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除舊迎新的詩詞

除舊迎新的詩詞

2016-01-16 12:34: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除舊迎新的詩詞篇一《方案领域》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除舊迎新的詩詞》,希望能帮助到你。

除舊迎新的詩詞篇一
《方案领域》

2

3

4

5

除舊迎新的詩詞篇二
《吟咏除夕的诗词中所反映的古风俗论略_朱明勋》

吟詠除夕的詩詞中所反映的古風俗論略

朱明勳

(內江師範學院 文新學院 四川 內江 641112)

內容提要:吟詠除夕的古詩詞中反映了兩大類古風俗:一是除舊迎新風俗,一是祛邪避癘風俗。除舊迎新主要表現在:“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吃團年飯和“守歲"等方面;祛邪避癘主要表現在:吃朱砂藥丸,挂桃枝、桃符,貼門神,放爆竹,驅儺等方面。

關鍵字:詩詞 除夕 古風俗 除舊迎新 祛邪避癘

除夕乃一年最後一個晚上,一年至此夕而逝除,故稱“除夕",又稱“歲除"、“除夜"等。我國的傳統節日甚多,唯以此節最爲受到國人重視。因此,不少文人騷客,每逢除夕總會寫詩填詞,以抒胸臆。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既能看到詩人或喜或憂的心情,也能看到古人歡度除夕的古老風俗。下面就對古人吟詠除夕的詩詞中所反映的古風俗略作論析。

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六“除夜"條載:“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以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挂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祖宗。"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內容卻很豐富,它集中地概括了古人過除夕時的兩種重要風俗,即除舊迎新和驅邪避癘。通過對古人吟詠除夕的詩詞的考察,筆者發現,這兩種風俗在詩詞中也得到了明顯地反映。

除舊迎新的風俗除了表現在“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等方面外,更重要地還表現在吃團年飯上。宋人胡浩然的詞句“向今夕,是處迎春送臘,羅綺筵開"①所描寫就是人們歡度除夕大擺宴席吃團年飯時的盛況。爲了吃上一頓祥和而豐盛的團年飯,古人都是不遺餘力地進行著準備,他們要爲家人準備新衣服,還要準備各種只有除夕才吃的食品,“連夜縫紉辦,今朝杵臼頻"②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團年飯上所備的酒菜是很有講究的:“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③,即要喝柏葉浸泡而制的酒,要吃用蒜、芥、蔥、韭、蓼蒿等五種菜做成的菜肴。除了可飲柏葉酒外,也可飲“屠蘇酒":如清人馬之鵬的《除夕》詩雲:“添年便惜年華減,飲罷屠蘇轉歎歔"。金人鄭權的《除夜》詩雲:“眼看曆日悲存沒,淚濺屠蘇憶弟兄"。還可飲浮椒酒:如宋人王炎的《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雲:“一杯椒醑,惜飲難成醉"。葛勝仲的《除夜郊居書懷》雲:“六十七年明日是,亦逢村釀也浮椒"。爲什麽要喝這些酒?因爲古人在吃團年飯的時候有向長者敬① 無名氏《草堂詩餘》卷四,四庫全書本。

② 厲鶚《宋詩紀事》卷八十五,四庫全書本。

③ 馮惟訥《古詩紀》卷九十,四庫全書本。

酒祝壽的習俗,如白居易在《三年除夜》詩中就說:“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而這三種酒恰恰寓含著長壽之意。關於這個問題,漢人崔寔的《四民月令》有載:“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舉觴稱壽,欣欣如也"①。應劭的《漢官儀》也載:“飲柏葉酒上壽。"②吃了年夜飯,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守歲"。何謂“守歲"?就是一家老少爲迎接新年而“除夜達旦不眠爲守歲"③守歲時,點上紅紅的蠟燭,老人小孩盡情地歡樂,對此,古詩詞中多有描述。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守歲》詩雲:“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蘇軾的《守歲》詩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湯顯祖的《過年》詩雲:“華年當此夕,兒女足喧闐。"對於古人的這種守歲的歡樂和習俗,宋人袁文的《甕牖閑評》有所總結:守歲之事,“雖近兒戲,然父子團圓,把酒笑歌,相與竟夕不眠,乃是人家所樂者。……嘗觀杜子美守歲詩雲:`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蘇東坡詩亦雲:`欲喚阿鹹來守歲,林鳥櫪馬鬥喧嘩,'以至`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昔人多見於篇詠,則知前古大人無不守歲者。"

