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

2016-01-14 09:47: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一《痉 证》 ...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一
《痉 证》

痉 证

【概说】

一、概念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痓”。

二、沿革

(一)《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素问·骨空论》又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在《素问·气厥论》中还有“柔痓”之病名,由“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二)《金匮要略》提出了柔痉、刚痉。

《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认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也可以致痉,其有关伤亡津液而致痉的认识,不仅是对《内经》理论的发挥,同时也丰富了对内伤致痉的认识。

(三)《诸病源候论》描述了痉证的临床症状。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痉候》描述为“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

(四)《医学明理》、《景岳全书》提出阴虚致痉。

朱丹溪《医学明理·痉门论》指出:“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物干之所致。”认为痉证也可由于气血亏虚所致,切不可作风治而专用“风药”。张景岳《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强调阴虚精血亏损致痉。

(五) 《临证指南医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他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疭厥矣”。

(六) 《温病条辨》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中说:“六淫致病,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王清任《医林改错》还提出了气虚血瘀可以致痉。

(七) 《张氏医通》、《温病条辨》提出“瘛疭”即抽搐。

清·张璐《张氏医通·瘛疭》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瘛疭即抽搐。吴鞠通《温病条辨·痉病瘛疭总论》中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瘛疭既可为痉证的症状之一,也可单独出现而为病。

三、讨论范围

痉症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等疾病,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感受外邪

外感风、寒、湿邪——邪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拘挛抽搐而成痉;

外感温热之邪——消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

(二)久病过劳

久病不愈,气血耗伤——血虚不能濡养筋脉。

(三)误治或失治

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阴精耗散,津伤液脱,筋脉失养。

二、病机

(一) 痉证病位在筋脉,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外邪壅阻经脉,热动肝风——风火相煽,筋脉拘急

热陷心包——逆乱神明,闭塞经脉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浊阻滞

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肺津亏耗,阴津不布,或肾精不足,阴津亏虚,——以致筋脉失养

(二) 痉证的病理有虚实之分,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虚——正气不足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以致筋脉失养

实——邪气盛,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壅滞于经脉

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热盛伤津,经脉失养,瘀血痰浊,阻滞经脉

(三) 痉证的病理转化取决于邪正相争的结果。

痉证日久——气血亏虚,阴液耗伤——实证转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虚证日久——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浊、瘀血,经脉闭阻——因虚致实证

失治、误治——病情进一步发展——阴阳气血衰败,肝脾心肾俱损

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感 风寒湿邪壅阻 阴血不能濡养经脉

温热之邪伤津

内伤 体虚出血误治 阴血亏虚,经脉失养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

(二)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谵语等意识障碍。

(三)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一)痉证与痫证的鉴别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大发作的特点为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

(二)痉证与厥证的鉴别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厥证以四肢逆冷,无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

(三)痉证与中风的鉴别

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表现为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为主要特点。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无偏瘫症状为临床特点,有助于二者鉴别。

(四)痉证与颤证的鉴别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等症状。

(五)痉证与破伤风的鉴别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致痉,临床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三、相关检查

(一)血常规、细菌学检查,可明确感染的性质。

(二)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内科疾病

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致痉: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可无恶寒,但必有发热。

内伤发痉:多无恶寒发热。

(二)辨病位与脏腑

痉证的发生与肝、心二脏及阳明胃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肝: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噤齘齿、手足躁动、头痛壮热。

心: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神昏谵语、四肢厥冷。

胃府(阳明):表现为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壮热口渴、腹满便结。

(三)辨虚证与实证

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实证多由外感或瘀血、痰浊所致。

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休时止,神疲倦怠,多属虚证;虚证多由内伤所致气血、阴津不足。

二、治疗原则

治分虚实:

实证,以祛邪为主。感受外邪而致痉者,祛邪为主,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择而用之;肝经热盛者,治以清肝潜阳、熄风镇痉;阳明热盛者,治以清泄胃热、存阴止痉;心营热盛者,治以清心凉血、开窍止痉;瘀血内阻而致痉者,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痉;痰浊阻滞而致痉者,治以祛风豁痰、熄风镇痉;

