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

2016-01-15 09:48: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一《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辩论科举制的利弊》,希望能帮助到你。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一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

南充师范学校 李长江

一、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其以"怀牒自投"为主要特征,以试艺好坏为取弃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选士、贡士的办法。但是,作为封建皇朝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担任官吏的一种制度,是在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西汉政府是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基本制度。魏晋时又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存人才,选 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主难以出仕从政,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隋文帝时取消了"九品中正制",设立"秀才科",考试成绩优秀者 称之为"秀才",可任用为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设进士科,士人可通过地方官推存参加考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对人才选拔就由荐举制一变而为考试制,这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则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

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 。第一,科举制比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汉代偶而行之的"举孝廉"之类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 ",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统治工具,历代都作为必修课、必考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第四,各级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而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先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

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在"公荐"这一旧制中,假设荐主确是出于公心,以推荐人才为已任,唯才是举,不循私情,以补考试之不足,本是一件好事,宋朝皇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罢公荐,取缔座主与门生关系,其实质正如收军权、政权、财权一样,不过是为了将选人用人之权力一并收回到皇帝手中,不使臣下有染指余地而已。在现代高考制度中,实行的大学生"保送"制度,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时利于中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最终取消了门第限制,逐步扩大了取士范围。科举应试范围的扩大,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带动,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范围已不限于地主阶级,城镇一部分商人和少数富裕农民也有了一定的文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的途径,主要靠科举,科举制遂成为读书和做官之间的中介,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基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实行高考制度 来选拔人才,除对教育带来积极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二
《科举制的弊立论》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向我们陈述了科举制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我们想请大家思一个问题,这些优点真的能大于科举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吗?其实我们今天讨论这个利弊比较辩题的真正意义,在于古代科举制对古代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面临它所产生的影响带有利与弊,我们是应该认为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此我方今天的观点就是科举制是弊大于利的。而我们判断的依据则是科举制在一千多年前的发展中给中国古代带来的利弊比较,而不能只是空谈科举制的利弊,因为脱离现实依据的分析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向大家论述科举制弊大于利: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科举制度是强化封建专制独裁的工具

虽然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选拔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了长期的稳定,但是也因其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自身的缺陷,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弊端。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学为基础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日益成为一种障碍。科举制度是强化封建专制独裁的工具在宋代,每次科考均以几倍、十几倍于唐代的规模大量取士,凡被录取者都要授官,结果是封建官僚机构日趋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随着科举制的成熟与发展,读书做官的思想日益凝固化,相伴而生的官本位现象也日趋严重。中国古代社会从先进变落后、从文明变愚昧,与此关系甚大。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最终被封建保守派用来抵制思想进步,反对社会变革,成为社会进步的一大障碍。而在当时科举制横流的社会里,请问在座的各位科举制真的好吗?

二、科举制度与学术发展——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代,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非常刻板僵化的文体,限定论题、格式等,被鲁迅先生讽刺为“原是蠢笨的产物”。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考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能熟读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使得天下千万学子都把精力放在学做八股文上,学问由此而衰败,学风也由此而变坏,社会的学术思维创新的环境也因此走到了黑暗的极致。这使得人们即便有了新的思想和创见,也无力或无法彰显于世。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将许多知识分子的精力与研究都束缚在

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种反对独创,只尊孔孟朱程理学的做法,极大地抑制了读书人的创新精神,甚至到今天还有影响。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 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样限制人们思想的制度真的值得大家推广吗?使得中国不再向前发展的科举制,再一次请问科举制的利真的大于弊吗?

三、科举制度与人才培养——导致人才知识结构有缺陷

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由于考试只限于经书的内容,只注重经义的解释,使得考生脱离实际而专注于那种空疏之学,知识面越来越窄。对此一些西方传教士看得很清楚。英国传教士韦廉臣认为:中国士人在科举的指挥棒下,“谬于一偏之见,而不能达观,拾五经之糟粕,拘八股为文章,而于天文、地理、算学、化学、重学⋯.置诸不论不议之列”。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嘉温批评那些所谓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用西方的观点看,获得以上学位所需要的知识是贫乏而有限的。在我们英国学生的眼里简直少得可怜”。

其次,科举制度下考试内容狭窄单一的弊端,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科举考试在内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学排除在外,这使得资本主义“分权时代”到来、相应的“分科之学”(西方科学的基本特征)开始主导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时候,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却无法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西方,科举制或许是难辞其咎的。这样造成中国落后的科举制真的有大家所想的那么好吗?发展科举制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综上所述,我方从科举制强化封建专制独裁,抑制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导致人才知识结构有缺陷三方面论述了科举制弊大于利。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三
《科举制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石兴刚

[论文摘要]中国隋唐时代兴起的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最高成就,不仅为其后的封建社会各朝代提供了蓝本和基础,亦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摹本。虽然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他和许多事物的产生一样有着双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利弊分析,客观的阐明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我们当今选拔人才制度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科举 制度 利处 意义

The examination system pros and cons

Shi Xinggang

Abstract:China sui tang era ris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s the feudal system of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highest achievement, not only for subsequent feudal dynasties provides blueprint and foundation, also become the copy western civilian system. Alth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created centralized need, is selected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has its produce and the necessity of its positive side, but he and many things have two-sidedness, produce the sam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mperial system produces the pros and cons, objective illuminat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history of effects, and we analyzed our now education should we learn things.

Keywords:The imperial; System; The place; meaning

前言

科举制一方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当时是最有权威的测试,也使得平民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是九品中正制的进步,使中国有贵族统治阶级变为地主(庶族)统治阶级,总之,科举制出现问题是在宋代以后,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自由,在后期消极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奴隶社会,居于主流的人事行政模式是世卿世禄制。这一制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中选拔国家官吏,职官世代承袭。此外还存在着由官员作为举荐人的“乡举里选制”,即官员根据乡间民间的言论,向君主推荐德才贤能之士,但是在人才的选拔上并没有多大比重。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下,有奴隶社会发展而来的任人唯亲的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等级森严

的封建制度,大多数统治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到两汉时期,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察举,就是根据皇帝诏令规定的科目,由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向国家推荐人才。举荐的科目有廉科、茂才(秀才)科、文学科、有道科、明经科、明法科等。这些科目所代表的都是由官方正式赋予的功名,一旦取得这些功名,则可以出职任官。征辟,即征诏和辟除。征诏是由皇帝下诏荐举贤良方正者委以官职,辟除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吏可以自行聘请人员佐助自己任职治事。此外,察举征辟制还包括中央举办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形式,汉武帝时设立了通过“岁试”授予中第者以官职的考任官职制度。在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察举征辟制的出现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极其有限的,它并没有改变行政官员的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因此,任职中的任人唯亲局面并没有完全被打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形成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社会条件。

