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鸳鸯赋

鸳鸯赋

2016-01-14 10:28: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鸳鸯赋篇一《鸳鸯赋》 鸳鸯赋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鸳鸯赋》,希望能帮助到你。

鸳鸯赋篇一
《鸳鸯赋》

鸳鸯赋

海滨支行 韩敬源

前序:西城一女,蹒跚伛偻;斜风细雨,犹唱鸳鸯一曲。

词曲甚妙,余音缭绕;惟妙惟肖,仿似医苦良药。 偏文:闽江初秋舟送客;红叶满霜风萧瑟。

正文:某家细妹十八初;河畔浣洗把头梳。

接踵游人落满座;觥筹杯酒光交错。 秋雨绵延讨人嫌;妇人抽噎惹人怜。 藉问怨女何事恼,又觉此举恐惊扰。 豆蔻年景光寰照;星月生辉掩门笑。 少女梳妆杜鹃叫;星移斗转情难料。 红娘自此百门敲;情郎催马抬花轿。 若问此女是何举?蓦然垂首无言语。 父言小儿善谱曲;把琴吟唱显才女。 自幼习得琴棋画;兼修绢绣补衣褂。 未曾识得聘礼美;转身对向百马尾。 忠于东城有情郎;他人提亲不问详。 此际非是好光景;死殍过路不留影。 谁家有女如得宝;吾儿出嫁求郎好。 贫家闺秀柴米搬;富贾千金官宦攀。 少女偏为情郎狂;私奔四处若逃亡。

老父听闻热泪滚;家母知晓心断魂。

漂泊数载无依靠;家财万贯难救药。 痴女当得金细软;千金散尽不复还。 纵使屋破床头乱;难敌恩爱心头暖。 女子书画赚财钱;郎君此间却等闲。 得钱几许何处去?温饱良久思淫欲。

赘文:

收尾:寒蝉凄切尤叹命短;行文终了心头离乱。

意淫长乐忘故里;求得新欢慰予己。 衣带渐宽终不悔;难抵情郎腹中鬼。 玉面啼泪深秋晚;但求郎君悔意转。 把琴作曲低吟唱;船舱诉苦击起浪。 孤魂醉酒愁更愁;拆散鸳鸯难聚首。 嗔天恸地乾坤眩;惊天骁月艮离怨。 仿效十娘堕寒江;冷雨天降为伊殇! 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 此曲终由今人做;书得旧历散零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痴情怨难了。 怨妇情殇恨世殒命;吾悼此文奠祭清明!“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

鸳鸯赋篇二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

【张九龄】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进中书侍郎。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卒,谥文献。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唐音》注:感遇云者,谓有感于心而寓于言,以攄其意也。

〔葳蕤〕《字典》:蕤,儒佳切,音甤。《说文》:草木华垂貌。王粲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

〔欣欣〕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生意〕《世说》: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佳节〕曹植表:一阳佳节。

〔林栖〕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

〔本心〕《魏志〃管宁传》: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李白】白,字太白。母梦长庚星而生。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天宝初,贺知章言于玄宗,有诏供奉翰林,因失意于贵妃,赐金放还。禄山反,永王璘节度东南,迫致之。及璘败,白坐系浔阳狱,流夜郎,以赫得释。代宗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四。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翠微〕《尔雅》:山未及上翠微。疏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荆扉〕沈约诗:荆扉且新故。李周翰注:荆扉,以荆为扉也。

〔所憩〕《诗〃召南》:召伯所憩。注:憩,音器,息也。

〔共挥〕《曲礼》:饮玉爵者弗挥。注:振去余酒曰挥。

〔松风〕《风俗通》:河间杂歌二十一章,内有《风入松》曲。

〔陶然〕陶潜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杜甫】甫,字子美,襄阳人。举进士不第,因游长安。玄宗朝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高自称道。肃宗拜右拾遗。坐房琯事,出为华州司功。属饥乱,弃官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严武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往来夔、梓间。大历中,客耒阳。一夕,大醉,卒,年五十九。有集六十卷。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绝代〕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空谷〕《诗》: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良家子〕《史记〃外戚世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转烛〕庾肩吾诗:聊持转风烛,暂照广陵琴。

〔轻薄儿〕沈约诗: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合昏〕《风土记》:合昏,槿也,华晨舒而昏合。《本草》:合欢,即夜合也。人家多植庭除,一名合昏。

〔鸳鸯〕梁元帝《鸳鸯赋》:岂知鸳鸯相逐,俱栖俱宿。郑氏《昏礼谒文赞》:鸳鸯鸟雌雄相类,飞止相匹。按:雄名曰鸳,雌名曰鸯。江总诗:池上鸳鸯不独宿。 〔清浊〕按:守正清而改节浊也。

〔盈掬〕《诗》:终朝采绿,不盈一掬。

【王维】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官给事中。两都陷,为贼所得,服药佯瘖。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之。官至尚书右丞。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有别墅在辋川,尝与裴迪游其中,赋诗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上元初卒。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己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心闲〕《游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

〔盘石〕成公绥《啸赋》:坐盘石,漱清泉。注:《声类》曰:盘,大石也。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以字行,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服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怡悦〕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登高〕《齐民〃月令》: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迥,以畅秋志,采茱萸、甘菊泛酒。〔树若荠〕《颜氏家训》:《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故戴嵩诗云:“长安树如荠。”后有咏树诗云:“遥望长安荠。”此耳学之误。

〔重阳载酒〕《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日无酒,坐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