虚证、以补养为主。阴血亏虚而致痉者,治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滋养营阴就成为治疗痉证的重要方法,阴血得复,筋脉得养,拘挛抽搐方可缓解。

虚实兼杂,宜分别主次兼顾调治,标本兼顾,有常有变,灵活运用。

三、证治分类

(一) 邪壅经络证

1、症状:

主症:头痛,项背强直,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

兼症: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

舌脉: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3、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4、主方: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有祛风、散寒、燥湿,解肌和营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四肢抽搐,项强头痛。

5、常用药:

羌活、独活、防风、藁本、川芎、蔓荆子——祛风胜湿

葛根、白芍、甘草——解肌和营,缓急止痉

6、加减:

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以葛根汤为主方,葛根、麻黄、桂枝、生姜温经散寒、解肌止痉;芍药、甘草、大枣酸甘缓急、调和营卫。

若风邪偏盛,项背强急,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以栝楼桂枝汤为主方,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栝楼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

若湿热偏盛,筋脉拘急,胸脘痞闷,身热,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用三仁汤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清热化湿、通经和络。

(二)肝经热盛证

1、症状:

主症:口噤齘齿,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兼症:高热头痛,手足躁动。

舌脉: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2、证机概要: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和。

3、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4、主方:羚角钩藤汤加减。本方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作用。适用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

5、常用药:水牛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止痉;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以通络;茯神宁神定志;白芍、生地、甘草酸甘化阴,补养肝血,缓急止痉。

6、加减:

若口苦苔黄,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热、泄肝火;

口干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麦冬以甘寒清热、生津止渴;

痉证反复发作,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熄风止痉;

神昏痉厥者,辨证服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或紫雪丹,清心泄热、开窍醒神、熄风定痉,其中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力胜,至宝丹开窍醒神作用强,紫雪丹则长于熄风镇静止痉。

(三)阳明热盛证

1、症状:

主症: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

兼症:壮热汗出,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2、证机概要: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3、治法:清泄胃热,存阴增液止痉。

4、主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前方清泄阳明实热;后方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二方合用有泄热通腑、存阴止痉作用,适用于阳明热盛,热结阴亏痉证。

5、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濡润筋脉;大黄、芒硝软坚润燥、荡涤胃府积热;粳米、甘草和胃养阴。

6、加减:

若热邪伤津而无腹实证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

若抽搐甚者,加天麻、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熄风止痉之品;

热甚烦躁者,加淡竹叶、栀子、黄芩清心泻火除烦;

热甚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加水牛角、生地、丹皮。

(四)心营热盛证

1、症状:

主症: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兼症: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2、证机概要:热入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3、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4、主方:清营汤加减。本方有清心、凉血、解毒,泄热养阴作用。适用于温邪传营,热伤营阴证。

5、常用药:

水牛角、莲子心、淡竹叶、连翘清心泄热、凉血解毒

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养津。

6、加减:

若高热烦躁明显,加丹皮、栀子、生石膏、知母;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等凉肝熄风止痉之品;

伴有神昏谵语躁动不安,四肢挛急抽搐,角弓反张,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 若营血热毒深浅轻重,可分别选用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神犀丹化裁;

若肢体抽搐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汗出,舌淡,脉细弱,证属亡阳脱证,当予急服独参汤、生脉散。

(五)痰浊阻滞证

1、症状:

主症:项背强急,四肢抽搐。

兼症:头痛昏蒙,神识呆滞,胸脘满闷,呕吐痰涎。

舌脉: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2、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

3、治法:祛风豁痰开窍,熄风镇痉。

4、主方:祛风导痰汤加减。本方有祛风豁痰,健脾化浊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风痰壅络痉证。

5、常用药:

羌活、防风祛风通络

半夏、石菖蒲、陈皮、胆南星、姜汁、竹沥豁痰化浊开窍

枳实、茯苓、白术健脾化湿

全蝎、地龙、蜈蚣熄风止痉。

6、加减:

