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陈道明个性

陈道明个性

2016-01-15 09:36: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陈道明个性篇一《陈道明》 个人语录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陈道明个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陈道明个性篇一
《陈道明》

个人语录

■ 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1]

■君子必须有“伪”,否则他就不是君子,君子全是后天臆造的,每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得越近,你自己就越扭曲。 ■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人在对事物、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烦躁。这是很痛苦的,但这只是现象。很多人生活缺少目的性,不知道作什么,所以就会烦躁。 ■朋友,我就有骂他的责任,他也有骂我的责任。在事业上、感情上、人生上就有着互相的义务,每次见面都应该有收获,彼此对对方的存在感到一种愉快,而不是整天厮混在一起。 ■中国人的生存概念中永远摆不正做人与做事的关系。这个年代不需要好人,好人可以分到慈善机构去,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好人就是了,他有没有能力是第一衡量标准。 ■其实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傲从何来?凭什么傲?傲不是挺容易的,谦虚倒容易——把腰弯下去就行了。什么支撑着直直的腰呢? ■年轻人想改造世界,我从不反对。比如说,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也会去喜欢。我尽量以他们的意识形态去理解他们。因为我年轻时也受过年长者压制我们,调理我们的痛苦。我几乎不太对年轻人指手画脚,我不干涉他们——包括对我的孩子。 ■一个人如果过去非常谦恭,而后来出了名或什么的就发生化学反应,变得傲起来,那是很廉价的。 ■采访,就象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

也什么都得不到。

■让我自己在吧,让我这个演员的个性在吧,别让我跟你一样,跟。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当他没有妨碍你的时皮袍下的小来呢?非得这样才觉得特别过瘾?特别痛快? ■中国人喜欢磨砂,我们不是一个透明的民族。 ■人有时候出点名容易骄傲,所以也得给自己膨胀的思想“减减肥”。若想“思想减肥”是挺难的。那不仅是缩水减食的过程,还要忍苦受痛,摒弃许多东西。 ■人活到一定时候就会服从一种惯性。这个惯性就是一种依赖性。尤其到了一定年龄,稳定的家庭存在,其实就代表了一种良性循环惯性。当两个人对外宣布如何如何好的时候,就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我的家庭生活非常正常,总在不快不慢的轨道上,一直向前跑,我从不去刻意营造所谓的气氛。 ■我和我的家庭跟所有人的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有一

小女,有一贤良之妻,有一个既有矛盾还算美满的家庭,物质上温饱有余,精神上略显不足,因为精神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政治上不懂,经济上不通,做人尽量往真实了做。 ■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

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少,朋友是少。如果朋友遍天下,这样不好,说明别人了解你太多。 ■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这个逻辑不用设定,是习惯。……我确实没有克制。克制是欲而不做,本来就不欲,也就不去做了。……如果说对某些事有克制,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智下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自然。成了自然的东西是不用你费力去克制的。什么东西成了习惯,就好办了。 ■对于外界的评论,我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而天热了,再脱件一样,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心理准备的人。

出演《刺陵》(8张)

■有时作品赋予角色一些幽默让我演了一下,有人就误认为我幽默。其实幽默是很高级的东西,得有智慧,得俯视人生,而我,只能说是混迹人生。 ■人的个性要有意识去培养它,个性并不完全与生俱来,需要培养自己,有时还可能会培养得挺辛苦。 ■中国人的情感解放是从有卡拉OK开始的,人们开始用歌曲来表达感情。 ■男人最大的财富是苦难,我说的苦难是指无法避免的苦难,而不是寻找苦难。及时行乐和享受只是生活的点缀。将来的孩子面临最大的痛苦是爱情和金钱,他们没有经历灵魂上的苦难是他们最大的苦难。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什么太高

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肌肤之苦是演员职业本身应该承受的,我从来不认为冬天跳到水里、夏天穿着棉袄,这是一个

演员的成绩。体会,使人心累,对演员来说这是最苦的。 ■人所不能及的都是人才。 ■我总觉得一个演员,不能和观众走得太近,不能让观众对他这个人太熟悉,而应该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去和观众交流,如果你过多地将自己暴露在观众面前,观众对你知根知底了,对你塑造的角色就会不感兴趣。 ■要学会在人前人后都不说别人,而且还要允许别人在背后说你自己。人处事本来应当是一个很智慧的过程,我就够笨的了。我知道我不会处这些事情,所以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躲,我不扛,躲远点儿行吗?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议论他人。人家长我不议论,人家短我也不议论。我觉得演艺圈,是一个有规矩没原则的地方,少碰少受伤。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在打球

■男人打孩子,就像男人打女人一样的无能。 ■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很优秀,没什么太大的劣根性。但是,我也很悲哀地承认,国人与国人之间,似乎恨多了一些,有时是莫名其妙的恨。这已经到了没事找事的地步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你不扫自家门前雪,那么别人家的瓦上霜,你看看也就够了,干嘛要拆了人家的瓦? ■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凭经验在演戏。说实话,我现在真有些黔驴技穷了。通过不同的人物、导演,他们能给我很多新的东西。到了一定时候,演戏当然不会出什么毛病,但也容易不出彩。还有就是玩命读书,因为你知道的世界和人太少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

■人与人不能太亲密了,但受着暴风骤雨,鲜花和蓝天,所以,她是真正进入你的世界的人,或者真正你走进她世界的人,那种忍耐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是必须承受的,于是乎出现了责任感、义务和惯性。 ■你看出有学问那就肯定没学问。 ■我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是因为怕说错话,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被抓住把柄,到处讲。我希望媒体能多一些正常的文艺报导,少一些捧杀,要有个好的文艺批评队伍。 ■我承认我的谈吐方式可能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但说这话的人,有没有过于自卑的心理呢?你只要是一颗平常心,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有一天我对记者萎萎缩缩的,有问必答,嘻嘻哈哈,记者反过来会说,这人怎么这样?所以,任他说去吧,演员这个行当,就像鲁迅说的:供无恶意的闲人作为饭后的谈资,或者供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你永远是这个角色…… ■所谓的平和、沉稳,也许是因为老了吧。这其中的关键,是我还算知道自己是要什么东西的人吧。我知道要什么生活和哪些生活不是我的。这些一旦明确了,也就会平和了吧。 ■平顺往往容易坦荡。因为不平顺容易产生勇气,同时也容易产生卑鄙。 ■

因为偶然,我成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演员;又苦于无道无能无才,所以便多出了这个所谓的文化情结。 ■中国人总是容易宽容弱者。 ■刁毒?如果没有智慧又怎么可能刁毒呢。从骨子里说,我没有刁毒,但我也许很刻薄,我要是真损起人来可能是挺狠的,还有某种宣泄的快乐,从小就这德性。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白鹿原》里那个打不弯腰的地主。最后只能是把腰打折了才能让他弯着,如果还没打折,就绝不肯弯。在这一点上,我父亲跟我都具备同样的固执。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生活照片

■我觉得不对就是不对,我就是这个认识范畴认识水平,在你没有说服我之前,我不会盲目地说对。我不太善于摆状态,有事说事,有话说话,这样我不累你也不累,我说了一些模棱两可、非常柔润的话,叫你根本摸不着头脑,我觉得是属于思路不清。我水平不高,你比我还低,那我只能有不恭之辞。 ■因为对方不自信,所以在他眼里傲。我跟好多记者可以坐下来,能平心静气地谈。好像跟职业无关,那样就可以达到一种境界。但有的记者他提的问题,你根本无法回答,或者不愿回答。每个人家里都有保险箱,防盗门,你为什么非要