【王昌龄】昌龄,字少伯,江宁人。第开元十五年进士,补秘书郎,迁汜水尉。晚节不矜细行,贬龙标尉。以乱还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演漾‟阮籍《咏怀》诗:泛泛乘轻舟,演漾惟所望。

„荏苒‟《晋书〃李暠传》:时移节迈,荏苒三年。陶潜诗: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澄‟谢庄《月赋》:降澄辉之霭霭。

„越吟‟《史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病,楚王曰:“舄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且楚声。”往听之,则犹尚越声也。王粲《登楼赋》:庄舄显而越吟。庾信《哀江南赋》:吴歈越吟,荆艳楚舞。

„千里‟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兰杜‟江孝嗣诗:石泉行可照,兰杜向含风。

【丘为】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于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余,而母无恙,给奉禄之半。初还乡,县令谒之,为候门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经县署,降马而趋。卒年九十六。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黽俛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茅茨‟《史记》:尧、舜采椽不斫,茅茨不剪。注:茅茨,茅盖屋也。

„巾车‟《左传》:子产曰:“文公之为盟主也,诸侯宾至,车马有所,巾车脂辖。”按:《周礼〃巾车》注:巾,犹衣也。巾车,车官之长。《孔子息陬操》: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柴车‟《高士传》:何点常蹑草屩,乘柴车。江淹《拟陶》诗:日暮巾柴车。

„差池‟《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注:差池,不弃之貌。《左传》:郑公孙侨曰:“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

„仰止‟《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兴尽‟《语林》: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船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子猷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綦毋潜】綦毋潜,字孝通。开元中,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鸳鸯赋篇三
《赋的文体特征》

赋的文体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言:“赋者,铺也。”赋在内容上“体物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形式上,赋“铺采摛文”,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将散文章法与诗歌韵律合一,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对偶,以铺陈事理、保存诗意。铺叙、夸张、渲染乃赋体特征。 赋以楚辞为滥觞,出现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首次以赋名篇。其流变经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骚赋为楚辞体,体制未定,乃诗向赋之过渡,如屈原《离骚》。汉赋(古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用主客问答,韵散夹杂,喜用典故难字,为赋正宗,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骈赋(俳赋),乃东汉抒情小赋于六朝之变体,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体格渐卑,如江淹《恨赋》《别赋》。律赋为唐宋时科举考试所用试体赋,题、字数、韵式、平仄皆有严格限制。文赋于唐宋古文运动时之散文化赋体,不刻意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散文气息,重视清新流畅,如苏轼《赤壁赋》。

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 ——关于赋的几点认识

我国古代文坛,有“诗、词、曲、赋”并称之说,而且由来已久,广为人知。两千年来,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同诗、词、曲、散文、小说一道,组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画廊,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增添了光彩。今年三月,《光明日报》率先开展“百城赋”征文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已刊发近五十篇作品,势头正劲。在《光明日报》的带动下,哈尔滨、沈阳、苏州等城市,也掀起征赋热潮。10月22日我市征赋结束,共刊作品42篇,可谓前所未有,盛况喜人。我的这次讲座,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 什么是赋

赋,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以铺陈扬厉的手法状物写情,讲究押韵和对仗,是非诗非文、亦诗亦文,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郭绍虞先生把赋概括为跨诗与文的“两栖动物”。对于赋,古代主要有三种说法。

首先,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这是对赋的重要

解释。它指出了赋文体形式的由来,即源于古诗,由古诗衍化而成赋,所谓“雅

颂之流亚”。同时它还指出了赋的特征,与诗为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古籍进行了分类,也将赋和诗分在一起,称之为“诗赋略”。这不仅是班固自己的认识,也包含了班氏所继承者刘歆的认识。《艺文志》在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班固的看法是两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看法,也是后世普遍承认的定说,值得重视。

其次,《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

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不歌诗,而是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称之为赋,可见赋在这里是作动词用。春秋以后,“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贵族已经不需要同时也没有机会运用背诵几句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这种“不歌而诵”的流传形式,便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遂称为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由原来的动词而变成名词了。这样,以“歌”与“诵”来区分诗与赋,可谓抓住了赋的特征。赋虽然和诗一样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与歌曲无关,也就是说赋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也不能由此而否定汉代以“歌”与“诵”来划分诗赋的时代意义。“不歌而诵”虽不能概括赋的全部特征,但它仍不失为对赋的基本特征的一种探本之论。所以这一概括,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所常常征引。

再者,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这种看法最为人们所公认,因为它准确的概括了赋的基本特征。先说“铺采摛文”。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周礼·春官·大师》“曰风、曰赋、”郑玄注:“赋之言铺,其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刘勰所说的“铺采摛文”,从字面上解释,就是铺陈词藻,彰显文采。主要是讲写作技巧,一方面是强调文体赋铺陈直叙的写作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文体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二者相辅相成,这就从写作特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讲清了赋的特征。再说“体物写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文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写“志”,即

言情。《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主要是讲诗的抒情特点。晋代的陆机作《文赋》,明确地提出了诗与赋的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刘勰更是把“体物”,即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体“写志”的一种“载体”,道出了赋融体物写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摛文”的艺术形式与“体物写志”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通过“铺采摛文”的夸张手法,写出了上林苑的水势、山形、虫鱼、鸟语、花木、珠玉、宫馆等景物,以及皇上在上林苑中大规模田猎的逸乐情状,所以刘勰说此赋“繁类以成绝”。东汉写衍的《显志赋》,也同样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反复写自己寻求崇高志向与情愫的情景。可见,赋体文学的状景写情,都是以铺陈直叙为特征,所以刘勰说:“赋者,铺也。”