若言语不利者,加白芥子、远志以祛痰开窍醒神;胸闷甚者,加栝楼、郁金理气行滞宽胸。若痰郁化热者,身热,烦躁,舌苔黄腻,脉滑数,加瓜蒌、黄芩、天竺黄、竹茹、青礞石;若痰浊上壅,蒙闭清窍,突然昏厥抽搐,可急用竹沥加姜汁冲服安宫牛黄丸。

(六)阴血亏虚证

1、症状:

主症: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

兼症: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

舌脉: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失血或伤津,阴血亏耗,筋脉失养。

3、治法: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4、主方: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为补血要方,用治血虚血滞筋脉失养证;后方滋液育阴,柔肝熄风,适用于热灼真阴,阴血亏虚,虚风内动证。

5、常用药:

生熟地、白芍、麦门冬、阿胶、五味子、当归、麻子仁补血、滋阴、柔肝

生龟版、生鳖甲、生牡蛎熄风止痉

鸡子黄养阴宁心

6、加减:

若阴虚内热、手足心烦者,加白薇、青蒿、黄连、淡竹叶;

抽动不安,心烦失眠者,加栀子、夜交藤、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阴虚多汗,时时欲脱者,加人参、沙参、麦冬、五味子;

气虚自汗,卫外不固,加黄芪、浮小麦;

久病,阴血不足,气虚血滞,瘀血阻络,加黄芪、丹参、川芎、赤芍、鸡血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

虚风内动,肢体拘急挛缩,重用养阴润筋之品,加全蝎、天麻、钩藤。

【预防调护】

一、重视劳逸结合,慎防感染。

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和外伤感染。一旦感受外邪,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避免邪壅经络;若感受热邪,热盛于里,应及时清解并注意固护阴津。

二、对痉证先兆症状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痉证发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如发现双目不瞬、眼球活动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水牛角、钩藤、全蝎、僵蚕等止痉药物急煎顿服,或配合针刺治疗,防止痉证发作。

三、对痉证病人护理要周到。

痉证病人多属急症,病床要平整松软,并设床栏,发病时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居室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应有专人护理。急性发作时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假牙及呼吸道异物,以防堵塞气道。对频繁肢体抽动者,要避免强行按压和捆绑,防止骨折。因高热而痉,要给予降温。在发作停止后,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于病人安静休养,减少痉证发作。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

【结语】

一、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

二、其发病原因,外则风寒湿热之邪,内则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筋脉失养。

三、临床虽以邪壅经络、肝经热盛、阳明热盛、心营热盛、痰浊阻滞、阴血亏虚等证型常见,但各种证型之间常相互关联,如感受温热致痉,迁延日久可导致阴血亏损。

四、痉证治疗的原则是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以治其本。临床治疗时务须结合标本虚实传变,时时注意祛邪不要伤正,补虚要兼顾祛邪,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兼顾气血运行,以通利经络,濡养筋脉。

五、痉证的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痉证多起病急,变化较快。外感发痉,属邪实正盛,若能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二
《痉证》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三
《痉证》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四
《痉证》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五
《温病学复习》

绪论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宋朱肱在《类人活人书》中提出灵活应用经方。(庞安时)4刘河间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强调热病初起应以寒凉为主,并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寒凉派

5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及气分、血分不同部位分别制药。

6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把温病和伤寒明确予以区别,吴鞠通称其“始能摆却伤寒,辩证温病”。 7明清时期温病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8明〃吴又可编著了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9清〃叶天士被誉为“温热大师”,代表作《温热论》。 10清〃薛生白《湿热病篇》。

11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辩证体系。

12清〃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13清戴天章《广瘟疫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总论

1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特点:①致病因素具有特异;②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急、热、变、伤阴)。

3 ①天受是指通过空气传播;②传染是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③流行古代文献中称“时行”、“天行”。