(二)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兴起

隋文帝初创科举制,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地方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九品以上官吏全由中央任免。隋文帝初创立科举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种定期、分科的考试任职制度,在隋代虽然已经有了众多的考试科目,但是考试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短暂的隋代并未使科举制度真正兴起。只有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隋朝的科举制只是为唐朝科举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唐高宗时期,对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度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度才真正兴起。由此,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基本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发展与终结

先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科举制以改革的名义发生了部分变化,废除了八股文这种文体,采用策论考试,同时增加经济特科,注入了全新的考试内容。戊戌政变以后,所有这些改革内容宣布取消,科举暂时又回到了原来状态。新政时期,科举改革再次提上日程,先是在在1901年开始经济特科考试,同年再次宣布废除八股考试。1903年张之洞等提出递减科举,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渐废除科举。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立即停止科举的建议被批准,科举制终于寿终正寝。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二、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但就其所体现的历史作用于社会价值来讲,它同样有着利处与弊端,具体分析如下: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

1.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科举制度之下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

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经济管理的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云南、贵州,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单独自学,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科举制不仅改善用人制度,还所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并被皇帝笼络、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社会、国家繁荣安定,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使出身卑微而又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去做官,获得利益;使人读书之风盛行,促使社会形成努力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促进刺激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有利后来唐诗的繁荣,促进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缓解了不少社会矛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朝为田舍郎”可能“暮登天子堂”,这种将相本无种、茅屋出公卿的官员选任办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考试选才的公平客观性又可以排除人情关系对官员任用的困扰,进而借鉴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2.对世界的影响。中国考试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在中国考试史上,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是指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除了被东亚国家所效法以外,科举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更主要体现在被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有资料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二)科举考试的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公开性,权威性,已被社会所认可。于是,为了考取“功名”苦熬一生。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合规范程式而被排斥,未被录取,像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应科举,一直考到

七十岁,还未考取举人。即便是从隋唐时代本身的行政体系来说,科举制度的价值也是有限的。科举制度仅仅是单纯的任职资格考试,它并不包括官员任职的全部过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科举制度就会受到与之配套的官吏的教育、监督、铨选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与这些制度一样,它们作为一个系统,要受到封建国家政治体系的总体要求。这样,科举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发展的要求,反倒使行政体系陷入了更深的问题漩涡,因而不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如何从形式上完善它,科举制度终究难免被废除的命运。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点:

1、科举制度没有真正解决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矛盾,反而使其更严重。第一,科举制度表面上使得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下任人唯亲得到抑制,并确立了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选拔原则,但是,在君主专制的加强中,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封建君主选拔人才、控制臣属的工具,即便最后出职为官,实际上也是来源于君主的恩赐。第二,考试的标准和方法由君主定,并不客观公正。即便在科举考试方法多样的唐代,批评科举考试方法的也连篇累牍。第三,唐代科举制度录取名额极少,并不能完全弥补选拔官员的缺口。在唐代,一年明经与进士及第者不过区区百人,但是每年以荫袭等其他非科举方式任命的官员,多于“正途”几十倍。这样,地方士族的任人唯亲,就转变为君主的任人唯亲,君主为选拔行政人才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最终并不能实现任人唯贤。

2、科举制度不可能真正提高整个行政体系的效率。科举制度给行政体系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可能,但是由于其背后的政治体系运行的规则,使得其不可能真正提高行政效率。唐代的中央组织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在这一制度下,行政决策、行政审核和行政执行被人为地分交“三省”和“六部”来解决。这并不是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也不是行政体系内部按照社会管理的职能而进行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是为了君主巩固皇权,确保君主控制整个行政体系。这就使得行政效率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另外,科举制度造成了行政体系的矛盾和分化,更加不利于行政体系提高效率。科举制度有限的名额下,形成了所谓“座主”(考官)与门生(中第者)的特殊关系,造成了行政体系内部的“党争”和派系争斗的潜在诱因。

3、科举制度造成了整个行政体系职业素养的降低。如前所述,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并不一定就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贤人,而只是君主驯服的工具。科举制度所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与行政官员的业务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在后来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经过一次次的统一和筛选日益僵化,越来越成为对知识分子阶层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而无助于对行政体系的“后备军”进行业务培训。靠背诵经典起家的行政官吏,在处理行政事务时只会陷入“朝廷旧章,昧而未知”的窘境,于是出现了其胥吏、师爷实际处理行政事务的“胥吏现象”、“师爷现象”。在职业道德素质上,儒家经典确实有助于知识分子阶层在学习它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但这种价值观念的实现首先是要进入仕途,成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员。对“官”的追求,使得行政官员并不会按照当时的职业道德“忠

君”,而是在时局恶化之时持禄保位,置朝廷安危于不顾。知识分子阶层按照这一目的建立的职业价值标准,也自然是脆弱的。

4、导致行政思想体系僵化。科举制度的兴起为行政体系带来一定活力的同时,也禁锢了行政体系的思想,为行政体系趋于保守埋下了伏笔。在清代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候,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行政体系必然是与之相适应的和同步的,这就使整个社会中的贤良人才难以跻身到行政体系之中,以至于行政体系更加趋于保守和封闭,失去自我革新的机会。

三、 对科举制度对当代选拔人才制度完善的启示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从对科举制度的思考中引起对当代选拔人才制度完善的思考。

(一) 对完善高考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数年有着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部分,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才,对知识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今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在制度上有着同样的缺陷,那就是只要求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掌握,从而把许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拒之门外,所以,我猛的高考制度需要从科举制度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人才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考虑到人才选拔系统之中,从而保证人才市场活水长流,避免死水一滩的现状。

(二) 对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我们现在实行一种公务员制度,这是一种专门选官形式。这是一种纯粹的考试形式,几乎不涉及任何思想性。公务员考试考察的内容,几乎是实践性的或具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四
《科举制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隋朝的科举,初设明经、进士、秀才三科。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更加发展完备,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策、道举、童子八科。