二、 赋的流变

赋产生于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后期,当时的代表人物是荀卿和宋

玉,他们是最早以“赋”命名的作家。此后的两千多年间,赋在不断发展,几经

变化,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种具有独特的赋体作为它的标志。

1.大赋

大赋,也称古赋或汉赋,一般相对小赋而言。这种赋体兴起并盛行于两汉时期,从楚辞发展而来,以枚乘的《七发》为开端。代表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长扬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以及左思的《三都赋》等。

这种赋的特点,大都是以问答为骨架,喜欢用古文奇字和双音叠韵词,凡铺

排扬厉处多用整齐对称的骈语,叙述和提顿的地方常用散句。一般说来,其体制宏伟,结构严密,气象壮阔,文辞富丽,颇有一种“包括宇宙,总览人物”之风貌。动辄两三千言,或者四五千言,乃至近万言。其内容多为描写宫苑游观,铺陈大都名邑,渲染出猎气魄等。这种赋休,好用典故,文辞艰深、晦涩,不易读懂。作者常于结尾处显示讽喻之意,以表明作赋的主旨,但往往是“劝百讽一”,适得其反。

2.骈赋

骈赋,也称为“俳赋”,这是赋体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种赋,是在大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骈赋体。它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即骈俪,是指字句的对偶。骈赋主要的特点是:句式整齐,文辞华美,对仗工稳,韵律和谐,炼词熔典都非常讲究,多以骈四俪六为节奏单元,以连缀丽藻雅词为谋篇根本。和大赋相比,则少有铺陈文物、堆砌难字僻词的现象,还比较重视对情景的描述,呈现出较多的诗体美和音乐美。

孙梅在《四六丛话》论到赋的演变时说:“左(思)陆(机)以下,渐趋整炼,齐梁而降,日事研华,古(大)赋一变而为骈赋。江(淹)鲍(照)虎步于前,金声玉振;徐(陵)庾(信)鸿骞于后,绣错绮交。固非古音之洋洋,未如律体之靡靡也。”这里所提到的几位名家,也都留有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传世,如陆机的《文赋》,江淹的《别赋》,鲍照的《芜城赋》,徐陵的《鸳鸯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小园赋》等。

3.律赋

律赋,这是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在骈赋的基础上形成的。“律”,是指格律,也就是作赋必须严格遵守对仗、声律的要求,不得随意而为,和写格律诗相似。律赋的出现和定型,是与唐代科举取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时的进士考试,既要作诗,也要写赋。

律赋的形成大约在唐中宗时期,其主要特点是:首先,讲究押韵。比起骈赋来,更为注重音韵的平仄协和。一般由考官或皇上命题,出几个韵字,规定几类韵脚,按韵作赋。后来逐渐定型,限用八韵。如唐代一次考《旗赋》,便以“风日云野、举国清肃”为韵脚,依次押韵,不得颠倒错乱。其次,强调对仗。大家知道,骈赋最重视的是对仗,讲究骈四俪六,要求严格。而律赋在对仗、锤炼字句上比起骈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次,篇幅较小。一般说来,字数为四百字左右。如王启的《江南春赋》,只有361字。所以李调元在《赋话》中说:“唐时律赋,字数定限,鲜有过四百者。”最后,开头破题。律赋作为应试文休,要求开端就要扣题,词旨既显豁,又不浅露。如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试《日五色赋》,李成则以“德动天鉴,祥开日华”开篇点题,为时人所称,一跃而成为状元,传为佳话。韩愈、元稹、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等名家,都有律赋传世。 4.文赋

文赋,这是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唐代古文运动影响下产生的新赋体。它一反骈赋和律赋在对偶、用韵方面的限制,强调像散文那样无拘无束,自由挥洒。其代人物为欧阳修、苏轼、杨万里、范成大等。

文赋与大赋、骈赋、律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结构别致,议论纷呈,句式松散等几个方面,这在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杨万里的《浯溪赋》,范成大的《馆娃宫赋》中,都有明显的表现。从总体上说,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体裁。骈赋、律赋侧重抒情与辞采,就声律方面看,接近于诗;而文赋则结构松散,句式灵便,从这行文面看,更近于散文。所以,宋代的著名文赋作品,也可以当作散文来欣赏。值得注意的是,文赋并不完全排斥对偶,有时也在运用这种形式。如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句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便是很好的例证。另外,文赋也同样用韵,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就有十二次换韵。与律赋不同的是,不那么太受约束。

三、赋的特点

赋是同诗、词、曲并列的一种特殊文体,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赋必押韵

赋既然是诗与文的结合体,亦诗亦文,在体制上要求必须押韵;不押韵就不能称为赋。不过,赋的押韵不像诗那么严格,无须一韵到底,也可以平仄兼押。归纳起来,有四点。首先,可以换韵。一般说来,赋的篇幅较长,几百字,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这就无法一韵到底,须中途变换。有的大赋,换韵竟达几十次,乃至上百次。像左思的《三都赋》、庾信的《哀江南赋》,都换几十次。其次,适应段落。赋的换韵,往往与内容段落相一致,有些赋家则用换韵来表示段落,提示内容。如江淹的《别赋》,许多段是一韵到底的,换韵则另起一段。再如15年前,云南周善甫老先生写了一篇《春城赋》,题下标明以“春城无处不飞花”为韵,全文七段,每一段一韵,中间不换,极有风韵。其次,隔句相押。赋的押韵,灵活多样。有的一句一押,有的隔句一押,有的三四句或四五句一押,并没有严格规定。不过,最基本的是隔句相押,和《诗经》、《楚辞》的手法是