4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5温病命名:①发病季节:春温、冬温;②时令主气:风温、暑温、湿温;③发病季节和主气:秋燥;④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6温病分类:

⑴根据病证性质是否夹湿分为温热(风温、春温、暑瘟、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湿热(湿温、伏暑)。

⑵根据发病初起的症候表现分为新感(风温、秋燥)、伏暑(春温、伏暑)。

7温疫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变。

8温毒在温病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病名概念,指温病中具有特殊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病因概念,指温病中某些致

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9温毒作为病名主要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它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10温病病因及致病特点:

⑴风热病邪:①先犯上焦肺卫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 ⑵暑热病邪:①先入阳明气分②易损伤津气③易入厥阴,闭窍动风④易兼夹湿邪

⑶湿热病邪:①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③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⑷燥热病邪:①病位以肺经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⑸温热病邪:①初起即见里热证②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人体阴液,后期尤易致肝肾阴伤

11温病的发病因素:人体正气(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2温病感邪途径:皮毛,口鼻。 13卫气营血辩证表:

14三焦辩证表:

15舌苔:

⑴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风热犯肺卫。

⑵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或燥热病邪初

犯肺卫。

⑶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气分)。

⑷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疫邪郁闭膜原。 ⑸白砂苔:邪热化燥入胃,苔色未及转黄,津液已伤(气分)。 ⑹白霉苔: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 ⑺黄苔主气分里热证。 ⑻镜面舌:胃阴衰亡。

⑼杨梅舌:血分热毒极盛,为动风动血的先兆。 ⑽猪肝色:肝肾阴竭。

⑾牙齿光燥如石:胃热津伤;燥如枯骨:肾阴枯竭。 ⑿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胃火冲击。 ⒀齿缝流血而齿龈无肿痛:肾火上炎。

16“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宜见指斑疹稀疏均匀,表明邪热外透;见多指斑疹稠密,说明热毒慎重。 17见白 可以判断:湿热病邪,留恋气分。 18发热:

⑴发热恶寒:发热的同时伴有全身恶寒,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卫气被郁之象。

⑵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往来或起伏如疟状,反复发作。为邪郁半表半里,邪正分争,枢机不利的表现。(湿热阻膜原、少阳三焦、暑湿郁于少阳。)

⑶壮热:热势壮盛,多表现为但恶热而不恶寒,系邪盛而津气亦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六
《执业医师考试整理答案版》

第一站 应该比较全

001:肺痨-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方药:二弟卖草药 百元皆归母、请教弟母才知家规。(生熟地黄 麦冬 甘草; 芍药;百合;元参;桔梗;当归;贝母)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肺痿: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咳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以咳吐浊延沫为主症。肺痨:因正气虚弱,感染唠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为特点。

00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方药:薏苡仁苍术 甘草 独活 羌活 防风 桂枝 当归 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00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方药: 附子 肉桂 山茱萸 冬虫夏草 当归 熟地 哮:指声响而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004:内伤发热-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咳嗽-痰热郁肺证这应该是助理的题目周某,男,65岁,已婚,工人。2013年12月8日出诊。患者12年来每逢冬季则咳嗽,咯痰,每年可手术约,4周前咳嗽加重,曾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中药等资料,效果不明显。现症:咳嗽,气息短促,痰多质稠黄,胸胁胀满,咳时隐痛,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005:水肿-脾阳虚衰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方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 与鼓胀鉴别:两病均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主症见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全身,面色白,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是肝脾肾,水肿是肺脾肾

006:胃痛-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方药:麦冬,生地,枸杞,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是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多刺痛,动则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

007:中风-中脏腑-痰火淤闭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可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与痉证鉴别 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方药:(少妇举杯祝领狗丧草地) 白芍 茯神 菊花 川贝母 竹茹 羚羊角 钩藤 桑叶 甘草 生地黄

008:哮证-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方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

