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钟山即事赏析

钟山即事赏析

2016-01-15 10:31:5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钟山即事赏析篇一《钟山即事》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钟山即事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钟山即事赏析篇一
《钟山即事》

钟山即事赏析篇二
《诗词鉴赏全》

2009年语文诗词鉴赏对策(一)

阅读鉴赏诗词十法

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点要求虽然也涉及到古代散文阅读,但主要是针对诗词鉴赏而言的。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要想作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阅读理解。只有阅读理解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答案。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阅读理解。

那么,怎样去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诗词呢?下面作一下简单阐述。

一、诗词阅读十口诀:

从题目抓住题材,从关系分析技巧,从褒贬辨别倾向,从辞色把握风格,从冷暖体味悲喜,从细节解读形象,从转换弄清思路,从背景联想意图,从尾句了解主旨,从整体品评意境。

二、解说:

1、从题目抓住题材: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

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有不少诗词——当然,词需有题目,不能仅看词牌——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诗歌首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五原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2、从关系分析技巧: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仍然以《边词》为例,诗歌三、四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虽然时间没变化,但是描写的地点、景物都有变化,三

句写的是五原边地的景象,四句写的是长安京城的景象,一迟一早,两个材料性质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对比,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3、从褒贬辨别倾向:褒贬即作者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如胡世将的《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是南宋排和议而主恢复的主将之一。这首词开始用“沉陆”一词,表现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接着用“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与下面“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对比,“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这既表达他希钦和追慕先贤的感情,也在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用“往事”,用“只数”,含蓄地表现出“时无英雄”的感慨。下阙作者写到“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以鲜明的态度反对屈辱的和议。“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在怀念韩信和诸葛亮,但用一“欹”一“杳”,再次暗寓“时无英雄”之慨,所以,作者感叹“空指冲冠发”。最后,作者写到:“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显示他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平复了。这首词就是用了这些褒贬分明的词语,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的志向。

4、从辞色把握风格: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②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③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褒贬在第三点“从褒贬辨别倾向”中已经做出阐述,冷暖将在下面第五点“从冷暖体味悲喜”中做出阐述。要把握风格,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如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诗不见雕凿之气,又注重调配色彩,如用“红、翠”等词语,辞色既有“显”的一面。又有“文”的一面。风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绚丽。所以,虽然写的是初冬之景,却不带任何清冷虚无色彩,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很健康。

5、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转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如薛逢的《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这首诗,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仅“锁衔金兽连环冷”中的一个“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再与“长”字相映,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6、从细节解读形象:诗词中很难像记叙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形象展开描写,多是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

闻,北风吹罗带。”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而“北风吹罗带”看似客观描写,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诗歌全用素描手法,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心脾。

7、从转换弄清思路:转换即诗词的脉络。具体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如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其一)》:“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这是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的第一首。第一句“绮阁飘香下太湖”,从正面着笔写吴王如何迷恋声色,不能自拔。第二句转到对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爬上姑苏台的情景的描写,说是“乱兵侵晓上姑苏”。前二句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含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然而从三、四句看,诗人不去指责吴王,却把矛头指向了越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之处。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难道吴越的兴亡真就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么?显然不是。但写诗忌直贵曲。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表面上看似批评越王打败吴国太容易了,只靠一个西施。但仔细玩味全篇,是在说,越国只靠一个西施,怎么能够打败吴国呢?可见,打败吴国的,只能是吴王的荒淫腐败而已。这种转换,是作者在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8、从背景联想意图: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如张炎的《清平乐》:“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俊六世孙。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卒于元延祐四年后,年七十馀。这样的身世决定了他的词以“悲情”见长,万般情怀皆见愁绪。而这愁绪中充满了亡国之情,破家之痛。本词用对比、比兴。今昔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词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

9、从尾句了解主旨: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强调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如蔡松年的《相见欢》小序云:“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云闲晚溜琅琅。”词云:“泛炉香。一段余川松菊瘦而芳。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作出的一首小令。即使不知道作者的生平背景,只从末句“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一句,可使人感到清新、淡雅,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也能看出作者追求的正是那种陶渊明式的精神境界。

10、从整体品评意境:意境是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意、言都是豪迈雄壮的,所以整体风格显得雄浑壮美。因为意

