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

2016-01-13 10:10: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一《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希望能帮助到你。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一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作者:宋娜 唐宗纲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波特兰·罗素说:“理想的教育系统应能够给每个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作为一线教师,细细琢磨这句话,觉得这就是目标,这就是神圣的责任。

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先天素质、后天培养和家庭教育等等均不一样,学习层次自然不尽相同。多少年来,优等生在学校的备受青睐与关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万千学子中,受宠的“骄子”又有多少?这就好比平凡与伟大,大千世界中还是平凡的人多啊!缺少了平凡,谁能想象出世界会怎样?所以,我喜欢平凡,更热爱我平凡而普通的孩子们。

我所教的班级有40多名学生。在这40多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里面,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孩子:琳琳和童童。琳琳由于两三岁时做过两次大手术,智力受到了影响,而且走路不稳,视力很弱;童童则有些口吃,语言表达能力差,而且上课喜欢敲桌子,下座位乱窜,随意性强。每天上课时,坐在前排的他们总是那特定的表情:琳琳紧张而又有点木然;童童欲举手又放下,不知如何开口,急得直敲桌子。在逐渐了解了他们之后,我意识到:虽然这是两个特殊生,但我不能放弃,而且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发动全班同学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在一次晨会上,我深情而又激动地讲了一番话:“同学们,你们入学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中,我们彼此从相识到了解,已经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了。可是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一些有困难的兄弟姐妹,我们该怎样做呢?”“帮助他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欣慰地笑了。从那以后,我欣喜的发现,琳琳的书包总是被雯雯背着,下台阶时,同学们也主动扶着琳琳。上课时,由于急于回答而又说不明白的童童又要敲桌子,他的同桌丹丹总是及时阻止,并小声提示他。我感动着并感受着这一切,原来孩子的爱比水还纯,孩子的心比花还美。

发动群众之后,我也开始注意在课堂上一点点引导他们,渴望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发展。

识字课上,琳琳总是记不住几个字。一节课需要识记十多个字,她顶多记住两三个,可是我从来不责怪她。每节课,我都把最简单易认的字留给她,提问她。每当她小心翼翼的认下一两个字,我总是非常高兴地表扬她,鼓励她。看着她小有收获的喜悦,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她也特别懂事,不会的题赶紧问,课堂上完不成的练习,中午放学总要带回家补上,作业向来都能按时完成,从不用我操心,多么可爱的孩子!虽然书本上的东西她学会不多,可我欣喜地发现她的自觉性是一般孩子比不上的。

晨读时间背古诗,这是最让童童头疼的事。本来平常说话都有困难的他,背起绕嘴的古诗格外吃力,有时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他。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我总是对他格外关注。只要他想发言,我就把机会给他。背不下来时,我就让他看书读或是和他一起背。当他能完整地背下一首诗的时候,我总会竖起大拇指,全班同学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久而久之,他再也不讨厌背

诗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敲桌子的现象也少了。年底,学校评优秀少先队员,我特意为童童争取了一个名额。当我把“优秀队员证书”庄重地递到他手中的时候,他是那么开心。再后来,我们几乎听不到他上课随便敲桌子的声音了。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二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体差异之我见》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体差异之我见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所有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态度差异以及所具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表情和心理,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业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还要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兼顾优秀生和学困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很难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总有几个学生听得不明白,我常采用以下方式帮助他们:

1、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有意识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不同方式重复内容一、两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设计一定的操作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创造、发挥空间,使他们在课堂上“吃得饱”,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做课堂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在正常教学的间隙要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评价时,可以对这些学生采用“推迟判断”的做法。

3、课后关心学情,针对性个别辅导。如果是个别的问题,老师可课下单独和这个孩子一起来处理这样的问题。每次考试前,我根据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预先制定目标,同时对差生进行强化辅导,努力使他们达标,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使他们感到只要自己努力,失败定能转化为成功。

4、让优秀生和学困生结对子帮扶,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课堂上以小组活动合作方式,,通过讨论、交流、使层次不同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定的策略引导,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少数反应灵敏,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主动,而反应较慢,基础薄弱的学生消极被动的局面,在小组总结时可先由基础稍差的学生归纳,再由基础好的学生补充等方式。同时,课外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5、分层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新颖、有趣的梯度作业,而那些优生除了要完成课堂作业外,还要经常给他们布置课外题,以弥补课堂上“吃不饱”的现象。做到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总之,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都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教学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更加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个体,最终实现教学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三
《尊重个体差异》