鸳鸯赋篇四
《庾信》

鸳鸯赋篇五
《庾信》

鸳鸯赋篇六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补注卷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如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进中书侍郎。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卒,谥文献。

  

感  遇《唐音》注:感遇云者,

谓有感于心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

兰叶春葳蕤①,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②,白尔为佳节③。

谁知林栖者④,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⑤,何求美人拆。

  

①[葳蕤]《字典》:蕤,儒佳切,音甤,《说文》:草木华垂貌。王粲诗:吴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②[欣欣]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生意]《世说》: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姿,无复生意。”③[佳节]曹植表:一阳佳节。④[林栖]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尤。⑤[本心]《魏志・管宁传》: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材①。

岂伊地气暖,  白有岁寒心②。

可以荐嘉客③,奈何阻重深④。

运命唯所遇⑤,循环不可寻⑥。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⑦。

①[江南丹橘]《楚辞》,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橘受天命生于南国。《吴都赋》:其果则丹橘余甘,荔枝之林。[经冬绿]李尤《七叹》:梁土清生,卢橘是生。白华绿叶。扶疏冬荣。②[地气暖]《周礼・冬官》: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曹植《橘赋》:背江洲之暖气。[岁寒]《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李元操《咏橘》诗:能守岁寒心。③[嘉客]《诗经》:所谓伊人,于焉嘉客。刘帧诗:藻生其涯,华叶纷优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④[重深]《鲁灵光殿赋》:东序重深而奥秘。⑤[运命]李康论:夫洽乱,运也;穷达,命也。⑥[循环]《史记・高祖纪・赞》: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谢灵运诗:四时循环转,寒暑自相承。⑦[无阴]《吴都赋》:椰叶无阴。《韩诗外传》: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李白

  

白,字太白。母梦长庚星而生。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天宝初,贺知章言于玄宗,有诏供奉翰林,因失意于贵妃,赐金放还。禄山反,永王璘节度东南,迫致之。及璘败,白坐系浔阳狱,流夜郎,以赦得释。代宗以左抬遗召,而自已卒,年六十四。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  童推开荆扉③。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慈④,美酒聊共挥⑤。

长歌吟松风⑥,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⑦。

①[终南山]《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太平寰字记》:终南山在郿县南三十里,《雍录》:终南山横亘关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郿、鄂、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里,而连峙据其南看,皆此一山也。《一统志》:终南山在西安府南五十里。[料斯]《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有斜斯氏,其先居广牧,世袭勿莫大人号,斛斯部因氏焉。②[翠微]《尔雅》:山未及上翠微。疏谓: 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③[ 荆扉] 沈约诗:荆扉且新故。李周翰注:荆扉,以荆为扉也。④[ 所慈]《诗・召南》:召伯所憩。注:憩,音器,息也。⑤[共挥]《曲礼》:饮玉爵者弗挥,注:振去余酒曰挥。③[松凤]《风俗通》:河间杂歌二十一章,内有《风入松》曲。⑦[陶然] 陶潜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①,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钥期邈云汉②。

①[月徘徊] 曹植诗:明月是高楼,流光正徘徊,②[逸]《 离骚》:神高驰之邈邈。[云仅]《诗・棫朴章》:倬波云汉,为章于天,注。云汉,天河也。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①。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②。

①[燕草秦桑] 按:萧士赟云: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②[罗伟] 古乐府:微风吹闺闼,罗帏自飘扬。

鸳鸯赋篇七
《庾信》

鸳鸯赋篇八
《论文》

武汉工业学院

庾信入北前后文风演变

姓名___胡美瑛________

学院__艺术与传媒学院_

专业__汉语言文学_____

年级____1301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李丹________

年月日(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摘要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与徐摛徐陵父子和其父庾肩吾开创了“徐庾体”。其文学作品原是齐、梁的正体,后来到了北方之后,作风却发生了改变。由浮艳变到深沉,由虚夸变到深刻,由泛泛的骈语变到言必有物的美文。像那样的深挚又美艳的作风是六朝所罕见的。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雄浑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庾信,文学创作,前后期,文风改变,文学意义。

前言

庾信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在中国是个从六朝向唐代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前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景状物、吟咏艳情的“徐庾体”或“宫体”,以讲究声色、对偶、用典、隶事、辞藻华美等见长,文学成就不高,没有创作出真正有思想内容、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晚期的文学创作,由于羁旅北方,生活还有心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入了浓厚的乡关之思,悲壮的亡国之痛与精湛工丽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悲感之篇,常见风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向盛唐文学过渡的重要桥梁。

庾信的一生可以其四十二岁出师西魏被羁留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文学史家亦据此将其文学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梁元帝承圣三年,由于梁朝内部猜忌斗争不绝,西魏乘机进攻江陵,在此危机之际,梁朝派遣庾信出使西魏,当他刚刚到达西魏都城长安之时,西魏便攻陷了江陵,梁朝随之灭亡。庾信因为其文学成就被西魏羁留,后梁为陈代,西魏被周取代,庾信归国无路,北周的开国皇帝又特重庾信,因此又续为周室所重用,先后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等要职。庾信出使西魏被留而屈节仕于敌国,这不仅是他生活道路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创作道路的一个转折点。由于他生活环境的巨变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的极大变化,使他的诗赋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风格特征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前期的风貌,诗文在这两个时期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就是指他晚期的诗文风格更加成熟,更具有动人心魄的强大魅力,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加深刻。

本文从两个论述上述问题:入北前后文风的演变以及其文风对后世特别是唐代文坛的影响。

一、 庾信入北前后文风的演变

(一) 庾信生平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而庾信又久负盛名,他因而被留在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故世称其为“庾开府”,如杜甫即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称誉李白。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老死北方,文帝深为哀悼,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辑有《庾开府集》。