境涉及到情、景、意、言等多方面,所以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三、举例赏析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可以从题目抓住题材。诗人用新娘梳妆完毕马上要见公婆,来隐喻自己即将参加进士考试。新娘顾影自怜的情态,和诗人自恃才学又怕不能考中的心情很相象,诗作显得巧妙自然。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可以从转换弄清思路。诗歌先说众人评论隋亡的原因是“为此河”,转而指出此河仍在发挥作用,“至今”“赖通波”,三句三转,用假设,指出隋亡的真正原因,“水殿龙舟”腐化之事,四句又转,说不是奢侈腐化,修汴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作者道出了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奢侈腐化。告戒唐王朝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赏析」可以从冷暖体味悲喜。此诗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艺术雅丽精致,但从“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辞色看,是冷色调,透露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钟山时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春秋时楚人钟仪在作战中被晋人俘虏,称为“楚囚”。齐优,齐人送女乐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便离官而去。

「赏析」可以从尾句了解主旨。全诗辞色以冷色调为主,仿佛在表现作者的恨和愁。但从尾联看,又有历史无情、时光短暂,何必孜孜以求,非要建功立业不可的感叹。但联系首联“迁流还叹学齐优”看,即使被流放了,仍然关心国事。可见,作者最后不是潇洒,而是贬官流放后,不能为国出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激愤之辞。

柳梢青 春感 (南宋)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赏析」可以从背景联想意图。公元1276年,元兵进入南宋京城临安。这首词写的是临安被占领后一个元宵节作者眼里的景象和他自己的心情。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元兵盖着毛毡的战马。虽然春天来临,但城里一片凄惨景象,让明亮的灯烛仿佛洒下泪水。到处听到的,都是蒙古人吹唱的歌曲,再也听不到唱戏的鼓声。此情此景,作者哪里忍受得了青灯独坐的孤寂生活。他虽然在乡下过着无聊的生活,想念的却是故国的风光,关怀的是流亡的南海的朝廷抗元斗争的事业。全词音节苍凉,情调沉痛,在悲歌之中表达了爱国的思想。

相见欢 (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扬州过。

「赏析」可以从整体品评意境。本首词壮阔而沉郁悲痛。上阕用意象“西楼”“清秋”“夕阳”“悲风”等,绘景凄美;用“万里”,用“大江”,境界开阔。用短句,节律急促,愈发沉痛。清秋时节,夕阳西下,山河壮美。下阙则写中原沦陷,仕宦南逃,什么时候才能收复中原呢?还是请秋风把自己的痛苦和关怀带给中原的人民吧。整首词壮阔之景与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相互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古代诗词是古人抒情言志之作,与今天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加上语言表达不尽相同,读来有一定的难处。上面的方法只是为阅读诗词、然后较为切近地理解乃至分析鉴赏诗词作披叶采花之指。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2009年语文诗词鉴赏对策(二)

体悟意象 解析形象

作为文学作品,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从形象方面而言,诗词中也有人物形象存在,这一点与其他文学作品是相同的;而诗词,特别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更多的是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所以,诗词鉴赏,特别是在作高考诗词鉴赏题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形象方面的内容

古诗鉴赏中,“形象”包括以下内容:

(一)、意象。指附着有思想感情、文化意义的自然物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钟山即事赏析篇三
《王安石即事赏析》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即事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

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啼山更幽。

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径:小路。草如积:形容花草繁茂。 静憩:安静地休息。 荒寻:犹言寻幽。 武陵源:指陶潜在《桃花源记》小描写的武陵人发现的世外桃源。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县。

译文:

幽幽曲径道上长满了浓密柔软的青草,朗朗晴空下的山上花儿开得更显繁密。

不管到处都有那一川碧水,,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到下面数个村落。

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 回来后说给大家听,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

赏析

此诗描绘山村春景。山明水曲,草盛花繁,村舍疏稀,鸡犬相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环境幽美如画,“纵横”、“高下”。这一联以“纵横”“高下”为对,经纬交错,构织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这两个词,不仅突出了乡村山高水阔的环境特点,更显出自由宁静的气氛。 其中,暖字采用了烘托的手法,一字突出了春天暖融融的气息,从一个很小的方面反映出了春天祥和的大局,以小见大。颈联字面上描写了一种似乎热闹的场景,但实际上,从鸡叫犬吠两“动”面,反衬出了所在环境的祥和气氛。