尊重个体差异,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更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正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中,我结合自身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另外,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的工作,家庭的经济条件等),也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

其次,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不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成绩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更不能将后进生和“弱智”简单地画上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的信心,这是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后进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在辅导后进生时,我既注意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不足,更注意改善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3.承认学生差异,适度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不能单纯地以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查学生。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尽可能做到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学习,领会课文的内容,我讲得很少,只在关键时给予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真正激活了,讨论中大家都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还让学生自己出题练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3.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如: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分层。可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组(跃进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乙组(发展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丙组(提高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

4.教给初中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朗读操练、情境教学法、串讲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四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自能学习总结》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自能学习阶段性研究总结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使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我们做到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语言是信息传播主要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做到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我们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我们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们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

我们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滿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们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同时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这样通过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困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我们培养了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我们并培养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既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我们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

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的“强项更强”,“弱项加强”,以免因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而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

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靠教师“扶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再适当囝加以学法指导。讲课内容主要是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中等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主要靠教师“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和“学”应并行,但应更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尽量缩减“教”的时间,增加“学”的时间。讲课时应着重放在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可“放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学”重于“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讲课时要突出重点,画龙点睛,重点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以及实验、创新的能力,在能力方面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

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差生,为使自己能对他们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我注意既看到他们的闭锁心理,又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情性,从情感着手,加大师生间信息交流,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他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四、研究成果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不仅仅是口号,而且应逐渐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有了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我们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五
《尊重个体差异,创设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浅谈在职专生中实行分层教学的体会

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专 冯莉

2005年12月

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

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浅谈在职专生中实行分层教学的体会

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专 冯莉

2005年12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老太太种植了一大批葡萄,成熟时,因年迈无力料理,她写了一个告示: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随意摘一篮子葡萄上路。起初她很担心销路不好,可想不到与其它卖主相比,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外出散心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他最近正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方案而大伤脑筋。于是他立即回去让人在乐园里撒下草种,提前开放,再按游人在小草上踩出的宽窄不等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当年的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法国老太太和格罗培斯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为客人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宽广的空间,任其选择。这对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深深的启迪: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搞“统一化”,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为我们的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使他们学会在选择中学习,让其自己往前走。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比较低,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尝试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源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它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个体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基于上述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呢?我们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实践:

1. 在备课的计划中要反映出教学目标的层次化,至少可以提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

2. 在讲授过程中也要关注上、中、下不同基础的学生。不能“因难而避”,也不能“因易而舍”。这往往是一个教学把握的问题,是需要用分层教学思想来认识的。

3. 在提问设计和练习中,要将问题的难易,按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层次分配得当,使其“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尤其是课堂提问,一定要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毫不吝啬地交给那些需要得到鼓励的学生。

4. 在布置作业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作业超市”的作法。将一个单元的类型题提前“打包”下发,并按10分、8分、6分,界定了不同难易分值,任其自选。

5. 在教学评价中,除了我们一般所掌握的试题梯度科学性之外,增加适当的附加题和选作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6. 在课外辅导中,强化“提优补差”,这无疑也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分层: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二个组或三个组。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这样,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三、指导学习方法

“分层教学”利用实际操作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操作活动为中心。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操作,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情况随时调控。这里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就不再是主要靠听,而是靠操作。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的摸索过程中,我认为分层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是把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使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知识。显然就把学

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地变教师津津乐道地讲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达到因材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问题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

分层教学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各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差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并且随时都可以蹬上新的台阶。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优生可以直接插高难题,为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了条件。这样的课堂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

班内分层教学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是一个班学生程度不同,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而不是互相干扰,难度较大。其次是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对同一教学内容,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说“班内分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给广泛推广增加了难度。

应当看到,分层教学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思想,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牢固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尽心竭力的理念;它要求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教学、开展活动;它要求学校建立弹性学制,制定弹性教学大纲,为分层教学创造条件;它要求学校改革评价机制,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为分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它要求教学主管部门在面向全体、关注个体、重视弱势群体的旗帜下,为分层教学构建宽松的外围环境。当然,分层教学还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无论如何,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尝试将为中职的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将为全面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六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0)》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

玉泉学校 曾亭

摘要:小学数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面向全体 注重差异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看来,似乎显得有一些矛盾,但仔细一分析,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符合一般的客观规律。

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这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其中主要有:学生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快慢的最主要因素;学生人格特质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得素质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起加速或减速作用。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包括家庭的影响,生活学习中意外事情的影响。

