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锦瑟解释

锦瑟解释

2016-01-15 10:34: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锦瑟解释篇一《解读《锦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锦瑟解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锦瑟解释篇一
《解读《锦瑟》》

锦瑟解释篇二
《《锦瑟》名家解读》

1.(北宋)刘(左边“分”右边“攵”)《中山诗话》: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疑家青衣也。

2.(北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义山《锦瑟》诗„„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刘贡父《诗话》(按,即刘(分攵)《中山诗话》)以谓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义山因以寓意,非也。

3.(北宋)《许彦周诗话》:《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柱如其弦数,其声有适、怨、清、和。”又云:“感、怨、清、和。”昔令狐楚侍人能弹此四曲。诗中四句,状此四句也。章子厚曾疑此诗,而赵推官深为说如此。

4.(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5.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宋人认作咏物,以适怨清和字面附会穿凿,遂令本意懵然。且至“此情可待成追忆”处,更说不通。

6.王世贞《艺苑卮言》:作适、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则涉无谓,既解则意味都尽。

7.(明末清初)钱龙惕《玉溪生诗笺》:义山《房中曲》有“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之句,此诗落句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或有所指,未可知也。唯彭阳公青衣则所依据。

8.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按义山《房中曲》:“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此诗寓意略同。是以锦瑟起兴,非专赋锦瑟也。

9.(清)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胡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在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如此而预为之惘然,意其人必婉弱而多病,故云然也。

10.(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此悼亡之诗也。首特借素女鼓五十弦瑟而悲,泰帝禁不可止发端。次连则悲其遽化为异物。腹连又悲其不能复起之九原也。曰“思华年”,曰“追亿”,指趣晓然,何事纷纷附会乎?钱饮光亦以为悼亡之诗,与吾意合。“庄生”句,取义于鼓盆也。但云“生平不喜义山诗,意为词掩”,却所未喻。

11.许昂霄:三四庄生、望帝,皆谓生者也。往事难寻,竟同蝶梦;哀心莫寄,唯学鹃啼。五六珠、玉,以喻亡者也。月明日暖,岂非昔人所谓美景良辰,今则泉路深沉,徒有鲛人之泪;形容缥缈,已如吴女之烟矣。(张载华、张佩兼辑《初白庵诗评》附识引许氏《笺注玉溪生诗·锦瑟诗解》)

12.《李义山诗集辑评》: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义山集》三卷,犹是宋本相传旧次,始之以《锦瑟》,终之以《井泥》。合二诗观之,则吾谓自伤者更无可疑矣。

感年华之易逝,借锦瑟以发端。“思华年”三字,一篇之骨。三四赋“思”也;五六赋“华年”也。末仍结归“思”字。

“庄生”句,言其情历乱;“望帝”句,诉其情哀苦。“珠泪”、“玉烟”,以自喻其文采。

13.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事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唯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追忆,谓后世之人追忆也;可待者,犹云必传于后无疑也。“当时”指现在言。惘然,无所适从也。言后世之传,虽自可信,而即今沦落为可叹耳。

14.姜炳璋:此义山行年五十,而以锦瑟自况也。和雅中存,文章早著,故取锦瑟。瑟五十弦,一弦一柱而思华年,盖无端已五十矣。此五十年中,其乐也,如庄生之梦为蝴蝶,而极其乐也;其哀也,如望帝之化为杜鹃,而极其哀也。哀乐之情,发之于诗,往往以艳冶之辞,寓凄绝之意。正如珠生沧海,一珠一泪,暗投于世,谁见之者?然而光气腾上,自不可掩,又如蓝田美玉,必有发越之气,《记》所谓精神见于山川是也。则望气者亦或相赏于形声之外矣。四句一气旋折,莫可端倪。末二言诗之所见,皆吾情之所钟,不历历堪忆乎?然在当时,用情而不知情之何以如此深,作诗而不知思之何以如此苦,有惘然相忘于语言文字之外者,又岂能追忆乎?此义山之自评其诗,故以为全集之冠也。

15.何焯《义门读书记》: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其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余初亦颇喜其说之新,然义山诗三卷出于后人掇拾,非自定,则程说固无据也。