由于科举制的促进,形成了全社会的读书热,作父母的总要千方百计让子弟入塾读书,带来了国家的长期稳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其核心思想“仁”和“礼”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中,使人们恪守社会阶级秩序。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出了国之栋梁,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矫正了之前的世卿世禄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科举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从唐至清,科举制度一直是促进社会下层士人向上层,这样使饱学儒家经典的士子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来自社会下层,更了解民间疾苦和吏治利弊得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统治与文化普及功能,科举考试重八股文,而八股文题则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来命题的,最高封建统治者以此使广大士子习诵儒家经典,借以化民成俗。且参加科举的人,即使落榜留在民间的,也可起到在民间普及儒家文化的作用。

此外,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古代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也丰富着中国文化。科举制度是为选拔官员而设立,这种选官模式,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淡化了世族的影响,确实使大批知识分子进入到国家统治机构中来,拓宽了政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从私人角度来看,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科举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独裁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叫人获取功名利禄。而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考试内容局限,形式死板,一个人的才智往往不能得到发挥,人的灵气和才思会完全被淹没,忽略了自然科学,科举只考儒学,导致了考生对地理、天文、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忽略甚至摒弃,这也是我国到清末时期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科举考试滋生腐败,有些考生为了能进士及第,沦为科举的奴隶,而一些考官为了谋取私利,往往会有行贿舞弊的现象。也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科举考试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一旦及第就会被授予官职,晋身于统治阶级,尤其是平民百姓极度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正所谓“入而优则仕”,参加科举的人,大都是冲着功名利禄而去。

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而八股取士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使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思想上创新。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另外由于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和荣誉,因此会有贫士高中后抛妻弃子的家庭惨剧,如:陈世美。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最终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于是就有了范进、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就科举制度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的目的。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五
《试析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2007年第4期(总第46期)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JOURNALOFHUN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No14,2007GeneralNo146

文章编号:1009-3605(2007)04-0098-02

试析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朱美丽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科举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产生对我国历史

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利弊,,对目前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建设以及廉政建设形成一些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合理之处;弊端;启示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科举使官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精英的循环。“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科举时代文化精英流向官场的真实写照。王德昭先生认为:“科举制度确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存在,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

(二)有利于巩固、稳定王朝的统治

科举制度在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参加政权的道路的同时,也在民间为历代王朝造就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士绅阶级,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群众基础。并且,科举考试制度还可以把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威,巩固了封建统治。

(三)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了一定的“廉政效应”

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他们了解民间疾苦,了解吏治的利弊得失,在施政时能更多的考虑人民的利益,能够化解很大一部分社会紧张和对抗,并且因为官员来自下层,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减轻腐化、抑制腐败,形成廉政。

(四)科举考试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这就使社会的文化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近代以前最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而且,科举考试比较重视文化,考试中要求写作诗赋文章,因而举国上下无数考生便要长久地投入到诗赋文章的训练之中,这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文学的发展,更使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一、科举制度概述

、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1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源头: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设立进士科,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起始。

(二)确立:唐朝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三)改革、发展:北宋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程序严格,税目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王安石变法时,进一步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四)完备:明清沿袭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并将其增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并只设进士一科,形成了完备的科举制度。

(五)没落与废除:由于只在“四书五经”内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案文体为“八股文”,使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从戊戌变法诏令中明确废除八股开始,科举开始没落,1905年,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二、科举制度的合理之处

(一)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收稿日期:2007-05-16

作者简介:朱美丽,女,山东临沂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务管理。

98

三、科举制度的弊端

(一)考试内容与社会生产的完全脱节和科技创新精神

的严重扼杀

特别到明代以后,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新科学、新文化的发展。当欧洲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时候,中国朝廷因循守旧,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历史的机遇,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导致了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二)形式内容的僵化滞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明清以来,科举考试制度逐步走向了僵化。科举考试从形式到内容均有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研作范本上,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

(三)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考试对学校和应试者的影响是巨大的,科举既成了教育的手段,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为了能够中试,因应付考试而导致的浮薄学风非常明显。其支配了学校教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以及多层次地选拔考试、法,,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这些也都能给我们现行的制度带来一些启示。

四、启示

(一)对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

1.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考试的控制能力

科举制度中很好的一点,就是政府对考试的严格控制,这更能体现公平。为了更好地体现考试中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绝对控制能力,而全国性的考试必须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威,尽可能地杜绝考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考试文风实用化与朴实化

考试要求事先向考生公布,文风注重经世致用和朴实尔雅,使那些学无本源、浮华不实的应试者无中试之望,使考试真正作为指挥棒而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发挥积极作用,以尽可能地遏制猜题之风的蔓延和杜绝机械记忆者的侥幸中试。

3.考试制度法制化

科举制在立法保护、连续稳定性这一点上,至今也很有借鉴价值。科举制的整个考试运作过程和机构设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除了皇帝,级别再高的无关官员也无权过问。我们今天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

4.考试监督机制民主化

历代王朝对科举舞弊的防范非常严厉,对舞弊案处置更是血淋淋的。但是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明清科场防范最严,舞弊之风却最盛。可见光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5.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

考试部门不能成为其他机构的附庸机构,应该保证考试机构的独立性,不受到个人与其他组织的影响,以保证考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合理选出国家的栋梁人才。

6.建立严格的考试程序

科举制度有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担任国家公职不再以出身门第为选择的标准,公开报名应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经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者,便可按考试成绩授予不同的官职。这套严格的程序保证了科举的平等性,这对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7.增强公开性

科举制下,整个选拔的程序都公开,不保密,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公开性较差,应加强其公开性,将录用标准、过程、范围等重要信息公开,将更为平等。

(二)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1.在人才考评上注重德的分量目前的公务员虽也有的考察,但主要是死记硬,“。唐朝,魏征曾向太宗李:,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唯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认为任官标准应该是“才行俱兼”,特别强调了官员德行的重要性。他用了“审访”一词,即必须认真访查其平日的行为。这些都值得在建立公务员考评制度时学习延续。

2.平民参政

科举制度对于廉政建设有一个非常好的影响方面就是,它选出来的很多官员来自民间,没有特权背景,在贪污方面就不能那么肆无忌惮,这给我们的廉政建设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改变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加平民参政的数量,因为平民的特殊属性及其特殊的性格烙印,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M].紫禁城出版社,1988.[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M].北京:中华书

局,1984.

[3]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

人民出版社,2002.

[4]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J].西北师大

学报,2005,(1).

[5]黄鸿鸿.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J].闽江学院学报,

2002,(10).

[6]应书增.从科举考试的兴衰审视现代的考试[J].中国考

试.2005,(1).