《梅花》宋·王安石

赏析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今译] 远远望去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时而有一阵暗香袭来。

[赏析] 相传王安石曾去访问一位高士不遇,遂题此诗于壁上(见惠洪《冷斋夜话》)。诗中描写梅花傲雪凌霜的精神,常为人们所传诵。古人咏梅,多与雪相比。如晁补之《盐角儿》词:“开时是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然而王安石却早于他们提出了这一见解。虽然李璧注此诗时认为与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语有香来”偶同,有巢袭之嫌,但王安石主要从“凌寒”的品格着眼,这就是他高于前人的地方。

钟山即事赏析篇四
《钟山即事》

钟山即事

《钟山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反映的是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钟山即事⑴

涧水无声绕竹流⑵,竹西花草弄春柔⑶。

茅檐相对坐终日⑷,一鸟不鸣山更幽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钟山:紫金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有感于当前事物。 ⑵涧水:山涧流水。

⑶竹西:竹林西畔。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姿态的意思。

⑷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

⑸幽:幽静,幽闲。

白话译文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2]

作品鉴赏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 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涧”是幽静的,“竹”是幽静的,“花草”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成铁。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齐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情理韵味,经常被诗家所采用,如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就是用此手法。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从诗歌的底蕴来说,王籍的诗更耐读一些。

王安石善于融合前人诗句入诗,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首诗从这一点上来说,改得似乎太不高明,与他的学养不称。从这一反常来考虑,古人常以鼠雀喻谗佞的人攻击别人,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很多人反对,在诗中也许即以“一鸟不鸣”表示自己退居后再也听不到这些攻讦声因此而很高兴。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这首无绝写出了李白对倩公的极度欣赏和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该诗的诗意根据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的阐述,其大致是说,大江藏有隋侯明珠,如明月熠熠升辉。人们一定想不到: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倩公这颗人间明珠还能得以平安回归 。

作品原文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作品译文

随州古称汉东国,美丽富饶,大江藏有随侯明珠,如明月熠熠升辉。

家人一定想不到: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倩公这颗人间明珠还能得以平安回归。

注释

随州古称汉东国,最早见于《左传》:“随于上古为列山氏”。彼美,出于《诗经》。 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令知:谁也没有想到。

丧乱:安史之乱。

点评鉴赏

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答: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扣住“比喻”、“赞美”,意近即可)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全县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扣住“赞美”、“惜别”,意近即可。)

钟山即事赏析篇五
《《除夜作》《钟山即事》(拓展6)》

钟山即事赏析篇六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例析》

让古诗词在考场魅力绽放

山东省日照市秦楼中心初中 田新文

中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赏析类试题逐年增多,尽管命题所选的古诗词一般比较浅显,但学生答题常常不得要领,失分比较严重。学生掌握此类试题命题特点和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纵观2009年各地古诗词赏析类试题,命题材料多以唐宋诗词为主,尤以唐诗为最。在题型设计上以简答题为主,填空题和选择题为辅。考查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理解诗词内容,提炼作品主题,赏析表现手法,品味诗词语言。

一、理解诗意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和全诗含义的理解领悟。

赏析古典诗词首先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如果连字面意思都没读懂,就没法理解它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意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上下文,注意揣摩诗人引用典故和运用修辞的意图,要理顺诗句的正常语序。进一步理解诗句深层含义还应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此外许多诗词的题目对我们理解诗意也有很大的帮助,它们往往概括或暗示诗歌的内容或写作背景。

【例1】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3分)(2009年贵州遵义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答题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答案: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雨点疏落(1分)风刮的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例2】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2009年山东枣庄市)

【解析】这题考查对诗句深层含义的理解。字面意思是登上泰山顶四望,众山显得低矮渺小。在这里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也可以理解为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或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攀登的壮志情怀。

二、分析主旨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或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主题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对诗中的情景做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从诗眼或词眼也可以很容易发现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主题还要积累一些诗词知识。如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有送别惜别、思乡怀远、忧国忧民、闲适恬淡、怀古伤今等不同。不同的诗人诗歌的主题也往往不同,如杜甫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爱国思想,李清照的词常常表现出凄清哀怨、愁绪难排的思想感情等。