16.王应奎《柳南随笔》:玉溪《锦瑟》诗,从来解者纷纷,迄无定说。而何太史义门以为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首联„„言平时述作,遽以成集,而一言一咏,俱足追忆生平也。次联„„言集中诸诗,或自伤其出处,或托讽于君亲,盖作诗之旨趣尽在于此也。中联„„言清词丽句,珠辉玉润,而语多激映,又有根柢,则又自明其匠巧也。末联„„言诗之所陈,虽不堪追忆,庶几后之读者知其人而论其世,犹可得其大凡耳。

17.徐德泓、陆鸣皋《李义山诗疏》:此就瑟而写情也。弦多则哀乐杂出矣。中二联,分状其声,或迷离,或哀怨,或凄凉,或和畅,而俱有华年之思在内也。故结联以“此情”二字紧接。追维往者,不禁百端交感,又不知从何而起,故曰“可待”,曰“惘然”,与“无端”两字合照,惝恍之情,流连不尽。

“无端”二字,便含兴感意,而以“思华年”接之。物象人情,而意交注,首尾拍合,情境始佳。若仅谓写瑟之工,便成死煞。

18.钱钟书《谈艺录补订》:“锦瑟”喻诗,犹“玉琴”喻诗„„借此物发兴,亦正睹物触绪,偶由瑟之五十弦而感“头颅老大”,亦行将半百。“无端”者,不意相值,所谓“没来由”„„首两句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开卷历历。所谓“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三四句„„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藏,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庄生逸兴之见形于飞蝶,望帝沉哀之结体为杜鹃,均词出比方,无取质言。举事寄意,故曰“托”;深文隐旨,故曰“迷”。李仲蒙谓“索物以托兴”,西方旧说谓“以迹显本”,“以形示神”,近说谓“情思须事物当对”,即其法耳。五六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犹司空表圣之形容词品也„„曰“珠有泪”,以见虽凝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稀,尚带酸辛,具宝质而不失人气„„“日暖玉生烟”与“月明珠有泪”,此物此志,言不同常玉之冷,常珠之凝。喻诗虽琢磨光致,而须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汨性灵,工巧伤气韵之作„„七八句„„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言前尘回首,枨触万端,顾当年行乐之时,既已觉世事无常,抟沙转烛,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登场而预为下场之感,热闹中早含萧索矣。

19.王蒙:一种浅层次的喜怒哀乐是很好回答为什么的,是“有端”可讲的,为某人某事某景某地某时某物而愉快或不愉快,这是很容易弄清的。但是经过了丧妻之痛、漂泊之苦、仕途之艰、诗家的呕心沥血与收获的喜悦及种种别人无法知晓的个人的感情经验内心体验之后的李商隐,当他深入再深入到自己内心深处再深处之后,他的感受是混沌的、一体的、概括的、莫名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是略带神秘的。这样一种感受是惘然的与“无端”的。这种惘然之情惘然之感是多次和早就出现在他的内心生活里,如今以锦瑟之兴或因锦瑟之触动而追忆之抒写之么?(《一篇<锦瑟>解人难》)

我们还可以设想,知乐者认为此是义山欣赏一曲锦瑟独奏时的感受——如醉如痴,若有若无,似烟似泪,或得或失„„李商隐的《锦瑟》为读者,为古今中外后人留下了极自由的艺术空间。(《一篇<锦瑟>解人难》)

盖此诗一切意象情感意境,无不具有一种朦胧、弥漫,干脆讲就是“无端”的特色„„此诗实际题名应是“无端”。“无端的惘然”,不是这一首诗的情绪。 这就是这一首诗的意蕴。(《<锦瑟>的野狐禅》)

含蓄与隐晦„„其实质是对于感情的深度与弥漫的追求。爱和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当然,深到一定的程度,爱和恨又都不是一缘一故那样有端的了„„它们的费解不是由于诗的艰深晦涩,而是由于解人们执着地用解常诗的办法去测判诗人的写作意图„„而没有适应这些诗超常的深度与泛度(《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

——以上选自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35—272页

20.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

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 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 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

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视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周汝昌:《诗词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74——181页