[7]王宜鹏,夏如波.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和现代意义[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0).

[8]林雅.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

[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12).

责任编辑:孟毅辉

99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六
《科举制利弊分析》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七
《科举制的利弊与高考制度的改革》

汉代开始采用选举制。地方官员拔选出一批人才,呈送到中央,与近代由群众推选的选举意义大不相同。 古代选举制,王氏家族选举李氏家族子弟到中央作官,李族又推选王氏族的子弟作为回报。众多势家大族之间长期互相推举,互相支持、互相利用,豪门大族结成政治集团,“门阀士族”由此形成。南北朝的王谢两大士族,互相援引,从东汉经三国魏晋南北朝,形成盘根错节势力集团。汉末三国时河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并不是他们袁家子弟才学过人,而是凭借他们世代形成的士族集团势力。

从汉到南北朝,几百年间,门阀士族拥有强大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势力,致使南北朝长期不能统一。历史发展需要统一,人民生活需要安定、温饱,不需要战争。隋唐顺应这一形势,统一了南北朝,并使之进一步巩固。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是历史的趋势,百姓的愿望。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王朝更替十分频繁,朝代是短命的,但门阀士族却安然无恙。中央统一政权为了培养选拔为中央政府服务的官员,必须找一条选拔培养人才的途径,建立一种新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科举制,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经济管理的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

⑴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云南、贵州,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

⑵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

⑶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单独自学,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

⑷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

这制度后来传到外国,世界上普遍认为英国“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移植过去的。

科举制度的公开性,权威性,已被社会所认可。于是,为了考取“功名”苦熬一生。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合规范程式而被排斥,未被录取,像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应科举,一直考到七十岁,还未考取举人。

科举经历了好几百年,推行了八股考试办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的缺点明显。因为八股文考试题目出自《四书》,《四书》的字句就是那样多,三年一考,从明朝规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应试者不准有自己的独立的新解释。几百年的考试,差不多把《四书》的句子都出遍了,于是想出了截取上句的末句,下句的首句一些不成句子的题,称为“截搭题”。《红楼梦》第81回讲到贾宝玉第二次入家塾读书,老师出应试科举三道题,其中一个题目为“则归墨”,这是《孟子》中“今天下之言不归易则归墨”一句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今天下之言”,“则归墨”是下半句,题目就不通,偏要教应考者“代圣贤立言”写出有条理、讲出道理来的文章,岂不荒唐!吕留良曾写过一篇《真进士歌颂黄九烟》指斥明朝三百年来科举取士的弊端:

“……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尽作蝼死,人言蝼可怜虫,吾言凶恶过虎兕,谨具江山再拜上,崇祯夫妇伴缄贶。

[自注:崇祯末,有人书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人,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拜。亦愤时嫉俗之言也,贴于朝堂]”

八股文取士的弊病在于政府规定“代圣贤立言”上,把应试者的思想禁锢死了。八股文有罪过,科举制度不能负责。

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但科举的影响并未从此消失,对它的是非得失,许多评论失之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如何评价它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

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推荐的标准是门第高贵,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

经世致用含华咀英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读书人不敢谈经世致用的时间是不长的,因此,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科举考试,也大都不是脱离实际的。

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的那一科,考试题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后几句说:“天变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习浮,国计殚而兵力弱,荷泽未靖,边备孔棘,岂道不足以御世欤?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欤?”题目毫不隐讳地指出了国家的严重情况,要士子们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清光绪壬寅科(1902年)福建乡试(考举人),主考官是闽浙总督许应骙。这次出了三个题目:《汉唐宋开国用人论》、《勾践焦思尝胆论》、《子贡使外国论》。第一个题目评论历史,有古为今用的意义。第二个题目很有现实意义,当时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中国一败涂地,惨遭割地赔款的屈辱,提倡发扬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誓雪国耻,这和形势结合得多么紧密。第三个题目很有趣,也很高明。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善于理财会做生意的,汉朝为什么不能派像子贡这样的人到匈奴做生意,进行经济交流使双方都有利,求得边境的长期安宁。接下来的会试(考进士),因为北京的贡院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还没有修好,便改在开封举行。大总裁盛宣怀出了个题目《论铁路收归国有》。这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后来还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之

一。 中国的科举,历来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的。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是讲经世致用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论语》,如果《论语》没有经世致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说法。儒家学说是经过不断改造的,每次改造都与当时的思想政治相联系,因此说儒家学说和经世致用脱节,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不敢评论时政,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一旦文网松懈,情况就变了,道光年间,经世致用的呼声高入云霄,因而出现了像龚自珍、魏源这样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思想家。

选拔精英机制完善

像李白、杜甫这样的旷世奇才,都没有考中进士,因而有人认为科举并不公正。其实,在我国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目的是让读书人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分配他们做各级官吏,实现学而优则仕原则的精英选拔机制。

首先,科举的录取率很低,除恩科而外,正科三年一次,每省乡试只取一二百人,全国的会试取三百多人,绝大多数人是要落榜的,这样的录取率,怎能做到像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其次,有人兴趣在于走“终南捷径”,不愿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科举的路。第三,科举选拔的是做官的人才,不是培养诗人。当然,诗人文学家符合科举选拔人才条件的,也能够入选。唐宋八大家中,除苏洵以外,其他七人全是进士出身。总的来说,科举一般是公正的,但不可能完全公正。

科举从隋唐起直到清末,实行一千多年,各种制度都比较完善。比如进入考场,要经过严格的搜查,搜身而外,用具(笔墨砚)也要检查,带进去的午餐干粮都要切开来看看,要夹带进入号房是很难的。收买考官也不容易,每次考试,一位主考三四位同考,只要遇到一个刚正不阿不要钱的,把你揭发出去,就要被判重罪。而且考试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称为“闱墨”,还要刊刻印书,卖给参加考试的人做范文。《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文章不太像样,拿不出手,刊刻出来更会惹祸。朝廷对科场作弊都用重典,