(二) 入北之前文学创作

1. 创作背景

作品基本上是以在太子萧纲为中心的文人圈子里所创作的。其文学清辞巧制,在声韵和修辞等形式问题上求新、求巧、求清、求变。徐摛、庾肩吾为文艳丽,徐陵、庾信承其父风。这种文体,当时为南北所宗,凭着清巧新变以及声韵格律上的成就,庾信获得了当时文学圈子里人们的尊重,并且得以在东宫出入,成为文坛领袖式人物。文学到了陈代,艳丽之词,实较梁代更甚,庾信处于南北朝末期,深受这时代文风的影响,他早期在梁代,受了其父以及萧统、萧纲等人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具有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及缺点,写宫体诗,写骈体文,骋情纵意,夸耀辞藻,以“徐庾体“鸣世。

2. 创作风格

主要为奉承应制之作,题材狭窄,多局限于宫廷生活,内容浅薄,风格比较单一。他在此期间创作出了大量思想内容轻浅单薄、轻靡浮华的宫体之作。如《和咏舞》、《奉和春秋》、《镜赋》、《鸳鸯赋》等。这类作品大多是描写风花雪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香脂白粉的,创作题材基本不出艳情宫苑的范围。如《镜赋》描写的是一个贵妇人起床后对镜整容,细心装扮的动作和情态:“玉花簟上,金陵林里,始揩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竞学生情,争怜今世。鬓齐故略,眉平犹剃”,“悬媚子于骚头,试钗梁于粉絮”写贵妇的梳妆姿态,笔触细腻、惟妙惟肖,但内容轻靡浮艳,具有典型的齐梁之风。

鸳鸯赋篇九
《古代文学史重点》

建安风骨的特征: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

向,1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渴望建功立业2流露出人生短暂,性命无常的忧患意

识,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3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诗人。建安之杰。诗歌特色:1感时伤乱、悲悯民生的"忧生之

嗟"2建功立业、执著追求的"慷慨之音《白马篇》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

桢。这七人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普遍的承认,

他们对诗赋散文发展都有贡献。

王粲: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

陆机: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

左思风力:继承并发展了建安以来诗歌在艺术技巧上的追求,诗作主题深刻,多用对偶,讲

求辞藻华丽,左思志高才雄,胸远广阔,富有反抗精神,所以其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

势充沛。热烈情感和劲挺矫健的充沛笔调被称为左思风力。文学成就:左思前承建安遗风,

后启盛唐仙骨,在文学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能因其篇目偏少而忽视其价值。2是首开咏怀于咏史之中的先河,融汇古今,咏怀于咏史

之中,谈古人而抒自己胸臆,3是一扫形式主义诗风,文笔犀利流畅,豪迈高亢,劲挺矫健。

左思写诗,或贬或怨,或陈或论,无不胸怀旷迈,笔力充沛《咏史诗八首》

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内容:1崇尚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喜悦2安贫乐道.这也

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艺术特色:1清新的笔法„悠然见南山„。“见”字之妙在,于表示是

南山自然地反映入眼中,是诗人采菊时偶然的视线触及,也是心境悠然才能得到的2细腻的

描写3质朴的语言.“平畴交远风,良苦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用朴素精练的

语言,逼真地描绘了自然景物。4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归鸟》诗,全篇寓意明显,

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

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5自然美:陶诗的语言呈现出平淡自然的质朴、

纯粹之美6意境美:陶诗将情与景、理三者完美地融合,表露浑然天成的境界。苏轼对陶渊

明的评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第一人。特点:精工富艳的风格(意向非常密集,用赋法写山水)2景

物描写细腻传神(对自然山水声光的色彩把握)3结构上程式化特点即叙事,写景,说理4

有句无篇(没有做到情与景的融合)《登池上楼》

鲍照:字明远,汉族,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诗歌内容:

批判诗、边塞诗、思妇诗游子诗。形式:发展七言,隔句用韵,写他人他事,自我抒怀,抑

郁不平奇矫、奇俊、凌厉、险俗的风格 外在形式的变化情感物化的旋律 化为诗歌审美。

骈文,《芜城赋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辞藻华丽和对仗的工

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江淹:字文通,中国南朝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年少时即因为文章而声名显著,一生为官

经历南朝宋、齐、梁三朝。晚年他担任齐、梁的高官,但是作品质量不如以前,被认为是才

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说他是“江郎才尽”,至今传为文坛掌故。

永明体:出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的诗风,又称新体诗。诗歌特点是讲究声律和对偶,讲

究意境清新秀丽,清绮流转,体裁上短小,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对唐代近体诗的发

展有直接影响。代表作家:沈约和谢眺(是山水诗的代表诗人,有“情致之美”他描绘的山

水景物是以情役物。

庾信:代表作:《鸳鸯赋》诗歌特点:南朝诗歌讲究诗歌技巧,与北方的苍茫浑厚的风情和

情思结合在一起,形成刚健豪放,壮阔苍凉的艺术风格。2体裁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艺术手法:1善于抓住细节,采取

以貌取神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2善于采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3语言精练含

蓄隽永传神

王绩:野望第一次以清新淡泊明丽之感不同于初唐时的凄凉之作,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上官体:上官仪创造了上官体。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军行从》、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

狱咏蝉》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四位才高早慧的文人,他们的诗文创作虽未完全摆脱齐梁以