题目:患者幼年反复哮鸣喘息,易感冒,自汗。近一月现受凉喉中哮鸣又作,经治疗有好转。现气短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009: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 鉴别:痢疾与泄泻: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010: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 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与萎黄鉴别(应该不是脾虚湿盛证) 寒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 方药:黄山阴沉+仓术 附子 鉴别:1.黄疸与萎黄: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2.阳黄与阴黄: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011: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方药:三朴陈仓,白芥子 紫苏子 莱菔子 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012: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方药:成龙要李东选怀恋国老买贵石(茵陈 龙牡 芍药 牡蛎 天冬 玄参 怀牛膝 川楝子 甘草 麦芽 龟甲 赭石)

013:腹痛-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 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鉴别:腹痛与胃痛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014:尿血-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与血淋鉴别 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尿血:与血淋一样均尿色红或纯血,但尿血不涩痛 血淋:溺血而痛

015: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方药:龙胆草 车前子 木通 黄芩 栀子 当归 生地黄 泽泻 柴胡 甘草 鉴别: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016: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方药: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与肺痨相鉴别 肺痨:因正气虚弱,感染唠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为特点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16 患者20岁,女,从小素体虚弱,,面色恍白,气短乏力。现症见:经常反复感冒,咳嗽,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面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鉴别诊断:与肺痨鉴别

016:虚劳-1气虚-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可能性大)

方药:人参黄芪沙参熟地五味子百合

017:心悸-心阳不振-温补心阳 安神定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

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题目:男,56岁,2013年1月5日就诊,患者平素心悸不安,形寒肢冷,时有胸闷气短多年,近2日症状加重,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沉细。

与奔豚鉴别:心悸:心胸躁动不安,心中剧烈跳动奔豚: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安,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018: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 固涩止泻-四神丸 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019:便血--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可能性大,应该不是便血--脾胃虚寒-健脾温中 养血止血-黄土汤)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鉴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作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

020:淋证,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鉴别:癃闭鉴别:相同点都为排尿困难。不同点癃闭小便量少,无尿痛;淋证尿量多正常,尿频而痛。

021: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不是肝经热盛证,自己辨证下) 因为有腹满便结--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方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芒硝等。

与间证相鉴别:间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发作特点为突然扑到,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其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成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痉证多有发热头痛等伴发症状。 痉证与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厥证以四肢逆冷,无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

022:消渴-中消-气阴亏虚-益气健脾 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022:消渴-上消-肺热经伤证-清热溶肺,生津止咳-消渴方加减。???

方药:天花粉 葛根 麦冬 生地 黄连 黄芪 知母 上消与口渴证鉴别,口渴指口渴饮水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尤以外感发热常见,不伴多食、多饮、多尿症状 消渴与瘿病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023:心悸-水饮凌心-振奋心阳 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鉴别:真心痛,其以心痛为主症,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常因劳累,寒冷,饱餐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多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发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至晕厥。

024:癃闭-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与淋证鉴别

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

题目:排尿困难反复发作10

癃闭:排尿困难,点滴不畅,但无尿道刺痛,尿量少于正常,甚至无尿。

淋证:排尿困难,点滴不畅,尿道刺痛,尿量正常。 鉴别:1.癃闭与淋证:癃闭与淋证均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但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淋证日久不愈,可发展成癃闭,而癃闭感受外邪,常可并发淋证。 2.癃闭与水肿:癃闭与水肿临床都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量少,但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浮肿,甚者伴有胸、腹水,并无水蓄膀胱之证候,而癃闭多不伴有浮肿,部分患者还兼有小腹胀满膨隆,小便欲解不能或点滴而出的水蓄膀胱之证,可资鉴别。 3.癃闭与关格:二者主症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资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故癃闭病情轻于关格。

