B.活动的设计意图和反思

C.活动的准备和材料

D.活动的过程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3.第12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包括

A.内容中的游戏性

B.目的上的游戏性

C.方法上的游戏性

D.形式上的游戏性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4.第13题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材、教法、教学辅助手段等问题的决策时,应注意尽可能地全面评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力争能够选择最佳的方案,体现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原则是

A.实践原则

B.和谐原则

C.低耗高效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5.第21题

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注意歌曲的

A.教育性

B.思想性

C.可接受性

D.多样性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6.第22题

对幼儿音乐教育质量尤为重大的因素是

A.幼儿的全面发展

B.教师的世界观和基本音乐素养

C.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D.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7.第23题

幼儿的即时需要包括

A.探究和创新的需要

B.对秩序的需要

C.受尊重的需要

D.参与和被接纳的需要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8.第26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让幼儿熟悉音乐作品

B.使幼儿产生审美感动

C.幼儿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D.让幼儿体验艺术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19.第28题

幼儿园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

A.律动模仿动作组合

B.表演舞

C.身体节奏动作组合

D.集体舞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0.第29题

按心理活动的领域不同划分,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可以分为

A.认知

B.想象

C.情感与态度

D.操作技能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1.第1题

一般常用的截选改变音乐作品的方法有截选片段和压缩结构两种。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2.第2题

若按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划分,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的活动程序可分为唤醒、维持、恢复。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3.第3题

一般说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较适合的年龄班是小班。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4.第14题

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

奏的。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5.第15题

为幼儿选择的韵律活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等特点。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6.第16题

配器是指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时的

乐器,为儿

童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7.第17题

撰写音乐活动目标的能力目标的系列化是指,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8.第18题

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容易掌握的技能是呼吸。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音乐是篇八
《什么是现代音乐》

什么是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漫谈之一

徐昌俊

2013-3-21 14:07:29 来源:《人民音乐》(京)2010年7期第80~82页

【作者简介】徐昌俊,天津音乐学院院长

当我们在谈论现代音乐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自己所指的现代音乐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真正知道自己所“云”之真正的含义呢?答案如果是“Yes”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将近一百年前、甚至一百多年以前的“先锋派”(1950-)、“新古典主义”(1913-)、以及“印象主义”(1894-)的音乐作品到底还算不算是现代音乐?答案如果还是“Yes”的话,那么它们“现代”的意味究竟是什么?但是如果答案是“No”的话,那么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将这些流派归入现代音乐的范畴呢?

在西方,人们经常用“Modern Music”或者“Contemporary Music”用来称呼现代音乐。Modern和Contemporary比较起来,前者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既可以指当代、也可以指近代,而后者则专指当代。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用后者Contemporary来称呼“先锋派”、“新古典主义”或者“印象主义”等流派的音乐显然是有欠妥当的。即便用Modern来称呼“印象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等的音乐,如果用中文来理解的话也许将它们翻译成“近代音乐”更为贴切。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音乐呢?我们根据什么去界定现代音乐呢?“现代”的意味究竟是什么?是音乐作品创作的年代?还是作品的风格或者属性,如什么什么“主义”(ism)?抑或是作品构成的细节如:有没有调性;有没有主题(旋律);或者音色、节奏或者曲式结构等?

下面几种说法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一部分人对于现代音乐的理解。

说法之一: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

说法之二:从广义讲与20世纪音乐(主要指艺术音乐)是同义语,狭义讲是与先锋音乐的含义大体相同。

说法之三:一般用作20世纪音乐总称,是与古代音乐和古典音乐在时间上和性质上相对应的音乐名词。

说法之四:又称近代音乐、新音乐、先锋音乐、20世纪音乐、今日的音乐等,是音乐评论的习用语。

说法之五:又称现代派音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产生的欧美各种音乐创作流派的统称。

说法之六:对上世纪末以来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西方音乐的总称。

说法之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现代音乐流派创作的音乐。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摘自于各种词典和百科全书有关于现代音乐的说法①至少存在两大误区,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误区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说法都不约而同、或多或少地显露出以“欧洲”音乐为中心这一陈旧、过时、但却相当流行的