打开看看?他从防盗门走出来了,可以写,防盗门里面,作为隐私权,你没有资格去问。 ■有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尽量贬低机会,这很不正常。 ■戏子太易蜕变,戏子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就因为这是一种机会主义的职业。

当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便低眉垂眼,常幼稚小儿科的思想水准。 ■到了我这样的年龄,还要靠包装和作秀,是一件悲哀的事。用角色和观众交流吧。 ■一个没钱的人,一毛钱存到银行里,得到的利息微乎其微;可有钱的人,把1个亿存进去,利息是多少?这就是越有钱越有钱。 ■ 对演员来说,是越有名越好当。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因为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演员让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也给我带来了名利。但它也让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来自己认为高级或纯粹的东西。个性也损失了一部分。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迷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让很多人误解毕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这人就剩下一个优点了,就是随和。 ■我们这一茬演员说是年届不惑了,但仔细想想还都在找。经常演着演着就不会演了,不满足于现状便想再迈出一步。这种寻找是对今后表演的重新思考、重新启动。为了这种摸索,有时拍戏就感觉很累,有时这种寻找和尝试走了形,不被称道,但寻找总是一件好事。 ■演员应该通过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而本人应当与之保持距离。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与陈慧琳

■演员跟记者有同样的毛病,演员越商业化,报纸越市场化,按照我们民族的习性,势利眼的概念越强。这不怨某一个人,这是一个潮流,没有办法,这是哪个演员和哪个记者都不可摆脱的。 ■我不太喜欢公开亮相。我觉得在紧张的社会,该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时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有自己的关着门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精神。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 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拍好了观众都看,

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什么叫报刊文化?欣赏报刊的水平,写作报刊的水平。 报刊杂志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让人们了解社会和了解人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但是也容易使人没文化,或者是不追究文化。 ■这个圈里关键的问题就是有规矩没原则。 容易产生的是「行规」,但是差了点原则性。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对和错的问题,是这个职业的一个特性。 这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行业,不是能够简单概括的职业。 ■不放弃旧的就没法收获新的。 ■我想我是生出来就崇尚自由自在的人吧!当然我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不伤害别人,跟做演员没什么关系。从小我就不喜欢被关注,公开被老师责骂当然窘,公开表扬也避之唯恐不及,最好当我是个透明人。……(不过)把我搁在人群里,我也能应付,但是注意,是『应付』这两个字。 ■社会约束实在太多,小时候我常想,如果能躺着上课该有多好。躺着的人必定是睡着、死了吗?不是的,躺着的人,多数是思考的人! ■(要是有一天不红了)失落感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做了30年的准备工作,要大家别关注我,别采访我,别喜欢我,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嘛!……我知道界线,如果有一天,观众不再需要我,不想再看到这张脸,我告诉你,我陈道明,绝不会让他们看到。 ■人们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分化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这可能就是所谓像与不像。但我一般不太接受这些约束。 ■你知道在中国„听说‟这两个字有多可怕,什么东西都„听说谁谁谁如何如何‟,这就是典型的„传闻‟。所以对这种东西我从来不认可。议论人和议论客观世界是人的一种天性,我一直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是有意识地扳,经常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了,就立刻收口,后来就养成一种习惯,每当张口说别人名字的时候都要留半句。我可以直接跟你说,你哪件事不对,但我决不会让他(第三者)跟你说。 ■我能把有限的角色演好就不容易了。人,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多。 ■我有兴致想说时,就说上两句。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演员嘛,成天累月说一些说过的话、没用的话、纯粹为自己宣传的话,我觉得不管对观众或媒体,都是一种不负责任。人的一生,废话居多! ■写自传?我这辈子都不会写。我这种所谓的名人,不值得记载。最大的存在,看演出角色就可以了。至于鸡毛蒜皮、豆腐帐式的生活罗列,没有必要去记录。我觉得是浪费纸张,还是把纸用来传播文化吧。 ■名人出书、出自传,是文化的悲哀,是亵渎文字的过程。如果真有一天我出书,一定匿名,不做招摇过市打名字的事。自娱时我会随手写,不能跃然纸上,更不能示众,会脏了读者的眼睛。 ■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我挺注意过程,不太注意结果。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正经的艺术,一味地追求获奖,就容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搞歪门邪道。我认为只要自己尽力了,哪怕失败了,也哈哈一笑。

著名影视演员---

陈道明

我一向很尊重普通工作人员。化妆师为我们作包装,场工们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他们承受着各种压力,没有机会出头露面。稍有差错,就要遭到训斥,偷一下懒,也会被指责。实际上,谁还不偷个懒,我们有时自己也偷懒。这些人为了什么,还不是围绕着我们在辛苦。我

陈道明个性篇二
《陈道明经典语录》

当然激情是一个原始动力,之所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君子必须有“伪”,否则他就不是君子,君子全是后天臆造的,每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

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人在对事物、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烦躁。这是很痛苦的,但这只是现象。很多人生活缺少目的性,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就会烦躁。 朋友,我就有骂他的责任,他也有骂我的责任。在事业上、感情上、人生上就有着互相帮助的义务,每次见面都应该有收获,彼此对对方的存在感到一种愉快,而不是整天厮混在一起。

中国人的生存概念中永远摆不正做人与做事的关系。这个年代不需要好人,好人可以分到慈善机构去,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好人就是了,他有没有能力是第一衡量标准。

其实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傲从何来?凭什么傲?傲不是挺容易的,谦虚倒容易——把腰弯下去就行了。什么支撑着直直的腰呢?

年轻人想改造世界,我从不反对。比如说,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也会去喜欢。我尽量以他们的意识形态去理解他们。因为我年轻时也受过年长者压制我们,调理我们的痛苦。我几乎不太对年轻人指手画脚,我不干涉他们——包括对我的孩子。

采访,就象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也什么都得不到。

人有时候出点名容易骄傲,所以也得给自己膨胀的思想“减减肥”。若想“思想减肥”是挺难的。那不仅是缩水减食的过程,还要忍苦受痛,摒弃许多东西。

我和我的家庭跟所有人的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有一小女,有一贤良之妻,有一个既有矛盾还算美满的家庭,物质上温饱有余,精神上略显不足,因为精神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政治上不懂,经济上不通,做人尽量往真实了做。

中国没有音乐家只有演奏家。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少,朋友是少。如果朋友遍天下,这样不好,说明别人了解你太多。 对于外界的评论,我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而天热了,再脱件一样,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心理准备的人。

有时作品赋予角色一些幽默让我演了一下,有人就误认为我幽默。其实幽默是很高级的东西,得有智慧,得俯视人生,而我,只能说是混迹人生。

人的个性要有意识去培养它,个性并不完全与生俱来,需要培养自己,有时还可能会培养得挺辛苦。

男人最大的财富是苦难,我说的苦难是指无法避免的苦难,而不是寻找苦难。及时行乐和享受只是生活的点缀。将来的孩子面临最大的痛苦是爱情和金钱,他们没有经历灵魂上的苦难是他们最大的苦难。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肌肤之苦是演员职业本身应该承受的,我从来不认为冬天跳到水里、夏天穿着棉袄,这是一个演员的成绩。体会,使人心累,对演员来说这是最苦的。