【例1】王维《汉江临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009年山东潍坊市)

【解析】王维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乐山乐水的思想感情。从诗的题目和内容看,很明显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从最后两句中的“好”“留”字也不难看出诗人对襄阳风日的赞美和流连忘返之情。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例2】王安石《钟山即事》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2009年浙江义乌市)

【解析】通读全诗,前两句作者描绘了钟山优美的自然景色,后两句作者说愿意在屋檐下对着幽静的大山静静地坐着。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闲适平静的心情。

三、赏析技巧题

技巧指作品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考生要掌握一些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抒情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答题时首先判断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思考这种方法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表述时最好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不要脱离诗句空谈。

【例1】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三四两句,除了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2009年江苏扬州市)

【解析】这道题比较浅显。考生如果能抓住“歌”“舞”“醒”“归”等字就不难得出答案。答案:修辞方法:夸张(1分)。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分析第三句);用夸张手法写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情(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分析第四句)。

【例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分)(2009四川成都市)

【解析】这道考题有一定难度。考生还是要先理解诗词内容:第一句写傍晚时分,“鸦”归“老树”上之巢,而自己还行走在外;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更引起自己对家的思念;第三句“古道”写出旅途的荒凉,“瘦”写出长途的奔波。第四句“夕阳”让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难免产生孤独寂寞之情。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正是诗人抒情的载体。通过细腻的思考、认真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小令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案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3) 运用了景物罗列的手法。使用了大量的名词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等进行,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 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4)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恬静更让诗人难以抑制自己由“人家”之家想到自己之家,自己的亲人,所以别人家的“温馨恬静”正衬托了自己的惆怅之情。(指出特点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

四、品味语言题

通常的考查形式是品味某个词语或诗句的精妙,品读全诗的语言特点等。 品读诗词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作者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如风中的柳絮,无所依托;

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如雨打的浮萍,无所归宿。

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从写景入手,用两个“笼”字勾画出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笼”有“笼罩”的意思,它巧妙的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既给人柔和幽静之感,又隐含微微浮动流走的情态,寄予着诗人忧愁的情感。

3、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之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

4、从语言风格角度。不同诗词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有的浑厚雄壮、悲壮苍凉、豪迈奔放;有的沉郁顿挫、哀伤凄凉等。

【例1】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2分)(2009年江西省)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整首诗语言特点的感知能力,可以从修辞方法、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绝句,“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答案: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语言风格活泼明快、生动有趣。

【例2】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2009年浙江绍兴市)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品析关键字词的能力。答题时不要把这个字词孤立起来理解,应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主题来分析。答案: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从写作方法角度品味)。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来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从修辞角度、诗歌意境角度)。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 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2.(1)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 (2)明写天寒,暗写心寒。3.(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 “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4.(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钟山即事赏析篇七
《哲理诗赏析》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 哲 者 智也; 理 者 道理、事理也。 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 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 哲 理 诗。诗歌和哲学, 诗歌和哲学,代表人类思维的两种截然不同 形式。 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 形式。 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 诗歌和哲学,代表人类思维的两种截然不同形式。 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佳篇。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佳篇。 李白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的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毛泽东的 “人生易老天难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生易老天难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都是饱含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 都是饱含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 哲理和真挚的感情、鲜明的意象结合起来,有激情有 情趣,既入情又入理,使哲理诗兼具抒情性和哲理性。 哲 理诗赏析《琴诗》(宋—苏轼)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 理诗赏析《琴诗》(宋—苏轼)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 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 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 诙谐,意新理妙, 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 事物是联系的 是联系的” 主、客观的紧密配合” 、“事物是联系的”、“内外 客观的紧密配合” 因相结合” 因相结合” 等深刻的哲理。 深刻的哲理。 写 项 羽 的 三 首 诗题乌江亭 (杜牧) 乌江亭 (王安石) 乌 江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 评