025:便秘-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非气虚秘)-与肠结鉴别 阳气虚衰,阴寒凝结 鉴别:便秘与肠结: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 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026:黄疸-阳黄-胆腑郁热,疏肝泻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与萎黄鉴别, 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常用药: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白芍、甘草。 鉴别:萎黄,黄疸乃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寒以及积聚转化而病,病机为湿阻中焦或瘀血等至胆道不通,胆液溢于肌肤而黄。萎黄为虫积食滞滞致脾土虚弱,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生气血或失血,病后血气虚,气血不足,肌肤显黄 阳黄:属于热证,实证,黄色鲜明,如橘皮。发病急,病程较短,常伴有发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濡数。 阴黄:属于寒症,虚症,黄色晦暗,病程较长,病势缓慢,常伴有行寒神疲,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舌质淡,脉沉而迟等;

027:癌病-肺癌-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与肺痈鉴别 肺阴亏虚,热毒炽盛 肺痈时急性发作,半有高热发烧胸痛,咳嗽浓痰痰中带血。肺癌发病迟缓热势不高,有咳嗽痰中带血,精神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肺癌和肺痈症状差不多

028:胃痛-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029:头痛-肝阳上亢-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 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方药:石决明 天麻 茯神 桑寄生 夜交藤 杜仲 益母草 黄芩 川牛膝 栀子 钩藤) 鉴别:1.头痛与眩晕: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

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030:胸痹-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与真心痛鉴别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方药:生姜 胆南星 石菖蒲 人参 半夏 茯苓 竹茹 枳实 甘草 橘红 鉴别:胸痹与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清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急症。

031:血证(吐血)-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胃热内郁,热伤胃络 药物:黄芩、黄连、大黄、丹皮、栀子、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棕榈皮。 咳血与吐血鉴别: 二者血液均经口出来,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候,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032,呕吐-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肝气不疏,横逆犯胃 1.呕吐与反胃 :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

033:胸痹-寒凝血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方药:厚朴栝楼通枝药枣辛甘 鉴别:胸痹与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清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急症。

034:水肿-阳水-风阳相搏-疏风清热,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跟鼓胀鉴别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跟鼓胀鉴别:相同:肢体水肿,腹部膨隆。不同:症状: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病因病机: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鼓胀:先腹部胀大,再延及下肢,常因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腹胀如鼓,腹部皮色苍黄青筋暴露,累及脏腑肝脾肾,以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水肿: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

035:胁痛-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与胃痛鉴别 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胁痛与悬饮: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咯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

胁痛: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036:头痛-内伤头痛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方药:桃花传姜葱,想吃大酒(桃仁 红花 川芎 生姜 老葱 麝香 大枣 赤芍 黄酒) 鉴别:1.头痛与眩晕: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036:痫病-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外伤后)(可能性大) 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与中风鉴别:典型发作痫病与中风病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七
《第四章 清热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20g)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道]

郭氏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证加减。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 1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结果: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郭萍,等.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43]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15g) 元参三钱(9g) 竹叶心一钱(3g) 麦冬三钱(9g) 丹参二钱(6g) 黄连一钱五分(5g) 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连心用(6g)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日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营,故神烦少寐、时有谵语;邪热深入营分,则蒸腾营阴,使血中津液上潮于口,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若邪热初入营分,气分热邪未尽,灼伤肺胃阴津,则必见身热口渴、苔黄燥;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斑疹隐隐,乃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之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伤营阴,又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

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用法]上药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 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 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各 3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而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方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以为君。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虽有通腑之功,但治疗目标在于胸膈烦热,而不在于热结便秘。因此,对于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而无便秘者亦可使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

膈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里,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如夹有形之物,结而不散者,非去其结,则病终不痊。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临床报道]

于氏用凉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34例。本组病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1个月,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治疗后血压 (舒张压)、血脂(TC、TG)、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 [于春光,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2000;17(3):44]

[实验研究]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温病模型,观察凉膈散对该模型动物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凉膈散可减少模型动物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提示凉膈散可通过多途径发挥解毒作用。[余林中,等.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6;12(5):4]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掀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似头面红肿掀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八
《中医内科学课件 痉证》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九
《痉病》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篇十
《温病学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

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

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

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

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

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

昏肢厥等。

3、比较题:

银翘散

桑菊饮

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均属辛凉均;含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加用银花、竹叶、豆豉、荆芥、牛蒡等――泄卫力强,重在清疏卫表以退热,――-以表热重为主