21.说《锦瑟》(叶嘉莹)

李商隐的诗有两类,一类是与旧传统相近的,一类是有他自己的特色的。所谓他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他用很多的典故,都是神话,而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事件,我们很难说明白。他这一类的诗,我要举一首例证,就是《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代表作,历代很多诗选都把《锦瑟》选为李商隐的第一首诗。我曾经尝试过把李商隐有他自己的特色的这一类诗加以解说,我曾经讲过他的一首诗《嫦娥》,曾经写过文章分析他的《燕台诗四首》,还分析过他的另外一首诗《海上谣》。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一个路子,来了解他这些不容易懂的诗呢?我个人的意思是,最好先从诗里情感的本质去了解。就是说,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李商隐有的诗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可是在感性上确实是可以感动你的,这是他的特色。下面我们来看他的这首《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的时候叫做《无题》,有的时候他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诗的标题,像《锦瑟》。虽然诗的题目是《锦瑟》,但这首诗并不是真的只说这种乐器。我们刚才说了,诗中的形象很重要,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字的本身。你先不用管它的意思,就是文字本身,它的形状,它的声音,它的本意都是有作用的。“瑟”是一种乐器,所谓“锦”者,是说“瑟”上装饰得非常美丽,这就叫“锦瑟”。“锦瑟”两个字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就是它的美好;还有就是不管说“琴”,不管说“瑟”,它们奏出的音乐是可以传达情意的。中国对于琴瑟有一个传统,你心里边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就会弹出什么样的音乐来。古代有个钟子期,当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虽然他没有说出来,钟子期也一听就知道他的情意在于高山;他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流水,他不用说出来,钟子期一听就知道他想的是流水。中国的古人一直相信音乐是一定能够把你内心的情意、品格都表达出来的。

锦瑟解释篇三
《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赏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一】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周汝昌)

·《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吸引历代诗评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了开她神秘的面纱。

李商隐之诗大都不易解,而诸诗之中以《锦瑟》为首。李商隐之诗之所以难解,典故的运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李商隐之诗往往是逐句用典,而且用典时又“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1)乃至一典多用。故诗句的意义往往已与原典故所表现的意义有所不同。《锦瑟》一诗所引用的典故更不只一个,而这些典故经诗人加以融合,“经过主观想象的创造,而具现一个全新的意象。它已脱离原典的历史时空湖概念而存在,而独立为一种当下赶法的意象了。”(2)本文将归纳分析历代诗论家对该诗的评析,并通过分析典故在该诗中的运用试图作出解读和赏析。

一、历代论说

从北宋的刘攽、苏轼直到现在,解者不下百人,历代诗论家对该诗的解说可谓洋洋大观,但意见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抵牾。若将其略加归纳分类,大体可分作如下七项:(3)

1、乐志说

该说注重《锦瑟》这一题目,认为这首诗是描写瑟这种乐器的。《缃素杂记》中说:“锦瑟只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4)宋许觊《彦周诗话》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持此说。笔者以为此论过于偏重题目,而忽略诗文本来之意蕴。(5)

2、悼亡说

何焯在《义山诗集》中说“此悼亡之诗也。首联借童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帝不可止以发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止者;次联则悲其巨化为异物;腹联又悲其不能复起之九泉,曰„思华年‟,曰„追忆‟,旨趣晓然。”(6)清冯浩、朱鹤龄、朱彝尊亦主此说。(7)近人孟心史更从李商隐的生平考证其为悼亡诗。(8)此说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可惜论及哀悼对象时往往是穿凿附会。

3、恋情说

锦瑟二字着眼或说此为一女子之名,或说此为定情之物。如刘就认攽为其是令狐楚家的青衣。宋计敏夫《唐诗记事》则云“锦瑟,令狐之妾。”(9)苏雪林认为“锦瑟是商隐的爱情纪念物”。(10)郑绪平认为这是李商隐为其小姨所写。(11)此说纯粹为妄断,不足为信。