人所不能及的都是人才。

我总觉得一个演员,不能和观众走得太近,不能让观众对他这个人太熟悉,而应该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去和观众交流,如果你过多地将自己暴露在观众面前,观众对你知根知底了,对你塑造的角色就会不感兴趣。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在打球男人打孩子,就像男人打女人一样的无能。

你看出有学问那就肯定没学问。

我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是因为怕说错话,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被抓住把柄,到处讲。我希望媒体能多一些正常的文艺报道,少一些捧杀,要有个好的文艺批评队伍。 所谓的平和、沉稳,也许是因为老了吧。这其中的关键,是我还算知道自己是要什么东西的人吧。我知道要什么生活和哪些生活不是我的。这些一旦明确了,也就会平和了吧。 平顺往往容易坦荡。因为不平顺容易产生勇气,同时也容易产生卑鄙。

因为偶然,我成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演员;因为没有文化,我又梦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想成为一个钱锺书、季羡林式的学问家,又苦于无道无能无才,所以便多出了这个所谓的文化情结。

刁毒?如果没有智慧又怎么可能刁毒呢。从骨子里说,我没有刁毒,但我也许很刻薄,我要是真损起人来可能是挺狠的,还有某种宣泄的快乐,从小就这德性。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白鹿原立即搜索》里那个打不弯腰的地主。最后只能是把腰打折了才能让他弯着,如果还没打折,就绝不肯弯。在这一点上,我父亲跟我都具备同样的固执。

有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尽量贬低机会,这很不正常。

到了我这样的年龄,还要靠包装和作秀,是一件悲哀的事。用角色和观众交流吧。 对演员来说,是越有名越好当。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因为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我不太喜欢公开亮相。我觉得在紧张的社会,该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时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有自己的关着门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精神。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 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不放弃旧的就没法收获新的。

社会约束实在太多,小时候我常想,如果能躺着上课该有多好。躺着的人必定是睡着、死了吗?不是的,躺着的人,多数是思考的人!

(要是有一天不红了)失落感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做了30年的准备工作,要大家别关注我,别采访我,别喜欢我,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嘛!……我知道界线,如果有一天,观众不再需要我,不想再看到这张脸,我告诉你,我陈道明,绝不会让他们看到。

人们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分化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这可能就是所谓像与不像。但我一般不太接受这些约束。

我能把有限的角色演好就不容易了。人,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多。

我有兴致想说时,就说上两句。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演员嘛,成天累月说一些说过的话、没用的话、纯粹为自己宣传的话,我觉得不管对观众或媒体,都是一种不负责任。人的一生,废话居多!

写自传?我这辈子都不会写。我这种所谓的名人,不值得记载。最大的存在,看演出角色就可以了。至于鸡毛蒜皮、豆腐帐式的生活罗列,没有必要去记录。我觉得是浪费纸张,还是把纸用来传播文化吧。

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我挺注意过程,不太注意结果。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正经的艺术,一味地追求获奖,就容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搞歪门邪道。我认为只要自己尽力了,哪怕失败了,也哈哈一笑。 演员永远在完成别人的意识形态,虽然也有表现个人艺术魅力的时候,但满足不了我。另外就是宿命论,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勉强,不要为难观众。

我只求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不因赞赏居功,也不因责骂烦恼,这些都是无聊情绪,爱看就看,不爱就拉倒。

我不认为演员这行有什么事业可言,他只是职业。

演员既然有自我吹嘘的时候,既然能坦然面对那些言不符实的、被人表扬和歌颂的赞美文章,那也就应该有被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候,应该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包括坦然面对一些报道失误的批评文章。

记者把演员看成缪斯,演员也把自个当成神,神来神去,谁当小鬼。人人都是太阳,我倒觉得月亮值钱。

我对这一行持冷静的态度。我知道自己有无能的死角,只不过在一方面有些雕虫小技。 其实我就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有时想法与想法矛盾,做法与做法矛盾,想法跟做法也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是一种愉快,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

记者的不诚实如果表现在他们的职业上,是不可原谅的。

我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我了解得人不是我知道的那样,这使我产生一种厌恶。所以我也就经常以此来比较,生怕别人把这种东西转化之后也强加给我,让那些了解我的人也产生厌恶。

我只是一个演员,至于媒体怎么评论,是他们的事。我的全部职业就是演戏,我没有职责再做其它的。

我认为朋友是相对的,因为朋友很难达到所谓的知心朋友,个人性格有关,我不善于与人谈话,也不容易跟人说自己的话,可能是习惯问题,也可能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安全范畴,所以说得比较少。

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弹钢琴去,因为高兴不高兴,也可以通过音乐抒发,你未必可以解决事情,但音乐可以令你感觉好点。

我这个人不是很善于交流,个性太武断,别人承受不了。所以呢,避免自我灾难和别人的灾难,于是乎,我就没有去想(做导演)。 人活得简单一点才高级。

最愉快的是假设,最痛苦的是实施,最无聊的是得到。

看得见红尘但没看破。起码能看得见红尘,能看见红尘当中的人们。但是没看破,真正看破红尘了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皈依佛门,要么就自杀。

不能说因为世间只有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性别,就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东西。男人确实是一种挺悲剧的动物,像达尔文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女人,所以,我就想试试不这么做。 我觉得应该保留自己的一点傲骨,我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是很不明智的一件事。

我总认为幸福是痛苦的陪衬。而痛苦又分两种,一是肌肤上的,一是良心上的。尤其是后者,有时候更痛。

我觉得世上没有许多“坏人”,多是性格冲突和个性上的毛病。个性上的毛病分为两种,一种是侵犯别人的,另一种是不侵犯别人的。

韬光隐晦,这四个字是我的座右铭。

我并不是绝对的不愿意与媒体打交道,我的个性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喜欢安安静静地工作,拿作品来说话。

这行很容易让人浮躁。因为我经历过,也曾经很浮躁。人本身都有自我膨胀的素质,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膨胀影响了别人,我自认为我不会影响别人,我不排斥别人的存在。 孤芳自赏”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因为要孤芳自赏,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至少,它还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我不喜欢激情。其实我是一个很自我批判的人,每做一种行为的时候,我经常会自我批判,比如说我也想释放那种原始感,但是可能还没放的时候,刚要放的时候,就已经被另外一个我给我打住了。

别人不会因为你很会宣传而找你演戏,人家是因为你能演而找你。

很多颁奖典礼我都不去,因为有多少掌声、笑脸是真诚的?[3]

我从不欣赏演员,只欣赏角色,因为演员只是完成角色的工具,再好也会有败笔。 我不太跟圈里的人打交道。各种综艺节目我也不太参加。拍完戏,人家是「没事找我玩去!」 我是拍完戏一拍屁股,「没事别找我啊!」倒不是因为孤傲和清高,我觉得应该给自己留出的空间多一点吧。 因为我对这行,认真讲干了这么多年,虽说我曾经虚荣过,名