加用桑叶、

菊花、杏仁――宣肺力强,重在清宣肺气以止咳―以表热较轻,咳嗽较甚为宜

有藿香、豆豉――泄卫透表湿力强――蔻仁、厚朴、半夏用量较轻――化里湿之力稍逊――重在宣化表湿

无藿香、豆豉,重用杏仁、蔻仁,厚朴、半夏――宣气化里湿力强,加滑石、竹叶――泄热利湿――主用于里湿蕴热

1 / 3

均用于湿温病初起,湿遏卫气之证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乃火热之气,燔炎酷烈;伤人极速,侵袭人体多径入阳明,一病即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的证候,即所谓“夏暑发自阳明”

5、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上燥治气”针对秋燥病初起,燥热郁闭肺气,燥伤肺之津液的病变提○

出的治疗方法;燥热伤肺,肺气抑郁,肺失宣降,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滋润,调养肺之气阴。

2“中燥增液”针对郁滞在肺之燥热化火,移热于胃肠,导致胃肠津液耗○

损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盛于中焦,灼伤胃、肠阴液,治宜在清泄里热的同时,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肠的阴液,胃肠阴液充足了,肺之燥热亦易清除;因为肺胃经脉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三者之气阴相互为用。

3“下燥治血”针对病之后期,少数正虚邪盛的病例,燥热化火传入下焦,○

耗伤肝肾阴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伤真阴,水亏火旺,水不涵木,机体失养,治宜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而奉养精血,阴血充足燥热亦易清除;因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从补阴血能达到补肝肾阴液的目的,此时当重用血肉有情之品。

6、暑病益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暑温的治疗原则是清暑泻热,顾护津气

初起暑入阳明气分,治宜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暑伤津气,治宜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津气欲脱者治宜益气敛津,扶正固脱;正如张凤逵所说“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8、温病的特点

1病因特点:外感温邪 ○

2发病特点: ○

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急骤性。

3病机特点: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 ○

9、温邪的致病特点

2 / 3

1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b. 易化燥伤阴。 c. 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b. 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c. 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d.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b. 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c. 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温燥病邪的致病特点: ○a. 病变以肺为主 b. 易致津液干燥 c. 易从火化

10、王氏连朴饮 、甘露消毒丹

5温邪的致病特点: ○a. 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b. 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c. 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攻窜流走 b. 蕴结壅滞

7疠气的致病特点: ○

a. 致病力强 b. 传染性强

c. 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d. 有特异的病变部位

王氏连朴饮证的证候,理,法,方:

证:身热,心烦,口渴欲冷饮而不多饮,脘腹痞滿或腹痛,口苦,呕恶,便溏灼肛,甚则吐利并作(色黄而秽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黄多白少而腻,脉滑数 本证的辨证要点:

⑴具有湿热阻中,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基本症状:如脘腹胀滿,呕恶便溏,甚则吐利等 ⑵具有阳明胃热偏盛的基本症状:如身热壮热,口渴欲冷饮,口苦心烦,尿赤,舌红,脉滑数等

理:湿热壅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常 法: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方:王氏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方)

药:川连 厚朴 石菖蒲 制半夏 淡豆豉 炒山栀 芦根 运用时常加黄芩、滑石--加强通热导湿之功 甘露消毒丹证的证候,理,法,方:

证:发热口渴,肢痠倦怠,胸痞腹胀,口苦呕恶,烦躁,咽肿或颐肿,尿赤便秘,或黄,或疮疡,或斑疹,或疟,或痢,或淋浊,苔黄腻,脉滑数。 理:湿热蕴毒,充斥三焦(热重于湿) 法:清热解毒,分利三焦 方:甘露消毒丹

药:飞滑石 绵茵陈 淡黄芩 石菖蒲 川贝母 木通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蔻仁

3 / 3


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相关热词搜索:阳明胃热 川贝母 川贝母的功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阳明胃热用川贝母泄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44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