价的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评价的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 评价的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评价的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 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 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杜牧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 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 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 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战争的胜负, 王安石 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战争的胜负,历史 的规律不可违背。 的规律不可违背。 认为人要讲求气节, 李清照 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 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四首写运河与隋亡联系的诗“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千里长河一旦开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遣踪。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遣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几龙。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几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来通波。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来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哲 理诗赏析《入若耶溪》(梁·王籍) 入若耶溪》舟余何泛泛 , 空水共悠悠。 空水共悠悠。 阳景逐回流。 阴霞生远岫 , 阳景逐回流。 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 长年悲倦游. 此地动归念 , 长年悲倦游. 。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体现了动 与 静 矛 盾 双 方 的 对 立 统 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了“动美”。 动美” 王籍以动衬静, 王籍以动衬静, 充分表现出原 以动衬静 试想:久居闹市之人, 试想:久居闹市之人,静美” 始森林的 “静美”。

有幸旅游于原始大森林,耳畔没有汽车、火车、 有幸旅游于原始大森林,耳畔没有汽车、火车、 轮船、飞机的轰鸣,没有广播喇叭高分贝的音响, 轮船、飞机的轰鸣,没有广播喇叭高分贝的音响, 该会感到多么轻松惬意,舒适宜人! 该会感到多么轻松惬意,舒适宜人! 鸟鸣山更幽。 王籍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一鸟不鸣山更幽。 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籍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一鸟不鸣山更幽。 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曾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点金成铁”。 黄庭坚 点金成铁 水 调 歌 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赏析本词从 问月 开始到 自慰 结束,从 缺憾 开始到 圆满 结束,从 疑惑 开始,到 清醒 结束,得到大彻 大悟的结束,苏轼要自己、弟弟以及天下读他的诗的 人,不必硬性追求实际生活中的完美之憾,只要精神 上充分理解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寻找自我的快乐所在,那么美 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灵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全。” 蕴 含 有 丰 富 的 哲 理。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规律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哲 理诗赏析《放 言》 (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放言》(白居易) 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

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 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 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 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 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 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 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 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 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诫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 本诗告诫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 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哲 理诗赏析《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 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 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 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 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 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 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 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 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 本诗告诉我们: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本诗告诉我们: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 的来源。 宋— 朱 熹 诗 赏 析观 书 有 感(一)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流。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流。 观 书 有 感 (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 书 有 感(一)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流。观 书 有 感 (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第一首主要说明 : 矛盾双方在 观书有感》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还说明做事情要以时间、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还说明

做事情要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地点、条件为转移。 《观书有感》第二首主要说明: 物质是运动的, 观书有感》第二首主要说明: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不断更新、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不断更新、积 学问才有生气和进展。 累知识 , 学问才有生气和进展。 冰心诗赏析《繁星》之16 青年人呵! 为着未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图画 为着未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图画。 青年人呵!/为着未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图画。 《春水》之174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春水》之87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青年人!/只是回顾么?/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盼望》赏析 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起锚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 抛锚所发出的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出发,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到达。 一个盼望到达。1979年3月上海 年 月上海 艾 青《盼 望》 赏 析盼望》是一首精致凝练的抒情短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意 《 盼望》是一首精致凝练的抒情短诗 也可以看作是一首意 蕴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象征诗。诗人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 蕴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象征诗。诗人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 返航时准备抛锚的两个瞬间,表达了船员的心情和愿望 返航时准备抛锚的两个瞬间, ──“出发”和“到达”。 “出发” 到达” “出发”和“到达”这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概念在海员的 出发” 到达” 心目中是相同的。出发的目的是驶向另一个港口, 心目中是相同的。出发的目的是驶向另一个港口,到达目的地 后,卸货装货,目的也是驶向另一个港口。 卸货装货,目的也是驶向另一个港口。 人生航程,一个追求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 人生航程,一个追求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 断章》 《断章》赏析选自《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oo卞之琳(1910—2001),江苏海门人,诗人、学者。卞之琳诗选 断章】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

钟山即事赏析篇八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

钟山即事赏析篇九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举例欣赏)》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对策(一)

阅读鉴赏诗词十法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可以从题目抓住题材。诗人用新娘梳妆完毕马上要见公婆,来隐喻自己即将参加进士考试。新娘顾影自怜的情态,和诗人自恃才学又怕不能考中的心情很相象,诗作显得巧妙自然。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可以从转换弄清思路。诗歌先说众人评论隋亡的原因是“为此河”,转而指出此河仍在发挥作用,“至今”“赖通波”,三句三转,用假设,指出隋亡的真正原因,“水殿龙舟”腐化之事,四句又转,说不是奢侈腐化,修汴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作者道出了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奢侈腐化。告戒唐王朝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赏析】可以从冷暖体味悲喜。此诗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艺术雅丽精致,但从“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辞色看,是冷色调,透露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钟山时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春秋时楚人钟仪在作战中被晋人俘虏,称为“楚囚”。齐优,齐人送女乐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便离官而去。