观念。的确,当我们谈论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派音乐的时候,欧洲特别是以西欧为主的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奥(地利)等国当然具有无可争议的中心地位。但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高度半音化的发展,调性音乐“王国”的地位岌岌可危并最终丧失了其统领天下的格局。尽管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其间,古典主义、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晚期浪漫主义、自由无调性以及序列音乐等风格流派平行共存,但是欧洲大陆音乐中心的地位依然没有受到动摇。然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变革与进步,各种音乐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作曲家们已不再满足于那些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传统,十二个半音根本不能满足作曲家寻求创新的要求。于是乎一些人热衷于琢磨如何用新的“拐杖”——十二音作曲法去代替旧的“拐杖”——调性音乐,而另一些人则热衷于探索电子音乐;一些人热衷于将音乐的材料和技术手法推向极端的复杂主义,而另一些人则热衷于将它们还原到最小的简约主义;一些人热心于去改造传统乐器使之能够发出非传统的新音响,而另一些人则“另辟蹊径”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将“少数”②民族乐器运用到专业的创作当中。

越来越多的作曲大师像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贝里奥(Luciano Berio,1925-2003)、诺诺(Luigi Nono,1924-1990)、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等钟情于欧洲传统以外的音乐资源,进一步激发了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以及墨西哥,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以及美国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作曲家发掘自我的意识,一批又一批受到良好西方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们主动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并且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如:阿根廷的金奈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1916-1983),巴西的维拉·罗伯斯(Hector Villa-Lobos,1887-1959),日本的武满彻(Tōru Takemitsu,1930-1996)和石井真木(Maki Ishii,

1936-2003),韩国的尹伊桑,美籍华人周文中以及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大批作曲家。事实上,这种做法早已有之,像巴托克、柯达伊、席曼诺夫斯基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大师早都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但是,真正形成“时尚”的“潮流”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如今,这股潮流越演越烈、势不可挡。笔者2007年夏天在阿斯本讲学的时候就有一位获得过普利策大奖的美国作曲家大惑不解地提出“为什么Classical Music在西方已经死亡,但是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这样的问题③。因此,如果说现在的“欧洲中心”的说法是过时的大概也不算过分?!

上述说法的误区之二是对于现代音乐年代的划分太过于“勉强”。“Modern”有“现代的”或者“近代的”的意思,“Contemporary”只有“当代的”或者“同代的”的意思。根据笔者的理解,前者对“的”后面的名词有所限定,即:“新、或者时髦”;而后者则没有限定。笔者曾就“Modern”和“Contemporary”这两个单词大概覆盖的时间范围向一位同行的前辈请教,得到的答案是“Modern”大概可以指过去50年以内,“Contemporary”则应该是不超过十年以上。对此虽然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是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不会超过前辈所理解的时间范围。照此推论,如果把19世纪末的印象派音乐称为现代音乐在20世纪上半叶以前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甚至一直到今天还继续沿用这一提法,难免让人们不产生困惑。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音乐呢?

在当前诸多对于现代音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说法当中,笔者认为缪天瑞先生主编的《音乐百科辞典》里对现代音乐的解释较为恰当,该书认为:现代音乐泛指相对于前一个时代而言的新出现的音乐风格或流派④。为什么呢?因为它指出了“现代”的相对性,其所谓的“现代”性只是针对比它早一点的“过去”而言。当然除了时间上的条件,它还需要具有某些与过去不同的“新意”。至于

如何新?新在哪里?为什么要新?这里暂且搁置,留待后面讨论。

关于音乐的“风格”(style)或者“流派”(school或者ism),笔者认为,“风格”的含义比较宽泛,既可以指特定历史时期的音乐,也可以指某种“流派”,甚至还可以指同一时期或者同一流派里不同气质和情绪的音乐,如:抒情风格、进行曲风格、浪漫风格、民谣风格、中国风格等。至于“流派”,音乐史里面固然有大家都熟悉的如:“维也纳乐派”Vienna School⑤)和“新维也纳乐派”(Neo-Vienna School⑥)等,但是更常见的却是用“ism(s)”作后缀的各种“主义”⑦,如: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Impressionism(印象主义)、