陈道明个性篇三
《陈道明自述》

我不太跟圈里的人打交道。各种综艺节目我也不太参加。拍完戏,人家是「没事找我玩去!」我是拍完戏一拍屁股,「没事别找我啊!」倒不是因为孤傲和清高,我觉得应该给自己留出的空间多一点吧。因为我对这行,认真讲干了这么多年,虽说我曾经虚荣过,名利场上膨胀过,也角逐过,这么多年过来了,要我抛开它,要我真正的从本质上蔑视它,都不太可能。只能说对这行我有我自己的认识而已。 我今儿给你说的全是干货。主要谈的是认识问题方面。我更多的是认识问题,没有改正问题或者校正自己的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自我批评的过程、自省的过程。因为你认识这问题你又觉得你自己在其中,那就是一种自我批评。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我不想在这里说过多的细节,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在说细节,或者是很大一部分人在说细节,可能会好看一些。但是我又不想取悦读者,也不想因此产生一种什么样的辉煌。我想我每句话出去,都能一石激起……三层浪。或者是共鸣,或者是同感。

所以我为什么喜欢杂文哪,其实你平常跟我聊天都能感觉到,可能有些尖刻。我一直在写,写给我自己。可以说是一种「泄欲」的方式。男人都有出气孔,就是泄精气神儿的地方。有的是喝酒,有的是按摩,有的是摄影……我就是上上网呀,闲来无事打打麻将啊。酒吧不去,歌厅不好,桑拿没兴趣。我觉得不是我该给他们钱,是他们该给我钱。

我感觉到男人的重负比女人大得多。男人不但要承担家庭还要承担社会。一个女人眼中的好男人的位置,好像应该是在社会上也有相当的位置。但是有多少男人能在社会上有位置?于是乎,男人永远是纤夫。坐船的就是那女的。男人也很累的,真的。他所想的问题跟女人完全不一样。女人想的是什么呢?就是一关屋门,什么都OK了。男人是一出屋门,希望什么都OK。

所以男人有时候需要释放。就像我刚才所说的精气神的释放。不释放「东」就释放「西」,最后释放的是「东西」。当然有的时候释放的也不是东西。 所以挺累的。这种疲劳真是精神上的疲劳。他得圆自己爱的人的梦,爱自己的人的梦,圆上一辈的梦,圆下一辈的梦……各种圆法儿。所以有时候什么都不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干了28年,对于这个职业的感受,可能有些人不太同意,但我是这么看的: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包括舞台剧,对于演员来讲,还有事业而

言。单纯对影视这一块儿来说,我觉得只能算个职业,提不上事业。虽然每个艺术行当的人成名成家都跟机会分不开,但我觉得机会尤其对于影视这一行来讲是个致命的焦点。

刚才你提「方鸿渐」,如果当初找的不是我,找一个别人,当然这个「别人」不是从马路上拉一个,应该是职业演员,他也可能演得不错。这个行业没有参照物,你演出来了,就先入为主了。现在的青年演员认真讲比我们出来的要难。为什么?太多了。一年影视演员好几千,歌手好几千,而且你说谁不好?怎么就有的歌手往前迈了一步呢?「三号队员出列」!怎么就把这三号队员选出来了呢?这就是机会。机会多了,就不光是人家选择我的问题了。我也要选择本子,导演,对手演员……我的成绩又提高了一块,整个戏的质量又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就是越好越好。

这个必然有两方面,一个必然是机会给你了,一个必然是你努力了。所以我始终认为是个机会问题。机会和努力各占50%,促成了你的辉煌。可是有更多的人,是只有那50%的努力,没有那50%的机会。

这行跟踢足球一样。千百万个足球运动员,从小培养起。一场球有上百次地从后场冲到前场,有几个进球的?当然你也不能说就因为只有一个人进球,其它人就都不踢了。从后场开始,一发球,都在寻找机会。无数次的,不知疲惫的,乐此不疲地带着球往前冲。玩了命地往门里踢。受伤的有之,犯规的有之,什么都有。干吗?有的人踢了一辈子球,一个没进。有的人有机会、他下的工夫、他的素质都到位啦,于是乎,球星诞生啦。然后所有的球都传给他,由他往门里踢——锦上添花。

我昨天还跟葛优聊天,我说一个没有钱的人,1毛钱存到银行里,得到的利息可能是0.0001。可对于有钱的人来讲,把1个亿存进去,利息是多少?这就是愈有钱愈有钱。对于演员来说就是愈有名愈好做。

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呢?因为你演了10部戏,不可能10部都成功,只能说相对的一两部、两三部会成功。而且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有些人说名人不好当,我没认为。你尊重一点其它行业的人,尊重一点给你方便的人,尊重一点把你当回事的人。社会的各界给了名人不少厚爱。包括我们

的警察。我反正深有体会,警察挺给这行人面子的。包括服务行业。我觉得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厚道的老百姓。当然有的观众也很犀利,甚至很苛刻。

什么叫不好当?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当然不好当。比起一般老百姓,我觉得还是好当。最不好当的地方恐怕就是税务问题了。恐怕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啊,容易叫人「枪打出头鸟」啊。这个你可以不写。有些人不爱听。人家会说,你干着这行,怎么还对这行揶揄?我抛开不了这些,跟所有的人一样。但是我可以有我对这行的认识。这个行业是使人改变比较大的一个行业。尽管我认识肤浅,看法偏激,明天早上一睁眼照样还是想先找挣钱的机会,寻找成功的可能性。 人一得到名利,谁都没够。谁说钱没有用,谁说不是为了钱?因为他得到了。他有权力可以这样「高风亮节」。他就忘啦,忘记「闪回」啦。忘了他实施的时候是多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多么沥血的一个过程。

吃饭不是为了只填饱肚子,有时还要看看碗里,看一看这些菜。可能有人说,老实吃饭就完了,动什么脑子!也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有些人说,你是陈道明,个性比较强,或者有时候脾气怪怪的,包括有的说我狂。我这人从小就这样,从中学就这样,净跟老师对着干。我能够上大学时候跟我们表演组老师一年不说话。你想想,就是因为课堂上一个争论。但是那位老师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人也好,学问也好。但是你不理我,我干吗理你?地位不一样,老师和学生的位置不一样,人格一样。其实我觉得可怕的在于后天滋生。就是说因为你过去谦虚,得到光环以后,所以就不谦虚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说看书跟自己的职业有关。我觉得不是。我觉得看书跟自己的职业没关系,那是人的根本。习惯而已。不是因为你搞文化才看书,工人就可以不读书。我希望所有的人都看书。咱们往往把正常的事情当作异常。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优点来加以炫耀了。读书怎么算是优点呢?不是优点是习惯啊!

当然对于这一行来讲,不是因为你有多高的文化必然就是一个好演员,绝对不是。有的演员剧本都不一定能够顺顺当当地看完,可演得就是好。就像有的歌星根本不识谱儿,照样唱得漂亮一样。这行是非常怪的一行,不可以要求的一行,没有标准的一行。它不像托福,不像奥林匹克的数学比赛。它有个概念,有个界

限,它有个59.99分。之所以这样,它的魅力就在这里。于是乎就产生了小孩做明星梦。我有时候想,为什么有这么多「追星族」?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的梦,根本不是追别人。是在追别人在自己身上最想实现的梦。谁没做过梦啊,我这么大还做梦呢,更何况少男少女。不过有些人的梦做的有些走形就是了,有的是彩色的,有的是黑白的,有的是白日梦。

说到底,我要拼命地补充我自己,以取代别的……我们这一批真正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别看有大学文凭。数学学的几何微积分全忘了,现在就剩下记电话号码、数钱了。语文,旧学新学,现在认繁体字都困难,恐怕就剩下写情书了。而且这个年代恐怕也没有人写情书了。现在叫这圈里的一些人坐下来写一篇文章,太难了,如同上火山一样!