被处以极刑的屡见不鲜。咸丰年间大学士柏俊就因科场作弊被腰斩。鲁迅的前辈也因涉及科场案弄得倾家荡产,身陷囹圄。因此除偶尔有人铤而走险外,人们大都不敢以身试法,考试作弊的现象实属少见。 科举考中的状元以及进士、举人等,在社会上大都是一时俊彦,颇能干出一番事业。清朝260多年中,举行殿试112次,中状元的有112人,其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乾隆庚辰科状元毕沅,除官至湖广总督而外,经、史、文字学、金石学造诣都很深,并且主持编纂《续资治通鉴》220卷。咸丰丙辰状元翁同龢,官至军机大臣、尚书,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戊戌变法时坚决支持光绪皇帝,以致被慈禧太后革职,其胆识为时人称赞和景仰。毛泽东说过,谈到中国的现代工业,不能忘记四个人。这四个人中有一个叫张謇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此人就是光绪甲午科的状元。中状元也有靠运气的,光绪癸卯科殿试时,适值慈禧太后70大寿,进士王寿彭名字吉利(古代传说中彭祖寿高八百岁),因而中状元。乾隆甲辰、丁未、庚戌三科,屈居榜眼的王鸣盛、孙星衍、洪亮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学问家,而状元则不太出色,有人讥讽考官有眼无珠,说三个状元都是撞上了大运,但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科举中最大的不公正是对生员的出身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上辈或本人要过饭,可以参加科举并中状元,如宋朝的吕蒙正和明朝的范际昌;可是有的职业却被视为“贱业”,如剃头的和唱戏的,子孙不能参加科考,这是毫无道理的规定,是科举制度中严重的不公正。

废除科举兴利除弊

科举制度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唐宋时代,限制还没有那么多。明清以后,解释儒家经典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明清两朝还规定,科举考试的文体为八股文,这种死板僵化的文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更为严重,这两项颇为世人所诟病。

科举制度最致命的弱点,是清朝中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些新式企业,如招商局、电报局等。这些企业是要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的,出身于科举的举人秀才对这些东西十分陌生,无法胜任工作。西方的学校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它们有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门学科齐全,这显然比我们的科举制度优越。如果我们还是八股取士、策论取士,新的人才从何而来?再说,西学东渐之后,各门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知识分子茫然无知,还在整天子曰诗云,如何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国的有识之士抨击科举,提出“废科举,兴学堂”,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已付诸实践。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后来各省也陆续创办了新式学堂。在这种情况下,1905年正式废止科举,由学校取而代之,就是顺理成章、势所必然的了。至此,科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法律史博士生沈大明:中国的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利与弊

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

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李国荣:科举制度在华夏大地绵延了十三个世纪之久,这自然有它赖以存在的道理。首先,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否定特权制度,是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科举制度

本身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千百年里争来议去,在朝廷选官国家用人这个万民关注的问题上,除了科举,终究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能够替代它。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次,科举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第三,科举制度确实为历代的封建王朝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就为用科举这张无形的网收罗了四海英才而沾沾自喜,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在唐朝,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大多是由进士出身的,其中像张九龄、陈子昂、刘知几、颜真卿、王维、裴度、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柳公权、李商隐、杜牧等等,都是千古称颂的奇才。两宋时期的状元共有118人,其中正史有传者就有55人,这中间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爱国作家张孝祥,著名学者陈亮,还有堪称朝中栋梁的吕蒙正、蔡齐、王曾、吴潜,以及清廉正直政绩颇佳的张观、贾黯等人,可谓群星璀璨,名臣贤相辈出。明清时期的张居正、唐伯虎、汤显祖、李光地、纪晓岚、林则徐、翁同龢、张謇等等,这些建立了不朽功业的历史名人,也都是科甲出身。当然,金榜题名者也有不少无所作为的,而名落孙山者也有业绩斐然的,这也是不足为奇的。总体来讲,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读书人,有的入仕参政,通过科场走向官场,成为维持和支撑国家机器的栋梁,更多的则仍滞留于社会中下层,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这些人都可称得上是国家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第四,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在近代西方人的眼中,落后的大清国度里,除了男人的辫子,女人的小脚,就是满大街吸食鸦片的烟鬼,而只有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让他们打心底里折服惊叹,甚至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中国的周边国家,高丽(今朝鲜)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全盘搬了过去,也实行糊名、誊录等一套做法;安南(今越南)同样仿照中国进行科考,而且也用八股文,越共领袖胡志明的父亲就曾考中了进士。欧美各国在近代推行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一学位等级体系,恰是中国科举制中所实行的秀才、举人、进士那套三级科考取士的做法。孙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并设想以此来改造中国的官吏体系,但孙中山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记者:在科举废除百年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回过头来,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一充满着是是非非的特殊制度呢?科举文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有哪些启迪?

李国荣:今天,我们对科举制度是非功过的认识和解读,恐怕也要更全面一些,再客观一些。不能盲人摸象,不能仅仅限于管窥,更不能戴上有色眼镜来激扬文字。

历史地说,从隋唐到两宋,科举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对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若说科举对历史起了窒碍作用,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事。这个时期,西方已经出现近代科学,而贡院高墙内的科举仍在《四书》《五经》的小圈圈里打转转,单一的科举考试科目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呆板的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时的科举已渐渐远离了近代世界迅猛发

展的大潮,正如李光耀所言,科举“使过去帝制的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在新旧文化撞击交替的历史契机,科举制抱残守缺最终走上了绝路,成为封建制的陪葬。

说到科举文化对我们今天社会的启迪,我想说三点:一是,科举制已退幕百年,我们需要的是,把科举考试制度放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加以理智地考察,目的是抛弃它陈腐僵化的东西,吸取它合理积极的因素。应该说,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其合理性是不能随着这一制度的废除也一并否定的,考试选人在历史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千百年的历史说明,考试还是选拔人才较为成功的方法。不论是古代历史上,还是“文革”期间,考试都曾多次遭到废止,但最后又都不得已恢复。“文革”时废除高考,拾起一千多年前就已淘汰的推荐制度,结果一塌糊涂。因此说,考试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二是,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这样看来,科举文化确有不少值得继承的积极因素。 三是,科举考试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关键是它内容的陈腐和方法的僵化。因此,今天的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应该对其内容和方法不断地革新调整,以确保考试制度能够选拔真才,并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培养。可称道的是,在今天这个多元社会,已不是仅仅一座独木桥了!