在驅邪避癘方面,古人甚爲講究,方法五法八門,不一而足。有人服用朱砂調製的藥丸以祛邪避鬼,如南朝梁庾肩吾《歲盡應令詩》所寫的“金薄圖神燕,朱泥卻鬼丸"就是這種風俗的反映。而最流行的祛邪避鬼方法是用桃木。古人認爲每到年夜之時,各種神鬼都會來到人間,不過,他們相信桃木可以祛之。《太平禦覽》卷五十一載:“淮南畢萬術曰:埋石四隅家無鬼,取蒼石四枚,桃枝七枚,以桃弧射之,……無鬼殃。"宋人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八“桃木"條載:“今人以桃枝灑地辟惡。……桃木者,五木之精也,厭伏邪氣。桃之精生在鬼門以制百鬼,故今作桃枝人以著門以厭邪,此仙木也。"所以古人或者直接用桃枝、桃葉避鬼,或者將桃木製成桃木板,上面畫上神荼、鬱壘二門神,此即通常所說的桃符,以避鬼。對此,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有載:“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古詩詞對此風俗亦有反映。如唐人張說的《嶽州守歲》詩雲:“桃枝堪避惡,爆竹好驚眠。"宋人孫惟信的《水龍吟·除夕》雲:“小兒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唐庚的《除夕》詩雲:“南荒足妖怪,此日漫桃符。"除了用桃木外,古人還喜歡用爆竹祛邪避鬼。據《格致鏡原》卷五十“爆竹"條載:“《神異經》:西方深山中有人,長尺余,犯人則病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燁樸有聲,而山臊驚憚。"另外,人們還喜歡在門的左右畫上門神鬱壘、神荼的像以避鬼殃。唐以後,人們又喜歡將鍾馗的像畫在門上。除了上述這些外,古人還喜歡用驅儺的方式來祛邪避癘。《藝文類聚》卷六十一“居處部一"載:“卒歲大儺,驅除群癘。"對於這些避邪風俗,古代詩詞中都有反映。① 李昉《太平禦覽》卷二十九,四庫全書本。

② 李昉《太平禦覽》卷九百五十四,四庫全書本。

③ 蘇軾《東坡全集》卷一,四庫全書本。

如唐人盧仝的《除夜》詩雲:“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宋人胡浩然的《送入我門來·除夕》雲:“荼壘安扉,靈馗挂戶,神儺烈竹轟雷。"王炎的《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爆竹聲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歲。"孫惟信的《水龍吟·除夕》雲:“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並且,這些風俗還被部分地流傳到少數民族地區。如金人鄭權的《除夜》詩雲:“殊方節物老堪驚,病怯諸鄰爆竹聲。"

以上即爲古代詩詞中所反映出的古人過除夕時的兩種風俗。如今過除夕,雖與古人有別,但這兩種風俗並未完全消亡,而是依然部分地留存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即使是城市,也仍然有這類風俗的影子。

作者簡介:

朱明勳,男,湖北大悟人,內江師範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現主要從事經學文獻與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通訊地址:四川省,內江市,內江師範學院 文新學院

郵編:641000

E-mail :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除舊迎新的詩詞》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辞旧迎新诗词 2016年辞旧迎新的诗词 辞旧迎新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除舊迎新的詩詞”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除舊迎新的詩詞"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30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