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练习中可以要求差生完成基本的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完后,再做一些较难的题目,或者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第三,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适合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可以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教学内容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社会性相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例如数学的计算,它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是不同的,它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点的时间达到要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可以适当,计算只要求达到“会”或“比较熟练”的内容时,在速度上就

不要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分的要求,另外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根据不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达到统一的要求。

第四,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和学生的成长需要。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新的评价方法改变了以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力求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得到发展,其目标包括文化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术素质和完善的人格。这说明了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是客观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它们最喜欢的,最适合的,最需要的知识。

从上面可以看出,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我们在教学教育中只要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能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七
《新课标心得》

初中英语2011年版课程标准认识与体会

自工作以来,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导致在备课的时候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没能很好地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我重新阅读了新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书中就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教,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的渗透,使课堂形式比较单一枯燥,只是学生兴趣不高。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会比较主动,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此外,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摒弃原来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通过学习后我才发现,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埋怨说课堂上一直讲个不停,喉咙都哑了,学生还是不掌握,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慢慢地就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恶性循环的现象。归根结底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去灌输知识,这样的教书学生较为被动,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教师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标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只要我们教师充分理解了新课标的核心,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备课,相信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发了一系列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英语教师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应做哪些相应的调整呢?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何体现这种理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进行课内外的“分层指导”,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配难易不同的作业,提供不同标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1、课内的“提问分层”

一般地,较难的问题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则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回答。在探索新问题,巩固新知识时应以较好学生回答问题为主,这样可减少回答时的错误,澄清认识。在复习检查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时,多让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有利于强化对他们的学习督促,有利于了解学习情况,也有利于他们获得答对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2、课内的“对话分层”

每节课分组进行free talk时,我出示难易不同程度的谈话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排演,并辅之以小组竞赛、个人争先赛等活动,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外的“作业分层”

按学生的智力、能力、学习习惯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可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类。课外作业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优等生除了课文的对话、单词能背诵、默写外,还要完成练习册上相关题目;中等生力求把书上的知识弄懂、会背会默,留有余力的可做练习册;后进生只要求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句型、**常会话。当然,在作业分层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完成目标作业后,自觉向高层次作业挑战。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特长,使人尽其学,学尽其能。对于“后进生”要激励他们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做些有益于班集体和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班级工作,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称赞,他们会为再次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而主动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比如请爱画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

符合教材内容的简笔画或教材插图,增强教学直观性和新颖感;或是请爱唱歌的学生领唱英语歌,活跃课堂气氛。反正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表现欲,促进他们学好英语的欲望。

二、掌握教学艺术,活用教法。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掌握一定的课堂和课外教学艺术,开展集趣味、知识、娱乐、教育于一体的英语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师要用直观形象的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表情,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提高学习信心。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学会活用教法解难点。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三、加强自身修养,求新求变。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展知识面。在课外要经常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讲座,观看英文电影,经常进行纯正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要尽量多说英语,且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不厌其烦,宁可多重复,也不要一味的翻译,要用形体语言来告诉他们,让他们慢慢体验理解。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指令性的句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听懂。

备课时,我觉得备得越细越好。例如:如何用关键词把新旧课联系起来,怎样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在操练中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心里要很清楚。 Greetings要常换常新,不要一成不变,千篇一律,要先吸引后激活,在最初的几分钟就让你的课活起来。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乱,学生猜得对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Free Talk 还要找借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错了也没有关系,重在参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在语言的输入输出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创造出了一种非常和谐、非常宽松、非常happy的氛围。

四、多用评价语,真诚激励。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英语教学中提倡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到平常的学习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渴望得到激励和赞许。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鼓励、温暖的阳光,这样无论哪种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源动力。所以教师的评价语应丰富多彩,真诚激励。下面的句子应该多说:Good! Great! Wonderful! You are clever! Don‘‘t worry!

五、尊重学生,强调师生平等。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尊重每个学生,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

作为我们英语教师,平时接触了较多的英美文化,对英美国家那种“Everyone is equal.”(人人平等)的观念印象颇深。我也努力将这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我允许学生和我对话时叫我的英文名,学生如果主动帮我拿教具,我会向他致谢“Thank you”,若不小心撞到了学生,我会很抱歉地道声“Sorry”……虽然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小细节,但我希望从中带给学生 “师生平等”的观念。

老师因为尊重学生而更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学生因为受到老师的尊重会更乐意亲近老师,也就更加尊敬老师,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一旦形成健康的双向互动,正面效应就会成倍增长,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地向前发展。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无止境的心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革。