4、自伤说

清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认为李商隐是借锦瑟以自伤。(12)此外,近人王福民亦主此说。(13)此说论据较为合理,但在解颔联时却有问题。如王福民说“„沧海‟为官场,„月‟为权臣,„日‟为君主,因而得出了„权臣无方、‟„帝恩难得‟的结论”,(14)这明显是曲意比附。

5、寄喻说

清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中认为此诗抒发了诗人对李德裕的怀念。(15)而柳文英则认为此诗“通篇的意思则是因对令狐淘居启陈情不省,感叹身世沦落不遇。”(16)此说亦过于牵强附会。

6、论诗说

因见宋代李义山诗集的课本列此诗于卷首,故主张此乃诗人综述平生之诗作。清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就持此说。(17)钱钟书与邵德润则从形象思维的理论来说明此诗为论诗之作。(18)

7、其他

有人认为若穷尽诗意则无味,主张不要深究。如明王世贞在《全唐诗说》就说“不解则涉无谓,既解则意味都尽。”(19)梁启超也认为此诗“拆开一句句叫我解释,我连本义也解不出来,我觉得它很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20)此说过于强调知觉印象,只可作欣赏札记。

综观诸论,其中不乏客观言论,只是诸多诗评家在以意逆志时往往加入过多的妄断臆测以至穿凿附会;在知人论世时又往往将此诗实系一事,不惜曲解诗意,而不考虑诗歌的叙事与历史事实的区别。

二、解 题

汉魏六朝以前的诗歌,诗与题的关系较为松散,但自唐起,诗与题的关系开始紧密结合,诗句不仅“将题目字字写到”,“且诗意的理解往往仰赖题目提供线索”。(21)反过来说,由于唐宋之际的制题多半明确,于是“题目空泛者,往往暗示了该诗诗意反而别有所指。”(22)

《锦瑟》一诗的诗题亦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不少论者认为“锦瑟”此题只取此诗句首二字为名,实同于无题诗。如《澹周诗话》:“义山好为无题或失题之诗以寓意,非必实有所指,《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与《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为题,实亦无题。”(23)喻守真和施蛰存也同意此说。(24)此说虽有理,但也有破绽。既然李商隐有意为一种无题的诗体,为何不将风格与做法和无题诗相若的诗篇也定名为“无题”呢?故此,《锦瑟》虽似乎只取二字为题,实应有其含意。此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虽所写的事情与瑟相关,但却有所寄托。

三、索 隐

面对珠圆玉润而又扑朔迷离的诗歌境界和一大堆纷纭的臆说,开始时不免眼花缭乱,但细加寻绎,却可发现在迷离中自有线索可循,在纷纭中也不无相通之处。不少臆说,实际上是诗歌本身的吩咐的意蕴和按时在不同的读者中引起的不同感受与联想。它们往往各得其一体而未窥全豹,但不必相互排斥,如果我们根据诗人提供的线索找到它的主旨和基调,融会各种原可相通、相容或相并行的学说,也许可以做到比较接近这首诗的本来面目而不致严格其丰富的内涵,对它的艺术特点也会有比较切实的体察和认识。

律诗的首尾二联,在一般情况下较多叙事和直接抒情成分,全篇的主意也往往寓含其中,有时甚至棉百点出。而颔、腹两联往往敷衍主意,意象密度较大。此诗首联以“五十弦”的形制和“一弦一柱”所发的悲声引出“思华年”,尾联以“成追忆”回应“思”字,以“惘然”点醒华年之思的感受,已多少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追忆华年往事,不胜惘然之作。当然这种枉然的华年身世之感,内容非常宽泛,既可以兼包诗人的悼亡之痛乃至爱情生活悲剧,也和诗人抒写诗人不幸身世、充满感伤情调的诗歌创作有关。我个人认为,伤身世、咏悼亡、述创作,对李商隐这样一位绅士凄凉、处境孤羁,“可以伤春复伤别”的诗人来说,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锦瑟既可看作是诗人凄凉身世的一种象征,也不妨看作感伤身世诗歌创作的一种比喻,正像他在《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诗中所说:“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当然根据《寓目》、《房中曲》、《西溪》等诗句,认为与怀念其妻王氏有关,其实这是互相并行的,因为在悲音之中就包括悼亡之音。