一个人真正拿自己的时间去读书是有限的,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去读点东西,你是看报纸还是看杂志?是看小说还是看散文?是看诗歌还是看历史?反正就这么点时间。人这一辈子刨去吃饭睡觉,刨去不懂人情世故的小时候,刨去老年痴呆症,刨去心情不好,把这些都刨去,真正给你利利索索的剩下的,武装自己和武装别人的时间其实没多少。于是乎你肯定就要选择了。

咱们主体的文化是报刊文化。什么叫报刊文化?欣赏报刊的水平,写作报刊的水平。报刊杂志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让人们了解社会和了解人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也容易使人没文化,或者是不追究文化。

我现在从清开始,清朝300年的统治史和民国史,看到49年。百年文学史吧。还有人物自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历史到中国历史,以及同时对位的历史人物和同时对位的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对位能让你横向地看历史,而不只是纵向地看历史。

我早就不看小说了,尤其是爱情小说。就是我大学毕业,随着第一次「伤痕文学」的结束。78年--81年。我就觉得这些东西已经不解渴了,或者是不太做梦了吧。所以愿意看一些历史,看一些分析的书,看一些回忆录啊,人物传啊。同时再看一些「边缘」书籍。比如说民国各行当,清朝的各行当。「乞丐集」呀,「小偷集」呀,什么叫「拆白党」啊,什么叫「放白鸽」呀,什么叫「一贯道」啊……整个纵观看这些东西。你再看到这样史书里头提到某一个词句的时候,啪,立刻就有形象,因为你看的「边缘」书籍多。因为有些史学书不可能给你解释一

些东西,给你解释「一贯道」的由来?不可能。所以我看的书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

我希望中国真正认识自己和尊重自己从尊重历史和文化开始。一战的时候,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出公文,总统号召:为免遭德国人的涂炭,各博物馆的油画散在民间,交给老百姓保存。大战结束之后,全部交回,一张不少,完好无损。非常了不起的民族!你跟咱们盗墓掘墓……让人怎么看?!当然这是个别的。可为什么就只有咱们这儿出现个别?典型代表了群体性没有?还是能够代表一些的。就像大家对于特权的理解一样。

某特殊人物上街啦,鸣锣开道,把一个要生小孩的人的车挤在一边,把老人的车挤在一边,把有各种事情的有几百万业务、几千万业务等着签合同的车挤到一边,叫别人都停止,他先过去。他先过去干吗呢?去看戏。大家深恶痛绝,汽车行进的过程就是人们骂的过程。反过来,我要坐那车上,就会有一种炫耀感,一种凌驾感,一种满足感。这就是咱们这个素质对特权的一种承受力。往往喊反对特权的人是没有特权的。一旦有了特权,他就不喊啦。有的人说明星这个那个,一旦他是明星了,就不说啦。这是国民素质问题,不是你我能解决的了的,也不是一篇文章和几句话就能说透的。

就跟咱们永远把教养和修养划等号,其实是错误的。有教养的人不一定有修养。教养的存在是一种教育,就是俗称的所谓的「家教」。这是律己的东西。修养本身是一种学问,修养是后天补充的。有些人很有修养,很有文化。可能是大学教授,博士,博士后,但没教养。这样的人有的是。有的人可能没什么文化,但是很有规矩,知分寸,就是咱们俗称的所谓「懂事儿的人」。

那天我还琢磨,这个圈里关键的问题就是有规矩没原则。容易产生的是「行规」,但是差了点原则性。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对和错的问题,是这个职业的一个特性。这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行业,不是能够简单概括的职业。感谢我的家人从小给了我还算良好的教育,使我长了一个还会思考的脑子。在这个行当里滚了28年,也没经历什么太大的风雨。还算有福气吧。平平顺顺。因为平平顺顺而显得坦坦荡荡。平顺往往容易坦荡。因为不平顺容易产生勇气,同时也容易产生卑鄙。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哲学思想。小偷为什么偷东西?可能生活困难。为

陈道明个性篇四
《陈道明演技浅析》

陈道明演技浅析(之一)

文 荞麦花开

小注:

本文可以看作《一个王朝的背影》及在下其他论陈专文的一个精粹版,计划分三次连载,力求尽可能全面地描摹陈道明演技上的独到之处。本文当然不单是在下之前文章的一个精粹版,其中也有在下近期的不少心得,我会尽量赶早把整个帖子贴出来。希望同道中人能够喜欢,也欢迎大家不吝跟帖,参与讨论。

正文:

陈道明电视作品极多,其角色力度之深,齐平姜文葛优李保田;而其戏路之开阔,角色跨度之大,更堪称国内第一,其角色之帝王将相、商人黑派、知识分子小老百姓……莫不各具特色且个个入木三分。限于篇幅,下文只略略分析一下其部分角色,以使读者对陈道明的演技特点有个初步了解:

一,剑走偏锋,独步中国——道具设置。

一般分析演技,可从台词、表情、肢体语言三项入手;与角色相关的道具设置,则多被看作是导演和场景、服装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本职;而道具设置则是陈道明表演上不类俗流的最大特色。

具体分析之前,先说点背景。陈道明这人金牛星座,个性很强,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来演戏,特别是对戏中与他角色相关的道具设置,有一种近乎癖好的投入。一般演员自然得不到这个本来属于导演的权力;而对于陈道明则不然。我举个例子:《中国式离婚》之中,陈道明的宋建平被某些医生认为是演出了外科医

生的神韵。其实,在王海鸰原著中,宋建平其实是个公务员,外科医生这个身份是陈道明后来要求编剧对剧本的改动,因为他觉得自己演外科医生可能会更加传神。不但如此,《中国式离婚》导演沈严,也是陈道明向总制片人朱质冰推荐的。该剧青年演员贾一平和左小青,也是因为陈道明的推荐才得以进入剧组的。我们一般的认识是导演决定演员,而这里,无疑是演员决定了编剧、决定了导演、决定了其他演员。所以有的朋友质疑,“陈道明注重道具设置”,他注重又能咋样?道具设置又不是你作为一个演员说了算的。事实是,不但道具设置是这个演员陈道明说了算,道具之外的一些东西,他同样可以说了算。这是他在中国电视圈内无人可比的地位决定了的:大陆的地方台卫视台,只要听说是陈道明的戏,就一定买,因为观众喜欢。他的单集片酬达13万,稳坐国内首席。新浪搞的一个收视号召力排行榜调查,他是进入前五的唯一的演员。所以制片商也只认他陈道明而不认某某导演,他的要求一一尽量满足。这就好比春晚咋都要上赵本山一样,不管心里烦不烦他,哪怕他耍大腕,因为观众卖他的帐,这就是演艺市场最硬的道理。

实例一,《长征》。《长征》中有个道具,蒋介石喝白开水的玻璃杯,贯穿全剧。读者应该注意到了。《长征》一开头,蒋介石在作战室布置“剿匪”任务时,右手拿演示棒,左手就是那个装着白开水的玻璃杯。这个并非是闲来一笔,蒋介石不喝酒不抽烟不饮茶,处处是军人行止,喝水只喝白开水。中国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拍到现在,蒋介石这个细节上的真实似乎是直到陈道明出演才有机会得以表现。