Classicism(古典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Minirnalism(简约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以及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等。然而,“风格”可以超越历史跨度,同类的风格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世纪都可以存在。无论是“School”还是“ism”主要都是后人给作曲家贴上的标签,已经故去的人没法表达,但是许多大师生前都不在乎自己属于哪个“ism”⑧。有些人对此甚为反感,如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贝里奥等许多人都宣称自己不属于哪个“ism”,而是强调自己的创作只不过是传统的延伸。

斯特拉文斯基对于别人给他贴上“叛逆者”(revolutionary)标签似乎并不太买账,认为是一场“误会”(an error),他说:“如果为了被贴上叛逆者的标签而需要摆脱习惯,那么为了表达某种东西而跨越出传统疆界之外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可以被认为是叛逆者。”⑨

勋伯格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我不是叛逆者,我个人讨厌被别人称为叛逆者。我所做的既不是叛逆也不是没有章法的乱来(anarchy)”⑩。其实何止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很多大师们持有相似的观点。意大利作曲家鲁契亚

音乐是篇九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贝多芬

本学期我选修了音乐鉴赏课,初衷只是为了学分,但自从上了这门课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了那份艺术的震撼,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俗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

第一次那么在课上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忘不了美妙的钢琴曲的声音. 我真的喜欢钢琴的声音.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的提高.

在课上导师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我们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有古典音乐,各种乐器各种曲调让人心醉神迷,加上自己的另外的欣赏,更认识了许多音乐家,也深深为他们所打动,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他同样是幸福与永恒的.因为有音乐伴随他的一生.更影响他的后代. 当然我是无法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乐,我只能用心去感受,试图能与贝多芬音乐的灵魂接触,对于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来说,音乐是生命,贝多芬同样如此,音乐是让人欣赏的,但贝多芬耳失聪后,仍对音乐那种至死不悔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仍不断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此时此刻,音乐是有灵魂的,它飘忽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热爱音乐,更爱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感情。

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甚至能拯救人的生命。当然伟大的音乐只能由伟大的音乐家来创造,或许这话过于绝对了,但有一点,音乐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的,也只有我们去付出了,才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音乐,才会让音乐家的生命永恒,让音乐的天使留在我们的身边。每个音乐人都希望有贝多芬那样的成绩,但音乐又是自私的,而是在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贝多芬的创作过程也是令人惊讶的,他善于捕捉每个音乐细胞。我想音乐与贝多芬已经合为一体了。贝多芬是音乐,音乐亦是贝多芬。音乐的升华就是生命,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去拨弄那把无玄琴时,才发觉音乐就在我们身上。其实音乐无所不在.关键我们缺乏发现的眼光.就是因为音乐的灵性和神奇吧.所以不是没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

不论古今中外各名人爱好思想或是专业的领域有所不用,似乎都不会有贬低音乐或是认为音乐鉴赏是纯粹浪费时间的行为,而是大部分当做灵魂最深处的享受与放松,更是对美的追求。中国古代崇尚音乐,甚至有以乐治国的谏政者,我们现在念的诗,在古代不是朗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古人更是认为君子乎,知识,礼仪和音乐缺一不可。现代科学发达,但诸多科学家认为,哲学和学术的最终表现都是艺术,而音乐就是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音乐鉴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当然,音乐仅限于作为休闲的方式,不可过于的把精力消耗到上面去,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绝对不能太沉迷于此。其次来讲,音乐也是从生活中而来的.一切皆源自于生活.生活也是音乐的重要出处.品味音乐就如同品味生活,让人感受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对待音乐的态度其实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悲观,皆如音乐一样。音乐是生活的调剂品,它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音乐的美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音乐教育由于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 价值,它可以把一定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以一种通 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国民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通过人的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是教授技能技艺,不是为了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曲子,一首歌,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热爱艺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所展现的内在美会极大地感染我们,我们的性情和爱好会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净化.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文化背景的构筑,我们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在愉悦中形成.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人的心灵体操,是灵魂的净化剂,它能穿透人感情麻木的恺甲,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教育看起来是对

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当你托着一个疲惫不堪的身子骨回到家时,轻轻奠点一点VCD的开关,一颗颗音符慢慢飘过空中,飘进脑中,使人沁透心脾.此时此刻每一层空气中都参杂着音乐的气息…….

音乐对人的性情有着陶冶、感化的作用。恰当的旋律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音乐是》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什么仿写句子 音乐是什么的艺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音乐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音乐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24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