高考制度的改革全球化期待的教育有四大特征:第一、新知识像资本流向世界一样快速扩散于全球,知识陈旧率攀升,知识创新则成为取胜的法宝;第二、全球化引发的技术更新加快,职业安全系数在下跌,从业个体或企业人群只能接受教育训练;第三、多元文化价值共存;第四、不断变革的教育。终身教育要提供维系社会成员自身生存的本领,这意味着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和群体教育的时代臻于完结。 鉴于全球化视野下对教育的认识,现行的中国高考制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其一,高考迫使我国高校无法“生产”出全球化竞争中堪称一流的知识。全球化需要人们为生存不断研究、开发和创新,可是由高考酿成的“大学序列化”造成了大学之间不竞争照样不愁生源的环境,铸就了大学安于序列化、教授惰于开发研究的怪圈;其二,高考只关注某一特殊人群的人才选拔。全球化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高中及大学毕业生也罢,在岗人员也罢,要生存只有到大学继续深造、“充电”。高考惟有逐步转换为只要具有学习能力谁都能上大学的制度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景。 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全球化要求采取以下可能有助于走出高考困境的两项政策:第一、“高中毕业资格考试”渐次取代现行的高考制度。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政策手段。“大学序列化”既阻碍人才培养,也迟滞只要具有学习能力谁都能上大学理想的实现,所以要渐进式地朝着“高中毕业资格考试”取代高考制度的方向努力,夯实创新能力必备的基础,有步骤地推行遏制“大学序列化”蔓延的大学自主招生,敦促大学适应国内外竞争需要招收有可能释放创新能量的学子,在符合全球化要求的教育体制下激励大学之间的竞争,使之“生产”出国际竞争中堪称一流的知识。在逐步取代高考过程中,从国家层面上在全国划分出若干考试区域,由政府统一实施各不相同的高考以确保其公正性与公平性,在“大学序列化”趋于消亡时深化大学之间的竞争,推行“高中毕业资格考试”和大学自主招生,医治“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痼疾,回归以夯实基础为使命的基础教育职能;第二、从国家层面上限制报考名校人数。这是一个介于“高中毕业资格考试”与大学自主招生之间的过渡性政策。采取这一措施,城市及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均会获得报考名校机会,在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战略下普遍提高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 现行的中国高考制度是“国家经济主义”的产物,而“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与之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现行的中国高考制度既是关乎民族素质、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又是通向全球化主动获取生存权、话语权的必由之路。究竟这一制度的改革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名实相副的兴国之才,还是迷恋于“一家一院一亩三分地”造就有名无实的误国庸人不

言而喻,应以全球化视野观照中国高考制度。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八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008年第6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10卷第6期)              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6,2008(Vol.10.No.6)

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黎发高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1)

[摘 要]  本文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演变出发,通过对古代科举制的利弊详细分析,提出了科举制对我们当代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  科举制;利弊;启示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0102  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英国的。穷流溯源,的,制度。”这里的“。.坎贝尔来京讲学时说“:,我感到非常惊讶,,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国家根据需要而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统一、集中的考试,择优选拔文官的制度。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公开竞争原则。二是平等择优原则。

一、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一)隋朝:起源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二)唐朝:完备

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武则天载初元年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还产生了武举。

(三)宋朝:改革时期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同时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实,。将考生的试,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四)明朝:鼎盛时期

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五)清代:灭亡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

(一)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合理”的表象。事实上,相对于其他的选官制度措施选拔方法更能体现出公平公正。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在考试力.法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等事件;对考生考卷实行“弥封’“、誊录’。

(二)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则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大趋势。同时,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世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统治阶级可以在最广泛的基础上遴选人才,统治

[收稿日期]2008-02-25

[作者简介]黎发高(1982-),男,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2006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102

2008年6月

第10卷第6期

黎发高: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un.2008Vol.10.No.6

阶层可以不断在社会各个阶层补充新鲜血液。

(三)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提高了行政官吏的文化修养。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来取士,这在客观上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风气。一千多年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而这个庞大的群落就整体而言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四)明确的制度性。从考试的内容考试的规则考试的举行年限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主持学政考试的官员应当回避本籍,遇有宗族、上司、亲属参加不得参加主持考试,例如:考试制度规定的“别头试”,即:应试举子与主考官有亲属关系者,必须回避,另设考场;大臣子弟应考,最后录取要由皇帝裁决;若有人对权贵子弟的应试行为有所怀疑,可进行揭发,并实行复试辨别真伪;若有落第举予怀疑考场有弊,也可要求复试等等。建立了严格的回避制度,对于违反考试规章制度有明确的惩罚措施。

三、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弊(一)治国的经典理论,,排。从唐朝就开始,贴经、经义、墨义等儒家经文考试就是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经过变革,经义成绩几乎成为决定考生是否被录用的最终根据。明朝末年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对经义的记背考试,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答卷所论,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成》等书中内容。

(二)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在独尊科举的时代,在校生员只有参加科举方能进入仕途,否则,便无出路。导致学校完全听命于科举,对生员的技能知识文化实用技术科技文化等全面教育知识流于形式。学校失去了其本身的目的,而是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学校完全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三)科举制度埋没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女性人才由于受到“贵德贱艺”、“重道轻器”、“重义轻利”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文官考选中,往往轻视了科技人才,几乎不涉及自然科学。此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既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能授职理事,历代无数女杰就这样被埋没了。

(四)行政办事效率的低下和行政成本的增加

尤其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已完全没落,以八股取士的结果,选拔出来的行政人员大多“只知袭用前人陈说,少有时务新论,因而思想为之闭塞,见识为之拘限”。宋代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全面扩大科举取士名额,又由此形成后期封建社会的一大普遍弊端,即严重的冗官问题。为了安插众多的科举人仕者,不得不扩大行政机构的编制,增加官吏数量,行政成本很高而行政效率极低。

四、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当代的启示(一)德才兼备历来是选才的基本标准公职官员竞争上岗非常注重对“德”的考查,但主要是划定范围背书答题,与科举制的区别只是背和答的内容不同。也有通过操行记录、问卷、民意调查等辅助手段,考核应试者,但其中罕见可以量化的标准。因此,要认真审视我们考核评价官员的方式、方法,加大量化比例及可操作性,使官员“德”的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更“接近”客观公正。

(二)评判主体的客观公正性问题游戏规则是否合理、裁判员是否公正无疑是重要因素,

我们今天的公职官员竞争上岗,除了笔试、面试之外,还有一

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领导的考评意见,即由主管领导来评判应考者的“德”“、能”“、勤”、“绩”。这就意味着最后的决定权攥在上级官员的手中。因此要有完善的考试规则、考试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和技术保障。

(三)录用范围、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上对当今公务员考试的借鉴

公开而广泛地开科取士,使仕途向社会开放,在原则上包括农民阶级在内的下层社会的才俊也获得了入仕的机会,目前对于选拔官员或者政府的公职人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无形中阻碍广大的有才志士进入政府系统。目前考取的公务员大多限于低级公务员.而中、高级公务员往往采取行政任命:在中、。考察。

(四),为经济发展作出更。首先,建立出题人员的选拔机制。其次,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养与控制,强调监考人员的品行,实行监考人员临时抽调和地区回避制度,并完善监考人员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对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的人员严惩不贷。

(五)考试制度法律化和监督机制民主化

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立法,把公务员的考试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历代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明清科场防范最严,舞弊之风却最盛。光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六)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干部人事制度的行政体制改革借鉴

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官员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明显地受到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考课制度和爵、位、禄分开管理等人事制度的重大影响,是西方资产阶级充分借鉴中国古代官吏录用制厂一科举制度的成果。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中有价值的成果,我们应该重新回头看看我们老祖宗的的科举制度,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官制度中的合理内核。因此,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这份古代政治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干部制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资料

1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师亚丽.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今人才选拔的潜在影响.