实例二,《康熙王朝》。

首先谈服装。这部戏的服装设计是扮演容妃的李建群,她也是该剧导演陈家

林的妻子。该剧中陈道明的龙袍就由她设计,陈在拍戏中对她设计的服装赞不绝口。但李建群本人的服装我觉得不算成功。特别是皇驾第二次亲征葛尔丹的时候,万军阵前,容妃一身白衣朝两军之间的蓝齐儿奔去,披头散发,像是身着孝服的女吊一样,哪像个皇贵妃?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李建群设计的龙袍,也有陈道明很大的意图在内。观康熙的着装,青年康熙平吴三桂时,龙装色调上偏淡,可以参照陈在《少年包青天》中八贤王之服饰。但八王的王装有些纹饰,富贵中显得儒雅;康熙单色的浅装则没有纹饰,显得是霸气之中的倜傥风流。中年康熙龙袍的主色是浓浓的大黄,显得特别高贵。特别是北巡盛京那一节,陈道明身着紧扎的棉衣龙袍,气度华美,举手投足之间从心所欲,华胄皇气浑然天成,令人心折。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印象最深的是看全剧片头序幕时,有个镜头是冰天雪地的大背景之中,康熙下轿,他缓缓撩开帘子——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身紧扎皇袍,大黄主色,黑丝镶边,康熙脸上浮出雍容自若的笑意。“那一刹那,我只觉得冰天雪地中,遍地的臣民卫护中,所有的气场全集中到他一人身上了!我完全被征服了!”可让一观众仅看到一个序幕镜头就被征服,各位是否觉得电视皇帝真的名不虚传?

到了下颌开始挂胡须之时,即收台之后,康熙高贵的长袍与褂子都是土色,因为人正由中年进入老年。到了晚年,须发大部花白,更是老年人常穿的暗蓝色和褐土色了。

再看其他道具。青年康熙平吴三桂一段,康熙手中有把折扇,往口中丢炒黄豆,就着茶壶嘴喝水——表现年轻帝王之血气未定、沉稳不足。中年皇帝收台一段,手中折扇没了,常捏的是两样东西:毛笔与书。在北巡盛京的车驾上,一路都在读书;接见臣子时,手中要么还在忙着龙飞凤舞,要么就还是书——中

华有史以来国学最好的皇帝就应该是这个行状,国事那么多,不抓紧空隙看书他哪有时间?这段就没有往嘴里丢炒黄豆的镜头了,因为人年长了嘛。中年人爱喝茶,自然是盖碗茶,再不像青年时候就着茶壶嘴享用了——气度更加沉稳了。晚年,有两个道具,一次是大阿哥来晋见,他正摆弄着各式弓箭器械;一次是蓝齐儿来京代表准格尔草原朝拜皇上,他正拿着放大镜在摆弄一个西洋钟什么的,听到女儿回来了,扔下两样东西蹒跚着就往外跑,极为可爱,可称老来逗。康熙武略惊人,西学也很好,没有这些细节,我们在短短五十集中,又从何尽量全面地认识到这位千古一帝呢?陈道明挖掘细节功夫之深之全面,确实让人惊叹。 实例三,《黑洞》。本剧最能体现陈道明道具设置上的功力。

先来看衣装。《黑洞》剧中聂明宇的衣装完全由他自己设计选择:各式黑色风衣是黑派人物的通用衣装,像周润发的小马哥和许文强,其风衣不扣扣子借以兜风那是飘逸潇洒,而聂明宇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正暗寓他那封闭阴郁的内心世界;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与暗室中总是身着深棕色的棉衣正是他无处不在的文革情结的表征之一;褪去外衣后的紧身高领毛衣或高档休闲棉衬衣又透露出他高级知识分子的儒雅和高干子弟的贵族气息。不知读者注意到否,《黑洞》中唯一一次出现浅色衣装,就是在办公室里王丽敏向他递交辞呈时他身穿那一件白色毛衣;那时聂明宇正因为将王丽敏招进公司而信心大增,王丽敏这时候的辞呈无疑让他的情绪由顶点降到了冰点,白色毛衣与他燥动的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式离婚》全剧中宋建平总是一件土色的外套,或黑色大衣,但只有偶尔一两次是那件白色风衣,这种色调很切合剧中宋建平压抑的生活状态)。

另外,不知大家注意到否,聂明宇喜欢穿皮靴,仔细看,是那种系带的黑色大头皮鞋,显然是军工产品,还有其立领式黑色风衣,跟原苏联那种立领式军大

衣款式相近,不知这算不算是聂明宇无所不在的军旅情结的又一个表征?

聂明宇的座车是一辆半旧的福特(他手下张峰小芮等都开大奔),聂明宇不喝酒不饮茶,全剧中另一个重要的道具是他手中常常提着的矿泉水瓶子(他用矿泉水下毒杀人,也用矿泉水了结了自己罪恶的一生)。这两个道具的重要性在于它们透露出了聂明宇性格的一个侧面——生活崇尚简单实用,去除奢华和不必要的物什;处事讲求简练干净,有那么一点洁癖的味道,像外科医生用手术刀杀人,干净利落,一刀致命。我的英语老师龚爱华有一次在课上曾说:“太爱整洁,太爱清理杂物之人必是寡情无情之人。”而这种洁癖表现在犯罪心理上就是,非常谨慎,为免除自身一点也许很小的隐患,毫不留情地铲除手下。如聂明宇指使张峰杀赵志刚一节,聂明宇冷静而不失严厉地“教导”张峰:“往往有时候,小事,也能坏了大事。”此时他正在浇花,语气冷静之中不乏冷酷,冷酷之中竟还捎带些许轻柔,实在令人毛骨悚然。据说陈道明在参演《黑洞》之前,专门看了三个月的犯罪心理学书籍。而周润发当年出演许文强一角,之前也专门花了几个月时间看旧上海的小说和记录,研究当时上海人的服饰和日常生活,故能有如此传神的表演。天赋加勤奋铸就成功,演员这行同样不例外。我们常慨叹现在的影视剧是快餐,影视艺人大多浮躁,能敬业投入的很少,港台大陆概莫能外,但似乎还没有观众想到竟有用心投入到如此程度的演员吧。

此外,陈道明自己设计了包括办公室与暗室在内的居室,用以更加深刻地揭示聂明宇黑白交织的内心。办公室里养着金鱼,种着花草,我们时不时可见他喂食金鱼与浇灌花草,阿三有次没敲门就气喘喘地冲进来,打扰了他喂食金鱼的闲情,聂明宇猛地暴喝一声,吓得阿三倒退三步——对人命视如草芥的杀人魔王,对这小小的生灵又为何如此温情?生与死这两个极端同时纠结于他的心灵,如同

陈道明个性篇五
《学会寂寞(陈道明)》

一个人应该

学会寂寞

资料来

自网络

„„„„

…… …… ……

…………

……

陈道明个性篇六
《陈道明语录》

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于是乎人们走进电影院,走进了剧场去看别人的爱情磨难来满足自己。

自:Club.ChinaRen.com

激情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形,当一个人满怀热情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动作就容易变形。当然激情是一个原始动力,之所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自:Club.ChinaRen.com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自:Club.ChinaRen.com