新课标学习,让我受益良多,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误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课标为中心,认真备课,从多种渠道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世界,为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尽一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尽一份心。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八
《关注个体差异》

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他把自我实现的本质简单理解为“本能的人性、心理成长和健康的潜能。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 他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过程。由此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人的发展是在五个与生俱来、依次递进的不同的需要的推动下实现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需要依次满足的过程就推动了人的自我实现的进程。

大千世界万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所以,作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认清每个学生优势,开发其潜能。使每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发展。

学习能力稍差些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 数学是连贯性很强学科,要使课堂中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始终参与教学,就必须时刻关注他们。使他们不再因为知识的脱节而无法参与

课堂教学。也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在关注他们,同时更使他们明确自己学习的责任。兼顾不同个别指导是针对学生差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消除那些“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学生的方法之一。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还包括练习的设计与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在练习的分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课堂提问分层设计——考虑学生差异。课堂提问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提高,同样是“推行差异参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往往被反应较快的学生捷足先登,反应慢的学生总是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旁观者。我在课堂上,常常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获。比如,教学 “认识分数”一课,学生借助蛋糕图初步认识1/2后,我引导学生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活动交流时,由于这一操作活动本身并无太大难度,因而,我先让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汇报自己操作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至于随后的深究性问题“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则留给那些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完成,而让其他学生

作一些相应的补充或复述。这样的安排,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思,面向全体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实际上,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不是一张白纸。在社会发展日渐信息化和学习化的今天,学生可接触的知识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教师传授,还有其他的途径,诸如:课外书,上网,与同学的交谈和家长的辅导。正是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各不相同,才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对此教师是忽视、限制,还是尊重、利用这些差异呢?新课程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关于自我实现马斯洛告诉人们关键是自我认识.在教育教学中,在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同时,我们也得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引导。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九
《英语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英语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四方小学 金红敏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教,照顾特殊学生,即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要探索运用不同的方法,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优上更优;后进生,要爱心、耐心并举,表扬、鼓励并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使之乐学会学,逐渐进步。

老师如何面对学生的差异,给他们以鼓励和关爱,让那些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学生抬起头来?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的基本理念,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同时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个性似乎显得有点矛盾,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动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人格特征存在个别差异,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家庭、生活学习中意外事情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教学原则

教师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进度,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补充,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对于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热情关怀,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尊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特别差,对他们的要求是否可以适当降低?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更长的时间,让他们慢慢的记忆、掌握,或让他们先记忆背诵一些常用的单词,然后再逐步增加,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学习信心。

第三、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和学生的成长需要

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几方面评价学生,力求让学生在达到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得到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最适合的、最需要的知识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有人说:“现代教师,应当具有战略家的眼光,思想家的深邃,理论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本领”。我要说,有了爱心这些都会有的,没有爱心,这些永远也不会有。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首先是有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在与这些问题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改变了自己对问题学生的看法,他们的问题不是品德问题,而是习惯问题,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派车老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高尔基先生讲“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孩子们听话,老师必须爱这些孩子,但爱不等于教育管理,而是让管理更有人性化思想的转变,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另外看他的优点,正确引导,及时表扬,后来问题学生变了,为了得到一张喜报,课堂上尽量克制自己,即使是犯了一点错误也会立即找老师,让老师想办法帮助他,现在的何兆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放弃一个学生”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老师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篇十
《电大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2010》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第1-3章)

一、简答题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特征是什么?

答:(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2)专业知识和技能。(3)专业训练和资格。(4)专业自主。(5)专业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6)专业地位。

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二、论述题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倡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关键是教育和人才资源。而我国教育还比较落后,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而质量问题的根本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事实具备与之想适应的素质,这些都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因此,提倡教师专业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1)双向性,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从师生互动而言,学生个性多样性差异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影响源,教师因材施教其实也是学生影响教师行为的一个表现。(2)情感性,不仅情感互动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而求任何形式的师生湖动行为都会引起师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映,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3)同质性,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心理和行为互动的性质具有一致性。(4)非言语互动作用的显著性。师生间的非言语交流或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非言语交流或互动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分析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请从这两种隐喻来分析一下现代教师的作用。

答:关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这样三点含义:第一,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高尚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内。一个人的灵魂是好的、善良的、有智慧的,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这个隐喻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因为灵魂是一个很高层次的东西,它不是 1