【赏析】可以从尾句了解主旨。全诗辞色以冷色调为主,仿佛在表现作者的恨和愁。但从尾联看,又有历史无情、时光短暂,何必孜孜以求,非要建功立业不可的感叹。但联系首联“迁流还叹学齐优”看,即使被流放了,仍然关心国事。可见,作者最后不是潇洒,而是贬官流放后,不能为国出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激愤之辞。

柳梢青•春感 (南宋)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赏析】可以从背景联想意图。公元1276年,元兵进入南宋京城临安。这首词写的是临安被占领后一个元宵节作者眼里的景象和他自己的心情。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元兵盖着毛毡的战马。虽然春天来临,但城里一片凄惨景象,让明亮的灯烛仿佛洒下泪水。到处听到的,都是蒙古人吹唱的歌曲,再也听不到唱戏的鼓声。此情此景,作者哪里忍受得了青灯独坐的孤寂生活。他虽然在乡下过着无聊的生活,想念的却是故国的风光,关怀的是流亡的南海的朝廷抗元斗争的事业。全词音节苍凉,情调沉痛,在悲歌之中表达了爱国的思想。

相见欢 (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扬州过。

【赏析】可以从整体品评意境。本首词壮阔而沉郁悲痛。上阕用意象“西楼”“清秋”“夕阳”“悲风”等,绘景凄美;用“万里”,用“大江”,境界开阔。用短句,节律急促,愈发沉痛。清秋时节,夕阳西下,山河壮美。下阙则写中原沦陷,仕宦南逃,什么时候才能收复中原呢?还是请秋风把自己的痛苦和关怀带给中原的人民吧。整首词壮阔之景与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相互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古代诗词是古人抒情言志之作,与今天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加上语言表达不尽相同,读来有一定的难处。上面的方法只是为阅读诗词、然后较为切近地理解乃至分析鉴赏诗词作披叶采花之指。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对策(二)

体悟意象 解析形象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作者是一个独处竹林、可以自由自在地弹琴唱歌,但又有些孤独寂寞的隐士。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简要分析诗中“贫女”的形象和寓意。

【参考答案】形象:贫女是一位家境贫寒、风流自赏、操守高尚、女红精巧,待嫁之年、无人做媒、亲事茫然,只得年复一年、为别人做嫁衣的、内心痛苦的女子。寓意:流露出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抑郁惆怅之感。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碌,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锦襜(chā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银胡碌,银色的箭袋。金仆姑,箭名。东家,东邻农家。

分析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形象。

【参考答案】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不为朝廷重用,无法施展抱负、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并透露出对统治者的嘲讽和批判。形象:诗人是一个由穿着锦衣、骑着快马、冲入敌营活捉叛徒的豪迈勇士,受贬谪后,成为青春已逝、解甲归田、策论不被采纳、收复中原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路英雄。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回纥统治者南侵,大肆掳掠。

赏析诗中“早雁”的形象

【参考答案】早雁实际是战乱之中、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只得在南方客居的北方人民的形象。作者用象征、托物寓意的方法,表示了对北方人民四散他乡的苦难的同情。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中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妇女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的妇女是一位非常想见自己戍守辽西的丈夫、黄鹂啼叫打破她的好梦,因此将一腔怨愤撒向黄鹂的闺中思妇。从她“打起黄莺”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的心理。

唐多令 (南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简析词中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诗人是一位年光过尽、青春暗逝、客居外乡、无法回归,因此思乡怀亲、孤独痛苦的羁縻游子形象。作者借“离人心上秋”、雨打芭蕉、“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等景物和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作者怀乡思亲之愁。

了解了诗词人物形象与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和它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明白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就会懂得体察细节、依诗绘形之妙。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对策(三)

领略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风雨,名月何曾是两乡?