理论导刊,2002,NO.103 林雅.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12月4 狄丹.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与弊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0月5 冯润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代行政人才选拔的启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6 张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探略.以史为鉴,2003年9

[责任编辑:一然]

103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九
《从科举制看当今高考制度利弊》

深圳市翠园中学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从科举制功过看当今高考制度利弊

课题组成员名单:组长:周江燕

撰稿员:曾文燕 曾蔓菁

网络搜索员:全体组员

课件制作者:李浩民 许丹丹 钟嘉燕

指导教师姓名:孙曙光

选题理由:科举是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高考是当今中国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考试形式和其作用影响来看,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中国科举史为现代高考改革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

鉴古可以知今,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为当今的各类考试改革,尤其是为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借鉴。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土壤,高考在许多方面与科举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要认识高考改革中一些带有根本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如统一高考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等问题,都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才能看得更为清晰。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矛盾和问题,本文仅从科举史上考试存废利弊之争来谈科举研究对高考改革的借鉴意义和科举学的现实性。

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研究报告: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学习到许多关于科举制的知识,并学会从科举制看当今高考制度利弊。

科举制一方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当时是最有权威的测试,也使得平民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是九品中正制的进步,使中国有贵族统治阶级变为地主(庶族)统治阶级,总之,科举制出现问题是在宋代以后,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自由,在后期消极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隋朝的科举制只是为唐朝科举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唐高宗时期,对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度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度才真正兴起。由此,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基本形成。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立即停止科举的建议被批准,科举制终于寿终正寝。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但就其所体现的历史作用于社会价值来讲,它同样有着利处与弊端。

我们可以从科举制的功过中思考高考制度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科举制的积极方面:

1.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社会、国家繁荣安定,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使出身卑微而又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去做官,获得利益;使人读书之风盛行,促使社会形成努力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促进刺激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缓解了不少社会矛盾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

2.对世界的影响。中国考试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在中国考试史上,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科举考试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合规范程式而被排斥,未被录取科举制度仅仅是单纯的任职资格考试,它并不包括官员任职的全部过程。科举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发展的要求,反倒使行政体系陷入了更深的问题漩涡,因而不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如何从形式上完善它,科举制度终究难免被废除的命运。

1、科举制度没有真正解决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矛盾,反而使其更严重。在君主专制的加强中,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封建君主选拔人才、控制臣属的工具,考试的标准和方法由君主定,并不客观公正。

2、科举制度不可能真正提高整个行政体系的效率。科举制度给行政体系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可能,但是由于其背后的政治体系运行的规则,使得其不可能真正提高行政效率。科举制度造成了行政体系的矛盾和分化,更加不利于行政体系提高效率。

3、科举制度造成了整个行政体系职业素养的降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并不一定就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贤人,而只是君主驯服的工具。科举制度所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与行政官员的业务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在后来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经过一次次的统一和筛选日益僵化,越来越成为对知识分子阶层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而无助于对行政体系的“后备军”进行业务培训。

4、导致行政思想体系僵化。

结论:我们可以看到,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从对科举制度的思考中引起对当代选拔人才制度完善的思考。

研究体会、收获和感受:

研究性学习丰富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学习到了在课本里学习不到的东西。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数年有着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部分,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才,对知识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今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在制度上有着同样的缺陷,那就是只要求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掌握,从而把许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拒之门外,所以,我猛的高考制度需要从科举制度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人才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考虑到人才选拔系统之中,从而保证人才市场活水长流,避免死水一滩的现状。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百年回眸,既要看到这一考试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也不应忽视其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清末废科举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是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的重大转折,它“终结了向统治集团蜂拥而至的单一流向,但也因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崩瓦解。”

改革开放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盛而不衰,继续体现着科举制“唯才是举”和“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的同时,也需要在借鉴、吸收科举考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大力提倡、积极塑造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文化,应成为当前一项急迫的文化任务。

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篇十
《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经典辩论》

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辩论赛流程:

一、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开场白

2、队员入场 ,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介绍参赛队员,介绍评委及其点评嘉宾

3、比赛开始

4、评判团交评分表后退席评议

5、评判团入席,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6、宣布比赛结果(包括最佳辨手)

二、辩论程序

1、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三分钟)

反方一辨发言(三分钟)

2、盘问阶段

(1)反方三辩提问

(2)正方一辩回答、提问

(3)反方一辩回答、提问

(4)正方二辩回答、提问

(5)反方二辩回答、提问

(6)正方三辩回答、提问

(7)反方三辩回答

(每人30秒,共3分钟)

3、盘问总结

正方二辨(1分30秒)

反方二辨(1分30秒)

4、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依次轮流发言。(各四分钟)

5、总结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四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四分钟)

时间

1、陈词共6分钟

(1)正、反方一辩发言各3分钟

2、盘问阶段共6分钟

(1)提问用时10秒,回答用时20秒

(2)二辨陈词共3分钟,

3、自由辩论阶段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4、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规则

1、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的发言应包括回答与提问两部分。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驳。

2、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计算,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放弃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3、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4、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反方论证资料一:

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地区要立足,一个企业要壮大,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而正如正方所说,人才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发掘问题,而人才的发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绝非对方所认为的是一个考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辩论的问题是发掘人才需不需要考试,从逻辑上来说正方的观点表明考试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没有考试就不能发掘出人才。我方的观点表明考试与发掘人才中间没有绝对的关联,不需要考试也可以发掘出人才。

《现代汉语大辞典》告诉我们,发掘,是指把潜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人才,指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对社会做贡献的人。考试,是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考试的重点在于检查,而发掘重在发现。

那么考试是不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呢?从理论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考试的特征上看,考试模式时间短、片面、暂时、而且具有表面□□□。而发掘人才呢?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因此,用考试这种静态短期的过程来反映人才的发掘这一长期、动态的过程根本不科学。

其次从人才的特征上看,人才需要德才兼备,考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某些才能,但是,考试在人的道德层面上却显得是如此的无力与无奈。马家爵案、清华学生给动物园灰熊喂食浓硫酸案,这一个个鲜活而让人痛心疾首的实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考试在选拔人才时在道德层面的缺失吗?这样发掘出来所谓的“人才”如何担的起德才兼备的盛名?