首句以锦瑟起兴。诗人面对锦瑟兴悲,发为痴语,以寄怨悼,锦瑟有多少跟弦,本无关人事,而发为人语,责以“无端”,一片痴怨之情立现。所以薛雪在《一飘诗话》里说:“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出,俱从此来。”(25)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条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而诗人偏要来埋怨它:锦瑟啊,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锦瑟而言“五十弦”,本属诗人诗中通例,如《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作》:“雨打湘灵五十弦”,又如“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这都说明此在诗中原无特殊用意。有人说诗人因华年近五十(按年谱,此时诗人时年四十五)而感慨年华之流逝,不禁忆起往昔的岁月。其实不然,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诗人写此决不是让人去死扣数字。因此要领会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也。宋词人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但此联绝非写作者之华年。因为“华年”与“年华”是不同的。此“华年”不可解为年龄,而是指“少年”,正所谓青春也。“一弦一柱思华年”,意谓:诗人听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们斗志到华年往事是非常之宽泛的,因此诗人不会仅仅只是感慨自己已流逝的青春岁月。他此时应当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他此时也许在怀念着已故的旗子,也许在会议生平的创作,但这一切思绪都是由鼓瑟所发出的悲声而引发的。诗人正是听到“一

弦一柱”所鸣奏的悲声,不禁触动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对华年的流逝的回忆中。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的意识在它自己看来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段的碎片。乍看起来,似乎可以用„链条‟或者„系列‟之类的字眼来描述它,其实是不恰当的。意识并不是一节节地拼起来的。”(26)由此可知,诗人的思绪此时不可能只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即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同时应该是共时的,许多画面同时涌现在诗人眼前。诗人睹物思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以往笺家一般只注意此句“逗下四句”,其实妙处还在“一弦一柱”四字。首联由“五十弦”而“一弦一柱”,是辞相续,二句由“一弦一柱”而“思华年”则是意相承,另外,此联对颔联、颈联的内容和表现是一种概括的提示,说明它们所描绘的既是瑟声,亦是诗人“思华年”是流露的心声。“乐志说”,虽不尽切合各句所写的情景,但它看出中间四句直接描绘音乐境界,还是蛮有一番鉴赏功力的。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下文如何承接。颔联的上句,用“庄周梦蝶”之典。此句关键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象征。诗人曾在其他诗篇多次用梦幻来形容身世的变幻莫测,有时还直接用梦蝶之典。如“神女生涯原是梦”、“顾我有怀如大梦”、“怜我秋斋梦蝴蝶”、“枕寒庄蝶去”等。都可和此句互相参引。说“晓梦”正是极言幻灭之速。晓梦蝴蝶虽语出庄周,但一经诗人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此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的杜宇亦即杜鹃。“伤春”在李商隐诗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所谓“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刻意伤春复伤别”、“华年无一事,只是自伤春”。此一方面表现瑟声的哀怨凄迷,如杜鹃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却托之于如杜鹃啼血的诗歌。用禽鸟之鸣以比喻自己的诗歌,诗人的诗中多有其例,如“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五更凄欲断,一书碧无情”都是显例。

由于伤身世、咏悼亡、述创作是三位一体的,故此联中也包含着诗人对亡妻的怀念。此句不刚这样理解,诗人当青春华年之时,热恋于妻子,而今妻子亡故,自己有如“春蚕到死”而且即便死后,也将如望帝把伤春之心托杜鹃而日夜哀鸣。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已达到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义待申。这时,在一切幻灭的一向中,“某中潜在的细节会突然唤起他的注意,这细节打破了他构图的平衡。”(27)那么潜在的细节是什么?当然是诗人所描绘的五色斑斓的神话传说。于是便抖出了腹联。