简析“青山一道同风雨”一句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此句主要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者说友人远行,有青山和他一路共同分担风雨,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劝慰朋友不要悲伤、激励朋友勇往直前的情怀。

春游曲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有:①注意炼字,“万”和“一”对举,突出地表现了万树杏花一齐盛开异常灿烂的美景。②映衬。“满园”杏花的“深浅色”,和一池“绿波”相互映衬,景色分外明艳。③整首诗语言明快而绚丽。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飞”字妙在化动为静,月本来运动不那么明显,仿佛不动,用了“飞”字,写出晓月运动极为迅速的特点。“飞”又明写月而暗写浮云,浮云飘飞,使时隐时现的明月,好像在高高的树丛里迅飞,所以,一个“飞”字,既是写月,也是写云。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简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用借代和比喻。用“幽色”代指两棵小松;用“数粒秋烟”比松针,用“鳞”喻树干,用“琴声”比风吹动松树发出的声音,把书院中的两棵小松写得有色有姿有声有韵律。

卜算子·齿落 (南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缺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和蕴涵的义理。

【参考答案】语言特色:口语化的朴素,如“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缺两边厢,又豁中间个”,是典型的口语,显得直白;风趣幽默,如“狗窦从君过”,说牙豁得像狗洞,你们可以从中钻过。义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却活得很好。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用“花开”“直须折”“无花”“空折枝”等作比喻,形象地告诉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能蹉跎青春。

清平乐 (南宋)晁元礼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有人认为,“搓得”一词用的生动传神。你认为如何?试加以分析。再简评一下这首词的音律。

【参考答案】“搓得”用的传神在于:用拟人,把春风吹柳,写成像有人在揉搓、抚摸柳枝似的,使柳树长出嫩黄的新叶。音律:整首词用“柳、就、候,门、魂、昏”押韵,显得音韵和谐。

钟山即事赏析篇十
《阅读鉴赏诗词十法》

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一)

阅读鉴赏诗词十法

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点要求虽然也涉及到古代散文阅读,但主要是针对诗词鉴赏而言的。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要想作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阅读理解。只有阅读理解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答案。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阅读理解。

那么,怎样去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诗词呢?下面作一下简单阐述。

一、诗词阅读十口诀:

从题目抓住题材,从关系分析技巧,从褒贬辨别倾向,从辞色把握风格,从冷暖体味悲喜,从细节解读形象,从转换弄清思路,从背景联想意图,从尾句了解主旨,从整体品评意境。

二、解说:

1、从题目抓住题材: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

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有不少诗词——当然,词需有题目,不能仅看词牌——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诗歌首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五原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2、从关系分析技巧: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

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仍然以《边词》为例,诗歌三、四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虽然时间没变化,但是描写的地点、景物都有变化,三句写的是五原边地的景象,四句写的是长安京城的景象,一迟一早,两个材料性质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对比,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3、从褒贬辨别倾向:褒贬即作者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如胡世将的《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是南宋排和议而主恢复的主将之一。这首词开始用“沉陆”一词,表现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接着用“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与下面“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对比,“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这既表达他希钦和追慕先贤的感情,也在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用“往事”,用“只数”,含蓄地表现出“时无英雄”的感慨。下阙作者写到“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以鲜明的态度反对屈辱的和议。“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在怀念韩信和诸葛亮,但用一“欹”一“杳”,再次暗寓“时无英雄”之慨,所以,作者感叹“空指冲冠发”。最后,作者写到:“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显示他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平复了。这首词就是用了这些褒贬分明的词语,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的志向。

4、从辞色把握风格: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②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③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褒贬在第三点“从褒贬辨别倾向”中已经做出阐述,冷暖将在下面第五点“从冷暖体味悲喜”中做出阐述。要把握风格,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如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诗不见雕凿之气,又注重调配色彩,如用“红、翠”等词语,辞色既有“显”的一面。又有“文”的一面。风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绚丽。所以,虽然写的是初冬之景,却不带任何清冷虚无色彩,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很健康。

5、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转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如薛逢的《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这首诗,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仅“锁衔金兽连环冷”中的一个“冷”

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再与“长”字相映,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6、从细节解读形象:诗词中很难像记叙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形象展开描写,多是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而“北风吹罗带”看似客观描写,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诗歌全用素描手法,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心脾。