知识、技能这些比较具体、可操作的东西。知识可以传授和掌握,而一个人的灵魂却是不容易出动和改变的,没有高超的艺术,是很难给人的灵魂打下烙印。第二,影响人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工作的有机性质和生命本质,他影响的饿是活生生的人。第三,作为"工程师"却带有工业生产的印记,作为工程,事先要有图纸的设计,有同意的标准,用这种方式去影响一个人的灵魂,似乎是不恰当的、矛盾的。因而,这个隐喻带有互相矛盾的性质。相反,"园丁论"则带有农业模式的味道,是比较尊重植物自身规律的,教师起的作用只是创造生长条件。

作业2(第4-6章)

一、简答题

1、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

答:(1)学生的诊断师;(2)学习的指导者;(3)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4)评价者与激励者;(5)学生的管理者;(6)研究者;(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8)真善美的追求者。

2、道德培养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作用有哪些?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二、论述题

1、请描述分析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

答: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是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是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是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由目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控过程,是他们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在不断学习、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机遇、条件、优势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进而不断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由小成到大成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确立奋斗目标,不断反馈调整,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这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2、请归纳分析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内容结构

答:1、依法执教(1)学习宣传马列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3)认真学法,严格守法2、爱岗敬业(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认真教书,精心育人(3)崇尚科学真理,宣传科学知识3、热爱学生(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2)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4、严谨治学(1)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勇于改革创新5、团结协作(1)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协作(2)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6、尊重家长(1) 2

遵循与家长交往合作的原则(2)改进与家长交往合作过程中的态度、方式(3)正确处理与家长的矛盾7、廉洁从教(1)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2)正确处理学生的礼物8、为人师表(1)塑造文明的教师形象(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3)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三、分析题

让学生敢说“不懂” „„,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答:(1)所谓教师观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和帮助者。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尤其帮助学业上的"暂时落后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现代教师的学生观应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常见的学生观却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是教育的权威: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如按学习成绩把他们分虽归结为好、中、差),忽视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纠正的。

(3)在以上事例中,教师非常认真的观察每一位学生,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并且很温柔耐心的为学生讲题,还对他进行了表扬,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为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使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树立了正确的学习风气,体现了其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作业3(第7-8章)

一、简答题

1、教育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对"三维"教育目标的理解;(2)对"学习"本质的认识;(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2、为什么说“调研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

答:过去的教学基本功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板书要有设计、美观等,这些基本功都非常重要。而现在教学基本功的最大的变化是立场的变化,现在的教学更是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用这个终极的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调研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

二、论述题

3

1、请谈谈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四种类型知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 (1)学科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教育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其中,学科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的教育性知识对学科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学科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一般文化知识有利于教师从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角度理解课程改革,从而使自己的实践更具有自觉性。

2、请分析一个现代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答:(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矛盾不断出现,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但教育改革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来照搬,这就需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2)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现代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的"谋士",为此,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3)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更新、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背景,促进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现代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分析题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案例(选编)

结合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现代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恩能够里、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呢等;从教学操作的内容来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

(3)教师必须具有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教学效果不仅依赖于成功的教学设计,更关键的还在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按照教学过程来分,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案例中的毕老师,在上《木兰诗》一课时,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理解也比较透彻。第二,创设 4

最佳教学情境。最佳教学情境是指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学气氛和谐,在案例中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与生共同体会教学的快乐,所以毕老师的教学情境设计得很好。

(4)通过案例,我们看到,毕淑娟让艺术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多种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情景。这样的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了起来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到:教师能有效地管理学生。管理学生包括课堂内的管理和课堂外的管理。这里的管理不是训斥、恐吓学生,使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而是教师采取温和的措施,实现讲清楚要求,使学生愿意主动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自觉自愿的听教师的吩咐,这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深入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课堂。

作业4(第9-10章)

一、简答题

1、教师身心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答:1、身体健康的意义:(1)健康会使你的生命大放异彩。(2)健康是事业发展的本钱。(3)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础。(4)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2、心理健康的意义:(1)时代的要求。(2)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2、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终身性、周期性、非系统性。

二、论述题

1、举例分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答: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1)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创造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2)工作环境;包括教学情境、组织气氛等(3)个人因素;比如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等;(4)社会因素。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1)教学工作力克机械、重复。(2)树立积极远大的人生目标。(3)适当培养一点课外兴趣。(4)尝试角色换位,激发工作热情。(5)搞好师生关系,让师生融为一体。

(6)调整个人信念,正确认识自己。(7)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自己的身心。

2、请谈谈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答:第一,自我修养的提高。自我认识,对待自我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要接纳自己或自我接受问题。自我职业观念,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 才能维护与增进。

5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25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