“沧海”之句,既有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话化珠的传说,也有“沧海遗珠”之典。它既是对锦瑟清寥悲苦音乐境界的描摹,又是对诗人沉沦废弃,才能不为世用的寂寞身世的一种象征。“沧海有泪”实际上也是诗人拟想亡妻还会于月明之下思念自己而夜夜哭泣流泪。诗人用换日映照下蓝田玉山上升起的丝丝轻烟远望若有近之却无开形容锦瑟鸣奏出的音乐意境飘渺朦胧,也象征自己平生的追求象“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类似的境界或感受在诗人的其他诗篇之中也经常出现。如“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名十二层”等。钱钟书曾指出:“今不曰„珠是泪‟,而曰„珠有泪‟,以见虽化珠圆,仍含累泪热;已成珍玩,尚带酸辛,见实质而不失人气。”(28)让我们再来看诗人怎样把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寓于其中的。相传伏羲氏之母的陵墓在蓝田玉山,唐时士女多葬于此。李商隐的旗子也葬在玉山之上。此句言玉山上,王氏的灵魂在名月下精气氤氲,如紫玉化烟,再无可寻觅。诗人在《谒山》中写到自己去蓝田玉山祭妻。“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饿冰。”妻子之逝,如水之东流,故有不胜之恨。

尾联拢束全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此情”统指颔联、腹联所概括抒写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剧身世的多种境界。诗句意谓: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怅惘,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枉然了。“惘然”二字概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举凡迷惘、哀伤、寂寞、虚幻之情,统于二字之中。当时已然的感喟则不但强调了华年往事的可悲,而且以昔衬今,加倍渲染了今日追忆时难以禁受的怅惘和悲凉。如果说,颔联、腹联是听到瑟声涌现于脑海的岁华年情境的联翩浮想和发自心底的与瑟声相应的悲凉心声,呢么尾联就是鼓瑟结束后如梦初醒的怅惘和沉思。锦瑟的悲声停止了,在静默中却依然笼罩 着一片无边的惆怅,回荡着悠长的凄凉余韵——“繁丝何似绝言语,惆怅人间万古情!”

锦瑟解释篇四
《_锦瑟_别解》

 

2003年第4期No.4,2003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2003年4月

Apr.,2003

《锦瑟》别解

孙桂平

(集美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锦瑟》:诗典故意旨尚可继续推敲“,锦瑟”并序》推论李商隐《锦瑟》诗系为李德裕妾刘氏而作,关键词:起兴因素;刘氏;李德裕;路祭

中图分类号:I22217     (2003)03-0083-04

  《锦瑟》,。写“朦胧多义”四字概括本诗,并认为这种多义是不可确解的。笔者研读此诗,深感其之所以难解,主要原因有二:一则在于我们对诗中典故的意旨与本事难以明 ;二则在于我们很难使得诗的颔、颈两联与首、尾两联之间形成自然流畅的意义整体。目前学界对《锦瑟》诗典故意旨的探讨虽然比较深入,但似乎尚有顾此失彼之憾。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锦瑟》诗中的典故意旨与相关文献继续进行推敲和爬梳,又揆诸诗之章法,从典故的多义能指中提炼出意义所指。所论未必尽是,然千虑一得,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

略了,既然李商隐在诗中用古老传说中的五十弦瑟而没有用现实生活中的二十五弦瑟,那么我们在理解“锦瑟”一词时,就应该着眼于发掘其典故义,而不能将它理解作实有的音乐器具。把《锦瑟》理解为音乐诗,其误即在此。按照惯例,凡起兴的实现,必备条件是起兴物的某些特征与诗歌主题之间应能构成某种拟喻关系。因此,分析“

锦瑟”典故义与全诗主题之间所存在的足以相互兴发的交接点,也就显得极其必要。

首先进入我们分析视野的自然应该是作为

“五十弦”来历的《汉书・郊祀志》中相关记载与全诗主题之间的意义联系。由于中间两联意义指向的扑朔迷离,要想仔细地辨析本诗的主题是相当困难的。不过,本诗的末联意思显豁“,此情”二字给本诗的主题描述了一个轮廓:这首诗大致是关于情感方面的。回顾《汉书・郊祀志》中的相关材料,其真正能被判断为属于情感方面的内容,也只有“女悲”二字。很明显,与《锦瑟》诗相关的“锦瑟”典故义中第一个堪作起兴因素的是“女悲”。当我们再按照诗歌起兴的原则将起兴因素推广为本诗主题时,我们发现,由“锦瑟”一词起兴的全诗主题应为女性之悲情。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唐代有广泛流传并被诗人们一再美化的瑟之传说:舜与二妃的故事。与其相关的最著名的诗作应数大历才子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从湘灵鼓瑟成为省试题目这一点,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该传说在唐代的深入人心。这给我们阐释李商隐诗中的“锦瑟”意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背景材料。据此所作的以下设想应该是可以成立的:或者是因为对上述传说耳熟能详,或者是因为受钱起诗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李商隐考虑用“锦瑟”一词兴发全诗主题时,他都不可避免地要将鼓瑟思夫这一层寓意