7、从转换弄清思路:转换即诗词的脉络。具体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如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其一)》:“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这是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的第一首。第一句“绮阁飘香下太湖”,从正面着笔写吴王如何迷恋声色,不能自拔。第二句转到对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爬上姑苏台的情景的描写,说是“乱兵侵晓上姑苏”。前二句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含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然而从三、四句看,诗人不去指责吴王,却把矛头指向了越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之处。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难道吴越的兴亡真就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么?显然不是。但写诗忌直贵曲。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表面上看似批评越王打败吴国太容易了,只靠一个西施。但仔细玩味全篇,是在说,越国只靠一个西施,怎么能够打败吴国呢?可见,打败吴国的,只能是吴王的荒淫腐败而已。这种转换,是作者在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8、从背景联想意图: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如张炎的《清平乐》:“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俊六世孙。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卒于元延祐四年后,年七十馀。这样的身世决定了他的词以“悲情”见长,万般情怀皆见愁绪。而这愁绪中充满了亡国之情,破家之痛。本词用对比、比兴。今昔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词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

9、从尾句了解主旨: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强调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如蔡松年的《相见欢》小序云:“九日种菊

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云闲晚溜琅琅。”词云:“泛炉香。一段余川松菊瘦而芳。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作出的一首小令。即使不知道作者的生平背景,只从末句“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一句,可使人感到清新、淡雅,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也能看出作者追求的正是那种陶渊明式的精神境界。

10、从整体品评意境:意境是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意、言都是豪迈雄壮的,所以整体风格显得雄浑壮美。因为意境涉及到情、景、意、言等多方面,所以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三、举例赏析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可以从题目抓住题材。诗人用新娘梳妆完毕马上要见公婆,来隐喻自己即将参加进士考试。新娘顾影自怜的情态,和诗人自恃才学又怕不能考中的心情很相象,诗作显得巧妙自然。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可以从转换弄清思路。诗歌先说众人评论隋亡的原因是“为此河”,转而指出此河仍在发挥作用,“至今”“赖通波”,三句三转,用假设,指出隋亡的真正原因,“水殿龙舟”腐化之事,四句又转,说不是奢侈腐化,修汴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作者道出了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奢侈腐化。告戒唐王朝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赏析】可以从冷暖体味悲喜。此诗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艺术雅丽精致,但从“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辞色看,是冷色调,透露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钟山时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春秋时楚人钟仪在作战中被晋人俘虏,称为“楚囚”。齐优,齐人送女乐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便离官而去。

【赏析】可以从尾句了解主旨。全诗辞色以冷色调为主,仿佛在表现作者的恨和愁。但从尾联看,又有历史无情、时光短暂,何必孜孜以求,非要建功立业不可的感叹。但联系首联“迁流还叹学齐优”看,即使被流放了,仍然关心国事。可见,作者最后不是潇洒,而是贬官流放后,不能为国出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激愤之辞。

柳梢青•春感 (南宋)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赏析】可以从背景联想意图。公元1276年,元兵进入南宋京城临安。这首词写的是临安被占领后一个元宵节作者眼里的景象和他自己的心情。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元兵盖着毛毡的战马。虽然春天来临,但城里一片凄惨景象,让明亮的灯烛仿佛洒下泪水。到处听到的,都是蒙古人吹唱的歌曲,再也听不到唱戏的鼓声。此情此景,作者哪里忍受得了青灯独坐的孤寂生活。他虽然在乡下过着无聊的生活,想念的却是故国的风光,关怀的是流亡的南海的朝廷抗元斗争的事业。全词音节苍凉,情调沉痛,在悲歌之中表达了爱国的思想。

相见欢 (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扬州过。

【赏析】可以从整体品评意境。本首词壮阔而沉郁悲痛。上阕用意象“西楼”“清秋”“夕阳”“悲风”等,绘景凄美;用“万里”,用“大江”,境界开阔。用短句,节律急促,愈发沉痛。清秋时节,夕阳西下,山河壮美。下阙则写中原沦陷,仕宦南逃,什么时候才能收复中原呢?还是请秋风把自己的痛苦和关怀带给中原的人民吧。整首词壮阔之景与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相互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古代诗词是古人抒情言志之作,与今天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加上语言表达不尽相同,读来有一定的难处。上面的方法只是为阅读诗词、然后较为切近地理解乃至分析鉴赏诗词作披叶采花之指。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钟山即事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钟山即事 钟山即事阅读答案 毕业季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钟山即事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钟山即事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88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