来的绮丽的余习,但也表现出明显的新倾向,新精神,将诗文的题材由宫廷移到市井,由台

阁移到塞漠,也表现出昂扬进取与抑郁不平的情感,风格清俊明丽,对唐代诗文的境界和体

制形式都做出了贡献。 贡献:1情感基调:昂扬壮大激烈的情思,体现了时代的昂扬勃

发的精神。2诗歌体制形式:五言的或七言的律诗都有创作,特别是五律和七言歌行的建设

和提高都有贡献,为唐诗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开拓了道路。3题材内容:扩大了唐诗的题材,

扩大了视野由宫廷到宫外。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陈子昂:如何理解风骨兴寄:“风”的涵义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内容,“骨”的涵义侧重于艺术形

式。“风”是指物化在艺术形式中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并能使读者产生相近的思想

情感的社会事物。“骨”则是物化猎人作者的思想感情,载荷着客观社会内容的刚健练达、浑

朴自然的语言形式。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或者说是文学

作品所创造的具有本质特征的艺术美。至于“兴寄”,陈子昂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确切地说

是作为诗歌艺术概括社会政治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方法看待的.

王维:诗画乐禅 高华丰润 澄淡精致 诗歌特点:1诗情美—生之乐趣2画意美3音乐美4禅意美

王昌龄:七绝圣手 李颀:《古从军行》

边塞诗派:表现了盛唐诗人积极浪漫的气息,慷慨悲壮,以七言为主。

岑参高适边塞诗的异同。1内容:都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的基本特

征。高适多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诗问题,抨击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边防政策的弊端,有深

刻的思想性。 岑参多讴歌战争的胜利和战士是英勇,多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生活的丰富多

彩,具有突出的艺术性 2风格:都有豪迈悲壮的特点。高适沉郁中见豪放 岑参俊爽奔放 3

抒情方式:高适夹叙夹议和直抒胸臆 岑参景中寓情 4语言:高适尚质朴 岑参尚奇巧

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等人。

李白艺术成就:一、丰富深广的内容-山水诗 热烈的追求理想 渴望建功立业 鄙弃尘俗蔑视

权贵追求自由。二、各体具备能够运用各种体制,皆有佳作。三、突出的艺术个性:1不平

凡的超现实的诗意象2想象、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创造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3诗歌自我

表现的主观色彩4语言明朗自然弃绝雕琢5艺术风格多姿多彩。四、李白山水诗的特点1

强烈的主观色彩2雄伟诡奇意象3激越非凡的情感

如何理解“诗圣”:1他发展众家之长,形成诗歌创作的规范2其含义体现在他儒家特有的

道德精神,胸怀天下的理想主义,广博的仁义道德主义情怀(民胞物与,泛爱众亲人的思想

情感)运用各种形式创作,扩大诗歌功能

如何理解“诗史”:具有历史精神,反映了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杜甫诗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精

神,再现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这一历史转折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面貌,各

阶层的动态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些事件生活场景的叙述与描写中体现了复杂而

深沉的情感,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一生的全过程,不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自己的传记 杜甫诗的思想性:1民生疾苦2揭露统治阶级3忧国悯时,爱国情怀4歌咏自然,亲友情谊 杜诗艺术性:1现实主义特色2沉郁顿挫的主导艺术风格3语言精工苍劲 第一个大量写作七律诗的诗人,内容上扩大七律诗表现力,反应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技巧上充分发挥律诗体式美的特长,在律诗写作技巧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大胆的革新 七律代表作: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

韩孟诗派:是中时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尚奇求怪,用奇字押险韵,以怪为美,追求奇俊险怪的诗作风格,为唐诗进一步发展了新境界。

李贺: 诗歌艺术性:1想象丰富奇诡,意象奇幻、荒诞2构思上意象间的跳跃性,超越时间,空间3语言上力避平淡,追求峭奇。

元白诗派:中唐时期现实主义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热切的关注现实,“以诗歌论事”为创作准则,倡导以新乐府诗反映现实,诗歌语言亲切自然,风格通俗平易

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的一场浩荡的文学革新运动,经过初唐准备,中唐韩柳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散文革新理论,该运动是打着复古旗号进行的散文革新运动,实现了文体、文风、语言的革新,对唐散文的发展进行深刻指导、推动作用。

柳宗元寓言小品: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作为独立文体出现,山水游记是柳宗元的散文中的精品代表作:永州八记

李商隐 无题性诗歌艺术特性:1现的内容是哀乐朦胧的情感世界2情感表达上,幽微绵渺,婉曲隐晦,多用神话、典故、比兴手法揭露自己内心深处细微感受3艺术构思上,循环跳跃,缜密细致,跳跃性大4意象独特,语言绮丽。

登高艺术特色: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撼茫然的七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格调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色、声、态,每件景物只用一个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白居易:香山居士 《白氏长庆集》四类诗: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感伤诗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唐传奇的发展:三个阶段 初、盛唐为发轫阶段 中唐兴盛时期 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

表现艺术特色:善于以精湛的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用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工于白描式的肖像描写,往往三言两语,即飞笔传神。语言、辞采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中也取得成就,叙事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郦道元:水经注。杨衔之 《洛阳伽蓝记》

曹值,洛神赋

南北朝民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的反映了人民真挚的纯洁的爱情;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北朝《木兰诗》南朝《吴歌》《西曲》。

鸳鸯赋篇十
《4 汉魏晋诗三首》

阮籍咏怀诗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评析】

《咏怀》诗现存82首,是阮籍平生诗作的总题。由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魏末晋初时代,阮籍之诗大多隐晦曲折。刘宋时期的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文选李善注引》)李善也说:“(阮籍)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猜测。”(《文选·咏怀诗注》)