烦躁在哪儿?根源就是生活缺少目的性。人对事物、对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烦躁。这是很痛苦的,但这只是个现象。很多人生活缺乏目的性,不知道做什幺,所以就会烦躁。 自:Club.ChinaRen.com

低调不代表没调。我低调跟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就是说,有些人愿意轰轰烈烈地生活;有些人喜欢离群索居地生活,少一点社会,给自己多一点。我是属于后一者,能在家里呆着,绝不出门。我所谓的低调,主要是我感觉很多时候说出来的话都是废话,那还说他干嘛?不如闭嘴。有些问题回答起可能很无聊,我索性就不回答了。明摆着很明白的道理,不应该为此而嚼舌了,可是还在津津乐道,我觉得这就不对了。

自:Club.ChinaRen.com

人的一生废话居多。

自:Club.ChinaRen.com

工作是为了休息,休息是为了工作。我觉得,人活得简单一点才高级。

自:Club.ChinaRen.com

中国人的生存概念中永远摆不正做人与做事的关系。这个年代不需要好人,好人可以分到慈善机构去。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好人就是了,他有没有能力是第一衡量标准。

自:Club.ChinaRen.com

有的人成名之前谁都不是,成了名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自:Club.ChinaRen.com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自:Club.ChinaRen.com

最愉快的是假设,最痛苦的是实施,最无聊的是得到。

自:Club.ChinaRen.com

看得见红尘但没看破。起码能看得见红尘,但是没看破。能看见红尘当中的人们,真正看破红尘了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皈依佛门,要么就自杀。

自:Club.ChinaRen.com

中国人总是容易宽容弱者。

自:Club.ChinaRen.com

一个会患精神病的人,多半是善良的人;他们承受不了罪恶感的挤迫,反观真正的恶人,却有足够的抗压性,能说服自己,有承担罪恶的能力。

自:Club.ChinaRen.com

社会的约束实在是太多,小时侯我常想,如果能躺着上课该多好。躺着的人必定是睡着、死了吗?不是的,躺着的人,多数是思考的人。

自:Club.ChinaRen.com

其实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自:Club.ChinaRen.com

朋友,我就有骂他的责任,他也有骂我的责任。在事业上,感情上,人生上就有着互相的义务,每次见面都应该有收获,彼此对对方的存在感到一种愉快,而不是整天厮混在一起。 自:Club.ChinaRen.com

如果朋友遍天下,这样不好,说明别人了解你太多。

自:Club.ChinaRen.com

把我搁在人群里,我也能应付,但是注意,是『应付』这两个字。

自:Club.ChinaRen.com

在这个竞争的年代,每个人都在证实自己的价值,这点独处的美德显然荡然无存了,但我固执地认为独处是一种美德。

自:Club.ChinaRen.com

很多颁奖典礼我都不去,有多少掌声和笑脸是真诚的?

自:Club.ChinaRen.com

君子必须“伪”,否则他就不是君子,君子全是后天臆造的,每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

自:Club.ChinaRen.com

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议论他人。人家长我不议论,人家短我也不议论。我觉得演艺圈,是一个有规矩没原则的地方,少碰少受伤。

自:Club.ChinaRen.com

总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自:Club.ChinaRen.com

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 自:Club.ChinaRen.com

傲从何来?凭什幺傲?傲不是容易的,谦虚倒容易 —— 把腰弯下去就行了。什幺支撑着直直的腰呢?

自:Club.ChinaRen.com

”孤芳自赏“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 —— 因为要孤芳自赏,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至少,它还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自:Club.ChinaRen.com

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白鹿原》里那个打不弯腰的地主。最后只能是把腰打折了才能让他弯着,如果还没打折,就绝不肯弯。

自:Club.ChinaRen.com

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很优秀,没什么太大的劣根性。但是,我也很悲哀地承认,国人与国人之间,似乎恨多了一些,有时是莫名其妙的恨。这已经到了没事找事的地步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你不扫自家门前雪,那么别人家的瓦上霜,你看看也就够了,干嘛要拆了人家的瓦?

自:Club.ChinaRen.com

钱钟书那个年代的文化人没有把文化当商品,你必须尊重那段文化的性质。人家老先生给你

小一辈儿的面子,不要把这面子当成不要脸的事儿去做。你不能说拿着大旗当虎皮。(注:谈到在他家里的钱钟书一生唯一的录像。是陈道明当年拜访钱钟书的时候录下来的,而且许多年来一直也没有把它交给媒体。)

自:Club.ChinaRen.com

什么叫名人不好当?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当然不好当。比起一般老百姓,我觉得还是好当。 最不好当的地方恐怕就是税务问题了。恐怕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啊,容易叫人「枪打出头鸟」啊。

自:Club.ChinaRen.com

中国人喜欢磨砂,我们不是一个透明的民族。

自:Club.ChinaRen.com

我希望中国真正认识自己和尊重自己从尊重历史和文化开始。一战的时候,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出公文,总统号召:未免遭德国人的涂炭,各博物馆的油画散在民间,交给老百姓保存。大战结束之后,全部交回,一张不少,完好无损。非常了不起的民族!你跟咱们盗墓掘墓…… 让人怎么看?!当然这是个别的。可为么就只有咱们这儿出现个个别?典型代表了群体性没有?还是能够代表一些的。就像大家对于特权的理解一样。

自:Club.ChinaRen.com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一个象征,这就是文字。我想不清楚文字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简化。我不知道那些东西有什么罪过,难道古代留下的那些东西都是"糟粕"吗?我们这个国度有很多真正落后的地方没有被人注意,文字叫什么落后呢?甚至有人提倡中国文字汉语拼音化,把祖宗刨了呗。其实越先进,素质越高的国家,它的第一标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把自己的历史尊重起来。

自:Club.ChinaRen.com

男人打孩子,就像男人打女人一样的无能。

自:Club.ChinaRen.com

女人穿高跟鞋是投靠男人审美眼光的行为。现在我们解释为一种美,事实上女人那么辛苦的穿高跟鞋子就是为了讨好男人,“女为悦己者容”嘛。高跟鞋的存在是女性自卑心理的表现,女人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到了从属地位,放到了被选择被展示的位置。

自:Club.ChinaRen.com

男人挺累的,这种疲劳真是精神上的疲劳,他得圆自己爱的人的梦,爱自己的人的梦,圆上一辈的梦, 圆下一辈的梦……各种圆法儿。所以有时候什么都不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自:Club.ChinaRen.com

写自传?我这辈子都不会写。我这种所谓的名人,不值得记载。最大的存在,看演出的角色就可以了。至于鸡毛蒜皮、豆腐帐式的生活罗列,没有必要去记录。我觉得是浪费纸张,还是把纸用来传播文化吧。

自:Club.ChinaRen.com

韬光隐晦,这四个字是我的座右铭。

自:Club.ChinaRen.com

等我老了,拍不动戏的时候,就去给人弹琴听。

自:Club.ChinaRen.com

在高处立,着平处做,向阔处想,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自律,自洁,自爱,自省 —— 难啊,好自为之吧!