要正确理解《锦瑟》全诗的含义,首句实为关键。《锦瑟》以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当然是仿用《诗・周南・关雎》等《诗》篇的命题旧例。作为在诗教薰染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人,李商隐选择以“锦瑟”命题其实已经暗示:“锦瑟”是全诗的诗眼,全诗诗意的铺陈端赖“锦瑟”一词的起兴作为立足点。但关键问题在于:李商隐是否也像《诗》那样,仅仅将锦瑟当作自然存在的实物用以起兴?我们认为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善作骈文擅用典故的李商隐在这里其实是于七律中用典故起兴,而这,在唐诗中是罕见的例子。

之所以作出如此判断的根据在于:瑟用五十弦是很古老的传闻《汉书・,郊祀志》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至唐,瑟用二十五弦已成定例。有钱起《归雁》诗为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这一点笺释者一般都能够注意到,但解诗者几乎都忽 收稿日期:2002-11-07

),男,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作者简介:孙桂平(1973— 

83

施置诗中。当我们按照诗歌起兴的原则将此起兴因素推扩为全诗主题时,上述所言的女性之悲情就应该进一步具体化为思恋夫君之悲苦。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既然在舜与二妃的传闻中舜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舜在该故事中的遭遇也就非常有可能成为“锦瑟”一词赖以起兴的因素。在正史中,自《尚书》以来,舜一直被理解为三代贤君之一。关于其结局《国,语・鲁语上》载:“舜勤民而野死”,舜因为民奋斗至死而成为正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先圣之榜样。但针锋相对的说法也是存在的。《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竹书纪年》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就是说,与三代禅让美名同时并存的,一直有尧舜禹相互之间争权夺位的传说在。那么在非正式场合,人们也许更愿意将这个故事理解成:禹对曾杀死他父亲鲧的大舜,模仿囚尧逼退的旧例,《远别离》云“:尧舜当之禅禹权归臣兮鼠变虎该闻,时,更倾向于选择的一种结局:舜是南放至于苍梧山而崩的。由于舜苍梧崩逝是二妃鼓瑟之因由,那么我们不妨假设,李商隐《锦瑟》诗确实有可能利用了舜死南荒这一层含义作为起兴因素。

在剖析了“锦瑟”一词典故义中可能蕴含的起兴因素之后,再来讨论一下起兴的因素对理解全诗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认为由于“锦瑟”一词是全诗的诗眼,其所在诗句又为全诗之起首,那么,就应当把“锦瑟”一词典故义中所蕴含的起兴因素,当作确定后续诗句意旨的先在性限制条件,即接下来诗句意义的阐释,应当以不违反而尽量符合“锦瑟”一词典故义中所蕴含的起兴因素作为前提。据此原则推论,则《锦瑟》诗末联所谓的“此情”,应当是指某女性对夫妇之情的执著。而这位女性的身份并不容易判定,至少从首尾两联看,她或者与李商隐有着亲密关系,这是笺诗者已经作过推测的;但也有可能与李商隐的关系较为疏远,这是我们下文要进行论证的。无论如何,以往的释诗者对于《锦瑟》诗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他们宁愿将该诗理解成是李商隐以抒写自己的情感为创作动机。从全诗章法结构揣摩,这一习惯看法是需要反省的。

南海,而李商隐在此诗中是有意沿袭前人之误用或泛用。程文同时论证了,所谓的“珠有泪”即鲛人泣泪,并以为这是暗喻李商隐所想象的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后的忧伤形象。张说经程文补正后,显得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此诗句意旨与李德裕南贬崖州有关,则进一步得到确认。