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它典型地体现了上述诸特点,用现代的批评术语来说,它近乎一首朦胧诗,它写了“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也写了自己不寐而弹琴,写了自己的“徘徊”“忧思”,但却没有指明或暗示其具体内容。清代一些学者往往征引史实来考证其所指,结果往往是反失其旨趣。其中方东树之见“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较为贴近。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显示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书法心曲的琴弦。这是从实景来理解。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其六十一》)呵!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清人吴淇说:“‘鉴’字从‘薄’字生出„„堂上止有薄帷。„„堂上帷既薄,则自能漏月光若鉴然。风反因之而透入,吹我衿矣”(《六朝诗选定论》)。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画面的表层意义上,感受到诗人的旨趣。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三四句,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北林”化用《诗经》“鴥(“音郁”)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之典,从而暗含了思念与忧心之意。“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为蝴蝶后“蘧(音“渠”)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他也许想到许多许多:“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却“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诗人只能永远得布道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纵观全诗,似是“反复零乱,兴寄无端”(沈德潜语),“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王夫之语),但如果把握了诗人“悲在衷心”的旨趣,就自可理解这首“旷世绝作”。“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在《诗品》中对阮籍诗的评价,当是不易之论吧!

哀江南赋(精选)

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122]。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托[123]。昔三世而无惭,今七叶而始落[124]。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125]。入欹斜之小径,掩蓬藋之荒扉。就汀洲之杜若,待芦苇之单衣[126]。

水毒秦泾[209],山高赵陉[210]。十里五里,长亭短亭[211]。饥随蛰燕[212],暗逐流萤[213]。秦中水黑,关上泥青[214]。于时瓦解冰泮[215],风飞雹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216]。雪暗如沙,冰横似岸[217]。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218]。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219]。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220]。才人之忆代郡[221],公主之去清河[222]。栩阳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223]。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224]。班超生而望返[225],温序死而思归[226]。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227]。

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228]。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229]。拨乱之主忽焉,中兴之宗不祀[230]。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231]。荆山鹊飞而玉碎,隋岸蛇生而珠死[232]。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233]。梁故丰徙,楚实秦亡[234]。不有所废,其何以昌[235]?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输我神器,居为让王[23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237]。用无赖之子弟[238],举江东而全弃。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239]。以鹑首而赐秦[240],天何为而此醉?

[ 122 ]信生世二句:指父亲庾肩吾卒于江陵。龙门,是司马迁的诞生地,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辞亲,送终。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死,留滞在河、洛之间,司马迁赶回,与父亲相见。

[ 123 ]奉立身二句:司马谈临终,嘱司马迁继承太史之任后,完成其著史之愿。

[ 124 ]昔三世二句:指先世之德到自己而衰落。三世、七叶,均言代代相传。

[ 125 ]泣风雨二句:这是庾信在思亲。《粱山》,见《琴操》:“曾子耕泰山下,雨雪,不得归,思父母,作《梁山操》。” 枯鱼之衔索,见《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曰:‘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意为穿在干鱼口中的绳子会很快生虫朽坏,父母亲的生命也很短暂。

[ 126 ]就汀洲二句:指当时自己在湘东王的猜忌下,忧谗待死的心境。杜若,香草。《离骚》:“搴汀洲兮杜若。”庾信以屈原自比,自喻品行高洁。芦苇之单衣,三国时,诸葛恪事东吴,被杀后用芦苇裹身投于石子冈。这是庾信担心自己遭忌被馋,也会落得诸葛恪那样下场。

[ 209 ]水毒秦泾:晋郑伐秦。秦人在泾水上游放毒,使晋郑之兵饮水而死。

[ 210 ]赵陉:指赵国的井陉,险要之地。韩信曾以制井陉之险而破赵成安君,擒赵王歇。

[ 211 ]长亭短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此处泛指旅途。

[ 212 ]蛰燕:藏伏避寒的燕子。晋时中原丧乱,饥民掏野鼠与蛰燕的巢穴以觅食。

[ 213 ]暗逐流萤:见《后汉书•灵帝纪》:“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萤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辛未,还宫,大赦天下。”

[ 214 ]秦中二句:指被虏的梁人踏上异乡之地。秦中、关上皆西魏之域,今陕西一带。以上八句写江陵百姓在被虏往西魏的路途上历尽艰难苦辛。

[ 215 ]泮(pàn):溶解,分离。

[ 216 ]淄渑(zī shéng):二条河的名字。二水异味,合则难辨。此处是说流落异国他乡之梁人,贵贱亦已无辨。《北史•庾季才传》:“荆州覆亡,衣冠士人,多没为贱。”

[ 217 ]雪暗二句:指魏破江陵,献俘长安,在冬十二月,冻死者众多。

[ 218 ]逢赴洛四句:指作者在长安遇到被俘之人,莫不伤感思家。陆机,本吴国将门之子,年二十而晋灭吴,后被征至洛阳为官,有《赴洛道中》诗二首。王粲,汉末名士,避乱南奔,依荆州刘表,因怀归而作《登楼赋》。

[ 219 ]况复二句:指夫妇分离。交河,今新疆吐鲁番有交河故城。青波,楚地名,在今河南南部新蔡县西南。

[ 220 ]石望夫二句:指亲人间失散后的刻骨思念。石望夫,见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如人立。俗传云:古者有贞妇,其夫从役远征,饯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为石。”山望子,见《述异记》:“中山有韩夫人愁思台、望子陵。”