自:Club.ChinaRen.com

~~~~~~~~~~~~~~~~~~~~~~~~~~~~~~~~~~~~

自:Club.ChinaRen.com

陈道明的经典台词 -摘自《康熙王朝》

自:Club.ChinaRen.com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班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

自:Club.ChinaRen.com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自:Club.ChinaRen.com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自:Club.ChinaRen.com

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鏊拜;灭了鏊拜,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

自:Club.ChinaRen.com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

自:Club.ChinaRen.com

[ „正大光明‟ 匾升起]

自:Club.ChinaRen.com

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啊,身体力行又何其难?这四个字,是朕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哦,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陈道明个性篇七
《陈道明》

陈道明个性篇八
《陈道明的家》

陈道明的家-名人家居

关键字:陈道明的家

陈道明对这样一个空间是极为挑剔的,因此他对设计师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最终他选择了著名的设计师王开方。他们在1992年时已经相识,作为朋友,王开方深知陈道明的高要求,所以只是提了些建议以供参考。也许是因为王开方对他的了解,这些意见正中陈道明下怀,以致最后他希望王开方能帮自己实现一个最能贴近自我的生活空间。 在彼此的沟通中,陈道明对设计没有提任何具体的要求,只要最后能喜欢。然而这已经是最高的要求了,起先王开方觉得难度大,想拒绝,陈道明被誉为演艺圈中的“才子”,博古通今,并且有着很个性的自我,要让他满意谈何容易!但对于设计师来说,不断地挑战高难度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于是王开方又被深深地吸引了,要做就做得最好。

对于家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实现主人的想法,设计师应该是隐藏在最终结果的背后,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去整合主人模糊,甚至是零散的概念,最终完成的是一个完全适合主人秉性的空间。于是即使原先就是朋友,有过很多沟通,但在具体设计前,王开方和陈道明一直在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把握陈道明的生活方式,在透彻了解的同时,完成了王开方对自己的定位。接下去,设计师转而开始引导主人去丰富没有想到的细节,然后是不断的修改和整合。整个方案的制定显得有序而紧凑,所以当陈道明看到最后的方案时非常惊讶,因为设计师不仅贴合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做了更多的完善。

陈道明偏好对历史的研究,对中国古典的调子有着很深的迷恋,他希望生活在一个古色古香的环境中。王开方的设计呈现出了一个都市中的净土。

他选用了完全中式的装修,花梨木作为主要用料,木色本身的凝重感正好体现出一个40多岁成功男人的成熟感,这也和书架上、床头堆满的历史书籍,书桌上的古砚墨宝相得益彰,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重的东西难免给人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同时也为了避免可能会有的腐朽感,王开方又恰当地采用米色来调和整个氛围,使得生活的空间厚重但不凝滞。在这样的居室里,陈道明可以远离娱乐圈的浮躁和喧闹,独享宁静,潜心研究每个角色。以读书、书法、弹琴为乐的陈道明在此有了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长期的文化积累反映在他饰演的角色上,就是那种淡淡的文人气质,而这种气质塑造了一个个个性十足、层次丰富的角色。

也许因为王开方以前的专业是建筑,他将许多建筑学上的大概念也运用到了室内的设计上,因此他所营造的始终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走廊、客厅、书房、卧室完全是流动的,丝毫没有割裂的痕迹。

他拆了室内几乎所有能拆的墙,大空间中套着小空间:譬如通过高台和吊顶来压缩需要隐秘的环境,而将开放的环境做得宽敞而通透。这样不仅合理地利用了空间,而且巧妙地运用空间语言来营造氛围,使得设计尽显大气和灵动之美。

家,是个完整的概念。楼下的客厅、餐厅和厨房是除去个人空间外与家人分享的区域,共同的生活需要交流。所以设计师利用色彩和饰品让这里显得明朗、温馨、和谐。 经过三个月的打造,设计师终于塑造了一个令主人最为满意和欣赏的家。

陈道明个性篇九
《陈道明的简慢人生》

2015-01-20每周一本好书

他是个与众不同的演员,在显示着某种人生时,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让个人浮泛在欣赏者的意识上,以致妨碍他们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

他用冷静犀利的目光洞察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他用平静恬淡的心来应对俗世中的纷纷扰扰;他用从容高尚的人格开掘出名利场上的一方净土;他用理性睿智的头脑判断那亦真亦假的是是非非。

这就是他的真实、他的无伪、他的坦然、他的自在,人过中年,依旧简约的生活!

心寻“慢生活”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陈道明深知“韬光隐晦”、“适度为宜”之道,步入中年后,开始选择“慢生活”,尽可能少拍戏。每拍完一部大戏,都要主动歇上一年到两年。他更换住处,摘掉座机,关掉手机,深居简出。

陈道明认为,小车不倒可以慢慢推,若耗尽全身气力快推,反而容易倒下。凡事心稳,才是根本;心乱,则一切皆乱。留住自我、本我、真我,不被名与利所裹挟,尽可能放慢工作节奏,是如今看来最好的生活方式。

道同“艺生活”

陈道明一直认为,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他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曾有人说陈道明是演员里弹钢琴最好的。有休息时间就会沉浸在自己的琴音袅袅里,忘我不知今夕何夕……

陈道明书法写得好,进入中年,陈道明又无师自通地迷上了画画,都是休养生息的艺术。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自己多年拍戏到

过的地方,挥笔泼墨画起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书画不分家。

陈道明最大的梦想是写杂文。“在阴雨的日子里,我愿意一个人写东西。想写杂文,但很难。要有一个环境和心境,先要把心洗干净,无杂念,看着窗外飘着雪,身上披着棉袄,身后一盏纸糊灯罩的灯,一支烟燃着,但不吸,手里一支沉甸甸的笔,写一句,思三思,踱五步,方可出杂文。”

对于棋艺,陈道明同样是行家里手。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到军棋、跳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华容道棋,他无所不会,无所不精。与别的棋迷迥然不同,陈道明只喜欢与自己下棋。“人生如下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陈道明有一枚“丹青不知老将至”印章,“弹琴、画画、书法和读书能够健脑、修心,让我沉浸在闲情逸致中,是保持一颗年轻不老的心,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收获一种„不随岁月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感觉。”

陈道明饱读史书、鲁迅杂文,让自己保持冷漠、孤傲、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成为百毒不侵“不往热闹人群里走的人”,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越活越年轻也就这么容易。

活出“简生活”

多年来,陈道明不沾烟酒牌。很少参加饭局,从不光顾酒吧,除了拍戏,基本是一个宅男。圈内朋友戏称,只有地震才能把他震下楼来。

陈道明家从未请过保姆,他包揽了几乎所有家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男人宅在家里不能变成大懒虫一个。”闲暇,陈道明喜欢嗅一嗅收藏的烟斗,坐在窗前老式木椅上,看楼下芸芸众生。默念“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有朋友会问:他在家都干嘛?陈道明说什么都没干,发呆。在他看来,发呆是最放松的事。尝试把自己脑袋放空,哪怕只有几分钟,其实就挺幸福的。他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曾经在序言中写道:“世间万物由简至繁走到今天,该由繁至简了。”

“包容之中,而懂得有所取舍;默契之间,让身心放归自由。”生活上的极简之道,宠辱不惊的心境,何尝不是陈道明一种睿智而高明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方式呢!

社会走得太深,你就会焦虑。能对生活多控制一点,焦虑就会少一点。也许寻找之路会有些漫长,但只要跟随自己的心,你也会找到属于你的生活方向!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陈道明个性》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侯佩岑赞陈道明 陈道明跨年弹钢琴 陈道明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陈道明个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陈道明个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76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