这一点被指明对于我们正确释诗至关重要。考虑到李德裕在党争中放逐崖州而死,与民间传说的舜南放野死的命运何其相似乃尔,我们认为,将湘灵鼓瑟传闻中舜南放而崩于苍梧的情节作为“锦瑟”一词的起兴因素是适宜的。如此理解,则“沧海”句与“锦瑟”,,本诗只能是以女性为,写该女性顾恋夫妇之情的。那么“沧海”句的写作,就不能被理解成是针对李德裕本人,而应该被理解成是针对与李德裕南贬崖州事相关且与李有涉男女情爱的某女性。推理到这一步,则我们自然会想到李德裕所撰《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师彭城刘氏墓志铭并序》。

用此铭并序笺释“沧海”句,最为允当。序文所言刘氏绵历奔波,病死南海事,与二妃追至湘江,思慕大舜投水而死的故事,恰好可以相互拟喻。则“沧海”句,应是从刘氏角度写李德裕南贬崖州后夫妻恩爱之情的。“珠有泪”三字,程文释为李德裕的忧伤形象,似指李德裕为其政治遭遇而黯然神伤,不确,若解释成李德裕为刘氏的恩情而感激涕零,似更通融;若释为刘氏为李德裕处境艰危而悲痛欲绝,则更加贴切,因为刘氏泪如鲛珠与二妃泪洒斑竹又成照应。若活看,亦可理解为刘李于此艰难之际恩爱相守,互为感动。则“珠有泪”,实为刘李真情付出之象征。另有“月明”一词,程文亦阙而不疏,甚憾。“月明”一词,其实是颇耐琢磨的。在唐诗中,月明总是充当引发内心思念之情的外在自然环境。有时候,月明烘托的是思乡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但更多情况下“,月明”

寄寓的是男女之间的离情别绪。初盛唐时期诗歌中游子闺妇间的相互思念,通常就是在月光中展开的,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明月高楼上的相互思念,又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所反映的天涯明月中的情人离怨。同时,我们还应该联想到杜甫所写的《月夜》。诗中所谓的“今夜 州月,闺中只独看”,便不再是游子———思妇之间普泛而纯粹的儿女情长了,杜甫已将月明景象处理成了抒发夫妻恩爱情深的艺术背景。既然有这样的先例在,那么学杜诗得其神髓的李商隐是否会在《锦瑟》中用“月明”这样一个传统诗歌意象烘托刘李夫妻恩爱情深呢?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这一点,以往诸家均一略而过,未曾用心阐释。

“蓝田”句诗序既在崖州贬事之后,其意旨当

由于蕴含了比较有利于解诗的线索“,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应首先拈出进行讨论。此句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中释为:谓卫公毅魄久已与珠海同枯。联系李德裕贬崖州的遭遇笺释本诗,张氏可谓慧眼独具。但其判断缺乏细密的论证过程,对字句的疏解也嫌模糊。程千帆先生

(以下因此写作了《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对相关问题作了更为细致的辨析。简称“程文”

程文认为:在李商隐之前已经有文士以沧海泛指

84

85

NewExplanationforJinSe

SUNGui-ping

(ChineseDepartment,Jimei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21)

Abstract:TheconnotationofliteraryquotationsinJinSecanbestudiedtoastepfurther.Thepoetregardedtheterm“JinSe”asliteraryquotationforexpressing“Xing”.TheauthorofthethesisdeducedthatJinSewaswrittenforLiuShi,whowasaconcubineofLiDegu.Theauthormadeaexplanationfortheprocessofthepoem’screation.Keywords:factorofexpressing“Xing”;LiuShi;LiDegu;holdamemorialceremonyonhalfway

〔责任编辑:燕 妮〕

86

锦瑟解释篇五
《锦瑟》

锦瑟解释篇六
《锦瑟》

锦瑟解释篇七
《锦瑟赏析》

锦瑟解释篇八
《《锦瑟》》

锦瑟解释篇九
《锦瑟》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锦瑟解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锦瑟李商隐 锦瑟priest小说 锦瑟无端五十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锦瑟解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锦瑟解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89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