[ 221 ]才人:见《史记•张耳传》,赵王武臣为燕军所获,赵一厮养卒前往燕军营垒,说服燕将,救回武臣,武臣以美人赐厮养卒为妻。代郡:古赵郡。

[ 222 ]清河:晋故城名。晋惠帝的女儿清河公主,在洛阳战乱之际,被人掠卖,受尽困苦。

[ 223 ]栩阳二句:《汉书•艺文志》有“《别栩阳赋》五篇”及“《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今已失传。阳,原作“杨”,据吴注本改。

[ 224 ]别有二句:为庾信自述乡关之思。武威、金微,均为西部漠北之地区。

[ 225 ]班超:东汉名将,久镇西域,年老思返,上疏请归:“臣不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

[ 226 ]温序:东汉太原人,官授护羌校尉,赴任途中为割据势力拘劫,不受辱而自杀,光武帝将其葬于洛阳。其长子梦父曰:“久客思乡里。”遂上疏乞骸骨归葬乡里。

[ 227 ]李陵二句:以李陵、苏武自比,言独自为魏所拘,求归不得。李陵《别苏武》诗曰:“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 苏武久留匈奴,常惠教汉使谓单于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惊谢。归武。

[ 228 ]若江陵二句:指江陵被西魏攻陷和陈霸先篡位相继。魏克金陵第二年,梁敬帝还都建业。再过一年,陈霸先受禅,建陈。否(pǐ):易卦名,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阖,闭塞不通之象。金陵之祸,指陈霸先逼梁敬帝禅位。

[ 229 ]萧墙:指梁王室内部。梁元帝的侄子萧詧称臣于西魏,被封梁王,西魏攻梁元帝,萧詧引兵相助,遂平江陵。

[ 230 ]拨乱二句:指梁元帝平侯景,启中兴之业,但在位时间很短,江陵陷落,他和两个儿子被害。

[ 231 ]伯兮二句:指梁元帝之子,不论长幼,均为萧詧所杀。犹子,侄子,萧詧是昭明太子第三子,元帝与其为叔侄。

[ 232 ]荆山二句:伤悼元帝子遇害。荆山,为楚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在今湖北的西北部。隋岸蛇生:隋侯救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大蛇就衔来一颗夜明珠以报答隋侯。玉、珠,比喻元帝之子。

[ 233 ]鬼火二句:伤战乱之后,中兴之臣死伤者多。鬼火,磷火。殇魂,即伤魂,鸟名,据说黄帝战蚩尤时误伤一妇人,七日气不绝,后其灵化而为鸟,自呼为伤魂。新市、平林,皆楚地名,光武帝与其兄起兵时在此二地招兵,后汉中兴,兵有新市、平林之号,这里指胡僧祐等元帝的中兴之臣。

[ 234 ]梁故丰徙:战国时,秦灭魏,迁大梁于丰。此借喻元帝从建业移都江陵之事。楚实秦亡:虽有亡秦必楚之说,但这一次江陵被西魏攻陷,是楚地沦丧于秦军了,反用其典。

[ 235 ]不有二句:指没有梁的覆亡,哪来北方的西魏及其后北周和南方的陈的兴盛。

[ 236 ]有妫四句:指陈代梁兴。有妫,陈氏本为妫姓,在周为陈国,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其后遂姓陈氏。有妫之后,指陈霸先。将育于姜,春秋后期的姜姓齐国政权被田氏篡夺。这里指梁姓天下亦为陈姓所取代。神器,指帝位。居为让王,陈霸先立梁元帝子方智,方智让王位于陈霸先,方智自处让王之地位。

[ 237 ]天地二句:语出《周易•系辞》。

[ 238 ]用无赖之子弟:指梁武帝用侯景。

[ 239 ]东南之反气:本指西汉吴王濞之反,见《汉书•荆燕吴传》,高祖召濞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无反。”此喻梁王室内兄弟子侄的互相残杀。

[ 240 ]鹑首:星名。据说天帝喝醉了酒,把鹑首所指之秦地割给了秦穆公。这里指西魏陷江陵后,襄阳等形胜之地尽归魏有。

古今点评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林纾《春觉斋论文》

子山《哀江南赋》,则不名为赋,当视之为亡国大夫之血泪。

钱钟书《谈艺录》

子山词赋,体物浏亮、缘情绮靡之作,若《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镜赋》、《鸳鸯赋》,皆居南朝所为。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惟《象戏》、《马射》两篇,尚仍旧贯。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非复荀卿直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洵非虚说。

【作者简介】

庾信(公元五三一年~公元五八一年),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五五四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二十七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4]

牛郎织女意象赏析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一个诗人的秘密,就隐藏在诗句的意象之中。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牛郎织女这个意象是大众所熟知的,它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

首先,从《牛郎织女》的生成过程来看,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报箱。

《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但此时,它们已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并为牛郎织女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塑像,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有句:“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都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被远远地隔离在湖的两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见明显。其中的《迢迢牵牛星》吟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灌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描写了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诗词文约意广,用“迢迢”写牵牛星,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用“皎皎”写织女星,让人想到女性之美。在辽远而清幽的苍穹之上,有这样两颗遥遥相望而情牵你我的星星,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而动人的传说早就给它罩上了凄美的色彩,何况由织女星化身而来的美丽姑娘是这样的愁肠百结。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而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宋代词人秦观也被牛郎织女这个悲里带欢、欢里带悲的故事激动了文思;他把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长短句很巧妙地表达出来。《鹊桥仙》是词里很美丽的一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人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

南宋的李清照更是将这种离情别恨表现地淋漓尽致: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清照同丈夫婚后又离居的时期,从词的内容来看,词人借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抒发人间的离愁别恨。

进一步说明问题的,是东汉人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其中有一段记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鸳鸯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鸳鸯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鸳鸯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54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