最后从发掘的意义上看,发掘是对人才的起用,发掘人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考试呢?它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从10到1的过程,选择是对大多数人才的埋没。

从现实层面来分析。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才选拔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采取科举考试的方法。那么在科举考试以前呢?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采用的是“查举”制,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的考试。科举之前人才的发掘没有经过考试吧?就算到科举考试最流行的明清时期,中央对人才的任用也并不是仅仅通过考试。而是多种手段并行的。

明代著名文学家吴承恩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可是并不妨碍他写出了名扬世界的《西游记》,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不也一样在科举考试中终身不第吗?这妨碍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之林的旷世之才吗?近千年的科举考试历史诞生的数百名状元我们能记住几个?沃伦巴菲特当初没有通过哈佛的入学考试却成为叱咤于金融领域的伟大投资家,凡此种种,放眼古今中外,哪一个真正的人才是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不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无一不告诉我们,考试决不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比喻把难以或未曾发现的事物、道理揭示出来。重点在于可以是发觉一个点,考试的形式有时过于全面,并不能突出某一个人的某一种特点,并且,考试是需要运气的,有时还需要很全面,而很多人才是专才,也许他动手能力强但理论不强那他考试也会考不好啊。

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重点是知识或技能,可以是其中一项。

事例:比尔盖茨 爱迪生

中国的科举考试毒害了许多人才,使社会陷入畸形的学习氛围(范进中举的故事)

考试出来的成绩充其量只能说明对于课本知识或者说是理论知识的熟悉,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是极度容易被考试埋没的.(现在的"高分低能"现象)

许多有名的人小时候考试成绩都不怎么样,甚至说很差,假如只用考试来发掘人才,许多伟大的成就就都没有了(爱因斯坦/华盛顿的实例.........)

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人才就更加是这样,通过考试选出来的成绩优异者等于只被看到了单一的一面,他们的其他方面没有被看到,因此考试成绩优异就说明能力突出的传统观点过于片面.

我设想的正方论据:

考试成绩优秀说明对于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而且精于运用

中国现行的高考/中考制度

教学质量比较高的学府或者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事业单位都通过考试招收学生或员工

考试只是一个对知识掌握的测试,发掘人才应从平时的成绩来看

发掘人才可以通过考试,考试是发掘人才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

人才如何定义?

如果人才是考试成绩出众的人,那么考试是选拔的必然途径。

如果人才是办事能力强的人,那么(书面)考试这一行为和目的有一定差距。

如果人才是学习能力强的人,那么考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考试只是手段,就目前这个阶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发现你。

而人才与考试没有本质联系,只是在这个特殊阶段人才才与考试联系有联系,

使多数人错认为考试考的好就是人才。

真正在人类历史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一个是考试考出来得!

毛泽东是什么学历?鲁迅,齐白石,比尔盖兹......请问孙中山是什么学历?

胡适、牛顿、冯?诺依曼(电脑之父)……

美国的名人们有几个不是出于哈佛之类的发掘不是盲目的,就好比山里有矿藏,但并不是有山就有矿,事先需要探测的吧?

上学和发掘人才有必然联系吗? 要知道即使是人才考试也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成绩,要是真的依靠考试这样的手段去发觉人才那不知道有多少的人才会在这样的一次次考试中被湮没的啊 所以人才是不应该考试去发掘的 相反人才被发现的途径方法有很多这个社会伯乐还是有很多的.

如果考试也能够发掘人才的话 那就不会有奥纳西斯 李家诚等人了 他们小学都没有毕业呢

发掘人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选择从10到1。发掘是对人才的起用,选择可能是对大多数人才的埋没。它们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尽然考试在中国需要,但是没有考试中国就没有人才发掘吗?那在发明考试之前的人才就没有了吗?

因为我觉的当今社会,人们就应当现实一些的,我们应该知道,现在多少公司在应聘上,他们也是在品格上选拔人才啊,所以我觉的选拔人才不需要考试

我认为考试发掘人才,那太绝对了。现在不是要素质教育嘛!那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考试并不是那么万能了?发掘人才可以有很多途径啊!可以毛隧自荐啊!

屈原是怎么死的吗??李白是为什么那么早就去了的啊???

他们是考不过别人还是考倒好成绩呢??

不要说是如这样的人少最起码你只知道那么几个罢了!要知道怀才不遇的人多的是,现在就更加多了!他们不是考不过也不是没能力的非人才,我可以很明却的告诉你他们是人才!!

只是找不倒属于自己的平台。所以我想考试不是挖掘的最好方法。所以从更高层角度来讲,人才是不需要考试的!

我绝对支持反方的观点,发掘人才是不需要考试,中国自古几千年文化,从古老的科举制,到现在的高考统一招人,这种固定的模式淘汰多少有志之人,现在提倡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因为那种选拨人才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国外很多的顶尖级大学在入学中并不需要考试,世界首富盖茨不也在哈佛退学了吗?这说明什么,人才的选拨应该形式多样化,要更注重实践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难道通过考试的就一定是人才,没有通考试就都是庸才?

为什么要考试? 难道说考上从清华。北大出来面向社会市场就一定是人才吗?他门也是人家眼里的人才不是吗?但所谓的人才是要求有亲身实践能力。而不是买弄书本上的一切沉词烂调。社会要求是、能跟上时代的新实际高水准的人才。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市场是变动的。脑子也是活的。想一想有多少的人才就是因为考试带来的副作用让他们失去一切。当然这样也只说明他门的心理素质差了一些,但这样的事情也难免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吧

(1)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说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那么请问能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完全代替考试吗?

(2)如果说你们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那么你们又是以何种途径进入大学,为何还在这里准备各种各样的考试?你们完全可以按照你们认为更好的方式去被发掘不是吗?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科举制的利弊 科举制利弊 科举制利弊论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辩论科举制的利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辩论科举制的利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78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